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學生應該選多大內存,和多大硬碟的筆記本電腦
一般16G內存, 512G硬碟就夠用了。
華碩-無畏Pro14系列,OLED 高性能輕薄本。
*產品規格可能會依國家地區而有所變動,我們誠摯的建議您與當地的經銷商或零售商確認目前銷售產品的規格。
2. 筆記本電腦升級內存條和固態硬碟,如何選擇
優先升級固態硬碟,效果更明顯,預算夠當然是內存也加。
哪個硬碟放光碟機位不重要,先要確定硬碟的介面,SSD最好是接sata3,你看你筆記本主板有幾個sata3,介面布局在哪裡,這些都可以在網上搜到,就搜你同型號筆記本,其他網友肯定已經加過SSD並分享過帖子之類的。
預算夠肯定是240-256的SSD加內存,預算不足就上120-128的SSD加內存。
內存牌子:三星,閃迪,東芝,浦科特,等。
SSD最好是裝Win10,如果你筆記本較老沒有適配Win10的驅動,加不要裝Win10。關於你筆記本型號是否適配Win10驅動,可以在筆記本官網查詢。
系統在msdn I tell you下載官方原版,然後kms激活。
驅動在筆記本官網下載。
3. 簡述筆記本電腦升級內存和硬碟的過程
關於電腦內存和硬碟升級的問題,以其中一款電腦為例:星辰17
步驟1
拆除全部螺絲後,將兩側轉軸位置的LED燈罩拆除後
升級內存步驟:
步驟4、揭開覆蓋在內存上方的防塵罩, 紅色圓圈標識為 內存卡扣,箭頭標識為 方向,用雙手的指甲 沿著兩側方向推開 內存就會自動彈起來 就可以移除了
步驟5、安裝內存時 看到卡槽紅圈位置 對齊內存卡槽 將內存插入。35-45°角插入 卡緊並往下壓
升級磁碟步驟:固態
步驟6、將需要升級的M.2固態拆除,先將固態鎖孔螺絲拆除
步驟7、然後以此拔除固態
步驟8、將升級固態斜著插入 並插緊,最後固定螺絲即可。
步驟9、組裝恢復
完成以上步驟就完成了升級內容,接下來先安裝回電池排線然後合並後蓋及燈罩,進行 開機確認 是否可以正常開機 。因為硬體有過改動 所以開機可能會黑屏較長 2-3分鍾 耐心等待下,若不能正確開啟則可能為內存或者電池排線等情況沒有正常安裝好哦。確認可以點亮屏幕後,按照後蓋布局圖的螺絲孔位進行螺絲按照即可,記得哦水冷接頭位置還有3顆同大小的螺絲。
4. 筆記本電腦換固態和加內存條如何選擇
你好!首選添加內存,畢竟內存對電腦性能影響較大,硬碟不是系統的瓶頸,使用固態硬碟無非開關機速度更快而已,對於系統其他方面的提升是很少的。
5. 筆記本電腦怎麼選
筆記本電腦要從音效、屏幕、處理器、內存、硬碟來選。
1、音效:
對於游戲玩家尤其是射擊類游戲玩家來說,音效至關重要,甚至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2、屏幕:
每個人對屏幕尺寸的喜好都不相同,很多玩家喜歡大屏幕。這種屏幕會讓游戲本上的游戲體驗更接近台式機。選購屏幕時還需要考慮到自己是否要對解析度有特殊要求。簡單地說,4K游戲本遠未成為主流,1920×1080像素解析度和2560×1440像素解析度才是最大眾化的選擇。
3、處理器:
處理器可以選擇最新的第八代,或者第九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
4、內存:
如果選擇了英特爾Skylake或 Kabylake架構處理器,就需要DDR4 RAM內存。如此一來,只要決定8GB還是16GB的就好。
5、硬碟:
市面上最常見,性能最棒的存儲配置是固態硬碟SSD+機械硬碟HDD,固態硬碟速度快,特別適合裝系統,運行軟體和游戲,而機械硬碟適合做海量存儲。
固態硬碟+機械硬碟的組合,就是用固態硬碟安裝系統和軟體、游戲,然後用機械硬碟做倉庫盤,存儲大型文件,比如高清電影、軟體和游戲安裝包等,堪稱最佳組合。
6. 筆記本電腦內存和固態硬碟多大合適
看你怎麼用了,首先系統大概20GB,如果你要是做一些工程,經常用到SolidWorks和vs之類軟體很多其他的功能,系統最後可能會達到40–50GB,如果不是的話,玩玩游戲什麼的就不用了,最多30GB。其次是虛擬內存,如果你內存條夠,就無所謂,如果不夠,那肯定是從固態硬碟上開,大概2-3GB,也不排斥開5–6GB這種。這樣你的固態就已經用了30(一般使用)–50GB(工程使用)了。一個游戲,如果是那種機械硬碟要載入很久的,那一般都要10GB以上,一個MATLAB是20GB。所以如果你鍾愛一款游戲或者兩三款,或者是只用兩三款比較大型的工程軟體,128GB的固態就夠用了。
但如果你用很多工程軟體,很多大型游戲,128GB的就不能完全hold住了,你就不得不把一些大軟體搬到機械硬碟,這樣就喪失了裝固態硬碟的意義,這個時候256GB的是肯定夠用了。經常用的佔地方且載入慢的大軟體,也就那麼多,不經常用,或者載入快的就放到機械硬碟甚至雲盤裡面就行。
1TB的固態就比較迷了,你要是有那麼多閑錢肯定是首選了,但是實際上性價比不高,因為你打開電腦要用的軟體其實不多,其餘的裝到機械盤裡面就行,hhd打開要1秒,你放到ssd裡面打開0.5秒的這種軟體,放到ssd裡面就有些浪費嘛。一般都是hhd打開要十幾秒幾十秒,放到ssd裡面幾秒鍾打開的這種軟體,放到ssd裡面才有意義,所以雙硬碟的話256GB就夠用,512GB更好,1TB的實用性和價格不成正比。不過你要是純固態的電腦,那256GB就是底線了,熱愛多款游戲的游戲玩家和工程師得512才夠用,1TB才比較寬裕。
總的來說,對於雙硬碟的電腦,性價比最高且夠用的是256GB和512GB或者是250GB和500GB。對於純固態,就推薦512GB(500GB)和1TB的。
除此之外提醒一句,就是固態硬碟要注意兼容性。一般來講只要是固態硬碟,速度上的差異並不大,但還是盡量選擇大牌廠家,固態硬碟如果處理不當或者技術不成熟更容易丟失數據。
而且要考慮到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問題,你只需要考慮當下就好,用三五年之後,就算不壞,整台電腦都要因為CPU顯卡跟不上而換掉了,那個時候沒准固態硬碟有更新換代,或者價錢驟降了,所以打算買個配件給下一個電腦用並不是特別現實。
7. 筆記本電腦內存不夠存東西了,是安裝個固態盤好,還是買個移動硬碟好
假如內存有4G的情況下,還是換固態更好
為什麼:因為一般的用戶,硬碟都至少用2-3年了,反映都很慢了。
固態可以讓啟動的速度加快:也就是載入的速度變快,
內存嗎,說實在的,2G 提升至4G,硬碟不給力的情況下,等於沒什麼區別。
根據個人需要選擇加固態好還是內存條,固態是提高單機速度,內存才是提高運行速度。固態硬碟可以提升硬碟的讀寫速度,而內存可以加大緩存容量,同樣可以提升讀寫速度。內存建議加到16GB。
內存條硬體有2個主要的作用,第一作用就是:內存條為CPU提供緩存容量來運算數據。第二作用就是:內存條為軟體提供運行的通道。
固態硬碟的作用是時刻與內存條聯系著,時刻准備著暫存轉儲存命令,另外,電腦操作系統是裝載固態硬碟內,固態硬碟時刻准備著被調取系統數據或個人數據。總體來說我認為內存條硬體的作用要大於固態硬碟作用。
(7)筆記本電腦選內存和硬碟擴展閱讀:
內存條和固態硬碟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1、固態硬碟: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
2、內存條:CPU可通過匯流排定址,並進行讀寫操作的電腦部件。
二、性能不同
1、固態硬碟:
(1)讀寫速度快: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讀寫速度比機械硬碟快。固態硬碟不需要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零。連續的書寫速度是驚人的。大多數固態硬碟製造商都會宣稱自己的固態硬碟讀寫速度超過500MB/s。
(2)防震抗摔性:傳統硬碟為磁碟型,數據存儲在磁碟扇區。
(3)低功耗:固態硬碟的功耗低於傳統硬碟。
2、內存條:
(1)存儲容量:即存儲條可以容納的二進制信息量。例如,168個常用存儲條的存儲容量通常為32兆、64兆和128兆。而DDRII3普遍為1GB到8GB。
(2)存取速度(存儲周期):即兩個獨立存取操作之間所需的最短時間,也稱為存儲周期,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取周期一般為60納秒到100納秒。
(3)存儲器的可靠性:存儲器的可靠性是以平均故障間隔時間來衡量的,可以理解為兩個故障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
(4)性能價格比:性能主要包括存儲容量、存儲周期和可靠性。性能價格比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對不同的存儲器有不同的要求。
8. 筆記本電腦內存怎麼選購
如何選購電腦配件,首先你要知道電腦主機的組成包含哪些部件,主機包括:主機機箱、CPU(處理器)、內存條、硬碟、主板、顯卡(根據需求選購)、電源、散熱風扇(很多CPU盒裝自帶有風扇)電腦組裝配件當然,組裝一台電腦並不是簡單了解就可以了,每個配件在選配的時候都要注意很多問題
第一:CPU又稱「中央處理器」好比人的大腦一樣,CPU的性能直接影響電腦的反應速度。現在比較常見的CPU有「英特爾」系列和「AMD」系列。
每個品牌的CPU搭配的主板自然也就不一樣。在選購CPU的時候要注意該CPU是「英特爾」系列的還是「AMD」系列的,對應的主板也就要選用同系列的型號。
選用CPU還必須注意「針腳數」介面和「第幾代」,舉例:比如你目前選購 一款「英特爾 i5」系列的CPU,你就要注意看它的具體型號,一般比如「i5 9600」那麼他就代表第九代的i5,一般第一個數字就代表他是第幾代,「i5 6400」就是第六代,英特爾系列「針腳數」介面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有「LGA1150」、「LGA1151」、「LGA2011」、「LGA1170」等等;AMD系列的介面目前市場比較常見的有「FM2」、「FM2+」、「AM4」等等
第二:內存條又稱「內存儲器」、「主存儲器」,它是外存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在內存中進行。內存性能的強弱影響計算機整體發揮的水平。
目前市場上內存條品牌最為常見的有:金士頓、三星、威剛、威士奇、金泰克、十銓科技等選用內存條時,首先要注意內存條的容量,比如4G的內存條、8G的內存條等等,內存的容量和硬碟容量最容易被外行的人誤解,比如有的人說「你的電腦才8個G,我的電腦有500個G」。那麼該選多大的容量才合適呢?當然不時越大越好,選用太大一般會造成資源浪費和資金浪費,按需所用才為合適。一般在選用容量的時候,你要根據你的所需來選,例如:你只是辦公使用,用用辦公軟體和網上看看視頻,一般這樣需要4G的內存條就足夠了,如你要玩玩一般的網游或者比較小的單機(安裝包一般在5G以內的)選用8G的內存條就足夠了,如果你要玩比較大的游戲、或者說你經常使用一些設計類的軟體,這樣的話你可以參考該游戲的配置建議,設計類軟體一般都有相關配置建議的,最好在軟體推薦的配置基礎上稍微加大一點選購。比如某軟體建議使用8G內存,那麼你最好選用8G以上的內存。
其次要注意內存條的「頻率」和「傳輸類型」,「頻率」和「傳輸類型」往往都相對於,比如:「傳輸類型DDR3」對應的「頻率」一般有DDR3 1066 / 1333 / 1600 / 1800 / 2000,「傳輸類型DDR4」自然比DDR3要高,選用時一般根據資金限制和軟體特殊要求來定。
第三:主板又稱「母板」、「系統板」,在整個計算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主板製造質量的高低,決定了硬體系統的穩定性。主板的主要功能是傳輸各種電子信號,部分晶元也負責初步處理一些外圍數據。
目前市場上主板品牌最為常見的有:華碩、微星、技嘉、七彩虹、昂達等
選用主板時,首先要注意主板所支持的CPU介面是否和所選的CPU介面相吻合,如果主板所支持的介面類型和CPU的介面不吻合,就會導致CPU無法安裝或無法點亮。同時還要注意主板所支持第幾代內存條和支持內存條頻率的范圍,同樣不吻合會直接導致內存條無法安裝或無法點亮。
其次在選用主板時,要注意主板上的介面類型和介面數是否滿足需要,例如:主板上至帶有4個SATA介面,一般就限制了你所鏈接的硬碟光碟機等數量的限制,主板上「COM介面」、「PS/2介面」這2個介面在很多主板上都不一定帶有,「COM介面」是連接串列滑鼠和外置Modem等設備,PS/2介面的功能比較單一,僅能用於連接鍵盤和滑鼠,因為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滑鼠鍵盤都時SUB介面,所以很多主板上「PS/2介面」就被取消掉換為了USB介面。
第四:硬碟又稱「溫盤」,是計算機最主要的存儲設備,主要作用就是存儲數據。通常把硬碟分為「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機械硬碟通常以轉速來說衡量質量,例如:5400轉、7200轉,固態硬碟通常以讀取速度來衡量質量,例如:500MB/s、4000MB/s。
目前是市場上硬碟基本上都是SATA介面,IDE是早期硬碟的介面形式,目前已經本退出市場。機械硬碟的品牌較為常見的有:希捷、西數、東芝、而固態硬碟的品牌就比較多了,除了希捷、西數之外比如:三星、閃迪、聯想、金士頓等等
選用硬碟時,主要是根據需求選定硬碟的容量來選定,一般家用選用500G就夠了,經常喜歡存儲一些電影之類的話至少選購1T以上的。目前電腦都會選擇安裝固態硬碟,因為固態硬碟比傳統的機械硬碟讀取速度更快,比如之前存儲一部1G的電影,機械硬碟需要30秒,固態硬碟幾秒就可以了。同時無論是在數據的讀取方面,還是在程序軟體運行上,固態硬碟的速度比機械硬碟快很多。但是固態硬碟也是有缺陷的,一個是價格比機械硬碟貴,另一個是壽命比機械硬碟短。所以一般在電腦組裝上,會採用固態加機械硬碟搭配的方式,固態硬碟用於系統及軟體的安裝,機械硬碟則用於重要數據的保存。
第五:電源即PC電源,是一種安裝在主機箱內的封閉式獨立部件,它的作用是將交流電變換為+5V、-5V、+12V、-12V、+3.3V、-3.3V等不同電壓、穩定可靠的直流電,供給主機箱內的系統板、各種適配器和擴展卡、硬碟驅動器、光碟驅動器等系統部件及鍵盤和滑鼠使用。
目前市場上電源品牌最為常見的有:長城、航嘉、金河田、先馬、愛國者、至冷酷尊等
選擇電源時,主要根據電源的功率來選用,那麼該選用多大功率的呢?首先並不時功率越大越好,因為功率越大,只會造成資源浪費和帶來更多的電費不說,投入資金也就要越多。在選用多大功率之前,你要根據你所選用的電腦其他配件的功率簡單核算一下總值,比如CPU功率最大100W左右、硬碟的最大功率為22.5W左右、主板功率范圍是在20-35W之間、也就是一般的家用電腦電源只需要一個額定200W左右的就足夠了(電源的額定功率要大於各配件功率的總和),但是對於設計電腦或專業游戲電腦來說,顯卡對電源的要求會很高,普遍對電源的要求都在500W左右,具體根據型號來定,遇到有的硬體不知道功率的情況下,你可以網路查詢或網上咨詢廠家。一般的電腦額定功率超過各配件功率總和的50W左右最為合適,對於專業的設計電腦專業游戲電腦則要超過100W左右最為合適,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建議。
第六:機箱,作為電腦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電腦配件,起到一個承托和保護作用,此外,電腦機箱具有電磁輻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由於機箱不像CPU、顯卡、主板等配件能迅速提高整機性能,所以在DIY中一直不被列為重點考慮對象。但是機箱也並不是毫無作用,一些用戶買了雜牌機箱後,因為主板和機箱形成迴路,導致短路,使系統變得很不穩定。
選用機箱時,你所要考慮的就是主板的大小、硬碟的數量、顯卡的大小、以及CPU風扇的高度等等。機箱太小會導致配件無法安裝、機箱太大最造成空間浪費又佔地方。其次就是考慮機箱外觀。
第七:顯卡又稱為「顯示卡」,是計算機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對喜歡玩游戲和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卡非常重要。主流顯卡的顯示晶元主要由NVIDIA(英偉達)和AMD(超微半導體)兩大廠商製造,通常將採用NVIDIA顯示晶元的顯卡稱為N卡,而將採用AMD顯示晶元的顯卡稱為A卡。
之所以放在最後來介紹,是因為顯卡一般包含「集顯」和「獨顯」,集成顯卡是一種特殊的顯卡,一般不帶有顯存。帶不帶集顯往往取決於主板,有的主板集成了顯卡的晶元組,有的沒有。對於要求不高的,比如只是辦公或者看看電影來說,一般就不需要安裝獨立顯卡。
往往我們所說的電腦顯卡一般所指的就是獨立顯卡。獨立顯卡需要插在主板的相應介面上,它配備單獨的顯存,不佔用系統內存,而且技術上領先於集成顯卡,能夠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和運行性能。
選用顯卡時,你要根據軟體的要求來選定相應性能的顯卡。目前市場上顯卡比較常見的品牌有:華碩、技嘉、七彩虹、影馳、微星、英偉達等
最後還要說明一下,一套完整的電腦除了以上配件外,還需要輸出和輸入部分,即顯示器和鍵盤滑鼠。
9. 筆記本電腦加內存條和換固態硬碟那個變化大一點
這是兩種東西,不具有可比性,筆記本加內存的話,可以使大型軟體運行的時候,有更多的緩存空間,這樣使軟體運行的時候不至於卡頓,特別軟體在多開的時候,需要佔用很大的內存。固態硬碟是增加文件的讀寫速率,一般老的筆記本別用固態硬碟開機速度在十秒左右,但是機械硬碟的話,可能在一分鍾左右。你的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同時增加內存和換一個固態硬碟,這樣是老的筆記本能夠在使用幾年。
10. 筆記本電腦內存8g和16g,固態硬碟128g和512g怎麼選
內存是指你後台軟體可運行的內存空間,鑒於你主要辦公,我推薦8g內存。16g內存是有點浪費了,而且這兩個等級之間差錢還不少!
固態硬碟是指你電腦的存儲空間,推薦512G更為合理。對於你的情況這是性價比比較高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