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楂採收的方法是什麼
山楂果實成熟期多在9~10月。果實成熟時果肉相對變軟,果肉變為紅色或各品種固有的色澤,果點鮮明,有香氣。
採收方法多用手采或用竹竿擊落或搖落。遼寧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用乙烯利催落山楂果實試驗,與人工採摘或用竿擊落相比可以大大提高工效,避免大量落葉或擊傷果實。噴布時間可在採收前7~10d,使用濃度以500~800mg/kg為宜。葯劑噴布後若任其自然脫落,6~8d開始落果,葯後14d一般可落果90%以上,生產上可在噴葯後1周左右,在樹冠下鋪好麻袋等承受物用手搖落。一般葯劑濃度高,樹勢弱,催落效果大。在相同濃度下,噴葯時期愈接近山楂成熟期,其落果率愈高。噴乙烯利後,果實的營養成分除總酸含量稍低外,果實的總糖、果膠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果實耐貯性與對照相似。
採收時手採的果與擊落或乙烯利催落的果實不能混放,因為擊落果受傷的多,耐貯性不如手採收的果。採收後,先將果實堆積在樹下,用草袋或草席覆蓋,使其散熱,過幾天後包裝,否則貯運時易腐爛。
包裝方法目前各地多就地取材,多以麻袋、果筐為主。
② 北京那裡可以買到山楂
新發地,錦綉大地等批發市場,或者自己進山去收吧
③ 如何採收山楂和采後處理
用於貯藏的山楂要適當晚采。晚採的果實,產量增加,糖分積累,著色鮮艷,表皮蠟質增厚,提高品質,且耐貯藏。此外,晚采氣溫降低,果實體溫低,利於貯藏。
山楂的適宜採收期,應當是果實變為紅色,果點明顯,果柄產生離層時。
用作長期貯藏的山楂,應用剪刀剪斷果柄或用手摘下,樹下鋪布或麻袋等接收,以免摔傷。也可用600~800μg/g乙烯利在採收前一周噴布果實,落果率達68%~98%。
果實採收後,要進行挑選分級,揀出傷果、病蟲果。然後將挑選好的果實攤放在通風陰涼處,厚度不過30cm,使其散熱。
在預貯過程中,要防止風吹、雨淋、日曬,白天用草苫、葦席等覆蓋,晚間揭開散熱。待果實表面不潮濕時即可入窖或入庫貯藏。
④ 門頭溝哪裡有野山楂採摘
潭柘寺北村雙頭嶺。
野山楂(學名:Crataegus cuneataSieb. et Zucc.)是薔薇科山楂屬植物,落葉灌木,高達1-5米,分枝密,通常具細刺,刺長5-8毫米;小枝細弱,一年生枝紫褐色,無毛。葉片寬倒卵形至倒卵狀長圓形,長2-6厘米,寬1-4.5厘米。
傘房花序,直徑2-2.5厘米,具花5-7朵,總花梗和花梗均被柔毛。果實近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1.2厘米,紅色或黃色;小核4-5,內面兩側平滑。花期5-6月,果期9-11月。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達1-5米,分枝密,通常具細刺,刺長5-8毫米;小枝細弱,圓柱形,有稜,幼時被柔毛,一年生枝紫褐色,無毛,老枝灰褐色,散生長圓形皮孔;冬芽三角卵形,先端圓鈍,無毛,紫褐色。
葉片寬倒卵形至倒卵狀長圓形,長2-6厘米,寬1-4.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下延連於葉柄,邊緣有不規則重鋸齒,頂端常有3或稀5-7淺裂片,上面無毛,有光澤,下面具稀疏柔毛,沿葉脈較密,以後脫落,葉脈顯著;葉柄兩側有葉翼,長約4-15毫米;托葉大形,草質,鐮刀狀,邊緣有齒。
⑤ 鄭州哪裡可以摘山楂
前一段去黃河堤那邊的綠源山水那裡面有山楂。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還有就是山楂很酸孩子未必喜歡吃!弄點山楂片啥的效果要好點吧!
⑥ 採摘山楂上午好還是下午好
「大金星」「大棉球」「大五棱」「歪把紅」,單看名字,不熟悉山區果品的人肯定想不到,這是山楂的品種名,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山楂並不都是紅色的,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大田莊鄉還出產一種純黃色山楂。種植山楂樹是沂蒙山區百姓脫貧致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
山楂樹上結滿果實。受訪者供圖
蒙山深處 費縣山楂產量居全國第一
大田莊鄉距離臨沂市中心76公里,位於蒙山中心位置,全鄉處於蒙山之陽,以山地丘陵為主,適合優質山楂的生長。
新京報記者從大田莊鄉果樹站了解到,全鄉有大小山頭400餘座,生態公益林3.4萬畝,果園面積6.5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76%,是省級旅遊強鄉鎮、省級生態鄉鎮、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
近日,記者在大田莊鄉采訪時看到,這里沿路兩側山坡種植的全是山楂樹,綠葉紅果,一簇一簇的,綴滿枝頭,深秋的沂蒙山顯得生機盎然。
據大田莊鄉果樹站提供給記者的資料,全鄉山楂種植面積7000多畝,年產山楂3000多萬斤,產值達5000多萬元。費縣人民政府網站的公開資料顯示,全縣山楂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年產山楂居全國第一。是脫貧致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
秋果冬管 精心管理帶來好收成
在山楂園,記者品嘗到樹熟山楂。這里的山楂個頭大、顏色鮮亮、酸甜軟糯,適合鮮食。
費縣果樹專家告訴記者,現在滿樹的果實,都是頭年冬季果樹管理的效果。山楂樹的管理工作開始於冬季。「山楂葉脫落半個月後開始修剪,確保來年每枝山楂都能充分見光,每個果穗間保持20厘米的距離。」另外,記者了解到,當地採用疏果、套袋的方式,確保果實大、果形好。照護山楂樹的每一個細微環節都要做到精益求精,甚至摘除套袋的時間,都要選擇下午或者陰天,目的是防止強光照射果實產生的日燒病。
據介紹,費縣山楂已是遠近聞名,2012年「費縣山楂」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並獲得綠色食品認證,費縣因此被評為中國綠色生態山楂之鄉。每年9至11月,大田莊鄉北部山楂主產區客商雲集,每天銷售山楂幾十萬斤,最多每天銷售上百萬斤。
大田莊鄉果樹站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里出產的鮮食山楂供應北京、天津、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市場,深受當地消費者的喜愛。
金黃色山楂引人關注 山楂地頭價格與去年持平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費縣培育出新品種「金如意」,一種金黃色的山楂。
黃山楂。微信公眾號費縣在線
據費縣山楂栽培技術人員介紹,黃金甜山楂屬於自然界變異品種,後經人工多年培育改良而成。這種黃山楂成熟期早於一般山楂,一般於8月下旬進入成熟期,一直持續到9月下旬。採摘期長達1個月,這是一種適合發展農旅採摘的品種。
一位當地從事山楂收購的顧先生告訴記者,今年優等山楂銷售價和去年持平,每斤2元到2.5元之間,用於做罐頭的山楂,售價每斤在1.3元左右,不同於往年的是,由於今夏乾旱,產量不如去年。
⑦ 大家誰知道北京周邊哪裡能夠採摘野山楂
保定的易縣深山區很多。
⑧ 適合明天去的北京免費景點有哪些要好的
【北京旅遊景點介紹】
【 概況 】
北京,是中國六朝古都,歷史源遠流長,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古代建築格局。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簡稱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的中心,由此北京有著豐富多彩的古代、現代的人文景觀,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北京全市面積16807.8平方公里,在北面有軍都山,西面有西山,與河北交界的東靈山海拔2303米是北京市的最高峰。境內有密雲水庫、懷柔水庫和十三陵水庫;其他還有潮白河、北運河、永定河、拒馬河和湯河五大河。
北京的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性氣候,季節分明:春季略有風沙,氣溫偏低。夏季炎熱,有陣雨。秋季天氣晴朗、溫和,天高氣爽,是旅遊的黃金季節;但深秋早晚較涼,中午較熱。冬季氣候乾燥、寒冷,雪較少。
來北京觀光旅遊不能錯過具有北京特色的風味小吃和悠久歷史的名吃。名吃有北京烤鴨、涮羊肉、宮廷菜。
北京的特產有:王麻子刀剪、安宮牛黃丸、秋梨膏、果脯蜜餞、茯苓夾餅、六必居醬菜。土產有:京白梨、蓋柿、良鄉板栗、山楂、核桃、密雲小棗、杏。
【 北京中心區旅遊景點介紹 】
以天安門廣場為主線,游覽天安門城樓,參觀人民英雄紀念碑、毛澤東紀念堂、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故宮、中山公園、景山公園、北海公園。
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面積44萬平方米,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
天安門:天安門是皇城正門,原名承天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改名為天安門,是皇帝頒發詔令的地方。
中山公園:也稱社稷壇,位於天安門西側,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地方。中山公園是遺留下來的明代完整建築物。
故宮:原名紫禁城,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是中國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帝王宮殿群,是國內最大的博物院,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 城西區旅遊景點介紹 】
從景山公園往西便進入城西區,在這里有北海公園、團城、白雲觀、大觀園、五塔寺等景點。
北海公園:北海公園是有八百多年歷史的皇家宮苑,因為未受戰火的破壞,很多歷史遺物仍然可見到。閱古樓保存有三希堂發貼,濠濮澗是慈禧聽評書的地方。
團城:是位於北海南門外的小型園林,城內有承光殿,供有嘉慶時西藏進貢的玉佛。
白雲觀:有「全真第一叢林」之稱,是道家的聖地,供奉著玉帝、全真道祖王重陽七大弟子及長春真人丘處機,是了解中國道教的好地方。
大觀園:原來是清代皇家茶園,後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根據曹雪芹的《紅樓夢》中大觀園的描述而建。
【 城東區旅遊景點介紹 】
此區擁有雍和宮、孔廟、國子監、天壇等景點。
雍和宮:原為雍正皇帝的府邸,是北京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寺。寺內漢藏建築相統一,文化藝術氣息豐富、濃厚。
孔廟: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並且這三代5萬名進士的姓名、次第和籍貫都刻在大成門兩側的進士提名碑上。
天壇公園:是圜丘、祈丘兩壇的總稱,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地方,是我國和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內有三音石和迴音壁,還有八九百年樹齡的九龍柏。
【 近郊西區旅遊景點介紹 】
來到北京不能不去頤和園,與頤和園相鄰的還有香山公園、圓明園遺址,更有時間的話可以去卧佛寺、八大處公園以及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看看。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乾隆皇帝建造的皇家園林,於1860年遭英法聯軍火燒,後有慈禧挪用巨額軍費歷經10年重新建造,更名為頤和園,佔地290.8公頃,內有3000多間殿堂樓閣、亭台水榭,是我國園林之首。
香山公園:頤和園的西邊是香山公園,是金代的皇家獵園,後在乾隆期間擴建,更名為「靜宜園」。
卧佛寺:寺內有五座重殿和西山院。卧佛殿里供奉著鑄造於元代至治元年,長5.3米、重54噸的釋迦牟尼銅卧佛像。
圓明園遺址:原是清朝的皇家御園,經過150年的建造,集中華園林建築之精華,有「萬園之園」之美譽,後被英法聯軍掠奪和焚燒,現只留下殘檐斷壁。
【 遠郊西南區旅遊景點介紹 】
盧溝橋: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建於金代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坐落於此。
潭柘寺:北京地區最早的佛寺。在大雄寶殿後有顆千年銀杏樹,曾被乾隆封為「帝王樹」。觀音殿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兒妙嚴公主出家之所殿內有「公主拜磚」。
戒台寺:以戒台和松聞名,是我國現存戒台中最大的一座,是明代遺物,與杭州的昭慶寺、泉州的開元寺並稱中國三大戒台。寺中有五顆奇松:塔松、九龍松、卧龍松、自在松和活動松。
周口店猿人遺址: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 遠郊西北區旅遊景點介紹 】
十三陵:是明朝成祖到思宗13位皇帝的陵墓,目前開放的景點有神路、長陵、定陵和昭陵。陵區前有建於1540年我國現存最大的漢白玉石牌坊。
八達嶺長城:是我國開放最早、修復最好的長城,城高7.8米,上寬5.8米。在1987年被聯合國授予「世界文化遺產」。
【 遠郊東北區旅遊景點介紹 】
幕田峪長城:構築獨特,特別是正關台,三座敵樓並立,而且結構不同。
司馬台長城:以「驚、險、奇」而著稱,集長城所有特點於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