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計算機中表示內存的p是什麼意思
1MB =1024KB,,,,,,,, 一般MP3就幾個MB ,
1GB =1024MB,,,,,,,,,,現在一般家用電腦硬碟500GB
1TB=1024GB,,,,,,,,,公司的伺服器一般都是幾百個TB
1PB=1024TB,,,,,,,,國家氣象局在計算天氣情況時,有時會用上吧
Ⅱ 我的電腦是P43.0 1G內存,為什麼速度還是那麼慢
從硬體上看,你的機子還是不錯的,內存也絕對夠用了。但是你上上網就會很慢,說明的系統有問題(如果你保證沒有中病毒的話)。換張新的系統盤試試看~~,至於PS,慢是很正常的。
還有上網卡,也有可能是你網路的問題。
經常用軟體清理一下垃圾和注冊表對提高速度是很有幫助的。
Ⅲ 電腦開啟X.M.P內存超頻
不是,X.M.P是內存廠商預先設置好的,在合理的頻率之內。而開啟XMP後只是提升
內存頻率
,而不會使
CPU超頻
,因為現在的
CPU頻率
和外部頻率已經分離了。
Ⅳ 筆記本電腦內存條上,2133P和2400T代表什麼
前面的4位數字代表內存運行頻率,最後一位字母代表內存時序。
Ⅳ 電腦內存技術參數有哪些
內存技術參數
單面內存與雙面內存的區別在於單面內存的內存晶元都在同一面上,而雙面內存的內存晶元分布在兩面。而單Bank與雙Bank的區別就不同了。Bank從物理上理解為北橋晶元到內存的通道,通常每個通道為64bit。一塊主板的性能優劣主要取決於它的晶元組。不同的晶元組所支持的Bank是不同的。如Intel 82845系列晶元組支持4個Bank,而SiS的645系列晶元組則能支持6個Bank。如果主板只支持4個Bank,而我們卻用6個Bank的話,那多餘的2個Bank就白白地浪費了。雙面不一定是雙Bank,也有可能是單Bank,這一點要注意。
這些電腦硬體文章經常出現的參數就是在主板的BIOS裡面關於內存參數的設置了。通常說的2-2-3按順序說的是tRP(Time of Row Precharge),tRCD(Time of RAS to CAS Delay)和CL(CAS Latency)。tRP為RAS預充電時間,數值越小越好;tRCD是RAS到CAS的延遲,數值越小越好;CL(CAS Latency)為CAS的延遲時間,這是縱向地址脈沖的反應時間,也是在一定頻率下衡量支持不同規范的內存的重要標志之一。
什麼是雙通道DDR技術呢?需要說明的是,它並非我前面提到的D D R I I,而是一種可以讓2條D D R內存共同使用,數據並行傳輸的技術。雙通道DDR技術的優勢在於,它可以讓內存帶寬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一倍,這對於P 4處理器的好處可謂不言而喻。400M H z 前端匯流排的P 4 A處理器和主板傳輸數據的帶寬為3.2G B /s,而533 M Hz 前端匯流排的P4B處理器更是達到了4.3G B/s,而P4C處理器更是達到了800MHZ 前端匯流排從而需要6. 4 G的內存帶寬。但是目前除了I850E支持的R ambus P C10 66規范外,根本沒有內存可以滿足處理器的需要,我們最常用的DDR333本身僅具有2.7G B/s的帶寬。DDR400也只能提供3.2G /s的帶寬。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搭建雙通道DDR400的內存,理論上提供2倍DDR400的帶寬。將從而根本的解決了CPU和內存之間的瓶頸問題。
DDR-II內存是相對於現在主流的DDR-I內存而言的,它們的工作時鍾預計將為400MHz或更高。主流內存市場將從現在的DDR-400產品直接過渡到DDR-II。目前DDR-II內存將採用0.13微米工藝,將來會過度到90納米,工作頻率也會超過800MHZ。
Ⅵ 台式機帶p的內存是什麼意思
DDR333和DDR2 667
DDR333和DDR2 667區別是,前者是一代DDR內存後者是二代DDR內存。兩者是不同介面的內存條。
DDR333晶元運行時鍾為166.6MHz,等效於333MHz SDRAM,所以DDR333規格也被稱為PC333;同時它的傳輸帶寬為2.7GB/s,因此也被稱作PC2700。
DDR2 667,存儲器時鍾頻率166MHz,極限傳輸率5333MB/s,也稱作PC5300或PC5400。
Ⅶ 筆記本內存2133p 2400t有什麼區別
代表運行速度
CAS latency (P=15, R=16, T=17, U=18) 那個L指的應該是LRDIMM,標注方法和這個不一樣。
一般來說主板都可以識別的,然而你要是不同latency混用的話穩定性會下降
Ⅷ 電腦內存條如何選擇
內存非常重要,因為這涉及到內存的類型(DDR、DDR2還是其他類型)與你系統的主板和處理器息息相關。你必須要選擇與新計算機內存數量相符合的才行。
不過,即便這樣也不太容易描述出到底多少內存才夠,計算機內存的數量還與環境相關。我們所做的和正在使用的軟體是判定計算機理想內存容量的決定因素。在這點上隨著計算機的不同,一切也就有所不同。
比如,微軟表示,你要運行Windows
XP
Professional版本操作系統需要128MB的RAM,或者更高(最小支持64MB,也許還會限制性能和一切其他功能)。處理器需要最小的規格,不過說句實話,你的處理器需要的內存往往大於最小值。
換句話說,我的那台古老的配有64MB內存的IBM
ThinkPad
600X也可以運行Windows
XP
Pro。不要笑。它真的可以。微軟的Word和Lotus
Notes一樣可以運行順暢。不過你知道原理是什麼嗎?Windows非常會騙人,若是它認為內存不夠了,會發出錯誤提示,告訴你會停止運行,與此同時,Windows開始從你的硬碟抽取容量作為內存來用,用硬碟來交換所需數據。速度的區別(也就是性能的區別)就像走路和開賽車的區別。
開始測試
難道這是所有與內存有關的嗎?為了找出所有,我決定拿一個typical
Media
Center
system來試試,並從512MB內存改到2GB內存。2GB已經達到絕大部分消費者主板支持的最大內存的一半了,對於很多用戶而言,這也就是所用的最大值了。
因此目的,我採用Crucial
Technology的四個Ballistix
240-pin
DIMM、DDR2
PC2-6400內存。因為這是高性能模塊(配有散熱片),它非常昂貴,每個內存都高於100美元。你也可以找到同等級別的內存,就像Crucial的standard
PC2-4200
moles
(P/N
#
CT6464AA53E),每個模塊售價約在40美元。
我使用兩款軟體來測試增加的內存對系統有何影響:COSBI
OpenSourceMark
(OSMark)和Ulead
VideoStudio
10
Plus。
OSMark是一款綜合基準軟體,這也就意味著軟體中沒有真正的商業應用程序。相反,OSMark被設計用來測試所有的子系統(CPU、內存、圖卡、硬碟),而後通過結合和評價所有單項測試結果來得出一個性能得分。我曾經用過VideoStudio程序來將一個1小時的捕捉電視視頻分割為43分鍾的視頻片斷,而後再將其縫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視頻。這可不是個輕松活。
順便提一下,我所說的另外一個改變,除了增加更多內存之外,是MIMO雙通道內存架構。不想增速到雙通道?這也沒關系。
雙通道使用的是成雙成對的內存而不是單一設備。哪種更好呢?你得考慮一下使用卡槽。若你僅使用一隻手來將卡從卡槽拿走,而後再拔插下一個,最終你就可以拿到你面前所有的卡。不過,若你不停的換手,你先向一個卡槽移動,而後另一個緊跟著移動,也許這項工作就輕松多了。
內存基準
配有512MB內存的計算機在OSMark的得分為1053。若是你再找一台高性能計算機的話,這個得分可不是你所需要的。所幸的是,這種特別計算機並不是以性能為特色的,其專攻的方向為娛樂。當然,這還是有改善的空間。
安裝兩個512MB的內存(總共1G),而不使用主板的雙通道功能,OSMark的得分可到1074。得分變高了,不過改變不大。不過,當我轉到雙通道內存時,數字就可以跳到1111分。
換句話說,雙通道內存從512MB轉到1GB,性能可以改善15%。而同等容量的內存,在不使用雙通道模式時,其改善率低於2%。因此這個誘惑還是不小吧!
越多就是越好嗎?我又加了第三塊512MB內存,將內存總數提高到1,536MB。不過,這點可就不適應雙通道模式了,雙通道需要偶數的內存。因此,OSMark給出的系統得分為1112分。增加了一款512MB,得分卻僅增加了一個百分點?因此你若是有這種想法,可得想清楚哪種模式更劃算。
因此,我又安裝了第四塊512MB內存,將內存使用雙通道模式。這一次,OSMark得分為1112。為什麼呢?
這也就是你不能單獨依靠基準得分來做判斷的原因了。
若是內存超出了基準,又當怎樣?是不是意味著OSMark並不需要多出的運行部分(超出1GB),因此在這一點上再增加內存也沒有大的改變。那麼如何證實這一點呢?我們可以轉到另外一個軟體:VideoStudio
10
Plus。
現實生活中的內存
43分鍾的視頻渲染時間也說明了同樣的問題。當我使用非雙通道模式,將內存從512MB轉到1GB時,我們發現差別並不大。當其在512MB內存時,視頻渲染的時間為35分鍾2秒(2,102秒),而當我們跳到1GB時,其時間為34分鍾50秒(2,090秒)。
當我們將內存重新放進雙通道配置時(內存插槽為雙位彩色標識,你可以很容易清楚判斷擺放的位置),時間降為31分鍾45秒(1,905秒)。時間縮短了至少4分鍾。若你每天做幾次視頻渲染,每星期也做幾次視頻編緝,以年來計算的話,能夠節省不少的時間。
若換成更大一些的內存大小呢?當我加入第三塊512MB內存,渲染時間事實上減慢了17秒鍾,為32分鍾2秒(1922秒)。為什麼?不過這也就是我對雙通道不滿意的原因了。
在我加入第四塊512MB內存來平衡雙通道模式時,渲染時間又降到30分鍾31秒(1,831秒)。時間上的進一步降低就恰恰證明了OSMark綜合得分並未使用我加入超過1GB的內存部分。
我要加入更多內存,來看一下渲染部分是否擁有進一步改善嗎?答案可能是YES。不過我一般奉行的原則是花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如果我僅有4個插槽的話,我會拿出兩個插槽,換下兩個更高內存條,比如兩個1GB的內存。這可能就需要重新置辦了,而老的內存條的錢就相當於白花了。
除非你非常希望涉足於視頻渲染(或者任何重型應用),升級可能達不到你所希望為改善而付出的成本。為什麼呢?現在我使用的單個512MB內存的售價為105美元。(內存售價會隨時間而有所不同)轉換到雙通道1GB內存,所付出的成本為210美元,而再次加倍就為420美元,要想達到2GB,對於我的投資而言,回報率太低了。
若你希望達到2GB,你就得花費2.5倍的金錢。記住,為了達到3GB,你就得扔掉兩塊原來的內存,也就相當於損失了210美元,增加兩個1GB的內存,成本為186美元。為了增加內存,所花費的總金額為1192美元,而得到的性能改善卻不多。
結論
不幸的是,當我描述雙通道是一種較好的使用模式時,我也強調了內存數量也是要根據環境而定的。一切都取決於你需要的內存大小。若你為了謀生而渲染視頻,那麼節省下來重復的時間對你來說更有價值。絕大部分情形下,你可能需要達到2GB的內存量。事實上,對於一般的使用人員而言,1GB就應當足夠用了。
對於視頻渲染而言,大的工作表、圖形圖像處理以及一些極其消耗內存的程序,更多的內存也許會有幫助。不過除了這些,你也許僅是將辛苦得來的金錢大大浪費了。除非你有很多錢,願意置辦一套豪華的裝備,而無須計算成本。
Ⅸ pc42133p是什麼內存
pc4-2133p是ddr4 2133的內存,pc4就是四代,2133p就是頻率。
pc4-2133p是惠普8GB DDR4 PC4-2133P是產自於中國大陸的內存,毛重為200.00g。
三星DDR42133P內存:
2014年,三星DDR42133P伺服器內存是一款高端高品質產品,擁有8GBDDR4內存,工作頻率為2133MHz,性能不但強悍而且穩定。
優勢:
三星DDR4內存對比DDR3的優勢更加明顯:帶寬方面可達DDR3-1600的兩倍,即3200Mbit/s;工作電壓方面,DDR4也比三星此前的DDR3L內存要低,從1.35V降至1.2V,使得整體功耗最多可減少約40%。
以上內容參考中關村在線-強悍穩定DDR4 三星2133P 8G伺服器內存
Ⅹ 如何正確的查看電腦內存,硬碟容量,CPU參數。
<p>任意一款CPU測試軟體,比如「Cpu-Z」,進行一下簡單測試便一目瞭然了。這款軟體可以自動檢測到的CPU數據包括CPU型號、內核、主頻、倍頻、外頻、匯流排、緩存指標、CPU的電壓、風扇轉速和溫度等。圖一</p>
<p>HD Tune」,它能夠自動檢測出包括硬碟的固件版本、序列號、容量、緩存大小以及當前的Ultra DMA模式等一系列硬碟信息且可以同時進行硬碟傳輸速率檢測、健康狀態檢測、溫度檢測及磁碟表面掃描等的多項專業檢測。不過該軟體有一個很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使用時需要安裝,在U盤中是無法直接運行使用的。</p>
<p>另外優化大師安裝後的基礎界面就是整體硬體信息。</p>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