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內存條怎麼買
電腦內存是電腦的重要配件之一,由內存晶元顆粒,電路板,以及金手指等部件組成。而其中內存顆粒直接決定內存條成本,因此它的好壞也影響著內存條的性能好壞。 而現在高端內存三大產商,鎂光,三星和海力士。那對於一個要玩游戲的新手來說,電腦內存條怎麼選呢?
電腦內存條怎麼選圖1
1.不要被外觀顏值吸引
現在很多裝機老闆們,為了增加視覺效果,在很多電腦硬體中裝了燈效或者刷上彩色,例如電腦風扇,而現在眾多的廠家也在內存條上也增加了一些規劃做工,甚至還有呼吸燈。但是大家也可以想像,內存條都裝進主機內部了,還有誰去觀賞呢,玩電腦只會看屏幕,哪有看機箱的?
電腦內存條怎麼選圖2
2.不用過分注重內存條的頻率
如果你的電腦配置很高端,例如i7-8700k,顯卡GTX1080Ti,那麼可以運用高頻內存,例如芝奇幻光戟3600Mhz 。但是像我們這些游戲玩家一般都是大眾玩家,那麼建議運用大眾的2400/2666Mhz就已經足夠,畢竟高頻內存對於游戲體驗體驗幾乎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大眾配置的電腦,留下這個錢去升級顯卡吧。
電腦內存條怎麼選圖3
3.不要買太便宜的內存條
選內存條的時候,不要選那些太便宜的。因為內存條這東西可以回收,在重裝金手指,性能質量不能保證。而現在金士頓和海盜船內存條,大眾大家都買得起,現在內存條價格也是回落了。當然選擇品牌的內存條,質量也是有保證的。
4.雙通道內存能上就上
如果你的電腦主機支持用雙通道內存,那就盡量上雙內存吧。畢竟現在游戲程序多,很容易爆內存啊。這樣子不僅讓數據讀取速度增加一倍,讓你的電腦更加流暢。
㈡ 怎樣正確購買適合自己電腦的內存條
用優化大師可以檢測出內存型號,現在多見DDR1和DDR2兩種,你的電腦有點年頭了,多半是DDR1的,不過還是檢測一下保險,不然你把原來的內存取下來,帶著去買,不就行了
㈢ 怎樣選購內存條
選購意見
選購內存條時除了要考慮前面介紹的引腳數、容量和存取速度之外,還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 奇偶性
為了保證內存存取數據的的准確性,有些內存條上有奇偶校驗位,如3片或9片裝的內存條。如果您對電腦運行的准確性要求很高,最好選擇有奇偶校驗功能的內存條。
(2) 價格
雖然新版本內存條和舊版本內存條相比,價格已經大幅下降,但不同的品牌和性能,價格還是有一些差別,您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預算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價位。另外,購買內存時您還須注意品牌和質量,生產內存的廠家較多,質量較為可靠的品牌有:韓國LG、金士頓,日本的東芝、日本精工、日本電氣公司、日本松下。
內存在電腦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內存一般採用半導體存儲單元,包括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以及高速緩存(CACHE)。只不過因為RAM是其中最重要的存儲器。
通常所說的內存即指電腦系統中的RAM。
㈣ 怎麼給自己的電腦買內存條 需要看什麼
需要看是幾代內存,一般有DDR3,世面上的都是DDR3的。老的有DDR1和DDR2
再就是看主頻,現在的多數是1600MHZ。以前的是1333的
㈤ 電腦內存到哪裡買
內存條買質量好點的,金士頓之類的大牌子不錯,在京東自營店買,有質量保證還快。
㈥ 筆記本電腦內存怎麼選購
如何選購電腦配件,首先你要知道電腦主機的組成包含哪些部件,主機包括:主機機箱、CPU(處理器)、內存條、硬碟、主板、顯卡(根據需求選購)、電源、散熱風扇(很多CPU盒裝自帶有風扇)電腦組裝配件當然,組裝一台電腦並不是簡單了解就可以了,每個配件在選配的時候都要注意很多問題
第一:CPU又稱「中央處理器」好比人的大腦一樣,CPU的性能直接影響電腦的反應速度。現在比較常見的CPU有「英特爾」系列和「AMD」系列。
每個品牌的CPU搭配的主板自然也就不一樣。在選購CPU的時候要注意該CPU是「英特爾」系列的還是「AMD」系列的,對應的主板也就要選用同系列的型號。
選用CPU還必須注意「針腳數」介面和「第幾代」,舉例:比如你目前選購 一款「英特爾 i5」系列的CPU,你就要注意看它的具體型號,一般比如「i5 9600」那麼他就代表第九代的i5,一般第一個數字就代表他是第幾代,「i5 6400」就是第六代,英特爾系列「針腳數」介面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有「LGA1150」、「LGA1151」、「LGA2011」、「LGA1170」等等;AMD系列的介面目前市場比較常見的有「FM2」、「FM2+」、「AM4」等等
第二:內存條又稱「內存儲器」、「主存儲器」,它是外存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在內存中進行。內存性能的強弱影響計算機整體發揮的水平。
目前市場上內存條品牌最為常見的有:金士頓、三星、威剛、威士奇、金泰克、十銓科技等選用內存條時,首先要注意內存條的容量,比如4G的內存條、8G的內存條等等,內存的容量和硬碟容量最容易被外行的人誤解,比如有的人說「你的電腦才8個G,我的電腦有500個G」。那麼該選多大的容量才合適呢?當然不時越大越好,選用太大一般會造成資源浪費和資金浪費,按需所用才為合適。一般在選用容量的時候,你要根據你的所需來選,例如:你只是辦公使用,用用辦公軟體和網上看看視頻,一般這樣需要4G的內存條就足夠了,如你要玩玩一般的網游或者比較小的單機(安裝包一般在5G以內的)選用8G的內存條就足夠了,如果你要玩比較大的游戲、或者說你經常使用一些設計類的軟體,這樣的話你可以參考該游戲的配置建議,設計類軟體一般都有相關配置建議的,最好在軟體推薦的配置基礎上稍微加大一點選購。比如某軟體建議使用8G內存,那麼你最好選用8G以上的內存。
其次要注意內存條的「頻率」和「傳輸類型」,「頻率」和「傳輸類型」往往都相對於,比如:「傳輸類型DDR3」對應的「頻率」一般有DDR3 1066 / 1333 / 1600 / 1800 / 2000,「傳輸類型DDR4」自然比DDR3要高,選用時一般根據資金限制和軟體特殊要求來定。
第三:主板又稱「母板」、「系統板」,在整個計算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主板製造質量的高低,決定了硬體系統的穩定性。主板的主要功能是傳輸各種電子信號,部分晶元也負責初步處理一些外圍數據。
目前市場上主板品牌最為常見的有:華碩、微星、技嘉、七彩虹、昂達等
選用主板時,首先要注意主板所支持的CPU介面是否和所選的CPU介面相吻合,如果主板所支持的介面類型和CPU的介面不吻合,就會導致CPU無法安裝或無法點亮。同時還要注意主板所支持第幾代內存條和支持內存條頻率的范圍,同樣不吻合會直接導致內存條無法安裝或無法點亮。
其次在選用主板時,要注意主板上的介面類型和介面數是否滿足需要,例如:主板上至帶有4個SATA介面,一般就限制了你所鏈接的硬碟光碟機等數量的限制,主板上「COM介面」、「PS/2介面」這2個介面在很多主板上都不一定帶有,「COM介面」是連接串列滑鼠和外置Modem等設備,PS/2介面的功能比較單一,僅能用於連接鍵盤和滑鼠,因為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滑鼠鍵盤都時SUB介面,所以很多主板上「PS/2介面」就被取消掉換為了USB介面。
第四:硬碟又稱「溫盤」,是計算機最主要的存儲設備,主要作用就是存儲數據。通常把硬碟分為「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機械硬碟通常以轉速來說衡量質量,例如:5400轉、7200轉,固態硬碟通常以讀取速度來衡量質量,例如:500MB/s、4000MB/s。
目前是市場上硬碟基本上都是SATA介面,IDE是早期硬碟的介面形式,目前已經本退出市場。機械硬碟的品牌較為常見的有:希捷、西數、東芝、而固態硬碟的品牌就比較多了,除了希捷、西數之外比如:三星、閃迪、聯想、金士頓等等
選用硬碟時,主要是根據需求選定硬碟的容量來選定,一般家用選用500G就夠了,經常喜歡存儲一些電影之類的話至少選購1T以上的。目前電腦都會選擇安裝固態硬碟,因為固態硬碟比傳統的機械硬碟讀取速度更快,比如之前存儲一部1G的電影,機械硬碟需要30秒,固態硬碟幾秒就可以了。同時無論是在數據的讀取方面,還是在程序軟體運行上,固態硬碟的速度比機械硬碟快很多。但是固態硬碟也是有缺陷的,一個是價格比機械硬碟貴,另一個是壽命比機械硬碟短。所以一般在電腦組裝上,會採用固態加機械硬碟搭配的方式,固態硬碟用於系統及軟體的安裝,機械硬碟則用於重要數據的保存。
第五:電源即PC電源,是一種安裝在主機箱內的封閉式獨立部件,它的作用是將交流電變換為+5V、-5V、+12V、-12V、+3.3V、-3.3V等不同電壓、穩定可靠的直流電,供給主機箱內的系統板、各種適配器和擴展卡、硬碟驅動器、光碟驅動器等系統部件及鍵盤和滑鼠使用。
目前市場上電源品牌最為常見的有:長城、航嘉、金河田、先馬、愛國者、至冷酷尊等
選擇電源時,主要根據電源的功率來選用,那麼該選用多大功率的呢?首先並不時功率越大越好,因為功率越大,只會造成資源浪費和帶來更多的電費不說,投入資金也就要越多。在選用多大功率之前,你要根據你所選用的電腦其他配件的功率簡單核算一下總值,比如CPU功率最大100W左右、硬碟的最大功率為22.5W左右、主板功率范圍是在20-35W之間、也就是一般的家用電腦電源只需要一個額定200W左右的就足夠了(電源的額定功率要大於各配件功率的總和),但是對於設計電腦或專業游戲電腦來說,顯卡對電源的要求會很高,普遍對電源的要求都在500W左右,具體根據型號來定,遇到有的硬體不知道功率的情況下,你可以網路查詢或網上咨詢廠家。一般的電腦額定功率超過各配件功率總和的50W左右最為合適,對於專業的設計電腦專業游戲電腦則要超過100W左右最為合適,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建議。
第六:機箱,作為電腦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電腦配件,起到一個承托和保護作用,此外,電腦機箱具有電磁輻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由於機箱不像CPU、顯卡、主板等配件能迅速提高整機性能,所以在DIY中一直不被列為重點考慮對象。但是機箱也並不是毫無作用,一些用戶買了雜牌機箱後,因為主板和機箱形成迴路,導致短路,使系統變得很不穩定。
選用機箱時,你所要考慮的就是主板的大小、硬碟的數量、顯卡的大小、以及CPU風扇的高度等等。機箱太小會導致配件無法安裝、機箱太大最造成空間浪費又佔地方。其次就是考慮機箱外觀。
第七:顯卡又稱為「顯示卡」,是計算機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對喜歡玩游戲和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卡非常重要。主流顯卡的顯示晶元主要由NVIDIA(英偉達)和AMD(超微半導體)兩大廠商製造,通常將採用NVIDIA顯示晶元的顯卡稱為N卡,而將採用AMD顯示晶元的顯卡稱為A卡。
之所以放在最後來介紹,是因為顯卡一般包含「集顯」和「獨顯」,集成顯卡是一種特殊的顯卡,一般不帶有顯存。帶不帶集顯往往取決於主板,有的主板集成了顯卡的晶元組,有的沒有。對於要求不高的,比如只是辦公或者看看電影來說,一般就不需要安裝獨立顯卡。
往往我們所說的電腦顯卡一般所指的就是獨立顯卡。獨立顯卡需要插在主板的相應介面上,它配備單獨的顯存,不佔用系統內存,而且技術上領先於集成顯卡,能夠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和運行性能。
選用顯卡時,你要根據軟體的要求來選定相應性能的顯卡。目前市場上顯卡比較常見的品牌有:華碩、技嘉、七彩虹、影馳、微星、英偉達等
最後還要說明一下,一套完整的電腦除了以上配件外,還需要輸出和輸入部分,即顯示器和鍵盤滑鼠。
㈦ 電腦內存條怎麼買
電腦的內存條還是非常容易買的,你可以在網上搜一下你的電腦型號,然後在淘寶上直接搜索相關的內存條就可以了。
㈧ 買電腦的時候怎樣選內存
1、確定自己對內存的需求。對於組裝電腦來說,更多的是要側重於某一性能方面的需求,比如有人喜歡玩游戲,也有人想要用電腦來進行辦公,所謂不同的需求就決定了對內存的不同選擇。通常情況下,對於玩游戲的用戶來說,可以適當將內存選擇大一此,另外最好選購一個獨立顯卡,這樣就可以有效減輕內存和CPU的負荷。
2、根據硬體的兼容性來選擇。由於硬體生產廠商眾多,導致不能品牌內存產品之間存在不同的兼容性。因此在選擇時應根據主板的支持情況來決定。 首先就是需要根據主板的參數來確定要購買的內存的類型。
查看主板的詳細信息。主板上一般會有詳細的型號,根據這個類型,就可以在相關的網站上查找與主板相對應的一系列參數信息。
根據該主板的型號參數,通過上網查找相關的官方網站,可得知關於此主板的一系統參數,其中得到的最重要的幾個參數是:
內存類型:DDR *
最大擴展內存:32GB
內存插槽數量:2*DDR DIMM
傳輸標准:PC1600/PC2100/PC2400
根據這一要求在網上購買相關的硬體產品。
㈨ 怎樣選購筆記本電腦的內存條
一、先考慮下你需要的內存是多大(普通用戶8G就足夠大了,各種專業軟體用戶請自行網路自己需要多大內存才合適)
三.查看電腦插口是什麼類型。
在中關村上查你的電腦型號。一般2015年後的電腦才有DDR4介面。
㈩ 怎麼給電腦選擇內存條
台式機加裝內存條,首先要確定主板上是否有餘的內存插槽。如果沒有多餘的內存插槽,加還是可以加,只會浪費掉一條。
可以打開機箱查看,也可以使用工具查看。
這里我們選擇一個軟體來查看。
打開CPU-Z,切換到SPD選項卡。內存插槽選擇中,單擊出現下拉列表,出現幾個說明有幾個內存插槽。如圖。說明有兩個插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