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大全 > usb對電腦做的事是啥

usb對電腦做的事是啥

發布時間:2022-08-24 01:30:03

usb介面是做什麼用的

usb介面的作用:1、可以使用U盤導入數據,做為一個傳輸口。

2、可以使用手機的數據線連接到電腦進行充電和數據傳輸。

3、可以更加簡潔方便的時候滑鼠操作界面。

4、如果裝備足夠的一個USB介面傳輸多個手機的內容。

USB介面顏色

一般的排列方式是:紅白綠黑從左到右。

定義:

紅色-USB電源:標有-VCC、Power、5V、5VSB字樣。

白色-USB數據線:(負)-DATA-、USBD-、PD-、USBDT-。

綠色-USB數據線:(正)-DATA+、USBD+、PD+、USBDT+。

黑色-地線:GND、Ground。

② usb是用來做什麼的

通用串列匯流排(英語:Universal Serial Bus,縮寫:USB)是一種串口匯流排標准,也是一種輸入輸出介面的技術規范,被廣泛地應用於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等信息通訊產品,並擴展至攝影器材、數字電視(機頂盒)、游戲機等其它相關領域。最新一代是USB4,傳輸速度為40Gbit/s,三段式電壓5V/12V/20V,最大供電100W ,新型Type C介面允許正反盲插。

③ USB是什麼東西是做什麼用的

1.USB,即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也稱通用串聯介面。

隨著計算機硬體飛速發展,外圍設備日益增多,鍵盤、滑鼠、數據機、列印機、掃描儀早已為人所共知,數碼相機、MP3隨身聽接踵而至,這么多的設備,如何接入個人計算機?USB就是基於這個目的產生的。USB是一個使計算機周邊設備連接標准化、單一化的介面,其規格是由Intel、NEC、Compaq、DEC、IBM、Microsoft、Northern Telecom聯系制定的。

USB1.1標准介面傳輸速率為12Mbps,但是一個USB設備最多隻可以得到6Mbps的傳輸頻寬。因此若要外接光碟機,至多能接六倍速光碟機,無法再高。而若要即時播放MPEG-1的VCD影片,至少要1.5Mbps的傳輸頻寬,這點USB辦得到,但是要完成數據量大四倍的MPEG-2的DVD影片播放,USB可能就很吃力了,若再加上AC-3音頻數據,USB設備就很難實現即時播放了。

一個USB介面理論上可以支持127個裝置,但是目前還無法達到這個數字。其實,對於一台計算機,所接的周邊外設很少有超過10個的,因此這個數字是足夠我們使用的。

USB還有一個顯著優點就是支持熱插拔,也就是說在開機的情況下,你也可以安全地連接或斷開USB設備,達到真正的即插即用。

不過,並非所有的Windows系統都支持USB。目前,Windows系統中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在這些版本中,只有Windows98以上版本的系統對USB的支持較好,而其他的Windows版本並不能完整支持USB。例如Windows95的零售版是不支持USB的,只有後來與PC捆綁銷售的Windows95版本才支持USB。

目前USB設備雖已被廣泛應用,但比較普遍的卻是USB1.1介面,它的傳輸速度僅為12Mbps。舉個例子說,當你用USB1.1的掃描儀掃一張大小為40M的圖片,需要4分鍾之久。 這樣的速度,讓用戶覺得非常不方便,如果有好幾張圖片要掃的話,就得要有很好的耐心來等待了。

用戶的需求,是促進科技發展的動力,廠商也同樣認識到了這個瓶頸。這時, COMPAQ、Hewlett Packard、Intel、Lucent、Microsoft、NEC和PHILIPS這7家廠商聯合制定了USB 2.0介面標准。USB 2.0將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增加到了480Mbps,比USB 1.1標准快40倍左右,速度的提高對於用戶的最大好處就是意味著用戶可以使用到更高效的外部設備,而且具有多種速度的周邊設備都可以被連接到USB 2.0的線路上,而且無需擔心數據傳輸時發生瓶頸效應。

所以,如果你用USB 2.0的掃描儀,就完全不同了,掃一張40M的圖片只需半分鍾左右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效率大大提高。

而且,USB2.0可以使用原來USB定義中同樣規格的電纜,接頭的規格也完全相同,在高速的前提下一樣保持了USB 1.1的優秀特色,並且,USB 2.0的設備不會和USB 1.X設備在共同使用的時候發生任何沖突。

USB2.0兼容USB1.1,也就是說USB1.1設備可以和USB2.0設備通用,但是這時USB2.0設備只能工作在全速狀態下(12Mbit/s)。USB2.0有高速、全速和低速三種工作速度,高速是480Mbit/s,全速是12Mbit/s,低速是1.5Mbit/s。其中全速和低速是為兼容USB1.1而設計的,因此選購USB產品時不能只聽商家宣傳USB2.0,還要搞清楚是高速、全速還是低速設備。USB匯流排是一種單向匯流排,主控制器在PC機上,USB設備不能主動與PC機通信。為解決USB設備互通信問題,有關廠商又開發了USB OTG標准,允許嵌入式系統通過USB介面互相通信,從而甩掉了PC機

④ 電腦的USB介面是干什麼用的

用來接USB設備的,比如USB鍵盤,USB滑鼠,移動硬碟,U盤等等.
如果力真不知道USB是什麼,那真是USB了

⑤ 電腦顯示器上的USB介面有什麼用

液晶顯示屏USB介面通常有兩種用途,

1當作主機USB口擴展出來的USB Hub(以戴爾2209WA液晶顯示器為例),如下圖:

綜上,顯示器USB口的作用視顯示器的設計意圖而有所不同,有的就是單純的USB HUB,有的則是顯示器直接操作儲存媒介的介面。

⑥ 什麼是USB

【USB的簡述】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縮寫,中文含義是「通用串列匯流排」。它不是一種新的匯流排標准,而是應用在PC領域的介面技術。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爾、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聯合提出的。不過直到近期,它才得到廣泛地應用。從1994年11月11日發表了USB V0.7版本以後,USB版本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到現在已經發展為2.0版本,成為目前電腦中的標准擴展介面。目前主板中主要是採用USB1.1和USB2.0,各USB版本間能很好的兼容。USB用一個4針插頭作為標准插頭,採用菊花鏈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外設連接起來,最多可以連接127個外部設備,並且不會損失帶寬。USB需要主機硬體、操作系統和外設三個方面的支持才能工作。目前的主板一般都採用支持USB功能的控制晶元組,主板上也安裝有USB介面插座,而且除了背板的插座之外,主板上還預留有USB插針,可以通過連線接到機箱前面作為前置USB介面以方便使用(注意,在接線時要仔細閱讀主板說明書並按圖連接,千萬不可接錯而使設備損壞)。而且USB介面還可以通過專門的USB連機線實現雙機互連,並可以通過Hub擴展出更多的介面。USB具有傳輸速度快(USB1.1是12Mbps,USB2.0是480Mbps, USB3.0是5 Gbps),使用方便,支持熱插拔,連接靈活,獨立供電等優點,可以連接滑鼠、鍵盤、列印機、掃描儀、攝像頭、快閃記憶體檔、MP3機、手機、數碼相機、移動硬碟、外置光軟碟機、USB網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幾乎所有的外部設備。
USB是一個外部匯流排標准,用於規范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USB介面支持設備的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功能。
USB介面可用於連接多達127種外設,如滑鼠、數據機和鍵盤等。USB自從1996年推出後,已成功替代串口和並口,並成為當今個人電腦和大量智能設備的必配的介面之一。
USB的版本
第一代:USB 1.0/1.1的最大傳輸速率為12Mbps。1996年推出。
第二代:USB 2.0的最大傳輸速率高達480Mbps。USB 1.0/1.1與USB 2.0的介面是相互兼容的。
第三代:USB 3.0 最大傳輸速率5Gbps, 向下兼容USB 1.0/1.1/2.0
usb的應用:
隨著計算機硬體飛速發展,外圍設備日益增多,鍵盤、滑鼠、數據機、列印機、掃描儀早已為人所共知,數碼相機、MP3隨身聽接踵而至,這么多的設備,如何接入個人計算機?USB就是基於這個目的產生的。USB是一個使計算機周邊設備連接標准化、單一化的介面,其規格是由Intel、NEC、Compaq、DEC、IBM、Microsoft、Northern Telecom聯系制定的。
USB1.1標准介面傳輸速率為12Mbps,但是一個USB設備最多隻可以得到6Mbps的傳輸頻寬。因此若要外接光碟機,至多能接六倍速光碟機,無法再高。而若要即時播放MPEG-1的VCD影片,至少要1.5Mbps的傳輸頻寬,這點USB辦得到,但是要完成數據量大四倍的MPEG-2的DVD影片播放,USB可能就很吃力了,若再加上AC-3音頻數據,USB設備就很難實現即時播放了。
一個USB介面理論上可以支持127個裝置,但是目前還無法達到這個數字。其實,對於一台計算機,所接的周邊外設很少有超過10個的,因此這個數字是足夠我們使用的。
USB還有一個顯著優點就是支持熱插拔,也就是說在開機的情況下,你也可以安全地連接或斷開USB設備,達到真正的即插即用。
不過,並非所有的Windows系統都支持USB。目前,Windows系統中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在這些版本中,只有Windows98以上版本的系統對USB的支持較好,而其他的Windows版本並不能完整支持USB。例如Windows95的零售版是不支持USB的,只有後來與PC捆綁銷售的Windows95版本才支持USB。
目前USB設備雖已被廣泛應用,但比較普遍的卻是USB1.1介面,它的傳輸速度僅為12Mbps。舉個例子說,當你用USB1.1的掃描儀掃一張大小為40M的圖片,需要四秒鍾之久。 這樣的速度,讓用戶覺得非常不方便,如果有好幾張圖片要掃的話,就得要有很好的耐心來等待了。
用戶的需求,是促進科技發展的動力,廠商也同樣認識到了這個瓶頸。這時, COMPAQ、Hewlett Packard、Intel、Lucent、Microsoft、NEC和PHILIPS這7家廠商聯合制定了USB 2.0介面標准。USB 2.0將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增加到了480Mbps,比USB 1.1標准快40倍左右,速度的提高對於用戶的最大好處就是意味著用戶可以使用到更高效的外部設備,而且具有多種速度的周邊設備都可以被連接到USB 2.0的線路上,而且無需擔心數據傳輸時發生瓶頸效應。
所以,如果你用USB 2.0的掃描儀,就完全不同了,掃一張40M的圖片只需半秒鍾左右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效率大大提高。
而且,USB2.0可以使用原來USB定義中同樣規格的電纜,接頭的規格也完全相同,在高速的前提下一樣保持了USB 1.1的優秀特色,並且,USB 2.0的設備不會和USB 1.X設備在共同使用的時候發生任何沖突。
USB2.0兼容USB1.1,也就是說USB1.1設備可以和USB2.0設備通用,但是這時USB2.0設備只能工作在全速狀態下(12Mbit/s)。USB2.0有高速、全速和低速三種工作速度,高速是480Mbit/s,全速是12Mbit/s,低速是1.5Mbit/s。其中全速和低速是為兼容USB1.1和USB1.0而設計的,因此選購USB產品時不能只聽商家宣傳USB2.0,還要搞清楚是高速、全速還是低速設備。USB匯流排是一種單向匯流排,主控制器在PC機上,USB設備不能主動與PC機通信。為解決USB設備互通信問題,有關廠商又開發了USB OTG標准,允許嵌入式系統通過USB介面互相通信,從而甩掉了PC機。
新USB2.0規范重新命名了USB標准將原先的USB 1.1改成了USB 2.0 Full Speed(全速版),同時將原有的USB 2.0改成了USB 2.0High-Speed(高速版),並同時公布了新的標識。不言而喻,高速版的USB 2.0速度當然超過全速版的USB 2.0。
【USB vs IEEE1394】一、USB與IEEE1394的相同點主要有哪些?
兩者都是一種通用外接設備介面。
兩者都可以快速傳輸大量數據。
兩者都能連接多個不同設備。
兩者都支持熱插撥。
兩者都可以不用外部電源。
二、USB與IEEE1394的不同點有哪些?
兩者的傳輸速率不同。USB的傳輸速率與IEEE1394的速率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了。USB的傳輸速率現在只有480Mbps,只能連接鍵盤、滑鼠與麥克風等低速設備,而IEEE1394可以使用3.2Gbps,可以用來連接數碼相機、掃描儀和信息家電等需要高速率的設備。
兩者的結構不同。USB在連接時必須至少有一台電腦,並且必須需要HUB來實現互連,整個網路中最多可連接127台設備。IEEE1394並不需要電腦來控制所有設備,也不需要HUB,IEEE1394可以用網橋連接多個IEEE1394網路,也就是說在用IEEE1394實現了63台IEEE1394設備之後也可以用網橋將其他的IEEE1394網路連接起來,達到無限制連接。
兩者的智能化不同。IEEE1394網路可以在其設備進行增減時自動重設網路。USB是以HUB來判斷連接設備的增減了。
兩者的應用程度不同。現在USB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各個方面,幾乎每台PC主板都設置了USB介面,USB2.0也會進一步加大USB應用的范圍。IEEE1394現在只被應用於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方面。
[編輯本段]【前置USB介面】
前置USB介面是位於機箱前面板上的USB擴展介面。目前,使用USB介面的各種外部設備越來越多,例如移動硬碟、快閃記憶體檔、數碼相機等等,但在使用這些設備(特別是經常使用的移動存儲設備)時每次都要鑽到機箱後面去使用主板板載USB介面顯然是不方便的。前置USB介面在這方面就給用戶提供了很好的易用性。目前,前置USB介面幾乎已經成為機箱的標准配置,沒有前置USB介面的機箱已經非常少見了。
前置USB介面要使用機箱所附帶的USB連接線連接到主板上所相應的前置USB插針(一般是8針、9針或10針,兩個USB成對,其中每個USB使用4針傳輸信號和供電)上才能使用。在連接前置USB介面時一定要事先仔細閱讀主板說明書和機箱說明書中與其相關的內容,千萬不可將連線接錯,不然會造成USB設備或主板的損壞。
另外,由於USB2.0介面輸出電壓為5V,輸出電流為500mA。使用前置USB介面時要注意前置USB介面供電不足的問題,在使用耗電較大的USB設備時,要使用外接電源或直接使用機箱後部的主板板載USB介面,以避免USB設備不能正常使用或被損壞。
[編輯本段]【USB口硬碟盒】
目前的主流,其最大優點是使用方便,支持熱插拔和即插即用。USB有兩種標准:一種是USB1.1介面,其傳輸速度只有12Mbps,一種是USB2.0介面,其傳輸速度高達480Mbps。目前的主板上的USB都支持USB1.1,但USB 2.0隻有較新的主板才能支持,購買時根據個人情況選擇產品,雖然USB2.0向下兼容USB1.1,但支持USB2.0介面的移動硬碟盒比USB1.1的要貴一些。
[編輯本段]【無線USB】
USB開發者論壇的主席兼英特爾公司的技術策略官Jeff Ravencraft表示,無線USB技術將幫助用戶在使用個人電腦連接列印機、數碼相機、音樂播放器和外置磁碟驅動器等設備時,從紛繁復雜的電纜連線中解放出來。無線USB標準的數據傳輸速率與目前的有線USB 2.0標準是一樣的,均為每秒480M,兩者的區別在於無線USB要求在個人電腦或外設中裝備無線收發裝置以代替電纜連線。
在英特爾開發者論壇舉辦的前夕,Ravencraft稱,首先採用這一標準的將是外置磁碟驅動器、數碼相機和列印機。而越來越多的產品將在今年第三季度開始推向市場。
為了使無線USB標准得以實用,必須改善這一技術的一些不足。在星期一,USB標准小組宣布了無線聯盟規范,以確保只有經過認證才能讓電腦和外設通過無線USB連接起來。
Ravencraft補充,一直以來USB標准已經廣泛的用於將數碼相機、掃描儀、手機、PDA、DVD刻錄機和其他設備與個人電腦的連接。而無線聯盟規范則詳細規定了個人電腦和外設如何通過無線USB進行連接,一台電腦最多可以同時連接127個外設。
無線聯盟規范規定了兩種建立連接的方法。第一種方法是電腦和外設先用電纜連接起來,然後再建立無線連接以供以後使用。第二種方法是外設可以提供一串數字,用戶在建立連接的時候輸入到電腦裡面。
無線USB採用超寬頻技術進行通信。目前無線區域網的802.11g協議採用位於2.4GHz附近的一小段頻帶進行通信,而超寬頻技術則採用從3.1GHz到10.6GHz的頻帶進行通信。超寬頻的信號水平足夠低,因此對於其他無線通信技術來說,超寬頻信號的影響類似於雜訊。
無線網路目前廣泛使用的技術是IEEE的802.11標准,也就是英特爾所推動的Wi-Fi。這一技術廣泛的使用在筆記本電腦上,甚至部分尼康公司和佳能公司的數碼相機也採用這一技術。而無線USB技術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技術,由於這一技術實現上相對簡單同時功耗只有802.11的一半,因此不少廠商都更願意採用無線USB技術。
Ravencraft表示,在高端的手機和數碼相機上採用802.11技術,關鍵是要解決電池壽命問題。而廠商們發現超寬頻技術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的辦法。
在距離電腦10英尺范圍內,無線USB設備的傳輸速率將保持每秒480M。如果在30英尺范圍內,傳輸速率將下降到每秒110M。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無線USB的傳輸速率將會超過每秒1G甚至更快。
目前超寬頻技術不僅可以用於無線USB連接中,還可以在藍牙和IEEE的1394火線連接甚至WiNet短距離連接中使用。
[編輯本段]【USB的不同介面與數據線】
隨著各種數碼設備的大量普及,特別是MP3和數碼相機的普及,我們周圍的USB設備漸漸多了起來。然而這些設備雖然都是採用了USB介面,但是這些設備的數據線並不完全相同。這些數據線在連接PC的一端都是相同的,但是在連接設備端的時候,通常出於體積的考慮而採用了各種不同的介面。
絕大部分數碼產品連接線的接頭除了連在PC上的都一樣,另外一頭也都是遵循著標準的規格。
USB是一種統一的傳輸規范,但是介面有許多種,最常見的就是咱們電腦上用的那種扁平的,這叫做A型口,裡面有4根連線,根據誰插接誰分為公母介面,一般線上帶的是公口,機器上帶的是母口。

●USB A型公口
右上面的圖片是最常見的USB A型公口
常見Mini B型5Pin介面:
接下來就是在數碼產品上最常見的介面了,由於數碼產品體積所限,所以通常用的是Mini B型介面,但是Mini B型介面也有許多種類。
●Mini B型5Pin
右面的圖為Mini B型5Pin介面示意圖
這種介面可以說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介面了,這種介面由於防誤插性能出眾,體積也比較小巧,所以正在贏得越來越的廠商青睞,現在這種介面廣泛出現在讀卡器、MP3、數碼相機以及移動硬碟上。
下圖為:Sony F828上的Mini B型5Pin介面
目前採用這種介面的設備目前有SONY相機、攝像機和MP3,Olympus相機和錄音筆,佳能相機和惠普的數碼相機等等,數量相當繁多。
常見Mini B型4Pin介面:
除了前面我們看到的最常見的Mini B型5Pin的介面以外,Mini B型還有很多種別的介面,其中的一些也比較常見。
●Mini B型4Pin
右圖為:Mini B型4Pin的介面
下圖為:Mini B型4Pin的介面的轉接線纜
這種介面常見於以下品牌的數碼產品:奧林巴斯的C系列和E系列,柯達的大部分數碼相機,三星的MP3產品(如Yepp),SONY的DSC系列,康柏的IPAQ系列產品……
富士Mini B型4Pin Flat介面:
Mini B型4Pin還有一種形式,那就是Mini B型4Pin Flat。顧名思義,這種介面比Mini B型4Pin要更加扁平,在設備中的應用也比較廣泛。
●富士Mini B型4Pin Flat
右圖為:Mini B型4Pin Flat介面
這種介面和前面講腗INI B型4pin非常類似,但是這種接頭更為扁平,所佔用的體積更小。
這種介面常見於以下設備:富士的FinePix系列,卡西歐的QV系列相機,柯尼卡的產品。
我們看到,富士的機器用這種介面的比較多,幾乎舊有的機型全是這種介面。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在最新的S5000和S7000上已經放棄了這種介面,改投Mini B 5Pin的陣營。
尼康獨有,Mini B型8Pin介面:
Mini B型除了前面的4Pin和5Pin的,還有一種就是8Pin的了,這種接頭在其他設備上出現的幾率就非常少了,通常出現在數碼相機上。Mini B型的介面也有3種,一種是普通型的,一種是Round(圓)型的,還有一種是2×4布局的扁平介面。
●MINI B型8Pin
右圖為:Mini B型8Pin的介面
這種介面適用的設備,據筆者所知目前只有Nikon Coolpix 775一個款型的產品使用這種介面。
●Mini B型8Pin Round
左圖為:Mini B型8Pin Round介面
這種介面和前面的普通型比起來,就是將原來的D型接頭改成了圓形接頭,並且為了防止誤插在一邊設計了一個凸起。
這種接頭可以見於一些Nikon的數碼相機,CoolPix系列比較多見。雖然Nikon一直堅持用這種介面,但是在一些較新的機型中,例如D100和CP2000也都採用了普及度最高的Mini B型5Pin介面。
差點兒就普及,8Pin 2×4介面:
除了我們前面見過的Mini B型5Pin的介面,我想大家一定還對下面這種介面非常熟悉,這種介面也曾經相當的普及。
●Mini B型8Pin 2×4
圖為:Mini B型8Pin 2×4介面
這種介面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介面了,例如我們熟悉的iRiver的著名的MP3系列,其中號稱「鐵三角」的180TC,以及該系列的很多其他產品採用的均是這種介面。這種介面的應用范圍也還算是廣,不過從iRiver自3XX系列全面換成Mini B型5Pin的介面後,這種規格明顯沒有Mini B型5Pin搶眼了。
[編輯本段]USB On-The-Go補充標准
USB On-The-Go Supplement 1.0:2001年12月發布。 USB On-The-Go Supplement 1.0a:2003年6月發布,即當前版本。
USB OTG是USB On-The-Go的縮寫,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技術,2001年12月18日由USB Implementers Forum公布,主要應用於各種不同的設備或移動設備間的聯接,進行數據交換。特別是PDA、行動電話、消費類設備。改變如數碼照相機、攝像機、列印機等設備間多種不同制式連接器,多達7種制式的存儲卡間數據交換的不便。
USB技術的發展,使得PC和周邊設備能夠通過簡單方式、適度的製造成本將各種數據傳輸速度的設備連接在一起,上述我們提到應用,都可以通過USB匯流排,作為PC的周邊,在PC的控制下進行數據交換。但這種方便的交換方式,一旦離開了PC,各設備間無法利用USB口進行操作,因為沒有一個從設備能夠充當PC一樣的Host。
On-The-Go,即OTG技術就是實現在沒有Host的情況下,實現從設備間的數據傳送。例如數碼相機直接連接到列印機上,通過OTG技術,連接兩台設備見的USB口,將拍出的相片立即列印出來;也可以將數碼照相機中的數據,通過OTG發送到USB介面的移動硬碟上,野外操作就沒有必要攜帶價格昂貴的存儲卡,或者背一個便攜電腦。
在OTG產品中,增加了一些新的特性:
* 新的標准,適用於設計小巧的連接器和電纜;
* 在傳統的周邊設備上,增加了Host能力,適應點到點的連接;
* 這種能力可以在兩個設備間動態地切換;
* 低的功耗,保證USB可以在電池供電情況下工作
使用OTG後,不影響原設備和PC的連接,但使得在市場上已有超過10億個USB介面的設備,也能通過OTG互聯。
[1][2][3]【USB 3.0 簡介】
英特爾公司(Intel)和業界領先的公司一起攜手組建了USB 3.0推廣組,旨在開發速度超過當今10倍的超高效USB互聯技術。該技術是由英特爾,以及惠普(HP)、NEC、NXP半導體以及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等公司共同開發的,應用領域包括個人計算機、消費及移動類產品的快速同步即時傳輸。隨著數字媒體的日益普及以及傳輸文件的不斷增大——甚至超過25GB,快速同步即時傳輸已經成為必要的性能需求。
USB 3.0 具有後向兼容標准,並兼具傳統USB技術的易用性和即插即用功能。該技術的目標是推出比目前連接水平快10倍以上的產品,採用與有線USB相同的架構。除對USB 3.0規格進行優化以實現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協議效率之外,USB 3.0 的埠和線纜能夠實現向後兼容,以及支持未來的光纖傳輸。
「從邏輯上說USB 3.0將成為下一代最普及的個人電腦有線互聯方式」,英特爾技術戰略師Jeff Ravencraft說道,「數字時代需要高速的性能和可靠的互聯來實現日常生活中龐大數據量的傳輸。USB 3.0可以很好地應對這一挑戰,並繼續提供用戶已習慣並繼續期待的USB易用性體驗。」
英特爾公司成立USB 3.0推廣組之初就希望USB設計學會(USB-IF)可以作為USB 3.0規格的行業協會。完整的USB 3.0規格有望於2008年上半年推出,USB 3.0初步將採用離散硅的形式。
USB 3.0推廣組,包括惠普、英特爾、NEC、NXP半導體以及德州儀器,致力於保護已有USB設備驅動器基礎設施和投資、USB的外觀以及方便使用的特性,同時繼續發揚USB這種卓越技術的功能。
「我們對USB 2.0以及無線USB技術的支持彰顯了惠普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可靠的外圍設備互聯方式」,惠普公司負責列印成像與消費市場部門(Consumer Inkjet Solutions)的副總裁Phil Schultz說,「現在藉助USB 3.0,我們將為客戶創造列印機、數碼相機及其他外圍設備與個人電腦互聯的更佳體驗。」
「英特爾在兩代USB技術的開發和採用方面均走於行業前列,USB現在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計算和手持電子設備外圍介面」,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兼數字企業事業部總經理帕特·基辛格(Patrick Gelsinger)表示,「由於市場發展支持客戶對龐大數據進行存儲和傳輸的需求,我們希望開發出第三代USB技術,可以利用現有的USB界面並對其進行優化來滿足這些需求。」
「自首次安裝有線USB以來,NEC一直都是USB技術的支持者」,NEC電子SoC系統部門總經理Katsuhiko Itagaki說道,「現在是時候進一步發展這個業已成功的互聯介面以滿足市場對龐大數據傳輸速度的更高需求,從而盡量縮短用戶等待的時間。」
「NXP很高興與其它頂級公司攜手推進世界領先的互聯技術來滿足下一代外圍設備的需求」,NXP半導體商業互聯娛樂(Business Line Connected Entertainment)戰略和業務發展部總監Pierre-Yves Couteau說,「作為USB半導體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商,NXP致力於推動超高速USB的標准化和應用。」
「隨著高速USB在個人計算、消費電子以及移動等各種細分市場內的普及,我們預計USB 3.0將迅速取代USB2.0埠成為高帶寬應用領域的事實標准」,德州儀器Worldwide ASIC副總裁Greg Hantak表示,「德州儀器非常興奮USB 3.0的卓越性能將進一步拓展USB的應用領域並為用戶帶來更佳的體驗。」
關於USB 設計學會 (Universal Serial Bus Implementers Forum)
非盈利組織USB設計論壇(USB-IF)成立的宗旨是為USB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提供支持。通過其標識和認證項目,USB-IF為高質量、兼容性USB設備的開發提供協助,USB-IF還大力宣傳USB的優勢以及經其認證的產品的質量。
USB 3.0標准正式完成並發布
由Intel、微軟、惠普、德州儀器、NEC、ST-NXP等業界巨頭組成的USB 3.0 Promoter Group今天宣布,該組織負責制定的新一代USB 3.0標准已經正式完成並公開發布。新規范提供了十倍於USB 2.0的傳輸速度和更高的節能效率,可廣泛用於PC外圍設備和消費電子產品。
制定完成的USB 3.0標准已經移交給該規范的管理組織USB Implementers Forum(簡稱USB-IF)。該組織將與硬體廠商合作,共同開發支持USB 3.0標準的新硬體,不過實際產品上市還要等一段時間。
第一版USB 1.0是在1996年出現的,速度只有1.5Mb/s;兩年後升級為USB 1.1,速度也大大提升到12Mb/s,至今在部分舊設備上還能看到這種標準的介面;2000年4月,目前廣泛使用的USB 2.0推出,速度達到了480Mb/s,是USB 1.1的四十倍;如今八個半年頭過去了,USB 2.0的速度早已經無法滿足應用需要,USB 3.0也就應運而生,最大傳輸帶寬高達5.0Gb/s,也就是625MB/s,同時在使用A型的介面時向下兼容。
IEEE組織最近也批准了新規范IEEE1394-2008,不過新版FireWire的傳輸速度只有3.2Gb/s,相當於USB 3.0的60%多一點。難怪蘋果等業界廠商普遍對該技術失去了興趣。
USB 2.0基於半雙工二線制匯流排,只能提供單向數據流傳輸,而USB 3.0採用了對偶單純形四線制差分信號線,故而支持雙向並發數據流傳輸,這也是新規范速度猛增的關鍵原因。
除此之外,USB 3.0還引入了新的電源管理機制,支持待機、休眠和暫停等狀態。
測量儀器大廠泰克(Tektronix)在上個月第一家宣布了用於USB 3.0的測試工具,可以幫助開發人員驗證新規范與硬體設計之間的兼容性。
USB 3.0在實際設備應用中將被稱為「USB SuperSpeed」,順應此前的USB 1.1 FullSpeed和USB 2.0 HighSpeed。預計支持新規范的商用控制器將在2009年下半年面世,消費級產品則有望在2010年上市。
USB 3.0標識圖
USB 3.0雙匯流排架構圖
通信層和電源管理特性
Standard-A型介面尺寸圖
Standard-A型公口、母口實物模擬圖
Standard-B型介面尺寸圖
Micro微型介面尺寸圖
線纜結構圖
線纜截面接頭示意圖
USB 3.0標准介面與線纜樣品
USB 3.0
由Intel、微軟、惠普、德州儀器、NEC、ST-NXP等業界巨頭組成的USB 3.0 Promoter Group今天宣布,該組織負責制定的新一代USB 3.0標准已經正式完成並公開發布。新規范提供了十倍於USB 2.0的傳輸速度和更高的節能效率,可廣泛用於PC外圍設備和消費電子產品。
制定完成的USB 3.0標准已經移交給該規范的管理組織USB Implementers Forum(簡稱USB-IF)。該組織將與硬體廠商合作,共同開發支持USB 3.0標準的新硬體,不過實際產品上市還要等一段時間。
第一版USB 1.0是在1996年出現的,速度只有1.5Mb/s;兩年後升級為USB 1.1,速度也大大提升到12Mb/s,至今在部分舊設備上還能看到這種標準的介面;2000年4月,目前廣泛使用的USB 2.0推出,速度達到了480Mb/s,是USB 1.1的四十倍;如今八個半年頭過去了,USB 2.0的速度早已經無法滿足應用需要,USB 3.0也就應運而生,最大傳輸帶寬高達5.0Gb/s,也就是625MB/s,同時在使用A型的介面時向下兼容。
IEEE組織最近也批准了新規范IEEE1394-2008,不過新版FireWire的傳輸速度只有3.2Gb/s,相當於USB 3.0的60%多一點。難怪蘋果等業界廠商普遍對該技術失去了興趣。
USB 2.0基於半雙工二線制匯流排,只能提供單向數據流傳輸,而USB 3.0採用了對偶單純形四線制差分信號線,故而支持雙向並發數據流傳輸,這也是新規范速度猛增的關鍵原因。
除此之外,USB 3.0還引入了新的電源管理機制,支持待機、休眠和暫停等狀態。
測量儀器大廠泰克(Tektronix)在上個月第一家宣布了用於USB 3.0的測試工具,可以幫助開發人員驗證新規范與硬體設計之間的兼容性。
USB 3.0在實際設備應用中將被稱為「USB SuperSpeed」,順應此前的USB 1.1 FullSpeed和USB 2.0 HighSpeed。預計支持新規范的商用控制器將在2009年下半年面世,消費級產品則有望在2010年上市。
USB 3.0標識圖
USB 3.0雙匯流排架構圖
通信層和電源管理特性
Standard-A型介面尺寸圖
Standard-A型公口、母口實物模擬圖

⑦ 電腦USB是什麼

電腦USB可以插各種USB介面的設備,如U盤、移動硬碟、U盾、滑鼠等。

USB根據傳輸速度,又可以分為1.0、2.0、3.0,數字越大,傳輸數據越快。

但如果用虛擬機的話,USB設備連接就比較麻煩,有些不支持USB設備,只能用以下方案:

⑧ USB介面的作用是什麼

USB是一個外部匯流排標准,用於規范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

被廣泛地應用於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等信息通訊產品,並擴展至攝影器材、數字電視(機頂盒)、游戲機等其它相關領域。

最新一代是USB 3.1,傳輸速度為10Gbit/s,三段式電壓5V/12V/20V,最大供電100W ,新型Type C插型不再分正反。

(8)usb對電腦做的事是啥擴展閱讀

USB設備主要具有以下優點:

1.可以熱插拔。就是用戶在使用外接設備時,不需要關機再開機等動作,而是在電腦工作時,直接將USB插上使用。

2.攜帶方便。USB設備大多以「小、輕、薄」見長,對用戶來說,隨身攜帶大量數據時,很方便。當然USB硬碟是首要之選了。

3.標准統一。大家常見的是IDE介面的硬碟,串口的滑鼠鍵盤,並口的列印機掃描儀,可是有了USB之後,這些應用外設統統可以用同樣的標准與個人電腦連接,這時就有了USB硬碟、USB滑鼠、USB列印機等等。

4.可以連接多個設備。USB在個人電腦上往往具有多個介面,可以同時連接幾個設備,如果接上一個有四個埠的USB HUB時,就可以再連上;四個USB設備,以此類推,盡可以連下去,將你家的設備都同時連在一台個人電腦上而不會有任何問題(註:最高可連接至127個設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USB介面

閱讀全文

與usb對電腦做的事是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上怎麼下載班智達的軟體 瀏覽:1157
無痕跡消除圖片軟體 瀏覽:722
免費小票軟體 瀏覽:954
華為在哪裡設置軟體停止運行 瀏覽:961
用電腦鍵盤調節聲音大小 瀏覽:1258
自動刷軟體賺錢 瀏覽:1261
古裝連續劇免費版 瀏覽:1414
工免費漫畫 瀏覽:1144
手機軟體專門儲存文件 瀏覽:1509
uos如何用命令安裝軟體 瀏覽:1316
有線耳機插電腦麥克風 瀏覽:647
侏羅紀世界3在線觀看完整免費 瀏覽:995
單個軟體怎麼設置名稱 瀏覽:719
鳳凰網電腦版下載視頻怎麼下載視頻怎麼下載 瀏覽:1385
明白之後如何免費獲得無人機 瀏覽:831
如何解禁軟體菜單 瀏覽:855
副路由器連接電腦視頻 瀏覽:1351
內置wifi電視如何裝軟體 瀏覽:1107
手機換零免費雪碧 瀏覽:1589
國行蘋果如何下載美版軟體 瀏覽: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