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大全 > 電腦usb33介面名稱

電腦usb33介面名稱

發布時間:2022-05-21 09:52:56

❶ 電腦35個口的介面是什麼口

電腦常見介面說明
這里將介紹電腦常用的各種介面,讓你對電腦的外部介面有更多的認識,了解什麼樣的設備應該連接什麼樣的介面,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1.usb介面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USB是一個外部匯流排標准,用於規范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USB介面支持設備的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功能。USB介面可用於連接多達127種外設,如滑鼠鍵盤、列印機、掃描儀等。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爾、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聯合提出的,自1996年推出後,已成功替代串口和並口,並成為當今個人電腦和大量智能設備的必配的介面之一。從1994年11月11日發表了USB V0.7版本以後,USB版本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到現在已經發展為3.0版本。
USB的三種版本:
? 第一代:USB 1.0/1.1的最大傳輸速率為12Mbps。1996年推出。?
? 第二代:USB 2.0的最大傳輸速率高達480Mbps。USB 1.0/1.1與USB 2.0的介面是相互兼容的。
? 第三代:USB 3.0 最大傳輸速率5Gbps, 向下兼容USB 1.0/1.1/2.0。
隨著各種數碼設備的大量普及,特別是MP3和數碼相機的普及,我們周圍的USB設備漸漸多了起來。然而這些設備雖然都是採用了USB介面,但是這些設備的數據線並不完全相同。這些數據線在連接PC的一端都是相同的,但是在連接設備端的時候,通常出於體積的考慮而採用了各種不同的介面。


這種USB連接線的左邊就是接電腦的Type A型口,是我們常見的USB介面,右邊就是接設備的Type B型口,這種線常用在掃描儀、列印機、大移動硬碟盒、外接光碟機盒等體積較大的設備上。


USB延長線,最大傳輸距離在5米之內,不適合依賴於電腦供電且用電量較大的設備,如移動硬碟等。

小型數碼設備、測量設備等上面的mini USB介面。如: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移動硬碟等。

USB分離線:每一個USB口可以提供5V 500mA的電力,如果一些設備的電力要求較高,就需要這個東東了,可以從兩個USB並聯,取得1000mA的電力。

這是PS2/USB轉介面,可以將一隻USB介面的滑鼠通過轉介面,連接到電腦的PS2介面。除非,您的USB介面數量不能滿足使用,不建議採用這種方法。

2. IEEE-1394 / Firewire / i.Link

Firewire線,一頭為6針另一頭為4針。
IEEE 1394,廣泛應用在數碼攝像機、網路、存儲設備中的串列介面的正式名稱,別名火線(FireWire)介面,是由蘋果公司領導的開發聯盟開發的一種高速傳送介面,IEEE 1394理論上可以將64台設備串接在同一網路上。傳輸速度有100Mbit/s、200Mbit/s、400Mbit/s和800Mbit/s,目前已經制定出1.6 Gbit/s和3.2 Gbit/s的規格。Sony的產品稱這種介面為i.Link;德州儀器則稱之為Lynx。

這塊firewire卡提供兩個6針介面和一個4針介面。6針介面有供電,而4針介面則不帶供電。

可提供電源的6針介面。

不提供電源的4針介面,一般用在DC和筆記本等設備上面。

3. PS/2
PS/2介面是一種PC相容型電腦系統上的介面,可以用來連結鍵盤及滑鼠。PS/2的命名來自於1987年時IBM所推出的個人電腦:PS/2系列。PS/2滑鼠連接通常用來取代舊式的序列滑鼠介面(DB-9 RS-232);而PS/2鍵盤連接則用來取代為IBM PC/AT所設計的大型 5-pin DIN介面。PS/2的鍵盤及滑鼠介面在電氣特性上十分類似,其中主要的差別在於鍵盤介面需要雙向的溝通。如果對調鍵盤和滑鼠的插槽,大部份的桌上型電腦主板將不能識別出鍵盤及滑鼠。
目前PS/2介面已經慢慢的被USB所取代,但大部份的桌上型電腦仍然提供PS/2介面。有些滑鼠可以使用轉換器將介面由USB轉成PS/2,亦有可從USB分接成鍵盤滑鼠用PS/2介面的轉接線。

左邊的有顏色標志,紫色為鍵盤介面,綠色為滑鼠介面;右邊是老式的沒有顏色標志,通常左側埠為鍵盤介面,右側為滑鼠介面。

綠色用作滑鼠,紫色用作鍵盤。沒有顏色標志的PS/2介面上就很容易把鍵盤和滑鼠插混了,但是不用擔心,這不會導致什麼故障的,只會使兩者都不能使用而已,不過很多系統可能會因此不能啟動了,這時只要把兩個介面交換過來就可以了。

USB PS/2轉接頭。
4.VGA 顯示介面
視頻圖形陣列(英語:Video Graphics Array,簡稱VGA)是IBM於1987年提出的一個使用模擬信號的計算機顯示標准。這個標准已對於現今的個人計算機市場已經十分過時。即使如此,VGA仍然是最多製造商所共同支持的一個標准,個人計算機在載入自己的獨特驅動程序之前,都必須支持VGA的標准。例如,微軟Windows系列產品的開機畫面仍然使用VGA顯示模式,這也說明其解析度和載色數的不足。

顯卡上的VGA介面,這也是目前常見的一種視頻介面。

顯示上的VGA接頭
5.DVI顯示介面
DVI的英文全名為Digital Visual Interface,中文稱為「數字視頻介面」。是一種視頻介面標准,設計的目標是通過數字化的傳送來強化個人計算機顯示器的畫面品質。目前廣泛應用於LCD、數字投影機等顯示設備上。此標准由顯示業界數家領導廠商所組成的論壇:「數字顯示工作小組」(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DDWG)制訂。DVI介面可以傳送未壓縮的數字視頻數據到顯示設備。本規格部分兼容於HDMI標准。

DVI介面有3種類型5種規格
3大類包括:DVI-Analog(DVI-A)介面,DVI-Digital(DVI-D)介面,DVI-Integrated(DVI-I)介面。
5種規格包括DVI-A(12+5)、單連接DVI-D(18+1)、雙連接DVI-D(24+1)、單連接DVI-I(18+5)、雙連接DVI-I(24+5)。
DVI-Analog(DVI-A)介面(12+5)只傳輸模擬信號,實質就是 VGA模擬傳輸介面規格。當要將模擬信號D-Sub接頭連接在顯卡的DVI-I插座時,必須使用轉換接頭。轉換接頭連接顯卡的插頭,就是DVI-A介面。早期的大屏幕專業CRT中也能看見這種插頭。
DVI-Digital(DVI-D)介面(18+1和24+1)是純數字的介面,只能傳輸數字信號,不兼容模擬信號。所以,DVI-D的插座有18個或24個數字插針的插孔+ 1個扁形插孔。
DVI-Integrated(DVI-I)介面(18+5和24+5)是兼容數字和模擬介面的,所以,DVI-I的插座就有18個或24個數字插針的插孔+5個模擬插針的插孔(就是旁邊那個四針孔和一個十字花)。比DVI-D多出來的4根線用於兼容傳統VGA模擬信號。基於這樣的結構,DVI-I插座可以插DVI-I和DVI-D的插頭,而DVI-D插座只能插DVI-D的插頭。DVI-I兼容模擬介面並不意味著模擬信號的介面D-Sub插頭可以直接連接在DVI-I插座上,它必須通過一個轉換接頭才能連接使用。一般採用這種介面的顯卡都會帶有相關的轉換接頭。考慮到兼容性問題,目前顯卡一般會採用DVI-I介面,這樣可以通過轉換接頭連接到普通的VGA介面。而帶有兩個DVI介面的顯示器一般使用帶有模擬信號的DVI-I介面。而帶有一個DVI介面和一個VGA介面的顯示器,DVI介面一般使用DVI-D類型。

如果顯卡是DVI介面,而顯示器是VGA介面,可以使用這種DVI/VGA轉換器連接

這樣就可以輸出VGA信號了(上圖為雙DVI介面顯卡)
6.RJ45網線介面
RJ45介面通常用於數據傳輸,最常見的應用為網卡介面。

乙太網雙絞連接線,現在千兆網正在取代百兆網路。
雙絞網線其實有兩種:
一種是廣泛使用的直連線,另一種是特殊情況下使用的交叉線。如果是PC連接交換機或是其他網路介面等,或是其他連接的雙方地位不對等的情況下都使用直連線,而如果連接的兩台設備是對等的,例如都是兩台PC、筆記本等,就要使用交叉線了。兩者的差別是線序不一致,介面是一樣的。
在T568A中,與之相連的8根線分別定義為:綠白、綠;橙白、藍;藍白、橙;棕白、棕。在T568B中,與之相連的8根線分別定義為:橙白、橙;綠白、藍;藍白、綠;棕白、棕。其中橙白色和橙色組成一對差分傳輸線,綠白色和綠色組成一對差分傳輸線,藍白色和藍色組成一對差分傳輸線,棕白色和棕色組成一對差分傳輸線。

8P8C的插頭以及引腳編號(以100Base-T4為例):
引腳名稱 功能
1. TX_D1+ (發送數據+)
2. TX_D1- (發送數據-)
3. RX_D2+ (接收數據+)
4. BI_D3+ (雙向數據+)
5. BI_D3- (雙向數據-)
6. RX_D2- (接收數據-)
7. BI_D4+ (雙向數據+)
8. BI_D4- (雙向數據-)
在百兆乙太網中,僅適用1、2、3、6四根線,差分信號傳輸方式,減少電磁干擾,其中1、2為TX(發送)(擰在一起),3、6為RX(接收)(擰在一起)。因此直連線就是兩端同為EIA-568-A或者EIA-568-B,而乙太網交叉線就是一端使用EIA-568-A,另一端使用EIA-568-B的連接方法。
在千兆乙太網或者乙太網供電中,全部的四對差分對都被使用。

❷ 電腦usb介面在哪

電腦usb介面位置:

台式。

1、台式電腦的usb介面一般都在主機箱上。

2、右側和前邊電源位置附近都有usb介面。

3、建議多實用後面的介面,電源附近的盡量不要使用。

筆記本。

1、筆記本電腦的usb介面一般都在電腦外延。

2、不同的品牌型號有不同的位置,都在左右兩側或者後側。

3、有的人都習慣右手使用滑鼠,因此在右邊的介面會多一些。

注意事項

很多人的電腦是主機前置USB介面不能使用,主機前置USB介面是通過數據線連接在主板的對應口上的,如果連接松動,或者中間的數據線出現了問題,那麼,主機前置USB介面就不能使用了。

而主機後置的USB介面是主板上的,我們可以試試後面的USB介面能不能使用,如果能夠使用的話,就說明是前置USB介面出現了問題。

❸ 我想要新買的筆記本電腦,有一個叫usb3.1 gen1 type-c的介面,我想知道這個介面有什麼用,怎麼用,

USB3.1 gen1 可以使用USB滑鼠、USB鍵盤、USB攝像頭、USB列印機,USB3.1 gen1能夠使主機為器件提供更多的功率,從而實現USB——充電電池、LED照明和迷你風扇等應用,同時兼容USB2.0的設備。

Type-C的介面是一整套全新的USB物理規格,可以擴展成電源/USB傳輸/VGA或HDMI三個介面,通過適配器,還可以兼容USB3.0、USB2.0等上一代介面。

(3)電腦usb33介面名稱擴展閱讀:

外觀區別

USB3.0與USB2.0外觀區別,觀察USB(本身)的插口和電腦上USB插口,中間的塑料片顏色:USB3.0——藍色;USB2.0——黑色。當然,一些設備顏色區分並不規范。

比如一些主控晶元支持的非原生usb3.0就有可能不是藍色的,一些usb2.0的設備比如MP3,數據線等有可能是黑色或白色塑料片。

如不能通過顏色區分,也可以看介面針腳數。USB3.0相較於USB2.0多了幾個針腳,在Type-A介面上,介面的裡面多了5個針腳,Type-B介面則在介面上方多了一塊。

Type-C雙面可插介面最大的特點是支持USB介面雙面插入,正式解決了「USB永遠插不準」的世界性難題,正反面隨便插。同時與它配套使用的USB數據線也必須更細和更輕便。

網路 - USB Type-c

❹ USB介面的中文名字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縮寫,中文含義是「通用串列匯流排」。它不是一種新的匯流排標准,而是應用在PC領域的介面技術。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爾、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聯合提出的。不過直到近期,它才得到廣泛地應用。從1994年11月11日發表了USB V0.7版本以後,USB版本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到現在已經發展為2.0版本,成為目前電腦中的標准擴展介面。目前主板中主要是採用USB1.1和USB2.0,各USB版本間能很好的兼容。USB用一個4針插頭作為標准插頭,採用菊花鏈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外設連接起來,最多可以連接127個外部設備,並且不會損失帶寬。USB需要主機硬體、操作系統和外設三個方面的支持才能工作。目前的主板一般都採用支持USB功能的控制晶元組,主板上也安裝有USB介面插座,而且除了背板的插座之外,主板上還預留有USB插針,可以通過連線接到機箱前面作為前置USB介面以方便使用(注意,在接線時要仔細閱讀主板說明書並按圖連接,千萬不可接錯而使設備損壞)。而且USB介面還可以通過專門的USB連機線實現雙機互連,並可以通過Hub擴展出更多的介面。USB具有傳輸速度快(USB1.1是12Mbps,USB2.0是480Mbps),使用方便,支持熱插拔,連接靈活,獨立供電等優點,可以連接滑鼠、鍵盤、列印機、掃描儀、攝像頭、快閃記憶體檔、MP3機、手機、數碼相機、移動硬碟、外置光軟碟機、USB網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幾乎所有的外部設備。
USB是一個外部匯流排標准,用於規范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USB介面支持設備的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功能。
USB介面可用於連接多達127種外設,如滑鼠、數據機和鍵盤等。USB自從1996年推出後,已成功替代串口和並口,並成為當今個人電腦和大量智能設備的必配的介面之一。
USB使用一個四針的插頭作為標准插頭,採用菊花鏈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外設連接起來。

❺ 電腦的USB介面又叫什麼

摘要 即通用串列介面 Universal Serial Bus

❻ 怎麼查看自己電腦的USB介面類型

如何驗證我的電腦是否具有USB2.0埠
您可以很容易的辨別您的電腦是否有高速USB埠。打開"設備管理器",展開"通用串列匯流排"部分,您將會看到"Enhanced(增強)"USB主控制器選項。
該名稱在Windows 98下可能不同,因為這些系統中的"高速USB"驅動程序並非由微軟直接提供的(該驅動將在Windows ME、2000及XP的產品升級中提供)。
這些驅動程序是由廠商提供,且可能帶有廠商名稱(例如ADS、 Belkin、IOGear、Siig等)。目前市場上有兩種版本的標准USB埠控制器,將其集成到USB晶元中,可以使USB晶元以不同的傳輸速率自由的傳輸數據。
以下是高速USB控制器矽片的六大製造商:
• ALi (宏碁公司)
• Intel
• NEC
• SiS
• VIA
• nVidia (標稱 "標准" 控制器 -參閱以上說明)

在設備管理器中出現的任何其他品牌的名稱都可能是高速USB PCI附加卡。以上製造商不生產附加卡,只生產用於附加卡的晶元。

檢查設備管理器,看一看有沒有usb 2.0 root hub,或者還有usb的未知設備,那可能就支持usb2.0,如果主板不支持,那就不能升級為2.0

我的電腦->右鍵屬性->硬體,設備管理器->通用串列匯流排控制器中看有沒有USB2 Enhanced 字樣.

現在我們看到的都是USB2.0介面,其實不然,USB2.0分為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叫做USB 2.0 fast speed即為快速USB 2.0介面,其實它就是我們以前所接觸到的USB 1.1介面,只不過現在把它定義成這個名稱了.還有一種就是USB 2.0 high speed 即高速USB 2.0介面,也就是我們以前定義的常規的USB 2.0介面,分辨它們其實很簡單,單看USB上面的標識就能夠輕松的認出它們了.
進設備管理器,看看「通用串列匯流排控制器」一項,如果有usb 2.0 enhanced 或者usb high speed之類的就是有usb2.0了,反之就沒有。其實在bios里也能看到,自檢的時候注意看看也會有這些信息的。更簡單的辦法是,如果「通用串列匯流排控制器」里所有的「cotrollor」項都是一樣的,此電腦就不支持usb2.0

❼ 電腦主機後面的4個USB插口怎樣分那個是1那個是2

USB插口是沒有分1跟2的。

設置USB插口的方法:

1.首先,以Windows7系統為例,使用快捷鍵「Win+R」調出「run」窗口,如下圖所示,然後進行下一步。

❽ 什麼是電腦介面常用介面有哪些呀

一、 並行介面

並行介面又簡稱為「並口」。目前,計算機中的並行介面主要作為列印機埠,使用的不再是36 針接頭而是25 針D 形接頭。所謂「並行」,是指8 位數據同時通過並行線進行傳送,這樣數據傳送速度大大提高,但並行傳送的線路長度受到限制 ,因為長度增加,干擾就會增加,數據也就容易出錯。現在有5 種常見的並口:4 位、8 位、半8 位、EPP 和ECP,大多數PC 機配有4 位或8 位的並口,支持全部IEEE1284 並口規格的計算機基本上都配有ECP 並口。

標准並行口指4 位、8 位和半8 位並行口。4 位口一次只能輸入4 位數據,但可以輸出8 位數據;8位口可以一次輸入和輸出8 位數據。EPP 口(增強並行口)由Intel 等公司開發,允許8 位雙向數據傳送,可以連接各種非列印機設備,如掃描儀、LAN 適配器、磁碟驅動器和CD-ROM 驅動器等。ECP 口(擴展並行口)由Microsoft 、HP 公司開發,能支持命令周期、數據周期和多個邏輯設備定址,在多任務環境下可以使用MA(直接存儲器訪問)。目前幾乎所有Pentium 級以上的主板都集成了並行口,並標注為Par-allel 1 或LPT 1,這是一個25 針的雙排針插座。

2.中斷處理方式

在這種方式下,CPU 不再被動等待,而是一直執行其他程序,一旦外設交換數據准備就緒,就向CPU提出服務請求。CPU 如果響應該請求,便暫時停止當前執行的程序,執行與該請求對應的服務程序,完成後,再繼續執行原來被中斷的程序。中斷處理方式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它不但為CPU 省去了查詢外設狀態和等待外設就緒的時間 ,提高了CPU 的工作效率,還滿足了外設的實時要求。但是需要為每個設備分配一個中斷號和相應的中斷服務程序,此外還需要一個中斷控制器(I/O 介面晶元)管理I/O 設備提出的中斷請求,例如設置中斷屏蔽 、中斷請求優先順序等,這樣將會加重系統的負擔。此外中斷處理方式的缺點是每傳送一個字元都要進行中斷,啟動中斷控制器,還要保留和恢復現場以便能繼續原程序的執行,系統的工作量很大,這樣如果需要大量數據交換,系統的性能會很低。

3.DMA(直接存儲器存取)傳送方式

DMA 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採用一個專門的硬體電路——DMA 控制器控制內存與外設之間的數據交流,無須CPU 介入 ,從而大大提高了CPU 的工作效率。在進行DMA 數據傳送之前,DMA 控制器會向CPU 申請匯流排控制權。如果CPU 允許,則將控制權交出,因此在數據交換時,匯流排控制權由DMA 控制器掌握,在傳輸結束後,DMA 控制器將匯流排控制權交還給CPU,所以現在採用DMA 方式的設備CPU 佔用率都比較低。

不過由於計算機的外圍設備品種繁多,而且大多採用了機電傳動設備,因此現在CPU 在與I/O 設備進行數據交換時仍存在以下問題:

(1)速度不匹配。I/O 設備的工作速度要比CPU 慢許多,而且由於種類的不同,他們之間的速度差異也很大,例如硬碟的傳輸速度就要比列印機快出很多。

(2)時序不匹配。各個I/O 設備都有自己的定時控制電路,以自己的速度傳輸數據,無法與CPU 的時序取得統一。

(3)信息格式不匹配。不同的I/O 設備存儲和處理信息的格式不同,例如可以分為串列和並行兩種,也可以分為二進制格式、ACSII 編碼和BCD 編碼等。

(4)信息類型不匹配。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造成計算機實際使用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串列介面

計算機的標准介面叫做串列介面,簡稱為「串口」。現 在的PC 機一般有兩個串列口COM 1 和COM 2 。串列口不 同於並行口之處在於它的數據和控制信息是一位接一位 地傳送出去的。 雖然這樣速度會慢一些,但傳送距離較並行口更長, 因此若要進行較長距離的通信時,應使用串列口。通常 COM 1 使用的是9 針D 形連接器,而COM 2 有的使用的是 老式的DB25 針連接器。

三、USB 介面

USB 即「Universal Serial Bus 」,中文名稱為通 用串列匯流排。這是近兩年逐步在PC 領域廣為應用的新型介面技術。理論上講,USB 技術由3 部分組成:具備USB 介面的PC 系統、能夠支持USB 系統軟體和使用USB 介面 的設備。

自從微軟推出Win9x 以後,USB 進入實用階段。據 Dataquest 公司統計結果顯示,僅1999 年全球已有1 億台USB 設備售出,而這個數字到2000 年已增加到1 億 5000 萬台,預計到2001 年這個數字至少還會在這個基礎上翻一番。

USB 設備有兩種不同的連接器,稱為A 系列和B 系 列。A 系列連接器主要是為那些要求電纜保留永久連接 而設計的,比如集線器、鍵盤和滑鼠。大多數主板上的 USB 介面都是A 系列連接器。B 系列連接器是為那些需要可以分離電纜的設備二設計的。如列印機、掃描儀、Modem 等。物理的USB 插頭是小型的,與典型的串 口或並口電纜不同,插頭不是通過螺絲和螺母連接。

理論上USB 可以串列連接127 個設備,但在實際應用測試中,也許串聯3 ~4 個設備就已經力不從心了。

而且,作為USB 產品本身,只有鍵盤具備輸入、輸出雙頭設計,其 他產品一律只有一個輸入介面,所以就無法再連接另外一個USB 設 備。此時如果需要進行多個USB 設備的連接,就需要一個連接的橋 梁——USB HUB 。

目前的ATX 主板一般只有兩個內建的USB 介面(815E 晶元組將 此數量提升了一倍),但要連接4 個甚至4 個以上的USB 設備就必 須加裝USB HUB,通過USB HUB 來擴充USB 介面數量。

USB HUB 可以連接USB 設備,同時也可以串接另外一個USB HUB 。但是USB HUB 連續串接時不能超過三個,也就是說,不能 在第3 個被串聯的USB 介面上再串接USB HUB 。

USB HUB 的安裝步驟如下:

首先應開啟主板上的USB 介面。檢查 CMOS SETUP 中的USB 選項,如果是選擇為 Disabled,請將此選項改成Enabled,存 儲後進入Windows 便可找到USB 控制器。一 般的HUB 有一對二、一對四和一對五3 種 類型。所謂一對二,就是通過原來的一個 USB 介面,擴充出兩個USB 介面。說是一 對二,但由於會佔用原先的一個USB 口, 因此雖然擴充出兩個介面,但實質上只多出一個USB 介面。依此類推,一對四便可多出三個USB 介面,而一對五則可多出四個USB 介面(介面越多HUB 的價格當然也就越高,相應的耗電量也會增加)。以一對四的USB HUB 安裝舉例,這種USB HUB 有1 個輸入接頭和4 個輸出接頭。輸出接頭與輸入接頭的形狀不一樣,很容易區分。

同時,隨HUB 一般都會提供一條連接USB 裝置的導線,導線接頭一端用來連接USB 裝置(或USB HUB)的輸入端。導線的另一端接頭則是用來與USB HUB 輸出端連接的部分,依次對接安裝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現在許多USB 設備本身已經具備了USB HUB 的功能。比如某些顯示器,其機殼背面有4 個USB輸出接頭(當然,還有一個是USB 輸入接頭),所以這台顯示器也可承擔一個USB HUB 的責任。還有一點就是電源,一對二的USB HUB 通常沒有外接電源,而一對四的USB HUB 則大部分附帶電源適配器,不過一對四的USBHUB就算不接電源,也是可以工作的,只是每個介面只能供電約100mA 左右,而一旦接上電源適配器,則可提升至500mA 左右。

目前最新的USB 標准為USB 2.0,它與上一版本的最大區別就是速度大幅提升。USB 2.0 數據傳輸率將達到480Mbit/s,整整比USB 1.1 超出40 倍。同時USB 2.0 保持了很好的兼容性,數據電纜和介面與以前的介面相同。換言之,USB 2.0 設備可以插在USB 1.1 介面上,而USB 1.1 設備也能夠插在USB 2.0介面上使用。

時至今日,USB 已經在PC 機的多種外設上得到應用。輸出設備方面 ,包括掃描儀、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音頻系統、顯示器等等。掃描儀、數碼相機和數碼攝像機是最早使用USB 技術的產品,這幾種產品主要還是利用USB 的高速數據傳輸能力。輸入設備方面,USB 鍵盤、滑鼠器以及游戲桿都表現得極為穩定,很少出現問題。此外還有DSL 的USB 「貓」、IOMEGA 的USB ZIP 驅動器以及eTek 的USB PC網卡等等。如今越來越多的筆記本電腦都帶有USB 介面,這並不是說筆記本電腦可以從USB 介面中獲得多大的好處,關鍵在於那些經常在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傳輸數據的用戶,可以使用USB 介面提高工作效率。

四、IEEE 1394 介面

IEEE 1394 介面具有高速、可熱插拔等特點,在視 頻系統中被廣泛應用。由於電腦的飛速發展,現在已經在PC 機上看到1394 的身影了,如技嘉推出的GA-6VX7- 1394 主板就具有3 個1394 介面。IEEE 1394 的主板可廣 泛利用在各種視頻系統中,可通過IEEE 1394 介面簡單 地將數碼相機(VCR)里的數據直接送到PC 機里進行處理, 或通過IEEE 1394 介面傳輸到1394 硬碟里保存。而且 IEEE 1394 介面還可以用於網路連接,所有的設備均可通過IEEE 1394 介面高速傳輸數據。

可以預見,隨著USB 和IEEE 1394 介面的發展,以後機箱後面的介面種類有可能會大大減少,也許除了這兩種介面以外不會再有其他介面了。

五、磁碟介面

1.IDE 介面

IDE 介面也叫ATA 介面,只可以接兩個容量不 超過528MB 的硬碟驅動器。IDE 介面的成本很低, 因此在386 、486 時期非常流行。但大多數IDE 接 口不支持DMA 數據傳送,只能使用標準的PC I/O 埠指令來傳送所有的命令、狀態和數據。

2.EIDE 介面

EIDE 介面較IDE 介面有了很大改進,是目前 最流行的介面。首先它所支持的外設不再是2 個, 而是4 個。其支持的設備除了硬碟,還包括CD- ROM 驅動器和磁碟備份設備等。 其次,EIDE 標准取消了528MB 的容量限制,並 有更高的數據傳送速率和更低的系統資源佔用率。

3.SCSI 介面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介面又稱為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在伺服器和圖 形工作站中被廣泛採用。除了硬碟使用這種介面 以外,SCSI 介面還可以連接CD-ROM 驅動器、掃描 儀和列印機等。

SCSI 介面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可同時連接7 個外設;

(2)匯流排配置為並行8 位、16 位或32 位;

(3)支持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SCSI 通常可以達到5MB/s,FAST SCSI(SCSI-2)能達到10MB/s,最新的SCSI-3 甚至能夠達到40MB/s;

(4)成本比IDE 和EIDE 介面高很多,而且SCSI 介面硬碟必須和SCSI 介面卡配合使用,SCSI 介面卡
也比IED 和EIDE 介面貴很多;

(5)SCSI 介面是智能化的,可以彼此通信而不增加CPU 的負擔。在IDE 和EIDE 設備之間傳輸數據時,CPU 必須參與,而SCSI 設備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是主動運行的,能在SCSI 匯流排內部執行具體步驟,直至完成再通知CPU 。

此外還有藍牙介面,紅外線介面

❾ 怎麼查看自己電腦的USB介面類型啊

判斷方法有兩種:

一、外觀判斷:確認USB的介面類型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通過觀察USB介面的顏色可判斷介面類型。USB2.0介面為黑色,USB3.0介面為藍色。

(該名稱在Windows 98下可能不同,因為這些系統中的"高速USB"驅動程序並非由微軟直接提供的(該驅動將在Windows ME、2000及XP的產品升級中提供)。)

這些驅動程序是由廠商提供,且可能帶有廠商名稱(例如ADS、 Belkin、IOGear、Siig等)。

拓展資料」

通用串列匯流排(英語:Universal Serial Bus,縮寫:USB)是連接計算機系統與外部設備的一種串口匯流排標准,也是一種輸入輸出介面的技術規范,被廣泛地應用於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等信息通訊產品,並擴展至攝影器材、數字電視(機頂盒)、游戲機等其它相關領域。

最新一代是USB 3.1,傳輸速度為10Gbit/s,三段式電壓5V/12V/20V,最大供電100W ,新型Type C插型不再分正反。

USB是一個外部匯流排標准,用於規范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USB介面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功能。USB介面可連接127種外設,如滑鼠和鍵盤等。

❿ 請問誰知道電腦主板各元件名稱

名稱 位置標號 描述
CPU 【37】 Samsung S5PC100A80-LA40,ARM Cortex-A8,833MHz System Clock
DDR/DDR2 【39】 Samsung K4X1G163QE,DDR2,256M Bytes
Nand Flash 【36】 Samsung K9F2G08,256M Bytes SLC Nand Flash Memory
Nor Flash 【38】 AMD AM29LV160,2M Bytes (選配)
網口 【3】 DM9000網卡晶元,10/100Mbps乙太網口,RJ45介面
USB Host 【30】【31】
【32】【33】 USB Host 1.1,兼容OHCI V1.0
USB OTG 【2】 USB OTG 2.0
串口 【8】【10】【11】【12】【14】【17】 4路串口,2路5線串口,2路3線串口,支持2路485串口
音頻介面 【4】【5】【7】 WM9714晶元,採用3.5尺寸介面,音頻輸出口(綠色)、音頻輸入口(藍色)、左右喇叭介面(白色2.0間距插座)
SD卡介面 【27】【28】 兼容SD/MMC/SDIO,最高可支持32G SD卡存儲
TV out介面 【6】 RCA介面,標准復合視頻信號輸出,可直接連接各種視頻播放設備
Camera介面 【29】 支持ITU BT 601/656 8BIT模式,20pin 2.0間距雙排針插座,方便用戶調試任何一款camera;UT_CAMERA_B可以直接插入使用
VGA介面 【20】 支持VGA輸出,可直接連接VGA介面設備,比如電腦顯示器
LCD介面 【25】【26】 包含4線電阻式觸摸信號,支持24bit LCD,【25】50pin 2.0mm間距雙排針插座,方便用戶連接調試其他液晶屏,也可以連接選配的其他液晶屏;【26】40pin FPC連接器,可直接連接液晶屏,固定在主板上
SPI/AD/I2C介面 【13】 2路高速SPI、AD、I2C介面
GPIO介面 【16】 豐富的GPIO介面資源,方便用戶擴展外部設備及其他IO功能定義
鍵盤介面 【15】 8×8矩陣鍵盤介面
JTAG介面 【34】 20pin 2.54mm間距標准JTAG介面
LED用戶指示燈 【24】 4個藍光LED指示燈
用戶按鍵 【23】 板載6個用戶按鍵,默認功能為上、下、左、右、確定、返回
紐扣電池 【18】 提供RTC時鍾,確保掉電後日歷、時間仍能正常運作
電源介面 【1】 12V/2A直流電源輸入,搭配電源開關和電源指示燈
電源開關 【35】 電源輸入開關
串口設置開關 【9】 串口TTL、232電平設置
啟動設置開關 【21】 SW1設置啟動模式,支持SD、NandFlash、Nor Flash (選配) 啟動
復位按鍵 【22】 專用復位晶元,確保復位穩定可靠
HDMI 【19】 HDMI介面

閱讀全文

與電腦usb33介面名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上怎麼下載班智達的軟體 瀏覽:1159
無痕跡消除圖片軟體 瀏覽:722
免費小票軟體 瀏覽:956
華為在哪裡設置軟體停止運行 瀏覽:962
用電腦鍵盤調節聲音大小 瀏覽:1261
自動刷軟體賺錢 瀏覽:1263
古裝連續劇免費版 瀏覽:1416
工免費漫畫 瀏覽:1149
手機軟體專門儲存文件 瀏覽:1511
uos如何用命令安裝軟體 瀏覽:1317
有線耳機插電腦麥克風 瀏覽:649
侏羅紀世界3在線觀看完整免費 瀏覽:996
單個軟體怎麼設置名稱 瀏覽:722
鳳凰網電腦版下載視頻怎麼下載視頻怎麼下載 瀏覽:1387
明白之後如何免費獲得無人機 瀏覽:833
如何解禁軟體菜單 瀏覽:855
副路由器連接電腦視頻 瀏覽:1352
內置wifi電視如何裝軟體 瀏覽:1109
手機換零免費雪碧 瀏覽:1590
國行蘋果如何下載美版軟體 瀏覽: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