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沒有拍攝的情況下,電腦可以虛構人物或聲音做成視頻嗎,如果能要演員干嗎
可以虛構,但是跟真人出演並不一樣。
虛構人物的比如泰迪熊,就是真人和動畫的組合演出,純電腦虛構的話,那就是動畫片,當然也有CG合成看起來很震撼的很逼真的人物特效,但是依然是特效,是能夠一眼看出來的,比如《阿凡達》、《魔獸爭霸》等,但其實這類作品也是需要真人帶上感測器然後通過採集人的動作來完成動畫的合成的,不是憑空的使用電腦繪制每一個動作。
聲音當然也是能合成的,但是做不到自然和真實,常見的聲音合成技術你在網路地圖的語音導航上就能見到,有各個明星或者方言的語音導航,就是語音合成技術的體現,但是這樣的聲音顯然是不可能作為影視作品的主要聲音來源的。感情、自然、轉折等都無法做到和表演場景契合。
所以,當下的科技無法做到你所說的那種地步,而未來即便可能做得到,人類的出演依舊是不可替代的,表演中的申請和聲音都具有一定的隨機性,不同的演員對於角色的處理也是不同的,如果使用計算機就全部合成的話,那這樣的電影看起來想必也就失去了本身作為影視作品的基本樂趣和意義了。
② 什麼是虛擬環繞聲
虛擬環繞聲是利用雙耳效應和雙耳聽覺對聲信號進行特殊的採集以及特殊的演算法處理利用較少的通道數實現沉浸聲重放的目的。
③ 為什麼我的微信收款播報是機器聲音 別人的是模擬人聲音
你可以進行微信收款播報聲音的設定啊,人家設定的是模擬人的聲音,或者說人家更新了模擬人的聲音庫,所以就有了這樣的聲音,而您用的,可能設定的本身就是機器人,或者說是沒有更新相關的聲音庫,所以才會出現不能夠改變聲音的情況
④ 在proteus中模擬模擬時,需要什麼的條件才能使得speaker發出聲音
不需要條件自動調用PC的SPEAKER
⑤ protues模擬中需要測量聲音的分貝,怎麼和電腦連接
錄好的聲音就可以,生成格式要是wav
⑥ 什麼是虛擬環繞音平時用開啟嗎
虛擬環繞聲系統是在雙聲道立體聲的基礎上,不增加聲道和音箱,把聲場信號通過電路處理後播出,使聆聽者感到聲音來自多個方位,產生模擬的立體聲場,需要立體聲場時啟用。
虛擬化處理。實現虛擬環繞聲的關鍵是聲音的虛擬化處理,依據了人的生理聲學和心理聲學原理專門處理環繞聲道,製造出環繞聲源來自聽眾後方或側面的幻象感覺。應用了人耳聽音原理的幾種效應。
雙耳效應。英國物理學家瑞利於1896年通過實驗發現人的兩只耳朵對同一聲源的直達聲具有時間差(0.44-0.5微秒)、聲強差及相位差,而人耳的聽覺靈敏度可根據這些微小的差別准確判斷聲音的方向、確定聲源的位置,但只能局限於確定前方水平方向的聲源,不能解決三維空音聲源的定位。
人耳的頻率濾波效應。人耳的聲音定位機制與聲音頻率有關,對20-200赫的低音靠相位差定位,對300-4000赫的中音靠聲強差定位,對高音則靠時間差定位。據此原理可分析出重放聲音中的語言、樂音的差別,經不同的處理而增加環繞感。
頭部相關傳輸函數。人的聽覺系統對不同方位的聲音產生不同的頻譜,而這一頻譜特性可由頭部相關傳輸函數HRT(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來描述。
(6)模擬人電腦聲音擴展閱讀:
虛擬原理
虛擬杜比環繞聲技術原理,它將已解碼的中置和環繞信息分別通過衰減和虛擬送入到左右聲道,使左右聲道除了有通常意義的信息之外,還具有中置和環繞的信息,同時,它還應用了HRTF技術,用計算機模擬技術模擬人腦,根據聲音通過左右耳道的時間來計算延時達到逼真模擬環繞聲的目的。
虛擬杜比環繞聲已在空間上、方向上、包圍感上、平衡度上較好地模擬了杜比環繞聲,利用虛幻的中央聲道而消除了中置音箱,虛擬器將環繞信息處理後加入到左右聲道並可調整延時和頻響,從而又節約了環繞音箱。
虛擬杜比環繞聲已被杜比公司認可,已經作為杜比認證的一個分內容。已有為數眾多的家電、電腦及微電子廠商在開發這一系列產品。
⑦ 人頭錄音的製作方法
製作這個錄音時,一隻紐曼KU100模擬人頭就擺放在指揮家上方,錄音場所內的一切聲音都被完整地記錄在20比特硬碟上,經Sonic Solutions工作台的編輯,製成最終的鍍金CD。監聽用的器材包括B&W Matrix 801Ⅲ揚聲器、森海塞爾HD580耳機、Bryston 4B功率放大器和Apogee的20比特數碼-模擬轉換器。傳統的雙聲道錄音方式只能記錄、還原180度的前方空間,而這張模擬人頭唱片記錄的是錄音場所內360度范圍的完整空間信息!用森海塞爾HD580耳機來欣賞這張CD自然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因為錄音時就是用此耳機作監聽的。當然用別的高保真耳機效果一樣出色。 看了上面這么多資料,大家可能還對人頭錄音存在著一些不解。人頭錄音是怎麼錄制的呢?
人頭錄音是通過模擬人頭錄制的。至於模擬人頭,這下面有一個模擬人頭的製作教程連接。
教程是轉譯自一個國外網站。
裡面介紹了硬體製作和錄音後期處理的過程和細節。
模擬人頭製作方法Part1:
模擬人頭製作方法Part2: 從整體上說,這張CD不僅音響效果發燒,動態大、頻響寬、分析力超高(管風琴發出的超低頻令人直起雞皮疙瘩),更充分展現了「模擬人頭」技術的優勢,確實音場之逼真。「頭中效應」的存在使音場效果不自然,和聽現場明顯不同。而這張「模擬人頭」CD展開的音場完全脫離了欣賞者的頭部,每個聲部的空間位置和深度都異常鮮明,決不帶半點含混,比我聽過的所有喇叭系統都更加逼真。另外注意,這首交響曲中的管風琴位於左後方,而不是通常的正前方。當我第一次從雙聲道的耳機中聽到「後方」傳來的聲音,我還真嚇了一跳,下意識地要回頭看看呢!360度的空間感真是厲害!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Hi-Fi搞了這么多年,直到現在,即使是最高級的系統,仍比不上現場的感覺。原來,關鍵就在於音場!360度的音場感覺和平時聽到的小於180度的音場感覺,差異真的很大。模擬人頭技術是唯一能百分之百還原360度環繞音場的技術,比任何「多聲道環繞聲技術」都遠遠優勝。
⑧ 人頭錄音的操作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人的耳廓、耳道、人的頭蓋骨、肩部等對聲波的折射、繞射和衍射,都會對聲音造成一定影響。在聲學上,用HRTF,即「頭部相關傳輸函數」來描述這種影響。正是由於HRTF的影響,人的大腦能根據經驗判斷出聲音發出的方位和距離。人即使蒙上眼睛也能判斷聲音發出的方向和距離,這就是K大腦根據HRTF影響的經驗做出的判斷。通過耳機欣賞音樂時,聲音是被耳機的驅動單元直接「灌」進雙耳的,也就是說,人的耳廓、頭蓋骨和肩部等對聲音造成的影響沒有了,HRTF不存在了。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大腦就無法准確判斷聲音的方位和距離。很多人覺得,用耳機欣賞音樂時,音場的感覺不自然,樂器的定位似乎是虛的,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此。另一個原因是,製作立體聲錄音時,一般左右聲道的話筒彼此相距幾米、甚至十幾米。相距如此遠得到的立體聲信號被兩只相距只有30厘米的耳機單元灌進雙耳,通常得到的效果就是:音場的大部分似乎擠壓在左右耳之間的腦海中,俗稱「頭中效應」(In-Head Effect)。
然而,有一種「模擬人頭」(Dummy Head)的雙聲道錄音方式完美地解決了耳機的這一弊端。用模擬人頭方式錄制的唱片當用耳機欣賞時,能營造出比喇叭更為逼真的360度音場效果,是迄今為止在音場再現方面最完美的一種高保真錄放方式。要想用喇叭營造出可與之媲美的音場效果是不可能的,除非用無數只喇叭將聽者圍起來,錄音時用上無數聲道!然而,模擬人頭錄制的CD只有用耳機欣賞才能體會到其妙處,用喇叭欣賞並不能發揮其音場上的優勢。為什麼呢?這就要談到模擬人頭錄音技術的原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