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山界ppt
老山界
執教 靖電學校 董天明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Wēi yí
mǐn
二萬五千里長征簡稱「長征」,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各根據地向陝北根據地進行的戰略大轉移。1934年10月開始,1936年10月結束。歷時兩年,經過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里。1934年10月,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造成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央紅軍(第一方面軍)連同後方機關人8.6萬餘人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據地,分別從江西的瑞金、雩都(今於都)和福建的長汀、寧化出發,開始長征。其間經遵義會議確定了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後,四渡赤水,搶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於1935年10月19日抵達陝北根據地保安縣吳起鎮,11月初與由徐海東、程子華、劉志丹率領的陝北紅十五軍團勝利會師。
1935年11月,賀龍、任弼時率領的紅二、六軍團從湖南桑植出發,開始長征,於1936年7月2日在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會師後,二、六軍團改稱為紅二方面軍。1936年10月,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紅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至此,紅軍長征勝利結束。雖然此時紅軍已不到3萬人,但這是紅軍和中國共產黨極為寶貴的精華。中國工農紅軍在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用兩年時間,長驅二萬五千里,縱橫十一個省,沖破國民黨重兵的圍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險阻,戰勝黨內分裂的危機,勝利地完成了長征。紅軍的長征,是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長征的勝利標志著中國革命新局面的開始。本文寫的是紅軍於1934年冬翻越長征途中第一座難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
陡、驚惶、攀談、苛捐雜稅、軍閥、繳、欺侮、道歉、缺乏、籬笆、奇觀、絕壁、峭壁、骨碌、疲倦、酣然入夢、蜷、綴、矗立、細切、咀嚼、嗚咽、澎湃、督促、落得很遠了、攙扶、慰問、灌輸
瑤民家
瑤家大嫂
攀談,宣傳紅軍政策,使瑤民理解了紅軍。
山腳下
紅軍戰士
准備爬山
半山腰
紅軍戰士
夜行軍
山路上
紅軍戰士
半夜露宿
雷公岩
紅軍戰士、醫務人員
翻越雷公岩
山頂
紅軍戰士
任務完成,征服老山界
文章按時間順序,分為三個部分來記敘紅軍翻越老山界的經過:
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括介紹老山界,點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擺出困難。
第二部分(2自然段到32段):翻越老山界的經過。
第一層:(2——10)山腳訪瑤家。
第二層:(11——32)紅軍翻越老山界。 主要內容有:1.在「之」字拐的路上;2.山腰露宿;3.攀登雷公岩;4.繼續登山,到達山頂;5.山頂所思。
第三部分:寫作者的感受。
課文寫紅軍翻越老山界,為什麼用了不少筆墨寫有關瑤民大嫂的事?哪些詞語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Ⅱ 2020年中考歷史熱點專題復習課件(共11個專題)
中考歷史熱點如下:
1、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中英《南京條約》簽訂(175周年)
(1)考點預覽: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危害,鴉片戰爭的爆發及深遠影響等。
(2)命題角度猜想:
角度一:分析《南京條約》的具體內容,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產生的重大影響。
角度二:中外歷史結合,主要考查第一次科技革命成就及與鴉片戰爭的關系。
角度三:把《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對比分析,認識這三大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不同影響。
角度四:通過列強的侵華戰爭的結果,結合當時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的主流趨勢,認識到清政府的腐敗、落後(社會制度的落後與經濟的落後)是鴉片戰爭失敗的根源。
2、1862 年,在北京洋務派創辦第一所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155 周年)
(1)考點預覽:洋務運動的主要目的、內容、結束標志、及深遠影響等。
角度一: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程,通過對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對比分析,認識到中國近代化探索的艱難歷程。
角度二:舊中國教育的變遷:戊戌變法時期創辦的京師大學堂、1905 年廢除科舉制。
3、1872 年,在上海創辦《申報》(145周年)。
(1)考點預覽:《申報》創辦的時間和地點,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報紙。
角度一:考查《申報》創辦的時間和地點,以及歷史地位。
角度二:和1897年創辦的商務印書館一塊考查,同屬於近代大眾傳媒。
角度三:考查中國近代史中的上海時設涉及到。
角度四:考查中國社會生活、習俗的近代化。
4、1912 年,推翻清朝統治,中國結束兩千年封建帝制,中華民國成立(105 周年)。
(1)考點預覽: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辛亥革命的歷程及歷史意義。辛亥革命後在社會習俗等方面的變化如剪發、服飾、稱呼等。
角度一: 以民國成立為切入點綜合考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我國近代化進程的艱難起步。
角度二 :結合世界史上的啟蒙運動的影響,以思想解放為切入點考查歷史上的思想解放運動。
角度三: 中華民國成立與孫中山其他的活動結合考查,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角度四 : 從民國以來社會習俗的變化入手,證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政治上的近代化促進了社會生活的近代化。
5、192年,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紅軍創立(90周年)。
(1)考點預覽: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毛澤東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等。
角度一 :聯系俄國十月革命及蘇俄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結合十月革命傳播到中國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考查共產主義在中國由理想變為現實的艱辛歷程。
角度二:聯系國民黨政權在中國的垮台,證明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角度三:以海峽兩岸交流的時政要聞為切入點,回顧歷史上的國共兩黨合作的史實,認識「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角度四:以南昌起義為切入點考查中國共產黨探索民族復興的艱辛歷程。
角度五:以南昌起義等史實為線索考查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才能領導中國 革命和建設取得成功。
6、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南京大屠殺80(周年)。
(1)考點預覽:抗日戰爭時期的相關史實、中日關系回顧及展望、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史實、日本的崛起及戰 後經濟恢復的歷史及啟示等。
(2)命題角度猜想:
角度一:結合中國近代史上外國列強的侵略,比較近代兩次中日戰爭的不同結局及其原因。
角度二: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過程及國共兩黨關系的演變考查全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從而揭示「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的道理。
角度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中歷史的啟迪和感悟。
角度四:從正確認識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歷史作用中,引出國共兩黨關系及國共合作的相關知識;並考查對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區別和聯系。
角度五:通過時政要聞考查南京大屠殺及旅順大屠殺的相關史實,並說明日本法西斯的殘暴及對國人的啟示等。
角度六:通過對歷史上中日關系的回顧及日本戰後經濟的恢復的考查,對中日關系前景進行展望。
角度七:通過對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戰走向勝利的史實的回顧考查抗戰中的著名戰役,揭示民族團結的深刻含義。
7、1952年,中國土地改革完成(55 周年)。
(1)考點預覽:土地改革的內容、意義.
角度一:新中國建立初期鞏固政權的斗爭。
角度二:建國以來中央政府對農村土地政策的四次調整。
角度三:對比中外歷史上涉及到農業的重大歷史事件,日本的大化改新、明治維新、俄國的1861年廢除農奴制改革、1933年美國的羅斯福新政,揭示政策調整和經濟發展的關系。
8、1972年,尼克松訪問中國、《中美聯合公報》發表、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日建交45周年(45 周年)。
(1)考點預覽: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歷程、建國後的新中國外交成就等。
角度一:以時政材料創設情境考查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歷史事件。
角度二:以中美關系正常化40周年為切入點,縱向考查中美關系的歷史軌跡,並對中美關系進行展望。
角度三:將中美關系放在中國近現代的外交這個專題 查。如近現代外交的不同特徵、原因及帶來的啟示等。
角度四:綜合考查新中國的外交原則及外交成就。
9、1982年,中共十二大,頒布第四部《憲法》(35周年)。
(1)考點預覽:中共十二大的主要內容、第四部《憲法》頒布的背景、意義。
角度一:中國共產黨召開的重要會議、鄧小平理論形成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角度二:對比美國1787年憲法、法國1804年《法典》 、中國1954年憲法。
角度三:中外歷史上的民主與法制建設,綜合考察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重要性及啟示。
10、1992年鄧小平南巡談話、中共十四大召開 ,九二共識(25 周年)。
(1)考點預覽: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形成過程、南巡談話的主要內容及歷史意義等。
角度一:結合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相關史實考查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歷程。
角度二:從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完善的角度考查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是中國當代的馬克思主義,從而理解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角度三:以南巡談話為切入點,綜合考查中國共產黨探索民族復興道路的過程和啟示。
角度四:以十四大內容為線索,結合羅斯福新政、新經濟政策、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和速動 的社會改革等史實綜合比較這些改革和中國的改革開放成就和特點及異同點等。
角度五:以南巡談話為線索縱向考查歷史上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及其歷史意義等。
(2)遵義會議ppt免費下載擴展閱讀:
2020年重要周年歷史事件
一、120周年大事件
1、1900年5月中國爆發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5月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洋人進京,也叫「庚子事變」。
2、1900年12月德國柏林大學教授普朗克發表了題為《論正常光譜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論》的論文,標志量子物理學誕生。
二、110周年大事件
1、1910年8月,托巴斯·愛迪生發明有聲電影。
三、100周年大事件
1、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譯本在上海問世。
2、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陳獨秀任書記。
3、1920年11月,《共產黨》月刊在上海出版。
四、85周年大事件
1、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召開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2、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同胞書》,史稱「八一宣言」。
3、1935年10月,紅軍到達陝北吳起鎮。
4、1935年12月9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二·九"運動爆發,要求國民黨政府停止內戰,實行抗日。
5、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陝北子長縣召開瓦窯堡會議,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Ⅲ 周恩來的故事 ppt
1.周恩來(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紹興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之一。1917年天津南開學校畢業後,留學日本。1919年回國。五四運動中,在天津組織覺悟社,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1920年去法國勤工儉學,發起組織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青年團旅歐支部書記、中共旅歐支部領導人。1924年回國。1927年8月1日領導了南昌起義。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擔任政府總理,兼任過外交部長,並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主席。是中共第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六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兼書記處書記,第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屆、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2.在一次招待會上,尼克松一次問周恩來總理:「總理閣下,中國好,林彪為什麼提出往蘇聯跑?」周恩來回答:「這不奇怪。大自然好,蒼蠅還是要往廁所跑嘛!」
3.在日內瓦會議期間,一個美國記者先是主動和周恩來握手,周總理出於禮節沒有拒絕,但沒有想到這個記者剛握完手,忽然大聲說:「我怎麼跟中國的好戰者握手呢?真不該!真不該!」然後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剛和周恩來握過的那隻手,然後把手帕塞進褲兜。這時很多人在圍觀,看周總理如何處理。周恩來略略皺了一下眉頭,他從自己的口袋裡也拿出手帕,隨意地在手上掃了幾下,然後——走到拐角處,把這個手帕扔進了痰盂。他說:「這個手帕再也洗不幹凈了!」
4.有一次周總理應邀訪問蘇聯。在同赫魯曉夫會晤時,批評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義政策。狡猾的赫魯曉夫卻不正面回答,而是就當時敏感的階級出身問題對周總理進行刺激,他說:「你批評的很好,但是你應該同意,出身於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卻是出身於資產階級。」言外之意是指總理站在資產階級立場說話。周總理只是停了一會兒,然後平靜地回答:「是的,赫魯曉夫同志,但至少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
5.九一三事件發生以後,蘇聯大使找到周總理,陰陽怪氣地問道:「總理同志,聽說最近中國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周總理平靜地回答:「也沒什麼大事,只不過是森林裡倒了一棵樹;一棵樹上落下一片葉子而已。」蘇聯大使故作關心地說:「據權威人士推測,此事對中國的影響極為不利呀!」總理答道:「恰恰相反,一顆毒瘤在肌體上自動消失,有百利而無一害。」蘇聯大使有些惱怒:「總理同志,有句話我早就想說了,你們在國際上口口聲聲罵我們是社會帝國主義,把我們說得比廁所還臭。既是這樣,那麼請問:你們的林副統帥在國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什麼偏要投奔我們蘇聯呢?」周總理冷笑道:「正因為廁所臭,蒼蠅才喜歡那個地方。大使同志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又何必多此一問?」蘇聯大使被說得啞口無言。
6.某次,一個美記者采訪周恩來時,看見桌上放著一支美國派克鋼筆。他以一種譏諷的口氣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中國為什麼還要用美國的鋼筆呢?"
周恩來淡淡一笑,答道:"談起這支派克鋼筆話就長了。這是一個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他是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想,無功不受祿,就推辭。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收下了貴國的這支派克鋼筆。"
7.1971年,基辛格博士為恢復中美外交關系秘密訪華。在一次正式談判尚未開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來總理提出一個要求:「尊敬的總理閣下,貴國馬王堆一號漢墓的發掘成果震驚世界,那具女屍確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寶啊!本人受我國科學界知名人士的委託,想用一種地球上沒有的物質來換取一些女屍周圍的木炭,不知貴國願意否?」
周恩來總理聽後,隨口問道:「國務卿閣下,不知貴國政府將用什麼來交換?」基辛格說:「月土,就是我國宇宙飛船從月球上帶回的泥土,這應算是地球上沒有的東西吧!」
周總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麼,原來是我們祖宗腳下的東西。」基辛格一驚,疑惑地問道:「怎麼?你們早有人上了月球,什麼時候?為什麼不公布?」
周恩來總理笑了笑,用手指著茶幾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認真地對基辛格說:「我們怎麼沒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就有一位嫦娥飛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廣寒宮住下了,不信,我們還要派人去看她呢!怎麼,這些我國婦孺皆知的事情,你這個中國通還不知道?」周恩來總理機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讓博學多識的基辛格博士笑了。(待續)
8.50年代,有一次,周恩來和一位美國記者談話時,記者看到總理辦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鋼筆,便帶著幾分諷刺,得意地發問:「總理閣下,也迷信我國的鋼筆嗎?」周恩來聽了風趣地說:「這是一位朝鮮朋友送給我的。這位朋友對我說:「這是美軍在板門店投降簽字儀式上用過的,你留下作個紀念吧!」我覺得這支鋼筆的來歷很有意義,就留下了貴國的這支鋼筆。」美國記者的臉一直紅到了耳根。
9.一次,周恩來接見的美國記者不懷好意地問:「總理閣下,你們中國人為什麼把人走的路叫做馬路?」他聽後沒有急於用刺人的話反駁,而是妙趣橫生地說:「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之路,簡稱馬路。」這個美國記者仍不死心,繼續出難題:「總理閣下,在我們美國,人們都是仰著頭走路而你們中國人為什麼低頭走路,這又怎麼解釋呢?」周總理笑著說:「這不奇怪,問題很簡單嘛,你們美國人走的是下坡路,當然要仰著頭走路了,而我們中國人走的是上坡路,當然是低著頭走了。」記者又問:「中國現在有四億人,需要修多少廁所?」這純屬無稽之談,可是,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又不便回絕,周總理輕輕一笑回答到:「兩個!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
10.50年代初,有一次周總理在中南海勤政殿設宴招待外賓。客人們對中國菜的花樣之繁多,風味之獨特,味道之鮮美都贊不絕口。這時,上來一道湯菜,湯里的冬筍、蘑菇、紅菜、荸薺等都雕刻成各種圖案,色、香、味俱佳。然而,冬筍片是按照民族圖案刻的,在湯里一翻身恰巧變成了法西斯的標志。貴客見此,不禁大驚失色,忙向周總理請教。對於這個問題,周總理也感到十分突然,但他隨即泰然自若地解釋道:「這不是法西斯的標志!這是我們中國傳統中的一種圖案,念『萬』,象徵『福壽綿長』的意思,是對客人的良好祝願!接著他又風趣地說:「就算是法西斯標志也沒有關系嘛!我們大家一起來消滅法西斯,把它吃掉!」話音未落,賓主哈哈大笑,氣氛更加熱烈,這道湯也被客人們喝得精光
Ⅳ 揭示革命傳統教育心得體會匯報 ps:(遵義會議會址) 不要叫我自己百度。謝謝。要做PPT的,麻煩
你都知道麻煩還在這叫別人給你做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重復勞動。。。心累。。。
Ⅳ 誰才是遵義會議台前幕後的「第一主角」
台前幕後,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葉榮添!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內容預覽:台前幕後,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葉榮添!葉榮添是誰?「瘋狗」為什麼叫瘋狗?「竟說大話的瘋子」他為什麼叫自己瘋狗?「他就是個瘋子」這是超過9成股民給葉榮添的定義,而網路對我的解釋「沒有簡歷,沒有真名,僅憑葉榮添一個代號,開博論股,瘋狂唱多。2009年,「葉榮添」這個名字,風靡中國股市,一億4千萬的博客點擊量,使他成為了中國廣大散戶爭相追逐的一個「神」。更是將這種說法演繹成了極致,無論是善意的提醒還是惡意的猜測,也無論葉榮添說的對於錯,這樣的一個人已經足以讓所有人都不能忘懷。而在這1億4千萬背後的聲音卻是你永遠無法承認葉榮添沒有哪一次不提前告訴你即將發生的事實。當我所作出決定達到今天這個樣子的時候,我就已經做好了兩個准備,第一,不被人理解的鄙視。第二,承受作為一個公眾人物超負荷的壓力。在每個人看來,葉榮添無論做的對於錯,卻永遠都是瘋子。這一年來在各種場合,凡是采訪過葉榮添的記者采訪結尾都不忘說一聲……
Ⅵ 有哪些可以製作ppt的背景音樂,主題是 「革命聖地,遵義會議」
《學習雷鋒好榜樣》 《唱支山歌給黨聽》等
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