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內存條為什麼這么貴
內存條上的內存顆粒是由圓晶製成的,而產業鏈上游圓晶生產廠商將部分圓晶產額轉到了手機內存方面,總體產量沒有大幅增加而被分走。
所以導致電腦內存條產額下降,進而電腦內存漲價。
B. 為什麼現在電腦的內存這么貴
最期內存小漲 硬碟小漲 液晶顯示器沒太大變化
缺貨原因 每次漲價,不是因為缺貨 就是裝機高峰期
過段時間應該會好點
C. 為啥現在的電腦內存貴那麼多
炒起來了。顯卡也貴了不少。顯卡貴30%。內存差不多貴了70%
D. 電腦內存32G的電腦為啥那麼貴
1、電腦配置大都是以內存、CPU、顯卡這三個設備為主要標志,內存越大價格越高,兼容大容量內存的其他設備也是必須適應,那麼價格也會非常昂貴。這就是原因。
2、因為內存32G,那麼CPU的設備沒有八核是不能滿足內存需求的,八核CPU價格需要在3000-5000左右。顯卡也需要很高的配置,所以整體配置下來怎麼的也得上萬元。
E. 32內存和硬碟那個貴
內存貴。
內存條是處理CPU的指令信息,然後再反饋給CPU,內存條決定了電腦在運行過程中的反應快慢;固態硬碟是存儲系統與其它軟體或者文檔。
它的讀取與寫入速度要明顯高於機械硬碟,所以生活中很多朋友都會考慮在內存條與固態硬碟上面給電腦進行升級。內存條與固態硬碟不僅種類多,而且還有翻新、二手的說法。
電腦硬碟是計算機最主要的存儲設備。
硬碟(港台稱之為硬碟,英文名:Hard Disk Drive,簡稱HDD全名溫徹斯特式硬碟)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早期的硬碟存儲媒介是可替換的,不過今日典型的硬碟是固定的存儲媒介,被封在硬碟里(除了一個過濾孔,用來平衡空氣壓力)。
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所謂單碟容量是指硬碟單片碟片的容量,單碟容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也越短。對於用戶而言,硬碟的容量就像內存一樣,永遠只會嫌少不會嫌多。
F. 蘋果電腦32G統一內存為什麼比32G內存貴一千多差在那
蘋果電腦32G統一內存為什麼比32G內存貴一千多差在電腦配置大都是以內存、CPU、顯卡這三個設備為主要標志,內存越大價格越高,兼容大容量內存的其他設備也是必須適應,那麼價格也會非常昂貴。
就是少量下載一些應用、存儲少量的照片、視頻,使用空間需要很少的32G就夠了,平時喜歡下載少量視頻、影視劇,大型游戲的,喜歡大量存儲照片,至少考慮64G的,需要大量下載應用或游戲、視頻等的那就需要128G了。
擴展內存:
我們知道,286有24位地址線,它可定址16MB的地址空間,而386有32位地址線,它可定址高達4GB的地址空間,為了區別起見,我們把1MB以上的地址空間稱為擴展內存XMS(eXtend memory)。
在386以上檔次的微機中,有兩種存儲器工作方式,一種稱為實地址方式或實方式,另一種稱為保護方式。在實方式下,物理地址仍使用20位,所以最大定址空間為1MB,以便與8086兼容。保護方式採用32位物理地址,定址范圍可達4GB。
G. 筆記本電腦ddr4內存條為什麼2400比2666還要貴
內存的時序越低,性能就會越強。
內存條的性能除了容量、頻率外,還要看內存條的時序,一般來講時序越低內存條性能越強,但如果過於降低時序又會增加硬體不穩定的風險。因此相同內存顆粒下:低時序、低電壓、高容量、高頻率的內存條性能越好。
內存(Memory)是計算機的重要部件之一,也稱內存儲器和主存儲器,它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它是外存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在內存中進行,內存性能的強弱影響計算機整體發揮的水平。只要計算機開始運行,操作系統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從內存調到CPU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CPU將結果傳送出來。
計算機誕生初期並不存在內存條的概念。最早的內存是以磁芯的形式排列在線路上,每個磁芯與晶體管組成的一個雙穩態電路作為一比特(BIT)的存儲器。
每一比特都要有玉米粒大小,可以想像一間機房只能裝下不超過百k位元組左右的容量。後來才出現了焊接在主板上的集成內存晶元,以內存晶元的形式為計算機的運算提供直接支持。
那時的內存晶元容量都特別小,最常見的莫過於256K×1bit、1M×4bit。雖然如此,但對於那時的運算任務來說卻綽綽有餘了。
H. 為什麼現在的內存條那麼貴
告訴你們真正,原因,是內存販子,在中間倒賣,而且,倒賣了好多次,
1.到用戶手裡經過2個渠道,廠家到中間商,中間商到下級中間商,等等幾個來回,在到用戶手裡,這是價格炒好高了。當然,用戶買不到便宜實惠的內存。
2.有的內存不是廠家到中間商到用戶,是從廢品店,收來的內存,是有的用戶升級或者是各種原因處理電腦了,然後,別電腦販子發現,並拿去倒賣給二手店或者用戶,裡面也蠻暴利的利潤。這種就是 廢品店的廢舊拆機內存 到 二手電筒腦販子 到 二手電筒腦店 在到用戶手裡。
還有第3種情況,就是廠商 到中間商,中間商 到下級中間商,到倒賣販子,倒賣販子 到 賣原電腦配件或者倒賣給二手電筒腦店 在然後到用戶,這種是上2種情況的混合型。
所以,用戶買電腦上的東西,要注意千萬別買,倒賣過很多次的電腦配件,而且倒賣過很多次的電腦配件,因為,倒賣多次,而且,沒有保修,質量好好都要打問號。
這么好多,蓄意炒高內存價格,使內存價格居高不下。其次,才是因為廠子倒閉,因為洪水上漲。
而且,廢品店,都有i3 i7 的CPU被 電腦販子收去,在去倒賣。中間又炒高了其它電腦配件價格。實在可惡可恨,原本,本來要跌價了。被斯販子炒高價格了。裡面價格番一點,外面價格那就是番一倍多了。
我為什麼說這些,因為小編,實在這方面吃好多虧了。希望廣大用戶借鑒我這經驗,少走彎路少吃虧點。打個比方廢品店一台i7 二代主機,是別人換下來的,廢品老闆也就4百 5百收了這個i7二代主機,賣給販子一千多,然後,販子又拿去倒賣給用戶。這里很暴利的。誰買誰吃虧。而且,質量沒保證。
所以,建議那些二手電筒腦東西,不買為好,因為,電腦是個淘汰很快的東西,新品的電腦配件上市,價格是廠家 到 中間商 在到用戶比較好點,沒有進過販子多次倒賣。而且,能廠家到用戶那當然最好啦,可惜現在還不能。很少。廠家都大批量下發賣給代理商了。買電腦還是要特別注意性價比還有個性耗比。不注意這些就是吃虧的份。要不買貴了。要不沒性價比,沒性耗比。而且,不光電腦淘汰快,操作系統也淘汰快,一個操作系統淘汰了,那就是要淘汰好多電腦配件,所以,要買就盡量買新品上市的電腦配件。而且,新品上市的電腦配件也適合新出的操作系統。
I. 電腦內存條,一般多少錢一個
電腦內存條有二、三、四代。有不同容量的內存。4G、8G等。不同牌子的價格也相差很大。4代內存8G的現在一般在600-900元左右。牌子不同價格不同,不過大部分1G的價格在150-210之間, 2G的在240-350之間 。
而且不是什麼內存都適合使用的電腦。要看電腦適合幾代的內存才能購買什麼樣的內存。
內存條作用:
內存條在電腦中的作用相當於一座橋梁,用以負責諸如硬碟、主板、顯卡等硬體上的數據與處理器之間數據交換處理。
所有電腦數據傳輸到處理器都是通過內存條與處理器進行傳輸處理的,可能有的朋友會想為什麼數據不直接與處理器進行數據處理器與交換呢。
其實大家只要了解內存就知道,內存的讀取速度與存儲速度是最快的,直接與主板上數據匯流排交換速度很慢,大家也可以將內存看作數據緩存區,擁有高速緩存區,也更有利於電腦處理數據的速度。
J. 電腦內存貴的和便宜的有什麼區別
可以說現在主流的內存 差價都不大 1G 85左右
2G 160左右 什麼牌子都差不多,質量也沒多大區別 內存工藝都很成熟。性能也沒多大區別,同頻率不同牌子的性能區別度不會達到1%。。
現在講真正貴的內存 像剛才那個價位的都是 頻率是ddr2 800的 高價內存就是那些頻率比800要高的 達到了1066這樣,更高價的頻率可能更高, 有些高價內存 帶有散熱片,更好的超頻性,給CPU超頻提供保障。。能給電腦發燒友帶來整台PC性能的提升 。。 因為頻率1000以上的內存顆粒的出品良品率比較低 決定了成本的提高,DDR1 DDR3也是如此。。。所以如果不是發燒級別的不推薦使用這種內存,因為錢用在內存上不如直接加在CPU或者顯卡上來的更直接,當然你錢多,其他都好得不得了了,那就得把錢花在內存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