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冠治療費用是自費還是國家全權免費
新冠肺炎治療費用是由國家負擔的。依據國家規定,無論是確診還是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住院醫療費都不用自己承擔,由國家和各級政府承擔。
據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的《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經費保障政策的通知》,對於確診患者發生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
所需資金由地方財政先行支付,中央財政對地方財政按實際發生費用的60%予以補助。由於每個患者治療的時間、用葯類型及多少等不同,費用方面會存在差異。但不管費用是多還是少,患者們都無需擔心,國家財政兜底。
異地就醫的新冠肺炎患者費用承擔
按照「兩個確保」政策要求,對於衛生健康部門認定的確診和疑似患者,無論是本地或異地患者,都實行先救治、後結算。
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就醫地財政給予補助,異地就醫醫保支付的費用由就醫地醫保部門先行墊付,疫情結束後全國統一組織清算,由參保地醫保部門與就醫地醫保部門結算。
同時,在特殊時期實行特殊政策,打破醫保常規管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而不是以診療過程為中心。對確診和疑似患者,即使是診斷為確診和疑似前的費用都納入「兩個確保」政策范圍。
『貳』 實踐證明我們的防控措施科學有效,我國的防疫措施是怎樣的
我國的疫情防控措施在世界來看都是有效的,其中主要方面的防禦措施有以下幾類:
堅持動態清零的疫情防控政策,面對疫情的來勢洶洶,我國既沒有選擇躺平,也沒有選擇閉關鎖國,而是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之上去保持疫情的靈活調整。例如把某些風險地區分為低風險區域中風險區域和高風險區域,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疫情防控政策。在每一個疫情防控點都有24小時的工作人員值班,同時還會進行大量的核酸檢測來篩選一些潛在的疫情風險。
新冠疫苗接種率較高,也是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辦法。我國有14億人口基數,接種新冠疫苗的概率達到了60~70%左右,根據相關的醫學專家介紹,要想達到中國的完全開放疫苗接種率至少要達到80%以上,並且新冠疫苗對人體的保護率達到了70%以上。
『叄』 疫情隔離,物資是不是免費的
對於確診新冠肺炎的病人,治療費用由國家承擔,這一政策基本沒有爭議。於私是減輕病人負擔,於公則是避免"看不起病"的感染者游離在外傳染他人。
近來頗有爭議的是,如果因疫情防控需要被強制隔離,住宿及生活費用該由誰承擔?天下畢竟沒有白吃的午餐,接納隔離人員的賓館一定會收費,一日三餐也不可能完全依賴捐贈。在政府、個人和第三方之間,如何分擔隔離成本才是最佳選項?
解決這一爭議,需要考慮三個層次的問題:一是合法性,即政府收費有無法律依據?二是合理性,即在依據不明的前提下,政府收費是否合理?三是可操作性,即如果需要收費,具體標准該如何確定?
政府向被隔離人員收費合法嗎?
《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規定:"……政府應當對被隔離人員提供生活保障"。單看這一款,政府似有義務兜底隔離費用;但如果加上第一款,就知道這一條僅針對"已經發生甲類傳染病病例的場所或者該場所內的特定區域的人員",並不包括外來人員。換句話說,若因本地發生疫情被就地隔離,食宿費用應由政府承擔;但若因來自外地疫區需要隔離,《傳染病防治法》並未對費用問題予以明確。
市場經濟的原則是"誰受益誰付費"。即使隔離本地人員,消耗隔離場所食宿資源的也是被隔離人,為何要由政府買單呢?
原因之一,"誰受益誰付費"的前提是契約自由,即買家對於買不買、買什麼和買多少有自由選擇權,賣家不能強迫交易。對本地人員的隔離恰恰具有強制性,是否隔離、何處隔離和食宿標准這些合同要素,都不由被隔離者選擇。如果隔離要收費,既是"霸王合同",又是"強迫交易",顯然不符合市場原則。
原因之二,防疫隔離除了吃住與付費的對價關系,本質上也是政府暫時"徵用"高風險人員的人身自由。"徵用"是一種強制購買,為了公共安全,被隔離人員有義務讓渡短時間的自由,但也有權利獲得合理補償。鑒於補償費用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兼之對自由的"徵用"只需要相對人不作為,而不必像醫務人員那樣積極沖鋒陷陣,所以補償頂多是象徵性的,但至少不應讓被隔離人員自掏腰包——正如不可能讓醫生自己買葯上前線。
原因之三,如果要求被隔離者付費,可能引發何種社會效果呢?首先是一部分應當隔離的人員可能會想方設法逃避隔離,結果自然是危及公共安全。一旦出現"漏網之魚"導致疫情擴散,即便僅僅算經濟賬,也一定是因小失大。其次是不排除部分地方官員與隔離場所勾結,隨意擴大隔離范圍、提高收費標准,把防疫做成生意,結果難免是助長腐敗。正是因此,綜合權衡免費隔離的直接成本和收費隔離的潛在損失,對於沒有選擇權的本地人員,地方政府應當實施免費隔離。
問題在於,相比身不由己的本地人員,部分外來人員似乎有充分的自由去選擇是否隔離、何處隔離。比如近日因歐美疫情爆發,大量旅客迴流中國,給京滬等門戶口岸造成極大的隔離壓力。嚴格說來,這些旅客明知入境就要隔離,似乎可以選擇是否回國,也可以選擇從何處入關。既然《傳染病防治法》並未對這類人員的隔離費用作出規定,各地政府應當如何取捨呢?
規定不明時,對流入人員收取隔離費用合理嗎?
表面看來,外來人員自願流入,自行承擔隔離費用,一則你情我願,二則等價交換,應屬天經地義之事。正是因此,一些高速路口就設有收費隔離公示牌,一是希望外來人員知難而退,二來也算明碼實價誠信收費。更極端地說,低風險地區接納高風險地區流入人員,沒在隔離費用之外另行收費,似乎已是仁至義盡。然而,公共政策並不僅僅是消費契約,在合同自由和等價交換原則之外,還必須考慮更多復雜因素。
首先,流入地政府必須甄別外來人員是否真有選擇的自由。比如在疫情爆發前去疫區出差的本地人員,或者被旅居國遣返的出國人員,多數人並沒有選擇是否返鄉的自由。要求他們付費隔離,要麼使其流落街頭,要麼就是強買強賣,無論如何都觸及文明社會的底線。與此類似,當特定區域因為疫情發生嚴重人道災難,面臨緊迫危險的居民自行流出,也很難說得上是自由選擇。
其次,流入地政府必須掂量收費隔離的間接成本。一是不能因當地的些許得失影響抗疫大局,比如從疫區返回的抗疫人員,不管是火神山等工程建設者還是物資運輸司機,嚴格說來確屬自願往來,當地進行收費隔離頂多是"不仗義",但卻可能影響到抗疫大局,應從全國層面予以禁止。二是要區分當前成本和長遠收益,比如對疫區前來的務工人員免費隔離,既可爭取到本地復工復產的關鍵勞動力,也可提升本地形象,長遠看可能利大於弊。
最後,只有在隔離措施全覆蓋的前提下,才可以討論對自願流入人員收費隔離。如果隔離措施有漏洞,一些顧慮隔離費用的流入人員,難免會私下潛入而成為"漏網之魚"。如此一來,不僅存在疫情擴散的風險,還造成"好人吃虧、壞人得利"的錯誤導向。
如需收費,標准如何確定?
如上所述,對於法律上沒有明確的外來人員的隔離費用,在滿足嚴格條件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要求一些被隔離人員自行負擔,似乎也算合情合理。鑒於隔離措施本質上是一種行政強制行為,基於普遍的行政法治原則尤其是比例原則,隔離收費應當滿足兩個標准:
一是隔離地點必須滿足必要的質量標准,包括安全保障、飲食營養、活動空間、資訊傳輸和醫療支持等。簡而言之,隔離不是坐牢,隔離措施應當僅以控制潛在的疫情擴散為上限,不得不當降低被隔離人員的正常生活水平。
二是收費僅以覆蓋成本為限,不宜"發疫情財"。畢竟,考慮到"拒疫情於轄區之外"的動機和逐利天性,一些地方政府難免有高價收費的沖動。但公權不應成為賺錢的工具,更不能淪為"敲竹棒"的打手,否則將是對其合法性的極大沖擊。
簡而言之,疫情期間的適度人員流動和強制隔離,於公於私都屬必要。對於隔離外來人員的收費問題,簡單的判斷標准應該是:非自願選擇者不收費、有功於大局者不收費、可能漏網者不收費、質次價高時不收費。
唯有如此,才能在護衛抗疫大局的前提下,利用市場規則實現相對公平的社會效果。建議在"一盤棋"的思路下,以上述准則為參考,綜合協調各地隔離收費政策,避免地方各自為政、以鄰為壑甚至"把抗疫當生意"的亂象。
『肆』 現在做核酸是全國免費嗎
現在做核酸檢測不是免費,檢測的費用需要由被檢測者承擔。
目前全國的疫情已經平穩,檢測試劑的供應也比較平穩,國家已經確定了很多可以提供核酸檢測的機構,懷疑病毒感染的患者或者是有檢測需求的人群可以自願到指定的檢測機構進行檢驗。
但是目前對於檢測人群的流量還是有所限制,在進行核酸檢測前一定要提前預約,約定好檢測的時間,然後被檢測者要做好檢測前的准備。到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帶好口罩,既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為了他人的安全。在此前由於我國出現了新冠病毒疫情,為了盡快排查相關的疫情人員,所以需要做好核酸檢測工作,部分人員是免費進行核酸檢測的。只不過,做核酸檢測現在免費嗎?針對這個問題,你知道嗎?核酸檢測費用
核酸檢測費用
現在做核酸檢測是否可以免費呢?比如蔡甸區新入院陪護人員9日起免費做核酸檢測,其他的人員想要做核酸檢測,那麼就是需要繳費的。另外,成都出現了新增確診病例,同時對於部分人員做核酸檢測也是免費的。其實是否會免費,這點不能確定,因為每一個地區的政策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是個人去醫院進行核酸檢測,那麼就是需要自費,並且不可以報銷。在做核酸檢測之前,需要了解清楚。
『伍』 為什麼我國會免費接種新冠疫苗
我國會免費接種新冠疫苗主要因為生命健康重於一切、我國財政實力有這個能力、疫苗的生產成本降低、全民免費接種疫苗是為了防範更大的損失。
1、生命健康重於一切
從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發生之後,我國各級部門就高度重視,不惜一切代價來救治各種患者,而且為了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從中央到地方都撥付了很大的資金。
各級政府之所以花這么大的資金去防範新型冠狀病毒,說明我國對人民的生命對人民的健康是高度重視的,生命和健康永遠處於第1位,所以目前我國對所有國民免費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其實也凸顯出了國家對生命、健康的尊重和重視。
畢竟對於大家來說,所有的發展所有的努力不都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好,讓自己變得更加健康嗎?
2、我國財政實力有這個能力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經濟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的財政收入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比如2019年我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就達到190382億元,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9305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01077億元。這說明目前我國的財政總體實力還是比較雄厚的。
如果不出意外,這次給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估計也應該由中央以及地方兩級財政共同承擔,如果參考全民免費接種疫苗潛在的成本5600億計算,那麼免費給居民接種疫苗占財政收入的比例大概達到3%左右,對於這個費用,只要將其他項目壓縮一下,還是能夠擠出來的。
3、疫苗的生產成本降低
疫苗前期的研發費用非常高昂,所以在疫苗剛投放市場的時候,售價肯定是比較高昂的,比如在2020年疫苗剛出來的時的時候,其生產成本都有可能達到1000塊錢以上。
但隨著疫苗的不斷成熟以及生產工藝的不斷完善,還有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其邊際生產成本肯定會逐漸下降,比如在疫苗一期臨床的時候,單支的成本有可能達到1000塊錢,但目前疫苗的生產成本已經下降到幾百塊錢。
而且未來相信疫苗的生產成本還有可能進一步壓縮,當疫苗的研發成本回收之後,疫苗的單價就會大幅下降,未來單支疫苗有可能下降到幾十塊錢。比如目前英國阿利斯康疫苗價格售價只有4~8.1美元/每劑(約26元到53元人民幣之間),再比如俄羅斯研究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售價大概是10美元/劑(約65元人民幣)。
一旦未來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價格下降了,那麼各地方政府的采購成本就會下降,到時財政負擔也會相應地下降。
4、全民免費接種疫苗是為了防範更大的損失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防控,彰顯出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在新型冠狀病毒剛發生的時候,我國就採取果斷的措施,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防控,所以迅速把疫情控制在很小的范圍之內。
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之後,我國基本上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控制住,然後從2020年4月份之後,全國的生產生活基本上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對應的我國的經濟也慢慢得到恢復,GDP增速也從第一季度6.8%的降速,恢復到了第3季度4.9%的增速,預計全年GDP增速有可能達到2.3%左右。
相比我國來說,歐美一些國家放任病毒的發展,結果被病毒搞得一塌糊塗,至今病毒仍然沒有得到控制,經濟生活各方面仍然受到很大的影響,GDP也出現了很大的下滑。而現在國家提出給全民免費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這其實也彰顯出了國家的一種智慧。
通過給全民免費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之後,可以把新型冠狀病毒遏制住,這樣我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去搞經濟搞發展,把用於抗新冠的精力和時間去發展經濟,其潛在的收益有可能比給全民注射疫苗付出的成本還要高很多,這是相當有智慧的選擇。
(5)中國疫情怎麼免費擴展閱讀
不適合接種新冠疫苗的人群:
不適合接種的人群包括孕婦、哺乳期婦女,正處在發熱、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亂的人群以及嚴重的肝腎疾病、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壓、糖尿病並發症、惡性腫瘤患者等人員。
所有接種人員在接種前要詳細閱讀知情同意書,身體不適可暫緩接種。不在18-59歲接種年齡段范圍的人員,需要等待進一步臨床試驗數據披露,明確是否後續能夠接種。
『陸』 現在國內新冠是免費治療的嗎
確診新型冠狀肺炎後,治療費用為國家承擔。據有關部門發出的通知表示,確診的患者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經過醫保以及醫療救助之後,個人所承擔的部分國家會給予補助,這樣可以確保醫院在收治確診病人以後,不會因為治療費用的問題而影響治療。
『柒』 援助外國是收費還是不收支援別國抗疫基本是免費的
中國新型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外國疫情卻很嚴重,這個時候中國出手支援了。那麼,中國援助外國是收費還是不收費呢?有人說中國支援別國抗疫基本是免費的,也有人說是貿易合作,要收錢的。其實,大家要全面分析問題才行,了解到中國的責任心。『捌』 2022疫情期間高速免費政策
【法律分析】
2022年春節放假時間為1月31日至2月6日,共7天,節日期間高速公路實施7座以下(含7座)客車免費通行政策,免費通行時間為1月31日0點至2月6日24點。
2022年春運從1月17日開始至2月25日共40天。
春運前期:1月17日至1月30日,共14天
春節假期:1月31日至2月6日,共7天
春運後期:2月7日至2月25日,共19天
【法律依據】
《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 第一條 免費通行的時間范圍為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等四個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當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確定的上述法定節假日連休日。免費時段從節假日第一天00:00開始,節假日最後一天24:00結束(普通公路以車輛通過收費站收費車道的時間為准,高速公路以車輛駛離出口收費車道的時間為准)。
『玖』 疫情期間免費退票政策
因為疫情退票是一律免退票費的。不久前就因為疫情,鐵路部門發出通知:在車站、12306網站等各渠道購買了8月3日24時前各次列車有效車票的旅客,在退票時,均不收取任何退票手續費,而且已經購買的鐵路乘意外險也一同辦理。免費退票的情況如下:2020年2月5日24時前已購買的乘車日前在2月6日0時至3月5日24時的全國鐵路火車票,旅客有退票需求的,鐵路部門均不收取退票手續費,考慮各地學校開學時間不同,2020年1月27日起,辦理學生退票時均不收取退票手續費,購買鐵路乘意險的一同辦理。
疫情期間退票手續費新規定2022
疫情導致:如果是由於始發地存在疫情,導致已經購買車票的車次停運或者不適合出行時,需要辦理退票手續的,在退票時不收取任何手續費。
非疫情導致:雖然在疫情期間,但不是因為疫情,而是因為個人原因導致需要退票的,按退票時間計算退票手續費。
注意:如果在開車前48小時~8天內,有變更到站或者改簽到開車8天以上的其他列車的,而在開車前8天退票的,需要收取5%的車票票面價格作為退票手續費。如果是列車已開,那麼不能辦理退票,最多隻能辦理改簽,但前提是改簽的列車還有餘票。
疫情期間,需要出行的人員,在旅途中要注意個人防護,戴口罩、少聚集、勤洗手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旅客在2020年2月5日24時前,通過車站、12306網站等各渠道已購買的全國鐵路火車票,自2020年2月6日0時起,在開車前自願改變行程需退票的,鐵路部門均不收取退票手續費,購買鐵路乘意險的一同辦理。2020年2月6日0時後購買的車票需退票時執行原規定。
簡要總結:
疫情期間免費退票政策:因為疫情退票是一律免退票費的。不久前就因為疫情,鐵路部門發出通知:在車站、12306網站等各渠道購買了8月3日24時前各次列車有效車票的旅客,在退票時,均不收取任何退票手續費,而且已經購買的鐵路乘意外險也一同辦理。
『拾』 怎麼申請疫情免費退票
一般針對疫情期間高鐵和飛機都有免費退票的政策,一般在退票時候app也會有相應的提示。具體需要免費退票的消費者聯系購票平台的官方客服咨詢是否符合免費退票政策。免費退改簽措施以各大平台最新發布的為准。
提醒廣大消費者,密切關注航空公司、鐵路部門、旅行平台退改政策的更新,及時登錄各大平台官方網站或撥打客服電話,了解最新退改簽措施,切實維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當您在消費中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時,請保留有效證據向有關行政部門、消保委組織等投訴。
中國民航服務質量監督電話:12326
中國鐵路客戶服務電話:12306
同程旅行客服電話:95711
攜程旅行客服電話:95010
去哪兒旅行客服電話:95117
途牛客服電話:4007-999-999
飛豬客服電話:9510208
測一測你的抗風險指數,專家為你免費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