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免費資訊 > 公園都是免費的靠什麼維持經營

公園都是免費的靠什麼維持經營

發布時間:2022-07-15 19:19:23

『壹』 有關公園經營方面的問題

還有很多
城市園林綠化當前產業政策實施辦法
城市園林綠化作為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業和城市環境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園林綠化是以豐富的園林植物,完整的綠地系統,優美的景觀和完備的設施發揮改善城市生態,美化城市環境的作用,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休息、游覽,開展科學文化活動的園地,增進人民身心健康;同時還承擔著保護、繁殖、研究珍稀、瀕危物種的任務。優美的園林景觀和良好的城市環境又是吸引投資、發展旅遊事業的基礎條件。城市園林綠化關繫到每一個居民,滲透各行各業,覆蓋全社會。園林綠化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系統的健康和活力,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園林綠化事業的地位和社會需求將不斷提高。分析其內部結構,大致由以下幾方面組成:
1.公共綠地管理:包括各級、各類公園,動物園、植物園、其它公共綠地及城市道路綠比管理。
2.專用綠地管理:包括防護綠地,居住小區綠地,工廠、機關、學校、部隊等單位的附屬綠地。
3.園林綠比建設、養護管理:包括園林綠化工程設計、施工、養護管理單位和隊伍。
4.園林綠化材料生產:包括為城市園林綠化服務的苗圃、草圃、花圃、種子基地等生產綠地管理及專用物資供給、保障事業。
5.園林綠化科研、教育、服務管理:包括園林綠化專業的科研、教育單位及園林內的商業、服務業單位。
城市園林綠化規劃、設計、施工、養護、管理、服務、生產、科研、教育等幾個環節,密切相關,互相銜接,在國民經濟中,形成了獨立的產業體系。同時又與城市規劃和市政、公用設施建設以及園藝、育種、植保、林業、氣象、水利、環保、環衛、文化、文物、旅遊、商業、服務等項事業發展密切相關或相包容,又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要同城市各項建設密切結合,協調發展。從總體上看,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具有為其它產業相人民生活服務的性質,是城市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系統中的組成部分,屬於第三產業。其中園林樹木、花卉和其它綠化材料的培育、養護同於種植業,有第一產業特點。園林綠化施工及專用設備材料製造,與建設業和製造業相似,有第二產業特點。
新中國建立後,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取得進展,但經歷曲折道路,近十多年來,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得到新的發展。截止1990年底,全國467個城市共有綠地474613公頃。其中建成區園林綠地217601公頃,公共綠地57863公頃。城市綠化苗圃有13941.5公頃,為城市建成區面積的1%。年植樹量約1億株。平均每城市居民佔有公共綠地3.9平方米,綠化覆蓋率平均為19.2%,建成區平均綠地率為16.9%。共有公園1926處,面積39084.2公頃,年遊人量達99628萬人次。園林綠化系統內職工總數為202315人。1990年園林綠化事業全年的維護、建設、更新改造支出總計88979萬元,占城市維護建設總支出4.23%。
我國園林綠化還比較落後,城市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都較低,而且,園林綠地的綠化質量普遍不高,同世界發達城市相比差距懸殊。在此情況下,侵佔綠地、改變現有規劃園林綠地性質的情況卻時有發生,對現有成果的鞏固和發展造成巨大 威脅。其主要原因是我國人口多,城市用地標准低,經濟和社會發展尚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國家財力、物力滿足不了實際需要,加之對園林綠化作用認識不足,管理機構不健全,法規、政策不配套,影響了園林綠化事業的發展和行業管理的實施。

『貳』 探究公園免費開放利於弊的目的(急、急、急!)

公園是指具有良好的園林環境,較完善的設施,具備改善生態、美化城市、瀏覽觀賞、休憩娛樂和防災避險等功能,並向公眾開放的場所。公園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伴隨著全球城市化的進程而發展起來的,是現代文明的標志。公園是否需要實行免票游覽?本文試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論證公園實行免票游覽的利與弊。

上海世博會「重慶館」方案公布 凸顯山水

關於重慶九鼎園林古建文物保護工程有限公司資質證書遺失的公示
關於印發《外地園林企業入渝登記備案管理規定》的通知
重慶渝洋園林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的公示
2009年園林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以考代答」考試成績公布
重慶市風景園林學會關於轉發重慶市人事考試中心《關於做好2009年我市風景園林專業人員資格考試考務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關於重慶海博園林景觀設計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的公示
一、從理論上講,公園作為准公共產品,應依循「用者自負」原則,但並非所有公園都要實行售票游覽。

現代公共管理理論認為,公共產品基本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純公共產品,如國防、環境保護、基礎科學等。第二類為俱樂部產品,如公共橋梁、公共游泳池以及公共電影院等。第三類「准公共產品」,如公共漁場、牧場等。准公共產品一般具有「擁擠性」的特點,即當消費者的數目增加到某一個值後,就會出現邊際成本為零。准公共產品到達「擁擠點」後,每增加一個人,將減少原有消費者的效用。

從公共產品的角度,反觀市政設施,就會發現以往常見的幾個誤區:實際上,除了國防、治安之外,許多公用設施例如公園並不具有「非排他性」,由全體納稅人來共同負擔是有失公平的。對於這一類公共產品來說,國際上就傾向於以收費的方式來取得相關收入,以沖抵政府的投入。

那麼,是不是所有公園都應該收費呢?回答是否定的。在這里我們必須首先知道公園的定義以及其分類標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園林基本術語標准》第3.1.2條,公園是指供公眾游覽、觀賞、休憩、開展戶外科普、文體及健身等活動,向全社會開放,有較完善的設施及良好生態環境的城市綠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城市綠地分類標准》,公園綠地按其主要功能內容分為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專類公園、帶狀公園和街旁綠地5個種類,下可分市性公園、區域性公園、居住區公園、小區游園、兒童公園、動物園、植物園、歷史名園、風景名勝公園、游樂公園、其他專類公園11個小類。

從公園分類中我們不難看出,對於社區公園、帶狀公園和街旁綠地這些最貼近老百姓生活居住的城市公園綠地,收費顯然是不合適的,具體的掌握標准還應該根據城市的具體情況綜合把握;對於綜合公園、專類公園、如兒童公園、動物園、植物園、歷史名園等等,由於其所承載的特殊功能,必須對參觀者數量加以限制,收費是實現其目標的一種有效手段。例如像頤和園、天壇這樣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可以通過門票來調節遊人的數量:植物園、動物園承擔著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重任,科普宣傳是其重要游覽功能之一,且在世界各國都是收取門票的;兒童公園更是要以門票的形式確保兒童的游覽安全等等。有人認為:「納稅就是付出公共產品的對價,再要求公民為政府提供的各項服務買單,未免霸道。」其實,公園除具有游覽觀賞、休憩娛樂、防災避險等功能外,還有一項重要功能就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據研究表明,城市綠地、特別是單位達到一定規模(面積大於3公頃且綠化覆蓋率達到60%以上)的綠地,在改善生態環境、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等方面具有實質性作用。所以,即使納稅人沒有進入公園,實際上也已享用了公園帶來的環境效益。更何況,僅靠政府的投入去維持所有公園的運營,目前看來是我們的財力無法承擔。

那麼,公園門票的作用是什麼呢?在建設部頒布的《城市園林綠化當前產業政策實施辦法》中指出:「有條件的公園實行售票游覽是現階段國家給公園的一項優惠政策,同時也是控制遊人量的一項管理措施。門票體現了公益性質,不足以補償公園建設和管理的成本……

(一)公園門票體現了公平原則,因為讓那些沒有到公園游覽的納稅人為遊客支付行政的成本是不公平的。

(二)公園門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任何公共地的使用都必然存在「擁擠效應」。擁擠的結果一會破壞景觀和環境,二會降低每一個遊客的享受程度。

(三)公園門票可作為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的手段之一。公園的永續利用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

(四)公園雖然作為公益事業應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但在現階段政府還不能全部承擔公園規劃、建設、管理、運營費用的前提下,公園門票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

二、從實踐中看,如不加分析地將公園全部實行免費開放定會引起不良後果。

(一)公地災難。「公地災難」的含義是:資源如果缺乏排他性的產權安排,就會導致對這種資源的過度使用,最後破壞公共地。公園如果實行徹底的免費,則消費者為了盡可能的獲得利益,必定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園游覽,最大限度地使用公園的「公共設施」,結果必定是公園設施的過度使用,而公園的承載力是有限的,結果對大家都沒有益處。

(二)增迦納稅人的負擔。「無論做什麼都要付出代價的。」這就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得曼所倡導的「天下沒有免費的晚餐」的要義。如果公園是「免費」的,那麼,公園所有的費用包括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等,必須全部從納稅人身上出,即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也就說,雖然從表面上看,公園的免費,我們大眾增加了福利或者說得到了好處,但這些好處是有代價的,並不是某個部門免費的供應或者仁慈的施捨。

(三)安全隱患。公園是一個公眾活動的場所,遊客在購買門票進入時,公園的經營者就相應承擔了保證消費者安全的責任。一旦公園免費開放,遊客數量無法控制,由此產生意外傷害事故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四)降低服務質量。如果是「免費」的,公園作為「公益性事業」,工作人員將因缺乏競爭和激勵機制使服務質量大打折扣。工作人員沒有生存危機,則實際上相當於上了保險;沒有激勵,哪來服務的動力,反正服務得再好,也不會增加收入,不會涉及工作人員自己的利益。

三、結論

將公園定位於「准公共產品」已經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同,但公園是否免費不但取決於城市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還與公園性質本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不可一概而論。

推進公園免費開放是一個理性的過程,是需要公園各方面的基礎條件支持,需要政府形成一套支撐「免費開放」的政策管理體系。表面上,「免費開放」尷尬的產生,是因為市民對「免費參觀」的熱情遠遠超過了免費開放公園的接待能力,實際上是城市沒有形成一套支撐「免費開放」政策順利實施的經營管理體系。「免費開放」並不是關閉售票窗口、拆除圍牆那麼簡單;更不是可以拿來「作秀」的「實事工程」。在「拆除」籬笆的同時,「免費開放」更需要復雜的構建。

其一,公園從收費走向免費,絕不能一窩蜂、一刀切,要具體衡量各個地區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公園自身的特點,量力而行,盲目的跟進只會適得其反。這是因為,公園要實現「免費開放」,首要堅持公共財政的原則。按照原財政部長項懷誠的權威解釋:「公共財政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主要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進行的財政收支活動或財政運行機制。」也就是說,政府財政應盡量保證公共需要的投入,其中當然包括滿足公共需要的「免費公園」。

其二,公園免費開放政府應該有計劃、有規劃地逐步免費開放公園,尤其是市區里的綠地,要解決公園免費開放後帶來的種種問題,除了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市民公德心,還要加強管理,公園方面要多設警示牌,同時相應增加廁所、垃圾桶等公共設施,把服務做得更貼心。

公園免費開放後受破壞的現象,在國內外是一個普遍現象,需要一個過渡階段,目前公園運作機制的缺乏造成以前公園管理多為粗放型,在公園免費開放後管理無法跟上。

其三,公園免費開放需要提前做好准備工作,在資金投入和加強管理兩方面下功夫,量力而行,避免出現以犧牲質量為代價、使免費之路越走越難的情況。在有政府投入為主的前提下,一要大力倡導綠地認建認養,募集綠化專項基金,逐步提高認建認養在經費收入中的比重,降低門票在公園總收入中的比重;二要改革現有公園管理體制,積極探索社會化管理、養護、保潔、保安等實施企業化運作,形成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實現公園管理層和作業層分開。

同時,公園免費開放還要具體看公園的類別,有些公園因為自身特殊的性質就不適合走免費開放這條路。對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名錄」、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公共綠地,其門票不但不應免除。而且票價還應與國內外同類參觀點門票價位相近;對一些專類公園比如植物園、動物園,自身運行的費用就比較大,功能特殊,成本相對要高一些,適當的收取門票費用既能補充公園開支,還能控制客流量,以免公園不堪重負;對全市性、綜合性的公園,可以參考旅遊市場價值定價位;對一些企業投資建設的公園,由企業自主決定是否免費開放。

就重慶而言,公園是否收費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方面要通過門票收費來最大限度地保護歷史傳承下來的自然遺產以及具有環保功能的專類公園,限制遊客過多而帶來對資源的損耗與破壞;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發展區域性公園、居住區公園、帶狀公園等直接為老百姓服務、改善居住區環境的公益性公園。

『叄』 剛想到一個問題,旅遊景點免費對當地經濟的提振會大於旅遊景點收費嗎

個人的想法是一般如此。這個有先例,就是公園免費開放。好多年前公園都是收費的,收入主要靠門票,還有就是政府補貼。後來免費後,去的人多了,公園的收入主要是靠租金:喝茶、打牌、娛樂設施,具體不知道有沒有政府補貼。個人的感覺是收入肯定比收費的時候要高一些。這個模式有一定的限制:規模。必須有一定的人流量規模,依靠免費的力量達到規模,之後靠形成的商業流量來招商引資,然後再靠租金維持免費平台的運作。形成良性循環之後就能盈利持續運轉,如果經營不善就還是得靠政府補貼。比如,九寨溝之類的保護景點有人流量的限制,可能規模會影響其綜合效益。總之,多半是確定的,但還得考慮具體情況,綜合效益與規模有關,也不見得能夠定量計算出來。

『肆』 什麼叫公益性的市政公園

顧名思義,公益性應該是公園的首要屬性。城市公園是城市的起居空間,是居民和遊客的重要休閑遊憩場所,除了部分娛樂性收費公園外,大部分城市公園都屬公益性公園。城市公園不僅為公眾提供休閑娛樂等公共服務,還具有防災減災、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美化城市景觀等功能。

有鑒於此,兼具公益屬性和為大眾服務功能的城市公園,其經營活動應該以不損害公眾的休閑權利、保護環境和綠地為前提。若放任公園的盈利性活動,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園綠地被商業經營所侵佔,這直接與城市公園的公益性相悖逆。那麼,是否有一條可以兼顧公益性和盈利性的中庸之道,既可以維護公園的公益性,又能為公園管理和維護提供有效的財源支持呢?

城市公園主要分為3種不同的經營模式:一種是由地方政府買單,全面免費開放,前提是政府有很強的財政支付意願及支付能力;一種是誰享受誰來承擔公園管理和維護成本,這種模式肯定具有合理性,但是由於百姓對高價門票較為抵觸,遊人寥寥無幾也會導致公園既難以獲得經濟效益,又難以獲得社會效益;第三種則是在地方政府財政投入難以支撐的情況下,公園採取一種折中的方式,即在低價或免費的情況下,把公園部分土地或設施用作商業開發,以彌補政府財政投入和維護成本不足。

『伍』 免費公園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一、公園內部管理難度加大
1、遊客數量明顯增加,成份更加復雜,公園治安管理問題突出。公園免費開放後,每天的遊客量增加到原來的3倍以上,且滯留公園時間延長。由於沒有收費,大量的流浪人員、不法分子,擦皮鞋的,乞討的人員進入公園,有的經常在廁所洗澡,亂曬衣服;有的票販子聚集在公園分贓;流浪人員以園為家等,給公園的游園秩序和游園安全帶來一定的影響。
2、設施破損嚴重。遊客量增加以及遊客素質參差不齊,導致公園內的綠地、園林設施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園內各類設施的維修、翻新頻率也大大增加了,植物受損情況的加重,需補植、調整費用也在同時加大,園容園貌衛生保潔、公園的樹木花草的養護管理難度十分突出。
二、公園管理資金嚴重不足
1、維護經費大量增加。公園開放後,公園所需設施設備增多,園容衛生保潔和園林綠化維護成本增大,管理人員增加,人員工資上漲,導致管理費用不斷增長,甚至膨脹。財政撥付有限,如此巨大的開支對每一個公園基層管理單位來說,無疑是一項非常沉重的負擔。
2、公園收入下降,資金短缺矛盾突出。長沙市公園屬於差額事業單位,由市財政撥付一定的款項,其餘部分靠自身創收來維持公園日常管理。由於歷史原因,公園正式職工多,退休職工多,隨著近幾年職工工資的不斷上漲,人員工資負擔相當重。一方面要保證職工工資,一方面公園又要建設與管理,建設管理資金嚴重短缺,導致公園的核心取向與追求經營利益之間產生尖銳沖突,不利於公園建設、管理和可持續發展。
三、公園經營創收遇到阻力,發展凸顯瓶頸。
隨著公園管理成本的不斷上升,迫使公園管理者想方設法尋找新的增長點,努力拓寬經營思路,然而卻遇到諸多困難。
1、經營活動遇阻,經營收入下降。門票開放後,門票收入沒有了,財政每年雖然撥付了一定的門票收入款項,但遠遠不夠。小公園還能勉強持平,而大的公園卻相差甚遠。在重大節假日,因為不能收取門票,公園沒有資金開展各種特色游園活動。
2、公園內經營項目發展空間有限。以我們曉園公園為例,游樂場經營項目老化,陳舊,收入甚微,遠遠不夠發當班人員的工資。想要跟進新的游樂項目,沒有足夠的資金,要承擔相當大的風險;想要提質改造成別的項目,又受到上級和市民遊客的質疑和反對,說」公園商業味太濃、綠地被侵佔」等等。可以說,長沙市的公園在拓展經營項目上騎虎難下,經營項目創收與凸顯公益性,淡化商業性的矛盾十分突出。
四、公園人才短缺,職工隊伍老化
公園正式職工多,同時老齡化相當嚴重,40歲以下的青年比例不到職工總數的15%,退休職工佔到將近40%;職工以工人為主,學歷學識水平不高。從2002年起,公園就沒有進畢業生,只有少量的軍轉幹部和軍嫂,因此,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奇缺,職工隊伍老化等嚴重影響了公園的管理與發展。

『陸』 現在城市公園搞得很火爆,那它的管理方式都有哪些啊

1.物業管理外包、盈利場所自營

通過招標引入物業管理公司管理,政府支付物業管理費用,盈利的場所和設施由政府管理和收益。此方式的好處在於:管理責任明晰,政府制定場所的收費標准,公眾利益易於得到保障;弊端是管理費用難以界定,經營收益由政府統收統支,人員編制增多,管理漏洞大,不利於設施的更新。

2.物業管理和盈利項目整體外包

政府出讓合同期內的公園經營收益,用以抵扣日常管理開支,並且鼓勵經營公司不斷改善和提升公園的環境和設施,增加盈利項目的吸引力,截留增收,最終達到以園養園的目的。

(綠維創景)

閱讀全文

與公園都是免費的靠什麼維持經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上怎麼下載班智達的軟體 瀏覽:1157
無痕跡消除圖片軟體 瀏覽:722
免費小票軟體 瀏覽:955
華為在哪裡設置軟體停止運行 瀏覽:961
用電腦鍵盤調節聲音大小 瀏覽:1259
自動刷軟體賺錢 瀏覽:1261
古裝連續劇免費版 瀏覽:1415
工免費漫畫 瀏覽:1146
手機軟體專門儲存文件 瀏覽:1509
uos如何用命令安裝軟體 瀏覽:1316
有線耳機插電腦麥克風 瀏覽:647
侏羅紀世界3在線觀看完整免費 瀏覽:995
單個軟體怎麼設置名稱 瀏覽:719
鳳凰網電腦版下載視頻怎麼下載視頻怎麼下載 瀏覽:1385
明白之後如何免費獲得無人機 瀏覽:831
如何解禁軟體菜單 瀏覽:855
副路由器連接電腦視頻 瀏覽:1351
內置wifi電視如何裝軟體 瀏覽:1107
手機換零免費雪碧 瀏覽:1589
國行蘋果如何下載美版軟體 瀏覽: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