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般的電腦內存支持超頻嗎
最好別超頻!除非你的內存很好...超頻最好的是使用鎂光內存顆粒的!!但這種內存很貴的...一般人沒必要超頻!!
⑵ 電腦內存條超頻設置
1、啟動電腦按Del鍵進入BIOS設置主界面。在主菜單選擇「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選項,發現有關內存的設置。「SDRAM CAS Latency Time」(內存CAS延遲時間)參數是對於SDRAM內存而言的,CAS信號延遲時間的長短對內存性能有很大影響。
2、一般它有AUTO/3/2三個選項。普通的兼容內存一般只能在CL=3 (CAS信號延遲時間為3個時鍾周期)模式下工作。如果內存品質比較好(特別是Kingmax等名牌大廠的產品),可以在CL=2(CAS信號延遲時間為2個時鍾周期)下正常工作,性能也會有大幅提高。
3、接下來是「SDRAM Cycle time Tras/Trc(內存Tras/Trc時鍾周期)」設置項。該參數用於確定SDRAM內存行激活時間和行周期時間的時鍾周期數。步驟4 激活時間與周期數越小的內存讀取就越快。可將該項設置得小一些,如果內存品質比較好,可以設為5/7,這是速度就比較快。
內存超頻就是讓內存外頻運行在比它被設定運行的更高的速度下。在內存同步工作模式下,內存的運行速度與CPU外頻相同。而內存非同步則是指兩者的工作頻率可存在一定差異。該技術可令內存工作在高出或低於系統匯流排速度33MHz或3:4、4:5(內存:外頻)的頻率上,這樣可以緩解超頻時經常受限於內存的「瓶頸」。
⑶ 電腦的內存如何進行超頻
第一步:推薦參數設置
在電腦剛開機時按DEL鍵進入BIOS,可以看到CMOS的主菜單,超頻選項都在「Power User Overclock Settings」選項中(左邊第二項)
按enter鍵進入「Power User Overclock Settings」選項,進行參數設置。
這里可以看到這塊主板關於超頻的所有選項,看起來很復雜,其實不難,我們平常超頻只要調以下幾個參數就可以。1、 CPU Clock Ratio (CPU倍頻調節選項)2、 Host/PCI Clock at Next Boot (CPU 外頻調節選項)3、 DRAM Clock at Next Boot (內存分頻選項)註:內存分頻很重要,關繫到超頻後的內存頻率,其中1代表CPU的外頻,X(比號後面的數字)代表內存頻率與外頻的比值。比如CPU在300外頻下,內存分頻為1:1.25時的內存頻率為:300×1.25×2=750(MHz)4、 DRAM Timming Settings(內存參數調節選項)5、 CPU Vcore Select (CPU電壓調節選項)CPU Vcore 7-Shift(CPU 步進增壓選項)——初學者建議用這一種,安全一些6、 VDIMM Select (內存電壓調節選項)
了解了上面的超頻參數以後,如果是超頻新手,我推薦做如下設置1、 DRAM Clock at Next Boot為1:1.25;2、 CPU Vcore 7-Shift 為+100mV;3、 VDIMM Select 為 2.15V
接著選擇「DRAM Timming Settings」選項進入內存參數菜單,這里是調節內存時序的地方,不同內存條的時序都不一樣,大家量力而行,調節適中就行。
第二步:超頻設置前面的這些參數設置都只是超頻的前戲而已,現在開始才是真正的超頻,即不斷的增加CPU的外頻「Host/PCI Clock at Next Boot」,每次加10,一點一點往上加。每次增加外頻後就按「F10」保存重啟一次,直到成功進入系統後手動重啟,繼續增加外頻,重復以上動作,直到把CPU超到理想的頻率。
第三步:穩定性檢驗
當超頻過頭不能進入系統時,以5為步進遞減外頻,成功進入系統後,使用ORHTOS軟體進行烤機,測一下CPU和內存超頻後穩不穩定,如果穩定了,說明超頻非常成功。
⑷ 內存可以超頻嗎
當然可以超頻了,我現在使用的是667MHz的內存,已經超頻到800MHz使用了~
可以在主板的BIOS裡面設置~
⑸ 神舟電腦內存到底能不能超頻
筆記本的話,不能。
⑹ 普通內存能否超頻!
可以超頻,還有你這個U不上高頻率內存就是浪費。你的U和主板都支持高頻率內存,網路找教程自己超,能超多少取決於內存的體質。
⑺ 電腦內存怎麼超頻
首先我們要知道內存的容量和頻率的選購標准,如開始提到的那般僅僅是「夠大」、「夠高」的理解是比較片面的,內存的容量 頻率其實和主板規格 CPU支持三者是限制的,買的再好,超過這個限制也是白搞!
圖片
這些硬體最大支持限制,在它們的詳情中就可以看到,一般也不需要再去做計算,選購時注意搭配平衡即可。
鎂光、海力士、三星等顆粒超頻能力
進入正題來看看更深層次的選購知識!
第一點就是顆粒,它可以直接影響到內存體質的好壞,超頻更是離不開它的支持。很多DIY玩家都會知道,目前90%的內存顆粒都是由鎂光、海力士、三星、南亞這幾家生產。
圖片
不同顆粒對應單品整理
時至今日,這幾家的產品線也早已做出了代數的更新。今天就以「買對不買貴」的原則,來講講這些品牌產線的迭代情況,以免大家還在買一些過時的產品!
圖片
海力士
先來看看海力士,它家第一代主推的D4是MFR顆粒也就是M-die,這種顆粒穩定性還算可以,但是超頻能力幾乎為0。它們的後綴是「MFR」結尾,多數是見與威剛部分紅龍或者金龍、金士頓的部分掠食者、還有海盜船部分的鉑金統治者3200/3600。
圖片
它家高頻內存上使用的AFR的顆粒,也就是A-die。這種顆粒是為了對標三星顆粒,超頻能力較第一代的M-die有所提升,加壓上到3200也完全沒有問題。
不過體質比較一般,高頻時序也表現的不盡如人意。目前還在使用這種顆粒的內存有影馳GAME 3全系類、皇家戟3000 C16、幻光戟3000 C16。
圖片
為了改善這一現象,它們推出了「CJR」的顆粒,對AMD平台兼容性是非常的友好,隨便上到3600Hz都是沒問題。
簡單總結下來,按體質排序CJR優於AFR優於MFR。當下CJR的代表內存有金士頓掠食者3600及雷電系列、十銓王者之劍以及幻境、另外還有科賦非常便宜的CJR。
圖片
三星
再來講講三星的顆粒,這個廠的顆粒名聲應該是最響的,早在D3時代就是無人不知,算是標桿版的存在。這里就不得不提到它家的B-die顆粒,對AMD Intel的兼容性都非常的好,Intel平台上到4000及以上都沒有難度。並且時序表現還非常的好,招牌產品就是影馳的名人堂。
圖片
不過目前這種顆粒已經停產了,接替者是三星的A-die以及M-die。只是他們主要針對專業的伺服器市場,到民用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
除此之外還有體質一般的C-die和E-die,比如威剛的龍耀的D60G 4000、芝奇幻光戟/皇家戟4133及以上頻率內存。
鎂光
鎂光顆粒,較前兩者相比它的存在感比較低,總體評價是穩定耐用,但是超頻能力肯定是不如三星的。鎂光的B-die是比較早期的D4顆粒,也是它家出貨量最大的顆粒,需要注意但是這個顆粒不能超頻的,代表產品是影馳的Gamer Blue內存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