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把磁帶上的錄音轉到電腦上保存
錄音步驟:
(一)硬體連線。
將錄音機耳機插口和電腦音效卡的LINE IN介面用雙頭3.5毫米插孔的音頻連接線連接起來。
(二)軟體錄音。
1、打開藍光影音MP3錄音機軟體。
3、開始錄音。
4、停止錄音,單擊編輯工具欄上的「存儲」或者「另存為」工具存儲錄制好的音頻文件為MP3。
5、存儲前如果需要進行簡單的刪除合並等編輯操作,可以使用「編輯工具欄」中的其它工具。
『貳』 怎樣將磁帶錄音拷貝到電腦上
磁帶上的錄音可以拷貝到電腦上,操作方法是:
把磁帶放入播放機;
在錄音機上插上一個耳機的介面線,用立體聲耳機的插口輸出音頻信號;
電腦上安裝錄音軟體,比較簡單的COOL;
將耳機的輸出端接入電腦音效卡的輸入端,請注意不要接在話筒介面;
一般電腦音效卡有三個介面,一個是話筒的,一個是輸出的給電腦音箱,一個是電平信號的輸入,要接在電平信號的輸入上;
打開軟體錄音,開始播放音樂,根據顯示的波形調節音量大小;
假如噪音很大,一個可能是你的信號線不好,或者電腦音效卡不夠好。
『叄』 如何將磁帶里的聲音錄入電腦
首先,你需要一根線,就是兩頭都是耳機接頭的那種線,可以插進復讀機的耳機介面。把你想要錄進電腦的磁帶放入復讀機內,調好位置。將線一頭插入復讀機的耳機介面,一頭插進機箱後面音效卡上面刻著line
in的那個介面,打開電腦,啟動錄音機等其他可以錄音的軟體。在按下開始錄音按鈕時同時按下復讀機上的play按鈕,等到錄音完畢即可。
『肆』 如何把磁帶上的東西轉錄到電腦里
我經常為了兒子學英語,要把英語磁帶的錄音轉到電腦里的。我是這樣進行錄音的:
1、用一條錄音線把錄音機的耳機孔與電腦的line口連接起來,現在的電腦的line口前後都有。錄音線在電腦商店或家電商店都有賣的。
2、用右鍵點下面的小嗽叭(就是調聲音大小的),選「調整音頻屬性」,選「錄音」,在「line"下面打個小鉤。並調好音量,如果以後錄音覺得聲音不合適,就再用這種方法進來調一下即可。
3、因為windows自帶的「錄音機」(在附件里)每次只能錄音60秒鍾,太短了。所以你要製作一下:亂點一下電腦里的「錄音機」的「錄音」按鈕,只錄10秒無聲的錄音即可,點「文件」,另存為「0.wav」,點「編輯」插入文件,選剛才的「0.wav」,再「文件」保存,反復插入這個文件,用不了幾次,聲音的長度就變成2000秒左右了(一面磁帶30分鍾,1800秒左右<2000秒,夠了),並把滑條拖到最左
4、磁帶錄音機開始播音,並點一下電腦里的錄音機的錄音按鈕,直到錄音播完,點另存為「****.wav」(名字由你隨便取都可以),你在電腦里的「0.wav」下次錄音還可以調出來用。
(注意,你沒有選聲音存入的文件夾,一般是存在「我的文檔」里的)
『伍』 如何把錄相磁帶上的聲音拷到電腦中
首先,我們需要用一根轉接線把隨身聽與
計算機
連接起來,其中轉接線的一端接入隨身聽的
耳機
插孔
用於
音源
的輸出,而另外一端則需要接入音效卡的「Line
in」埠(就是音效卡上中間的那個很少用到埠),這樣當隨身聽播放
磁帶
的時候,
音頻信號
就通過這根
線纜
傳輸到計算機中。注意:轉接線兩邊都是
立體聲耳機插頭
的音頻轉錄線(一般電器店有售)。\r\n\r\n
然後,就是在電腦上安裝用來進行轉換的
軟體
了。其中有Rosoft
Audio
Recorder,MP3
Sound
Recorder等一些軟體,這兩個軟體是目前比較好用的了。你可以到
http://download.winzheng.com/SoftView/SoftView_4997.htm
去下載Rosoft
Audio
Recorder
V3.5.5.1。\r\n\r\n
運行Rosoft
Audio
Recorder之後,在播放隨身聽磁帶的同時按下
界面
中紅色的「Reccord」按鍵開始錄制。此時
程序
就開始錄制,並將錄制的歌曲以WAV形式保存下來。當一首歌曲錄制完成後,我們可以點擊「Stop」按鍵終止此次錄制,同時別忘記暫停隨身聽的播放。接著點擊窗口中的播放按鍵感受一下
電腦音樂
的
味道
,看看是否滿意。\r\n\r\n
成功錄制一首歌曲後,
屏幕
中間的列表會顯示出當前歌曲的錄制時間、佔有
硬碟
大小等信息,如果你還有其餘歌曲需要錄制的話,可以按照上述步驟繼續進行,而每一首錄制完成的歌曲
都會
在列表中顯示出來。\r\n\r\n
在錄制音樂的時候有幾個影響比較大的
參數
,它們可以在Rosoft
Audio
Recorder窗口下部的滑動條來進行調整:Noise
Gate用於錄制磁帶的
音質
等級、Time
Gate可以設定錄制時候自動切割的時間間隔、Min
Track
Length是最小的錄制時間,如果Time
Gate設定的時間和錄制音樂的時間超過了最小錄制時間,程序將會停止錄制並重新創建一個文件進行錄制。所以在錄制的時候要注意這幾個參數的設定,尤其是Min
Track
Length數值要設置大一些,否則會出現歌曲錄制了一半中途停止、自動創建新文件的現象。\r\n\r\n
實際錄音的時候,建議先啟動Rosoft
Audio
Recorder開始錄制,然後再按下隨身聽的音樂播放按鍵,這樣確保錄制的歌曲是完整的。等到錄制完成之後,我們可以直接點擊「MP3」選單並通過下面的相關
命令
將錄制好的WAV文件轉換為MP3,然後就可以用Winamp之類的
MP3播放器
來欣賞了。不過建議在最後完工之前最好通過MP3Trim工具對獲得的文件進行剪切處理,將歌曲開始和最後結束部分的空白部分去除,這樣得到的MP3效果就比較理想了。\r\n\r\n
好了,在Rosoft
Audio
Recorder的幫助下就可以把磁帶轉換為MP3,以後就通過電腦來聽音樂吧!\r\n\r\n\r\n\r\n\r\n
\r\n\r\n
大的
錄像機
上錄下來的
錄像
帶子,也是可以通過我上面說的方法來做的。不過得把轉接線換一下,就是一端是連接錄像機上的
音頻輸出埠
的,
另一端
是連接到音效卡「Line
in」埠(我上面已經說過了),這樣的線就可以了。\r\n\r\n
其實,隨身聽磁帶和
錄像帶
在把聲音錄制到電腦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一個是通過隨身聽來播放聲音,另一個是通過錄像機來播放的。\r\n\r\n
電視卡(具有採集功能的),也可以實現對聲音的採集,然後保存為mp3或其他的一些
音頻文件
,因為許多電視卡本身不帶音頻採集部分,聲音也得通過音效卡來處理。\r\n\r\n\r\n\r\n
\r\n
『陸』 如何把錄音機磁帶里的內容轉到電腦里
錄音步驟:
(一)硬體連線。
將錄音機耳機插口和電腦音效卡的LINE IN介面用雙頭3.5毫米插孔的音頻連接線連接起來。
(二)軟體錄音。
1、打開藍光影音MP3錄音機軟體。
2、設置「錄音音源」和「錄音選項」兩個主要參數。
(1)錄音音源。
勾選線路輸入選項,即錄音機磁帶中的聲音作為錄音音源。
(2)錄音選項。
勾選「錄音文件格式」為MP3,「聲道數」為立體聲。「VBR品質」為9。
3、開始錄音。
4、停止錄音,單擊編輯工具欄上的「存儲」或者「另存為」工具存儲錄制好的音頻文件為MP3。
5、存儲前如果需要進行簡單的刪除合並等編輯操作,可以使用「編輯工具欄」中的其它工具。
『柒』 如何把磁帶里的音頻轉到電腦中去
把磁帶機的耳機插孔與電腦音效卡的line-in用雙頭音頻線連接起來
播放磁帶
電腦里則用錄音機軟體進行錄音
不過效果不怎麼好
以下有詳細資料,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將磁帶轉錄成MP3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說簡單,拿一台錄音機線路輸出和音效卡的線路輸入一對,找個合適的軟體錄制再壓縮就完成了;說復雜,就是再錄制過程中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某一步出了差錯都會影響到錄音質量。雖然我轉錄完成了上百盤磁帶,細細聽來感覺滿意的寥寥無幾。現在應朋友們的要求,我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寫一下,歡迎大家批評指教。
第一部分:硬體的准備
硬體包括計算機和錄音機,以及必要的連接線(一般是一條3.5/3.5轉錄線)。
【計算機】
1.推薦選擇主頻在300MHZ以上的PC。過低的主頻會增加處理的難度和降低處理速度。我想誰都不想為一首歌降噪整整一個晚上吧!
2.音效卡最好是獨立的而不是主板整合音效卡(當然某些主板整合音效卡性能並不差,錄制效果也不比分立音效卡差),例如創新、啟哼、帝盟、8738等。其中8738最好是用公版的驅動,有的雜音較大,甚至不如板載聲霸卡。
3.音效卡最好不要緊緊的貼在顯示卡附近,也不要緊緊靠著機箱的一側。如果你的主板有三個以上的PCI插槽(我的是5個),我建議將音效卡裝在第二個插槽上(從機箱底板算起)這樣和AGP顯卡間隔3個PCI槽,錄制效果是最好的。如果靠顯卡太近了,而且顯卡又是雜牌貨,有可能造成絲聲干擾,增加處理難度。
4.將除了音效卡以外的網卡、貓、採集卡等暫時拿掉。當然這些設備的影響也許沒有,也許非常小,但也有可能造成的影響消除是非常麻煩的。
5.最後你應將光碟機到音效卡的音頻線拔下來。
如果你是一位電腦高手,建議你作以上步驟,畢竟幾分鍾就能完成任務;如果你對電腦硬體不是很熟悉,那就免了吧!別再開箱了,否則有什麼問題我可負不起這個責任啊!~我現在的設備是K7-900,創新SBlive 。
【錄音機】錄音機有幾種可以供選擇:一般來說最優先選擇的是錄放卡座和監聽卡座,其次是台式機,最後是隨身聽。專業的錄放卡座當然是最佳的選擇,但是具備這個能力的朋友不多,在此不多講了,畢竟我僅僅在二手市場見到一台,要價1200大元~一般的台式機,應該是大多數朋友應該能擁有的設備,像以前的燕舞、春雷、春日、LH、飛翔、歌聲、美麗等品牌。在台式機里優選輕觸機芯的設備,就是按鍵行程較短的。這類設備機芯比較耐用,早期產自日本(不要扁我),抖晃小。判斷你的機芯是否是輕觸機芯很簡單:拔掉電源插頭,打開艙門後按下錄音機的放音鍵觀察,如果磁頭能抬起到放音位置,不是輕觸機芯。如果磁頭原地不動,那麼就要恭喜你了。隨身聽裡面比較好的是進口品牌,從抖晃上來講,要低於國產品牌,只是輸出是耳機輸出,雜訊可能偏大。『這不是絕對,我見到過松下的一種隨身聽,效果要比一般的台式機好,而且自己帶杜比降噪,DNR1394』,現在我用的設備是從二手市場花140元,買來的一台LH8686台式機,機芯採用輕觸機芯,我拿掉了里邊的所有線路,添加了高轉換速率的磁頭放大板,經改造成一台轉錄機。如果你是一位電子發燒友,這方面的書籍和文章很多,如何改制我就不介紹了。
【轉錄線】轉錄線是兩個3.5mm插頭的那種轉錄線(一般)。在市場上花3元即可買到,而且音質能過得去。要是購買不很方便,可以自己製造:最簡單的是找兩個壞的立體聲耳機,去掉耳機頭,留下線和插頭,然後分別對應的聯起來既可。不要忘了分別包好,完成後用萬用表測量一下有沒有線間短路和斷路,沒有即可應用。我也購買了一根2.5米的高級轉錄線(40元),但是經過試驗效果不很明顯。所以我認為在轉錄線方面高要求對於磁帶錄制來說並不合適。但是轉錄線一定要有屏蔽。
除此之外,一個能過得去的顯示器、監聽音箱和監聽耳機都應該注意。顯示器開啟的時候,可能會對某些音效卡有干擾,導致錄音中混入行頻叫聲,這是一般的解決辦法是開始錄音時,啟動監聽,樂曲開始前將顯示器關閉,樂曲完成後再打開顯示器,將兩頭的雜音DEL去即可;監聽音箱和監聽耳機是在錄音過程中監聽音量和音質,由於每一次放音都有很多的不確定性,監聽就更為重要了。我認為監聽耳機比較實用,價格也不高,幾十元、一百多元的都能滿足要求。最好是頭戴式,這樣反應較為客觀,而且不受外界的干擾。
也許注意的還有很多,暫時先想到這些,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在具體問題具體交流!
第二部分:關於軟體
【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常見的有win95. win97. win98. winme. winNT. win2000. winXP 以及linux等。其中98.2000.me和XP是比較適合的。linux我沒有安裝過,不知道。win95和97對於一些硬體支持不很好,WINNT中的一些驅動程序和多媒體程序執行不好。
【驅動程序】最好安裝你的音效卡的隨機驅動程序或者最新驅動程序。如果感覺錄音過程中存在問題,而且其他方面修正無法解決,最好更換驅動程序或者採用公版驅動程序。有時候,效果最好的驅動程序卻不一定是最新的驅動。另外還有就是主板的補丁一定要安裝,而且是適合當前操作系統的補丁。
【錄音軟體】錄音軟體選擇CoolEDIT Pro漢化版,比較容易上手,效果也不錯,如果不熟悉,也可以選用Nero程序中帶的一個。有一點要明確:這類軟體沒有好和不好之分,只是在某些方面適合和不適合。CoolEDIT Pro是比較適合的,而且其後期處理功能很強。
【壓縮軟體】壓縮軟體推薦lame3.91,帶有一個外殼。(現在應該有更新的版本了,我還沒有試用過。如果有朋友需要,我可以將這兩個程序上船。
第三部分:錄制和壓縮
【錄制前的准備工作】在錄制前需要做如下准備工作,大多數都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1.開啟計算機,檢查軟體工作是否正常,配置Cooledit程序的緩存,保留硬碟空間至少1G(能錄1.5小時);
2.連接好計算機和錄音機的轉錄線;
3.如果有可能,盡量使錄音機和計算機不用一個插座供電;
4.錄音機離顯示器1.5m以上。以免將顯示器磁化!
5.錄音機磁頭清潔,用專用的磁頭清洗劑即可。如果沒有,無水酒精和四氯化碳都是可行的。在清潔的時候,注意要一起清潔整個磁帶通道,包括錄放頭、帶托、壓帶輪、引帶輪等。清潔完成後,不要馬上放音,應間隔10分鍾以上,並且在放音前要藉助聚光手電筒觀察壓帶輪上是否有織物纖維、磁紛污漬等、以及加電觀察壓帶輪和卷帶輪的運轉情況,如果有必要需要用手嘗試堵轉,發現卷帶輪扭力過大需要修理(否則過力矩抖晃嚴重),如果卷帶輪扭力過小也需要修理(否則易卡帶)。一般以用手捏不易被捏住為合適。
6.磁帶准備:在准備轉錄前應該對磁帶節目比較熟悉,至少聽1遍,掌握一下內容:主要包括(1)磁帶時間長度(2)磁帶真個音量是否均衡(3)磁帶動態是否均衡(4)磁帶是否有比較嚴重的瑕疵,如鉸帶、磁紛脫落(5)確定磁帶采樣的基準。如果在試聽時發現抖晃或者前後變調,要及時查找原因,在排除放音機的原因後,一般可以判斷為磁帶內部阻力大或者阻力不均,通過快速倒帶1~2次即可解決問題,如果還是不行,則時由於在存放過程中磁帶變形或者其中的帶輪等部件變形,建議找一高質量的磁帶,將其中的磁帶部分導出到另外的帶機上,將准備錄制的磁帶導入高質量磁帶帶盒即可。我用的是一盒1998年出的正版SONY60min磁帶,根據經驗,SONY和TDK是比較好的選擇。
【錄制工作】開啟cooledit,(關於Cooledit的教程,網路上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摸索或者自己去找,我就不班門弄斧了)新建文件試錄一段,在這一段確定錄放音電平,如果計算機無法校正,就需要更改放音機的音量,以選擇合適的錄音電平。錄音范圍以上面確定的采樣基準為基準。如果確定不準,可以多錄兩次。要求是:最高的電平情況下顯示不超過-3db,否則失真嚴重,平均電平不能低於-12,否則音量不合適(太小)。試錄合適以後,就要正式錄音了:注意在正式錄音過程中,絕對不要更改錄音機的音量和計算機上錄音調音台的音量。以免消雜訊無法確定基準。在磁帶首尾的空白區段可以多錄制一些,一般1 ~ 2min,方便以後製作時雜訊采樣。還有,在錄放機開啟後一直到錄音結束,要保持距離錄音機1m以外,更不要靠近錄音機去按鍵,否則容易感應交流聲(某些機器有這樣的毛病)。
【後期處理和壓縮】後期處理是比較耗時間的工作,建議大家有些耐心。另外這一時期的處理工作因錄制的內容不同而不同,不可能千篇一律。我簡單把常用的幾項說明一下:
1.雜訊消除:選擇磁帶首尾的空白區域,作為取樣區域,取樣後選擇整個磁帶進行消噪。一般磁帶消噪取樣以單面為基準,即A面采樣消A面,B面采樣消B面。對於以語言為主的內容,消噪需要徹底,對於音樂和歌曲為主題的內容,消雜訊可以分兩次進行第一次采樣可以選擇80~95,第二次重復采樣,消噪。
2.斯聲處理:對於某些磁帶,在雜訊消除以後還是有比較明顯的雜訊,即斯聲,就需要進行斯聲消除。消除方法見菜單。
3.如果有必要,應該進行破音修復、參數均衡、動態調整等操作,最後進行聲場聲相處理,選擇MASTERING WIDTH即可。如果你已經非常熟悉了,就不妨進行更深的後期處理,以獲得最滿意的聽覺效果。
4.我需要說明的是,所有的後期處理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錄制的內容。所有進行的處理都要以適合表現或者有助於完美表現錄制的內容為前提。!!!如果處理影響到了音樂的表現力、感染力,倒不如讓他不處理聽著舒服。
5.壓縮:壓縮時有多項內容可選,一般可選擇128/44,也可以選擇VBR。對於品相較好的原版磁帶建議壓縮成192,如果磁帶內高頻成分較多而且屬於表現類內容,還可以再高256,直到320。如果時語言內容,最高可選128或者160,再高沒有必要。如果帶子質量一般,可選56/80。如果你不是經常再隨聲聽上聽MP3,可以壓縮成22/32等非標准采樣的格式以節省硬碟空間。
『捌』 如何把磁帶上的錄音弄到電腦上(錄音除外)
到電腦城買個雙頭線,一頭接磁帶機,另一頭接電腦聲音輸入孔(電腦後機箱有N多空,注意那個是輸入孔哦),然後打開錄音軟體,並播放磁帶,把磁帶音頻錄成電腦音頻文件,OK
有點麻煩~~
『玖』 磁帶上的歌曲如何轉到電腦上
首先准備一根直錄線,直錄線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去購買,樣子是一根兩頭都是耳機插頭樣子的線。
將磁帶放入復讀機中,准備開始播放。把直錄線一端插進復讀機的耳機插孔。另一端插進電腦的話筒孔(這樣錄音可以防止外音干擾)
在電腦上下載一個錄音軟體,也可以下載一些破解版的專業錄音軟體。
這樣將錄制的聲音轉存為MP3格式即可。如果只能轉存成wav格式,那麼可以下載一個MP3格式轉換器就能將其他音頻轉換成MP3了。
最後還可以用聲音美化軟體美化電子噪音,可以用MP3降噪工具美化一下最終效果。不過磁帶因為音質限制,以及轉換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電子噪音,效果不是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