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腦內存條的頻率分別是多少例如:DDR=HZ
內存的工作頻率不是一個固定的值。
如
DDR2
它的工作頻率有:DDR2--800MHZ;
DDR2-1066MHZ等。
DDR3
它的工作頻率有:DDR3-1333MHZ;
DDR3-1600MHZ等。
我們要知道內存的工作頻率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如何和CPU的FSB(前端匯流排的工作頻率)
相匹配。內存的帶寬太大於CPU的前端匯流排的帶寬,會造成內存帶寬的浪費,你的錢也就浪費了。
如果內存的帶寬少於CPU的前端匯流排的帶寬,就會造成CPU「吃不飽」(簡單的說就是不能將CPU的性能全部發揮出來)。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可以給我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Ⅱ 電腦的內存類型 DDR3 1333MHz這些是什麼意思
電腦的內存類型DDR3 1333MHz表示它是SDRAM第四代內存,頻率為1333MHz。
DDR3是一種計算機內存規格,它屬於SDRAM家族。SDRAM從開始發展到現在已經經歷了五代,分別是:第一代SDR SDRAM,第二代DDR SDRAM,第三代DDR2 SDRAM,第四代DDR3 SDRAM,第五代,DDR4 SDRAM。
而1333MHz表示頻率,它是用來表示內存的速度,代表著該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內存主頻是以MHz(兆赫)為單位來計量的。
(2)電腦的內存mhz擴展閱讀
DDR3的性能優勢
1、功耗和發熱量較小
吸取了DDR2的教訓,在控製成本的基礎上減小了能耗和發熱量。
2、工作頻率更高
DDR3可實現更高的工作頻率,在一定程度彌補了延遲時間較長的缺點。
3、降低顯卡整體成本
DDR2顯存顆粒規格多為16M*32bit,搭配中高端顯卡常用的128MB顯存便需8顆。而DDR3顯存顆粒規格多為32M*32bit,單顆顆粒容量較大,4顆即可構成128MB顯存,減少了顯卡PCB面積,降低了成本。
4、通用性好
DDR3對DDR2的兼容性好。由於針腳、封裝等關鍵特性不變,搭配DDR2的顯示核心和公版設計的顯卡稍加修改便能採用DDR3顯存,這有利於廠商控製成本。
Ⅲ 電腦內存頻率在哪看
內存頻率怎麼看
我們知道內存性能由內存容量以及內存頻率共同決定,在相同容量的 內存 中,內存頻率越高,其性能就越好。目前內存頻率主要有:
DDR2 內存頻率主要有: 333MHz 和 400MHz 的 DDR 內存, 667MHz 、 800MHz 和 1066MHz
DDR3 內存頻率主要有: 1066MHz 、 1333MHz 、 1600MHz
其中 DDR2 內存如今已經淘汰,很多早兩三年購買或者更早購買的電腦均為 DDR2 內存,內存頻率普遍較低,最高也不過只有 1066Mhz ,如今主流的內存頻率是 1333MHz 和 1600MHz 頻率內存,並且隨著 Intel 平台的 B75 以上以及 AMD A75 以上主板均支持 1600MHz 頻率內存,因此 2013 年 1600MHz 頻率內存會成為主流。
看內存條頻率方法一:看內存表表面標注
內存上一般都會標注內存容量以及頻率等,如果您是新購買的內存,或者台式電腦,那麼就可以拿出來看看,我們可以通過看內存表面銘牌標注即可知道
看內存條頻率方法二:開機看電腦自檢信 息
電腦在重啟或者開機後,在硬體自檢的時候會顯示各主要硬體詳細信息,其中就會包含內存頻率與容量等信息,我們可以在電腦開機硬體監測到第二個畫面的時候,按 pause 鍵暫停,暫停自檢畫面看內存頻率信息。
查看內存頻率方法三:藉助電腦優化軟體查看內存頻率(推薦魯大師)
使用一些電腦優化軟體也可以檢測內存頻率,比如使用魯大師檢測電腦硬體信息即可檢測到內存容量與頻率了,如下圖所示的就是使用魯大師檢測電腦硬體配置的結果,其中就包含了內存頻率一項,如下圖:
內存頻率越高越好嗎
為了能夠找出不同平台上內存速度的差異,除了使用 SiSoftware Sandra 2013 對內存帶寬進行測試外,我們還進行了大量的游戲測試。測試結果證明:標准頻率內存和任何高性能內存的升級方案之間,幾乎不存在任何的明顯差異。
我們發現:無論是在由 8GB 升級到 16GB 內存的平台,還是在搭載高性能內存的平台,當使用主流游戲來測試最低幀率、最高幀率以及平均幀率時,平台之間的測試結果都差距極小。唯一較大的差距出現在測試《生化奇兵》時的最高幀率上,但是這並不會對於游戲的平滑度造成什麼影響。盡管我們認為,高性能內存將對最低幀率有所改善,但實際上它所帶來的改善幅度還不到百分之一。唯一真正顯示了平台之間差異化的軟體是 SiSoftware Sandra 2013 。在這里我們看到了高性能內存所帶來的提升:更快速的工作頻率以及延遲時間的降低,但是這些變化在我們的日常應用中完全得不到體現。
事實上,即使是玩游戲這樣的應用,考慮到如今主流電腦的處理器配置都非常高,如果在 8GB 內存基礎上給電腦再添加更多內存,或者選擇高頻率的高端內存,對於電腦的運行速度提升也起不到多大作用。所以我們建議還是把錢花在刀刃上,比如選擇更好的 顯卡 和處理器,內存則是夠用就好。
Ⅳ 電腦內存條頻率怎麼選
當前處理器不變的情況下,不要選擇1866或者2133的內存。
你的處理器是G1820,最大可以支持的內存頻率是1333。也就是說,即使現在的1600內存,實際電腦上的運行頻率仍然是在1333下,你加更高頻率的內存也是浪費。
1600內存用量最大,性價比是最高的,選1600的就可以了。
Ⅳ 內存條頻率對電腦有什麼影響
內存條的頻率越高,速度越快,幀數也越高,但內存條的頻率也不是越高就越好。
內存條的頻率(MHz)兆赫代表每秒的傳輸速度,常見的內存條頻率有2133、2400、3000、3200四種,其中2400是最為常見的。CPU在工作時只能對內存條中的數據進行運算,所以內存條就起到了一個臨時接收並儲存硬碟數據的作用,假如CPU的性能很好,而內存條的頻率過低,傳輸數據速度慢,就很難完整的發揮出CPU的能力。
相反的,如果內存條頻率高,傳輸數據快,而CPU性能低,運算不過來,電腦的性能同樣發揮不全面。在CPU足夠好的情況下,內存條頻率越高則幀數也越高,前提是內存條的頻率和CPU是兼容的。
評價內存條的性能指標一共有四個:
(1) 存儲容量:即一根內存條可以容納的二進制信息量,如常用的168線內存條的存儲容量一般多為32兆、64兆和128兆。而DDRII3普遍為1GB到8GB。
(2) 存取速度(存儲周期):即兩次獨立的存取操作之間所需的最短時間,又稱為存儲周期,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取周期一般為60納秒至100納秒。
(3) 存儲器的可靠性:存儲器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間隔時間來衡量,可以理解為兩次故障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
(4)性能價格比:性能主要包括存儲器容量、存儲周期和可靠性三項內容,性能價格比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對於不同的存儲器有不同的要求。
Ⅵ 怎麼看電腦的內存條頻率
一、內存條標簽上看內存頻率
取出電腦內存,找到帶有標簽的一面,上面有很多參數,比如金士頓第一排KVR24N17D8/8-SP,KVR代表經濟型,24N表示它的頻率2400MHZ,D8表示單面8顆顆粒,/8表示容量8G。
Ⅶ 內存條的MHZ是什麼意思 有些1600MHZ的條插在主板上測試只有1333。是什麼情況
MHZ是指匯流排工作頻率,1600的內存插在主板上只有1333,說明主板的最高主頻只支持1333MHZ。
內存主頻和CPU主頻一樣,習慣上被用來表示內存的速度,它代表著該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內存主頻是以MHz (兆赫)為單位來計量的。內存主頻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內存所能達到的速度越快。內存主頻決定著該內存最高能在什麼樣的頻率正常工作。
工作頻率的作用:
DDR內存和DDR2內存的頻率可以用工作頻率和等效頻率兩種方式表示,工作頻率是內存顆粒實際的工作頻率,但是由於DDR內存可以在脈沖的上升和下降沿都傳輸數據,因此傳輸數據的等效頻率是工作頻率的兩倍。
而DDR2內存每個時鍾能夠以四倍於工作頻率的速度讀/寫數據,因此傳輸數據的等效頻率是工作頻率的四倍。
例如DDR 200/266/333/400的工作頻率分別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頻率分別是200/266/333/400MHz。
DDR2 400/533/667/800的工作頻率分別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頻率分別是400/533/667/800MHz。
Ⅷ 內存條mhz怎麼選
內存條的MHz越高越好。
內存主頻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內存所能達到的速度越快。內存主頻決定著該內存最高能在什麼樣的頻率正常工作。
目前較為主流的內存頻率是1600MHz和2400MHz的DDR內存,667MHz、800MHz和1066MHz的DDR2內存,1066MHz、1333MHz、1600MHz的DDR3內存,2133MHz、2400MHz、2666MHz、2800MHz、3000MHz、3200MHz的DDR4內存。
影響內存最終頻率的因素:
內存條的標注頻率,CPU的內存頻率,主板的默認內存頻率,主板的最高內存頻率。
內存條的標注頻率內存條的標注頻率指的就是你在買內存的時候,商品標題所寫的內存頻率,這個就是代表了內存條的物理屬性。內存條的標注頻率代表了這個內存最高可以穩定工作在什麼樣的頻率下。
限制內存頻率的關鍵因素內存條本身的標注頻率CPU的默認內存頻率主板的默認內存頻率主板的超頻內存頻率這里如果你是買回去插上就直接用,根本不打算去人為調整內存頻率,不超頻的情況,那麼就是以前三條最低的為准。
6代CPU和100系主板對應,默認頻率21337代CPU和200系主板對應,默認頻率2400,8代CPU和300系主板對應,默認頻率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