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簡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簡譜
(1)國歌電腦鍵盤譜擴展閱讀:
《義勇軍進行曲》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1935年5月9日,該曲第一版錄音在百代唱片公司錄音棚錄制完成。1951年,人民唱片廠為滿足國歌播放的需要,錄制出版了由銅管樂合奏和管弦樂合奏組成的粗紋唱片。1959年,中國唱片廠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錄制出版了全套標准國歌專用唱片。
1978年,推出集體填詞版專用唱片。1983年,中國唱片上海公司錄制出版了恢復原詞後的標准國歌專用唱片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正式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
2017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於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
B.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簡譜
1935年5月9日,國歌第一版錄音在百代唱片公司錄音棚錄制完成。1951年,人民唱片廠為滿足國歌播放的需要,錄制出版了由銅管樂合奏和管弦樂合奏組成的粗紋唱片。
1959年,中國唱片廠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錄制出版了全套標准國歌專用唱片。1978年,推出集體填詞版專用唱片。1983年,中國唱片上海公司錄制出版了恢復原詞後的標准國歌專用唱片
(2)國歌電腦鍵盤譜擴展閱讀
我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是由田漢先生1935年2月在獄中創作的電影劇本《風雲兒女》的主題詞,配曲是由聶耳先生寫成的,當時主要為了激勵中華兒女前仆後繼,奮勇抗擊日寇。
盡管從中央決定把《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始,近60年來國歌一直被人們傳唱,得到了國內外人民的高度認同和頌揚。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但是,伴隨著形勢的發展,國歌從產生到現在,也歷經了確立、廢止、修改、恢復、憲定和論爭等曲折過程。
C. 求國歌簡譜
你這個是G調啊,如果是簡譜的話肯定是135565,3155531,這樣開頭的,只是在彈奏的時候彈G調就行了,就是把鋼琴上的5當成簡譜里的1,以此類推就行了.
D. 國歌的電子琴譜
這個呢?
E. 國歌歌詞,樂譜!
國歌歌詞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義勇軍進行曲)
作詞:田漢
作曲:聶耳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前進!進!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中華民族遭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原為上海電通影片公司 1935 年拍攝的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
它一誕生,迅即成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它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成為中國各族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高昂的戰歌,鼓舞了無數中華兒女用自己的血肉,築成了萬眾一心、團結禦侮的新的長城。
F. 俄羅斯國歌的簡譜
俄羅斯聯邦現在的國歌歌名為《俄羅斯,我們神聖的祖國》,沿用的是前蘇聯國歌《牢不可破的聯盟》的旋律。2000年12月,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簽署了一項關於國旗、國徽、國歌的法案,將前蘇聯國歌經修改歌詞後正式訂為新國歌,即《俄羅斯,我們神聖的祖國》。
而之前的《愛國歌》(俄文: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ая Песня)是俄羅斯聯邦自1991年至2000年的國歌,為米哈伊爾·格林卡所作,原為一段沒有配詞的鋼琴旋律,並且被配上「Motif de chant national.」的法文標題。
俄羅斯國歌的簡譜如下:
G. 中華共和國國歌歌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8/cont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
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義勇軍進行曲》新詞。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撤銷1978年3月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新詞,恢復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被稱為中國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在人民中廣為流傳,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把這首歌作為代國歌,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國歌的誕生
在新中國建立前夕,人民政協開會商討國歌。著名畫家徐悲鴻和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委員力薦以《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毛澤東、周恩來當即表示支持他們的意見。但有人認為新中國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詞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時了,主張改詞。周恩來發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這句話,讓我們耳邊警鍾長鳴。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1934年田漢(右)與聶耳合影 新華社發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1935年,劇作家田漢作詞;中國新音樂運動的創始人聶耳作曲。這首歌原為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影片《風雲兒女》描寫的是「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中國的東三省,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在國民黨反動統治下,一些知識分子從苦悶、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線。田漢在寫完這部電影故事以後,便遭反動派逮捕,主題歌詞是寫在一張香煙的錫箔襯紙上。聶耳主動拿去歌詞,在他去日本前完成歌譜初稿,到日本後不久,把歌譜全部完成寄回。歌曲隨電影的放映,更由於救亡運動的開展,流傳於全國每一個角落,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
「文革」中,由於田漢被打倒,歌詞不讓唱了,《國歌》只能由樂隊演奏。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義勇軍進行曲》新詞。改定國歌歌詞後,各方面對此一直有不同意見,要求恢復國歌原來的歌詞。直到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撤銷1978年3月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新詞,恢復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