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買台式機是自己組裝DIY好,還是買品牌機好
那要看你自己的電腦水平。
組裝機一般價格比品牌機便宜,但售後服務沒有品牌機那麼全面。
而且組裝機的配件還得自己辨認水貨、假貨。
所以說如果水平不高的話還是選擇品牌機
可能是期望過高,可能是一種慣性,每每萬眾矚目的新品出世,人們總是會挑出一堆堆的毛病。當然,再成熟的產品也難免缺陷,何況「新生兒」呢?Windows Vista就是這樣。幾年來,人們對這款新操作系統是無時無刻不在翹首以待,但又這樣那樣地挑三揀四。可能,我們應該多寬容一些。
以下是CRN測試中心給出的Vista的25個缺點。不是吹毛求疵,只是提醒升級用戶注意一下,以免麻煩。其中的很多問題都提到過,也不是Vista的「專利」,每次系統升級,我們都必須熬過這些「陣痛」。
1、 內存
說起系統資源消耗,內存首當其沖。想讓Vista跑得歡暢,2GB是必備,4GB再好不過。
2、硬體
這個問題已經引起無數口水,就像歷史上的每一次大型升級。這是一個必然的、無法迴避的過程:要享受,就得付出。
3、防毒
雖然Vista集成了大量安全功能,微軟要號稱Vista無需再裝殺毒軟體,但事實證明這樣顯然不夠,而絕大多數第三方防毒殺毒軟體都還不能很好地兼容Vista,時間也不多了。
4、驅動
雖然Vista自帶了近2萬個驅動程序,並提供1萬多個升級,但在硬體產品日益豐富的今天,這遠遠不夠,而且這些驅動大多都是來自微軟的,要真正發揮硬體潛力還得依賴第三方廠商的自家驅動,但他們都還沒有準備好。
5、兼容性
其實Vista做得不賴,大多數常用程序都沒什麼問題,只是不少第三方軟體還無法完全兼容。此外,微軟始終不肯提供不兼容列表。
6、 空間
一般性的安裝後,Vista能吃掉10GB空間,而根據微軟的推薦,系統分區最好有15-20GB。
7、版本
雖然微軟略微減少了Vista的版本,但仍然有5個,加上32位版和64位版的區別,還有精簡版(N),相互之間的差異讓人眼花繚亂。
8、激活
XP引入的「激活」機制在Vista中變本加厲,即使企業部署也要每180天重新激活一次,不過歷史證明……
9、代價
升級到Vista著實代價不菲,硬體、系統、移植等都是很耗金錢的。
10、系統備份
結合第九條考慮,對Vista系統進行備份也很棘手。
11、必要性
不像Windows 95或者Windows 2000,Windows Vista似乎沒有非用不可的理由,拒絕的倒是能擺出一堆。當然,最後終究還會是Vista的天下,不管我們願不願意。
12、SMB2
微軟在Vista中對伺服器信息塊(SMB)協議進行了升級,加入了第二代「SMB2」。SMB主要用於通過網路共享文件、列印機、串口等,必不可少,不過SMB2卻可能會給連接非微軟系統(Linux、Samba等)的網路帶來問題。
13、用戶訪問控制(UAC)
缺乏智能的保護機制讓人感到厭煩,微軟的好心好意也是適得其反,運行個計劃任務你都得反復確認。
14、硬體廠商支持
雖然說PC廠商對Vista是熱情無限,不過一線和二線硬體廠商看起來是不緊不慢,提供Vista兼容系統的步伐並不快。
15、備份功能
Vista本身的備份功能並不完善,比XP的也好不了哪兒去,第三方程序應當還是多數人的選擇。
16、學習
Vista和XP的差別並不只是美麗的外表,如何很好地掌握新系統是擺在用戶面前的一次大型考試。
17、WordPad
WordPad不能再打開.doc文件了。買Office吧。
18、繁瑣
Vista給和了更多選擇,但往往隱藏得過深,不照著教程點上七八十來次滑鼠根本找不到在哪兒,而且很多地方都不夠人性化,比如多名專家設計多年的關機菜單。
19、安裝
Vista的安裝改善了很多,但還是不夠,對著進度條枯坐半天誰也不願意。
20、會議功能
雖然微軟很吹捧協作,比如Office System,但Vista做得並不太好,比如VoIP能力。 。
21、5000萬行代碼
盡管經過了5年、無數次的測試,但超大規模的代碼里還隱藏著多少bug和漏洞呢?無論如何努力,一個又一個的補丁必然會繼續如影隨形。
22、批量激活2.0
VLK沒了,KMS來了。新的斗爭開始了。
23、缺失的功能
回想當年,微軟信誓旦旦給我們做了多少保證,但隨著時間的過去,一個個新功能被砍掉,比如WinFS系統、虛擬文件夾等等。
24、一些協議的失蹤
IPX、Gopher、WebDAV、NetDDE、AppleTalk等都不在Vista支持之列。
25、混合硬碟
很有可能帶來不小的性能增強,但實際產品還很遠,支持程度也不樂觀。還有ReadyBoost
以上都是業界某些人的一家之言,姑且妄聽之即可,並不都是很有道理,也比較羅唆,比如備份和激活都分開說了兩次。
B. 最便宜的無線滑鼠拿去該DIY合適嗎
合適啊,摩天手的滑鼠便宜,支持大家去DIY改微動開關的.
C. 我想自己組裝一台電腦,6000以內,該怎樣選擇各部件呢
CPU AthlonXP2500+ Barton
風扇 CoolMaster V81
主板 磐正EP-8RDA+Ultra
內存 金士頓256MB DDR333*2
硬碟 邁拓金鑽Plus9 80G 7200轉2M 盒裝
顯卡 耕升 鐳神A350
顯示器 三星785MB
光碟機 明基1650P (16x DVD)
cpu AMD Sempron閃龍 2500+ 754針(散) 475
風扇 九州風神 35
主板 升技 NV8 640
內存 黑金剛 DDR400 512*2 600
顯卡 藍寶石 X550靜音板 490
硬碟 西數80G 8M 440
顯示器 看你選好了,就不提了
光碟機 明基康寶 240
機箱 東方城(300W電源) 230
鍵鼠 雙飛燕防水套 39
耳機 森海塞爾M500 40
共計: 3309
5200左右就可以拿下了,沒辦法,顯示器太貴了,1G內存是為了能把插件全開才配得,不然近一次主城就會卡上幾分鍾沒有反應的,512兆內存根本不夠用.
心得:因為有NV8作後盾,cpu超頻到3000+都是很輕松的事情!也是這套配置的核心所在,買了就是要發揮它超強的性能!而且一G內存,做什麼都足夠了。顯卡可以滿足絕大部分需求,而且在你使用2,3年以後,不會有任何噪音(我比較喜歡安靜一些的)。最後說一下,森海塞爾這款耳賽音質非常優秀,長線配一個只有3毫米寬,2毫米厚的精緻線控,讓人愛不釋手,有機會就淘一個吧~
說實話現在Inter775框架的系統噪音太吵,主要還是渦輪風扇惹得禍吧,噪音有40分貝左右,喜歡安靜的就不要買了
6000元預算 學生中的小資專用電腦這樣配
對於擁有6000元預算的學生,真正選擇DIY攢機的可能已經越來越少,更多的則是選擇筆記本,畢竟現在ThinkPad最便宜的才不到5000元。不過筆記本一方面其性能不如台式機,令一方面筆記本放在大學寢室里邊容易被盜,畢竟每天的人流量除了學生外還有各種推銷等人員混雜,台式機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那麼6000元能配出一台什麼樣的強悍電腦呢?我們認為它必須滿足游戲、高清,同時應該具備寬屏液晶顯示器,可能由於預算較少不能配備22英寸級別的大屏幕寬屏液晶顯示器,但19具備19英寸的應該是必須的,下面我們就將為學生中的小資推薦一套6000元的強悍配置:
配件名稱
型號
價格(元)
CPU
Intel Core 2 Duo E4400(盒) 910
散熱器 盒裝自帶 ——
主板 七彩虹 九段玩家650i Ultra 799
內存
超勝 1GB DDR2 800 2條 325×2
硬碟
希捷 250GB 7200.10 8M SATA 495
顯卡
影馳 8600GT骨灰級魔靈 999
音效卡
主板集成 ——
網卡
主板集成
——
顯示器 明基 FP92W 1499
音箱 漫步者 R1000TC北美版 180
光碟機 先鋒 DVD-228 170
機箱 金河田 颶風8185B 330
電源 金河田 勁霸 ATX-S428
滑鼠、鍵盤 羅技 光電高手800套裝 130
合計
6162
產品介紹
七彩虹 九段玩家650i Ultra主板
七彩虹 九段玩家650Ultra主板採用nForce 650i Ultra晶元組,支持1066MHz前端匯流排的LGA 775處理器,支持雙通道DDR2 800內存,總體規格與P965相當,產品採用豪華的六相供電設計,三洋SVP固態電容、封閉式電感以及密密麻麻的MOS管顯得非常豪華,目前它的售價為799元,非常值得追求性價比的用戶購買。
配置點評
這同樣是一套酷睿2 E4400的配置,不過我們選擇了用它搭配nForce 650i Ultra主板的結合,令它與顯卡的磨合更好。配置選用了七彩虹的九段玩家650i Ultra主板,結合2GB DDR2 800內存,高頻率的8600GT顯卡,組成了性能超強的游戲平台。顯示器方面,鑒於預算不是太充足,我們採用了明基的19英寸寬屏,如果「小資」的預算足夠,我們建議升級到22英寸,體驗更大屏幕的震撼。
升級建議:CPU超頻使用,可獲得更為強勁的平台性能;顯示器升級到22英寸液晶,獲得更加舒適的顯示效果。
寫在最後
隨著開學的臨近,主流硬體廠商的價格戰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我們再次要恭喜打算在開學時攢機的學生朋友們,你們有幸用最低的價格購買到最超值的產品。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我們將繼續推出更多的開學攢機文章,請廣大學生朋友們多多關注DIY頻道。
D. 買品牌電腦好還是自己組裝好
到底品牌電腦好還是組裝的好,我就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從多方面來對比一下吧;
第一:價格如果按照同樣檔次的配置,那麼組裝機要比品牌機便宜,世界公認的了;
第二:配置組裝機的特點就是電腦的硬體比方說CPU主板,顯卡(因為這3個水分是最大的)十分清楚,你買這台電腦的時候,心裡清楚這個是什麼檔次的,什麼型號的,什麼牌子的;
包括主板,內存,甚至CPU;
第三:附帶品其實這個沒必要說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送你的東西實際上都是從你身上賺的;
什麼正版殺毒軟體啊,正版的操作系統盤,如果你買組裝機能讓電腦店老闆多賺點錢,送你個電腦桌子都是小意思,何止殺毒軟體和操作系統;
第四:機箱,音響,滑鼠,鍵盤其實這個可以參照第二和第三;
以前我賣過好福的品牌機,滑鼠和鍵盤都是羅技代工的,這一套在市面最少都170.但是放在品牌電腦的整體配置里,換算下來就沒那麼高,包括機箱等等;
第五:穩定性賣品牌電腦的無一不說品牌電腦穩定性好,組裝的沒品牌的穩定性高,站在公平的角度來說,品牌電腦的穩定性因為都流傳出廠的時候廠家要測試;
因為我不是廠商,所以不敢肯定,但是要說的是,不管你是要買品牌的還是組裝的,都不要鑽到一個誤區里——就是組裝電腦的穩定性不高;
因為,如果你是對於電腦很精通的,那就不廢話了,牌子和牌子,型號和型號的兼容性相信你很清楚;
第六:售後服務其實這個我覺得我應該放在第一條就應該評價的;
因為這個是所有買品牌電腦所走進的一個最大的誤區,就是認為品牌電腦的售後服務好;
首先你要搞清楚電腦的服務是分為服務和質保2個方面,先說服務好了,所謂的電腦的售後服務一般指重新做系統,安裝軟體,一般的電腦咨詢,品牌機和組裝機都是一樣,前3個月(不同地區,不同品牌有差異)或者半年是免費;
超過三個月(或者半年)就要收取服務費了(費用不同地區不同價格,而且有的是上門服務,有的則需要客戶把電腦送的買電腦的地方),由此可見,軟體服務,組裝機和品牌機都一樣;
尤其是免費時間過了以後,有錢能使鬼推磨,你只要出錢,管你是品牌機還是組裝機,管你是在我的公司買的電腦還是別的公司買的電腦,一句話,只要給錢~,啥都好辦;
在說質保:不管品牌電腦,還是組裝電腦,這個國家有個標准,不同的零件時間都不一樣,還有就是廠商的質保;
我們就按照國家統一標准來說吧,其實和上面的軟體服務一樣,沒過質保期的,都可以換;
過了質保期的,管你品牌電腦還是組裝電腦,哪個壞了換哪個,錢給我留下,還是有錢好說話;
但是品牌機在這里唯一的優勢就在於,好比你在北京買了一個聯想電腦,只要質保期沒過,電腦零件有問題的話,你在全國任意一家聯想售後服務站,都可以享受免費的質保;
第七:機動性我也不知道用哪個詞形容以下的內容了,只能用機動性這個詞來形容,機動性就指的是電腦主機里有個零件壞了,需要更換,或者需要升級等等。
E. 電腦DIY價格
CPU Intel 酷睿2雙核 E7200(盒) 1 ¥ 760
cpu選的intel,主板就不能是Ga-ma785GT撒,技嘉這款板子是上amd的cpu的,價位¥699的樣子,
顯卡 藍寶石 HD4850 512M 海外版 HDMI¥699
內存 金士頓 2GB DDR3 1333 1234 ¥ 320
硬碟 WD 500GB 7200轉 32MB (串口/GP WD500 1234 ¥ 345
光碟機 先鋒 DVD-130D 1 ¥ 125 (刻錄機200)
LCD 三星 T190 1 ¥ 1080
電源 海韻 S12II-330銅牌 1 ¥ 399 (這是海韻最便宜的了,電源可以配其他的稍便宜些的)
機箱配個一般的也得百元,滑鼠鍵盤幾十,如果要滑鼠定位準可能還得出血,耳機音響之類不說,上述東西加起來中關村報價也有4600的樣子了,建議可以換amd的cpu,電源換個一般偏好的就行了,顯示器這款可能現在看來也不是很劃來了,可以考慮換個
F. 品牌電腦與DIY電腦到底差多少,DIY有多少優勢
說實話,現在DIY與品牌機之間的差距並不大了。
自己裝過不少電腦,他們兩者的差距主要在質量和服務上。
如果你在用電腦時針對性比較強,建議DIY,因為每分錢都能花在刀刃上。
但如果沒什麼針對性,還是品牌機吧~
G. 同樣配置的電腦,品牌機和DIY差價是多少
這個很不好說,因為只就配置而言是不能體現出真正的價格的,就像你去買兼容機,同樣晶元的主板或者顯卡,會因為品牌不同而可能造成上百甚至幾百元的差價,所以現在的品牌機看似價格差不多,但里邊用的什麼東西那就沒人知道了。就像以前聯想電腦不用自己的主板,而用精英主板,就當時的價格而言兩樣晶元組的兩個牌子主板的價差在200多元。
我的習慣還是買兼容機,自己也靈活得多,沒有一種品牌機的配置能令我滿意,不是價格太高就是為了好聽又價格低系統明顯存在瓶頸,比如P4的CPU給你整個256的內存,或者P4CPU+512內存+集成顯卡,這都是些垃圾配置。
H. 品牌機和DIY這兩個,哪個最好
根據統計:市面上銷售的組裝機與品牌機的比率約為2:8,這還是一個較高的比率。品牌機的價格普遍都很高,而它們的配置卻不高,相同價錢可以組裝比品牌機配置高很多的組裝電腦,同時有一大部分人選擇買組裝機,也有一部分人選擇買品牌機。
到底品牌機和組裝機有什麼區別呢?
品牌機=組裝機+牌子,(世界上任何一個電腦廠商都不可能自己做出電腦)
品牌機價格=組裝機價格+組裝員工工資+單機概率售後服務費
品牌機=整機有個姓名的電腦
你也可以完全照著一台品牌機(比如聯想)來組一台機子,但就算你用的零件和那一台聯想的一樣,你組出來的還是組裝機,不是品牌機!
聯想說白了也是組裝機,你在聯想網站看到的任何一台樣機,你都可以跟據自已的需要要求修改CPU、內存等等配置。
那麼組裝機和品牌機的區別在哪呢?不是價格,不是配置,更不是名氣!
我們知道,所有計算機生產廠商都是從別的廠商訂購零件來組裝自已的各型號計算機的,沒有幾個品牌的電腦零件中間有三個是完全由自己公司生產的。但不是訂來就用,所有的組合方案都要經過測試,以此來保證各產商的零件組合能在硬體上有較好的兼容性和穩定性!
而組裝機,那怕你是個骨灰級的玩家,也不大可能買一堆同性能、不同型號、不同產家的零件來組成不同的電腦測試,並從中選取相對穩定的組合來組成自已的電腦。
所以,要說性價比,要說性能,那絕對是組裝機(最好是自個DIY的)為優。但要說工作中的穩定性,還是品牌機,因為品牌兩字,代表的就穩定和平衡。
至於售後,說白了只在你的電腦被雷擊了或是主板、CUP等大件損壞時才用得上的東東,而且再好的售後也不可能因為你的電腦WINXP啟動不了或是某個游戲玩不了就坐著飛機往你家跑(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已),除非你買了IBM而你家隔壁就是「藍快」,那是你命好,我除了妒忌無話可說,更何況品牌機是不負責維護軟體的。
品牌機與組裝機之間的區別有許多,最直觀的區別從其名稱上就能體現出來,品牌機是「有名有姓」的電腦,而組裝機則是由CPU、主板、硬碟、顯卡等配件自己或由經銷商組裝起的電腦。例如比較著名的IBM、HP、DELL、聯想等,都是品牌機的牌子,因它們全是整機出售,所以如果你想圖個方便簡單,那麼品牌機就是你的首選了,不過它也因為價格相對較昂貴而使像我們這些窮人不敢問津;相對而言,組裝機就便宜多了,它具有比品牌機高得多的性價比而備受DIYers青睞。組裝機也稱為兼容機,它是通過散件自己動手組裝起來的整機,正因此,我們可以自由配合,例如你是一點陣圖形或游戲發燒友,那麼在組裝時就應多注意顯卡的性能。如果你是一位多媒體工作人員,那麼就應該多注意處理器、硬碟、顯卡、音效卡等配件了…等等。除了上面的區別外,品牌機一般都具有比較完善的售後服務及技術支持體系,而組裝機在這點上就顯得差點,主要看你的經銷商的信譽!
如果你是一位稍有電腦硬體經驗或認識的用戶,筆者推薦選購組裝機,因為它具有很不錯的性能價格比,同時隨著現在電腦配件兼容性越來越高,兼容性已不是組裝機的主要問題(當然一些完全不支持的配件組裝起來那肯定不行得了,我想這應該不屬於兼容性范籌,如Pentium 4肯定不能插到只支持 P3的板子上用),而且對於正品的電腦配件,其質量也是信得過得,因此組裝起來的電腦在質量上應該不成問題,或者可以說跟品牌機具有一樣好的產品質量。除此組裝機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升級非常方便,隨著現在電腦業發展越來越快,我想電腦配件的更新換代也是今昔非比,半年前按主流配置組裝的一台電腦,我想如今肯定是過時得,更不用說「陳年老機」。當然我們普通用戶不可能總跟著硬體的換代而不斷更新自己的電腦,不過適當的更新換代還是非常必要得。而升級性對於品牌機來說就相對差些了,雖然有部份品牌機也提供升級措施,但它的自由度是非常不夠得,它不允許你自己打開機箱進行改動。此外,對組裝機的改造也非常方便,例如超頻等。
下面筆者就選購品牌機或組裝機的理由總結如下幾點:
選擇品牌機的理由 選擇組裝機的理由
1、性能穩定 1、配置自由
2、配置合理 2、升級性好
3、省心方便 3、價格較低
4、售後服務好 4、性價比高
5、有品牌效應 5、改造方便
6、常附送配件 6、客戶可要求經銷商配送
7、個性化強
購買人群 購買人群
藏書不看書者 藏書看書者
家中非常寬裕 家中寬裕
作擺設用 、學慣用 學習、動手使用
5000元的組裝機大概相當與6000元的品牌機,有些人用5000—8000元的品牌機上網和聽音樂,簡值就是高射炮打蚊子,家中有錢呀!!!
組裝機:又名兼容機,對於電腦熟悉者,可根據不同配件品牌來搭配屬於自己的個人電腦,DIY
很多家庭用戶都會選擇組裝電腦,DIY
作為計算機使用者來說:品牌機是給剛入門的初學者的獎品,給他們以保障,在學習過程中不會因為系統故障發愁,但是隨著使用經驗的積累會發現這樣或者那樣的系統缺陷,品牌機都是商業產物,為了產品效益,會出現各種瓶頸問題,如果想要符合使用者的要求,那麼恐怕不升級換代品牌機的話,只有放棄品牌機的權利,自己拿起工具開腸破肚,大改造,一次一點點,最後品牌機變成組裝機。
品牌機永遠不會超過組裝機的=就好像好的車手永遠不會開量產車是一個道理
組裝機配置自由、兼容性好。
品牌機的質量比組裝機好,但是性能方面卻是和組裝機無法比擬的。組裝機者不會因為圖個虛名而放棄掉實利,往往是花了一段的考察時間才會選中一塊中意的配件。DIYER們裝出來的機器和品牌機相比,配置往往更加合理。兼容性方面,品牌機通常會做出一些不可想像的事出來,如某些質量不錯的內存條插到品牌機上會出現不能啟動或啟動後工作不正常等現象(比較突出的就是康柏電腦的CPU及內存)。而組裝機在這方面則不要考慮太多問題。由於採用市場的標准配件,所以在升級或換配件時顯得比較方便。
2、組裝機價格低廉。
組裝機的價格低是眾所周知的,雖然現在的品牌機廠家的價格都有所下調,但是同樣配置的品牌機放到組裝機市場上,價格仍要貴出許多。越是高檔的機子,差價越大。消費者用同樣的錢去買電腦時應該考慮的是:到底是要品牌機的高質量呢還是組裝機的高性能呢。
3、組裝機易於升級。
品牌機有一個蠻橫的地方是不允許用戶進行升級,廠商總會在機箱上貼上封條,不允許用戶自己打開,如果打開則所有保修條款失效。像偶這樣的DIYER來說,就算不升級電腦,也喜歡經常打開機箱看看啊。所以對於購買者來說,如果你想升級方便,購買組裝機是你的首選。
4、可以提高動手能力。
購買的組裝機總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一些小問題,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施展你的才能了,呵呵,偶經常這么乾的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個高手,那你就試試自己去組裝一台電腦吧,安裝好硬體後設置CMOS,安裝各種驅動,直到一台完整的系統擺在你的面前,你會有一種征服感。當有一些問題不清楚時,可以去請教高手們,經過他們的指點和自己的摸索,你會逐步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電腦知識水平的。
I. 什麼滑鼠DIY最好
當然首選 摩天手的!!價格實惠啊~就算改壞了,也不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