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主板外頻,內存頻率之間是什麼關系,有
CPU的主頻等於外頻*倍頻。
1、而CPU的外頻,通常為系統匯流排的工作頻率(系統時鍾頻率),CPU與周邊設備傳輸數據的頻率,具體是指CPU到晶元組之間的匯流排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而且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內存與主板之間的同步運行的速度,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的外頻直接與內存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運行狀態。
2、也可以這樣理解,CPU的主頻除以一個整數,等於主板匯流排的工作頻率。
② 外頻與內存頻率之間的關系
這個問題......
用我自己的理解來說說
INTEL主板都有內存分頻設置,用前端匯流排和內存的比值來限制內存頻率
那內存的分頻值為:外頻:內存頻率=分頻值
這就好理解了,內存頻率的高低,是外頻除以分頻值=內存頻率
對於AMD,提高外頻,主頻也就提高
內存頻率=主頻X2除以主板設置內存頻率=系數
主頻除以系數X2就是內存頻率
所以AMD平台外頻和內存的關系,是沒有公式的,主板可以定義內存的頻率
③ cpu外頻與內存頻率的關系
內存的三個頻率,核心頻率,工作頻率,等效頻率(也成介面頻率),平時常說的DDR2 800中的那個800就是該內存的等效頻率(介面頻率),也是最有意義的頻率,和內存匯流排的帶寬直接掛鉤,比如說DDR2 800的帶寬演算法就是800mhz*64/8,也就是6.4GB/S。而工作頻率則是用等效頻率除以2,這對DDR,DDR2,DDR3都適用,所有DDR內存會一個在工作周期的上升沿和一個下降沿分別傳輸一次數據,形成了對工作頻率雙倍的等效頻率,這個工作頻率在對AMD K8處理器超頻時會用到,且在CPU-Z中顯示的內存頻率也是工作頻率,所以這個頻率在超頻時比較重要,另外一個核心頻率則是最次要的,所有的等效頻率都是通過核心頻率乘以預取位數得到,由於DDR是2位預取,DDR2是4位預取,DDR3是8位預取,所以DDR的核心頻率是等效頻率/2,DDR2的核心頻率是等效頻率/4,DDR3的核心頻率是等效頻率/8搞清楚三個頻率後,開始逐個分析,從AMD的K8處理器開始,先給出公式:內存在計算機的真正的工作頻率=CPU當前工作頻率/分頻系數,其中分頻系數的演算法很特別,是用CPU原始頻率/bios設置的內存工作頻率(注意是工作頻率,如果在BIOS中設置為DDR2 800的話,這里就要用400代進去算)得到的結果進一得到,進一就是若除出來的數是小數,那麼就把小數點後的數去掉,再加一,如4.8進一就是5, 4.1進一也是5。以Athlon*2 4200+為例,這個CPU原始主頻=200*11=2200MHZ,如今插進一根DDR2 800,並在bios內設置為auto,則bios會自動讀取spd信息,設置等效頻率為800mhz,那麼工作頻率就是400mhz,根據公式,先計算分頻系數,原始主頻/設置的工作頻率再進一,也就是2200/400=5.5,再用5.5進一等於6,分頻系數就是6,然後用當前主頻除以分頻系數,由於沒有超頻,所以最後內存真正工作時的工作頻率=2200/6=366mhz,換算成等效頻率就是733mhz,也就是DDR2 733,比800標稱的頻率要少,這也算是這一個系列處理器的通病了,解決的方法只有超外頻。而因為內存的工作頻率=CPU主頻/分頻系數,因此為了避免超頻時CPU頻率未到極限,內存就先死翹,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分頻系數,而分頻系數=默認CPU主頻/bios中設置的內存工作頻率再進一,所以只要將bios中內存的等效頻率設置低一點就行,例如一條DDR2 800,超頻時就應該在bios中設置為DDR2 667,以增加超頻成功率。而如果覺得DDR2 800的內存買回來只能工作在DR2 733太可惜,可以採取降倍頻,升外頻的方法,以好在不超主頻只超外頻的情況下獲得更高的內存等效頻率。[/font][/font] [font=宋體][font=宋體] [/font][font=宋體]接下來是AMD的K10處理器,這一代處理器計算方法容易得多(是其他網友實驗出來的,並沒有什麼官方的說法,不能保證該演算法准確無誤,錯了也不能怪我哦),內存的真正的等效頻率=當前外頻/原始外頻*在bios設置的內存等效頻率,十分像intel的典型內存頻率演算法。例如翼龍2*4 955的主頻是200*16=3200mhz,那麼插進一根DDR3 1333,如果沒有超頻,在bios中內存等效頻率設置為auto或者1333,那麼內存的等效頻率就等於200/200*1333=1333mhz,完全等於標稱頻率,去除了K8時的詬病。如果你超了頻,200外頻超到240,那麼內存的等效頻率就等於240/200.*1333=1599mhz,比K8的簡單多了,但是簡單歸簡單,超頻時還是要注意內存的頻率是否跟得上外頻的狂飆,如果將翼龍2*4 955的200外頻改為250外頻,插的是DDR3 1333,在bios中設置為auto,那麼換算下來該內存將工作在1666mhz高頻,不是所有內存都頂得住的,所以可以適當強制降低bios的內存等效頻率,比如可以設置為1066,用1066/200*250,算下來剛好是1333mhz,而此時已將CPU送上4G高頻。現在換到intel陣營,首先討論有FSB的U,比如當今熱門的E5200,E7400,以前熱門的E2140,都是一種演算法,而演算法也和AMD的K10演算法基本相同,內存真正工作時的等效頻率=bios設置的內存等效頻率*當今外頻/原始外頻,這里就不累贅了,另外有的主板直接提供分頻比,那就更好辦了,這個分頻比就是FSB頻率:內存等效頻率,1:1時效率最高,但隨著超頻時FSB越來越高,1:1內存可能受不住,因此可以選擇一些5:4,4:3之類的分頻比,以增加超頻成功率,個人覺得分頻比比較直觀最後輪到地球上最快的CPU-------core i7,這個東西太強悍了,不過說實在,這個CPU的內存頻率和CPU頻率關系也是最容易弄懂的,i7和酷睿一樣,擁有一個外頻,不過官方叫法是基本頻率-----BCLK,這里且叫他外頻。目前i7的外頻統一133mhz,基本所有主要的頻率,如主頻、qpi匯流排頻率、內存頻率都是由外頻*一個倍頻得到,所以內存頻率與外頻的關系就很直觀了,內存的等效頻率=外頻*內存倍頻,如core i7 920的內存倍頻是8,那麼在bios中內存倍頻就不能往上調了,內存的等效頻率就=133*8=1066,換言之在不超頻的情況下,只能是內存工作在1066mhz上,所以如果買回了DDR3 1333,還要使他工作在1333上,唯一辦法就是超外頻。而另一種情況,超頻需要大量調高外頻,內存無法工作在那麼高頻上時,就可以適當調小內存的倍頻,這些都需要在超頻中根據需要進行操作,因為個人覺得AMD內存與CPU的關系比intel復雜,特別是K8架構的處理器,因此AMD得篇幅比較長
④ 電腦中CPU的頻率和內存的頻率有什麼關系
關系:CPU的工作頻率總是基於主板匯流排頻率的倍數而倍頻得來的,如某電腦CPU為1.7G,其CPU的工作頻率就是從533*3=1699Mz,即1.7G。系統運行時,不管主板匯流排頻率和CPU的頻率有多高,其運行速度總是受限於最小速度的內存頻率,這就像在一條輸水管道中,不管有多少節粗管道,其輸水效率總是由最細的一節管道來決定和限制的。
⑤ 關於CPU外頻與內存頻率
CPU外頻與內存外頻可以同步(即1:1),也可以非同步(如3:4),因為CPU是相對於內存是很快的,所以一般要求內存頻率要快些以避免瓶頸。
內存是暫時儲存數據給CPU讀取,相對於硬碟快很多,但不能斷電儲存,但造價貴於硬碟,所以現在1至兩G內存為之中高端。
內存又比CPU緩存慢,CPU緩存又相當貴,CPU緩存現在1M至2M為之中高端。
⑥ 關於CPU超外頻與內存頻率的關系
其實樓主你所說的"前端:內存"可以理解為"CPU外頻:內存外頻"
第一點:DDR3 1333的正常頻率就是667MHz,因為1333是內存的有效頻率,667MHz是內存的外部頻率(計算機識別的頻率)。對於目前的內存來說,外部頻率*2=有效頻率。
第二點:CPU外頻超到230,內存工作在613,"前端:內存"為3:8。未超頻時,CPU外頻200,內存669,"前端:內存"為3:10。 超頻後,"前端:內存"增大了,這是為了在CPU外頻增加的時候,能讓內存的外頻保持一定的數值,不至於超頻過高後內存成為瓶頸。
通過增大"前端:內存"來超頻,這樣超頻是沒有錯的。
CPU的外頻很好理解,就是在BIOS里可以設定的。
內存的外頻不是算出來的。而是根據主板BIOS里設定的,或者主板自動選定的"前端:內存"來定的。
不理解的話可以發消息給我。
⑦ CPU的外頻和內存的RAM頻率是什麼關系
CPU的外頻是與主板的電流交換頻率,跟內存頻率基本無關,外頻*4=CPU前端匯流排,前端匯流排是CPU與外界的數據讀取速度,也就是CPU讀取內存數據的速度,而RAM頻率是內存工作頻率,理論上,當CPU前端匯流排=RAM頻率時,機器性能最好
⑧ 請問高手CPU外頻與內存實際頻率的關系
內存的實際最高工作頻率等於CPU外頻,比如速龍3000+外頻200,那其內存工作頻率最高就是200,也就是ddr400,如果是ddr333,那就運行在166mhz之下,如果是ddr500,也只能運行在ddr400之下,因為受外頻限制。FSB只是針對intel來說,amd沒有fsb。intel的fsb一般是外頻的4倍,而外頻=內存實際工作頻率,所以也等於fsb限制了內存的工作頻率
⑨ 關於CPU的外頻、FSB以及內存頻率的關系
CPU前端匯流排和主板前端匯流排內存頻率都用關系。假如CPU前端匯流排是800的,主板也要支持前端匯流排是800的或者更高的,這樣選擇800的內存就不會造成瓶頸,假如你選擇667內存的話,這樣內存就會拖慢CPU的速度。前端匯流排其實就是CPU的速度,內存的頻率也是內存的速度。假如CPU的前端匯流排是1066,你選用的是800的內存,而不是1066的內存的話,這個時候用800的內存要組雙通道。這樣也不會造成瓶頸。怎麼還看不懂我說的啊。假如你FSB是533的你就裝DDR2
533的或者533以上的。FSB和內存頻率是相對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