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免費資訊 > 哪裡可以免費獲得新聞線索

哪裡可以免費獲得新聞線索

發布時間:2022-04-28 17:44:44

❶ 如何尋找社會新聞線索

從事新聞采訪寫作,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是新聞?其次要知道哪裡有新聞?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報道。一般來講,新聞一方面來自政府部門的各種公開信息、統計數據和各行業發展、經濟運行情況;另一方面來自社會的各種動態消息、突發事件、新鮮有趣的事物及事件、群眾最關心的話題等等。這就是人們平常說的社會新聞,也可以說是老百姓最關心、最感興趣的新聞。
新聞捕捉,就是要找到新聞的線索。要想寫出一篇好的稿件,前提是善於捕捉和發現新聞線索。
一、什麼是新聞線索
新聞線索是新聞事實發生的訊息或信號,是新聞敏感的捕捉對象,也是記者進行采訪活動的出發點。新聞線索是介入新聞報道的前提,它能給記者指明到哪裡采訪,采訪什麼,這樣一些大致的方面和范圍。新聞線索通常比較簡略,完整性差。它一般沒有過程,沒有細節,或者有頭無尾,或者有尾無頭。新聞有五個要素,分別是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但是新聞線索從新聞要素來看,殘缺不全,比如:各學校的工作總結,匯報材料上列舉了一些成績、先進人物、先進事跡,有的一筆帶過,材料並不具體,這就需要有心人順藤摸瓜,深入了解,進一步去發現、了解全部新聞事實。
例如《貴州數字圖書進農家》,這條新聞其實就是榕江縣村村通工作的一個內容,知道了這樣一個新聞線索,文廣局送大利村7台電腦和很多數字圖書光碟。但僅僅知道這一個數字是不夠組成新聞的,然後就通過到村裡采訪,了解到這是什麼項目,什麼時候開展的,現在進行的情況怎麼樣。
二、新聞線索的來源
怎樣捕捉新聞線索呢?常言說「處處留心皆學問」,新聞線索也同樣如此,「處處留心皆新聞」。大多數新聞靠記者自己去捕捉,通過自己的新聞敏感,可以找到好多新聞的線索。
1、培養記者的新聞敏感
新聞敏感是對記者的一種職業要求和必備的品質。記者在工作中了解或接觸到許多新近發生的或變動的客觀事實,到底是否構成新聞,是否對實際工作有指導意義,這條新聞是不是會引起在多數人的關注、興趣甚至震動,以及從什麼角度入手,使這條新聞收到更大的效果等等。這些都是要靠新聞敏感來解決。新聞敏感不是天生的聰明,也不是憑一時的靈感,是靠不斷從新聞實踐中積累經驗而來的。
新聞敏感首先是一種政治敏感。培養新聞敏感,必須要有政治素養,這要靠多讀書、多看報、多關心國內國際大事。知識面廣的人,往往思路開闊,頭腦敏捷,對新聞的捕捉能力很強。因此,記者要對各方面的情況要掌握得更多,線索、事例要了解得細致。有些細節,在一般人看來也許覺得無關緊要,容易忽略掉。但有新聞敏感的人來說,就是很重要的,甚至可能是寫出好新聞的重要線索。所以,對線索要多留心,多了解。
采訪的過程不是簡單地搜羅情況的過程,而是憑借新聞敏感不斷分析情況,逐步選擇和提煉有新聞價值的事實和主題的過程。這就需要記者在采訪中邊了解邊分析,一旦發現有價值的新聞,就抓住不放。
真正意義上的新聞,不論其內容和體裁怎樣,它們各自應該具備震撼人心的爆發點,閃光點和顯著點。有經驗的記者在采訪的時候,總是一邊記下原始材料,一邊記下從材料中感覺到的感受和疑問。這樣邊了解,邊分析,邊歸納,等采訪結束,從哪個角度寫心中也就有底了。
2、處處留心皆新聞
新聞線索采訪可能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一個數字、一句話、一種現象;也可能是比較復雜的事。它的來源十分廣泛,記者的所見所聞,都有可能成為線索。
(1)通過自己耳聞目睹捕捉新聞。對於一般人而言,一些小的事情可能會熟視無睹,但做新聞的人要有較強的新聞敏感,凡事都要考慮是否有新聞,所以,耳聞目睹到的就成了重要的新聞線索。
(2)廣泛接觸群眾,在交流中捕捉到新聞線索。一個人接觸的生活面總是有限的,而通過親朋好友,了解到的事件和信息也會更多,通過他們獲得源源不斷的線索。
(3)從文件、會議材料、工作總結中捕捉新聞線索。一般情況下,這些材料都很程式化,讀起來枯燥乏味。但認真留心的話,總會發現新聞線索在其中。如何在枯燥的材料里發現新聞線索,也取決於自己的新聞敏感性。例如《榕江大力扶持養豬大戶》一文,這是在政府工作會議上獲知的一個信息,也可以說是一個新聞線索,只知道政府出資60萬補助和貼息貸款政策。會後,記者跟政府辦了解,聯系信用聯社,去獲得補助資金的養豬場采訪,才了解到比較詳細的情況,寫了這條新聞。
新聞報道要開拓創新,捕捉到更廣闊的新聞源泉,這需要練就一雙具有發現新聞的「慧眼」,在采訪和調查研究中要想發現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必須有意識地觀察,只有這樣,才能發現並寫出鮮活的、有生命力的新聞。
要想寫好新聞就要樹立「腦勤、腳勤、手勤」的觀念,腦勤,其實就是用心觀察,善於發現新聞線索;腳勤,就要多跑多采訪調查;手勤,就是要勤於寫作。捕捉到新聞後,要認真分析內容,提煉最重要的部分,圍繞最有價值的新聞點來寫作。尤其是要精心製作好標題。標題不新、不好、不生動,新聞就沒有吸引力;標題醒目、生動、吸引人,就成功一大半。標題的寫法千變萬化,因人而異,有直截了當,開門見山法,有比擬修辭法、有俗語、諺語、歌詞法,有引用法,有設問、反問法,有對比法,這就要靠在寫作中去總結、實踐和創新。

❷ 獲取新聞源有哪些主要形式

新聞信息或線索的來源,主要的可以分為5個大類:

1、采訪中滾動建立的關系網——一般來說,記者跑新聞都有「歸口」,比如政法記者有負責公安的、有負責消防的、有負責法院的.....這些行業的各個單位、部門也都有負責與媒體接洽的人員。還有就是這些與自己「歸口」有關單位的采訪對象,有領導也有普通工作人員。采訪中一來二去混熟了,無論是「歸口」內的工作還是生活中保持聯絡閑聊天,重要的新聞線索都會通過這些散布在行業內的熟人自然而言向記者手中匯集。一般來說,這樣的新聞線索在記者獲得線索中能佔到50%至80%的比例。

2、新聞熱線——很多媒體都設有新聞熱線,供百姓提供線索,有的媒體還常年設獎金獎勵優秀的線索。在社會新聞、民生新聞、突發事件中,熱線提供的線索往往是最為重要的。

3、其他媒體——比如報社記者從電視上看到某個消息,覺得有新聞價值而且可以進一步深度挖掘,比如電視記者從網路上發現某個新的社會現象可以做成報道..........因為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等,不同的媒體形態決定了它們各有各的報道特點,在其他媒體上報道的事件、現象拿到自己的媒體上可以形成不同的報道,不同媒體的報道可以互為補充。關注其他媒體,也可以獲得很多新聞線索。

4、新聞發布——很多企業或國家機關、部門會就一些重要的事項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各媒體記者到會並回答一些相關問題。或者直接向各類媒體發送新聞通稿、聲明等書面內容。不少新聞由此而來。

5、生活中的線索——好的記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行車走路、網友聊天、逛街購物、親朋好友間打電話發簡訊或聚會閑聊中發現具有新聞價值的線索。這些線索如果抓的准,都能成就優秀的報道。當然,親戚朋友、老同學、鄰居.....這些生活中的熟人一旦發現什麼值得報道的事,也會通知自己的記者朋友,這些也可歸入這一大類。

以上是傳統媒體的主要新聞來源,來自於我以前回答的這個鏈接:
http://..com/question/62305433.html

至於網路媒體的新聞來源可參考下面「參考資料內的鏈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❸ 網路編輯獲取新聞線索的途徑(急)

第1個問題
1在書上和報上查找文字信息
2 在網站上和論壇上查找有關的信息
3 廣播和電視
第3個問題
1信息與該專題是否一致
2 是否有反黨反政府的性質
3 專題的時效是否恰當
第2個考慮中 外第4個做好了

❹ 獲取新聞線索的渠道有哪些

1,新聞線人
2,新聞熱線或爆料
3,主動尋找
4,網路資源(論壇,微博,網站等)
5,生活中觀察。

❺ 記者,平時如何才能獲得新聞信息,天天在外面轉悠嗎。

你所謂的獲取新聞信息,就是新聞傳播中說的「新聞來源」
一、記者的主要任務是采訪、寫稿,年復一年,天天如此。有人會說,哪有這么多東西可寫?這對剛剛入行的記者要好一點,他們剛入社會,見到什麼都覺得新奇,見什麼寫什麼。但是,工作了幾年以後,許多記者會感到,好像能寫的東西越來越少了,因為,見的東西多了,對什麼都不感到新奇,反倒覺得沒東西可寫了。
在平時工作中,也常常聽一些記者講起,當記者,寫稿子並不是很難,難的是找到一個好素材、好線索、好報料。新聞報道一般要經歷從選題到采訪再到寫作的過程,所謂的好素材、好線索、好報料,說白了,其實就是新聞選題的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和對新聞的理解,談一談如何多渠道發掘新聞選題。
關注天下事
做一個新聞工作者,不僅要關注本市、本地發生的重大事件、熱點新聞,而且還要關注天下事,要放眼全省、全國,甚至全球,養成每天讀報紙、看電視、上網的習慣。
實踐證明,本地發生的許多新聞,往往是與全省、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大環境、大背景分不開的。如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人民幣升值、石油漲價、勞動力成本提高、美國次貸危機等。前段時間,越南因貨幣貶值引發經濟危機,浙江義烏商報及時組織策劃了一個「越南經濟波動,義烏對越貿易影響幾何?」的專版,著重分析了越南經濟危機的歷史背景、造成危機的原因,並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此次經濟危機對我國邊境貿易,尤其是對義烏市場的影響及如何應對的措施,對經營戶增強防範意識、減低經營風險起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同時,記者特別要關注中央的一些重大決策,從中可以發現很多新聞線索。關鍵是要將中央的政策精神吃透,領會其精神實質,然後,根據中央精神,從本地入手,發現新聞。對於中央出台構建和諧社會、新農村建設等一系列政策,我們就可從中找到很多題目,如,貫徹落實情況如何?還存在哪些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是否有值得推廣的經驗?
此外,通過報紙、電視、網路,看到別的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就要想想本地會不會有這樣的事,這樣的事對本地會有怎樣的影響。如,安徽阜陽等地發生手足口病,廣東一些地方發生禽流感疫情,或者哪個市場發生火災等,我們就可采訪本地的相關部門,報道本地的現狀、外地的做法有什麼借鑒之處,或者什麼教訓可以吸取,以及如何防範等。

重視領導活動
很多記者都不喜歡跑領導活動,認為參加領導活動單調、枯燥,純粹是應付了事。往往在寫的時候也不願意多動腦筋,覺得反正不管怎樣都能刊發,隨便一寫就交上去,而且寫法也比較單一,大多為某某領導在調研、檢查什麼工作時強調、指出,諸如此類。其實,這樣做就是走進了誤區。
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他們到基層去的活動總是帶著問題、目的或者觀點。記者每次隨著領導出去,不能只看領導做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而要多想想,領導為什麼要下去,是為了一個什麼問題而去,想想這個問題後面有什麼背景。
順這個思路想下去,記者總能發現一些新的東西。有時,領導下去活動,是因為某一個地方工作做得好,前去慰問、鼓勵;有時是因為某一工作做得不好,需要領導前去協調解決。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都值得記者關注。其中,做得特別好的或問題特別大的,就存在報道的價值。此外,其背後的新聞,也值得深挖。這樣,就不會覺得隨訪領導活動「特別吃虧」了。
2003年底,義烏市在各鎮、街道率先實行公車改革,受到上級的肯定,在社會上引起較好反響。之後,市裡又推出一項新的改革措施——對新啟用的小車號牌,即浙GQXXXX號牌,全部面向社會,規定車牌號碼一律進入電腦公開選取,不再預留100號之內的車牌號碼,也不收取選號費用,從而改變了多年來小號車牌只有政府部門領導才能享受的局面。在了解到這一信息後,筆者在完成領導調研活動常規報道的同時,對此進行了專門采訪,寫了題為《義烏汽車號牌由電腦公開選取(引題)小號車牌不再領導專用(主題)》的消息,獲得了2004年度中國縣市報新聞獎二等獎和第十六屆全國商報好新聞一等獎。

跳出會議抓新聞
會議報道多,是許多地方新聞媒體的一大特點,也是一項重要工作任務。有的記者跑會議,習慣於報道會議程序,內容乏味,沒有新意,讀者不願看。
開會和領導活動差不多,有時是為了表彰先進,有時是布置工作,有時是討論問題。筆者覺得,參加會議報道的記者,不能抱有任務觀點,應付了事。相反地,要仔細聽,認真記,要從會議中選取其中讀者最關注、最感興趣的內容,跳出會議進行報道。從會議中拎出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更有價值的東西,按照新聞規律,再做一篇或者幾篇進行報道。
如今列印技術先進,每次開會總要發一大堆材料,如果記者將材料拿回後,寫完稿就將其扔掉,這樣做非常可惜。因為,會議材料都是別人精心准備寫出來的,有的材料內容十分豐富,特別是一些重要機關的材料,不僅水平高、有深度,而且,許多材料也是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寫出來的。記者如果深入研究這些材料,從中可以發現不少新聞線索。有時候材料裡面的一句話就是一條很好的新聞線索。

做好連續報道
在平時工作中,我們常常會忽略身邊的一類新聞資源——曾經報道過的新聞人物或事件。很可能以前你做的一則常規報道,現在已發展成為重大的事件。
因此,我們不妨在留存報道資料的前提下,經常回顧一下,盡可能地從那些看上去似乎陳舊的選題中發掘有價值的新聞。
連續報道即跟蹤報道,是對處於發展變化中的新聞事件,或者說某些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的典型事件所進行的持續報道,是深度報道的一種形態。連續報道如果做得好,不但可以較好解決記者在平時采訪中新聞線索不足的問題,而且對提高讀者對報紙的關注度也有很大的作用。
在連續報道采寫的各個環節中,確定選題至關重要。連續報道能否吸引受眾,歸根到底就在於題材本身的選擇。在選擇連續報道的題材時,要特別慎重,一旦選定,就必須扎扎實實地做下去,絕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2008年夏天,義烏商報組織的關於「春風行動·救助小依菲」活動的連續報道,是比較成功的。
報道的主人公吳依菲,是義烏市公安局看守所民警的女兒。她從2005年4月不幸患上白血病,先後花去醫療費40多萬元,而要進行骨髓移植至少還需要60萬元錢。為解決骨髓移植手術的資金問題,吳依菲的父親吳祖法手拿一封求助信,來到義烏商報社,希望得到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幫助。
接到吳祖法的求助後,義烏商報社領導非常重視,要求相關部室做專題策劃,形成方案,作為報社的一項活動來開展,開設了「春風行動·救助小依菲」專欄,先後刊發了6期20多篇報道。報道刊發後,得到了浙江省公安廳的高度關注,也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許多愛心人士紛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捐款活動,為小依菲進行骨髓移植解了燃眉之急,也體現了媒體的一種社會責任。
連續報道在題材確定後,還必須把握好報道的節奏,沿著時間發展的刻度,綜合運用多種新聞手段,才能最終使受眾對事件有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

二、廣播新聞新聞線索的來源
FM98、7台州新聞廣播作為一個專注於新聞的城市電台,如何能獲得更多的新聞線索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其中本台記者稿件的新聞線索尤為重要。
目前新聞廣播的記者新聞稿件的來源情況是這樣的:會議新聞占據90%以上;記者自身的來源占據9%;熱線占據1%。作為一個擔負著大量宣傳任務的電台來說,會議新聞不可避免,但90%以上的比例實在太高,嚴重影響了綜合性新聞的可聽性,同時也不能為其他新聞節目提供新聞來源。對此,筆者提出幾點想法。
一:內部挖潛:
首先需要加強策劃;遇到一些重大社會新聞和一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發生後,作為部主任應該時刻關注同行的動態,廣播未必是第一個獲得消息的新聞機構,但是必須對此作出廣播應有的反映。比如「路橋江蘇籍外來務工人員李祥抓小偷遭報復的事情」,對於這樣一個新聞,得確新聞廣播沒有第一個時間得到消息,但是看到同行的報道後,我想作為廣播是否可以作出這樣的反映:馬上派記者前去采訪,並連續跟蹤報道;987新聞互動時間馬上對此徵集聽眾的反映;等記者采訪回來後製作宣傳帶在電台中滾動播出;其他新聞節目,如小雅讀報可以讀兄弟媒體的信息;台州亂彈方言節目可以從各個角度連續的報道這個事件,在此基礎上,可以邀請社會各方面人士做客新聞聊天室節目。這樣做雖然累了點,作為領導更多負責策劃指派的責任,作為記者和主持人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采訪、去錄制宣傳帶,去邀請相關人士,但是這樣影響之廣的新聞一年之中發生不了多少。這樣做我們讓新聞廣播的受眾知道我們在密切的關注這個新聞,在宏楊社會正義,媒體的公信力就是在這樣一個一個的做新聞的過程中實現的。
其次:充分利用行風熱線的優勢,開辟行風熱線市民版,傾聽民聲。行風熱線是一檔市政府相關部門通過新聞廣播的頻率與市民進行溝通的一檔欄目。在行風熱線開播快2年來,由於未能引起黨政領導充分重視,當然這與領導觀念有關,但是作為電台來講,應該對此檔節目有所作為。目前領導上線,在節目中解答問題的形式不可避免,但是否借鑒交通台以及各地監督類節目的形式,依託行風熱線的品牌優勢,開辟行風熱線的市民版本,在直播中接受市民投訴,並馬上電話聯系各相關部門,這樣做真正發揮行風熱線的輿論監督作用,並利用行風熱線特有的簡報優勢,呈報相關領導和部門,引起領導重視,為電台的輿論監督開辟一條合適的道路,同時也能獲得聽眾更高更 多的認同,同時也會獲得更多的新聞來源。
再次:落實記者分線和分片的相關職責,重點聯系一些發生新聞多的,與百姓息息相關的部門的記者的聯系責任,要求記者與該部門的負責對外宣傳的人打好關系,並能熟知該部門的相關知識。作為考核記者的一部分。同時進行區域分片,各記者與各地的記者保持一定的聯系,當地發生重大新聞時,就派相應的記者前去。
最後開通網路QQ和MSN溝通渠道,讓廣大網友提供信息,並對相關新聞發表評論,同時為節目積累嘉賓。
外部合縱聯橫:與兄弟媒體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在重大新聞線索上保持聯系,包括與電視和報紙的合作。
最後談談硬體配置上和機制上的問題:建議目前新聞熱線與行風熱線的號碼合並,開通一個號碼,並與受眾接受,便於新聞資源共享;同時成立行風熱線(新聞)信息處理小組,這個小組以導播間為基地,可以設主編一人,導播一人,主持人和編輯2人,記者2人(機動),這個小組可以承擔處理行風熱線的投訴電話,處理聽眾提供的其他社會新聞,處理網友提供信息,與網友就新聞事件進行交流,播出行風熱線領導版和市民版2檔節目,為綜合性新聞和其他新聞節目提供新聞稿件、素材和嘉賓等等。

三、
1、你自己被分配的部門,即你分跑的線。有專門負責宣傳的人會通知你會議、新聞發布會等。到時候你去參加就行。
2、熱線。群眾打來的電話、郵來的信件等反映的問題。
3、自己平時留心的、發現的問題,如果有足夠的素材就可以上報並成為新聞線索。
4、親朋好友、上級領導等發現的線索,告訴你,讓你去做。

❻ 如何尋找新聞點

記者尋找新聞線索的渠道有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網際網路,國際互聯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得它成為記者尋找新聞線索的重要渠道.在這個網路時代,記者最直接也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瀏覽網路信息,特別是那些新加入新聞工作領域的記者們,認識人不多,報道領域也不了解,這時網路可幫了他們大的忙,他們可以進入聊天室,BBS,博客等,看看最近網民都在關注什麼事情,哪些帖子是點擊率最高,跟帖最多的,哪些內容是當前大家都在關心,並且還沒有結論的.這些都可以看作是新聞線索,只要發現有些內容值得去挖掘的,就可以進一步進行采訪,追蹤,查個水落石出.網路作為繼報紙,廣播,電視後的第四媒體本來就是作為消息傳播渠道,經常瀏覽網路尋找線索,應當是當代記者的重要選擇.
第二種是經常讀報,聽廣播.也許有人要問了,從報紙廣播中尋找線索,不是等於在吃別人的剩飯嗎,這怎麼能是尋找新聞線索的一種渠道呢 已經刊登出來的新聞里難道還有重大線索嗎 有!一些記者就是從刊登出的一些小消息中找到了新聞線索,發覺出新聞價值,采寫出了成功的新聞報道.有些電視媒體從報紙上看到一條報道,之後作為新聞線索去采訪,去報道,發現新的人物,事物,視點,這些在同行中尋找新聞線索的方法用的很普遍.浙江電台城市之聲的張台長一直提倡"新聞要放大做",是啊新聞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小,就看記者是想把它做大還是做小.例如一條新聞線索,記者去現場采訪,他可以為了應付寫一條簡訊或者短消息,他也可以仔細采訪,寫成一則完整報道,他更可以深入采訪人,事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徹底挖掘寫出長篇通訊或者一則專題報道.細心觀察,仔細尋找,記者與作家只有一步之遙.
第三種是廣交朋友.作為記者,新聞線索的獲得的多少與及時程度,與他的社會關系網是有聯系的.從事新聞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有培養,構建自己關系網的習慣.這對以後工作的幫助是巨大的,有些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閑聊,也會成為新聞線索,聽起來很神奇,因此不能隨意放過認識的人和看似無關的線索.下面舉一個例子,《北京青年報》原本是一張發行量很小的中學生報,它是如何發展為發行量大的現代都市報的呢,是因為該報有一支勤奮的記者隊伍.如何勤奮呢 原來他們的記者不僅自己在北京采訪,勤跑,勤問,還在全國各地發展了相當數量的消息員,隨時向記者提供新聞線索.記者的關系網越大,工作也相對輕松,新聞線索的獲得也會更加容易,采寫報道也會得心應手.
第四種是要重視讀者來信及熱線電話.很多新聞機構,都開設了熱線電話,並設立報料獎,這樣的舉動就是鼓勵人們提供好的新聞線索和新聞素材,而新聞機構可以把這些當作新聞線索,然後讓記者去了解新聞事實,采訪新聞人物,采寫新聞報道.筆者所實習過的浙江電台城市之聲新聞部,就設立了24小時新聞熱線,確保熱線電話時刻有人接聽,不放過任何一條新聞線索.大家所熟悉的CCTV的《焦點訪談》就是重視讀者來信與重視熱線電話的範例.群眾為了反映他們所遇到的問題,打電話,寄信,發郵件,有的還甚至直接登門拜訪,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通過媒體把他們的問題徹底解決掉.《焦點訪談》總是根據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深入采訪,所以受到群眾一致好評.如此一來,媒體的知名度也大大提升,群眾有問題需要解決,有線索可以提供,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他所信賴的新聞媒體.同時,記者個人也要與聽眾或觀眾交流,對於一些有名記者來說,群眾往往會直接向他們反映問題.例如一些記者寫了一則報道後,群眾反映強烈,一有沒有被發現或者群眾覺得可以挖掘的東西,對於記者來說,這些都是新聞線索.
第五種是要有一張特殊日歷表.重大節日,紀念日,人 ... 展開全部>

❼ 新聞夜航提供新聞線索 花錢嗎

向黑龍江電視台《新聞夜航》節目組提供新聞線索是免費的,電話是0451-82890000;如果你提供的新聞線索有價值,他們會和你聯系,及時拍攝或錄制下來,並在《新聞夜航》節目里播出,同時會給你一定獎勵的。

❽ 企業通訊員主要在哪裡尋找新聞線索

最主要還是根據你們單位的工作中心尋找報道線索。
當然也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根據媒體的宣傳計劃組織稿件采寫,多留心觀察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此外,參加會議也可以獲得線索。會上,領導的發言,群眾的意見,觀點的分歧,會議的文件等,都可以成為獲取新聞的途徑。

❾ 獲取財經新聞線索的主要途徑有哪些記住是「財經新聞」,不是一般的新聞!!

一,專業財經網站,國內的比如和訊,FT中文網。
二,收費的訊息,比如彭博終端,不過這個比較貴。
三。電視,國內的CCTV2,或者第一財經

❿ 新聞線索如何來

就我所知,一個好的記者,電話簿裡面應該有N個電話,也就是說,你要隨時准備和別人交換號碼。像一般消息靈通人士,愛八卦的小老百姓都留下號碼,有什麼新聞線索人家會考慮你,當然前提是你要給人報酬。平時沒事和別人拉拉關系,畢竟你一個人所處的環境有限,認知也有限。

閱讀全文

與哪裡可以免費獲得新聞線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上怎麼下載班智達的軟體 瀏覽:1158
無痕跡消除圖片軟體 瀏覽:722
免費小票軟體 瀏覽:956
華為在哪裡設置軟體停止運行 瀏覽:962
用電腦鍵盤調節聲音大小 瀏覽:1261
自動刷軟體賺錢 瀏覽:1263
古裝連續劇免費版 瀏覽:1416
工免費漫畫 瀏覽:1149
手機軟體專門儲存文件 瀏覽:1510
uos如何用命令安裝軟體 瀏覽:1317
有線耳機插電腦麥克風 瀏覽:649
侏羅紀世界3在線觀看完整免費 瀏覽:995
單個軟體怎麼設置名稱 瀏覽:721
鳳凰網電腦版下載視頻怎麼下載視頻怎麼下載 瀏覽:1386
明白之後如何免費獲得無人機 瀏覽:833
如何解禁軟體菜單 瀏覽:855
副路由器連接電腦視頻 瀏覽:1352
內置wifi電視如何裝軟體 瀏覽:1109
手機換零免費雪碧 瀏覽:1589
國行蘋果如何下載美版軟體 瀏覽: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