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腦怎樣接收紅外線
①在筆記本電腦上激活紅外線裝置:只需在手機中依次按功能鍵-設置-數據連通-紅外,然後將手機的紅外埠對准筆記本電腦的紅外線埠(距離必須很近)。不一會電腦就會提示找到新硬體,檢測到諾基亞3200手機,系統托盤同時會多出一個紅外線的圖標,右鍵單擊它,點「傳送文件」即可傳送文件。
②在台式機激活紅外線裝置:電腦安裝好紅外適配器並將其識別後,按①的方法做即可。
③一般安裝紅外適配器並激活紅外連接的電腦,在用滑鼠右鍵任意單擊一個文件後,在彈出的列表中選擇發送到,會發現多出一個「手機」或是「另一台計算機」的選項,單擊左鍵後即可把文件通過紅外傳送到手機上。
④用OPM軟體紅外傳輸文件時會發生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你可能會發現軟體界面下方的接受效率一欄(有天線圖標的那個地方,它的右邊有電池圖標的是電池電量百分比)中的百分比會隨著時間遞增或遞減。當你發現百分比遞減——特別是低於50%時,一定要盡快調整手機的紅外線埠與電腦的紅外線埠對接的位置,因為如果不能讓接收百分比趕快上升的話,紅外線聯絡很快便會中斷,而你傳輸到手機上的文件也會變成廢物。
⑤有時你會發現明明在激活紅外線後,系統認出了手機機型,紅外線的圖標也在系統托盤中出現了,可是就是傳輸不了文件的現象。這是可以打開OPM軟體看看,如果「Newphone[Nokia3200]」的圖標是一把紅叉,且不能「Loadfiletophone」,且系統托盤上的紅外線圖標不是動態的(閃動的聲波狀),你就能斷定這次的紅外線連接是虛連接。退出OPM,拔出紅外適配器(這里指USB介面的),再重新插上,重新對准激活吧。
⑥手機之間通過紅外線傳輸軟體:首先雙方都有開通紅外連接並對准紅外埠,然後一方(以諾3200那方為例)就可以進入「多媒體資料」文件夾,然後選擇一個聲音、圖片文件,選擇發送——經紅外發送,即可。
⑦不管哪一款手機,其出廠時附帶的音樂文件一般是受保護了的,不能通過紅外線發送給其它手機。不過對於諾基亞,我們可以通過OPM、MMB或諾基亞PC套件把手機上受保護的音樂文件提取到計算機上,就可以通過計算機的紅外適配器傳送給其它手機,且其它手機在接收到文件後,版權將不受到保護!這就可以通過紅外線隨意傳送給其它機子了。其實不光諾基亞,其它手機都可以用對應的傳輸軟體破解版權保護。
⑧切記,當打開了一個(或多個)傳輸軟體後,如果不將它們關閉,那麼再打開別的傳輸軟體並用其通過紅外線傳輸文件或安裝軟體,勢必會失敗,譬如打開OPM又打開MMB,打開紅外適配器自帶的傳輸程序又打開OPM等等。任何情況下都只能打開一個傳輸軟體並讓其工作。
3200的紅外線在手機的上方,也就是要用手機的「腦袋」對准電腦的紅外線適配器。
關於電腦的紅外線適配器,筆記本的我就不說了。台試機是需要去電腦商城購買的,推薦使用「水木行」,價格大約在100元左右。
安裝好紅外線適配器以後,就可以把電腦里的資料傳到手機上了。
先說把資料傳送到手機上。方法很簡單。先把手機的紅外線打開(方法是:到設置,然後是數據連通。再選紅外,手機的紅外功能就啟動了),對准紅外線適配器介面。這時候電腦就會顯示連接到3200
(右下腳的小圖標有個小方塊),用滑鼠左鍵單擊它,就會顯示出電腦里的文件,這時候選中電腦里的文件,
點發送,就會開始發送了。要注意的是,只能發送文件,不能發送文件夾。發送完成後,手機會顯示接收到文件。如果是手機識別的文件,它會顯示出
出是什麼文件,如果不識別,就會顯示出一個文件帶個問號(這個文件就沒有用了,可以刪除)。然後問你保存在哪個文件里。可以在多媒體的任意文件夾內保存。
要把資料從手機傳送到電腦里,就比較麻煩了,要下載一個名字是Nokia_3200_PC_Suite_564_en.exe的文件。由於
現在3200剛剛上市,配套軟體並不齊全,所以只能找到英文版本的。
網頁連接是 http://www.nokia.com/nokia/0,,46901,00.html
然後下載連接是Nokia_3200_PC_Suite_564_en.exe。文件大小27.94MB。
下載後進行安裝,關於安裝我就不多說了,就是把能選上的都選上。
安裝好之後,要實現手機文件的上傳,步驟是:開始->程序->Nokia pc suite 5->Nokia phone Browser。
打開後雙擊Nokia 3200,就可以看到手機中的多媒體文件夾了。可以選擇需要的圖片(照片)和錄音(鈴聲)
復制到電腦里。
游戲和應用軟體的紅外傳輸:先把手機的紅外打開。對准紅外線適配器介面。之後的步驟是開始->程序->Nokia pc suite 5->Nokia Application Installer。
打開Nokia Application Installer後,軟體界面的左邊是電腦文件,右邊是手機百寶箱內應用軟體文件夾內的文件。
找到在網站下載好的游戲或應用軟體,選中後點中間的箭頭,就開始傳送了。傳送後的文件在手機百寶箱里的應用
軟體文件夾內。
電話本、MMS、彩信、郵件的傳輸,使用配套軟體的Content Copier。打開後有一個選擇界面,第一個是手機數據
傳送到電腦內,第二個電腦數據傳送到手機內,第三個是銷毀手機內數據。
2. 無線滑鼠如何連接電腦
無線滑鼠連接電腦的方法如下:
①首先將電池裝進無線滑鼠。
(2)紅外線滑鼠連接電腦擴展閱讀
無線滑鼠與有線區別
無線滑鼠需通過電池供電,而有線滑鼠可通過電腦供電,所以無線滑鼠的電池耗電量的大小能影響到用戶的使用成本。有些無線滑鼠的耗電量較大,需經常更換電池,增加了後期使用成本。
不過從市場看,電池的使用壽命在3個月左右的產品是不錯的選擇,且可考慮使用充電電池來節約後期成本。
另外,滑鼠內部裝入電池後,必然會增加滑鼠的重量,影響到與滑鼠墊的摩擦力。市場上的無線滑鼠有使用單節和雙節5號電池,也有使用7號電池。所以,電池壽命與無線滑鼠重量的確是不小的問題。
無線滑鼠發展歷史
1984年,羅技的第一款無線滑鼠就研製成功。不過那時候的無線滑鼠還依靠紅外線作為信號的載體,雖然說這款產品由於性能方面的諸多問題而告失敗。
1994年,羅技技術研製成功RF 27MHz無線滑鼠。27MHz技術也成為了新的無線鍵盤、滑鼠通訊技術。
1998年,SIG成立,開始研發藍牙技術。不過2.4G非聯網方案與藍牙技術都是後來才應用到無線滑鼠上。
3. 無線滑鼠怎樣連接筆記本電腦
無線滑鼠連接電腦的方法如下:
①首先將電池裝進無線滑鼠。
(3)紅外線滑鼠連接電腦擴展閱讀
無線滑鼠與有線區別
無線滑鼠需通過電池供電,而有線滑鼠可通過電腦供電,所以無線滑鼠的電池耗電量的大小能影響到用戶的使用成本。有些無線滑鼠的耗電量較大,需經常更換電池,增加了後期使用成本。
不過從市場看,電池的使用壽命在3個月左右的產品是不錯的選擇,且可考慮使用充電電池來節約後期成本。
另外,滑鼠內部裝入電池後,必然會增加滑鼠的重量,影響到與滑鼠墊的摩擦力。市場上的無線滑鼠有使用單節和雙節5號電池,也有使用7號電池。所以,電池壽命與無線滑鼠重量的確是不小的問題。
無線滑鼠發展歷史
1984年,羅技的第一款無線滑鼠就研製成功。不過那時候的無線滑鼠還依靠紅外線作為信號的載體,雖然說這款產品由於性能方面的諸多問題而告失敗。
1994年,羅技技術研製成功RF 27MHz無線滑鼠。27MHz技術也成為了新的無線鍵盤、滑鼠通訊技術。
1998年,SIG成立,開始研發藍牙技術。不過2.4G非聯網方案與藍牙技術都是後來才應用到無線滑鼠上。
4. 無線智能滑鼠怎麼連接
插上USB驅動,等待計算機成功識別
5. 滑鼠連接不上電腦怎麼辦
1、一般藍牙滑鼠不好用,你先檢查一下是否電池沒電了。假如你在你電腦上的藍牙設置里看藍牙滑鼠已連好的情況下。換下電池就行。
6. 手提電腦滑鼠怎麼連接
無線滑鼠是指無線纜直接連接到主機的滑鼠,採用無線技術與計算機通信,從而省卻電線的束縛。通常採用無線通信方式,包括藍牙、Wi-Fi (IEEE 802.11)、Infrared (IrDA)、ZigBee (IEEE 802.15.4)等多個無線技術標准。
中文名
無線滑鼠
外文名
wireless mouse
用途
電腦輸入設備[1]
採用技術
無線技術與計算機通信
具體
無線纜直接連接到主機
快速
導航
發展歷史
缺點
技術分類
27Mhz Radio Frequence
27MHz RF指的是使用27 MHz ISM(工業、科學、醫學)無線頻率帶的一項技術,輸出功率<54dBuV/m。在這個頻率帶中有四個全球范圍的頻道:其中兩個用於無線鍵盤,另外兩個用於無線滑鼠;因為27Mhz最遠有效傳輸距離僅為6英尺(182.88cm),為了防止出現頻率干擾和傳輸不暢的情況,部分較新型的無線鍵鼠產品採用了雙頻道的方案。例如:雙頻道的無線鍵盤同時使用了頻率為27.095Mhz(頻道1)和27.195Mhz(頻道2)的頻段,而早期的單頻道無線鍵盤則僅使用了頻率為27.095Mhz或27.195Mhz的頻段;同理,滑鼠方面,雙頻道無線滑鼠採用了同時使用的頻率為27.045Mhz(頻道1)和27.145Mhz(頻道2)的方案,而單頻道無線滑鼠則僅使用27.045Mhz或27.145Mhz的頻率。在這樣的情況下,無線鍵盤和滑鼠不但不容易出現互相干擾的情況,而且還因為雙頻道信號的使用而不容易出現信號「撞車」的情況。
此外,因為其他無線網路設備很少使用27Mhz頻率,因此該類鍵鼠產品受到來自其他無線設備的干擾的可能性並不大。雖然占據了技術成熟、成本低和受干擾風險較低的優勢,但27Mhz頻段的劣勢也是比較明顯的。首先,該類鍵鼠產品僅支持單向傳輸,也就是說僅支持滑鼠的發射端向信號接收器發送信號而不能「逆行」。另外,27MHz技術由於傳輸速率的原因,必須連續工作,因此功耗也比較大。此外無線安全級別較低、有效傳輸距離較短等均是27Mhz頻率鍵鼠產品不可迴避的劣勢。
共3張
無線滑鼠
2.4Ghz 非聯網解決方案
「2.4Ghz 非聯網解決方案」也就是我們俗稱的2.4G無線網路技術。它的優點是解決了27Mhz功率大、傳輸距離短、同類產品容易出現互相干擾等缺點而提出的。2.4G無線技術之所以是「2.4G」而不是「2.5G」是因為該技術使用的頻率是2.4-2.485GHz ISM無線頻段,該頻段在全球大多數國家均屬於免授權免費使用,這為產品的普及掃清了最大障礙。
5.8GHz
5.8GHz頻段是一個比2.4GHZ頻率更高、開放的ISM頻段,提供了3個100MHz U-NII(無須許可證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頻段用於高速無線數據通信。這三個100MHz頻段分別是:一、5.15~5.25GHz,規定其EIRP不大於23dBm適用於室內無線通信;二、5.25~5.35GHz,規定其EIRP不大於30dBm,適用於中等距離通信。三、5.725~5.825GHz,通常人們選用5.725~5.825GHz來進行社區的寬頻無線接入,以獲得更佳的性能價格比。
藍牙
確切地說「藍牙」技術是由一家成立於1998年9月的私營非牟利組織Special Interest Group(簡稱SIG)制定的一個標准。SIG組織本身並不製造、生產或銷售任何藍牙設備。為什麼說「藍牙」本身是一個標准,而不是頻率(RF)呢?因為藍牙使用的頻段和2.4G RF一致,均為在大多數國家免費、無授權的2.4-2.485GHz ISM(工業、科學、醫學)之間,但藍牙技術在普通2.4G無線技術上增加了自適應調頻技術(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AFM ),實現全雙工傳輸模式,並實現1600次/秒的自動調頻。此外,該技術能夠使藍牙設備的接收方和傳輸方兩者以1Mhz為間隔,在其劃分的79個子頻段上互相配對。
經過多年的發展,藍牙技術已經由最初的1.0標准發展到當前的5.0標准(其中還包括1.1、1.2和2.0三個標准)。藍牙5.0的重點在於提升至4倍的傳輸范圍(理論上可達300米)以及2倍的傳輸速度(2Mbps),而廣播數據傳輸量則是原先藍牙4.2標準的8倍。[2]
發展歷史
無線滑鼠盡管普及率不高,但其發展卻由來已久。
1984年,羅技的第一款無線滑鼠就研製成功。不過那時候的無線滑鼠還依靠紅外線作為信號的載體,雖然說這款產品由於性能方面的諸多問題而告失敗。
1994年,羅技技術研製成功RF 27MHz無線滑鼠。27MHz技術也成為了新的無線鍵盤、滑鼠通迅技術。
1998年,SIG成立,開始研發藍牙技術。不過2.4G非聯網方案與藍牙技術都是後來才應用到無線滑鼠上。
缺點
延遲與輻射
延時及輻射問題,在早期無線滑鼠中是一個不小的問題,但隨著滑鼠晶元的發展與無線技術的應用,在一般家用或者辦公使用時,市場上的主流無線滑鼠的延時不明顯,可滿足這類用戶的需求。但對專業游戲玩家,可能大多數無線滑鼠並不適用。其實,所有的電子產品都有輻射,只不過輻射大小不同,市場上的主流無線滑鼠採用2.4GHz無線技術,還有少部分採用藍牙無線技術。但在輻射問題上,並沒有專門測量過無線產品的輻射數據,從技術角度看,這兩種無線技術的輻射很小,可忽略不計。所以,因為延時和輻射問題而拒絕無線滑鼠,看來似乎不合理。
與有線區別
無線滑鼠需通過電池供電,而有線滑鼠可通過電腦供電,所以無線滑鼠的電池耗電量的大小能影響到用戶的使用成本。有些無線滑鼠的耗電量較大,需經常更換電池,增加了後期使用成本。不過從市場看,電池的使用壽命在3個月左右的產品是不錯的選擇,且可考慮使用充電電池來節約後期成本。另外,滑鼠內部裝入電池後,必然會增加滑鼠的重量,影響到與滑鼠墊的摩擦力。市場上的無線滑鼠有使用單節和雙節5號電池,也有使用7號電池。所以,電池壽命與無線滑鼠重量的確是不小的問題。
游戲缺陷
無線滑鼠不適合玩游戲,這個理由對嗎?對於一些職業玩家或對游戲操作要求較高的玩家,無線滑鼠相比有線滑鼠不具優勢,主要體現在性能方面。不過市場上也有專門針對游戲玩家設計的游戲滑鼠,如羅技G7。無線滑鼠是否適合玩游戲,其實與游戲類型、用戶需求關系大。所以並不能完全否定無線滑鼠不適合玩游戲,但在競技游戲比賽中,使用無線滑鼠的職業選手還沒出現過。
配對問題
對採用2.4GHz技術的無線滑鼠,在初次使用時要經過碼率配對過程。對比有線滑鼠,這個過程可能顯得比較麻煩。所以無線滑鼠適配器雖也採用USB介面,但在第一次使用之前,必須經過配對過程。
價格無優勢
早期的無線滑鼠,昂貴的價格並不是每位消費者都能接受。但隨著無線滑鼠產品的增多,市場上低端無線滑鼠已與有線滑鼠平起平坐。但若與同檔次的有線滑鼠相比,無線滑鼠的售價較高,所以價格因素也是不買無線滑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