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設備 > 用紙殼做電腦簡單帶滑鼠

用紙殼做電腦簡單帶滑鼠

發布時間:2022-05-05 19:15:38

㈠ 用紙怎麼做出滑鼠模型

用一個廢棄的滑鼠殼,把膠水(白乳膠)塗在滑鼠上,一定要糊滿,用紙巾包起來,要包幾層,反復用膠水糊上去,不要全包,晾乾,然後切個口,把滑鼠殼從裡面拿出來,再用膠帶把它粘起來,最後在用前面的方法把他補回去就可以了,你可以選擇放一些東西在裡面,不要讓它塌了,有工的話把它油漆一些更逼真,最好用黑色,希望可以幫到你。

㈡ 怎樣製作一個電腦 急用!! (不是軟體之類的,就是一個電腦)

首先要做的是電腦的入門。用電腦娛樂當然是最好的方法了,比如可以玩游戲,看影碟或上網,這些基本的使用只要別人在旁邊指點一下就行了,不需要專門借一本電腦書看著做。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Windows的一些基本操作,增加對電腦的感性認識。總之,電腦入門關鍵在於多實踐。

我要說的是學電腦,如果你用電腦只是用來娛樂休閑,那就偏離了我的初衷。對於初學者,最好學的當然是文字排版了,不但要會打字,還要會排版,那麼就可以做一些文字出版工作了,比如做雜志。要學的軟體嘛,有微軟的word2000,XP,金山的wps office,但前者用的較多。

如果你嫌上述工作太簡單的話,圖形編輯正適合你。此工作入門簡單,但可以做得很深入,很專業。許多平面設計公司和廣告公司就是靠這個吃飯的。可以學的軟體也比較多,老牌的有Adobe的photoshop 6.0,illustrator 9.0,coral的coraldraw 10。還有macromedia的fireworks 4,freehand 10以及比較流行的flash 5。後三種軟體都是軟體新秀,和網頁製作結合得不錯,也比較「傻瓜」,功能卻不弱,比較適合初學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flash,現在網上的flash正熱火朝天,用它可以做動畫短片、網站甚至游戲。不過不花費許多精力的是做不出來的哦。

對網路世界是不是很感興趣?你也可以自學作網頁!不過這需要有以上幾點的基礎,即文字排版和美術編輯,然後再學點網路知識,就可以編織你的「夢幻網頁」了,可用的軟體首推macromedia的dreamweaver 4。如果你習慣word就可以用frontpage,不過它比前者遜色不少,習慣photoshop的可以選go live。

如果你認為以上這些都是小菜一碟,那你要學的就是電腦的高級應用了,比如編程,做動態網頁,3ds max、autocad等高級應用或學網路管理。當然你的精力是有限的,能精通以上高級應用中的一種就不錯了。

最後再談談學電腦需要的一些條件。自己有一台電腦當然是最好了,如果沒有,也可以到機房上網。我校實驗樓里有四個機房,其中網一、網二、網五的電腦較好,上面也有許多必要的軟體,比較適合學電腦,當讓如果你有聯通或電信的賬號,就可以通過設置代理伺服器後上網,那裡的收費標準是一課時一元錢,上網流量費另計。圖書館也有一個機房,機上沒有什麼軟體,那兒是專門上網的,上機費是一小時一元,流量費另計。方便的上網處還有外面的網吧,速度也不錯。再說上網賬號吧,我校有電信和聯通的兩種,價格都是50元300M,30元100M。可以在社區(3號樓)或圖書館購買。

就介紹這些吧,要學好電腦首先需要自己的努力,比如在圖書館借些電腦書啦,多上機實踐,希望大家都能學到一手實用的電腦技術。

學電腦的「四忌」與「四要」

學習電腦有「四忌」,一忌好高騖遠,要打好基礎。對於初學者首先應該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學電腦的目的在於應用,因此,學會和掌握一種文字處理軟體是必要的。二忌紙上談兵,要勤於實踐。計算機有很強的操作性。因此對初學者來講一定要利用好各種時間進行上機訓練,將理論轉化為實際操作,這樣才能真正地消化吸收。不少人認為自己缺乏英語基礎,學電腦很困難。其實現在操作系統和很多軟體都是漢化版,不懂外語一樣能上計算機。三忌淺嘗輒止,要精益求精。學習電腦知識除:了選擇好自己適用的教材,還要閱讀一些有關的雜志和報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四忌見異思遷,要持之以恆。

學以致用最重要

譚浩強教授的《計算機普及教育中的一個誤區》寫得太好了,我也認為學習的目標不同,在學習內容和方法上就應該有所區別,學以致用最為重要。我是個主任醫師,年紀一大把才開始學計算機,目的也僅僅應用。我就是從計算機原理和BASIC語言開始學習的。一開始興趣蠻大,可是越學越費勁,學也沒有學好,電腦的基本操作還是沒有學會。我學電腦實在是事倍功半。一些老作家都學會了電腦,用電腦寫了好幾本書了,我還在理論的牛角尖里怎麼也鑽不出來。白費了不少力氣。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學計算機的料了。後來,我才明白,學電腦主要在於個人的需要和興趣,不能照搬學校的那一套。恰恰是學校必修的某些脫離實際和落後的課程學生們最不喜歡,不少人考完就丟。第16期「讀者信箱」里安徽讀者胡越說:他所在的學校里,所用的還多是DOS平台下的WPS和UCDOS。實際上現在大家用的都是Windows,工作中大都使用Windows平台下的Office和WPS,我們的教育和實際應用的脫節之大可見一斑。「盡信書不如無書」,學習電腦還是應當自己的愛好和需要學起,學以致用。

弄清用電腦的目的和目標

計算機入門不難。我們希望把計算機當成工具,而不是自己當程序員。我們只想用計算機提高設計速度和准確性,提高工作效率,減輕手工勞動的負擔,這才是我們使用計算機想要達到的目的和追求的目標。

找准自己的位置

學習時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把計算機看成一種工具、一種技能,而不要被書本上那些難懂的知識以及抽象的理論概念嚇倒。其次要把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當成著眼點、突破口。其三,貴在動手這一點非常重要。最後,選擇適合自己的輔助教材,堅決摒棄那些現在用不著的內容。

又一位電腦教育者的反思

我是多年從事計算機教學的大學教師,既教過計算機專業班,又教過非計算機專業班,我的感觸與譚教授完全一樣。在教學中深深體會到,對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那些抽象的知識,你解釋得越多,學生越有一種不著邊際的感覺,認為計算機越學越難。後來將這些問題不說或者很簡單地介紹一下,學生倒覺得計算機不難學,學習勁頭能一直保持很高,對計算機的掌握程度大為提高。可見,即使不去學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工作原理,大家也能學會用計算機。就像開車的人不一定需要研究汽車的歷史,也不用去研究發動機的燃燒原理一樣。

學電腦,不用求甚解

學電腦難嗎?不難!我的秘訣是:好電腦,不求甚解。三年前,兒子抱電腦進門。自己好讀書,就搜羅電腦書來囫圇吞棗,這類書把26個英文字母顛來倒去,記不勝記,挑燈夜讀近月余如墜雲霧中,只好嘆息:「用電腦者寧有種乎?」後來從用電腦寫文章開始入手,在Word里就知道「刪除」按那個「紅叉」,「預覽」就撳那個「放大鏡」。僅僅知道這些,亦不求甚解,竟也能得心應手。後來,慢慢摸索出來的招數漸多,在辦公室幾乎成了電腦高手,自己想來也好笑。真的,用電腦不難,只要你「活學活用、學用結合、急用先學」,在「用」字上狠下功夫,保你一學就會。

材料二

首先,要了解一定的硬體知識。不少人剛開始學電腦就抱本 DOS或WINDOWS操作指南之類的教材,坐在電腦前將教材上的命令一個個使用一次。這樣的話,對電腦硬體一無所知怎能掌握好對它們的操作?比如,對內存和硬碟的概念不理解,就難於理解存檔與未存檔的區別,對硬碟、軟盤的作用不明白,就難於理解什麼時候用軟盤什麼時候用硬碟等等。由於應用系統的操作有許多是針對硬體的,對硬體的掌握能推動應用軟體的學習。
其次,對自己所要學習的軟體要有明確的認識。計算機軟體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應用軟體是能直接為用戶解決某一特定問題的軟體,它必須以系統軟體為基礎。而系統軟體則是對計算機進行管理、提供應用軟體運行環境的軟體。如 DOS、WINDOWS屬於操作系統軟體,它們的作用是實現對計算機硬體、軟體的管理;Foxbase, Visual FoxPro等為資料庫管理系統;而WPS、WORD為字處理軟體,它們就屬於字處理軟體了;Photoshop則是圖像處理軟體了等等。學計算機操作其實就是計算機軟體的操作,在每學一種新軟體之前先明確它屬於哪一類的軟體,它能為我們做些什麼。
第三,要針對需要而學。做一切事情都要抓住主要矛盾,計算機軟體數以千萬計,一個人不可能每種軟體都去學習,但要有自己的學習目的,是打字排版做文字處理,還是應用資料庫進行企業管理,還是從事圖像美術設計等等。學習目的明確了,就可以少走彎路,只要將必要的知識掌握好了,我們就能隨心所欲的使用計算機處理自己的業務了。
第四,在同類軟體中選學流行的名牌軟體。學會熟練使用一個軟體,特別是具有較強功能的實用軟體是很費時間和精力的,所以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盡量選擇那些較流行的名牌軟體,應用這樣的軟體設計出來的軟體產品便於交流;而且這樣的軟體具有較強生命力,有較好技術支持和版本升級能力,從而避免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學會一套軟體卻落個被淘汰的局面等等。
第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計算機的學習一定不能離開計算機,光看軟體手冊是學不會的。但也不能不看手冊,只在計算機上操作(當然,使用教學軟體學習除外)。一般情況下,以學習教材和上機操作各佔一半時間為宜。首先學習教材,寫好上機操作計劃,然後再上機操作,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記下來,再回頭到教材找答案或請教他人,再上機試試能否將問題解決。經過這樣的學習,你的計算機水平一定能提高很快。
第六,要進行廣泛的閱讀,學習一些必要的操作系統知識。學習時應根據學習目的選一本較好的電腦教材(可請有經驗的人幫助挑選),要多閱讀電腦類的報紙、雜志,也許你遇到的問題已經有人為你解答了,可以避免走彎路。
第七,對於剛剛接觸電腦的人,應首先把鍵盤各鍵的位置記下來,先不必記各鍵有什麼用途,結合以後要學的軟體會自然明白的。敲擊鍵盤要有正確的坐姿,雙手敲擊鍵盤手指要有分工,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其次要學會一種漢字輸入方法,這是進一步學習其它任何軟體的基本要求,特別是對於花錢上機的學員們可以提高鍵盤敲擊速度,有效利用上機時間去學習新知識。
第八,有關計算機的工作條件,操作規程一定要理解並嚴格執行,它比學習任何計算機知識都重要,損壞計算機並不是學電腦的目的。

㈢ 普通滑鼠用什麼材料做的

你是說普通的電腦上用的滑鼠嗎?滑鼠的組成,一般都是用ABS塑料做外殼,內部裝有光電感應和其相關的數字脈沖電路等組成的.

㈣ 用紙殼等廢物做機器人怎麼做

1、首先准備好幾個紙箱待用即可。


㈤ 怎樣自己製作滑鼠墊

據我自己的經驗,用麻面木紋地板革一塊,裁剪成比通用滑鼠墊大一圈,四角剪成圓角,用起來最棒了。材料易找,經濟實惠,經久耐用,非常穩定,滑鼠動起來相當靈活。

㈥ 用紙盒可以做什麼手工玩具的方法

用紙盒可以做大房子、玩具桌、小汽車、帽子、自製糖果售賣機、飛機、坦克等手工玩具,以大房子為例,需要材料大紙箱、大刻刀(麵包刀也可以)、直尺、雙面膠、膠帶、裝飾小貼紙。具體方法為:

1、准備一個大箱子。

㈦ 自己組裝電腦的電腦外殼怎麼弄

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體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安裝等。

安裝前配件的准備
裝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實際需要購買配件。

如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繫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 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300 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板中自帶)、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和DVD光碟機)、軟碟機、數據線、信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准備好電源插頭等.

裝電腦的基本步驟 ----------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1)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 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 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5) 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6) 音效卡的安裝,現在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

(7)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8) 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10) 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11) 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12)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13)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

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14) 分區硬碟和格式化硬碟。

(15) 安裝操作系統,如Windows server 2003或者Windows XP系統。

(16) 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等驅動程序。

(17)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
組裝電腦的過程
對於平常接觸電腦不多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裝機」是一件難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動手裝一次後,就會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當然你最好先對電腦的各個配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組裝電腦的准備工作都准備好之後,下面就開始進行組裝電腦的實際操作。

(1) 打開機箱的外包裝,會看見很多附件,例如螺絲、擋片等。

(2) 然後取下機箱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用來安裝電源、光碟機、軟碟機的驅動器托架。許多機箱沒有提供硬碟專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裝在軟碟機的托架上。

機箱的整個機架由金屬構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裝光碟機和五寸硬碟等)、三寸固定架(可用來安裝軟碟機、三寸硬碟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底板(用來安裝主板的)、槽口(用來安裝各種插卡)、PC喇叭(可用來發出簡單的報警聲音)、接線(用來連接各信號指示燈以及開關電源)和塑料墊腳等.
驅動器托架。驅動器艙前面都有擋板,在安裝驅動器時可以將其卸下,設計合理的機箱前塑料擋板採用塑料倒鉤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裝。在機箱內部一般還有一層鐵質擋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機箱後的擋片。機箱後面的擋片,也就是機箱後面板卡口,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USB介面等都要從這個擋片上的孔與外設連接。

信號線。在驅動器托架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從機箱面板引出Power鍵和Reset鍵以及一些指示燈的引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喇叭稱之為PC Speaker,用來發出提示音和報警,主板上都有相應的插座。

有的機箱在下部有個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來安裝機箱風扇的,塑料盒四面採用卡口設計,只需將風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體積較大的機箱還會預留機箱第二風扇、第三風扇的位置。

11.2.2 安裝電源
機箱中放置電源的位置通常位於機箱尾部的上端。電源末端四個角上各有一個螺絲孔,它們通常呈梯形排列,所以安裝時要注意方向性,如果裝反了就不能固定螺絲。可先將電源放置在電源托架上,並將4個螺絲孔對齊,然後再擰上螺絲。

把電源裝上機箱時,要注意電源一般都是反過來安裝,即上下顛倒。只要把電源上的螺絲位對准機箱上的孔位,再把螺絲上緊即可。

提示:上螺絲的時候有個原則,就是先不要上緊,要等所有螺絲都到位後再逐一上緊。安裝其他某些配件,如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等也是一樣。

11.2.3 安裝主板
在機箱的側面板上有不少孔,那是用來固定主板的。而在主板周圍和中間有一些安裝孔,這些孔和機箱底部的一些圓孔相對應,是用來固定主機板的,安裝主板的時候,要先在機箱底部孔裡面裝上定位螺絲,(定位螺絲槽按各主板類型匹配選用,適當的也可放上一兩個塑膠定位卡代替金屬螺絲)。

接著將機箱卧倒,在主板底板上安裝銅質的膨脹螺釘(與主板上的螺釘也對齊),然後把主板放在底板上。同時要注意把主板的I/O介面對准機箱後面相應的位置(圖中箭頭所指位置),ATX主板的外設介面要與機箱後面對應的擋板孔位對齊

注意:要讓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和USB介面和機箱背面擋片的孔對齊,主板要與底板平行,決不能搭在一起,否則容易造成短路。另外,主機板上的螺絲孔附近有信號線的印刷電路,在與機箱底板相連接時應注意主板不要與機箱短路。如果主板安裝孔未鍍絕緣層,則必須用絕緣墊圈加以絕緣。最好先在機箱上固定一至兩顆螺柱,一般取機箱鍵盤插孔(AT主板)或I/O口(ATX主板)附近位置。使用尖型塑料卡時,帶尖的一頭必須在主板的正面。

安裝系統不同,安裝盤不同,安裝方法有些差別。大體過程如下:
1、准備好WINDOWS XP光碟
2、啟動電腦,按Delete鍵,進入主板BIOS設置界面。
3、設置光碟機啟動:進入BIOS後,根據你所說的主板,請使用方向鍵找到 BOOT,按Enter進入打開,方向鍵選擇 BOOT DEVICE PRIORITY CD/DVD DRIVES 按Enter進入,其中的選項有 Floppy 、HDD-0 等,當然也有 CD-ROM 選項,按鍵盤上的Page Up或Page Down 鍵選中CD-ROM ,回車,然後按F10後(將光碟裝入光碟機),回車保存退出BIOS設置,計算機自動重新啟動。
4、重新啟動後,電腦從光碟進行引導,並顯示安裝向導界面,你可以根據提示一步步進行安裝設置。不同的安裝光碟啟動後選項菜單不太一致,但大體相同,你只要首先選擇光碟提示中的「安裝…××××系統」就可以了。
5、大致步驟是:按Enter確定繼續安裝;按F8接受許可證協議;選擇你想要安裝的位置一般為C盤,按Enter;選擇文件系統,推薦使用NTFS,按Enter;將進入磁碟掃描,並且將安裝程序復制到硬碟上;計算機將在15秒後重新啟動,按Enter立即重新啟動;從硬碟啟動繼續安裝過程,此時開始是圖形界面模式,在這一界面下,要進行六個步驟的自動安裝:安裝設備、安裝網路、復制文件、安裝開始菜單、注冊組件、保存設置。現在的計算機這六個步驟一般要經過30分鍾左右。
6、系統安裝結束後,自動重新啟動進入到桌面,此時安裝你的主板驅動(一般只要安裝音效卡、顯卡,網卡大多為系統自認,不認當然要安裝了,呵呵……)。由於主板型號不同,驅動程序的安裝方法也不同,在此就不詳細說明了,以免誤導!!!
7、一切齊備,建立網路連接,輸入賬號,連接上網。
8、神遊網路空間吧!呵呵……

-----------------------------------------------------------------一、 准備工作
組裝前應先做如下准備工作:
1. 工作台:如果你已購買了電腦桌,它就是最好的工作台。如果你還沒有購買,用其他結實點的三屜桌、飯桌都可以。將工作台放在房間的「空檔」部位,使你能夠圍著它轉,以便從不同的位置進行操作。
2. 部件放置台:床、沙發都可以。在它們上面鋪墊一層硬紙板(如部件包裝盒)、報紙或純棉布都可以,不要用化纖布或塑料布,防止產生靜電損壞部件。
3. 中號十字起子、一字起子各一把;環形橡皮筋幾只;導熱硅脂(購CPU風扇時索取)。
4. 將買回的部件開封,取出部件,除機箱放在工作台上外,其他部件放在部件放置台上,不要重疊。說明書、安裝盤、連接線、螺釘分類放開備用。注意,不要觸摸拆封部件上面的線路及晶元,以防靜電損壞它們。一些帶有靜電包裝膜的部件,如主板、硬碟、內存等,在安裝前,先讓它們呆在裡面。
至此,准備工作就緒。
在組裝過程中,請注意如下事項:
● 在進行部件的線纜連接時,一定要注意插頭、座的方向,一般它們都有防誤插設施,也叫「防呆裝置」——預防你發呆時出錯的措施,如缺口、倒角等。只要留意它們,就會避免出錯。另外,連接光碟機、硬碟、軟碟機的扁平線纜邊上有一條線是紅色的,它表明這是1號線,應與插座的1號線連接。由此,也可輔助驗證你插接連線是否正確。
● 插接的插頭、座一定要完全插入,以保證接觸可靠。如果方向正確又插不進去,應修整一下插頭(電源插頭帶殘留毛邊,難以順暢插入的情況比較多見)。
● 不要抓住線纜拔插頭,以免損傷線纜。

二、 組裝硬體
組裝工作按下列步驟進行(以立式ATX機箱為例):
1. 准備機箱
● 機箱立放在工作台上,拆下機箱兩邊的側面板,取出附送的外接220V市電的電源線和附件包(內有螺釘、機箱腳墊、後面板PCI插槽防塵片等附件)。
● 將機箱腳墊安裝在機箱底部。
● 整理一下機箱揚聲器、控制線,將它們收攏,用橡皮筋簡單捆紮在一起,以免影響後續操作;
● 機箱卧放,左面向上。將附件包中的6顆主板安裝螺絲(6面體銅制,下部帶螺桿,上部帶螺紋孔)根據主板上的安裝孔位置,旋入機箱托板上的對應孔內。
● 如果你購買的是平面安裝軟碟機的機箱,由里往外推壓,取下光碟機、軟碟機部位的塑料面板及可拆除擋板;如果你購買的是安裝內陷式軟碟機的機箱,僅取下光碟機部位的塑料面板及擋板。
● 對安裝內陷式軟碟機的機箱,進行軟碟機試裝。將軟碟機由機箱內部推入軟碟機安放機倉,然後,左右各用1顆螺釘將它臨時固定在機倉內。此時插入1張軟盤,調試安裝位置:插入軟盤時,彈出按鈕被頂出;按下彈出按鈕能順暢彈出軟盤。否則,需要調整軟碟機位置或修整機箱的相應部位,使軟盤能夠順暢出入。
● 對照主板輸入/輸出介面的部位,用手或十字起子推壓,去除機箱後面板上相應安裝孔及AGP插槽、將使用的PCI插槽位置上的可拆除鐵片。
● 將隨機箱帶的電源從機箱內部安放到機箱後上方的電源倉內,然後從後面板擰緊固定螺釘。
至此,機箱准備工作完成。將它放到別的地方,騰出工作台。
2. 安裝主板上的部件
● 安裝CPU
主板平放在工作台上,將CPU插座旁邊的一根「零壓力桿」向上拉起,與主板成90°。

然後,將CPU按針腳對應位置(下部左右各有缺針),放入CPU插座(注意:位置正確時不需要施加壓力即可將CPU平放到插座內。千萬別加壓硬插,以免損壞CPU插針)。然後,將「零壓力桿」壓回水平位置卡住壓力桿即安裝好了CPU。

● 安裝CPU散熱風扇
散熱風扇與CPU的連接方式隨風扇類型有所不同,我們以常見的掛鉤式散熱風扇說明其安裝方法。掛鉤式散熱風扇帶有一條兩端有長方孔、具有彈性的「M」型連接片。安裝前,先比劃一下,確定風扇安裝方向:與CPU插座上的掛鉤凸起一致;並使風扇電源線靠近主板上的CPU風扇插座。方向確定後,在CPU晶元表面均勻、薄薄地塗復一層導熱硅脂(P3-CPU風扇上一般預塗有硅脂,上面蓋有一片白色保護紙,將紙撕去即可,勿需再塗);然後將風扇平放在CPU晶元上,使連接片一邊的鉤孔掛在CPU插座凸起上,調整一下連接片位置,再將風扇另一邊的掛鉤加力壓下,掛在CPU插座的另一個凸起上。安裝完後,用手抓住風扇散熱片輕輕加力、左右旋動一下,使硅脂分散均勻;然後檢查一下安裝是否平穩,掛鉤是否牢靠。最後,將風扇電源插頭,插入主板上的CPU風扇插座(FAN1或CPUFAN),將多餘的線收短,用橡皮筋捆紮好,這樣就完成了CPU散熱風扇的安裝。

● 安裝內存條
一般來說,如果只安裝一根內存條,應安放在靠近CPU的第一個內存條插座DIMM1上;如果安裝多根內存條,則按DIMM2,DIMM3順次安放。內存條安裝到哪條內存插座,主板說明書上大多有相應說明,如果出現認不出內存的情況,最好參照主板說明安裝。
安裝內存條時,先將插座兩邊的白色卡子向外扳開(約呈45°);然後,使內存條插腳的缺口與插座上的定位凸起對應,將內存條垂直放入兩邊白色卡子的槽中,雙手拇指按住內存條垂直向下用力,並用食指扶住卡子稍向上用力,使內存條插入插座。插接過程中,兩邊的卡子隨壓力抬起,最後,卡子上端的鉤子,正好卡住內存條兩邊的半圓形卡口。
4. 連接機箱至主板的控制線
● 一般機箱至主板的連接線有如下5組,線端有插座,插座上標有英文名稱:
SPEAKER(揚聲器/蜂鳴器):2線,使用4線插座,有 /-極性;
POWER ON (電源「開」):2線,使用2線插座,無極性;
RESET(復位):2線,使用2線插座,無極性;
POWER LED(電源指示燈):2線,使用3線插座,有 /-極性;
HDD-LED(硬碟運行指示燈):2線,使用2線插座,有 /-極性。
某些機箱還可能有:
SMI(睡眠開關線):2線,使用2線插座,無極性;
SP-LED(省電指示燈):2線,使用2線插座,有 /-極性。
● 在主板上,有與之對應的兩排插針,分別標有:SPEAKER,PWR.ON,RESET,POWER.LED,HDD.LED,SMI,SP.LED。這兩排插針一般在主板靠近機箱底部的位置。
● 將機箱上各個連接線的連接插座插入主板相應的插針上,即可完成機箱控制線與主板的連接。有 /-極性的插座要注意插入方向(一般紅線為 ),如果插反了,指示燈不亮。

5. 安裝光碟機
● 在安裝光碟機前,先認識一下光碟機的介面:將光碟機的尾部向著自己,一般可以看到它有5組介面。

由右向左分別是:
電源輸入埠,粗4針( 5,G,G, 12): 5V,地,地, 12V;
數據線埠,40針;
主從選擇埠,6針(MA,SL,CS):主,從,線選。圖例設置為主設備;
模擬音頻輸出埠,4針(R,G,G,L):右聲道,地,地,左聲道;
數字音頻輸出埠,2針(D,G):數字信號,地。
● 在安裝光碟機之前,應檢查一下光碟機的主從配置。如果我們只有一個光碟機,應將「主從選擇」埠中的「短接端子(小黑帽)」安放到外殼上標記有「master(MA)」的位置,使其作為主設備工作(出廠設置一般為「主設備」);如果有兩個光碟機,則一個短接到「master(MA)」作為主設備工作,另一個短接到「slave(SL)」作為從設備工作。
● 當完成主從配置後,將光碟機由機箱的正面推入機箱,使光碟機面板與機箱面板平整;然後,在機箱內部,左右各用2顆螺釘將它固定在機倉內。
● 將主板附送的40線IDE扁平電纜,以紅色線對向插座1腳那邊,或根據插頭、座的缺口定位邊,插入主板的IDE2插座,另一端插入光碟機的40線埠。注意:一般主板有兩個IDE埠,分別標記為IDE1和IDE2。如果你的主板支持ATA66/100,則IDE1為藍色插座,而IDE2為白色插座。

如果你安裝兩個光碟機,主、從光碟機共用一條IDE線纜(IDE線纜除頭、尾各有一個插座外,中間還有1個插座):一般主光碟機使用IDE線纜尾端那個插座;從光碟機使用中間那個插座。如果只有一個光碟機,使用中間或尾端的插座均可。
● 將光碟機附送的兩端均為4線插座的音頻線,一端插入模擬音頻輸出埠,另一端暫不使用。
● 將機箱電源「大4線」連接器之一,插入光碟機電源埠(注意插頭、座方向)。
由左至右:模擬音頻線、40線數據線、電源線。
至此,光碟機安裝完畢。
6. 安裝硬碟
● 安裝硬碟前,先認識一下硬碟的介面:它有3組。
由右向左分別是:
電源埠,粗4針;
主從配置埠,6針或更多針;
數據介面,40針。
● 安裝硬碟前,應檢查硬碟主從配置。與光碟機類似,如果只有一個硬碟,應將「主從配置」埠中的「短接端子」安放到「master(MA)」位置,使其作為主設備工作(出廠設置一般為「主設備」);如果有兩個硬碟,則一個作為主設備工作,另一個作為從設備工作。硬碟的主從設置針腳比光碟機稍復雜,應參照硬碟上的標識和說明書設置。
● 將硬碟金屬蓋面向上,由機箱內部推入硬碟安放機倉(一般在軟碟機下面),盡量靠前,但又與機箱前面板間保持一點距離。然後,左右各用2顆螺釘將它固定在機倉內。如有可能,最好與軟碟機間隔一個倉位,以利散熱。
● 將主板附送的80線IDE扁平電纜的藍色插頭插入主板藍色的IDE1插座。將尾端(黑色)插入硬碟40線埠。注意:如果你的主板不支持ATA66/100,IDE線纜與光碟機線纜一樣,均為40線,可以互換使用。40線線纜的三個插頭均為黑色。將任一端插入IDE1,另一端接硬碟即可。
如果你安裝兩個硬碟,與光碟機一樣,主、從硬碟共用一條IDE線纜:尾端接主設備,中間(灰色插頭)接從設備。如果只有一個硬碟,應使用尾端的插座。
● 將機箱電源「大4線」連接器之一,插入硬碟電源埠。
至此,硬碟安裝完畢。
7. 安裝軟碟機
● 軟碟機有2組介面。
數據介面:34針;
電源埠:粗4針小插座。
● 如果你購買的是平面安裝軟碟機的機箱,將軟碟機由機箱外部推入軟碟機安放機倉,使面板平整;然後,左右各用2顆螺釘將它固定在機倉內。
如果你購買的是安裝內陷式軟碟機的機箱,將軟碟機由機箱內部推入軟碟機安放機倉,然後,左右各用2顆螺釘將它固定在機倉內。
● 將主板附送的34線扁平電纜的一端插入主板上IDE插座附近的FDC插座。另一端插入軟碟機的數據埠。如果你安裝兩個軟碟機,與光碟機一樣,它們共用一條數據線纜:尾端接A軟碟機;中間插頭接B軟碟機。
注意,一般軟碟機的數據線按防呆缺口插接即可。但SONY軟碟機數據插座的上下兩邊均有防呆缺口,如圖10所示,數據線有可能插錯。正確的插接方向為:34線連接電纜上的紅線邊靠近電源插座。

● 將機箱電源「小4線」連接器插入軟碟機電源埠。
至此,軟碟機安裝完畢。

8. 安裝插卡(顯卡、音效卡等)
安裝插卡的工作就簡單多了。
● 將顯卡、音效卡等插卡垂直插入相應的AGP或PCI插槽,並將插卡的金屬翼片固定在機箱後面板的檯面上。
● 將光碟機的模擬音頻線的另一端插入音效卡的「CD IN」端子。
進行到這一步,主要設備的安裝、連接工作已經完成。剩下的音箱、MODEM、滑鼠器、鍵盤,都由機箱的後面板接插,暫不管它。
下面還要做兩件事:
1. 將機箱電源的20線ATX電源插頭,插入主板上的ATX電源插座。注意,該插頭座有一個卡勾,要拔出插頭時,須壓下勾柄,使勾端抬起,否則難以拔出;

2. 整理機箱內的線纜:將多餘長度的線纜和沒有使用的電源插頭折疊、捆綁,使機箱內部整潔、美觀。同時注意不要讓線纜碰到主板上的部件,盡量給CPU風扇周圍留出更大的空間,以利散熱。

㈧ 光用紙殼做手工能做什麼

這要看紙的厚度和硬度了
厚紙板的話可以做東西擺放,儲物櫃,雜物箱之類了
薄的話是做裝飾,定型(和厚的一起做),還有就是筆筒之類的小玩意

㈨ 用個紙箱可以做最簡單的什麼手工

製作火車模型:

  1. 需要准備的工具盒材料:硬紙板、膠水、顏料、畫筆、直尺、筆、廢筆芯等。

2.把硬紙板切割成組合火車模型的配件。

3.利用圓珠筆芯將火車車輪連起來。

4.這是製作火車的傳動系統,小朋友們別怕難,堅持住啊!

5.看著有點像自行車鏈條呢,原理本來就是一樣的~

6.將零配件組合成小火車模型,還可以用把我們的小玩具放上去當做乘客~

7.好玩的硬紙板火車模型玩具,大家完成了么?~

㈩ 如果我沒滑鼠墊,用什麼東西可以代替

只要是平整的不反光的東西就可以當滑鼠墊。硬紙板,纖維板,書籍。

閱讀全文

與用紙殼做電腦簡單帶滑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上怎麼下載班智達的軟體 瀏覽:1157
無痕跡消除圖片軟體 瀏覽:722
免費小票軟體 瀏覽:955
華為在哪裡設置軟體停止運行 瀏覽:961
用電腦鍵盤調節聲音大小 瀏覽:1259
自動刷軟體賺錢 瀏覽:1261
古裝連續劇免費版 瀏覽:1415
工免費漫畫 瀏覽:1147
手機軟體專門儲存文件 瀏覽:1509
uos如何用命令安裝軟體 瀏覽:1316
有線耳機插電腦麥克風 瀏覽:648
侏羅紀世界3在線觀看完整免費 瀏覽:995
單個軟體怎麼設置名稱 瀏覽:720
鳳凰網電腦版下載視頻怎麼下載視頻怎麼下載 瀏覽:1385
明白之後如何免費獲得無人機 瀏覽:832
如何解禁軟體菜單 瀏覽:855
副路由器連接電腦視頻 瀏覽:1351
內置wifi電視如何裝軟體 瀏覽:1107
手機換零免費雪碧 瀏覽:1589
國行蘋果如何下載美版軟體 瀏覽: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