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各種筆記本電腦鍵盤功能對比圖解
各種筆記本電腦鍵盤功能對比圖解如下:
1、筆記本有一個開關機鍵,F1到F12是功能區直接按下F1 、F2、F3有其他功能,例如F1通常是幫助,F2通常是更改文件名字,F3一般是查找下一個,F5是刷新網頁或者桌面。
② 找一張能看清的電腦鍵盤大圖
電腦鍵盤為把文字信息的控制信息輸入電腦的通道,從英文打字機的鍵盤演變而來的,它最早出現在電腦上的時候,還是一種叫做「電傳打字機」的部件。
鍵盤和上蓋板和嵌在其中的每個按鍵的鍵帽,這是用戶所主要接觸的部分。在上蓋板以下,是一塊橡膠薄膜,在每個按鍵的位置上有一個彈性鍵帽,這個部件就是鍵盤的主要彈性元件,一款鍵盤的手感主要就是由這個部件的性狀和材質決定的,因此其形狀設計和橡膠成分都是各大鍵盤廠商的機密。
並不是所有的廠商都使用這樣的一體式橡膠薄膜,某些廠商如明基在某些鍵盤上習慣於每個按鍵都使用單獨的橡膠彈簧,這樣的設計更有利於保持每個按鍵手感的統一,但生產工序更為復雜一些。
(2)電腦字母鍵盤圖片擴展閱讀
鍵盤的外形分為標准鍵盤和人體工程學鍵盤,人體工程學鍵盤是在標准鍵盤上將指法規定的左手鍵區和右手鍵區這兩大板塊左右分開,並形成一定角度,使操作者不必有意識的夾緊雙臂。
保持一種比較自然的形態,這種設計的鍵盤被微軟公司命名為自然鍵盤(NaturalKeyboard),對於習慣盲打的用戶可以有效的減少左右手鍵區的誤擊率,如字母」G」和」H」。
有的人體工程學鍵盤還有意加大常用鍵如空格鍵和回車鍵的面積,在鍵盤的下部增加護手托板,給以前懸空手腕以支持點,減少由於手腕長期懸空導致的疲勞。這些都可以視為人性化的設計。
根據工作原理來分的話,可分為機械式鍵盤、薄膜式鍵盤、電容式鍵盤、導電橡膠式鍵盤。
③ 求一張電腦鍵盤高清示意圖,每個鍵都清晰可見的那種
電腦鍵盤最早出現在電腦上的時候,還是一種叫做「電傳打字機」的部件。
鍵盤種類:根據工作原理來分的話,可分為機械式鍵盤、薄膜式鍵盤、電容式鍵盤、導電橡膠式鍵盤。
1、機械式
顧名思義,組成機械式鍵盤的按鍵,為獨立的微動開關,每個開關各控制不同的訊號;而依照微動開關不同,又可區分為單段式與兩段式2種。
2、薄膜式
薄膜式鍵盤內部是一片雙層膠膜,膠膜中間夾有一條條的銀粉線,膠膜與按鍵對應的位置會有一碳心接點,按下按鍵後,碳心接觸特定的幾條銀粉線,即會產生不同的訊號;就如機械式鍵盤的按鍵一樣,每個按鍵都可送出不同的訊號。
3、電容式
電容式鍵盤是基於電容式開關的鍵盤,原理是通過按鍵改變電極間的距離產生電容量的變化,暫時形成震盪脈沖允許通過的條件。這種開關是無觸點非接觸式的,磨損率極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也沒有接觸不良的隱患,具有噪音小,容易控制手感,可以製造出高質量的鍵盤,但工藝較機械結構復雜。
4、導電橡膠式
觸點的結構是通過導電橡膠相連。鍵盤內部有一層凸起帶電的導電橡膠,每個按鍵都對應一個凸起,按下時把下面的觸點接通。這種類型被鍵盤製造廠商所普遍採用。
(3)電腦字母鍵盤圖片擴展閱讀
一、鍵盤人內部結構
鍵盤的內部結構主要包括控制電路板、按鍵、底板和面板等。電路板是整個鍵盤的控制核心,位於鍵盤的內部,主要擔任按鍵掃描識別、編碼和傳輸介面工作;它將各個鍵所表示的數字或字母轉換成計算機可以識別的信號,是用戶和計算機之間主要的溝通者之一。
二、電腦鍵盤選購
1、按鍵的數目:無論是從哪方面考慮,當今選購鍵盤都應該以108鍵的Windows 98鍵盤為好。
2、鍵盤的類型:上面已經提到,按照按鍵的結構分,鍵盤分為電容式和機械式兩種,從它們的特點可以決定,買電容式的鍵盤。
3、介面的類型:鍵盤介面分為AT和PS/2、USB介面三種(AT介面已經淘汰),如果是新裝的機器,就買PS/2介面的鍵盤,因為較新的主板沒有AT介面。
4、手感
5、鍵盤的做工:鍵盤的做工影響鍵盤的質量。做工好壞從外觀上就可以分辨,鍵盤的表面、邊角等加工是否精細,是否合理。
6、按鍵的排列習慣:挑選計算機鍵盤,應該考慮鍵盤上的按鍵排列是否符合習慣。
④ 鍵盤圖片字母位置
電腦鍵盤示意圖如下:
鍵盤字母記憶口訣
1、鍵盤上的第一排字母:Q、W、E、R、T;Y、U、I、O、P;可以速記為:七碗鵝肉湯,已無一藕片。
2、鍵盤上的第二排字母:A、S、D、F、G、H、J、K、L;可以速記為:愛上對方過後就哭了。
3、鍵盤上的第三排字母:Z、X、C、V、B、N、M;可以速記為:自行車未幫你買。
鍵盤字母順序是QWER的原因
其實這個順序早在電腦鍵盤出現之前就已經確定了,19世紀70年代,打字機也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鍵盤的前身出現並且流行。當時的打字機按鍵都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依靠按鍵撬動後方的字錘把字印在紙張上。
但在使用中經常會發生由於打字速度太快,前一個字母按下還未完全彈起,後面一個字母的字錘就已經落下,兩個字錘攪在一起發生「卡鍵」的情況,十分影響工作的效率。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想辦法降低打字機的按鍵速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鍵盤上字母的順序打亂。把英文中常用的字母放在不太靈活的中指和無名指位置,同時把不常用的字母放在左右手最靈活的食指位置,如此一來就有了現在我們熟悉的QWERTY這個很奇怪的順序。
⑤ 求一張電腦鍵盤按鍵分布圖
電腦鍵盤按鍵分布圖一般無法在電腦裡面直接查看,可參照如下步驟示意圖:
1.鍵盤分為五個區:主鍵區、功能鍵區、控制鍵區和數字鍵區,狀態指示區。
⑥ 電腦鍵盤上的字母怎麼排列順序都怎麼讀
最初,打字機的鍵盤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但如果打字速度過快,某些鍵的組合很容易出現卡鍵問題,於是克里斯托夫.拉森.授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發明了qwerty鍵盤布局,他將最常用的幾個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鍵速度以避免卡鍵。授斯在1868年申請專利,1873
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機成功投放市場。這就是為什麼有今天鍵盤的排列方式。
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129年前形成的、以放慢敲鍵速度為目的的鍵盤排列方式卻延續至今。1986年布魯斯?伯里文爵士曾在《奇妙的書寫機器》一文中表示:「qwerty的安排方式非常沒效率。
」,比如:大多數打字員慣用右手,但使用qwerty,左手卻負擔了57%的工作。兩小指及左無名指是最沒力氣的指頭,卻頻頻要使用它們。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僅占整個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為了打一個字,時常要上上下下移動指頭。
按照字母使用頻率的高低來排序的。可以看看其排序由來的故事
這是所有的電腦鍵盤字母或英文打字機鍵盤字母的排列順序。
有心的讀者也許會感到奇怪:為什麼要把26個字母作這種無規則的排列呢?既難記憶又難熟練。據說其原因是這樣的:
在
19世紀70年代,肖爾斯公司是當時最大的專門生產打字機的廠家。由於當時機械工藝不夠完善,使得字鍵在擊打之後的彈回速度較慢,一旦打字員擊鍵速度太快,就容易發生兩個字鍵絞在一起的現象,必須用手很小心地把它們分開,從而嚴重影響了
打字速度。為此,公司時常收到客戶的投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和工程師傷透了腦筋。後來,有
一位聰明的工程師提議:打字機絞鍵的原因,一方面是字鍵彈回速度慢,另一方面也是打字員速度太快了。既然我們無法提高彈回速度,為什麼不想辦法降低打字速度呢?
這無疑是一條新思路。降低打字員的速度有許多方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亂26個字母的排列順序,把較常用的字母擺在笨拙的手指下,比如,字母"o"、"s"、"a"是使用頻率很高的,卻放在最笨拙的右手無名指、左手無名指和左手小指來擊打。使用頻率較低的"v"、"j"、"u"等字母卻由最靈活的食指負責。
結果,這種"qwerty"式組合的鍵盤誕生了,並且逐漸定型。
後來,由於材料工藝的發展,字鍵彈回速度遠大於打字員擊鍵速度,但鍵盤字母順序卻無法改動。至今出現過許多種更合理的字母順序設計方案,但都無法推廣,可知社會的習慣勢力是多麼強大。
⑦ 電腦鍵盤各鍵的名稱及使用方法
主鍵盤區由26個英文字母、10個阿拉伯數字以及常用標點符號按鍵、部分功能鍵組成。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路,如涉侵權請告知刪除
⑧ 電腦鍵盤每個鍵的位置清晰的圖片
電腦鍵盤示意圖:
電腦鍵盤字母排列由來:
在19世紀70年代,肖爾斯公司是當時最大的專門生產打字機的廠家。由於當時機械工藝不夠完善,使得字鍵在擊打之後的彈回速度較慢。
一旦打字員擊鍵速度太快,就容易發生兩個字鍵絞在一起的現象,必須用手很小心地把它們分開,從而嚴重影響了打字速度。為此,公司時常收到客戶的投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和工程師傷透了腦筋。後來,有一位聰明的工程師提議:打字機絞鍵的原因,一方面是字鍵彈回速度慢,另一方面也是打字員速度太快了。既然我們無法提高彈回速度,為什麼不想辦法降低打字速度呢?
這無疑是一條新思路。降低打字員的速度有許多方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亂26個字母的排列順序,把較常用的字母擺在笨拙的手指下。
比如,字母"O"、"S"、"A"是使用頻率很高的,卻放在最笨拙的右手無名指、左手無名指和左手小指來擊打。使用頻率較低的"V"、"J"、"U"等字母卻由最靈活的食指負責。
結果,這種"QWERTY"式組合的鍵盤誕生了,並且逐漸定型。後來,由於材料工藝的發展,字鍵彈回速度遠大於打字員擊鍵速度,但鍵盤字母順序卻無法改動。
至今出現過許多種更合理的字母順序設計方案,但都無法推廣,可知社會的習慣勢力是多麼強大。
另外,鍵盤也指鍵盤類樂器,如電子琴、鋼琴等。在樂隊現場演出時,許多聲效(如搖滾樂中的弦樂聲)需要電子琴或電子鋼琴來模擬,負責這一類樂器的樂手被稱作「鍵盤手」。
今天,個人電腦最常用的輸入設備是鍵盤和滑鼠。
通用101鍵或102鍵鍵盤根據英文字母的排列方式而命名,稱為QWERTY鍵盤。毋庸置疑,它「脫胎」於英文打字機。
比爾·蓋茨曾用這種鍵盤來說明什麼叫「事實上」的標准:「英語打字機和計算機鍵盤上排字母的順序是QWERTY,沒有一條法律說它們必須這樣排列。
但它們卻行之有效,大多數用戶會執著於這種標准。」有趣的是,這種排列方式並不是合理的布局。
QWERTY鍵盤的發明者叫克里斯托夫·肖爾斯(C.Sholes),生活在19世紀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是《密爾沃基新聞》編輯。肖爾斯在好友索爾協助下,曾研製出頁碼編號機,並獲得發明專利。
報社同事格利登建議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製打字機,並給他找來英國人的試驗資料。
在傾注了肖爾斯與兩位合夥人數年心血後,1860年,他們製成了打字機原型。
然而,肖爾斯懊喪地發現,只要打字速度稍快,他的機器就不能正常工作。按照常規,肖爾斯把26個英文字母按ABCDEF的順序排列在鍵盤上,為了使打出的字跡一個挨一個,按鍵不能相距太遠。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手指的動作稍快,連接按鍵的金屬桿就會相互產生干涉。
為了克服干涉現象,肖爾斯重新安排了字母鍵的位置,把常用字母的間距盡可能排列遠一些,延長手指移動的過程。
反常思維方法竟然取得了成功。肖爾斯激動地打出了一行字母:「第一個祝福,獻給所有的男士,特別地,獻給所有的女士。」
肖爾斯「特別地」把他的發明奉獻給婦女,他想為她們開創一種亘古未有的新職業———「打字員」。1868年6月23日,美國專利局正式接受肖爾斯、格利登和索爾共同注冊的打字機發明專利。
以此時目光看,肖爾斯發明的鍵盤字母排列方式缺點太多。例如,英文中10個最常用的字母就有8個離規定的手指位置太遠,不利於提高打字速度;此外,鍵盤上需要用左手打入的字母排放過多,因一般人都是「右撇子」,所以用起來十分別扭。
有人曾作過統計,使用QWERTY鍵盤,一個熟練的打字員8小時內手指移動的距離長達25.7公里。然而,QWERTY鍵盤今天仍是電腦鍵盤「事實上」的標准。
雖然1932年華盛頓大學教授奧古斯特·多芙拉克(A.Dvorak)設計出鍵位排列更科學的DVORAK鍵盤,但始終成不了氣候。
Windows中已經內置了對它的支持,打開「控制面板→鍵盤」,進入「輸入法區域設置」選項卡,接著單擊「添加」按鈕,將「輸入法區域設置」設置為「英語(美國)」,並在「鍵盤布局/輸入法」欄內找到「美國英語-DVORAK」。
確認後,按鍵位置全變了。你完全有資本提升自己的英文打字速度了。當然在成功前仍需花時間重新適應新的系統並進行耐心訓練。
⑨ 電腦鍵盤圖片字母位置
這個需要天天練,才能熟能生巧;一段時間後就能記住位置,我也是這樣學會快速打字,如果沒耐性,就 多和朋友聊天,手機也可以用同樣的輸入鍵盤
鍵盤的鍵位設計包含了兩個概念,一是主體的英文和數字鍵位設計,二是各種附屬鍵位設計。最通常的英文與數字鍵位設計方案就是俗稱的「QWERTY」柯蒂鍵盤。柯蒂鍵盤的鍵位設計並不是要「使擊鍵的速度不至太快導致卡住」,而是「在不至卡住的前提下盡量提高打字速度」。
⑩ 關於鍵盤上的一些英文字母都是什麼意思
電腦鍵盤上的外文字母鍵意思是:
1、Esc 取消鍵
2、Tab 切換鍵
3、Caps look 字母大小寫切換鍵
4、Shift 換檔鍵
5、Ctrl 控制鍵,一般與其它鍵組合使用:例如:復制 CTRL+C
6、Alt 切換鍵,一般與其它鍵組合使用:例如:ALT+TAB 切換頁面或程序
7、Backspace 退格鍵,
8、Enter 回車鍵,用於執行操作鍵盤顯示燈下面的一小塊英文鍵盤:
1、Print Screen|SysRq 列印鍵或拍照鍵
2、Scroll Lock 用於開啟中間區域的鍵
3、Pause|Break 暫停鍵
4、Insert 插入鍵
5、Home 游標移動到字的開頭
6、Pasge Up 上一頁
7、Delete 刪除鍵
8、End 游標移動到字的結尾
9、Page Down 下一頁
10、Num Lock
(10)電腦字母鍵盤圖片擴展閱讀:
使用方法:
Ctrl + 1, 2, 3…功能:切換到1號,2號,3號…一個標簽
Ctrl+A函數:選擇當前頁面的所有內容
Ctrl+C函數:復制當前選擇的內容
Ctrl+D功能:打開「收藏夾」面板(將當前頁面添加到收藏夾中)
Ctrl + E功能:打開或關閉「搜索」側邊欄(可選)多種搜索引擎
Ctrl+F函數:打開「查找」面板
功能:打開或關閉收藏面板
Ctrl+H:打開歷史記錄側欄
Ctrl+I功能:打開收藏夾側邊欄/否則:恢復所有窗口,平鋪或垂直或堆疊
Ctrl+K函數:關閉所有標簽,除了當前和鎖定的
Ctrl+L:打開「打開」面(可以打開當前頁面的Iternet地址或其他文件…)
Ctrl+N函數:新建一個空白窗口(更改,Maxthon選項→標簽→新建)
Ctrl+O:打開「打開」界面(可以打開當前頁面的Iternet地址或其他文件…)
Ctrl+P:打開「列印」面板。
Ctrl+Q功能:打開「添加到過濾器列表」面板(將當前頁面地址發送到過濾器列表)
Ctrl+R函數:刷新當前頁面
功能:打開「保存頁面」面板(可以保存當前頁面的所有內容)
功能:垂直平鋪所有窗口
Ctrl+V功能:粘貼當前剪貼板的內容
功能:關閉當前標簽(窗口)
Ctrl+X:剪切當前選中的內容(通常只用於文本操作)
Ctrl+Y:重做動作(通常只用於文本操作)
Ctrl+Z:撤銷操作(通常只用於文本操作)
Ctrl+F4功能:關閉當前標簽(窗口)
功能:刷新當前頁面
Ctrl+F6功能:切換製表符(窗口)向前按時間順序打開頁面
功能:隱藏或顯示菜單欄
Ctrl+Tab函數:在一個小菜單中向下切換選項卡(窗口)
Ctrl+拖動:將鏈接地址或選中的文本或圖像保存到一個文件夾中(保存要更改的目錄,Maxthon選項→保存)
Ctrl+鍵盤'+'功能:當前頁面縮放20%
Ctrl+鍵盤'-'功能:當前頁面縮小20%
Ctrl+鍵盤'*'功能:恢復當前頁面的原始大小
功能:自動保存當前頁面的所有內容到指定的文件夾(保存路徑可以更改,Maxthon選項→保存)
Ctrl+Shift+鍵盤'+'功能:所有頁面縮放20%
Ctrl+Shift+鍵盤'-'功能:所有頁面縮小20%
Ctrl+Shift+F函數:輸入搜索欄的焦點
Ctrl+Shift+G函數:關閉easy collection面板
Ctrl+Shift+H功能:打開並激活你設置的主頁
Ctrl+Shift+N函數:在新窗口中打開剪貼板中的地址,如果剪貼板是文本,則調用搜索引擎對文本進行搜索(搜索引擎可以選擇,Maxthon選項→搜索)
功能:打開「保存頁面」面板(可以保存當前頁面的所有內容,相當於Ctrl+S)
Ctrl+Shift+W功能:關閉所有選項卡,除了鎖選項卡(窗口)
Ctrl+Shift+F6功能:根據打開頁面的時間順序向後切換選項卡(窗口)
Ctrl+Shift+Tab功能:在一個小菜單中切換選項卡
Alt+1函數:保存當前表單
Alt+2函數:保存為通用形式
Alt+A函數:展開收藏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