㈠ 如何實現企業應用部署自動化
目前市場上將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定位為無代碼的用戶端計算機工具,由業務部門擁有並運行,實現日常工作任務的自動化並帶來可量化的經濟效益。它可以降低業務部門對傳統IT自動化方案的依賴,提高效率與准確性,降低運營風險,實現對高昂人力的重新部署,以重新聚焦於創造價值的活動。
但與此同時,行業分析公司Gartner在其2019年的報告中大膽預測,到2021年,將有近40%的企業因為使用不當、使用場景單一和無法擴展而後悔購買機器人軟體。如何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流程自動化能力,解鎖虛擬勞動力所帶來的全部紅利,成為了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在實踐中,雖然有很多公司開始嘗試部署及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但往往僅在一開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後來卻停滯不前,未能充分發揮虛擬勞動力的潛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是哪些因素阻礙了機器人流程自動化達到其預期的效果?
我們依據實施及使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經驗和專業知識,總結出了成功實施企業級流程自動化的三大關鍵要素,即戰略、運營模式及人員。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在應用操作層面具有良好的集成能力,其項目的實施極為迅捷並擁有相對友好的用戶界面,這使得很多企業將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視為戰術性解決方案。例如,對舊系統之間的集成、填補其他企業應用程序留下的自動化空白並最終使員工從重復性任務中解脫出來。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高投資回報率雖然可以通過戰術性的實施來實現,但如果企業能夠更有戰略性地使用並部署虛擬勞動力,則會享受到更多紅利。盡管速贏這個概念在流程自動化實施的過程中非常有效,但僅僅基於某個單項指標選擇要實施的流程是錯誤的。將虛擬勞動力提升至企業戰略層面意味著在選擇業務流程時,要考慮到協同效應,並且將根據必要的部署規模和時間來建立相應的業務案例。領導層的戰略支持對於企業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能力至關重要。原因出自於以下四個方面:
1.構建有說服力的業務案例
理論上講,機器人通過7天×24小時的不間斷工作,可以完成大約五名全職員工的工作量(FTE),處理任務的速度平均比人工快25%,並且消除了流程步驟之間的空閑時間,尤其是需要由多人協同處理某項流程時。因此,通常情況下,業務案例是基於一個機器人至少完成三到四名全職員工的工作量所構建的。但是,僅通過戰術性部署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並無法實現期望的結果。因為要實現這些目標,公司必須實施足夠數量的自動化流程。例如,當所有流程因為業務需要只能在白天完成時,企業只利用了能夠全天候工作的虛擬勞動力三分之一或一半的能力。
2.從簡單流程擴展到復雜流程
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實施的初期,企業一般會聚焦於相對簡單的流程,邏輯清晰,實施敏捷,加上足夠的交易量,可以很容易構建出相關的業務案例。但為了確保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必須盡快找到可實施相關技術的新領域和機會,其中可能包括更為復雜的流程。幸運的是,現在的虛擬勞動力已經變得更加智能。通過將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融入到企業的整體數字化戰略之中,與企業所應用的其他前沿技術相結合(如文字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將創造出更多應用虛擬勞動力的場景。
3.專注於企業流程的標准化及優化
我們在為企業實施流程自動化的時候會經常發現,現有流程的設計未必是最優狀態。流程的步驟及邏輯可能未必清晰,總部與分/子公司的流程未必統一。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實施是企業優化其流程的一個契機。雖然同時完成流程重建及自動化實施將花費更長的時間,但其所能帶來的結果將更為可觀。
4.確保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融入企業IT戰略
從技術層面考慮,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或將影響企業 ERP 部署的安排(延長ERP系統迭代間隔期),作為企業舊系統的新集成方式,並有可能將 IT 資源從日常的API 介面開發和維護中解放出來。預先了解機器人的特性,將幫助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融入到企業的整體 IT 戰略規劃中。
在企業完成其虛擬勞動力的戰略規劃後,需建立一套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模式(如數字化虛擬勞動力卓越中心),確保戰略的落地實施。在起步階段,企業應重點關注流程識別、自動化實施、運維管理及持續創新這四大職能,而非人員數量的多少。
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流程自動化能力需要關注戰略、運營模式、人員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如果實施得當,虛擬勞動力的能力是巨大的,其產生的結果也是驚人的。然而,為了充分獲得虛擬勞動力所帶來的紅利,企業必須從戰略上實施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並對機器人的開發和持續運營的資源投入進行認真管理。戰略性實施需要有說服力的業務案例,從簡單的流程到復雜的流程,並將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作為總體流程改進的一部分,將其融入企業的整體IT技術方案之中。
另外,企業不應忽視流程上線後對機器人的持續監督需求。數字化操作和人工操作一樣,都需要監督。一旦第一台機器人投入使用,就需要持續進行監督。監督涉及到管理工作隊列、日程安排、執行規則和支持,以及機器人的端到端可視性、機器人活動的實時儀錶板,以及實施自動化與控制和調度的職責分離。任何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實施都必須考慮到對這種新能力的要求及其與現有運營模式的整合。
*以上內容引用、整理與轉載自「安永EY」
㈡ 工業4.0智能工廠 用什麼軟體
SAP提供自ERP企業系統數據到車間數據的離散製造業流線型解決方案。該方案縱向集成了從企業業務層到車間機器的所有相關流程。具體由下列產品實現:㈢ 工廠想采購一套智能生產管理系統,不知道工廠管理有哪些軟體
工廠車間管理軟體是生產型企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可以幫助車間實現物料、設備和人員的高效協同,提高生產效率和品質管理。以下是幾款適合工廠車間管理的軟體:
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它用於管理車間里包括設備控制、計劃監測、原材料追蹤、產品檢驗等多個方面的應用。MES能夠實時管理車間內各項生產任務,優化車間資源的配置和利用,提高周期性生產的精細化水平,並為公司高效生產以及有效的管理提供持續的支援。
APS (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ling): 它主要提高車間的生產計劃和動態排程系統,根據訂單需求、生產線能力和零部件庫存情況等進行優化安排。通過實時獲取和處理機器和物料的數據,跟蹤整個生產過程並及時進行調整,保證生產計劃的准確性和可修改性,最大程度上降低車間內不良故障和浪費帶來的損害。
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車間往往需要進行物料的收發存儲,WMS能夠提供在車間內物料的入庫、出庫、移庫等動作的管理和控制。 WMS支持足夠的自定義功能,適應企業生產自己的訂單需求,並能提供自動化對接ERP系統等擴展。
CMMS (Computerize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它主要用於車間內設備的全面維護和管理。CMMS可以自動化識別設備故障和脫節現象,生成並跟蹤工單,協助管理人員快速解決問題和重新調度任務。同時,CMMS細致的記錄了每一條數據,為後來的設備效能分析 等寬粗相關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以上是幾種適合工廠車間管理的軟體,不同類型軟體具有各自特徵,碼局因此需要根據企業的需求和特點進行選遲巧讓擇。最好的方法是先了解自身車間的瓶頸和需求,再去網上咨詢各大軟體供應商,綜合評估後做出決策。
㈣ 自動化需要會編寫軟體嗎
自動化軟體大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讓機器設備執行一系列的動作,用來完成設備所要達到的功能,它一般由專用的控制器(如PLC)來完成!PLC內部是需要寫程序進去的!
另一種是用電腦端的開發工具開發,電腦上安裝幾張控制用的板卡(如:IO卡,運動控制卡,各種採集卡),通過使用一般的編程語言(如VB,VC,C#,等)對這些卡進行操作來完成設備動作!
任何東西都有兩面性,專用的控制器能處理很復雜的設備動作,但是,它需要人機界面等設備來讓使用者來操作它,人機界面的數據處理能力又不強;電腦端寫的程序,數據處理能力很強大,但是對復雜的設備動作流程實現起來卻比較困難!
綜上,自動化里簡單的設備一般都是由PLC+人機界面構成,PLC需要寫控製程序(如果叫控制軟體可能不太合適);復雜點的,或者有特殊需求的,可能會採用電腦+PLC來做,它們之前的協調由一些接串口(如串口RS232,485,乙太網等等)通信來完成,各自發揮最大的專長!
由於數控機床太普遍了,所以,它是使用專用的控制器(當然,可能不是PLC)來做的,控制器里運行指令解釋程序並控制電機運行,外加一個界面用來接受指令和其他信息!
你說的「控制軟體」涉及范圍太廣,只能回答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