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般家用電腦的usb介面是什麼類型的
usb2.0的吧,老一點的是usb1.1的,最新的是usb2.1的,三者的傳送速度不一樣!
Ⅱ usb到底有多少種介面類型
USB介面
USB的全稱是Universal Serial Bus,最多可連接127台外設,
由於USB支持熱插拔,即插即用,支持的電子設備多(一般的PC都配置了USB介面)等優點。USB有兩個規范,即USB1.1和USB2.0。但目前掌上電腦所有的USB介面大部分為USB 1.1 介面。 目前主流的掌上電腦一般都配置了USB介面,用戶可用廠商提供的USB數據線與其它同樣具備USB介面的電子設備連接起來使用。
USB1.1是目前較為普遍的USB規范,其高速方式的傳輸速率為12Mbps,低速方式的傳輸速率為1.5Mbps。注意:這里的b是Bit的意思,1MB/s(兆位元組/秒)=8MBPS(兆位/秒),12Mbps=1.5MB/s。
USB2.0規范是由USB1.1規范演變而來的。它的傳輸速率達到了480Mbps,折算為MB為60MB/s,足以滿足大多數外設的速率要求。USB 2.0中的「增強主機控制器介面」(EHCI)定義了一個與USB 1.1相兼容的架構。它可以用USB 2.0的驅動程序驅動USB 1.1設備。也就是說,所有支持USB 1.1的設備都可以直接在USB 2.0的介面上使用而不必擔心兼容性問題,而且像USB 線、插頭等等附件也都可以直接使用。
Ⅲ 電腦的USB是什麼
.啟動計算機,並按住del鍵不放,直到出現bios設置窗口(通常為藍色背景,黃色英文字)。
??2.選擇並進入第二項,「bios setup」(bios設置)。在裡面找到包含boot文字的項或組,並找到依次排列的「first」「secend」「third」三項,分別代表「第一項啟動」「第二項啟動」和「第三項啟動」。這里我們按順序依次設置為「光碟機」「軟碟機」「硬碟」即可。注意usb啟動,你選擇u-hd(如在這一頁沒有見到這三項e文,通常boot右邊的選項菜單為「setup」,這時按回車進入即可看到了)應該選擇「first」敲回車鍵,在出來的子菜單選擇cd-rom。再按回車鍵
??3.選擇好啟動方式後,按f10鍵,出現e文對話框,按「y」鍵(可省略),並回車,計算機自動重啟,證明更改的設置生效了
Ⅳ usb介面類型有哪些
常見的USB介面有:
USB-A:電腦上那種最常見的長方形介面。1.x、2.0、3.x各版本可互相兼容。
USB-B:這種介面一般常見於列印機等電腦周邊設備,如下圖所示。它的3.x版本插頭無法插入低版本插座中,但低版本的插頭可以插入3.x版本插座內使用。
Ⅳ 電腦的usb type-c介面有什麼用
usb
type-c介面,簡稱usb-c,位於智能手機、pad的底部,大多數時候用於充電、數據傳輸等用途。2013年12月,usb
3.0推廣團隊已經公布了下一代
usb
type-c
連接器的渲染圖,隨後在2014年8月開始已經准備好進行大規模量產。type-c雙面可插介面最大的特點是支持usb介面雙面插入,正式解決了「usb永遠插不準」的世界性難題,正反面隨便插。同時與它配套使用的usb數據線也必須更細和更輕便。
現在水果手機的ipad都用usb-c介面。
Ⅵ usb數據線埠都有什麼樣的
數據線不同,介面一樣。一頭是插電腦的USB2.0介面,相同;一頭是Micro
USB
v2.0介面,也是相同的。現在很多手機的介面都是統一使用Micro
USB
v2.0的,你可以放心。
USB是一種統一的傳輸規范,但是介面有許多種,最常見的就是咱們電腦上用的那種扁平的,這叫做A型口,裡面有4根連線,根據誰插接誰分為公母介面,一般線上帶的是公口,機器上帶的是母口。在數碼產品上最常見的介面,由於數碼產品體積所限,所以通常用的是Mini
B型介面,但是Mini
B型介面也有許多種類。
B型5Pin
這種介面可以說是當前最常見的一種介面了,這種介面由於防誤插性能出眾,體積也比較小巧,所以正在贏得越來越多的廠商青睞,這種介面廣泛出現在讀卡器、MP3、數碼相機以及移動硬碟上。
B型4Pin
這種介面常見於以下品牌的數碼產品:奧林巴斯的C系列和E系列,柯達的大部分數碼相機,三星的MP3產品(如Yepp),SONY的DSC系列,康柏的IPAQ系列產品……
B型8Pin
這種介面適用的設備,據筆者所知當前只有Nikon
Coolpix
775一個款型的產品使用這種介面。
2×4
2×4介面這種介面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介面了,例如我們熟悉的iRiver的著名的MP3系列,其中號稱「鐵三角」的180TC,以及該系列的很多其他產品採用的均是這種介面。這種介面的應用范圍也還算是廣,不過從iRiver自3XX系列全面換成Mini
B型5Pin的介面後,這種規格明顯沒有Mini
B型5Pin搶眼了。
Micro
USB
Micro
USB是USB
2.0標準的一個便攜版本,比當前部分手機使用的Mini
USB介面更小,Micro-USB是Mini-USB的下一代規格,由USB標准化組織美國USB
Implementers
Forum(USB-IF)於2007年1月4日制定完成。
Ⅶ 一般家用電腦的USB介面是什麼類型的
usb1.0和1.1已經消失了,2.0的很多,現在3.0已經逐漸替代了2.0。所有的usb介面都能兼容,所有電腦都會帶有usb2.0介面。英特爾7系列、amd的a75,a85和9系列支持原生usb3.0;英特爾6系列、amd的a55和8系列也有部分產品搭載第三方usb3.0晶元。不支持usb3.0的主板也可以從pcie介面接入第三方晶元。
Ⅷ 標准USB介面尺寸(電腦端的 ,需要全部尺寸)
12*4.5毫米。
USB3.0可以在存儲器件所限定的存儲速率下傳輸大容量文件(如HD電影)。例如一個採用USB3.0的快閃記憶體驅動器可以在15秒鍾將1GB的數據轉移到一個主機,而USB 2.0則需要43秒。
USB 3.0利用了雙向數據傳輸模式,而不再是USB 2.0時代的半雙工模式。簡單說數據只需要朝一個方向流動就可以了,簡化了等待引起的時間消耗。
(8)電腦usb介面大多是什麼類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usb插座安裝上,對於其插座各之間的線路要接正確,以免接錯導致usb插座在使用上出現一些故障等事故。
關於usb插座的安裝時,一定要保證其插座是否有緊固螺釘,而且擰動時應無阻滯感,這樣防止在插座的使用中不易使導線松脫出來。
對於在usb插座被安裝在牆面時,對於usb插座的安裝高度不得低於1.2米以下,其目的是防止小孩觸碰導致造成觸電事故,而且不得使usb插座安裝的有傾斜或者是凹凸不平等情況。
Ⅸ USB介面屬於什麼介面
usb介面基本是屬於移動類型的,可以說不是。
硬碟介面類型
硬碟介面是硬碟與主機系統間的連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碟緩存和主機內存之間傳輸數據。不同的硬碟介面決定著硬碟與計算機之間的連接速度,在整個系統中,硬碟介面的優劣直接影響著程序運行快慢和系統性能好壞。從整體的角度上,硬碟介面分為IDE、SATA、SCSI和光纖通道四種,IDE介面硬碟多用於家用產品中,也部分應用於伺服器,SCSI介面的硬碟則主要應用於伺服器市場,而光纖通道只在高端伺服器上,價格昂貴。SATA是種新生的硬碟介面類型,還正出於市場普及階段,在家用市場中有著廣泛的前景。在IDE和SCSI的大類別下,又可以分出多種具體的介面類型,又各自擁有不同的技術規范,具備不同的傳輸速度,比如ATA100和SATA;Ultra160 SCSI和Ultra320 SCSI都代表著一種具體的硬碟介面,各自的速度差異也較大。
IDE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電子集成驅動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碟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碟介面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硬碟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硬碟生產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碟是否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碟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IDE這一介面技術從誕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斷發展,性能也不斷的提高,其擁有的價格低廉、兼容性強的特點,為其造就了其它類型硬碟無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著硬碟的一種類型,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人們也習慣用IDE來稱呼最早出現IDE類型硬碟ATA-1,這種類型的介面隨著介面技術的發展已經被淘汰了,而其後發展分支出更多類型的硬碟介面,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介面都屬於IDE硬碟。
相關術語:IDE介面
SCSI
SCSI的英文全稱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介面,IDE介面是普通PC的標准介面,而SCSI並不是專門為硬碟設計的介面,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小型機上的高速數據傳輸技術。SCSI介面具有應用范圍廣、多任務、帶寬大、CPU佔用率低,以及熱插拔等優點,但較高的價格使得它很難如IDE硬碟般普及,因此SCSI硬碟主要應用於中、高端伺服器和高檔工作站中。
光纖通道
光纖通道的英文拼寫是Fibre Channel,和SCIS介面一樣光纖通道最初也不是為硬碟設計開發的介面技術,是專門為網路系統設計的,但隨著存儲系統對速度的需求,才逐漸應用到硬碟系統中。光纖通道硬碟是為提高多硬碟存儲系統的速度和靈活性才開發的,它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多硬碟系統的通信速度。光纖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熱插拔性、高速帶寬、遠程連接、連接設備數量大等。
光纖通道是為在像伺服器這樣的多硬碟系統環境而設計,能滿足高端工作站、伺服器、海量存儲子網路、外設間通過集線器、交換機和點對點連接進行雙向、串列數據通訊等系統對高數據傳輸率的要求。
SATA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碟又叫串口硬碟,是未來PC機硬碟的趨勢。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邁拓這幾大廠商組成的Serial ATA委員會正式確立了Serial ATA 1.0規范,2002年,雖然串列ATA的相關設備還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員會已搶先確立了Serial ATA 2.0規范。Serial ATA採用串列連接方式,串列ATA匯流排使用嵌入式時鍾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串列介面還具有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的優點。
串口硬碟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並行ATA的新型硬碟介面類型,由於採用串列方式傳輸數據而知名。相對於並行ATA來說,就具有非常多的優勢。首先,Serial ATA以連續串列的方式傳送數據,一次只會傳送1位數據。這樣能減少SATA介面的針腳數目,使連接電纜數目變少,效率也會更高。實際上,Serial ATA 僅用四支針腳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別用於連接電纜、連接地線、發送數據和接收數據,同時這樣的架構還能降低系統能耗和減小系統復雜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點更高、發展潛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義的數據傳輸率可達150MB/s,這比目前最新的並行ATA(即ATA/133)所能達到133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還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數據傳輸率將達到300MB/s,最終SATA將實現600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
Ⅹ 電腦用的是什麼usb介面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的縮寫,而其中文簡稱為「通串線」,是一個外部匯流排標准,用於規范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電腦上的介面採用的是通用串列匯流排的標准,所以就叫USB介面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電腦使用的usb介面主要是兩大類,即usb2.0和usb3.0。
USB2.0和USB3.0介面的區別:
外觀:2.0介面多為白色,而3.0介面統一為藍色
4.從傳輸速率上來看,理論值:USB 3.0的傳輸速度是4.8Gbps,是USB 2.0的10倍。即4.8Gbps=600M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