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攝像機的照片怎麼導入電腦
如果是硬碟的或者存貯卡的,按照下列方法
1)用數據線連接電腦
2)打開攝像機電源
3)在攝像機菜單上選擇USB連接
4)用該攝像機隨機帶的PMB軟體上傳,或者直接從電腦那邊拷貝攝像機裡面的視頻和照片文件。
1、將照相機通過「USB數據線」與電腦連接,此時打開「打算機」,就可以找到「便攜設備 數據照相機」的圖標,雙擊打開。
2、接著依次進入「可移動存儲\DCIM\100NIKON」目錄下,選中要導出的照片,右擊選擇「復制」項,然後粘貼到計算機某一磁碟下即可完成照片的導出操作。
擴展
DV如何上傳相片到電腦比較簡單,只要用USB口和電腦聯接上,就可以了(不要忘記安裝攝相機的驅動)對於磁帶型的DV的影像事就多一點: 1、准備一塊卡,(最好買TI晶元的)裝到電腦里,卡是不需要驅動的,(WINDOWS自帶),開機就會自動裝好。電腦要略好一些,有條件考慮一下RAID0(磁碟陣列)。 原因是:因為採集下來的文件都很大,一般達到幾百M,或達到幾個G,在軟體處理時是按數據流的方式處理,它不將文件調入內存,(處理段調入、處理好隨時存檔)因此磁碟的讀寫量很大,磁碟的速度直接影響處理速度。 2、使用軟體主要有Premiere、繪聲繪影,新學習做建議用繪聲繪影,因它相對簡單、好學,而且目前11版以後歸到Corel公司名下,有了較大的提高,現在做得也不錯,但它不算專業的軟體。 3、繪聲繪影的使用我就不詳細介紹,網上的教程很多。我這里只簡單講大致的步驟: 攝相機設置在PLAY,通過介面和電腦連接,就可以開始工作了。 (1)採集,打開軟體,(在上面第一項就是採集)你會發現,它已經找到你的攝相機了,只要設定存放目錄,就可以採集了。另外,在屏幕上就可以操作攝相機,不用再去按動攝相機的按扭了。 (2)編輯,採集結束後就可以可以編輯了,在這里可以對文件做剪裁,對它的色彩、亮度等進行適當的調整。 (3)效果,加入轉場效果等等 (4)覆疊,這是較高級的使用,它可以將其它的影像、圖象資料和你現在的影像合成,以達到更好,更絢麗的效果。 (5)標題,在這里你可以將字幕輸入,對字體、字型、色彩、出現字幕是的動畫進行設計。 (6)音樂,這主要是處理聲音,你也可以加入聲音文件(主要可用WAV,MP3,MWA等格式的文件)到這里工作就告一段落。 (7)分享,在這里的工作就是:形成MPG文件,或者直接刻制光碟。
2. 海康硬碟錄像機拷貝文件的方法
選擇錄像回放菜單,然後通過編輯按鈕可任意多選多個錄像文件,將下方的備份方式選擇為U盤即可,但鑒於U盤的傳輸速率不高,普通的情況下,通過錄像機自帶的客戶端軟體可進行遠程下載,海康威視主頁上有最新版的軟體下載(V4000),並附有使用說明書。
3. 老式錄像帶的內容如何能轉到電腦上
首先,你必須有可以播放這段錄像帶的錄像機設備,磁帶當然是可以播放的;其次,你得買一個最好是PCI插口(便宜啊)的1394卡,大約30到50元。正確安裝1394卡(台式機使用的是將1394採集卡插入到電腦主板PCI插槽上面,筆記本使用的是將1394採集卡插入到筆記本PCMCIA插槽上面)、採集軟體、和設備連接(用1394線連接電腦和錄像機、攝像機),進行視頻採集。如果有或者只有攝像機就最好(有些攝像機直接就有USB輸出...) 然後從錄像機上播放圖像, 按照採集軟體的界面提示進行操作即可了!可以採集成為最清晰的原始AVI數據、然後刻盤保存。如果以後想用影碟機播放,就需要用VCD的格式。其實不建議刻盤保存,因為光碟保存數據受光碟機影響,可能若干年後很難找到光碟機了。直接買移動硬碟或者硬碟+硬碟座組合。我就是用3個4T的大硬碟保存著大量照片和無損音樂的。硬碟壽命雖然不如光碟長,但這些硬碟平時是妥善保管不連接電腦的,壽命會大幅度增加的。
4. 用攝像機拍下的視頻怎麼發到手機上
可以通過電腦轉存視頻到手機,或者使用帶無線功能的存儲卡進行讀取轉發。
第一種方法:使用數據線將攝像機連接至電腦,正確安裝驅動讀取攝像機內存卡內視頻,再通過數據線拷貝至手機。
第二種方法:取下攝像機SD卡,使用讀卡器連接電腦轉存到手機,或者通過有OTG功能的手機直接由手機讀取。
第三種方法:使用帶WiFi無線功能的SD卡作為攝像機存儲卡,手機預裝SD卡提供的軟體,在攝像機插入WiFiSD卡後開機狀態手機通過預裝軟體讀取存儲卡內視頻。
5. 攝像機的視頻怎麼拷到電腦里
什麼類型的攝像機?
磁帶式的需要進行採集。如果攝像機上有1394介面(或稱DV、i-Link),將其連接到計算機的1394口上,如果主板上沒有可以買塊1394卡。然後用軟體進行視音頻信號的採集(英文是Capture,有軟體直譯為捕獲)。軟體用繪聲繪影就可以,Windows系統本身帶的Windows Movie Maker也可以。
如果是硬碟、光碟、半導體存儲卡式的攝像機,應該都有USB 2.0的連介面。將其連接到計算機上將文件拷貝到計算機中就可以了。另外,攝像機有可能要設置到PC模式才能進行文件傳輸,一般在連接上USB線的時候都有提示。
如果沒有1394口和USB口,只有AV、S之類的埠,就需要多花一些錢了。買一個帶音視頻輸入介面的採集卡或非編卡就可以,一般的這種卡都附帶軟體。
6. 怎麼把攝像機攝的東西傳到電腦里
影片拍好了,可以直接放在DV帶上保存,以後就用DV機回放,也可以採集到計算機里,編輯後回錄到DV帶上,還可以採集到計算機里,直接把DV AVI文件刻到 CDR上去保存,也可以壓縮成MPG,刻成VCD或者SVCD,DVD保存。MPG是有損壓縮,不管是壓縮成什麼格式,對畫質都有損失,但是刻MPG盤保存還是最常用的方式,我想主要是這么幾個原因:
1、DV影片的回放在電視機上的表現遠強於在CRT上的表現,盡管CRT的解析度 要高得多,主要是因為電視的設計就是為了顯示動態畫面,所以在亮度、色彩鮮艷 上都比顯示靜態為主的CRT要好,而普通電視的顯示解析度只有320線,那麼DV的高 達720x576的解析度根本用不著,不管是VCD的352x288還是SVCD的480x576都夠了, 所以盡管壓縮成MPG畫質有損失,但是在電視上基本是看不出來的。在電腦上看,SVCD的解析度也足夠清晰了。
2、DV帶的保存是個問題,畢竟是磁帶,DV帶還用得時間不長,但是以前的錄 音機磁帶時間長了粘連和發霉大家估計都見過的。而CDR光碟藍盤、綠盤一般是保存 30~50年,金盤號稱能保存100年,雖然光碟也有發霉的可能,但是畢竟好得多。
3、播放的方便性上,也是光碟強,DV帶就得把DV機搬出來,還只能在電視上看,對磁頭也是個磨損,倒帶也很麻煩,而VCD,SVCD光碟有多方便就不用我說了。
4、再算個經濟帳,DV帶是25~30一盒,CDR是1.5一張,象我3月買機到現在,已經刻了45張左右的SVCD,CDR成本是不到70塊,如果換成DV帶,大概要30盤左右, 就算用LP模式也要20盤,這就是好幾百塊啊。現在1394卡和刻錄機都很便宜了,而且 這兩樣東西買了也還可以做別的用的。
要做什麼想好了,下面就是該怎麼做了,現在的DV機上一般都有兩個連接計算機的介面,其中一個是接串口或者接USB口的,這個一般是採集靜象用的(有些帶MPEG1 壓縮的DV可以通過USB口採集MPEG1格式,不過效果較差),另外一個就是我們採集 DV視頻要用到的1394口了,全稱是IEEE1394,也叫FIRELINE(火線),SONY機上叫 I。LINK,在DV機上是4針的小口,一般電腦上的1394口是個6針的大口。 採集的第一步是安裝1394卡(當然有了1394口的計算機就沒這一步了)。把卡插在你的計算機的PCI插槽里(筆記本要買PC卡的外置1394卡),然後開機,WIN98SE、 WIN2000、WINXP這些操作系統都可以自動找到1394設備並且自動安裝驅動程序。如果 發現1394卡不能正常工作,請先把計算機的主板驅動和補丁程序裝齊,不行再試試 修改一下沖突設備的中斷或者換個操作系統。必須說明的是,1394卡有不同公司的 晶元,不是所有的1394卡都可以兼容所有的主板的,一般來說TI晶元因為做得比較 早,和主板兼容性比較好,而VIA晶元的卡和VIA自己的主板當然沒問題,但是在和 別的主板配合時容易出問題。如果辦法都用了還是不能正常工作,那就是主板和1394 卡不兼容。所以購買1394卡時要和商家說明,不兼容的卡包換包退。 1394卡安裝後,在設備管理器里能看到正常工作的1394設備就OK了。1394口是 支持熱插拔的,不過我的習慣是計算機不用關,但是DV還是關了再插線,主要是我覺得DV比較嬌貴,計算機反正是個粗笨的東西,隨便折騰。 採集的軟體有很多,會聲會影,PREMEIRE,DV STUDIO7都是比較常用的。一般 認為,採集功能上DV STUDIO7是做的最好的,界面很漂亮,而且採集的畫質也比別 的軟體好那麼一點點。不過DV STUDIO7是品尼高的軟體,不是所有的1394卡都能用 的,一般用會6或者PR6也就可以了。 採集對計算機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一般的塞樣CPU,5400轉硬碟都可以做到不 掉幀,有些朋友採集的效果不好,一般是因為主板晶元組是VIA或者SIS的,這些公司 晶元的主板磁碟性能不如INTEL的,而且需要裝主板驅動才能打開DMA,如果DMA沒 打開磁碟性能會很差,一般情況下硬碟是不需要設置的,不過有時硬碟的DMA也沒有打開,就需要到硬碟生產廠的網站上下載一個設置程序進行調整。採集時不要做別的 事,也盡量減少後台程序的運行。筆記本電腦的性能普遍比PC機差,特別是磁碟性能,筆記本的硬碟現在也只做到4200轉,單碟容量又小,老一點的筆記本採集掉幀很正常。
所以筆記本來做採集編輯不是件明智的事情。 採集和視頻製作推薦使用WIN2000系統,穩定,而且是NTFS文件格式,WIN98的 FAT32文件格式最大隻能生成4G的文件,DV採集1小時大概是14G,所以在FAT32下一次 採集只能限制在18分鍾以內。NTFS就沒有這個限制了。
1394口採集到計算機里是未壓縮的DV AVI文件,建議先編輯再壓縮,壓縮成MPG後再編輯當然也可以,不過要反復解碼編碼,速度慢很多。編輯軟體一般家用就用 會6就可以了,界面簡單,容易上手,基本功能都有,買個正版也很便宜。追求一點 准專業效果的可以考慮使用PR6.5,功能很強,還可以帶各種插件增加功能,不過學 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一般的編輯就是加點字幕,加點配音,調調亮度,做一點片頭 和轉場,不過要記得一點,轉場效果不要濫用,開始是新鮮,用多了就看得眼花繚亂 沖淡了主題。學習軟體的使用多看看幫助文件,特別是會6,全中文的幫助文件很詳 細。至於PR6,網上有電子教材可以下載。
編輯完了後,可以回錄到DV帶,一般就要開始壓縮成MPG了。推薦壓縮成SVCD( SUPER VCD)格式,VCD是MPEG1編碼,效果比較差,達不到播放要求。而DVD格式現在 DVD刻錄機還很少,刻在CDR上的MiniDVD也不好,首先是MINIDVD和真正的DVD還是區別很大,5。1聲道是沒有的,而且MINIDVD相比SVCD畫質的提高並不明顯,但是存儲 文件卻大了很多,性價比(這里借用這個詞)不高,做MINIDVD還不如直接保存DV AVI 文件算了。
所有的編輯軟體都可以壓縮,不過效果最好的還是TMPGENC,是個日本人寫的免費 軟體(MPEG功能要注冊,不過可以破解),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小日本。新版本的 TMPGENC都帶了模板,模板中已經存儲了各種壓縮格式的參數,一般情況下這就是最 佳參數了,所以不是真的很懂不要去自己調了。TMPGECN壓縮的速度比較慢,因為壓縮 的速度和畫質是成反比的,又快又好的軟體是不存在的(又慢又差的倒是有可能),如果對畫質要求不高,要求快一點,有很多軟體的壓縮速度都比TEMGPNC快得多,大家可以自己試試。我還是用TMPGENC,把多個項目文件做好,打開批處理,把項目文件加進去,然後運行,再選上壓縮結束後自動關機,然後關掉顯示器睡覺去,計算機又不怕辛苦,最多是多費點電而已。
PR6編輯過的AVI文件可能TMPGENC不認,這個問題只要在TMPGENC的系統設置里 把DIRECTSHOW的優先順序調高就可以了(選了DIRECTSHOW後按右鍵就知道怎麼調了)。TMPGENC還有一個很實用的功能,它用來做MPG文件的剪切拼接是最方便不過了,在 MPEG工具里就能看到,由於不進行重新編碼,速度很快。
談到這里,講講視頻編輯用什麼計算機好,其實採集本身對計算機要求很低,視頻編輯對CPU和硬碟,主板性能都要求比較高(但是對顯卡的3D能力完全不需要),論壇上也討論過用INTEL還是AMD的CPU好,我的個人看法,還是INTEL,我知道AMD的 東西價格便宜量又足,但是有三個原因讓我選擇INTEL:1、我看過微型計算機的測 試,同頻的CPU中INTEL的P4在視頻流媒體處理上還是高出一籌。2、AMD CPU配的主板 性能太差,特別是在對視頻製作很重要的磁碟性能上,不管是VIA、SIS還是AMD自己 的主板,都比INTEL的BX、815、845這些主板差一些。3、就是AMD的CPU發熱大,而且 溫度保做得不好,象我前面說的自己睡覺讓計算機去壓縮,換了是AMD的CPU我就 會擔心了,萬一風扇不轉了是會燒機器的,INTEL的最多死機而已。壓縮成MPG了,就要刻盤保存,當然還是刻SVCD盤,如果直接把MPG文件刻到盤上, 就只能在電腦上看了。據說最好的刻SVCD軟體是VIDEO PACK,我一直用的是刻錄機帶 的NERO,我覺得也很好用,選了SUCD格式,把MPG文件拖到文件窗口就可以了,NERO 會檢測一下文件格式,如果不符合標准格式會要求重新編碼,TMPGENC出來的文件都 不會有問題,如果是什麼超級解霸做出來的MPG一般就不認了。刻好的SVCD盤有時候在VCD機上放不出來,首先要看你的VCD機是不是支持SVCD 格式,然後注意刻盤的時候要封盤,如果還不行試一下降低刻錄速度,再不行估計 是VCD機就不支持CDR刻錄盤,因為市面上賣的光碟是壓制的,CDR是染料燒制的,壓制的盤信號反射比CDR強得多,如果是這個原因,那就沒辦法了。
寫到這里,有關DV的基本使用知識已經基本齊全(我也就知道這么多了)。再次申明,以上內容都是我的個人觀點,只能起個參考作用,有不同看法的朋友歡迎提出來大家討論。謝謝。
用攝像機自已帶的軟體試試!! 通過1394介面,也叫火線。台式電腦一般不帶這個介面,你需要另外購買一塊1394卡,70塊錢可以買到了。筆記本電腦則一般都帶有這個介面。
然後就是你的硬碟要足夠大,CPU最好是P4級別的,因為電腦慢會造成採集的時候掉幀,同時每盤DV生成的文件大小要10多G,對整機的性能是個考驗哦。
採集軟體,簡單的可以用微軟的move make,推薦你用繪聲繪影8.0,非常容易上手的。
7. 什麼是obex文件傳送
OBEX全稱為Object Exchange,中文對象交換,所以稱之為對象交換協議。它在此軟體當中有著核心地位,文件傳輸和IrMC同步都會使用到它。OBEX協議構建在IrDA架構的上層。 一、什麼是OBEX ,它有什麼用途? OBEX協議通過簡單的使用「PUT」和「GET」命令實現在不同的設備、不同的平台之間方便、高效的交換信息。支持的設備廣泛,例如PC,PDA,電話,攝像頭,自動答錄機,計算器,數據採集器,手錶等等。 OBEX協議定義了一種柔性的概念——objects。也即是對象。這些對象可以包括文件,診斷信息,電子商務卡片,銀行的存款等等。Objects在這里沒有高級的技術含義,而是視你的應用而定。 OBEX協議小到可作「命令和控制」功能,例如對電視機,錄像機等的操作。大道可以做很復雜的操作,例如資料庫的事務處理和同步。 OBEX能夠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友好的應用——可實現快速開發。 2、 緊縮——可用在資源有限的小型設備上。 3、 跨平台 4、 柔性的數據支持。 5、 方便的作為其他Internet傳輸協議的上層協議。 6、 可擴展性——提供了對未來需求的擴充支持而不影響以存在的實現。例如可擴展安全,數據壓縮等。 7、 可測試可調試。 更為具體的關於OBEX的介紹請查閱IrOBEX協議。
8. 如何把攝像機上的視頻傳到電腦里
硬碟、光碟式DV的保存比較容易,現在很多主流的DV普遍提供自動存儲功能,在拍攝畫面時可以選擇直接存儲至光碟或者硬碟上,不需要太多的軟體支持。存儲在光碟上的視頻文件可以直接當作刻錄盤用來播放,而存儲在硬碟之上的文件則可以通過USB數據線直接導入電腦中保存。
磁帶式導入電腦須有1394卡
目前家庭用戶中,使用磁帶式存儲介質的用戶占據了很大比例。一般來說,想要把磁帶式介質的DV視頻文件導入電腦中,必須要有1394介面、1394卡和數據線。一般購買DV時商家是不會配帶1394卡等配件的,所以需要花百元左右自己購買,1394卡有個缺點就是文件採集後的容量會很大,因為1394卡採集的是數字信號,基本上不損失信號,每小時avi格式的視頻文件需占硬碟空間超過10G,如果電腦容量有限就不要盲目把所有視頻文件都導入進來。
首先應該把1394卡裝在機箱內的擴展槽上,用連接線連接DV和電腦,然後再安裝編輯軟體如「繪聲繪影」或「permiere」等,一般購買的1394卡都帶「繪聲繪影」編輯軟體,打開這個軟體之後,把DV機置於播放狀態,從捕獲欄選擇採集成dvd或vcd格式後再點擊捕獲就行了。但是這種視頻採集方法一般會有較大的容量,如果用戶為了移動需要必須壓縮容量
9. KK錄像機如何上傳視頻 KK錄像機視頻上傳教程
KK錄像機是一款非常不錯的視頻錄制軟體。完後可以上傳到優酷、騰訊等各大站點,那麼問題來了,KK錄像機怎麼上傳視頻?下面小編就為您解答一下!
由於視頻上傳後,視頻網站會根據標准轉換成不同清晰度的視頻,所以上傳前需滿足視頻網站的轉碼標准,才有機會獲取超清標識。
用戶可以在“我的錄像”對話框下方查看選中視頻文件的視頻尺寸、視頻碼率和播放時長。
10. 我的攝像機是佳能MV750I E的怎樣才能把我攝像機里的文件上傳到我的電腦呢
佳能MV750I 是用DV帶子的,它要使用IEEE1394介面來傳輸。
你的電腦上如果沒有1394介面,就請去買一塊1394卡裝進去就行,開機就能找到它(因為它不需要驅動)。
傳輸到電腦叫採集,你就用繪聲繪影(軟體)來採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