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柏拉圖的《理想圖》主要論述了那些觀點
《理想國》是西方政治思想傳統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過蘇格拉底與他人的對話,涉及柏拉圖思想體系的各個方面,共分10卷,包括哲學、倫理、教育、文藝、政治等內容,不僅對他前此的唯心主義哲學思想作了最為完整系統的表述,而且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個完整系統的理想國家方案,構成了以後各種作為社會政治理想而提出的烏托邦方案的開端,給後人展現了一個完美優越的城邦。討論的主題是正義問題,首先討論國家的正義。柏拉圖認為一個好的國家應該具備智慧、勇敢、自製、正義這4種德性。
柏拉圖把國家分為三個階層:受過嚴格哲學教育的統治階層、保衛國家的武士階層、平民階層。他鄙視個人幸福,無限地強調城邦整體、強調他一己以為的「正義」。在柏拉圖眼中,第三階層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騙的。他賦予了統治者無上的權力,甚至統治者「為了國家利益可以用撒謊來對付敵人或者公民」
除此之外,關鍵集中在一點上:善的理念是最高智慧。《理想國》告訴人們,什麼是永恆的、不朽的事物。 智慧是真理和知識的源泉,最高知識就是善的理念,善的理念就是最高智慧。這就是《理想國》中的柏拉圖密碼。破解了這個密碼,人們將以全新的目光認識自己和世界,明確認識到自己要走的路、世界已經走過和正在走的路。
⑵ 讀理想國名言名句摘抄
讀理想國名言名句摘抄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常常會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熟記名言有助我們增加知識儲備,打造語言亮點。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名言嗎?以下是我整理的讀理想國名言名句摘抄,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教育是約束和指導青少年,培養他們正當的理智。每個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容易決定以後行為的性質,感召的力量是不小的。
2.為著品德而去眷戀一個情人,總是一種很美的事。
3.只有驅遣人以高尚的方式相愛的那種愛神才是美,才值得頌揚。
4.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氣,其勝利也是所有勝利中最光榮的勝利。
5.真理永遠在少數人一邊。
6.思想永遠是宇宙的統治者。
7.我們若憑信仰而戰斗,就有雙重的武裝。
8.無論如何困難,不可求人憐憫!
9.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
10.我一息尚存而力所能及,總不會放棄愛智之學。
11.開始是工作的最重要部分。
12.意志不純正,則學識足以為害。
13.技藝沒有知識,他對於那種技藝的語言和作為,就不能作正確的判斷了。
14.不知道自己的無知,乃是雙倍的無知。
15.許多勝利都會為勝利者帶來殺身之禍,過去如此,將來也一定如此。
16.子女教育是社會的基礎。
17.未出生比未受教育好,因為愚昧是災患的根源。
18.除非男女受著一樣的教育,否則就不能使婦人有同男人一樣的責任。
19.舍善而趨惡不是人類的本性。
20.好人之所以好是因為他是有智慧的,壞人之所以壞是因為他是愚蠢的。
21.智者說話,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則是因為他們想說。
22.語言的美、樂調的美以及節奏的美,都表現好性情。所謂好性情並不是人們通常用來恭維愚笨的人的那個意思,而是心靈真正盡善盡美。
23.美是真的光輝。
24.當美的靈魂與美的外表和諧地融為一體,人們就會看到,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25.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卻不須由外表表現出來而仍感滿足的人。
26.身體最強健的人不容易受飲食或勞動的影響,最茁壯的草木也不容易受風日的影響。
27.凡具有知識者皆較諸缺少知識者為猛敢;且其人於既學習以後則較諸其在未學習以前為更猛敢。
28.凡勇敢、剋制、公正,比諸真德皆惟依智慧而立。
29.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
30.美是一種自然優勢。
31.公正即強者的利益。
32.在短暫的生命里尋找永恆。
33.一個人的價值,是要看他有權利時候的所作所為
34.愛是美好帶來的歡欣,智慧創造的奇觀,神仙賦予的驚奇。缺乏愛的人渴望得到它,擁有愛的人萬般珍惜它。
35.愛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於為所愛的人獻出生命;這一點,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
36.尊重人不應該勝過尊重真理。
37.時間帶走一切,長年累月會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運都改變。
38.拖延時間是壓制惱怒的最好方式。
39.初期教育應是一種娛樂,這樣才更容易發現一個人天生的愛好。
40.人心可分為二,一部較善,一部較惡。善多而能制止惡,斯即足以雲自主,而為所譽美;設受不良之教育,或經惡人之熏染,致惡這一部較大,而善這一部日益侵削,斯為己之奴隸,而眾皆唾棄其人矣。
41.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
42.一切背離了公正的知識都應叫做狡詐,而不應稱為智慧。
43.沒有什麼比健康更快樂的了,雖然他們在生病之前並不曾覺得那是最大的快樂。
44.我們應該盡量使孩子們開始聽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響的最好的一課。
45.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
46.只有死者能看到戰爭的結束。
47.每天告訴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錯。
48.生氣是拿別人做的錯事來懲罰自己。
49.每個在戀愛中的人都是詩人。
50.無論你從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後就不要停止;無論你從什麼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後就不要悔恨。
51.只要有信心,人永遠不會挫敗。
1、我們一直尋找的,卻是自己原本早已擁有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了自己想要的,這就是我們至今難以如願以償的原因。
2、當美的靈魂與美的外表和諧地融為一體,人們就會看到,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3、人生的態度是,抱最大的希望,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4、財富與貧窮,一個是奢華和懶惰之母,另一個是卑劣與惡毒之母,而兩者都是不知滿足的源頭。
5、一群被迫生活在洞穴里的人,無法走出洞穴,於是只能通過外界的事物留在洞穴中的一面牆壁上的影子來了解外部世界。
6、每個人的靈魂中也有三種品質:理性、激情和慾望。
7、那些做正義事的人並不是出於心甘情願,而僅僅是因為沒有本事作惡。
8、任何一個東西都有一種特有的功能,某個工作或許只有它能做,或者它做得比其他更好。
9、假如在不恰當的時機做一件事,那這件事會必敗無疑。
10、財富所能帶來的最大福祉,就是它能夠極大的增強人們心靈中的寧靜感。
11、你記得人生病時會說什麼話嗎?他們都會說什麼?到頭來,沒有任何事比健康更好。但是他們都要到生病時,才會知道這是最大的快樂。
12、所以,依我來看,凡是通情達理的人,他在錢財上的好處固然很多,但是其最大的好處還是問心無愧,沒有恐慌和憂慮。
13、一個人自認接近死亡時,前所未有的恐懼與憂慮便會進入他心裡。
14、而那種敏於懷疑的狡詐之徒,以及那種自己干過許多壞事的人和認為自己手段高明瞞得過人的人,當他和自己同類人打交道時,他注視著自己心靈里的原型,便顯得聰明能幹,但是當他和好人或老一輩的人相處時,他便顯得很蠢笨了,因為,不當懷疑的他也懷疑。見了好人,他也不認識,因為他自己心裡沒有好的原型。
15、最勇敢最睿智的靈魂,不是最不會被外來的影響所困惑亂嗎?
16、人可以做盡壞事而不被阻礙,因為不義之路如平坦大道,離家只有咫尺之遠;而在美德面前,神設置了無數的阻礙,它的路就如登山的小道,崎嶇無比。
17、節制就是天性優秀和天性低劣的部分在誰應當統治,誰應當被統治(不管是在國家裡還是在個人身上)這個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的這種一致性和協調。
18、老好人在清貧中養老是不容易的,但有錢的壞人老了肯定不會心安理得。
19、他的人生有多種樣貌,多種色彩,是許多人人生的縮影。
20、頭腦更常因嚴苛的思考,而非嚴苛的操練而昏厥。
21、真正的醫師也是統治者,管理人體這個臣民,而不只是賺錢的人。
22、所以痛苦不是利益,快樂才是利益,對不對?(哈哈哈,道理是對的,但要知道,有人的快樂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23、我們的守護者,應該以凡人能力所能及,真正崇拜神,並如神一般。
24、理性與法律促使他剋制,純情感本身慫恿他對悲傷讓步。
25、我們一定不能像小孩子那樣,因受了傷在啼哭中浪費時間,而不去訓練自己的心靈養成習慣:盡快地設法治傷救死,以求消除痛苦。
26、我們不能容許我們的同一部分對同一事物同時持相反的兩種看法。
27、權力能夠掌握的,只是活人,以及活人所需的一切。
28、對於優秀的人,把這么許多的法律條文,強加給他們是不恰當的。需要什麼規則,大多數他們自己會容易發現。
29、人們遣責非正義並非基於道德,而是懼怕非正義加諸已身的後果。
30、正義的本質就是最好與最壞的折衷——所謂最好,就是幹了壞事而不受罰;所謂最壞,就是受了罪而沒法報復。
1.讓我們永遠堅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這樣我們才可以得到我們自己的和神的愛,無論是今世活在這里還是在我們死後(象競賽勝利者領取獎品那樣)得到報酬的時候。我們也才可以諸事順遂,無論今世在這里還是將來在我們剛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柏拉圖《理想國》
2.把人分為男女兩撥,在特定的一天噼里啪啦柏拉圖《理想國》
3.生命中很多偉大的想法,都來自於沉思的一瞬間柏拉圖《理想國》
4.告訴他們,我說,按字面上的意思理解,真實不是別的,而是想像的影子。柏拉圖《理想國》
5.大凡不親手掙錢的人,多半不貪財;親手掙錢的人比別人有雙重的理由愛財。像詩人愛自己寫的詩篇,父母愛自己生的兒女一樣,掙錢者愛自己的錢財,不單是因為錢有用,而且還因為錢是他們自己的產品。這種人很討厭。他們除了贊美錢財而外,別的什麼都不贊美。-----柏拉圖《理想國》
6.也許更大的正義存在於更大的整體中,更容易被人理解,如果你們願意,我們可以首先探索正義在城邦中是一種什麼性質的東西;隨後再如此檢驗個人,考慮到大型整體中的主要特徵在小型整體中也有類似的體現。柏拉圖《理想國》
7.無論什麼樣的國家,都分成相互對立的兩個部分,一為窮人的,一為富人的,而且這兩個部分各自內部還分成許多個更小的隊里部分。如果你把他們都當做許多個,並且把其中一些個的財富、權利或人口許給另一些個部分,你就會永遠有許多的盟友和不多的敵人。柏拉圖《理想國》
8.人苟不幸而為疾病痛苦所侵。則苟能使其痛苦消滅。即視為無上之快樂。實則不痛苦不疾病。不過為中立之境。而無快樂在也。柏拉圖《理想國》
9.人們總會找到某種帶頭人,把他供奉起來,培養成偉人暴君就是這么來的;暴君最初都是以保護者的形象出現的。柏拉圖,《理想國》
10.對牧羊人來說,人世上最可怕最可恥的事情是在莫過於把那些幫助他們管羊群的牧犬飼養成這個樣子:它們或因放縱或因飢餓或因別的什麼,竟然去攻擊和傷害所保護的羊群,它們倒像是豺狼而不像是牧犬了。柏拉圖《理想國》
11.人類對於不公正的行為加以指責,並非因為他們願意做出這種行為,而是惟恐自己會成為這種行為的犧牲者。[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12.在我看來,失手殺人其罪尚小,混淆美醜、善惡、正義與不正義,欺世惑眾,其罪大矣。[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13.當心靈的眼睛凝視著被真理和真實照耀著的對象時,心靈就理解了真理,認識了真實,心靈就明確地擁有了智慧;但是心靈的眼睛如果凝視著昏暗的世界、凝視著多變的墮落的世界,心靈只能形成一些見解,心靈的視野混亂,見解就會飄忽不定,而且意味著智慧的缺失。柏拉圖《理想國》
14.在我看來,失手殺人其罪尚小,混淆美醜、善惡、正義與不正義,欺世惑眾,其罪大矣。[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15.人老了,應該多一份寧靜與自由感年老不是問題,真正會出現問題的是人性格的因素。一個樂觀、心境淡泊的人是不會因為年歲的增長而增加壓力的;反之,那些具有相反性格的人,即使年紀再輕,他活著也是負擔呀!柏拉圖《理想國》
16.總之我認為,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正義和美怎樣才是善,他就沒有足夠的資格做爭議和美的護衛者。我揣測,沒有一個人在知道善之前能夠足夠的知道善和美。-----柏拉圖《理想國》
17.如果不正義的人過的比正義的人更幸福,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成為一個正義的人?柏拉圖《理想國》
18.如果有兩枚可以隱身的古格斯戒指,一枚戴在正義者的手上,一枚戴在不正義者的手上,這兩個人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嗎?他認為無論一個人平日里是否循規蹈矩、奉公守法,一旦擁有古格斯戒指,他就一定會去做他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做他應該做的事情。[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19.當美的靈魂與美的外表和諧地融為一體,人們就會看到,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⑶ 哲學的故事:柏拉圖和他的理想國
導讀:
哲學的定義: 對大多數人而言,哲學本身是一個很枯燥無聊的學科。但是,如果向古追溯的話,我們就會發現,人類思想史上所有里程碑式的事件都離不開哲學的思辨(比如中國歷史上的秦嬴政統一中國、17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等。)這些事件指向人們在思考和研究方式上的方法論改造——源自生活的美學,也是藝術的哲學。業界談到哲學,一般主要包括邏輯學、美學、倫理學、政治學和形而上學等五門學科。在威爾·杜蘭特看來, 哲學是人類全部經驗的綜合性詮釋,也是全部智慧的綜合。
關於這本書: 它不是一部純粹、完整的西方哲學史。也不是所謂的哲學入門手冊。本書只是用生動、有趣的一串串故事和作者的個人評述,圍繞西方從古至今幾位主要的哲學家,對其思辨哲學進行考察、以期達到知識人性化的目的。是對哲學的一個介紹,也是面向讀者了解哲學的一份邀請。取「哲學的故事」為書名,一方面是暗示讀者,本書主要的論述對象是更為重要的哲學家。另一方面告訴讀者:哲學家思想的發展軌跡也是一部激動人心的浪漫傳奇。
哲學的作用: 哲學能使人愉悅,並獲得關於生活的智慧與美。雖然,它無法幫助我們富有,卻能使我們身心自由。
從地圖上看希臘的版圖,它更像是一隻手,伸向地中海。我們一般習慣把公元前4世紀的古希臘,看作是一個地區,而不是狹義上的一個國家。它包含了希臘、斯巴達、雅典在內,坐落在地中海西部的大大小小幾十個城邦和島嶼。就是這只瘦骨嶙峋的手,在兩千多年前,以斯巴達和雅典城邦為中心,開啟了人類文明的大門。
圖1 古希臘地圖
公元前490年~470年,斯巴達和雅典城邦,兵力聯盟,粉碎了波斯人將希臘變為其亞洲帝國殖民地的野心。波斯戰爭結束後,斯巴達解散了兵力,而雅典卻用自己的兵力打造了一支商貿隊伍,搖身一變成為了當時最偉大的商貿城市之一。
雅典成為繁榮的市集和碼頭,在古巴比倫以及古埃及文明的氛圍中,埃及、波斯各路人馬在此匯集,各種習俗、宗教人士在此交融,傳統和教條在這種多元的文化下相互碰撞和制衡。
不同的宗教、幻術、倫理信仰,生發人們對各種信仰的質疑、對比、分析和思考,導致越來越多來往貿易的人誰也不相信誰。大家開始反思各種所謂的傳統信條,於是往來的商人、政客逐漸形成了第一批批判者。
漸漸的,他們發展科學,催生了幾何、數學、音樂,商人們也由此對航海夢的野心開啟了天文學的蓬勃發展。從自然宇宙到人類本身的思考,也讓一部分閑情逸趣的天文學家成為了第一批哲人。對科學與自然的強烈控制,讓哲學也由此誕生。
蘇格拉底就是這一時期產生的雅典哲人。提起蘇格拉底在歐洲的名諱,就好比孔子在中國一樣為人們敬仰。他喜歡在路上隨意攔住一人提問和說教,一群博學的年輕人聚集在他周圍,正是這些各式各樣有為的年輕人簇擁著他,幫他創立了歐洲哲學。
蘇格拉底是一個性情中人,他既不工作,也不考慮第二天的事情,學生們請他吃飯時,他就去。他們也喜歡聽他講各種人生之道。蘇格拉底之所以深受學生的愛戴,不僅因為他是一位哲學家,也是一個有人情味的人。
中年後的蘇格拉底四處探訪,求索人的心靈,揭示別人提出的臆想和假設,質疑一切定論和信條。就像他說的一樣:「我所知道的唯一事情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一個人學會懷疑時,哲學便產生了。」他的學生遍及希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個寫出《理想國》的柏拉圖。
在蘇格拉底70歲這一年,他被自己貴族學生的父親,以藐視傳統宗教、敗壞青年、反對民主等罪名被控告判以死刑。臨刑前,在監獄里,朋友和學生要他乞求赦免或外出逃亡,逃跑方案都提出來了,卻被他回絕,最終飲下毒酒而死。柏拉圖在《裴多篇》里,對他的死做了詳細的闡述。
回首蘇格拉底的一生,他並沒有留下任何著述論作,所有思想和故事由他的學生記錄整理而成。他是西方哲學的奠基人,也是從天上到人間、自然哲學到心靈哲學的引領者。
與他的老師蘇格拉底到處給人「洗腦說教」相比,柏拉圖就顯得要務實多了。他不僅把老師的思想傳播的更廣,還開設學科,創辦了學校(柏拉圖學園)。
老師遇難的時候,柏拉圖只有二十八歲。家境殷實,人又長的帥。按理說,如此下去他完全可以悠閑自得的做一個「高富帥」。但受蘇格拉底事件的影響,雅典他是待不下去了。
於是,公元前399年,柏拉圖開始了周遊世界。他先是去了地中海南邊的埃及,目睹了那裡的神權階級和統治文化後,震驚的他,這份記憶滲透到日後的《理想國》一書中。後來他又去過西西里島和義大利,加入當地的畢達哥拉斯學派,那裡民主化的朴實統治生活,給他的心靈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游歷了12年後,40歲的柏拉圖重返雅典。歷經鉛華後的成熟和智慧,讓他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回到雅典後的他,寫出了著名的《對話錄》,其中最好的一篇就是《理想國》。
《理想國》主要以哲學對話的方式論述了柏拉圖心中一個關於理想國家的構建、治理和解決方案的說明書,涉及到了政治學、教育學、倫理學、哲學等多個領域,思想博大精深,幾乎代表了整個希臘的文化。
柏拉圖在《理想國》里為我們描繪、闡述了幾個要點:
一、正義。 柏拉圖提出,假若我們能夠描繪出一個正義的國家,那麼就更容易表述出一個正義的個體。柏拉圖的烏托邦構想,是建立在正義的基礎上的。
二、教育。 通過構建學校,劃分科目、學年考試的機制,讓人們從孩提時代與父母長久隔離接受國家的真空教育,從而篩選優秀、正義、具有哲學思想的國家統治者。
三、公民。 國家不需要任何虛偽的選舉,限制民眾選舉。每個公民有平等的享有受教育、分配機會。各司其職,各就各位。
四、統治者。 他們必須脫離家庭式個體主義。他們沒有妻子兒女,不受慾念困擾,生活簡朴,他們的一切有國家提供和保護,他們愛的是整個社會。
如果統治者統治有道、生活簡朴,並且不妨礙掌握經濟的人獨享奢華,那麼商人階級也自願任其統治。簡而言之,理想國中各個階級、各個群體都應從事順應各自天性和稟賦的工作;階級間、個體間互不幹擾,卻又通過不同的分工相互配合,形成一個高效、和諧的整體,這就是一個公正的國度。
柏拉圖構建的這個理想國度,在現實世界裡,真的可行嗎?在威爾杜蘭特看來,未必可行。不能否認,對 公民觀念 的提出,讓柏拉圖這一構想顯得十分民主和前衛。但, 柏拉圖欠缺「變化」的意識,太過呆板的鍾情於井井有條的秩序。受雅典民主騷亂的影響,柏拉圖鄙視個人價值。柏拉圖的理想國是靜止的、很容易變成一個頑固而僵化,缺乏靈魂自由的國度。
不過,在歐洲一千多年來,似乎也都處在柏拉圖這位哲學家「高貴的謊言」里。受其思想影響:統治國家的是一群基督教、天主教教士,他們把人們劃分不同的階級。教士們是一群素食主義者,安貧樂道、清心寡慾。但,縱觀歐洲歷史的發展,不見得就那麼「理想」。
柏拉圖也承認自己描繪了一種無法實現的情境。但他認為這種對美好願景的描繪其實是有價值的:人的價值就在於不斷的憧憬,並努力實現憧憬的一部分;人生來就是一種創造烏托邦的動物。
在西西里島游歷時,柏拉圖就曾受國王的邀請,將該國改造變成一個烏托邦。滑稽的是,當聽到要麼自己做一位哲學家,要麼自己停止做國王的時候,國王最終放棄了這個想法,並和柏拉圖大吵一架。
看來,柏拉圖的《理想國》,終究還是低估了人的慾望啊!
[厚書薄讀]系列之《 哲學的故事》 讀書筆記 第一篇
⑷ 理想國讀後感600字範文5篇精選
《理想國》是一本哲學思想與政治理想交織的煌煌巨著。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收集的《理想國》 讀後感 ,歡迎大家閱讀!
理想國讀後感1
知道柏拉圖的人幾乎都知道《理想國》這本書,這本書不僅詳細記載了古希臘的經濟、政治、 文化 ,更以對話體完整的表達了柏拉圖的哲學見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學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寶。這個學期,我用心的讀完了電子雜志版的《理想國》,感覺既有啟發又有異議。
看這本書,會被蘇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詭辯不僅教對手難以招架,也讓讀書的人難以跟上他飛快、機智的思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的 辯論 一步步將自己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完整表達出來,同時通過對城邦的哲學、道德、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爭論,設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規定,並在辯論中不斷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國」的藍圖,向世人展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理想國》傳達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柏拉圖心目中的理想國實質應該是封建貴族專制的奴隸制國家。這個國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節制的和正義的。在這個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為三等:掌握哲學思想的貴族統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階層,還有奴隸身份的廣大平民。柏拉圖認為國家權力應掌握在哲學家的手中,哲學家必須是有護衛國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時也是一些真正關心國家利益的人,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城邦的正義。而代表勇敢的武士應努力維護城邦的安全,並維護統治者的任何決定。同時,他認為掌權者和被統治者間應保持和諧、團結的關系,被統治者要服從統治者的所有政策,這樣,才做到了節制和正義。柏拉圖描繪的這一理想藍圖,滿懷著憧憬,被後來的空想主義者所嚮往。
理想國讀後感2
《理想國》作為柏拉圖的遺世著作,不僅是古希臘哲學的重要代表作,也是我們接觸哲學必不可少的營養之作。
《理想國》開篇以正義爭辯入題,藉助其他人的悖論引出柏拉圖自己的看法。何謂「正義」?每個人對正義都有自己的看法。有堅持各自的分工,堅守崗位是正義;也有說智慧勇敢是正義;有說全面的善意的城邦就是正義。而柏拉圖一一予以反駁,不斷地疑問,引出了相悖的論點。其實這也暗藏了辯證法和歸謬論。這種爐火純青的辯論手法在整個理想國中貫穿。
究竟什麼是正義?柏拉圖並沒有直接告訴大家,而是層層深入之後找到自己的論據,再提出自己的論點。在《理想國》中,正義不僅是個人的問題,還是一個城邦的問題。城邦跟個人的靈魂是相互聯系的。一個正義的城邦是理性的,個人分工明確,婦女 兒童 共產,而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個哲學王。哲學王以哲學治城邦,讓整個城邦能在哲學探究中成就正義。
而整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婦女兒童的問題,不可不說,柏拉圖盡管是一個非常有前瞻性的哲學大家,但是身在古希臘還是有其局限性的。而這本書的局限性就在於其對待婦女兒童的問題上。柏拉圖式非常看重兒童的公平和 教育 的。他提出婦女兒童共有,可以共同享有城邦的資源。但是這樣完全將婦女兒童當成了一種附屬品的態度,局限了其對婦女作用的正確估算。他不將婦女當成一種完全的客體,而是當成一種貴族政治的統治需要,這也表現出他對貴族生活的渴望。眾所周知,柏拉圖式一個落魄貴族。
而最能體現其對貴族生活的嚮往的,就在於他提出的哲學王的理論。其實,一個擁有哲學思想的王者,就是他自己的化身,他渴望能夠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治理這個城邦,治理自己理想中的城邦。而這種統治的基石便來自於他的金屬血統理論。這種理論完全統治了整個城邦的思維。
理想國讀後感3
《理想國》是西方最早的哲學和 散文 體著作之一,作者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創始人柏拉圖。在這本書中,柏拉圖闡述了自己貶低感性認識,抬高理性認識的哲學觀念,評價了荷馬史詩的藝術價值。他認為雅典貴族統治的古希臘前期是民主政體,是「理想國」,而「理想國」的國王必需由哲學家來擔任。
本書開篇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什麼是正義?」,正義是「將他人的東西歸還給他嗎?」,正義是「將善給予朋友,把惡給予敵人嗎?」。柏拉圖認為,正義除了個人正義之外,還存在著城邦正義,或者說,還存在著國家制度的正義。這對後來人們在考慮國家正義、法律正義過程中產生重大影響。柏拉圖的正義提醒我們,重要的不僅是計算我們從社會獲得了什麼,而且還要計算我們為社會的順利和成功提供了什麼。
智慧是真理和知識的源泉,最高知識就是善的理念,善的理念就是最高智慧。這就是《理想國》中的柏拉圖密碼。這本書給我的啟示是:以全新的目光認識自己和世界,明確認識到自己要走的路、世界已經走過和正在走的路。
理想國讀後感4
公元前5世紀,雅典哲人柏拉圖以蘇格拉底的名義、以對話體的方式著述《理想國》,這是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統地探尋人類正義問題的著作。柏拉圖不僅是古希臘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所謂理想國,是柏拉圖推理出的一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這個國家由立法統治者,國家護衛軍,普通勞動民三個階級組成。該書的核心思想是哲學家應該為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為哲學家。哲學家不應該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讀書而百無一用的書獃子,應該學以致用,去努力實踐,去奪取政權。政治家應該對哲學充滿嚮往,並不斷的追求自己在哲學上的進步,並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眾。理想國的宗旨是締造一個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義國家,圍繞這個宗旨,柏拉圖開篇不久就開始討論什麼是正義的國家,究竟什麼是正義
柏拉圖首先詢問了他周圍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人說:正義就是欠債要還。還有的人說: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柏拉圖對正義的討論,是從區分城邦正義、個人正義開始的。古希臘討論正義,都是把它視為個人的德行,屬當時普遍重視的四主德(正義、智慧、勇敢、節制)之一。柏拉圖感到個人的德行屬於微觀世界,較為抽象,不易說明,需要藉助於一種顯明的、宏觀的事物來說明。柏拉圖採取的論證 方法 是,以城邦來比方個人,藉助於闡明城邦正義來闡明個人正義。他認為真實的正義不是表現為外部城邦的「各做各的事」,而是在人的自身內部「各做各的事」。這就是說,正義的人不許可自己靈魂里的各個部分相互干涉,起別的部分的作用。他應當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達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內秩序井然,對自己友善。不正義應該就是三種部分之間的爭斗不和、相互間管閑事和相互干涉,靈魂的一個部分起而反對整個靈魂,企圖在內部取得領導地位。
理想國讀後感5
最早知道柏拉圖,和大家一樣,在初中歷史課上,真正接觸柏拉圖著作,是幾年前某日下午在成都市圖書館無意間粗略翻閱理想國一書,當時讀起來很是覺得生澀拗口,越看越覺頭疼,於是只草草看了開頭幾章。
前幾日,在微信上看到一篇 文章 《不跳出舒適區,你看再多的書也不會有長進!》。文中這樣講到:讀書一般可分為三個區,舒適區內,閱讀者閱讀毫無難度的讀物,雖處於心理舒適的狀態,但進步緩慢;伸長區中,閱讀者閱讀有一定難度的讀物,感到某種程度的不適,但跳一跳還是夠得著,理解力提升明顯;恐懼區里,閱讀者閱讀難度過大的書,由於超越能力范圍太多,感到嚴重不適,難以卒讀。很多人都只願意待在舒適區和伸長區,不願意去挑戰恐懼區,讀完此文,自己深受觸動,決定去攻克一些超出自己理解能力的書。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本周選擇了《理想國》一書。很遺憾因為時間問題,這周只讀了前三章,主要講時下流行的關於正義的辯論、城邦的正義和城邦需要什麼樣的統治者和護衛者等問題。感觸最深的是作者講評判統治者和護衛者的大綱(詳見上面摘抄),放在今天也是適用的,任朝代更迭,時光荏苒,真理是永恆不變,亘古通今的。
有人說,二十歲讀柏拉圖和四十歲柏拉圖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相信以後的歲月時,還需要不斷的從柏拉圖的書中尋找「本心」(君子務本),因為柏拉圖的智慧實是幾千年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葩,是哲學這個皇冠上的明珠。
⑸ 有關理想國讀後感精選例文五篇_理想國讀書感悟5篇
《理想國》傳達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柏拉圖心目中的理想國實質應該是封建貴族專制的奴隸制國家。這個國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節制的和正義的。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理想國 讀後感 精選例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有關理想國讀後感精選例文一
《理想國》是西方最早的哲學和 散文 體著作之一,作者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創始人柏拉圖。在這本書中,柏拉圖闡述了自己貶低感性認識,抬高理性認識的哲學觀念,評價了荷馬史詩的藝術價值。他認為雅典貴族統治的古希臘前期是民主政體,是「理想國」,而「理想國」的國王必需由哲學家來擔任。
本書開篇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什麼是正義?」,正義是「將他人的東西歸還給他嗎?」,正義是「將善給予朋友,把惡給予敵人嗎?」。柏拉圖認為,正義除了個人正義之外,還存在著城邦正義,或者說,還存在著國家制度的正義。這對後來人們在考慮國家正義、法律正義過程中產生重大影響。柏拉圖的正義提醒我們,重要的不僅是計算我們從社會獲得了什麼,而且還要計算我們為社會的順利和成功提供了什麼。
智慧是真理和知識的源泉,最高知識就是善的理念,善的理念就是最高智慧。這就是《理想國》中的柏拉圖密碼。這本書給我的啟示是:以全新的目光認識自己和世界,明確認識到自己要走的路、世界已經走過和正在走的路。
有關理想國讀後感精選例文二
柏拉圖(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臘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老師,關於正義的討論——柏拉圖《理想國》讀後感。柏拉圖的理想是哲學家應為政治家,政治家應為哲學家。哲學家不是躲在象牙塔的書呆,應該學以致用,求諸實踐。
《理想國》一書是從關於「正義」的討論開始的,而且全書也貫穿著這個討論。那什麼是正義呢?詩人西蒙尼得說「正義是欠債還債」,那麼他所說的「還債」是什麼呢?「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一恰如其分的報答」,這就是西蒙尼得所說的「還債」。但正義能單理解成欠債還債嗎?顯然不能的。如果正義如西蒙尼得所說,那麼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乍一看這似乎是對的,但是在人生病的時候是醫生把善給予朋友(病人),把惡給予敵人(病魔)。當人們不生病的時候醫生是沒用的,當船不遇到風浪的時候舵手也是沒用的。這么說所有的事物統統都是這樣嗎?——它們有用正義就無用,它們無用正義就有用了?這也就說當保管盾和琴的時候,正義是有用的,因為保管需要責任心,但是利用它們時,軍人和琴師的技術就更有用了。如果正義僅僅對於無用的東西是有用的話,那麼正義也沒什麼了不起的。「無用」指的是不被利用,那麼爭議也不能實現其價值。
照西蒙尼得的意思「幫助朋友、傷害敵人是正義的」,蘇格拉底對這個問題問道「那麼傷害不正義的人,幫助正義的人能不能算正義?」,對於那些不識好歹的人來說,傷害他們的朋友,幫助他們的敵人反而是正義的,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他們的若干朋友是壞的,不正義的,若干敵人是好的,正義的。那麼西蒙尼得的那套就站不住腳了。蘇格拉底又交給了我們辨別朋友和敵人的 方法 ,這對我們很有借鑒意義:我們應該說朋友不僅看起來可靠的人,而是真正可靠的人。看起來好,並不真正好的人只能當做表面上的朋友,不算做真朋友;對於敵人,理亦如此。這是對當前那些酒肉朋友的一個莫大諷刺,他們扭曲了正義,為酒肉朋友兩肋插刀是糊塗的行為。 一個正義的人能傷害別人嗎?顯而易見,他能傷害那壞的敵人。可怎麼判斷好壞呢?人受了傷害就變壞了(不是指品德),因為好人是受幫助的,惡人是被人傷害的。那麼正義的人能用他的正義使人變得不正義嗎?好人能用他的美德使人變壞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傷害朋友或任何人不是正義者的朋友,正義是「助友害敵」也不能成立了,因為傷害任何人都是不正義的。通過讀這一部分文字,我認識到交友時要慎重,自己心中樹立一把正與邪的標尺,不能被外表蒙蔽了眼睛。另外做事情要趨利避害,統籌規劃,不做傷害他人的事。
有關理想國讀後感精選例文三
「讓我們永遠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人間的根下,千年古蒼,再度延長,長得從古至今朝,世世代代的歲月中,從零到無窮大的英雄人物與哲學勇士,用自己的熱血灑磨了光陰,熏暖了人間煙火,來染出他們追求的正義與智慧。
凝聚著對正義與善的追求,將它們用文字對話的形式來躍然紙上,這新穎的模式,也構成了柏拉圖的一大獨特風格,才能被後世遠遠流傳。
《理想國》採用了獨特的寫作手法,以蘇格拉底和一系列人物對話的形式有條不紊的串聯出一章章有規格的篇章,如同明信片一樣雋永。全書大致闡述了柏拉圖關於對哲學、倫理、 教育 、文藝、政治等內容的思考,主要是探討理想國家的問題。小說里的人物通過深思的對話表達了自己對真善美的嚮往和理想國度的臆想藍圖。
而對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對人性和真善美的思考:
蘇格拉底:如果那麼有一個人,在心靈里有內在的精神狀態的美,在有形的體態舉止上也有同一類的與之相應的調和的美……這樣一個兼美者,在一個能夠沉思的鑒賞家眼裡豈不是一個最美的景觀?
格勞孔:那麼是最美麗的了
蘇格拉底:再說,最美的老是最最可愛的
格勞孔:當然了
蘇格拉底:那麼,真正的受過樂的教育的人,對於同道,氣味相投,一見如故,可對於渾身不和諧的人,他躲避之唯恐不及。
格勞孔:對心靈上有缺點的人,他當然厭惡,但對於身體有缺點的人,他還是可以愛慕的
詼諧幽默的溫婉的對話,很有張力,對人性的可愛和心靈的交融,是簡單中的華麗。不知道可不可以將它和孔子的「……擇其善者而從之。」相聯繫上,人正是擁有對真善美的追求,才會熠熠生光。
心靈就像裹著一層柔軟的漿汁,溫熱的如同糖漿般的黏稠,人在不斷地選擇著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來獨善其身,彼此靈魂間的溝通是最最美麗的了。
人生路漫漫,那種超越時間、空間的只存在於靈魂間的,而實際上柏拉圖式的真諦指的是一種對節制的崇尚,對善和美的追求。
雖小說的主題內容是關於對理想國的建立構想,背負著腦海中凝聚的智慧,然而他對人類的柏拉圖式靈魂間的愛情和人的真善美的探索,卻遠遠超過了我對理想國度和哲學城邦的感悟,讓靈魂可以有所依靠,讓肉體找到歸宿。
當歷史的車輪載著這些幾千年前的哲人們用心鑄就的講稿駛入二十一世紀,是這樣薄的一本書,記載著對理想國邦和美的托念,卻讓我們感受到了其中無法承受的重量,這是日日夜夜用心疊加出來的追求的力量,它厚重,文字依然清晰,思想依舊延續,延續著我們世世代代對心靈最深處的那種渴望的追求折射出最苦澀的魅力……
有關理想國讀後感精選例文四
知道柏拉圖的人幾乎都知道《理想國》這本書,這本書不僅詳細記載了古希臘的經濟、政治、 文化 ,更以對話體完整的表達了柏拉圖的哲學見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學、政治都是一份瑰寶。這個學期,我用心的讀完了電子雜志版的《理想國》,感覺既有啟發又有異議。
看這本書,會被蘇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詭辯不僅教對手難以招架,也讓讀書的人難以跟上他飛快、機智的思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的 辯論 一步步將自己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完整表達出來,同時通過對城邦的哲學、道德、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爭論,設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規定,並在辯論中不斷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國」的藍圖,向世人展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理想國》傳達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柏拉圖心目中的理想國實質應該是封建貴族專制的奴隸制國家。這個國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節制的和正義的。在這個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為三等:掌握哲學思想的貴族統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階層,還有奴隸身份的廣大平民。柏拉圖認為國家權力應掌握在哲學家的手中,哲學家必須是有護衛國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時也是一些真正關心國家利益的人,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城邦的正義。而代表勇敢的武士應努力維護城邦的安全,並維護統治者的任何決定。同時,他認為掌權者和被統治者間應保持和諧、團結的關系,被統治者要服從統治者的所有政策,這樣,才做到了節制和正義。柏拉圖描繪的這一理想藍圖,滿懷著憧憬,被後來的空想主義者所嚮往。
而讀到這部分,我卻覺得很多說法都似曾相識,早在中國的夏商周時期,就有用系統的禮制來約束臣民的做法,分封制要求奴隸服從統治,諸侯享有封地上一切努力的勞動所有,但有義務向君主定期朝貢、納稅,君王號召時要集合軍隊保護君主。而在中國傳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也與柏拉圖的許多主張有著相似之處。君主對全國的思想專制、用道德和禮儀約束人民行為、武力全部收歸中央掌權者所有……通過一系列的比較和思考,我明白了:這一切,都是為了維護封建的專制統治的需要,這一系列的教育灌輸、道德約束、假借神意,最終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維護封建統治,愚弄人民。所以,通過書中的政治辯論,我發現了很多我並不認同的柏拉圖的觀點。例如:為維護統治,掌權者可以用假話欺騙民眾,甚至編造所謂的「腓尼基人的 傳說 」,假借神意來證明人生來就有貴賤之分,「老天鑄造他們的時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黃金,這些人因而是最可寶貴的,是統治者。在輔助者(軍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銀。在農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鐵和銅。」這些都體現了柏拉圖所倡導的「理想國」的實質——封建貴族專職的奴隸制國家,特權橫行、等級森嚴,壓迫沉重,人與人之間嚴重不平等。我認為,柏拉圖生在那樣一個時代,他已經是具有創新意識、目光深遠、有改革思考的智者。但是,因為時代的局限性以及階級的局限性,柏拉圖代表的是封建貴族的利益,這決定了他的政策主張都是為封建貴族服務的,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客觀性和公正性,有很多的主張都不見得是正確的,他的主張也不見得是真正正義的。
《理想國》展現了作者超凡的教育理念。柏拉圖非常重視教育問題,他為理想國設定的很多規矩、禮儀、道德,都沒制定成法律,而是寄希望於通過從小時候開始的教育來引導人的行為和方向。正如書中所說:「一個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裡引導,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裡走。」柏拉圖認為理想國的教育應從人小時候開始,包括質朴的音樂教育和體育教育,「朴質的音樂文藝教育則能產生心靈方面的節制,朴質的體育鍛煉產生身體的健康。」他希望監督詩人、強迫他們在詩篇里培植良好的形象,同時監督其他的藝人,禁止描繪邪惡、卑鄙的精神。他希望通過這樣,讓城邦的護衛者遠離罪惡的形象,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從童年時,就和優美、理智融合為一。這些從小抓教育的理念,無疑是有遠見的,並抓到了問題的關鍵之處。從一個人的童年開始施加影響,將服從統治的信念根植於心中,必然是最徹底、最有效、最穩定的統治方法。這些教育理念,對後世的教育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有關理想國讀後感精選例文五
《理想國》是柏拉圖的傳世名作,亦被稱為「關於正義的學說」,同時《理想國》也被後人譽為震古爍今之書。原書共分為十卷,以「理想」為定義,主要涉及國家專政問題、獨裁問題、正義與非正義問題、善與惡問題、教育問題以及男女平權等諸多問題。
在這本書中,柏拉圖所關心的理念主要是正義與非正義的評價,他通過蘇格拉底與玻勒馬霍斯、格勞孔、阿德曼托斯的辯論對話的形式,把自己的治國理想滲透於其中。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在他的理想國里,統治者必須是哲學家,他認為現存的政治都是壞的,人類的真正出路在於哲學家掌握政權,也只有真正的哲學家才能拯救當時城邦所處的危機。這種信念構成了柏拉圖成熟的政治哲學體系的核心。在他的眼裡「哲學家」有著特殊的內涵。這種構思,不但顯示出哲學家的膽略,更顯示出思辨的智慧。在這內容龐大的十卷中,我肯定不能一一講到。所以,我只能就其中的一兩點談談自己的想法。
正如前面所說,柏拉圖所關心的理念主要是正義與非正義的評價。所以,可以這樣說,《理想國》真正奠定了西方正義學說的基礎。書中把正義范疇作為討論的中心,並通過歸謬的方法,先提出正義的不確切定義,然後歸納抽象來尋找正義的真正含義,這也就是所謂蘇格拉底真理「助產術」的來源。「什麼是正義?」《理想國》一開頭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第一卷里,柏拉圖和格勞孔、西蒙尼德、玻勒馬霍斯、色拉敘馬霍斯等人先後討論了「欠債還債就是正義」,「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等觀點。
從第二捲起,柏拉圖開始討論城邦的正義,並認為正義是理想城邦的原則,好的城邦應當具備勇敢、智慧和節制。「每個人必須在國家裡執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職。當其城邦的三個階層(統治者、守衛者和勞動者)各守其責、互不僭越、和諧分工、互助合作的時候,這個城邦才具備了「正義」的美德。然後,他從城邦的正義類比地推出個人的正義,認為那是「大」與「小」或「外」與「內」的關系。個人的正義就是「正義的人不許可自己靈魂里的各個部分互相干涉,起別的部分的作用。
他應當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達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內秩序井然,對自己友善。」同時,「在掙錢、照料身體方面」或「在某種政治事務或私人事務方面」,保持符合協調的和諧狀態的行為,就是正義的好的行為。正義的人是快樂的,不正義的人是痛苦的。
當柏拉圖的理想國——正義的城邦建立完畢,他終於可以提出自己思想的核心了:「哲學家應該為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為哲學家。哲學家不應該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讀書而百無一用的書獃子,應該學以致用,去努力實踐,去奪取政權;政治家應該對哲學充滿嚮往,並不斷地追求自己在哲學上的進步,並利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眾。」
雖然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但是柏拉圖和他的《理想國》仍然散發著光芒,為現代政治指點迷津。世界政治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變遷,雖然並沒有形成理想國的最終模樣,但其中所論述的許多方面已成為現實。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理想國將不再是理想,而是真正的能夠讓全世界人民生活其中的沒好國度。
相關 文章 :
1. 關於《理想國》讀書筆記5篇
2. 關於理想國讀書筆記500字
3. 精選格列弗游記讀後感範文
4. 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後感範文5篇
⑹ 柏拉圖《理想國》的主要內容
柏拉圖拉圖的《理想國》主要內容是以故事為題材,敘述蘇格拉底到貝爾斯禱神,歸途被派拉麥克邀往家中,賓主滔滔談論起來。
兩人的辯論從各個角度暴露奴隸主階級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藝術思想及教育思想。故事中的蘇格拉底是虛擬的、假託的,實際上就是柏拉圖的代言人。
文中借蘇格拉底之口和人討論正義,分析個人正義與城邦正義之間的互通性,系統地闡述了正義的概念。柏拉圖設計並展望著心目中理想國度的藍圖,提出在「理想國」中才能真正實現正義。
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書是他的代表作,涉及到了政治學、教育學、倫理學、哲學等多個領域,思想博大精深,幾乎代表了整個希臘的文化。2015年11月,《理想國》在英國「學術圖書周」中,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20本學術書之一。
(6)一個人電腦的密碼是柏拉圖理想國擴展閱讀:
《理想國》是柏拉圖的正義宣言。提出正義就是國家中每一階層人盡其才、 各司其職、互不逾越。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能力,使每個人都在最適合自己能力的崗位上工作是社會組織的最高原則,它關繫到全體社會成員的整體利益,這就是社會的最大正義。
「我們建立這個國家的目標並不是為了某一階級的單獨突出的幸福,而是為了全體公民的最大幸福」。
「哲學家」有著特殊的內涵。柏拉圖認為,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慾望。《理想國》里統治者必須是哲學家,人類的真正出路在於哲學家掌握政權,也只有真正的哲學家才能拯救當時城邦所處的危機。他認為哲學家是最高尚、最有學識的人,而這種賢人統治下的賢人政體就是最好的政體。
哲學家的本質是具有知識,具有智慧、正義、善的美德,只有哲學家才能達到對國家最高理念的認識,即對「善」的把握。
「讓我們永遠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哲學家是愛智慧的人,只有熱忱於尋求真理的人,才是哲學家。
教育只是使這種能力掌握正確的方向,使它從黑暗轉向光明,從現象的世界走向真實的世界,因此教育也是《理想國》的重要主題之一。柏拉圖設計了一套理想的教育課程,將靈魂從可見世界逐步引向哲學,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國家統治人才,促成他們的靈魂轉向。
⑺ 柏拉圖的理想國
這是一部震古爍今的不朽經典,是對話式問答體裁的哲學傑作。柏拉圖生於-427到-347年。是蘇格拉底的弟子,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著有二十五篇對話。《理想國》成於壯年(是在蘇格拉底被民主政治判死後),影響深遠。
他生於雅典城邦衰落時期,那時瘟癘流行,伯里克利染疾而死後,群龍無首,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危機四伏。他出自名門,關心政治,他痛心疾首雅典(最好的)貴族政治墮落為(最壞的)寡頭政治,《理想國》(王政或貴族政治)堅信哲學家兼政治家才能治理好這個城邦。
著文形式:
採用對話的方式體現思辨的邏輯和自己的思想,文中主要對話者都是蘇格拉底。
著文內容:
如果說亞里士多德的學問是分科性的,那麼柏拉圖的學問是綜合性的。正義問題的探討貫穿整個著作,書中一直以某種方式,各個角度來談論這個東西。從第一卷的正義是什麼開始談起,旁涉諸如教育、婚姻、政制、音樂等等,最後建構了完整的理想國模型,也回答了正義的諸問題——定義,正義與非正義何者
書中主要人物關系:
阿里斯同之子——格老孔以及格老孔的弟弟阿德斯曼托斯
詭辯派哲學家色拉敘馬霍斯(也譯為斯拉斯馬寇)
讀本書常識:
古希臘稱知識,代表全部真理;
古希臘音樂包括音樂、文學等義,相當於現在的「文化」。
城邦、國家、世界同意。如中國人常用天下,實指國家;
美德基本是在廣義上使用的,即各種不同的優越;
慣用的思為方式是目的倫的,認為萬物都有其目的,每種技藝都有自己的利益;
經常引用《荷馬史詩(《奧德賽〉和〈伊里亞特〉)》和各種悲劇。
<<理想國》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347年)重要的對話體著作之一。一般認為屬於柏拉圖的中期對話。本書分為十卷,在柏拉圖的著作中,不僅篇幅最長,而且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其哲學的各個方面,尤其對他的政治哲學、認識論等有詳細的討論
本書開篇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什麼是正義?」,正義是「將他人的東西歸還給他嗎?」,正義是「將善給予朋友,把惡給予敵人嗎?」。蘇格拉底一詰問別人提出的關於正義的定義。更是詳細地批駁和討論了特拉敘馬庫提出的觀點,即「正義是強者的利益」。他認為,統治者有時是會犯錯誤的。只有當統治者具有了使他免於犯錯誤的知識時,他才能統治自己和他人,正義的人所關心的不只是他個人。統治是為了被統治者的利益,而不是為了統治者的利益。
為了證明正義的生活是有價值的生活,在第二卷中蘇格拉底開始討論城邦的正義,認為城邦的正義與個人的正義是一致的。在他看來,每個城邦都有管理者、守衛者和勞動者。這三個階層都各有其責,各有其美德。當這三個階層的人各司其職,協調一致時,這個城邦就是具有了「正義」美德的城邦。同城邦一樣,每個人的靈魂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情感三種因素,與此相應,也有智慧、勇敢和節制三種美德。當這三種因素在理性的支配下協調一致時,就成為一個正義的人。
柏拉圖認為,正義的城邦或理想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統治者應從有才能的人中挑選出來,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第二,統治者階層應過公社生活。第三,國王應該是哲學家,或應該讓哲學家作國王,因為只有哲學家才具備治理國家應有的知識。
在第六、第七兩卷中,柏拉圖提出了他的理念論的形而上學和認識論學說,用三個著名的比喻解釋了他的思想。他認為每一類事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如美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美」,紅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紅」等。這些共同的特性是事物的「共相」或「理念」,理念是完美的,是感性事物的本質和存在根據。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為其分有了美的理念,善的事物之所以是善的,是因為其分有了善的理念。理念是在感性世界之上獨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是分離的。
柏拉圖強調感覺和理性的區別及其在認識過程中的不同作用。感覺只能認識外部世界及其影子,只有靠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認識理念。他對人類的認識作了如下區分:對外部事物的影子的認識是「猜測」;對外部事物的認識是「信仰」,在理智階段,人們所認識的是較低的理念的認識,如對「圓」和「三角形」的理念等的認識。理性階段是人類精神活動的最高階段,在此階段,才能把握到最高的理念,獲得真理性的認識。猜測和信仰不是知識,是意見。對理念的認識才是知識。柏拉圖在著名的「洞穴」比喻中講了一個人如何經歷了猜測世界、信仰世界、和形式世界理念世界的過程。這個人獲得了關於理念的知識後,感到有責任教導那些還在洞穴中的人們。柏拉圖由此指出,在一個正義的國家裡,哲學家應該成為國王,憑責任治理好國家。
烏托邦是托馬斯·摩爾寫的一部拉丁語的書的名字,全名為《關於最完全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書》。它出版於約1516年。烏托邦的原詞來自兩個希臘語的詞根:ou是沒有的意思,另一個說法是eu是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沒有的地方」或「好地方」的意思,是一種理想國,並非一個真實的國家,而是一個虛構的國度,有著至美的一齊,沒有糾紛。
《理想國》涉及柏拉圖思想體系的各個方面,包括哲學、倫理、教育、文藝、政治等內容,主要是探討理想國家的問題。
今天烏托邦往往有一個更加廣泛的意義。它一般用來描寫任何想像的、理想的社會。有時它也被用來描寫今天社會試圖將某些理論變成實現的嘗試。往往烏托邦也被用來表示某些好的,但是無法實現的(或幾乎無法實現的)建議。
摩爾本人的烏托邦是一個完全理性的共和國,在這個國家裡所有的財產都是共有的,在戰爭時期它僱傭臨近好戰國家的雇傭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摩爾本人是一個信仰很深的人。他曾經想過做牧師,他的小說可能受到耶穌會的影響。
廣義的烏托邦可以是理想的或實際的,但一般來說這個詞更強調樂觀的、理想的和不可能的完美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