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內存條頻率不一樣兼容性會不會有問題
一般不會有問題,只不過高頻率會自動降低頻率同步低頻率的內存。
⑵ 電腦的內存條的型號不一樣 頻率不一樣 能兼容嗎
可以使用,如果內存條是同一代,且頻率相差不大則可以使用。
同一代的內存,頻率不一致可以混用,但高頻內存會自動降頻到低頻,與低頻內存組成雙通道,而不同代的內存則不能混用。比如,DDR2 800MHz的內存,如果想增加一條DDR4 2400MHz的內存,那是不行的,因為不同代,主板首先就不支持兩種插槽。
但如果增加一條DDR2 667MHz的內存,那麼可以正常使用,不過兩條內存的工作頻率都會同步在667MHz,也就是以低頻為基準。
(2)電腦內存主頻不同擴展閱讀
內存進入雙通道時代後,不同型號的內存插在一起組建雙通道更容量造成系統不穩定的現象,這是由於不同廠家的產品在設計時不盡採用的技術不同,而雙通道對內存的要求相當的高,因此如果是在組建雙通道時出現經常死機等不穩定現象時,可以不組建雙通道功能來測試。
如果沒有問題則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內存混插不穩定的問題是一個老問題了。從當年的EDO到SDRAM再到DDR,這類的問題一直存在。
因此雖然現在高頻率的大容量內存雖然價格與低頻率相差不大,但大家在購買時首先還是要從主板及舊內存的角度出發,注意看清主板支持內存的容量規格,並注意內存的品牌及型號,盡量做到與老內存一致。
⑶ 電腦CPU主頻和內存主頻不一樣可以嗎
應該是CPU的FSB(前端匯流排頻率),RAM(內存)的頻率。不一樣頻率都可以。
你意思說的CPU前端匯流排頻率是400Mhz,而內存頻率533Mhz屬於DDR2。不同的頻率始終都是有點影響,不過很小。前端匯流排:內存的話,就是1:1.25或者1:1.5、1:2。那就是說內存快過CPU的存取速度。
兩根內存條頻率可以不一樣嗎?
答:不同代的內存也不一定不可以,同一代不同頻率可以使用。你說的比如一根400一根533,一個是DDR,一個是DDR2,是根本啟動不起的,所以這個不可以。一根333和一根400,同一代頻率不同可以使用,但兼容性可能有點問題,而且400那根降頻到333。不同代的內存也可能使用到,曾經有人試過,一根DDR800和一根DDR1333,一起使用,能啟動,DDR1333的那根就降頻到DDR800,把DDR3識別到DDR2內存去了。
推薦CPU和內存同步頻率,或者內存頻率高於CPU匯流排頻率。如果低於CPU頻率的話,那麼內存就成了頸瓶了,速度下降。
⑷ 內存條頻率不一樣影響大不大
如果兩根內存的頻率不一樣,電腦會自動給頻率高的那根降頻,來兼容低頻率的那根內存,所以理論上是不會游問題的。不過,內存這東西,最好還是用同一品牌相同頻率的產品比較穩妥,一來不會出現某些兼容性問題,二來不會因為一條頻率低而拉低整體性能。藍屏大多是因為硬體兼容問題或者驅動的問題造成的,如果你的藍屏出現在使用了另一條內存後,建議更換內存或者檢查內存是否接觸良好;如果是一直就有的現象,建議更新硬體驅動(使用官方驅動,而不要使用驅動精靈等下載。)
⑸ 請問內存頻率不同是否會引起電腦死機
不會的,電腦會自動給頻率高的內存降頻,也就是說,你的兩根內存同時使用,電腦會同步到1066的主頻去使用。
⑹ 內存條頻率不一樣對電腦性能有影響嗎
內存條頻率不一樣,主板會自動設置最低頻率的內存條頻率,作為工作頻率,內存頻率下降,其內存帶寬也會下降,整體性能有百分之幾的下降。
⑺ 電腦的CPU主頻和內存條頻率怎麼不一樣
1、頻率關系:就是在相同頻率下運行,這是最好最合理的。比如說CPU支持最大頻率100GHz
而內存也是100GHz
這是最佳搭配
而內存是150GHz
那也只能在100GHz的頻率下工作
因為CPU只支持到100GHz
這就限制了內存性能的發揮
。
2、CPU頻率,就是CPU的時鍾頻率,簡單說是CPU運算時的工作的頻率(1秒內發生的同步脈沖數)的簡稱。單位是Hz。它決定計算機的運行速度,隨著計算機的發展,主頻由過去MHZ發展到了當前的GHZ(1GHZ=10^3MHZ=10^6KHZ=
10^9HZ)。
內存主頻用於表示內存的速度,它代表著該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內存主頻是以MHz(兆赫)為單位來計量的。內存主頻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內存所能達到的速度越快。內存主頻決定著該內存最高能在什麼樣的頻率正常工作。目前較為主流的內存頻率1333MHz、1600MHz的DDR3內存,1866MHz、2144MHz的DDR4內存。
⑻ 電腦兩根內存發現頻率不一樣怎麼調整
開機會電腦會自動調整的,頻率高的會自動降頻跟頻率低的一塊工作。前提是在主板的BIOS中,已默認將內存頻率設置為AUTO。電腦會自動降頻。
兩根內存頻率使用不大理想,比用1條性能還差。
但顯示內存大,這樣主板會自動降頻,也就是高的那根頻率也降到低的那個,這兩根頻率也就都降到166,因此性能會下降,不會有其他的話問題,所以不要二條頻率不同一起使用。
(8)電腦內存主頻不同擴展閱讀:
內存頻率不同:
內存非同步工作模式包含多種意義,在廣義上凡是內存工作頻率與CPU的外頻不一致時都可以稱為內存非同步工作模式。首先,最早的內存非同步工作模式在早期的主板晶元組中出現,可以使內存工作在比CPU外頻高33MHz或者低33MHz的模式下(注意只是簡單相差33MHz)。
從而可以提高系統內存性能或者使老內存繼續發揮余熱。其次,在正常的工作模式(CPU不超頻)下,不少主板晶元組也支持內存非同步工作模式,例如Intel 910GL晶元組,僅僅只支持533MHz FSB即133MHz的CPU外頻。
但卻可以搭配工作頻率為133MHz的DDR 266、工作頻率為166MHz的DDR 333和工作頻率為200MHz的DDR 400正常工作(注意此時其CPU外頻133MHz與DDR 400的工作頻率200MHz已經相差66MHz了),只不過搭配不同的內存其性能有差異罷了。
再次,在CPU超頻的情況下,為了不使內存拖CPU超頻能力的後腿,此時可以調低內存的工作頻率以便於超頻,例如AMD的Socket 939介面的Opteron 144非常容易超頻,不少產品的外頻都可以輕松超上300MHz,而此如果在內存同步的工作模式下。
此時內存的等效頻率將高達DDR 600,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為了順利超上300MHz外頻,我們可以在超頻前在主板BIOS中把內存設置為DDR 333或DDR 266,在超上300MHz外頻之後。
前者也不過才DDR 500(某些極品內存可以達到),而後者更是只有DDR 400(完全是正常的標准頻率),由此可見,正確設置內存非同步模式有助於超頻成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內存頻率
⑼ 筆記本電腦內存頻率不一樣,能加嗎
您好,如果內存為同一代、同電壓版的產品,可以組合使用。但還是有些問題的,具體解釋如下:
1、舉例說明。同為DDR3內存,一條1333MHz,另一條為1666MHz。兩條組合時,系統默認內存工作在低頻率1333MHz狀態。內存性能有小損;
2、即便是同一品牌,同一代產品。因工作頻率不同,就可能不是同一批次產品。製造過程中,也有採用不同供貨商的不同內存顆粒晶元、不同工藝技術,以及OEM代工等情況。所以同一品牌的內存模塊,也仍存在兼容性問題。
3、這兩個性格有差異的條子,組合起來協同作戰,隨著工作時間增長,參數差異逐漸也增大,最後翻臉打架,自家兄弟也變得不相容了,影響了全家穩定,最後主機生氣息火;
4、從電腦運行穩定方面考慮,組雙通道或多通道內存時,選同一品牌、同一生產批號(條子標簽上有)、同一規格參數、同一容量的產品,可靠性最高。
⑽ 電腦兩根內存條的大小和頻率都不一樣,能不能一起用
是不能一起用的。
DDR1和DDR2時代,兩條內存在一起用的前提是必須頻率一樣。容量可以不一樣,但頻率不一樣就很容易死機藍屏。所以不能用。
DDR3時代,主板可以自動將高頻率的內存置於低頻率使用,大大提高了不同頻率的內存條的使用兼容性和穩定性。但並不是總是有效。
所以,同樣品牌的內存,如果頻率不一樣,多數情況下是不能混合穩定使用的。
(10)電腦內存主頻不同擴展閱讀:
內存的性能指標
評價內存條的性能指標一共有四個:
存儲容量:即一根內存條可以容納的二進制信息量,如常用的168線內存條的存儲容量一般多為32兆、64兆和128兆。而DDRII3普遍為1GB到8GB。
存取速度(存儲周期):即兩次獨立的存取操作之間所需的最短時間,又稱為存儲周期,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取周期一般為60納秒至100納秒。
存儲器的可靠性:存儲器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間隔時間來衡量,可以理解為兩次故障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
性能價格比:性能主要包括存儲器容量、存儲周期和可靠性三項內容,性能價格比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對於不同的存儲器有不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