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都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那為什麼美國GPS要免費給全球使用
我們中國有句俗語講得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很多人對這句話都是深信不疑的,畢竟沒有陌生人會無緣無故的把好處給你,大家都是有利可圖的,這點放在很多領域都是非常適用。但我認為其實這句話也有另一層次的含義,有時候看似免費的午餐,其實背後隱藏了很深的套路,就比如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我們都知道GPS是免費提供全球使用的,只要手機上裝了全球定位系統就可以免費使用,對此小夥伴們肯定很好奇,為什麼美國的GPS要免費提供給全球使用呢?難道他們不賺錢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
最後校長認為,天下確實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來獲得,所以世界上不止有美國的GPS,還有歐洲的伽利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以及中國的北斗。
2. 我國消耗了眾多資金研究的北斗導航系統,為什麼在全球是免費使用的
在進入了高速發展的科技時代後,如今人們的生活也開始與科技接軌,而在這眾多的高科技產品當中,最使用廣泛的莫過於導航系統。當然在說到導航系統的時候,絕大部分人的腦海中首先會想到GPS,並下意識的將GPS與導航掛上等號。無可厚非就現在而言,GPS已經成為了全球使用率最高的導航系統,實際上除了GPS之外,依舊還有著一些導航系統存在,比如俄羅斯的伽利略和中國北斗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個人看來,我國之所以選擇自主研發定位導航系統,主要原因在於如今不論是軍事還是科技的發展都與定位導航系統有著很大聯系,倘若一味依賴於其他國家的核心技術,那麼勢必會面臨著卡脖子的情況。而如今北斗導航系統的誕生就是我國技術力量不斷加強的最好表現。
我國北斗系統的導航能力突飛猛進,有些方面已經超過了GPS。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目前在亞太地區已經可以實現導航,計劃2018年覆蓋一帶一路國家,2020年實現全球覆蓋。
必須給我國自主研發的衛星定位系統點贊,國之重器!
3. 美國的GPS系統,為什麼會讓全世界免費使用
原因如下,也不完全是免費的午餐。贏利的方式不太一樣。
1、首先是由於GPS向民用領域開放的零邊際成本。
2、其次,由於gps所採用的定位手段決定了其在實行收費方面的不易實行。
3、再次,由於其他國家衛星定位系統的競爭,促使美國不得不免費開放民用領域。
4、最後,表面上看似免費服務的背後,卻暗含巨大的商業利益。
美國GPS系統雖然為用戶免費發送衛星信號,但用戶要接收到衛星信號,卻需要終端接受設備。這些設備的研發生產所需技術卻掌握在美國手裡,美國通過生產並向用戶售賣終端的接受設備,可以獲取豐厚利潤。
4. 美國花巨資打造的「GPS」為什麼會免費給全世界的人用
1、可能不願意,但也只能免費供別人使用。由於全球定位系統設計時間較早,衛星通信頻帶有限,使得系統只能完成單向通信。因此,不知道哪些用戶正在使用它。具體來說,該系統只有兩種模式:軍事代碼和民事代碼,以及兩種狀態:開或關。其中,民用代碼字要麼是包括美國都不使用,要麼就是全球共同使用。換句話說,一旦開放,其他國家可以使用它,特別是在民用領域。美國實際上不能限制它,而且也不知道具體使用了什麼東西。
4.美國企業生產的全球定位系統晶元是有利可圖的。在大規模上,它被稱為免費的,但在商業規模上,全球定位系統晶元實際上在許多情況下是需要的,而全球定位系統晶元並不是免費的。在晶元方面,佔主導地位的全球定位系統國家美國自然具有優勢。例如,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全球定位系統晶元是SIRF。
5. 美國斥重金搞出來的GPS,為啥要免費提供給全世界使用呢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其實我們現在就算是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旅遊,也絲毫不需要擔心,只要打開手機上的地圖,就可以找到景區,酒店等地方。這要比之前的紙質地圖好得多了。而且現在很多手機內置了GPS,汽車也是有這個功能的。
最後,其實在GPS誕生後,很多國家也對其產生了依賴的心理,而美國就在這背後常常使壞,中國和印度都吃過這樣的虧,軍事行動的時候,美國人關閉了GPS就一小會兒,就全都摸不著頭腦了,這也讓世界各國都十分緊張,歐盟,俄羅斯,中國全都開始研製自己的定位系統,以此來打破美國對此的壟斷。
6. 為什麼美國耗資千億元建造的GPS,供全世界免費使用
美國耗資千億元建造的GPS並不是供全世界免費試用,在購買車載GPS和手機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向美國美國繳納了費用,只不過因為不是直接向用戶收取GPS的費用,所以看起來好像是免費使用的。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都開始研發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不過因為美國的GPS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所以如今還有很多人都在使用這個定位技術。
所以消費者在購買手機和車載GPS的時候,其實就已經繳納了GPS使用費用。因為不是直接收取GPS應用的費用,所以給人一種感覺是免費在使用GPS。
7. 為什麼美國軍方免費開放GPS給全世界使用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GPS)的建造和發射就花費了高達120億美元,但在世界各地使用它幾乎都是免費的。其實,它並不是真正免費的。美國納稅人負擔了這筆款項,每天支付約200萬美元來維持及運作這個系統。但原本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使用,這些衛星原本是設計給軍方使用,為其提供准確的位置信息,任何在地球上的飛機、船隻甚至是士兵都可以使用GPS。
而第一顆全球定位衛星Navstar 1於1978年2月22日透過Atlas火箭進入軌道,接下來的七年,其餘十顆GPS衛星也成功地進入地球軌道,在十二個發射計劃當中,只有Navstar 7發射失敗。
這些第一階段的衛星驗證了該系統的能力,並從中吸取經驗應用到第二階段的衛星。該計劃將發射24顆GPS衛星,為美軍提供能夠覆蓋全球的GPS,這24顆GPS衛星可確保至少4顆衛星在任何時候 都能與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個點直接相連,由此來確保這些GPS衛星可以透過三角測量來准確的指出你在地球上的位置。
由於地球的軌道是可預測的,所以我們可以確切地知道衛星在哪裡,再加上地面站的定期檢查,以確保衛星的位置跟我們預期是一樣的,GPS衛星不斷地傳送無線電信號到你的手機接收器,這些信號告訴你的手機衛星在哪、什麼時候傳送訊號,從而讓接收器來計算衛星離你多遠。
因為無線電信號的傳遞速度是以光速來傳遞,每個衛星告訴我們我們在X公里之內,因此我們可以知道自己身處於這個X半徑的圓的圓周上,從四顆衛星獲取的信息可以讓我們組合一個球體,通過查看它們相交的位置來准確地知道我們在地球上的位置。
時間的准確度對於系統的正確性是非常重要的,二十到三十奈秒的誤差將使距離測量值不準確,因此每個衛星都擁有最准確的計時裝置,也就是原子鍾。但礙於其尺寸和成本,原子鍾不能用於手機,所以GPS衛星也不斷地更新手機的時間 以確保接收器能夠准確地計算手機到衛星的距離。
為了保持時間測量的准確性,我們甚至必須考慮狹義相對論的影響,因為地面上的接收器運動得比軌道上的衛星還慢。衛星是以每小時移動14000公里的機器,狹義相對論預測,原子鍾經歷的時間比地球上還慢,大約每天慢七微秒。
此外,衛星在行星表面上兩萬公里的軌道上,地球的重力對時空曲率的影響較小,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越靠近地球時間過得越慢。因此,如果我們計算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引起的時間膨脹,然後再計算距行星表面兩萬公里的時間膨脹,我們可以得知,時鍾每天大約會誤差四十五微秒。
由於這些影響,我們必須使每顆衛星上的時鍾比地球上的時鍾快三十八微秒,如果沒有考慮到這種影響,GPS的計算每天將失去十公里的准確性,而讓它完全變成廢物。
但是由於這些聰明的工程師和愛因斯坦的難以置信的發現,讓我們在手機上擁有全球定位系統,准確度約在5公尺左右,但正如我剛才所說,普通市民並不總是能夠使用這個系統,它只給軍方使用,向大眾開放這個系統可能會對美國造成潛在的危險。畢竟,導彈也是使用這個系統來導航。
美國向大眾開放這個系統的動機出現在1983年,當時蘇聯 Su-15導彈擊落了一架進入偏離其預定路線而進入蘇聯禁區的韓國客機。如果有新的導航系統可用,也許就會避免出現這種錯誤。所以在1983年9月16日,美國總統里根宣布全球定位系統將免費提供給民用。但有個保留條件,那就是這個信號將受一定程度的影響,進而使它的准確率降低至一百公尺。它雖然還是有用的,但如果用今天的標准來看,它似乎不是那麼准確。這是為了保持美軍戰術上的優勢,防止系統被惡意使用。
直到2000年,柯林頓總統簽署了一項法案終止了干擾行為,並向全球開放了高准確度的GPS。這么做之後,可為美國的公司帶來龐大的經濟優勢。在2013年,紐澤西州的一名卡車司機,想通過一個小的干擾器,對老闆隱瞞自己的GPS定位。但是每次他開車路過,紐瓦克機場的GPS導航系統都會被意外中斷。這種干擾技術非常容易被追蹤到,美國還可以隨時剝奪這些設備的GPS功能,並使世界各地依賴此技術的企業癱瘓。更重要的是,藉此帶來的戰略優勢。美軍過去在伊拉克等地區干擾了敵軍的GPS信號,這對美國來說是很容易的事情。
因此,世界各國開始發展他們自己的GPS系統,俄羅斯擁有自己的二十四顆GPS衛星,所以不需要美國的GPS系統。如今中國和歐洲也有了自己的系統,而日本在地球軌道上有兩顆GPS衛星來增加特定城市的GPS可用性。這些衛星已經規劃好了軌道,以確保在任何時候可以直接使用。最後,印度擁有7顆自己的衛星來定位自己國家的土地。
在所有太空計劃中,這個工具可能是最被低估的一項,一個簡單的無線電信號,就可以幫我們的養殖戶操作無人牽引車來管理他們的土地,商業漁船使用GPS來導航和尋找釣魚地點,航空業將GPS用於導航和避免空難,即使無人機也不可能沒有它,因為任何使用DJI無人機的人都知道,必須連接至少6顆衛星它才能飛。
8. 美國GPS耗資上千億,為什麼卻免費給全世界人使用
正如著名經濟學家所說: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美國為什麼可以免費向全世界提供 gps 用戶,原因有很多: 1、賺取 gps 晶元專利費。商業模式有點像電視媒體行業。我們幾乎可以免費看電視,因為收視率可以為電視台帶來可觀的廣告收入。同樣,美國的 衛星網路,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是許可費,專利費。例如,晶元製造商,如果他們希望晶元與美國 gps 網路合法連接,就必須支付許可費,或者他們甚至沒有資格製造晶元。
美國有更先進的軍用衛星網路,不一定需要民用 gps 網路來完成。主要目標應該是佔領市場,吸引更多的用戶。為未來的壟斷和控製做准備。中國正在打造自己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以打破這種壟斷。而一些沒有條件的國家將不能,必須使用,使用後,在許多情況下,可能受到美國的限制。簡而言之,美國的國家體系,使得即使是為本國公民提供的服務,也很難拋棄必須盈利的業務。就像馬斯克目前正在進行的“星鏈”項目,准備發射4萬多顆衛星,組成一個星際互聯網,在全球免費提供低成本的互聯網服務?看起來不太可能,也許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很多其他的利潤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