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董雞夜晚飛行叫聲下載
音樂下載
❷ 關天白面和董雞引叫
懂雞最好抓,白面雞也一樣,基本上是全中,可惜我們這邊太少。
❸ 一種水鳥跟野鴨大小差不多,叫聲,洞洞,洞洞的是啥鳥呀
董雞(學名:Gallicrex cinerea)為秧雞科董雞屬的鳥類。中型涉禽。雄鳥頭頂有像雞冠樣的紅色額甲,其後端突起游離呈尖形,全體灰黑色,下體較淺。雌鳥體較小,額甲不突起,上體灰褐色。非繁殖期雄鳥的羽色與雌鳥相同。棲息於蘆葦沼澤,灌水的稻田或甘蔗田,湖邊草叢和多水草的溝渠。多在晨昏活動,陰天時可整天活動。站立姿勢挺拔;飛行時頸部伸直,平時很少起飛,善於涉水行走和游泳,雄鳥行走時尾翹起,頭前後點動。分布於印度次大陸、亞洲、中國大陸及台灣;越冬於日本、馬來半島、婆羅洲、爪哇、蘇拉威西及小巽他群島。
❹ 董雞叫聲誘捕用什麼聲
擊鼓。
董雞善於行走和游泳,行走的時候尾巴經常翹起來,走一步點一下頭,很少飛行,不得已才會飛行,並且不做遠距離飛行,在發情期的時候,它們的叫聲很像是擊鼓的聲音,清脆單調。
董雞為秧雞科董雞屬的鳥類,中型涉禽,雄鳥頭頂有像雞冠樣的紅色額甲,其後端突起游離呈尖形,全體灰黑色,下體較淺。雌鳥體較小,額甲不突起,上體灰褐色。
❺ 江西有沒有毛雞呢,知道的,請說下
昨天到山上抓竹雞,聽到,咕咚咕咚的聲音,一直以為這個是董雞叫,然後我就放了下董雞叫聲,結果一看,有隻尾巴長,展開的比較大,尾部是黑色的,翅膀是紅色的,我就知道這個是毛雞,今天終於第一次見到毛雞了,,接著我便放毛雞的聲音,只要一放毛雞聲音,毛雞就馬上飛過來,飛到旁邊的樹上,我馬上去布套,可能是它看到我了,就飛開,等我又把套布到它不遠地方,它又飛到另外地方,折騰了兩次,沒引下來,我也沒假媒,,快10點了,太陽太大,就放棄了,收套走人,今天雖然空軍,但收獲不小,第一看到了,毛雞了,第二,碰到一群竹雞了,只怪我沒耐心等,我去趕竹雞,結果,兩只竹雞已經走到套子旁邊了,趕飛走了。 查看原帖>>
❻ 小毛雞怎麼叫的跟大毛雞一樣叫聲么.
不一樣的。對雄雞而言,大毛雞的聲調高低變化明顯,持續時間長;而小毛雞的聲調高低變化不明顯,持續時間短。
❼ 董雞叫聲誘捕用什麼聲
擊鼓的聲音。因為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董雞它們的叫聲很像是擊鼓的聲音,清脆單調,可以用類似董雞的叫聲吸引然後捕捉。
❽ 類似杜鵑吃松毛蟲這樣的益鳥資料
一、啄木鳥資料
啄木鳥---森林醫生,是常見的留鳥,在我國分布較廣的種類有綠啄木鳥和斑啄木鳥。它們專門覓食天牛、吉丁蟲、透翅娥、蠢蟲等害蟲,每天能吃掉1500條左右。由於啄木鳥食量大和活動范圍廣,在13.3公頃的森林中,若有一對啄木鳥棲息,一個冬天就可啄食吉丁蟲90%以上,啄食肩星天牛80%以上,所以,人們稱啄木鳥是「森林醫生」。
鴷形目(Piciformes)啄木鳥科(Picidae)啄木鳥亞科(Picinae, 真啄木鳥)鳥類,約180種,以在樹皮中探尋昆蟲和在枯木中鑿洞為巢而著稱。除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幾乎遍布全世界,以南美洲和東南亞數量最多。多數啄木鳥為留鳥,但少數溫帶種如北美的黃腹吸汁啄木鳥(Sphyrapicus varius)及撲動鴷(撲動鴷屬〔Colaptes〕)有遷徙習性。
大多數啄木鳥終生在樹林中度過,在樹幹上螺旋式地攀緣搜尋昆蟲;只有少數地上覓食的種類能像雀形目(Passeriformes)鳥類一樣棲息在橫枝上。多數啄木鳥以昆蟲為食,但有些種(尤其是Melanerpes屬)吃水果和漿果,吸汁啄木鳥一般在特定季節吸食某些樹的汁液。春天,啄木鳥的響亮叫聲,是雄性佔領地盤的表示,加以常常啄擊空樹,或偶爾敲擊金屬而使聲響擴大;在其他季節中,啄木鳥則通常無聲。啄木鳥多無社群性,往往獨棲或成雙活動。
橡樹啄木鳥(M. formicivorus)長約20公分(8英寸),分布於北美洲西部、南到哥倫比亞的落葉林中。以橡樹果作為冬天的食物,在樹皮上鑽洞儲存食物。紅頭啄木鳥(M. erythrocephalus)體型與橡樹啄木鳥相似(19∼23公分〔7.5∼9英寸〕),稀疏地分布於洛磯山脈以東的北美洲溫帶開闊林地、農地和果園。
啄木鳥屬(Dendrocopus)的著名種類有絨啄木鳥(D. pubescens),約僅15公分(6英寸)長,棲息於北美洲溫帶林地或果園;大斑啄木鳥(D. major),長約23公分(9英寸),分布於歐亞大陸西部溫帶,南到北非森林和果園;柔毛啄木鳥(D. villosus),長20∼25公分(8∼9.8英寸),分布於北美洲溫帶。
黑啄木鳥屬(Dryocopus)包括兩個著名的種:黑啄木鳥(D. martius),長約46公分(18吋),分布於歐亞大陸溫帶的針葉林和山毛櫸林,北美黑啄木鳥(D. pileatus),長約40∼47公分(15.5∼18.25吋),分布於北美洲溫帶大部分的成熟林中。
兩種三趾啄木鳥構成了三趾啄木鳥屬(Picoides):北三趾啄木鳥(P. tridactylus),分布范圍從北半球的亞北極區,南至某些山區;黑背三趾啄木鳥(P. arcticus),分布於加拿大中部的森林。
緋紅背啄木鳥(Chrysocolaptes lucis)分布於從印度到菲律賓島的開闊林。綠啄木鳥(Picus viridis)分布於歐亞大陸溫帶向南到北非的林地。紅腹啄木鳥(Centurus carolinus)分布於美國東南部的落葉林。
象牙嘴啄木鳥(Campephilus principalis),以其體型(長45公分〔18吋〕)和漂亮著稱,曾見於古巴和美國南部。雖列為瀕危物種,據信已滅絕。然而在2005年,有研究者聲稱在阿肯色州東部見到此鳥。這種鳥的一個亞種,古巴象牙喙啄木鳥(C. principalis rdii),據信已滅絕,另一個親緣種,墨西哥的帝王啄木鳥(C. imperialis)為極度瀕危種,甚至可能已滅絕。
二、益鳥的資料
1.食蟲益鳥
赤腹鷹 扇尾沙錐 四聲杜鵑 大杜鵑夜鷹 藍翡翠 三寶鳥 戴勝 黑枕綠啄木鳥 斑啄木鳥 星頭啄木鳥 藍翅八色鶇 金腰燕 白鶺鴒 山鶺鴒 暗灰鵑 綠鸚嘴鵯 白頭鵯 虎紋伯勞 紅尾伯勞 棕背伯勞 黑枕黃鸝 黑卷尾 灰卷尾 發冠卷尾 松鴉 紅嘴藍鵲 灰喜鵲 喜鵲 烏鶇 紅尾斑鶇 棕頸鉤嘴鶥 黑臉噪鶥 畫眉 大葦鶯 黃眉柳鶯 黃腰柳鶯 壽帶鳥 大山雀 三道眉草鵐
2.食鼠益鳥
紅角鴞 領角鴞 雕鴞 領鵂鶹 鵂鶹 縱紋腹小鴞 長耳鴞 貓頭鷹
3.食草益鳥
環頸雉 白冠長尾雉 紅胸田雞 白胸苦惡鳥 董雞 黑水雞 鳳頭麥雞 金翅雀
4.播種益鳥
黃臀鵯 絲光椋鳥 灰椋鳥 八哥 錫嘴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