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腦里的文件是存在硬碟里還是內存里
電腦里的文件是存在硬碟里的。
把內存條拔了並不能使別人看不見之前的文件,最簡單的方法是格式化硬碟的內容。
硬碟存放著用戶所有的數據信息,這些數據的價值遠遠高於硬碟本身,硬碟是計算機最為重要的存儲設備。
(1)電腦數據在內存條嗎擴展閱讀:
硬碟結構
1、磁頭
磁頭是硬碟中最昂貴的部件,也是硬碟技術中最重要和最關鍵的一環。傳統的磁頭是讀寫合一的電磁感應式磁頭,但是,硬碟的讀、寫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操作,為此,這種二合一磁頭在設計時必須要同時兼顧到讀/寫兩種特性,從而造成了硬碟設計上的局限。
而MR磁頭(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頭,採用的是分離式的磁頭結構:寫入磁頭仍採用傳統的磁感應磁頭(MR磁頭不能進行寫操作),讀取磁頭則採用新型的MR磁頭,即所謂的感應寫、磁阻讀。
2、磁軌
當磁碟旋轉時,磁頭若保持在一個位置上,則每個磁頭都會在磁碟表面劃出一個圓形軌跡,這些圓形軌跡就叫做磁軌。這些磁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為它們僅是盤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區,磁碟上的信息便是沿著這樣的軌道存放的。
相鄰磁軌之間並不是緊挨著的,這是因為磁化單元相隔太近時磁性會相互產生影響,同時也為磁頭的讀寫帶來困難。
一張1.44MB的3.5英寸軟盤,一面有80個磁軌,而硬碟上的磁軌密度則遠遠大於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萬個磁軌。磁軌的磁化方式一般由磁頭迅速切換正負極改變磁軌所代表的0和1。
4、柱面
硬碟通常由重疊的一組碟片構成,每個盤面都被劃分為數目相等的磁軌,並從外緣的「0」開始編號,具有相同編號的磁軌形成一個圓柱,稱之為磁碟的柱面。磁碟的柱面數與一個盤單面上的磁軌數是相等的。
無論是雙盤面還是單盤面,由於每個盤面都只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磁頭,因此,盤面數等於總的磁頭數。所謂硬碟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頭)、Sector(扇區),只要知道了硬碟的CHS的數目,即可確定硬碟的容量,硬碟的容量=柱面數*磁頭數*扇區數*512B。
3、扇區
磁碟上的每個磁軌被等分為若干個弧段,這些弧段便是磁碟的扇區,每個扇區可以存放512個位元組的信息,磁碟驅動器在向磁碟讀取和寫入數據時,要以扇區為單位。1.44MB3.5英寸的軟盤,每個磁軌分為18個扇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硬碟
② 電腦里的資料是存在主機的硬碟上還是內存卡上
電腦的內存條是隨機存儲器(件),是機器在運算時存儲臨時數據,也就是沒有保留(存)功能。一旦關機,或者機器斷電時,裡面的數據就會全部消失。
硬碟是電腦的數據文件存儲器,所有保存在硬碟中的內容,都會無條件地保存在裡面。
問題中所提到「電腦里的資料」都是存儲在硬碟中,或者其它的移動存儲器(件)中。而不是存儲在內存條中。
③ 電腦存東西 是存在主機里還是內存條里還是哪裡 謝謝大家啊
存在硬碟里。內存條裡面存的全是你電腦運行的數據,當你電腦關了,裡面的數據就沒了。
④ 電腦里保存的資料是保存在內存條里的嗎
不是,保存在硬碟里的。
⑤ 內存條可以存東西么
不能,以下是內存條的簡介
內存條是CPU可通過匯流排定址,並進行讀寫操作的電腦部件。內存條在個人電腦歷史上曾經是主內存的擴展。隨著電腦軟、硬體技術不斷更新的要求,內存條已成為讀寫內存的整體。我們通常所說電腦內存(RAM)的大小,即是指內存條的總容量。
寫入RAM(即讀寫內存,即內存條)中的數據將在斷電後徹底消失,電腦開機時CPU最早讀入執行的程序數據來自ROM(只讀內存)。內存是電腦(包括單片機在內)的基礎部件,從有電腦那天起就有了內存。而外存屬於電腦外圍設備,硬碟是經過磁帶、軟盤階段之後發展產生的外存。
內存條是電腦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CPU可通過數據匯流排對內存定址。歷史上的電腦主板上有主內存,內存條是主內存的擴展。以後的電腦主板上沒有主內存,CPU完全依賴內存條。所有外存上的內容必須通過內存才能發揮作用。
⑥ 內存條是用來存儲數據的嗎
內存條是連接CPU
和其他設備的通道!起到緩沖和數據交換作用!
以下外我給你找到的:
內存指的是內存儲器
和硬碟相比,他的輸入輸出速度要快的多
因為他是直接晶元集成電路存儲,和電流的速度差不多
而硬碟是磁碟存儲,每分鍾只有5400/7200/10000轉
內存主要是用來臨時存貯數據
比如電腦中調用的數據,就需要從硬碟讀出,發給內存,然後內存再發給CPU
也可以理解成是內存和CPU之間的緩存,
因為CPU中的ALU(虛擬寄存器)速度要比硬碟速度快的多.
所以需要內存用來給CPU和硬碟之間進行溝通
當然光碟/軟盤等所有外存貯器都是用內存來作橋梁的
舉個例子
比如你復制了一些東西
在你沒有粘貼或或粘貼後沒有保存的狀態下
這些數據就臨時存放在內存中
內存有兩個部分
隨機存儲器(RAM)
也就是臨時存放數據用的,
斷電後數據丟失
所以你復制了東西,沒有粘貼時,從新啟動計算機後就無法粘貼剛才復制的數據了
比如你玩游戲時,剛玩完游戲感覺計算機速度下降了,這就是內存被游戲數據佔用了
從新啟動計算機後速度恢復正常,也就是內存中的RAM釋放了數據
另一個部分就是只讀存儲器(ROM)
他是死的,刪不掉,也無法覆蓋其他數據
主要用來存儲內存廠商/型號等
虛擬內存一般是用在內存不足的情況下
系統自動調用硬碟的空間,用來暫時替代不夠的內存工作
由於虛擬內存用的是硬碟空間
硬碟的讀寫速度要遠遠低於真正的內存
所以設置過大虛擬內存會影響你計算機的速度
並且虛擬內存最好是設置成你不經常用的磁碟分區上
因為不經常用的分區碎片少,磁頭讀寫順暢,相對較快
⑦ 電腦資料是存在硬碟里還是存在內存里
東西資料都是存在硬碟里的,運行程序時需要處理的數據存在內存里。斷開電源後,硬碟里的資料不會丟失,而內存里的全部消失。
東西不夠放就買大點的硬碟,運行大型游戲就需要大容量的內存。
不一定的,要看自己的需求來定的。你打開你一般玩的游戲或軟體,然後按CTRY+ALT+DEL轉到「性能」,看PF使用率。多於512M的話見上1G,不多就說明512M完全夠用咯,沒必要去加到1G。
不用加了吧,機器、夠用就好,錢多的話加就加吧。現在1G內存都在600左右。
⑧ 電腦的內存條是幹嘛的
如果把計算機的CPU比做算盤的話,那麼內存就是帳本,只有計算的數據是帳本上的數據,並且將記算結果記錄下來,才使得計算有意義。
實際的內存,除了記錄計算結果等之外,還需要存儲程序、臨時數據、與外設的數據緩存等多種功能。
內存是計算機的主要設備之一,沒有內存的計算機是不完整的。
⑨ 電腦中的數據都存放在哪只有硬碟,還是還有內存條。關機後內存條中還有數據嗎
沒有。電腦的五大件為:運算器、控制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存儲器
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又叫隨機存儲器)和外存儲器,數據的永久性保存是在外存儲器上。硬碟、U盤、光碟、軟盤等都為外存儲器,而內存是屬於內存儲器。關機後內存的數據會丟失
⑩ 電腦的數據是放在內存條里還是放在硬碟里
電腦運行的程序是通過外存(主要是硬碟)調入內存的,然後CPU在從內存取出來執行。我們說的內存一般是指RAM,它保存的數據斷電就會消失,所以電腦的數據和一些文件都是保存在硬碟上的,包括操作系統,當關機時,它也在硬碟上(主引導盤,一般是C盤)。CPU 是沒有內存這個概念的,他是一個執行程序的部件,裡面有一些寄存器可以存儲一些數據,但我們都不說CPU的內存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