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PU和內存大小哪個對電腦的速度影響更大
這個不是絕對的,配置合理最重要。
電腦是內存從硬碟中提取數據,然後CPU從內存中提取數據。
一般來說內存對電腦的速度影響比較大。因為內存本身就是為了提高電腦CPU處理數據的速度而存在的。
B. 內存的帶寬與CPU的關系
如果是原生四核,那就是是四核共享的,但並不是平分,但內存控制器在運作時應該會有自動分配帶寬的一個機制,以防某個核心佔用了所有資源而其他核心無法得到可用的資源。 早期的內存頻率是和CPU外頻同步的,比如內存和處理器外頻都是66MHZ,100MHZ等,但cpu出現了前端匯流排和外頻不同的技術,所以相應的有了內存分頻和多通道技術以使帶寬提升相對較慢內存來滿足CPU的數據傳輸需求。 現在是由處理器內的內存控制器(以前都是在晶元組里)來決定內存的運行狀態,全自動,只要保證內存帶寬大於等於整個處理器的帶寬需求,就不會造成瓶頸了。再多,處理器也是利用不了的,只能從降低內存時序下手來提高性能了
C. CPU的帶寬和內存帶寬如何計算如何匹配
早期的CPU與外部連接的帶寬由前端匯流排所決定,而與CPU直接通信的部件就是內存,所以前端匯流排也可看成是與內存通信的帶寬。不過受限於內存傳輸帶寬,很多時候CPU與內存的通信並沒有達到前端匯流排的速率。比如前端匯流排為800MHZ的CPU,當搭配了DDR400的內存時,兩者通信的速度就為400MHZ,並沒有達到800MHZ的速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雙通道技術就產生了,在支持雙通道技術的電腦中,只要插上兩條內存,就可實現兩倍於單條內存的傳輸速度,比如兩條DDR400的內存組建的雙通道,傳輸速度就可達到800MHZ,剛好滿足前端匯流排的帶寬,通信瓶頸問題就可解決。再比如1333MHZ的前端匯流排,如果搭配單條DDR2 800的內存,那麼通信速度還有提升的空間,這時候再添加一條DDR2 800的內存,就可達到1600MHZ的傳輸速度,滿足了1333MHZ前端匯流排CPU的「胃口」,當然,如果搭配的是DDR3 1333內存的話,只需單條即可滿足帶寬要求,組建雙通道已經沒有意義。目前的電腦已經沒有前端匯流排的概念,由於內存控制器已經集成到了CPU中,前端匯流排已經進化成新的匯流排類型,帶寬擴大了N倍,能支持什麼類型的內存就要由CPU決定了,比如INTEL頂級CPU I7 990X,集成的內存控制器支持3通道DDR3 1066,插入兩條內存時只能以單通道運行,只有插入三條內存後才會以三通道運行,而且不管你插入的是DDR3 1333還是1600,內存都只能以1066頻率運行。而你的羿龍IIX4 955,集成的內存控制器最高支持DDR3 1333內存,支持雙通道,所以你最高可搭配的內存組合為2-4條DDR3 1333內存
D. cpu緩存和內存的帶寬哪個對性能影響大
當然是緩存更重要,一二三級緩速度最快,是CPU最先訪問的緩存。直接關繫到CPU的性能,好比汽車發動機。
而內存帶寬好比車道寬度。車道寬車不一定快,
還有5930和8700差了三代,架構都變了,不能直接比緩存大小
E. 高手請進:關於CPU與內存帶寬的關系。
1:主板的外頻是由主板上的時鍾發生器產生的。它是指系統匯流排的速度,常見的是66MHz、100MHz、133MHz、200MHz。因為cpu的工作速度很高,所以cpu要以高於系統匯流排數倍的速度工作,所高的倍數稱為倍頻,cpu的工作速度(實際頻率)即為外頻乘倍頻。
2:內存的頻率:在當今的市場上,昔日的SDRAM內存漸成明日黃花,DDRSDRAM內存無疑是主流之選。下面我們對兩者的工作頻率分別介紹:
SDRAM內存的頻率:通常包括PC100、PC133、PC150幾種不同的規格,其後面的數值分別代表該規格內存的工作頻率為100MHz、133MHz和150MHz。一般地,內存工作頻率越高,在單位時鍾周期內完成的指令越多,速度也就越快。
DDRSDRAM內存的頻率:DDR內存是SDRAM陣營中衍生出來的,它在時鍾信號的上升沿與下降沿均可進行數據處理,使數據傳輸率達到SDRAM的兩倍,DDR也就是「雙倍速」的意思。如常見的DDR266(PC2100)/333(PC2700)/400(PC3200),前者都是分別指它們的工作頻率達到了266MHZ/333MHz/400MHz,而後者PC2100/PC2700/PC3200是根據DDR內存的不同的工作頻率計算得出的傳輸數據帶寬,其計算公式為:內存帶寬(MB)=前端匯流排頻率(MHz)×匯流排寬度(bits)×每時鍾數據段數量/8,將266代入可得2100MB/s,所以DDR266和PC2100都是指同一類型的內存,其區別在於:前者針對內存的工作頻率而言,後者是基於內存的傳輸速率而命名的。
3:線
CPU工作頻率的跳線:在下面的內容里,我們看一下主板的跳線。這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在購買主板時,你可以讓銷售商替你做完這一步,但這不能保證你以後的升級。如果你想多學一些知識或想親自完成跳線,下面的內容可供你參考。
主板上大部分的跳線是關於CPU的,比如CPU類型(不同廠商)、工作電壓和主頻。對CPU跳線,主板的說明書上都有詳細的說明。可以說是有規律可循的,你只要按以下步驟進行就可以了。
第一步,確認CPU類型。比如是Intel還是AMD或者Cyrix等別的品牌。
第二步,了解CPU的工作電壓。CPU常見的工作電壓有2.0、2.8V、2.9V、3.3V等。一般,所設定的電壓要和CPU工作電壓相吻合。如果設定電壓太高,可能會因CPU過熱而燒毀;同樣,電壓過低也會造成功能故障。令人高興的是,現在的大多數主板會根據安裝的CPU類型自動設置好相應的電壓,就象這塊PII的主板就不用再進行電壓調整了。以上兩個步驟比較簡單,主板資料里有詳細的說明,安裝前你要認真閱讀。
第三步是設定CPU頻率。這一步稍微復雜一點,不過每一種CPU的設置方法都是相同的。
在此之前,我們要先了解兩個基本的概念,主板頻率和倍頻系數;通常我們常說的PentiumII300,AMDK6-2300這些CPU的型號,其中最後一個數字"300"就是指CPU內部的工作頻率是300MHz,而主板上的內存、控制晶元的工作頻率是沒有這么高的,所以就會出現主板頻率和倍頻系數,主板頻率是指內存、控制晶元和CPU之間的匯流排的工作頻率,倍頻系數就是CPU的內部工作頻率和主板頻率的比值。CPU的實際工作頻率就決定於這兩個參數。有這樣的公式:CPU的實際工作頻率=主板頻率×倍頻系數通常主板頻率都是一些固定的值,比如:60MHz、66MHz、75MHz、100MHz、133MHz等;倍頻系數有1.5、2.0、2.5和3.0、4.0、4.5、5.0等,通過設置主板上的跳線就可以改變CPU的工作頻率,人們常說的超頻就是指改變這兩個參數來使CPU在較高的工作頻率下運行,超頻往往是以改變外頻為主。
在跳線之前,我們要先了解自己購買的CPU的基本參數,比如我們購買了一顆Celeron300A的CPU,它的工作頻率是300MHz,它的外頻是:66MHz,這里的外頻就是指主板的工作頻率。我們可以得到300=66×4.5,(實際上這款CPU的倍頻系數是被鎖的,只能是4.5)這樣在跳線時就將主板頻率設置為66MHz,倍頻系數設置為4.5。
我們再看一下另外一個例子:比如我們用的是AMDK6-3400的CPU,它的工作頻率是400MHz,它的外頻是100MHz,我們可以得到它的倍頻系數=400/100=4。在跳線時將主板的頻率設置為:100MHz,倍頻系數設置為4。因此在設置跳線之前,需要了解CPU的工作頻率和外頻,然後再進行具體的操作。前面我們已經提到SOCKET7主板和SUPER7主板是不同的,他們的差別就在於SUPER7主板可以支持100MHZ的系統頻率,最新技術的SUPER7主板還可支持133MHZ的系統頻率,而傳統的SOCKET7主板的系統頻率是66MHZ的,(有一些主板還提供75,83MHZ的頻率)。。1:主板的外頻是由主板上的時鍾發生器產生的。它是指系統匯流排的速度,常見的是66MHz、100MHz、133MHz、200MHz。因為cpu的工作速度很高,所以cpu要以高於系統匯流排數倍的速度工作,所高的倍數稱為倍頻,cpu的工作速度(實際頻率)即為外頻乘倍頻。
2:內存的頻率:在當今的市場上,昔日的SDRAM內存漸成明日黃花,DDRSDRAM內存無疑是主流之選。下面我們對兩者的工作頻率分別介紹:
SDRAM內存的頻率:通常包括PC100、PC133、PC150幾種不同的規格,其後面的數值分別代表該規格內存的工作頻率為100MHz、133MHz和150MHz。一般地,內存工作頻率越高,在單位時鍾周期內完成的指令越多,速度也就越快。
DDRSDRAM內存的頻率:DDR內存是SDRAM陣營中衍生出來的,它在時鍾信號的上升沿與下降沿均可進行數據處理,使數據傳輸率達到SDRAM的兩倍,DDR也就是「雙倍速」的意思。如常見的DDR266(PC2100)/333(PC2700)/400(PC3200),前者都是分別指它們的工作頻率達到了266MHZ/333MHz/400MHz,而後者PC2100/PC2700/PC3200是根據DDR內存的不同的工作頻率計算得出的傳輸數據帶寬,其計算公式為:內存帶寬(MB)=前端匯流排頻率(MHz)×匯流排寬度(bits)×每時鍾數據段數量/8,將266代入可得2100MB/s,所以DDR266和PC2100都是指同一類型的內存,其區別在於:前者針對內存的工作頻率而言,後者是基於內存的傳輸速率而命名的。
3:線
CPU工作頻率的跳線:在下面的內容里,我們看一下主板的跳線。這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在購買主板時,你可以讓銷售商替你做完這一步,但這不能保證你以後的升級。如果你想多學一些知識或想親自完成跳線,下面的內容可供你參考。
主板上大部分的跳線是關於CPU的,比如CPU類型(不同廠商)、工作電壓和主頻。對CPU跳線,主板的說明書上都有詳細的說明。可以說是有規律可循的,你只要按以下步驟進行就可以了。
第一步,確認CPU類型。比如是Intel還是AMD或者Cyrix等別的品牌。
第二步,了解CPU的工作電壓。CPU常見的工作電壓有2.0、2.8V、2.9V、3.3V等。一般,所設定的電壓要和CPU工作電壓相吻合。如果設定電壓太高,可能會因CPU過熱而燒毀;同樣,電壓過低也會造成功能故障。令人高興的是,現在的大多數主板會根據安裝的CPU類型自動設置好相應的電壓,就象這塊PII的主板就不用再進行電壓調整了。以上兩個步驟比較簡單,主板資料里有詳細的說明,安裝前你要認真閱讀。
第三步是設定CPU頻率。這一步稍微復雜一點,不過每一種CPU的設置方法都是相同的。
在此之前,我們要先了解兩個基本的概念,主板頻率和倍頻系數;通常我們常說的PentiumII300,AMDK6-2300這些CPU的型號,其中最後一個數字"300"就是指CPU內部的工作頻率是300MHz,而主板上的內存、控制晶元的工作頻率是沒有這么高的,所以就會出現主板頻率和倍頻系數,主板頻率是指內存、控制晶元和CPU之間的匯流排的工作頻率,倍頻系數就是CPU的內部工作頻率和主板頻率的比值。CPU的實際工作頻率就決定於這兩個參數。有這樣的公式:CPU的實際工作頻率=主板頻率×倍頻系數通常主板頻率都是一些固定的值,比如:60MHz、66MHz、75MHz、100MHz、133MHz等;倍頻系數有1.5、2.0、2.5和3.0、4.0、4.5、5.0等,通過設置主板上的跳線就可以改變CPU的工作頻率,人們常說的超頻就是指改變這兩個參數來使CPU在較高的工作頻率下運行,超頻往往是以改變外頻為主。
在跳線之前,我們要先了解自己購買的CPU的基本參數,比如我們購買了一顆Celeron300A的CPU,它的工作頻率是300MHz,它的外頻是:66MHz,這里的外頻就是指主板的工作頻率。我們可以得到300=66×4.5,(實際上這款CPU的倍頻系數是被鎖的,只能是4.5)這樣在跳線時就將主板頻率設置為66MHz,倍頻系數設置為4.5。
我們再看一下另外一個例子:比如我們用的是AMDK6-3400的CPU,它的工作頻率是400MHz,它的外頻是100MHz,我們可以得到它的倍頻系數=400/100=4。在跳線時將主板的頻率設置為:100MHz,倍頻系數設置為4。因此在設置跳線之前,需要了解CPU的工作頻率和外頻,然後再進行具體的操作。前面我們已經提到SOCKET7主板和SUPER7主板是不同的,他們的差別就在於SUPER7主板可以支持100MHZ的系統頻率,最新技術的SUPER7主板還可支持133MHZ的系統頻率,而傳統的SOCKET7主板的系統頻率是66MHZ的,(有一些主板還提供75,83MHZ的頻率)。。
我想問一下!
打個比方!就拿C42。0G來說。它的FSB=400,所需的內存帶寬是3.2G/s吧!(64*400/8)
就需要ddr400!但我們實際用的內存頻率才是ddr266!真的需要ddr400嗎?但如果不用ddr400的話就不能滿足其帶寬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如何平衡的呢? :(
--------------------------------------------------------------------------------
不需要,可能性能能差點
--------------------------------------------------------------------------------
:rolleyes: 確實DDR266理論上是滿足不了C4得需求得。就是因為你說的原因。就和P4C得800MH前端匯流排一樣。雖然只能使用DDR400,但是單通道得DDR是無法滿足P4C得需求得。所以雙通道技術正好彌補了P4得需求。也就是說如果要滿足C4得需求需要雙通道得DDR266或者DDR200才可以。
--------------------------------------------------------------------------------
DDR不都是雙通道的嗎
--------------------------------------------------------------------------------
一般說來內存頻率應該大於等於CPU的FSB,不過賽洋除外,都說賽洋用266的就行了
--------------------------------------------------------------------------------
Originally posted by Creep@2004-03-30 20:05:21
DDR不都是雙通道的嗎
他說得雙通道不是指雙通道DDR,而是在主板上組建雙通道內存組,通常用二條DDR內存分別插在1,3內存槽上,或2,4內存槽上。
--------------------------------------------------------------------------------
C2.0G的外頻是100
無論用333或是400的內存,頻率都會固定在266上面.因為內存頻率和CPU的外頻必須搭配.
如果用SIS或是IA的晶元,那可以把內存非同步到400上面.
--------------------------------------------------------------------------------
266
F. CPU帶寬和內存帶寬
AMD羿龍IIX4 940是集成了內存控制器的,所以它最大數據帶寬是3000×64/8=24G
雙通道DDR3 1333數據帶寬1333×64×2/8約為21G
----------
沒集成內存控制器的CPU需要經過匯流排傳輸,這時候匯流排帶寬就是瓶頸了,改用匯流排帶寬來計算帶寬需求
G. 我想自己配電腦,內存和CPU的帶寬一樣最好嗎,最近的參數如何計算
1:一條內存無法組成雙通道
2:現在幾乎所有的主流平台都支持雙通道功能
3:樓主關於內存帶寬和CPU匯流排匹配的疑問可能是因為過去的觀念導致的
那個時代CPU通過北橋芯(酷睿其實也是如此 P4更是傑出的代表)
所以當FSB是800的時候 如果只搭配一條DDR400內存 這個時候 CPU要和內存交換數據的時候 匯流排的優勢發揮不出來,而內存的速度又不夠,所以選擇雙通道內存 內存帶寬達到800 正好和FSB匹配。
但是隨著內存頻率的逐漸升高,和CPU直接集成內存控制器以後,對於內存和匯流排之間的關系 已經淡化了,CPU不再通過北橋讀寫內存,而是直接連接 打打提升了內存讀寫能力,這個從K8時代 和INTEL I時代CPU 開始應用
以AMD為例,其CPU支持的最大內存頻率是不同的 最新的APU也就是支持到DDR3 1866
其他的支持DDR3 1333等等 但是可以超頻內存
也就是說有了內存控制器之後,匯流排和內存帶寬 就沒有關系了,內存變成了CPU的外置緩存一樣性質的東西
這時內存是越快越好 帶寬越大越好!!
當然 以AMD的速龍雙核 三和為例 雙通道和單通道下 性能差距並不明顯 最多5%
但是四核心差距稍大一些 因為數據處理能力比較大 對於內存帶寬要求更高(這也要看用來干什麼,打個一般游戲是沒差別的)
H. CPU和內存之間的關系
內存是計算機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
總結來說就是:CPU是負責運算和處理的,內存是交換數據的,沒有內存,CPU就沒法接收到數據。
(8)電腦內存帶寬與cpu擴展閱讀:
CPU和內存都具有相應的速率和帶寬。在配置電腦過程中,根據CPU的速率和帶寬,來搭配相應速率和帶寬的內存,會直接影響整機的性能。如果搭配不當往往會浪費CPU或內存的性能。
ntel出品的CPU對內存的速率要求較AMD公司的要高,即使是面向中低端的賽揚4系列CPU,都需要配置DDR400速率的內存才可以滿足CPU的 需要。
也就是說如果購買的品牌機註明採用的是賽揚4系列CPU,或者想組裝一台賽揚4的電腦,則要配置DDR400內存,否則就會因內存帶寬瓶頸(即內存帶寬滿足不了CPU帶寬的需要)而發揮不了CPU的全部性能。
I. 內存條帶寬要大於cpu帶寬還是小於
這個要自己去試驗。比如酷睿2的CPU,333外頻的,只要DDR2 1333(這么高頻的DDR2可不多)單通道,或者是DDR2 667雙通道就能滿足需求。因為從最早的intel的CPU到酷睿,都是主板決定內存帶寬。到了i3,i5時代,是CPU決定內存帶寬了,因為內存控制器轉移到了CPU內部,上什麼內存就有什麼帶寬。AMD的一直是這樣,內存帶寬取決你的CPU和你上的內存速度。i3,i5,i7,AMD全系列上CPU能支持的最大速度內存就OK,肯定沒瓶頸。從96年的奔騰到酷睿二雙核,基本上是:P2+SD 100內存,P3+SD133內存,133外頻P4+DDR266內存,200外頻P4+DDR400或者DDR266雙通道,酷睿,200外頻的,DDR2 800,266外頻的,DDR2 1066或者DDR2 533雙通道,333外頻的,DRR2 1333或者DDR2 667雙通道。按照這個查,內存速度低了就是內存有瓶頸,內存速度高了內存上就沒瓶頸。
當然,因為上面是理論速度,內存上還是速度有餘量比較好。
J. cpu帶寬和內存帶寬問題
理論上最佳的組合是:
主板帶寬(北橋晶元數據傳輸速率)>=內存帶寬(數據傳輸速率)>=CPU帶寬(前端匯流排頻率),這三者兩兩之間的差值越小,所浪費的資源就越低,效果也就越好,實際性價比也就越高(超頻的話需要另外考慮);
CPU帶寬=內存帶寬=主板帶寬是最好的,但如果加入超頻或需要為日後升級某個硬體而預留性能空間這些條件考慮,也可以選擇不相等的組合;
另外,除了帶寬,建議內存核心頻率和CPU外頻也選擇相等的組合,個人認為內存同步總比非同步工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