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免費資訊 > 民事糾紛找什麼部門咨詢免費

民事糾紛找什麼部門咨詢免費

發布時間:2022-06-30 09:09:45

1. 糾紛調解找什麼部門

民事調解可以找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是找公安機關下設的派出所或者找找司法局調解。如果不能解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分析
民事糾紛處理方式有四種,協議、調解、仲裁以及訴訟,當事人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作出選擇。協商。雙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協和讓步,解決糾紛,應以書面方式記載協商內容。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當爭議各方失去對話基礎,尋求第三方調解實為高明選擇。仲裁。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由其居中裁決的糾紛解決機制。仲裁一裁終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訴訟,一方向法院提出請求,由法院裁決糾紛的制度。訴訟是最終、最權威的糾紛解決機制,是當事人保護權利的最後屏障。處理民事糾紛的方式包括協商,調解,如果有仲裁協議可以申請仲裁,沒有仲裁協議的可以准備證據材料向人民法院起訴。不過,人民法院在審理清楚案件的基本狀況之後,一般也會對原被告進行調解,但法院的調解也不是強制的,如果不接受調解,法院會依法作出判決。法院調解在程序上要遵循法律程序,形成的調解協議不可違反國家的法律規定的原則。該項原則的具體要求是:第一,人民法院進行調解活動,程序上要合法。當事人不願進行調解或不願繼續進行調解的,不應強迫當事人進行調解;調解未成的,不應久調不決,而應及時判決,等等。第二,人民法院進行調解,調解協議內容應當不違反國家的法律規定。依據法律的規定,調解應當是當事人自願且應當合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 民事糾紛調解找哪個部門

民事糾紛調解先找街道辦事處、村社幹部解決。
如果,街道辦事處、村社幹部沒能調解好,可以找當地派出所解決,還是解決不好,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具體為先街道辦事處、村社幹部,再當地派出所,最後找法院。但是如果是勞動糾紛,需要先到勞動局或是當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
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由審 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
1、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2、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3、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4、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
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第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並盡可能就地進行。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
第九十五條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

3. 民事糾紛需要找什麼部門

法律分析:民事糾紛可以向鄉鎮、村,辦事處、居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也可以向法院起訴,如果是勞動糾紛,需要先到勞動局或是當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4. 民事糾紛找哪個部門

民事糾紛可以找鄉鎮、村,辦事處、居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也可以向法院起訴,但是如果是勞動糾紛,需要先到勞動局或是當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
民事糾紛,又稱民事爭議,是法律糾紛和社會糾紛的一種。
所謂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可處分性的)。民事糾紛作為法律糾紛的一種,一般來說,是因為違反了民事法律規范而引起的。民事主體違反了民事法律義務規范而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權利,由此而產生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民事爭議。總的來講,民法就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的特點具體如下:
1、民事糾紛主體之間法律地位平等;
2、民事糾紛的內容是對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
3、民事糾紛的可處分性。分別於行政爭議和刑事爭議。
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平等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復雜多樣,民事法律關系種類紛繁,難免會發生各種民事糾紛,如婚姻家庭糾紛、繼承糾紛、損害賠償糾紛、房屋產權糾紛、合同糾紛、知識產權權糾紛等。民事糾紛若不能得到妥善解決,不僅會損害當事人合法的民事權益,而且可能波及第三者甚至影響社會的安定。因此,各國都很重視民事糾紛的解決並建立了相應的處理民事糾紛的制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第五百九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依法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處理。

5. 如何處理民事糾紛應找什麼部門

民事糾紛可以向鄉鎮、村,辦事處、居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還可以向法院起訴。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六條
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6. 民事糾紛怎麼處理找什麼部門

如果有民事糾紛,可以到轄區居委會、村委會申請調解;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到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三條規定:居民委員會的任務:

(一)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產,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二)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三)調解民間糾紛;

(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

(五)協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

(六)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第三條規定: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任務是:

(一)調解民間糾紛,防止民間糾紛激化;

(二)通過調解工作宣傳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紀守法,尊重社會公德,預防民間糾紛發生;

(三)向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所在單位和基層人民政府反映民間糾紛和調解工作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7. 民事訴訟要找什麼部門

民事糾紛可以找村委會、居委會、當地派出所或公安部以及人民法院等部門。法律規定,自然人之間因人身的或財產的事件產生的糾紛,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因此民事糾紛可以找人民法院。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8. 民事糾紛該找哪個部門解決

民事糾紛可以雙方自己協商,達成和解,這時候不需要藉助第三方。和解不成可以找居委會調解,簽訂調解協議,雙方按照調解協議履行就可以。調解不成功的,可以雙方約定去仲裁委員會仲裁,仲裁處理較快,一裁定終局,仲裁委員會會下仲裁裁決書。最後還可以走訴訟的道路,找人民法院申請訴訟,這樣比較耗時間。
法律分析
1、和解。即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當事人是民事糾紛的主體,對爭議的事項享有充分的處分權能。是否行使處分權能、何時行使處分權能以及以何種方式行使處分權能概由當事人自行決定。
2、調解。糾紛當事人之外的第三者依據一定的社會規范(習慣、道德、法律等規范),在糾紛主體之間溝通信息,擺事實明道理,促成糾紛主體相互諒解、妥協,從而達成最終解決糾紛的合意。
3、在現階段的調解制度,主要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事主體之間的糾紛,這被西方人士成為東方經驗,除此之外,還有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公民之間的調解等。
4、仲裁。所謂仲裁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民事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法對民事糾紛居中審理並製作一定法律文書平息沖突的方法。仲裁屬民間性質,仲裁的基礎是當事人的合意。也就是說,提交仲裁必須以雙方當事人同意為前提。否則,仲裁程序不能啟動。在通常情形下,仲裁庭成員也由當事人選任。仲裁的最大特點是快速、簡便。隨著國家法制的日益健全,仲裁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5、訴訟。民事法律關系主體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權益受到侵犯,或者與他人發生爭議,以自己的名義請求法院予以審判保護的訴訟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二條 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9. 民事糾紛找哪個部門解決

民事糾紛可以向法院起訴解決。所謂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可處分性的);

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閱讀全文

與民事糾紛找什麼部門咨詢免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上怎麼下載班智達的軟體 瀏覽:1157
無痕跡消除圖片軟體 瀏覽:722
免費小票軟體 瀏覽:955
華為在哪裡設置軟體停止運行 瀏覽:961
用電腦鍵盤調節聲音大小 瀏覽:1259
自動刷軟體賺錢 瀏覽:1261
古裝連續劇免費版 瀏覽:1415
工免費漫畫 瀏覽:1147
手機軟體專門儲存文件 瀏覽:1509
uos如何用命令安裝軟體 瀏覽:1316
有線耳機插電腦麥克風 瀏覽:647
侏羅紀世界3在線觀看完整免費 瀏覽:995
單個軟體怎麼設置名稱 瀏覽:719
鳳凰網電腦版下載視頻怎麼下載視頻怎麼下載 瀏覽:1385
明白之後如何免費獲得無人機 瀏覽:831
如何解禁軟體菜單 瀏覽:855
副路由器連接電腦視頻 瀏覽:1351
內置wifi電視如何裝軟體 瀏覽:1107
手機換零免費雪碧 瀏覽:1589
國行蘋果如何下載美版軟體 瀏覽: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