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大全 > 南京秋白露酒店電腦密碼

南京秋白露酒店電腦密碼

發布時間:2022-05-05 02:20:49

Ⅰ 白露作為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節氣有什麼飲食文化

"露從今夜白,夜自此日涼",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第3個節氣,干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

白露期間的各地民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釀五穀酒、喝白露茶等。

收清露

祭禹王

生活在江蘇太湖畔的老百姓會在白露時節祭禹王。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吃龍眼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

十樣白

在浙江溫州等地也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於此日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後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是10種帶「白」字的草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白露身不露」,公眾要隨時注意添加衣物,以防受涼感冒。

飲食上宜遵循「養氣潤燥」的原則,適當選用山葯、銀耳、百合、杏仁、雪梨、蘿卜、番茄、蜂蜜等有益脾胃和滋陰生津的食物;平時多飲水,保持呼吸道與肺部的濕潤度。

堅持溫水浴足,穴位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起居方面,早睡早起,充足睡眠,適當運動,勞逸結合,同時注意精神調攝,做到心胸開闊,情緒穩定,寧神定志,增強免疫功能。

Ⅱ 白露有什麼習俗

1、祭禹王

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2、吃龍眼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

3、白露茶

白露茶是白露時節採摘的茶葉,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到了白露前後又會進入生長佳期。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到了白露節氣,秋意漸濃。舊時南京人十分重視節氣的「來」和「去」,逐漸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節氣習俗。

4、白露米酒

資興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5、吃番薯

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飯後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

Ⅲ 白露這天有什麼習俗沒有這個節氣應該注意些什麼

沒有什麼習俗,但是有農事白露農諺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 草上露水大,當日准不下。 露水見晴天。 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 干霧露陰,濕霧露晴。 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 麥收十年早,谷收十年晚。 種麥種到老,還是早種麥子好。 今年麥子耩得早,來年麥子收得好。 別說白露種麥早,要是河套就正好。 搶墒地薄白露播,比著秋分收得多。 白露麥,頂茬糞。 白露種高山,寒露種河邊,壩里霜降點。 白露種高山,秋分種平川。 白露種高山,秋分種河灣。 白露種高山,秋分種平川,寒露種沙灘。 白露種高山,秋分種半山,寒露種平川。 白露播得早,就怕蟲子咬。 麥種拌農葯,不怕蟲子咬。 麥種毒谷拌,不怕害蟲犯。 麥種溫水泡,不長黑包包。 選好種,曬得干,來年多打沒黑疸。 選農葯,仔細挑,防病、治蟲、防鼠咬。 搶秋搶秋,不搶就丟。 谷到白露死。 好谷不見穗,好麥不見葉。 谷怕連夜雨,麥怕晌午風。 頭白露割谷,過白露打棗。 白露割穀子,霜降摘柿子。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後。 穀子上場,核桃滿瓤。 穀子上囤,核桃挨棍。 棗紅肚,磨鐮割谷。 穀子老了吃米,高粱老了吃糠。 生砍高粱熟割谷。 高粱要欠火,穀子要熟透。 穀子未熟透,小米粒子瘦。 生割谷,餓得老婆孩子哭。 割谷要穩,收麥要緊。 多打幾遍場,多收一些糧。 窮豆秸,富谷穰,再打幾遍還有糧。 太陽照門里吃新米,太陽照門外吃新麥。 門里吃米,門外吃面。 玉米成熟沒有過,完全熟透糧食多。 玉米蒼皮還未熟,晚刨幾天有好處。 白露田間和稀泥,紅薯一天長一皮。 白露見濕泥,一天長一皮。 白露種蔥,寒露種蒜。 蘿卜白菜蔥,多用大糞攻。 八月八,冬瓜南瓜回了家。 白露節,棉花地里不得歇。 白露棉花好長相,全株上下一起忙,下部吐白絮,上頂有花香,全田後勁足,不衰又不狂。 八月八,還有花。 八月八,不歸家。 八月八,秋熱霜晚能見花(絮)。 待要棉花產量增,步步管理莫放鬆。 前緊、中松、後不管,棉花一定大減產。 前緊、中狠、後加強,棉花增產有保障。 棉花一天收不凈,管理一天不能停。 後期修好棉,還能增成產。 棉花不到家,杈耳天天掐。 棉花到了家,杈耳繼續掐。 上午修棉花,下午拾棉花。 白露的花,有一搭無一搭。 白露的花,溫低霜早就白搭。 秋後棉花鋤三遍,絮厚絨白粒飽滿。 松耪要輕,減少撞碰。 大背小背耪一鋤,劃破地皮有好處。 白露秋分頭,棉花才好收。 中秋前後是白露,棉花開始大批收。 始進中噴花,留種莫拖拉。 麥怕三月寒,棉怕八月連陰天。 棉怕白露連陰雨。 天氣好,吐絮好。 幾日無太陽,吐絮就不暢。 白露不低頭,割倒喂老牛(指晚稻)。 麥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礎。 底糞小麥苗糞谷。 麥子鋪底糞,越長越有勁。 種麥上足糞,家裡座上囤。 十層八層,不如底糞一層。 有水三追要適中,旱地基肥一炮轟。 底肥上不足,追肥也難促。 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裡。 底肥施上四個五(5000千克土雜肥,50千克磷肥,50千克餅肥,50千克氮肥),小麥豐收有基礎。 秸稈還田,壯地鬆土又治鹼。 隨熟隨收隨運糞,抓緊耕翻莫停頓。 人怕老來苦,麥怕胎里旱。 麥怕胎里旱,墒差就得灌。 種麥底墒足,根多苗子粗。 麥收底墒,秋收浮墒。 水地爭墒不爭時,旱地爭時不爭墒。 深耕施肥再細耙,不收麥子是瞎話。 犁深耙透多上糞,打得麥子撐破囤。 麥子要好,犁深肥飽。 麥子收在犁上,穀子收在鋤上。 麥根扎黃泉,深耕能增產。 深耕再耙透,麥子收得厚。 犁地沒隔牆,麥根扎得廣。 耕得深,耙得爛,一碗汗水一碗面。 累壞牲口犁不壞地。 地耕得深,根扎得深,小麥能打千八斤。 耕地深一寸,頂上一層糞。 麥憑耕得深,秋憑鋤得勤。 早耕能歇地,長麥有力氣。 精耕細作,打得麥子無處擱。 濕耕早,干耕遲,花臉耕地最適宜。 麥耕火色地。 扶犁向前看,耕地一條線。 犁地到頭到邊,麥苗長得齊嚴。 犁地不到路,必定荒三步。 耕後灌垡,枉把力下。 地里谷茬拾干凈,來年少生鑽心蟲。 犁耮一起拿,耕後就耮下。 光耕不耮,不如睡覺。 耕後耮下,減少蒸發。 上午耕到十一點,全部耮下才家轉。 下午收工前,耮下保墒全。 寧可晚回家,把地全耮下。 耕得深,耙得勻,地里長出金和銀。 深耕不細耙,苗子難出齊。 深耕不耙深,苗子難紮根。 犁要深細,耙要透平。 貪耕不耙,枉把力下。 光耕不耙,枉費犁鏵。 貪耕不耙,滿地坷垃。 種麥不要怕,全靠一盤耙。 麥耙緊,豆耙松,秫秫耙得不透風。 麥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坷垃耙不破,麥子受折磨。 土塊不打光,麥子土裡傷。 要想小麥苗子好,整地細碎少不了。 用上拖拉機,耕得深又細。 耕得深,耙得細,後面還有合墒器。 用上小麥播種機,行距大小任調劑,下種均勻又節省,深淺一致出苗齊。 白露節,棗紅截。 白露棗兒兩頭紅。 白露打棗,秋分卸梨。 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 白露到,摘花椒。 八月連陰種麥好,只怕淋爛柿和棗。 棗子摘下來,還得好天曬。 曬棗連陰天,很難不霉爛。 青貯飼料營養好,馬牛驢騾好上膘。 秸稈青貯營養高,適口性強消化好, 馬牛豬羊都愛吃,還可節省精飼料, 一年四季都能用,原料充足容易搞。 過腹還田禾苗壯,經濟效益大提高。 青貯技術五要點,切記「青碎實滿嚴」。 青貯原料很廣泛,玉米秸稈地瓜蔓, 牧草雜草和青菜,關鍵原料要新鮮。 挖建青貯窖,地點要選好,靠近牲畜舍,向陽又乾燥,窖壁用磚砌,磚縫要抹好,底層鋪麥秸,接著填貯料,上層麥秸蓋,踏實土封牢,窖頂饅頭形,預防雨水泡,一月就成功,想用就開窖,貯料挨次取,隨即堵封牢。 白露到秋分,家畜配種帶打針。 白露到秋分,家禽快打針。 白露節到,牛驢上套。 養魚沒啥巧,餌足水質好。 魚吃多種草,看你找不找。 水草是粥,旱草是飯。 種田靠肥料,養魚靠餌料 白露節氣已是真正的涼爽季節的開始,很多人在調養身體時一味地強調海鮮肉類等營養品的進補,而忽略了季節性的易發病,給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機體的損傷,影響了學習和工作,在此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白露節氣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特別是對於那些因體質過敏而引發的上述疾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凡是因過敏引發的支氣管哮喘的病人,平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見的有帶魚、螃蟹、蝦類,韭菜花、黃花、胡椒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高鈉鹽飲食能增加支氣管的反應性;在很多地區內,哮喘的發病率是與食鹽的銷售量而成正比,這說明哮喘病人不宜吃得過咸。在食物的屬性中,不同的飲食有其不同的「性」、「味」、「歸經」「升降沉浮」及「補瀉」作用。不同的屬性,其作用不同,適應的人群也不同,因此,每個人都要隨著節氣的變化而隨時調節飲食結構。

Ⅳ 古代人如何過白露

在古代,人們對白露尤為重視,用各類豐富的民俗活動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力求勾勒出一個詩情畫意的秋天。甚至在白露這天,太湖兩岸的漁民會將秋季捕獲的第一條魚獻給「河神」禹王,以求太湖風平浪靜,有個好收成。

而且,白露的禹王祭祀,不僅有太湖兩岸的漁民,甚至還有從蘇南、浙北趕來的鄉親父老,這場祭祀也漸漸發展成史上最早的廟會活動之一。

此外,文成縣在白露這天古來就有吃番薯的習俗。當地人們認為白露節氣吃了番薯,可以使全年吃番薯絲飯後不會反胃酸,並且認為吃番薯可以多生孩子。因而習俗逐漸形成。

白露這一天的其他民俗:

1、吃龍眼

福州有個傳統叫做「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民間的意思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在這一天吃一顆龍眼相當於吃一隻雞那麼補。

2、煨烏骨白毛雞

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於此日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後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乃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3、喝白露茶

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白露時節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此時正是它生長的最佳時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舊時南京人都十分青睞「白露茶」,因而每到此時,有些老茶客就會聚在一起,細品香茗,體驗傳統之美。

Ⅳ 你知道哪些與秋天有關的節氣嗎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詳細的補充

秋季是指立秋至立冬之間的一段時間,其中有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重要節氣。秋季的氣候特點是初秋濕熱較甚;白露後雨水減少,氣候乾燥,晝熱夜涼;寒露後天氣很快變冷
秋季是由夏季到冬季的過度季節。陰歷為7至9月立秋到立冬,陽歷為9至11月,天文為秋分到冬至這一段時間
立秋:8月8日
處暑:8月24日
白露:9曰8日
秋分:9月24日
寒露:10月9日
霜降:10月24日

立秋習俗:許多地方到了「立秋」的時候都有「貼秋膘」的習俗,什麼是「貼秋膘」呢?在夏季,人們什麼都吃不下去,有厭食之感。一旦立秋,雖仍然很熱,而人們的身上再無濕粘不適之感,於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吃什麼呢?最解饞的是燉肉!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處暑:
出遊迎秋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5]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5]
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漁業收獲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2006年第九屆中國開漁節,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縣舉行。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5]
潑水習俗
在日本,從大暑到處暑的一個月時間內,日本各地有組織潑水降溫的習俗。
白露:
到了白露節氣,秋意漸濃。舊時南京人

白露茶
十分重視節氣的「來」和「去」,逐漸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節氣習俗。
說到白露,愛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時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後,有的茶客就託人買點白露茶。
米酒

白露米酒
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釀制而得名。程酒,古為貢酒,盛名入遠。《水經注》記載:「郴縣有淥水,出縣東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於耒,渭之程水溪,郡置酒館醞於山下,名曰『程酒』,獻 同也。」 、淥酒均系傳世美酒。《晉書.武帝紀》:「薦 、淥於太廟」,可見程酒當與、淥媲美。 《九域志》亦雲:「程水在今郴州興寧縣,其源自程鄉來也,此水造酒,自名『程酒』,與 酒別。」程鄉即今三都、蓼江一帶。資興從南宋到民國初年稱興寧,故有郴州興寧縣之說。 白露米酒的釀制除取水、選定節氣頗有講究外,方法也相當獨特。先釀制白酒(俗稱「土燒」)與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將白酒倒入糟酒里, 裝壇待喝。如製程酒,須摻入適量糝子水(糝子加水熬制) ,然後入壇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入鮮牛欄淤中的,待數年乃至幾十年才取出飲用。埋藏幾十 年的程酒色呈褐紅,斟之現絲,易於入口,清香撲鼻,且後勁極強。清光緒元年(1875)纂修的《興寧縣志》雲:「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釀可千日,至家而 醉」。《水經注》還記載,南朝梁文學家任與友劉 杳閑談,「任謂劉杳曰:『酒有千里,當是虛言?』杳曰:『桂陽程鄉有千里酒,飲之至家而醒,亦其例也。』南朝梁時,興寧隸屬於桂陽郡。在蘇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還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裡酒店裡還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後來逐漸消失。

秋分:

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得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秋分棉花吐絮,煙葉也由綠變黃,正是收獲的大好時機。華北地區已開始播種冬麥,長江流域及南部廣大地區正忙著晚稻的收割,搶晴耕翻土地,准備油菜播種。秋分時節的乾旱少雨或連綿陰雨是影響「三秋」正常進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別是連陰雨會使即將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爛或發芽,造成嚴重損失。「三秋」大忙,貴在「早」字。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適時早播冬作物可爭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熱量資源,培育壯苗安全越冬,為來年奠定下豐產的基礎。「秋分不露頭,割了喂老牛」,南方的雙季晚稻正抽穗揚花,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早來低溫陰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氣,是雙晚開花結實的主要威脅,必須認真做好預報和防禦工作。

寒露:
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古代把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
這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水銀柱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於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鋪,萬里雪飄,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

霜降: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住在農村的人們到了這個時候,則會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樹,摘幾個光鮮香甜的柿子吃。

Ⅵ 秋天都有哪些節氣分別有什麼特點各地在這些日子的習俗又是什麼

秋季是指立秋至立冬之間的一段時間,其中有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重要節氣。秋季的氣候特點是初秋濕熱較甚;白露後雨水減少,氣候乾燥,晝熱夜涼;寒露後天氣很快變冷
秋季是由夏季到冬季的過度季節。陰歷為7至9月立秋到立冬,陽歷為9至11月,天文為秋分到冬至這一段時間
立秋:8月8日
處暑:8月24日
白露:9曰8日
秋分:9月24日
寒露:10月9日
霜降:10月24日

立秋習俗:許多地方到了「立秋」的時候都有「貼秋膘」的習俗,什麼是「貼秋膘」呢?在夏季,人們什麼都吃不下去,有厭食之感。一旦立秋,雖仍然很熱,而人們的身上再無濕粘不適之感,於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吃什麼呢?最解饞的是燉肉!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處暑:
出遊迎秋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5]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5]
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漁業收獲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2006年第九屆中國開漁節,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縣舉行。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5]
潑水習俗
在日本,從大暑到處暑的一個月時間內,日本各地有組織潑水降溫的習俗。
白露:
到了白露節氣,秋意漸濃。舊時南京人

白露茶
十分重視節氣的「來」和「去」,逐漸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節氣習俗。
說到白露,愛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時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後,有的茶客就託人買點白露茶。
米酒

白露米酒
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釀制而得名。程酒,古為貢酒,盛名入遠。《水經注》記載:「郴縣有淥水,出縣東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於耒,渭之程水溪,郡置酒館醞於山下,名曰『程酒』,獻 同也。」 、淥酒均系傳世美酒。《晉書.武帝紀》:「薦 、淥於太廟」,可見程酒當與、淥媲美。 《九域志》亦雲:「程水在今郴州興寧縣,其源自程鄉來也,此水造酒,自名『程酒』,與 酒別。」程鄉即今三都、蓼江一帶。資興從南宋到民國初年稱興寧,故有郴州興寧縣之說。 白露米酒的釀制除取水、選定節氣頗有講究外,方法也相當獨特。先釀制白酒(俗稱「土燒」)與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將白酒倒入糟酒里, 裝壇待喝。如製程酒,須摻入適量糝子水(糝子加水熬制) ,然後入壇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入鮮牛欄淤中的,待數年乃至幾十年才取出飲用。埋藏幾十 年的程酒色呈褐紅,斟之現絲,易於入口,清香撲鼻,且後勁極強。清光緒元年(1875)纂修的《興寧縣志》雲:「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釀可千日,至家而 醉」。《水經注》還記載,南朝梁文學家任與友劉 杳閑談,「任謂劉杳曰:『酒有千里,當是虛言?』杳曰:『桂陽程鄉有千里酒,飲之至家而醒,亦其例也。』南朝梁時,興寧隸屬於桂陽郡。在蘇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還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裡酒店裡還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後來逐漸消失。

秋分:

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得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秋分棉花吐絮,煙葉也由綠變黃,正是收獲的大好時機。華北地區已開始播種冬麥,長江流域及南部廣大地區正忙著晚稻的收割,搶晴耕翻土地,准備油菜播種。秋分時節的乾旱少雨或連綿陰雨是影響「三秋」正常進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別是連陰雨會使即將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爛或發芽,造成嚴重損失。「三秋」大忙,貴在「早」字。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適時早播冬作物可爭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熱量資源,培育壯苗安全越冬,為來年奠定下豐產的基礎。「秋分不露頭,割了喂老牛」,南方的雙季晚稻正抽穗揚花,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早來低溫陰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氣,是雙晚開花結實的主要威脅,必須認真做好預報和防禦工作。

寒露:
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古代把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
這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水銀柱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於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鋪,萬里雪飄,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

霜降: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住在農村的人們到了這個時候,則會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樹,摘幾個光鮮香甜的柿子吃。

Ⅶ 白露是什麼時候,白露吃什麼好,二十四節氣

白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農歷八月,公歷九月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進入「白露」,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

白露節氣生活小貼士

白露
俗語雲:「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表示,處暑還會熱,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在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節氣,就不能赤膊露體了,會著涼受寒。

白露即為典型的秋季氣候,容易出現口乾、唇乾、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乾裂等症狀。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葯,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對普通大眾來說,簡單實用的葯膳、食療似乎更容易接受。

春捂秋凍是一條經典的養生保健要訣。當然,秋凍並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氣刺激,很容易發生血管痙攣,使血流量進一步減少,易引起組織壞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常常伴發,冷空氣刺激更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導致心梗等後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凍。除此之外,像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兒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都不適合「秋凍」。

早晚溫差大就應該及時添加衣被,否則,極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氣管炎、哮喘、消化性潰瘍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誘發或加重病情。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對外部刺激敏感。若防護不當,晚上睡覺暴露腹部或愛美穿露臍裝,寒氣極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生急性腹痛、腹瀉、嘔吐;天長日久,寒氣逐漸積聚在小腹,還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腳部分布著人體的6條重要經脈,並且腳遠離心臟,血液循環最為不暢。所以,有「寒從腳起,熱從頭散」的說法。研究證實,雙腳受涼是引發感冒、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兇。因此,白露應注意腳的保暖,鞋襪宜寬松、舒適、吸汗。

清茶

到了白露節氣,秋意漸濃。舊時南京人
白露茶
十分重視節氣的「來」和「去」,逐漸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節氣習俗。

說到白露,愛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時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後,有的茶客就託人買點白露茶。

米酒

資興興
白露米酒
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釀制而得名。程酒,古為貢酒,盛名入遠。《水經注》記載:「郴縣有淥水,出縣東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於耒,渭之程水溪,郡置酒館醞於山下,名曰『程酒』,獻
同也。」 、淥酒均系傳世美酒。《晉書.武帝紀》:「薦 、淥於太廟」,可見程酒當與、淥媲美。
《九域志》亦雲:「程水在今郴州興寧縣,其源自程鄉來也,此水造酒,自名『程酒』,與
酒別。」程鄉即今三都、蓼江一帶。資興從南宋到民國初年稱興寧,故有郴州興寧縣之說。 白露米酒的釀制除取水、選定節氣頗有講究外,方法也相當獨特。先釀制白酒(俗稱「土燒」)與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將白酒倒入糟酒里,
裝壇待喝。如製程酒,須摻入適量糝子水(糝子加水熬制)
,然後入壇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入鮮牛欄淤中的,待數年乃至幾十年才取出飲用。埋藏幾十
年的程酒色呈褐紅,斟之現絲,易於入口,清香撲鼻,且後勁極強。清光緒元年(1875)纂修的《興寧縣志》雲:「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釀可千日,至家而 醉」。《水經注》還記載,南朝梁文學家任與友劉 杳閑談,「任謂劉杳曰:『酒有千里,當是虛言?』杳曰:『桂陽程鄉有千里酒,飲之至家而醒,亦其例也。』南朝梁時,興寧隸屬於桂陽郡。在蘇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還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裡酒店裡還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後來逐漸消失。

農事
編輯

農事:這一時節冷空氣日趨活躍,常出現秋季低溫天氣,影響晚稻抽穗揚花,因此要預防低溫冷害和病蟲害。冷空氣入侵時,可採用灌水保溫,低溫之前灌水二寸以上,可增溫1~2℃。低溫來時,晴天可日排夜灌淺水;陰雨天則要灌厚水;一般天氣應乾乾濕濕,以濕為主。這個節氣暑氣漸消,秋高氣爽,玉露生涼,丹桂飄香,是黃金旅遊季節。「白露」正處夏、秋轉折關頭,氣溫日際變化大,「白露身不露」,老、弱、病者要更注意適時增減衣服,以防受涼。

蔬菜

白露時節的植物
白露後的天氣有利於蔬菜生產,蔬菜生產進入了繁忙季節。

⒈培育好壯苗

⑴茄果類。育苗最好在有地模覆蓋的大棚內進行。用新園土3/4,腐熟欄肥1/4,草木灰10%,鈣鎂磷肥5%,代森鋅0.03%混配。畝播種量:番茄、茄子25-30克,甜椒30-50克每畝。種子用溫湯浸種法涼干播種。精細做畦,播後勤水分管理,以促進全苗壯苗。

⑵綠葉蔬菜。種皮較厚要進行種子處理並浸透水催芽播種,苗床和生產用地要深翻曬白,精細做畦,播後勤水分管理,以促進全苗壯苗。

⒉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⑴十字花科蔬菜害蟲主要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蟲等,用除盡或抑太保加殺蟲雙或農地樂或京保爾(甲維鹽)或杜邦安打或海正三令等防治;病害主要有花菜黑玉病,小白菜、大白菜白斑病,用代森鋅、百菌清或新萬生防治;甘藍黑腐病和大、小白菜軟腐病用農用鏈黴素,或可殺得或猛克菌加清腐等葯劑。

⑵茄果類等秧苗,主要防治猝倒病,定期用托布津或百菌清輪換噴治。

⑶為了讓市民吃上「放心菜」,除嚴禁使用劇毒農葯外,採收前必須掌握用葯安全間隔期。

果樹

柑橘:
⑴遇旱及時灌溉,結合樹盤覆蓋減少裂果。
⑵抹除晚秋梢,對果多的弱樹可噴灑葉面肥1--2次。
⑶病蟲防治重點是紅蜘蛛、黑刺粉虱、蚧類及炭疽病;早熟品種還應注意果實黑點病的防治。
⑷作好抗台風准備。

楊梅
⑴繼續抓好抗旱防颱工作,視旱情澆水保墒,促使秋梢生長充實,促進花芽分化。
⑵剪除枯枝與自根部及主幹上發生的無效萌櫱。
⑶摘除大蓑蛾護囊,並用速撲殺1500倍液,或殺滅菊酯2000倍液噴霧。蚧殼蟲發生嚴重的應噴葯再行防治。捕殺樹干基部天牛幼蟲。

枇杷
以晾根、施花前肥為中心,以促進花芽充實、延長開花期、增強花果防凍能力。做好第四代枇杷黃毛蟲的防治。



繼續進行夏季修剪,做好刺蛾、軍配蟲、天牛等害蟲的防治工作,結合噴葯進行葉面施肥。

櫻桃
以施秋肥為中心,繼續做好刺蛾、蓑蛾、桃小葉蟬、軍配蟲等害蟲的防治。

葡萄
以適時採摘為中心,加強霜霉病等病害的防治。葡萄採收後樹勢較弱的可以施一次補肥。肥料種類最好用進口三要素復合肥或磷酸二氨,每畝地施用量在10--15公斤。


以治蟲保葉為中心,施好根外追肥,重施采後越冬基肥,加強軍配蟲等為害葉片的病蟲防治工作。防止落葉太早而誘發二次開花,影響次年花量和產量。

閱讀全文

與南京秋白露酒店電腦密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上怎麼下載班智達的軟體 瀏覽:1157
無痕跡消除圖片軟體 瀏覽:722
免費小票軟體 瀏覽:955
華為在哪裡設置軟體停止運行 瀏覽:961
用電腦鍵盤調節聲音大小 瀏覽:1259
自動刷軟體賺錢 瀏覽:1261
古裝連續劇免費版 瀏覽:1415
工免費漫畫 瀏覽:1147
手機軟體專門儲存文件 瀏覽:1509
uos如何用命令安裝軟體 瀏覽:1316
有線耳機插電腦麥克風 瀏覽:648
侏羅紀世界3在線觀看完整免費 瀏覽:995
單個軟體怎麼設置名稱 瀏覽:719
鳳凰網電腦版下載視頻怎麼下載視頻怎麼下載 瀏覽:1385
明白之後如何免費獲得無人機 瀏覽:831
如何解禁軟體菜單 瀏覽:855
副路由器連接電腦視頻 瀏覽:1351
內置wifi電視如何裝軟體 瀏覽:1107
手機換零免費雪碧 瀏覽:1589
國行蘋果如何下載美版軟體 瀏覽: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