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設備 > 電腦鍵盤內部結構

電腦鍵盤內部結構

發布時間:2022-08-26 05:32:15

A. 筆記本電腦的內部結構

筆記本的內部結構包括CPU、硬碟、內存、顯卡等。
CPU作為筆記本電腦硬體的核心設備,其重要性好比心臟對於人一樣。CPU的種類決定了所使用的操作系統和相應的軟體,而CPU的型號往往決定了一台電腦的檔次。現在主流的CPU有Intel(英特爾)的酷睿i3、i5、i7系列、酷睿2四核心系列,AMD的速龍雙核系列、羿龍四核心系列等。
硬碟
筆記本電腦硬碟是專為像筆記本電腦這樣的移動設備而設計的,具有體積小,功耗低,防震能力強等特點。一般筆記本電腦硬碟都是2.5英寸,更小巧的則已經做到了1.8英寸。 筆記本電腦硬碟轉速有7200r/min和5400r/min兩種,由於筆記本電腦硬碟採用的是2.5英寸碟片,即使和台式機轉速相同,外圈的線速度也無法和擁有3.5英寸碟片的台式電腦硬碟相比。筆記本電腦中的硬碟已是筆記本電腦性能提高的最大瓶頸。
內存
內存儲器(簡稱內存,也稱主存儲器)用於存放電腦運行所需的程序和數據。內存的容量與性能是影響計算機整體性能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內存的大小及其時鍾頻率(內存在單位時間內處理指令的次數,單位是MHz)直接影響到電腦運行速度的快慢,即使CPU主頻很高,硬碟容量很大,但如果內存很小,電腦的運行速度也快不了。
顯卡
顯卡也稱圖形加速卡,它是電腦內主要的板卡之一,其基本作用是控制電腦的圖形輸出。目前,計算機中用的顯卡一般有三種,分別為:集成顯卡 、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

B. 鍵盤是不是四邊形

鍵盤當然是屬於四邊形了。只不過是由於現在有一些特殊的造型的鍵盤是屬於無規則的,但是大部分鍵盤都是屬於四邊形。
鍵盤是用於操作設備運行的一種指令和數據輸入裝置,也指經過系統安排操作一台機器或設備的一組功能鍵。 鍵盤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輸入設備,通過鍵盤可以將英文字母、數字、標點符號等輸入到計算機中,從而向計算機發出命令、輸入數據等。電腦鍵盤由打字機鍵盤發展而來,依照鍵盤上的按鍵數,可分為101鍵,104鍵和87鍵等多種類型。
按工作原理分
1.機械鍵盤(Mechanical)採用類似金屬接觸式開關,工作原理是使觸點導通或斷開,具有工藝簡單、噪音大、易維護、打字時節奏感強,長期使用手感不會改變等特點。

2.塑料薄膜式鍵盤(Membrane)鍵盤內部共分四層,實現了無機械磨損。其特點是低價格、低噪音和低成本,但是長期使用後由於材質問題手感會發生變化。已佔領市場絕大部分份額。

3.導電橡膠式鍵盤(Conctive Rubber)觸點的結構是通過導電橡膠相連。鍵盤內部有一層凸起帶電的導電橡膠,每個按鍵都對應一個凸起,按下時把下面的觸點接通。這種類型鍵盤是市場由機械鍵盤向薄膜鍵盤的過渡產品。

4.無接點靜電電容鍵盤(Capacitives)使用類似電容式開關的原理,通過按鍵時改變電極間的距離引起電容容量改變從而驅動編碼器。特點是無磨損且密封性較好。

C. 電腦鍵盤內部結構

你碰的到的是鍵帽 下面是彈力機構(可以理解彈簧 其實是軟塑料)在下面是橡膠薄膜 (網路提供:在橡膠薄膜以下,是三層重疊在一起的塑料薄膜,上下兩層覆蓋著薄膜導線,在每個按鍵的位置上有兩個觸點,而中間一張塑料薄膜則是不含任何導線的,將上下兩層導電薄膜分割絕緣開來,而在按鍵觸點的位置上則開有圓孔。 這樣,在正常情況下,上下兩層導電薄膜被中間層分隔開來,不會導通。但在上層薄膜受壓以後,就會在開孔的部位與下層薄膜連同,從而產生一個按鍵信號。

D. 機械鍵盤軸內部構造

升級游戲裝備的朋友也多。今年顯卡貴,還不如先買外設。說起外設,機械鍵盤是不可少的,而軸體可以說是機械鍵盤的靈魂。時至今日,市面上主流的軸體有六種,櫻桃原廠軸,仿MX軸,雙飛燕光軸,其他光電軸,靜電容,定製軸。想知道是怎樣的嗎?拆拆看。

E. 電腦鍵盤有哪些零部件

鍵盤的結構
前面,我們提到了,現在的鍵盤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電容鍵盤,那麼現在的鍵盤屬於哪一類呢?還是讓我們拆開一個鍵盤來看一看。
從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普通的超薄型鍵盤,拆開後背的螺絲以後,可以將鍵盤拆成如圖的幾個部件。
首先是鍵盤和上蓋板和嵌在其中的每個按鍵的鍵帽,這是用戶所主要接觸的部分。
在上蓋板以下,是一塊橡膠薄膜,在每個按鍵的位置上有一個彈性鍵帽,這個部件就是鍵盤的主要彈性元件,一款鍵盤的手感主要就是由這個部件的性狀和材質決定的,因此其形狀設計和橡膠成分都是各大鍵盤廠商的機密。需要指出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廠商都使用這樣的一體式橡膠薄膜,某些廠商如明基在某些鍵盤上習慣於每個按鍵都使用單獨的橡膠彈簧,這樣的設計更有利於保持每個按鍵手感的統一,但生產工序更為復雜一些。
在橡膠薄膜以下,是三層重疊在一起的塑料薄膜,上下兩層覆蓋著薄膜導線,在每個按鍵的位置上有兩個觸點,而中間一張塑料薄膜則是不含任何導線的,將上下兩層導電薄膜分割絕緣開來,而在按鍵觸點的位置上則開有圓孔。
這樣,在正常情況下,上下兩層導電薄膜被中間層分隔開來,不會導通。但在上層薄膜受壓以後,就會在開孔的部位與下層薄膜連同,從而產生一個按鍵信號。
由此可見,現在的鍵盤實際上是一種接觸式鍵盤,盡管外形大相徑庭,但實際上它的基本原理和機械觸點式鍵盤是一樣的,依靠機械性的導電觸點連同來產生按鍵信號。根本不是電容式鍵盤。
實際上這種鍵盤的真正名字叫做「薄膜接觸式鍵盤」,是一種機械接觸式鍵盤。它和機械觸點式鍵盤一樣,有壽命短易損壞的問題,但是由於橡膠彈簧取代了金屬彈簧,所以它的手感比機械觸點式鍵盤要好而接近於電容式鍵盤,而且壽命雖不及電容式鍵盤,但比機械觸點式鍵盤要長得多。
真正的電容式鍵盤依據的是非接觸式的電容導電觸發原理,所以電路結構比薄膜接觸式鍵盤要復雜得多,而且電容式鍵盤的每個鍵都使用的是封閉式結構,其整體成本要遠遠高於開放式的薄膜接觸式鍵盤。所以現在除了少數高檔特種鍵盤以外,其實已經沒有真正的電容式鍵盤在賣了。
目前的主流鍵盤除了薄膜接觸式鍵盤以外,還有另外一種「導電橡膠接觸式鍵盤」,它的特點是只有一層導電薄膜,在每個按鍵位置上有不連通的兩個觸點,而橡膠彈簧的下部則使用導電橡膠來製作,當按下的時候就會將兩個觸點連通。
可以看出來,這種鍵盤的原理和計算器按鍵的原理是很接近的。實際上早在個人電腦的早期,這種設計就經常在一些超薄的膝上型電腦上使用。只是與薄膜接觸式鍵盤相比,這種結構的壽命更短,所以現在除了在某些特殊用途以外,已經在逐漸消失中。
在鍵盤的右上角,有一塊與薄膜連同的電路板,這塊電路板就是鍵盤的核心部分,從導電薄膜傳來的導通信號會通過導線輸入到電路板上的運算晶元,這塊晶元會根據上下兩條表面的導線編號通過晶元內部的一張按鍵排布表查找出對應按鍵的ASCII碼,通過介面將其輸出。
這種通過查表獲得按鍵編碼的方式稱之為「非編碼式鍵盤」,相對的有「編碼式鍵盤」,這種鍵盤的ASCII碼是直接由每個按鍵的數字電路產生的。與非編碼式鍵盤相比,編碼式鍵盤的成本高,重定義困難,所以現在已經很罕見了。電容式鍵盤由於其工作原理,大都是編碼式鍵盤,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現在的主流鍵盤並不是電容式鍵盤。

F. 電腦鍵盤從內部結構有哪兩大類,各有什麼特點

電腦的各部分結構
外部:
1.1電腦的外部設備
一、顯示器
顯示器是引起初學者誤會最多的部分,許多人第一次見到它時以為它就是電腦本身。
其實顯示器對於電腦的運算性能、檔次沒有任何影響,它只是主機的一個輸出設備,以圖
像或文字形式告訴人們電腦的工作狀態或結果。不過,顯示器是絕對不可缺少的輸出設
備,如果沒有它,我們根本沒有辦法了解電腦的運行狀態,也就不能對電腦進行任何操作。
另一方面,顯示器可以直接顯示出鍵盤輸入的命令,或滑鼠活動的軌跡,也是幫助我們控
制電腦的最重要的輔助設備。因此,准確地說,顯示器實際上是電腦的監視器。
顯示器有以下幾個特點,表明它在整個多媒體電腦中佔有特殊地位:
(1)顯示器是電腦中體積最大的部分之一,而且重量最重;
(2)顯示器是電腦中價格最貴的部件之一,而且最為耐用,其使用壽命往往達10年以
上;
(3)顯示器的性能指標的優劣,直接影響我們的視力、疲勞程度和工作效率。
尺寸和重量:最為常見的顯示器的屏幕尺寸是14英寸,14英寸=35厘米,這一長度
指的是屏幕的對角線長度。近年來,14英寸顯示器有逐漸減少的趨勢,使用15英寸顯示
器的電腦已經越來越多,在一些高檔電腦中,還有使用17英寸、19英寸甚至21英寸大屏
幕顯示器的,當然相應的價格也就非常昂貴了。
顯示器的重量一般有好幾公斤,這一點對於電腦性能完全不重要,但在搬運和擺放電
腦時就需要加以考慮。
價格:按照1998年年底的價格,普通國產品牌的14英寸彩色顯示器約為800—1凹0
元,15英寸顯示器約為11凹一1600元,進口名牌產品(如索尼、飛利浦等)略貴一些。由
於顯示器十分耐用,而且用電腦時兩隻眼睛一直盯著它,因此顯示器的尺寸可以說是越大
越好。
性能指標:顯示器的性能指標有以下幾種:
解析度:指的是每一條掃描線的寬度,目前最普通的顯示器為0.28毫米,較高檔的有
0.26毫米和0.25毫米,解析度的數值越小越好。
色彩深度:有標准16色、256色、增強色和真彩色等幾種情況,一般的顯示器都能支
持這些色彩,但需要一個叫作顯示卡的部件的配合,顯示卡安插在電腦主機內,我們在後
面介紹電腦主機時還要提到它。
耗電:顯示器是電腦中的耗電「大戶」,一般在60到130瓦之間,而主機的耗電一般不
超過60瓦。耗電當然是越少越好。有些顯示器帶有「能源之星」標志,是節能型的,當使
用者在一段時間內不輸入指令給電腦時,顯示器就自動進入節能狀態,表現為屏幕變黑或
變暗,同時主機的運行也進入低速和省電狀態。
判斷顯示器的質量優劣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
a:觀察開機:好的顯示器在開機的一瞬間就能顯示出十分穩定的圖像;質量差的顯示
器在剛開機時圖像會發生短時間的抖動或晃動;
b:在正常顯示的時候,靠近屏幕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圖像是由許多微小的點所組成
的,這些點越小、密度越大,顯示的解析度也就越高,質量就越好;反之則是低質量的或分
辨率低的產品;
c:觀察顯示器是否閃爍,如果有閃爍,則容易引起眼睛疲勞,對健康不利。
d:開機一段時間後,用手去摸一下顯示器後蓋的頂部,如果發現熱得燙手,表明顯示
器耗熱量很大,較容易出現問題。一般來說,顯示器總是要發熱的,有一些熱度是正常的。
二、鍵盤
鍵盤是電腦最重要的輸入設備。鍵盤上有一根長長的電線,通過一個圓形介面插在
主機上,實際上是插在主機內的主板上。我們對電腦下達的很多命令,特別是寫作中、英
文文章時所輸入的各種文字、符號等等,絕大多數都是通過用手指敲擊鍵盤上一定的鍵而
傳送給電腦的。
所有的鍵盤上按鍵的分布和排列都是一樣的。只有一點不大的區別:一種有101個
鍵,另一種有104個鍵。這兩種鍵盤使用起來幾乎完全一樣,104個鍵的鍵盤上多了三個
鍵,是專門針對Windows95加上去的,它們使得安裝了Windows95的電腦更容易、更方便
操作。
有許許多多種不同品牌不同價格的鍵盤,它們之間的區別僅在於外觀、耐用性和手感
上。外觀問題因人而異,見仁見智;耐用性方面一般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只要沒有把鍵盤
線拉斷,或者把茶水、菜湯之類灑到鍵盤縫里,它的使用時間相當長。
手感問題是應當加以考慮的,因為許多指令和幾乎全部的文檔錄人工作都是通過用
手指敲擊鍵盤來進行的。有的鍵盤敲起來很有彈性,乾脆有力,發出的聲音很清脆;有的
則有點軟綿綿的,聲音也有些發沉發澀;還有的新式鍵盤敲起來就像家用電器中的輕觸開
關,按鍵是用質地柔軟的塑料製成的,摸上去像肌肉一樣,使用時只需要碰一下就可以了,
而且不論用多大力氣也不會發出聲音,特別適用於多人集中辦公的場合。
三、滑鼠
多媒體電腦中滑鼠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因為現在標準的電腦操作軟體都使用圖形界
面,用游標指定後點擊滑鼠即完成操作指令下達,使得大多數情況下都不需使用鍵盤,極
大方便了電腦使用者,特別是初學者。
滑鼠是因為其長圓形的小巧外形,後面還拖著一根長長的尾巴,讓人聯想到行動靈活
的老鼠,由此得名。與鍵盤相似,滑鼠線也用一個扁型介面與主機相連(實際上是接在主
機板的串型介面上)。最常見的滑鼠有機械式和光電式兩種。
機械式滑鼠的底部是平的,底部中央有一個圓洞,洞中露出一個可以十分靈活地轉動
的小球的一部分。當我們用手移動滑鼠時,滑鼠底部從小洞露出的滑鼠球就發生轉動,這
時,在顯示器上就會看到箭頭形狀的游標也跟著移動,手的方向與游標的方向是一致的。
光電式滑鼠從外面看起來與機械式沒有什麼區別,但工作原理很不相同。光電式鼠
標使用時必須要有一個專用的滑鼠墊,否則它不能正常工作。

內部:
電腦主機的主要構件是:主機板、內存條、硬碟、軟盤驅動器、光碟機、音效卡、顯示卡及數據機。
主機板,是主機大總管的骨架,大多數設備都得通過它連在一起;這是CPU,英文名叫Central Processing Unit,意思就是中央處理器,它是大總管的心臟,統一指揮調度電腦的所有工作。平常大家說的486、586、686、奔騰就是指不同的CPU。

內存,英文名叫Read Arandom Memory,簡稱RAM,是電腦工作過程中貯存數據信息的地方,它的單位叫做「兆」位元組,用「M」表示(1M = 1024K,1K = 1024位元組,1個漢字占兩個位元組,1M大約相當於50萬漢字),一般大家都省略了「位元組」兩個字,只稱「兆」。現在的機器一般都安裝32M或64M的內存。

硬碟,是平時安裝各種軟體和存貯文件的地方,相當於主機大總管的肚子,用戶的WIN98,游戲或是文件信函全放在這兒,以前硬碟容量較少,只有幾百兆,目前一般都有6G、8G或10G以上的大容量(1G = 1024M)。

軟碟機,分3寸和5寸兩種,目前常用的都是3寸軟碟機,可讀寫3寸軟盤,可存放1.44M位元組內容,您可以用軟盤拷貝一個文件到另外一台電腦,也可以把主要的文件信息復制一份在軟盤上,以防電腦出故障時丟失數據。

光碟機,也叫做CD-ROM驅動器,意思就是只讀光碟驅動器(即只能讀光碟,不能寫),一個CD-ROM光碟一般能放650M左右的數據,如果沒有它,現在很多大型的軟體如WIN98、Office 2000等,還真不知道往哪兒放。

它一個主要性能指標是「倍速」,倍速是以每秒從光碟機讀取150K位元組為基準計算的。兩倍速即表示每秒可從光碟機讀取2x150K=300K位元組(1K=1024),目前常用的光碟機已經能達到32倍速或48倍速,百倍速光碟機也快上市了。

顯示卡,是一種常見的電腦擴展卡,它負責將大總管的想法和大總管在做什麼告訴顯示器。

音效卡,負責告訴音箱(或揚聲器)大總管要「說」什麼。

網路卡:是一種連接外部網路的電腦擴展卡,它負責和外部的溝通 謝謝 請採納。。。

G. 電腦鍵盤的鍵盤結構

前面,我們提到了,現在的鍵盤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電容鍵盤,那麼現在的鍵盤屬於哪一類呢?還是讓我們拆開一個鍵盤來看一看。
從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普通的超薄型鍵盤,拆開後背的螺絲以後,可以將鍵盤拆成如圖的幾個部件。
首先是鍵盤和上蓋板和嵌在其中的每個按鍵的鍵帽,這是用戶所主要接觸的部分。在上蓋板以下,是一塊橡膠薄膜,在每個按鍵的位置上有一個彈性鍵帽,這個部件就是鍵盤的主要彈性元件,一款鍵盤的手感主要就是由這個部件的性狀和材質決定的,因此其形狀設計和橡膠成分都是各大鍵盤廠商的機密。需要指出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廠商都使用這樣的一體式橡膠薄膜,某些廠商如明基在某些鍵盤上習慣於每個按鍵都使用單獨的橡膠彈簧,這樣的設計更有利於保持每個按鍵手感的統一,但生產工序更為復雜一些。
在橡膠薄膜以下,是三層重疊在一起的塑料薄膜,上下兩層覆蓋著薄膜導線,在每個按鍵的位置上有兩個觸點,而中間一張塑料薄膜則是不含任何導線的,將上下兩層導電薄膜分割絕緣開來,而在按鍵觸點的位置上則開有圓孔。
這樣,在正常情況下,上下兩層導電薄膜被中間層分隔開來,不會導通。但在上層薄膜受壓以後,就會在開孔的部位與下層薄膜連同,從而產生一個按鍵信號。
由此可見,現在的鍵盤實際上是一種接觸式鍵盤,盡管外形大相徑庭,但實際上它的基本原理和機械觸點式鍵盤是一樣的,依靠機械性的導電觸點連同來產生按鍵信號。根本不是電容式鍵盤。
實際上這種鍵盤的真正名字叫做「薄膜接觸式鍵盤」,是一種機械接觸式鍵盤。它和機械觸點式鍵盤一樣,有壽命短易損壞的問題,但是由於橡膠彈簧取代了金屬彈簧,所以它的手感比機械觸點式鍵盤要好而接近於電容式鍵盤,而且壽命雖不及電容式鍵盤,但比機械觸點式鍵盤要長得多。
真正的電容式鍵盤依據的是非接觸式的電容導電觸發原理,所以電路結構比薄膜接觸式鍵盤要復雜得多,而且電容式鍵盤的每個鍵都使用的是封閉式結構,其整體成本要遠遠高於開放式的薄膜接觸式鍵盤。所以現在除了少數高檔特種鍵盤以外,其實已經沒有真正的電容式鍵盤在賣了。
當今主流鍵盤除了薄膜接觸式鍵盤以外,還有另外一種「導電橡膠接觸式鍵盤」,它的特點是只有一層導電薄膜,在每個按鍵位置上有不連通的兩個觸點,而橡膠彈簧的下部則使用導電橡膠來製作,當按下的時候就會將兩個觸點連通。
可以看出來,這種鍵盤的原理和計算器按鍵的原理是很接近的。實際上早在個人電腦的早期,這種設計就經常在一些超薄的膝上型電腦上使用。只是與薄膜接觸式鍵盤相比,這種結構的壽命更短,所以現在除了在某些特殊用途以外,已經在逐漸消失中。在鍵盤的右上角,有一塊與薄膜連同的電路板,這塊電路板就是鍵盤的核心部分,從導電薄膜傳來的導通信號會通過導線輸入到電路板上的運算晶元,這塊晶元會根據上下兩條表面的導線編號通過晶元內部的一張按鍵排布表查找出對應按鍵的ASCII碼,通過介面將其輸出。
這種通過查表獲得按鍵編碼的方式稱之為「非編碼式鍵盤」,相對的有「編碼式鍵盤」,這種鍵盤的ASCII碼是直接由每個按鍵的數字電路產生的。與非編碼式鍵盤相比,編碼式鍵盤的成本高,重定義困難,所以現在已經很罕見了。電容式鍵盤由於其工作原理,大都是編碼式鍵盤,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現在的主流鍵盤並不是電容式鍵盤。

H. 鍵盤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1、機械式鍵盤的工作原理是:機械式鍵盤是最早被採用的結構,一般類似金屬接觸式開關的原理使觸點導通或斷開,具有工藝簡單、維修方便、手感一般、雜訊大、易磨損的特性,大部分廉價的機械鍵盤採用銅片彈簧作為彈性材料,銅片易折易失去彈性,使用時間一長故障率升高。

2、薄膜鍵盤的工作原理是:一片雙層膠膜,膠膜中間夾有一條條的銀粉線,膠膜與按鍵對應的位置會有一碳心接點,按下按鍵後,碳心接觸特定的幾條銀粉線,即會產生不同的訊號;就如機械式鍵盤的按鍵一樣,每個按鍵都可送出不同的訊號。

(8)電腦鍵盤內部結構擴展閱讀

鍵盤的特性

鍵盤被用來輸入文本到文本編輯器、文字處理器或者其他文本工具。現在的計算機把解釋鍵值轉換的工作交給了軟體。鍵盤給每一個物理的鍵定義了對應的鍵值,然後將所有的輸入報告給控制軟體,由軟體決定相應的輸出。

全編碼鍵盤是由硬體完成鍵盤識別功能的,它通過識別鍵是否按下以及所按下鍵的位置,由全編碼電路產生一個相對應的編碼信息(如ASCII碼)。

I. 求一張電腦鍵盤高清示意圖,每個鍵都清晰可見的那種

電腦鍵盤最早出現在電腦上的時候,還是一種叫做「電傳打字機」的部件。

鍵盤種類:根據工作原理來分的話,可分為機械式鍵盤、薄膜式鍵盤、電容式鍵盤、導電橡膠式鍵盤。

1、機械式

顧名思義,組成機械式鍵盤的按鍵,為獨立的微動開關,每個開關各控制不同的訊號;而依照微動開關不同,又可區分為單段式與兩段式2種。


2、薄膜式

薄膜式鍵盤內部是一片雙層膠膜,膠膜中間夾有一條條的銀粉線,膠膜與按鍵對應的位置會有一碳心接點,按下按鍵後,碳心接觸特定的幾條銀粉線,即會產生不同的訊號;就如機械式鍵盤的按鍵一樣,每個按鍵都可送出不同的訊號。

3、電容式

電容式鍵盤是基於電容式開關的鍵盤,原理是通過按鍵改變電極間的距離產生電容量的變化,暫時形成震盪脈沖允許通過的條件。這種開關是無觸點非接觸式的,磨損率極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也沒有接觸不良的隱患,具有噪音小,容易控制手感,可以製造出高質量的鍵盤,但工藝較機械結構復雜。


4、導電橡膠式

觸點的結構是通過導電橡膠相連。鍵盤內部有一層凸起帶電的導電橡膠,每個按鍵都對應一個凸起,按下時把下面的觸點接通。這種類型被鍵盤製造廠商所普遍採用。


(9)電腦鍵盤內部結構擴展閱讀

一、鍵盤人內部結構

鍵盤的內部結構主要包括控制電路板、按鍵、底板和面板等。電路板是整個鍵盤的控制核心,位於鍵盤的內部,主要擔任按鍵掃描識別、編碼和傳輸介面工作;它將各個鍵所表示的數字或字母轉換成計算機可以識別的信號,是用戶和計算機之間主要的溝通者之一。

二、電腦鍵盤選購

1、按鍵的數目:無論是從哪方面考慮,當今選購鍵盤都應該以108鍵的Windows 98鍵盤為好。

2、鍵盤的類型:上面已經提到,按照按鍵的結構分,鍵盤分為電容式和機械式兩種,從它們的特點可以決定,買電容式的鍵盤。

3、介面的類型:鍵盤介面分為AT和PS/2、USB介面三種(AT介面已經淘汰),如果是新裝的機器,就買PS/2介面的鍵盤,因為較新的主板沒有AT介面。

4、手感

5、鍵盤的做工:鍵盤的做工影響鍵盤的質量。做工好壞從外觀上就可以分辨,鍵盤的表面、邊角等加工是否精細,是否合理。

6、按鍵的排列習慣:挑選計算機鍵盤,應該考慮鍵盤上的按鍵排列是否符合習慣。

J. 標准電腦鍵盤一共有多少個鍵呢

主要用87鍵鍵盤,104鍵鍵盤,108鍵鍵盤。


87鍵就是沒有數字區域的鍵盤。104就是一般標准規格的鍵盤。

觸點的結構是通過導電橡膠相連。鍵盤內部有一層凸起帶電的導電橡膠,每個按鍵都對應一個凸起,按下時把下面的觸點接通。這種類型被鍵盤製造廠商所普遍採用。

閱讀全文

與電腦鍵盤內部結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上怎麼下載班智達的軟體 瀏覽:1157
無痕跡消除圖片軟體 瀏覽:722
免費小票軟體 瀏覽:955
華為在哪裡設置軟體停止運行 瀏覽:961
用電腦鍵盤調節聲音大小 瀏覽:1259
自動刷軟體賺錢 瀏覽:1261
古裝連續劇免費版 瀏覽:1415
工免費漫畫 瀏覽:1146
手機軟體專門儲存文件 瀏覽:1509
uos如何用命令安裝軟體 瀏覽:1316
有線耳機插電腦麥克風 瀏覽:647
侏羅紀世界3在線觀看完整免費 瀏覽:995
單個軟體怎麼設置名稱 瀏覽:719
鳳凰網電腦版下載視頻怎麼下載視頻怎麼下載 瀏覽:1385
明白之後如何免費獲得無人機 瀏覽:831
如何解禁軟體菜單 瀏覽:855
副路由器連接電腦視頻 瀏覽:1351
內置wifi電視如何裝軟體 瀏覽:1107
手機換零免費雪碧 瀏覽:1589
國行蘋果如何下載美版軟體 瀏覽: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