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腦上的 處理器。內存。主板。是什麼意思分別有什麼作用
處理器就是CPU意思是計算機系統的運算和控制核心,作用是信息處理、程序運行的最終執行單元。
內存意思是被稱為內存儲器和主存儲器,其作用是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
主板意思為矩形電路板作用是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
(1)電腦放內存條那塊板叫主板嗎擴展閱讀
電源:是電腦中不可缺少的供電設備,它的作用是將220V交流電轉換為電腦中使用的5V、12V、3.3V直流電,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他設備工作的穩定性,進而會影響整機的穩定性。
硬碟:硬碟屬於外部存儲器,機械硬碟由金屬磁片製成,而磁片有記憶功能,所以儲到磁片上的數據。
顯卡:顯卡在工作時與顯示器配合輸出圖形、文字,作用是將計算機系統所需要的顯示信息進行轉換驅動,並向顯示器提供行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電腦主板的重要元件,是「人機對話」的重要設備之一。
Ⅱ 台式電腦的主板一般在電腦的哪個位置還有硬碟數據線是什麼東西。在哪個位置
拆下機型的側擋板,就可以看到機箱的內部了,主板就在你面前,那塊最大的PCB板,上面插著無數的線路,有著無數的電容,電感、晶元、還有各樣的插槽等等。
硬碟數據線是連接硬碟和主板的線,主要用於傳輸數據。在電腦的右下方的情況比較多。
主機是指計算機除去輸入輸出設備以外的主要機體部分。
也是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體(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 CPU、內存、硬碟、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
位於主機箱內的通常稱為內設(如顯卡、電源、主板、CPU、內存等),而位於主機箱之外的通常稱為外設(如顯示器、鍵盤、滑鼠、外接硬碟、外接光碟機等)。
(2)電腦放內存條那塊板叫主板嗎擴展閱讀:
主機箱內的硬體有:
1、機箱(主機的外殼,主要用於固定電腦的各個硬體) ;
2、電源(電腦的供電系統,主要用於給主機供電穩壓);
3、主板(連接各個硬體的軀干);
4、CPU(主機的大腦,負責數據運算處理);
5、內存(暫時存儲電腦正在調用的數據);
6、硬碟(主機的存儲設備,用於存儲數據資料);
7、音效卡(處理計算機的音頻信號,分為主板集成和獨立音效卡);
8、顯卡(處理計算機的視頻信號,分為核心顯卡(也稱集成顯卡)及獨立顯卡);
9、網卡(處理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網路信號,上網必須有的配件);
10、光碟機(光碟機用於讀寫光碟數據,現在多數主機已不在使用);
11、軟碟機(軟碟機用於讀寫軟盤數據,軟盤如今已經徹底淘汰);
12、散熱器(主機內用於對高溫部件進行散熱的設備,如CPU,顯卡等);
13、開機重啟按鈕(控制主機的啟動,重啟,關機等);
14、其它不常見硬體(如水冷系統)。
Ⅲ 微機的主箱中有一塊電路板上面有用於插入內存條cpu和適配器的各種插槽稱為什
這塊電路板稱之為:電腦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是計算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整個計算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主板製造質量的高低,決定了硬體系統的穩定性。主板與CPU關系密切,每一次CPU的重大升級,必然導致主板的換代。主板是計算機硬體系統的核心,也是主機箱內面積最大的一塊印刷電路板。
Ⅳ 那個是主板 那個是顯卡 裝內存條的卡槽有什麼不同
1、主板、顯卡、裝內存條的卡槽是完全不同的三樣,
2、電腦主機里邊最大的一個電路板就是主板,顯卡,內存條,CPU等都是安插在主板上的,
3、顯卡是安插在主板上較大的一塊電路板,如圖:
Ⅳ 電腦主機裡面哪一個是主板和內存條
最大的那塊板子就是其他那些配件的載體,就是主板 兩條10CM長左右的2CM寬左右的豎著插在主板上的就是內存條
Ⅵ 電腦主板是什麼,有什麼用,和內存條要配套嗎那個電腦高手可以告訴我嗎謝謝
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urd)和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主板的另一特點,是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8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使廠家和用戶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 總之,主板在整個微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重新的腳色。可以說,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的性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性能 主板不用與內存條配套
Ⅶ 電腦上哪個部分叫硬碟,哪個部分叫主板
打開機箱,再您DVD光碟機旁邊有一個廠方形的鐵盒子,那就是硬碟。有的硬碟上面有風扇。有的沒有,而主板就是機箱裡面那塊電腦板,CPU 內存條 顯卡 網卡 等等都插在上面的。知道了嗎?
Ⅷ 電腦主板由哪幾部分構成
電腦主板是一台電腦的基石,它的做工、用料、設計和晶元組直接決定了一台電腦在構架完成之後的性能和穩定性。當一塊主板拿到手中的時候,你知道它由哪幾個部分構成嗎?通過主板上的晶元和元件用料,你可以判斷出這塊主板的穩定性和具備有哪些功能嗎?如果你的回答是「No」,那麼千萬不要錯過本文。
一塊主板主要由CPU插槽、內存插槽、PCI-E(或AGP)擴展插槽、PCI插槽、南北橋晶元、電源介面、電源供電模塊、外部介面、SATA介面和PATA介面、USB介面、功能晶元(音效卡、網卡、IEEE1394、硬體偵測、時鍾發生器)等組成,而在豪華型的主板上,還有廠商特別設計的晶元或無線模塊等。
CPU插座
目前主流的CPU插座有用於AMD處理器的Socket 462、Socket 939、Socket 754和用於Intel處理器的LGA 775、Socket 478插座。Socket與LGA後面的數字表示與CPU對應的針腳數量。只有兩者匹配的時候才能夠搭配使用。圖1所示的是一個LGA 775插座,與之對應的是775針腳的Intel P4和Celeron處理器。在CPU插槽的中間位置有一個黑色的元件,那是一個感溫器件,用於檢測CPU的內核溫度。
圖1 LGA 775插座
內存插槽
內存插槽用來安裝內存條,通常較為高檔的主板均提供了四根內存插槽,內存插槽的數量越多,說明這塊主板的內存擴展性越好。對於支持雙通道內存架構的主板,內存插槽通常均有顏色標識,相同顏色的兩條內存插槽,用來組成雙通道內存構架,如圖2。
圖2 支持雙通道的內存插槽
小知識 什麼是雙通道?
所謂雙通道,就是晶元組可在兩個不同的數據通道上分別定址、讀取數據。這兩個相互獨立工作的內存通道是依附於兩個獨立並行工作的、位寬為64bit的內存控制器下,因此使普通的DDR內存可以達到128bit的位寬,如果是DDR266的話,雙通道技術可以使其達到DDR533的效果。
雙通道DDR有兩個64bit內存控制器,雙64bit內存體系所提供的帶寬等同於一個128bit內存體系所提供的帶寬,但是二者所達到效果卻是不同的。雙通道體系包含了兩個獨立的、具備互補性的智能內存控制器,兩個內存控制器都能夠在彼此間零等待時間的情況下同時運作。例如,當控制器B准備進行下一次存取內存的時候,控制器A就在讀/寫主內存,反之亦然。兩個內存控制器的這種互補「天性」可以讓有效等待時間縮減50%。
雙通道DDR的兩個內存控制器在功能上是完全一樣的,並且兩個控制器的時序參數都是可以單獨編程設定的。這樣的靈活性可以讓用戶使用三條不同構造、容量、速度的DIMM內存條,此時雙通道DDR簡單地調整到最低的密度來實現128bit帶寬,允許不同密度/等待時間特性的DIMM內存條可以可靠地共同運作。
簡而言之,雙通道技術是一種關繫到主板晶元組的技術,與內存自身無關,只要廠商在晶元內部整合兩個內存控制器,就可以構成雙通道DDR系統。而主板廠商只需要按照內存通道將DIMM分為Channel 1與Channel 2,用戶也需要成雙成對地插入內存,就如同RDRAM那樣。如果只插單根內存,那麼兩個內存控制器中只會工作一個,也就沒有了雙通道的效果。
擴展插槽
擴展插槽用來接入像顯卡、音效卡、網卡、Modem、視頻採集卡、電視卡這樣的板卡設備。ISA擴展槽由於跟不上潮流已經被淘汰。隨著PCI-E 16X的引入,以前的AGP 8X也開始走向了衰落,如今,在i915、i925、nForce4等晶元組的主板上已經見不到AGP插槽的蹤影。
以nForce4主板為例,如圖3,我們可以看到一根PCI-E 1X插槽,而中間的兩根PCI-E 16X插槽,則用於安裝目前風頭正勁的PCI-E 16X 顯卡,而這塊主板具有兩根PCI-E 16X插槽,用於組成SLI(Scalable Link Interface)顯卡串聯傳輸介面。SLI是由NVIDIA提出的開放式顯卡串聯規格,可使用兩種同規格架構的顯示卡,通過顯示卡頂端的SLI介面,來達到類似CPU架構中雙處理器的規格效果,採用SLI雙顯示卡技術,最高可提供比單一顯示卡高180%以上的性能提升。
圖3 主板上的PCI-E和PCI插槽
最下面的兩根插槽是PCI插槽,可以用來接入像電視卡、視頻採集卡、音效卡、網卡等傳統PCI設備。
外部介面
一塊主板的外部介面是否豐富,決定了這塊主板接入能力的強弱,如圖4。目前在主流主板上通常有PS/2介面、串列介面、並行介面、RJ-45網路介面、USB2.0介面、音頻介面,高檔的主板還有IEEE1394介面和無線模塊等。
圖4 主板的外部介面
PS/2介面用來連接PS/2滑鼠和PS/2鍵盤,綠色介面接入滑鼠,而藍色介面則接入鍵盤;串列介面用來接入外置Modem和錄音筆一類的設備;並行LPT介面用來接入老式的針式、噴墨列印機。
IEEE1394介面主要用來接入數碼攝像機;無線模塊則用來建立無線網路;RJ-45介面用來接入區域網或連接ADSL等上網設備;USB2.0則用來連接MP3、攝像頭、列印機、掃描儀、移動硬碟、快閃記憶體檔等高速USB設備;音頻設備介面則用來連接7.1聲道的有源音箱;而數字光纖介面則負責傳輸質量更高的數字音頻信號。
主板南、北橋晶元
南、北橋晶元是主板的靈魂,它的性能和技術特性決定了這塊主板可以與什麼硬體搭配?可以達到什麼樣的運算性能、內存傳輸性能和磁碟傳輸性能。
北橋晶元主要負責CPU與內存之間的數據交換和傳輸,因此它直接決定了主板可以支持什麼CPU和內存。另外,北橋晶元還承擔著AGP匯流排或PCI-E 16X的控制、管理和傳輸工作。總的來說,北橋晶元主要是用來承擔高數據傳輸速率設備的連接,如圖5。
圖5 主板的北橋晶元
而南橋晶元則負責著與低速率傳輸設備之間的聯系。具體來說,負責著與USB1.1/2.0、AC97音效卡、10/100/1000M網卡、PATA設備、SATA設備、PCI匯流排設備、串列設備、並行設備、RAID構架和外置無線設備的溝通、管理和傳輸工作。當然,南橋晶元不可能獨立實現這么多的功能,它需要與其他功能晶元共同合作,從而讓各種低速設備正常運轉,如圖6。
Ⅸ 電腦主板是什麼樣的
主板的構成
主板的平面是一塊PCB印刷電路板,分為四層板和六層板。為了節約成本,現在的主板多為四層板:主信號層、接地層、電源層、次信號層。而六層板增加了輔助電源層和中信號層。六層PCB的主板抗電磁干擾能力更強,主板也更加穩定。在電路板上面,是錯落有致的電路布線;再上面,則為稜角分明的各個部件:插槽、晶元、電阻、電容等。當主機加電時,電流會在瞬間通過CPU、南北橋晶元、內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介面以及主板邊緣的串口、並口、PS/2介面等。隨後,主板會根據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來識別硬體,並進入操作系統發揮出支撐系統平台工作的功能。
晶元部分
BIOS晶元:是一塊方塊狀的存儲器,裡面存有與該主板搭配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程序。能夠讓主板識別各種硬體,還可以設置引導系統的設備,調整CPU外頻等。BIOS晶元是可以寫入的,這一方面會讓主板遭受諸如CIH病毒的襲擊。另一方面也方便用戶們不斷從Internet上更新BIOS的版本,來獲取更好的性能及對電腦最新硬體的支持。
南北橋晶元:橫跨AGP插槽左右兩邊的兩塊晶元就是南北橋晶元。南橋多位於PCI插槽的上面;而CPU插槽旁邊,被散熱片蓋住的就是北橋晶元。北橋晶元主要負責處理CPU、內存、顯卡三者間的「交通」,由於發熱量較大,因而需要散熱片散熱。南橋晶元則負責硬碟等存儲設備和PCI之間的數據流通。南橋和北橋合稱晶元組。晶元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主板的功能和性能。
RAID控制晶元:相當於一塊RAID卡的作用,可支持多個硬碟組成各種RAID模式。目前主板上集成的RAID控制晶元主要有兩種:HPT372
RAID控制晶元和Promise
RAID控制晶元。
插拔部分
也就是說,這部分的配件可以用「插」來安裝,用「拔」來反安裝。
內存插槽:內存插槽一般位於CPU插座下方。圖中的是DDR
SDRAM插槽,這種插槽的線數為184線。
AGP插槽:顏色多為深棕色,位於北橋晶元和PCI插槽之間。AGP插槽有1×、2×、4×和8×之分。AGP4×的插槽中間沒有間隔,AGP2×則有。現在的顯卡多為AGP顯卡,AGP插槽能夠保證顯卡數據傳輸的帶寬,而且傳輸速度最高可達到2133MB/s(AGP8×)。
PCI插槽:PCI插槽多為乳白色,是主板的必備插槽,可以插上軟Modem、音效卡、股票接受卡、網卡、多功能卡等設備。
Ⅹ 電腦的主機板和內存條在機箱內的什麼地方
打開機箱,有個大板子,它大名就叫主板。內存條就是上面一個又長又窄的條子,主要特徵是旁邊有兩個卡扣,想拿出內存條就要把兩邊的卡扣同時往兩邊一按,就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