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國演義"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 故事梗概
諸葛亮派趙雲攻打天水城,大將姜維出迎。
趙雲引軍而回,諸葛亮用反間計離間姜維和天水太守馬遵之間的關系,姜維因受馬遵所攻而降蜀,諸葛亮取了天水。諸葛亮出祁山,魏主曹睿派曹真迎戰諸葛亮,軍師王朗欲說降諸葛亮,卻反被諸葛亮罵死。
藝術特色
《三國演義》採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於變化,對比映襯,旁冗側出,波瀾曲折,搖曳多姿。又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後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
羅貫中將來自雅、俗兩個不同層面的文化融為一體,並按自己的主體認識、價值觀念和藝術好惡加以扭合,從而使作品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蘊涵。
Ⅱ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在微博上隨便說明星的壞話,我覺得他們這樣做是不對的
這才七月中旬, 炎熱的天氣壓不過投資者們狂熱的野心, 許多初創公司憑借一份企劃書,都能拿到數百萬美金的投資款, 也難怪TVT的估值迅速上漲。
自從ICQ被蘇業豪收購,向外界散播已經找到盈利點的消息之後,ICQ的估值也到了四億五千萬美金左右,只不過暫時還沒打算接受融資,所以估值僅僅只是一個數字。
最近幾天,蘇業豪被約翰·周帶著參加小派對,在當地認識不少新朋友。
聽別人說起找錢多麼多麼容易,想拿一千萬還不行,投資人非得融資兩三千萬美金,這倒是給蘇業豪提了個醒。。
雖然不急著上市,但是盡快將手裡的兩家公司拉扯起來,可以趁著行情大火,四處吆喝著圈一筆融資款回來。
一旦將資金問題解決,接下來幾年估計都不用自掏腰包,為公司開銷而發愁。
借雞生蛋,豈不是美滋滋?
假如臉皮足夠厚,等到泡沫破裂後估值下跌,還有機會用低價再把轉讓出去的股份買回來,當中的差價可能高達數億美金。
想到這些,蘇業豪找到新上任的TVT臨時首席執行官羅傑·克魯伊夫,笑眯眯表示會再提供兩千萬美金給他,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把產品的用戶數量砸上去。
會員、虛擬商品、廣告等等盈利點,也可以開始籌備推出了,爭取讓營收數據漂亮一點。
……
陽光,草地,沙灘椅,湛藍的戶外泳池。
七月二十二號這天。
蘇業豪穿著大褲衩,躺在遮陽傘下面,喝著冰沙吃西瓜。
農輕影一身長裙,坐在旁邊低頭看書,她嘴裡還說著:
「見鬼的恐怕要忙,看你最近多閑,豈不是等於換了個地方養生呢?矽谷真無聊,要不然我們一起回去吧,剛好後天是我媽生日。」
「唉。」
蘇業豪放好杯子,將胳膊枕在腦袋下面,嘆完氣接著說道:「萬萬沒想到,我看好的生意居然這么不受歡迎,放眼望去除了美國在線,都沒人跟我競爭,廣告投放效果也很好,總不能每天都去公司坐鎮,從上班發呆到下班吧?」
「……你的競爭對手,不是被你給收購了么,繼續跟美國在線搶市場啊。」
「這不是正在搶著呢,況且他們的收費聊天群,註定死路一條,砸錢砸不過他們,我能怎麼辦。」
蘇業豪神色懶散,閉著眼睛,舒服到都快睡著了。
他所謂的「不受歡迎」,是指往即時聊天領域創業的團隊不多,偶爾能見到一些,也都還沒發展起來。
強的太強,美國在線總市值已經快五百億美金。
弱的又太弱,都是些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的小團隊。
在這種局面下,TVT的日子不要太好過,來了美國一周,在廣告和引流的加持下,TVT的日活躍用戶增加八萬多,增幅還在持續擴大,口口相傳,吸引眾多新用戶。
部分用戶,還是從ICQ搶來的,等於左手換右手,沒流進外人田地。
即時聊天市場之所以沒被關注,原因無非出在前途黑暗上,就連ICQ這樣掌握七百萬用戶的公司,都沒思科、雅虎的市值零頭值錢,吸引用戶還特別燒錢,遲遲看不見回報。
有這個先例明擺著,創業者們哪能看不見,投資機構同樣放棄了ICQ,把它當成隨時完蛋的小眾市場看待。
其實美國在線單靠收費群聊,同樣值不了那麼多錢。
這家公司的市值之所以高到驚人,主要是網路社區、網路新聞以及信息服務等業務支撐著,現如今號稱擁有兩千萬用戶,跟廣告商走得非常近,讓人覺得有前景。
簡而言之,美國在線是家大型集團,蘇業豪關注的收費聊天室,僅僅只是它諸多業務中的一小部分,單獨拎出來最多值個十五億美金左右。
天花板擺在這,吸引用戶的過程中還特別燒錢,也難怪矽谷的創業者們不敢進這行。
ICQ之所以憑借特別簡單的功能,實現七百萬用戶的積累,部分原因就在於沒人跟它爭搶,用戶可選擇的空間太小,小到之前幾乎只有ICQ,最近又多了個TVT。
羅傑·克魯伊夫上任後,調研完只在個人空間里,找到區區數個合適的廣告位,再多容易惹人嫌。
弊端顯而易見,如何變現是個難題。
蘇業豪近期一直在派人尋找合適的游戲開發團隊,同時又關注搜索引擎、瀏覽器、視頻軟體、新聞網站之類,為的就是想辦法將即時聊天軟體積累的客戶,通過引流的方式轉化成公司收入。
一時半會兒還沒頭緒,蘇業豪並不著急,反正投資才是大頭,這邊可以撐一撐。
來到矽谷的第八天。
沒有想像中的大殺四方,公司也沒什麼活。
聽農輕影說想回港城,蘇業豪也覺得繼續在這養老沒意義,索性答應了一起回去……
Ⅲ 三國演義十五回原文翻譯
鍾會分兵漢中道武侯顯聖定軍山
卻說司馬昭謂西曹掾邵悌曰:「朝臣皆言蜀未可伐,是其心怯;若使強戰,必敗之道也。今鍾會獨建伐蜀之策,是其心不怯;心不怯,則破蜀必矣。蜀既破,則蜀人心膽已裂;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會即有異志,蜀人安能助之乎?至若魏人得勝思歸,必不從會而反,更不足慮耳。此言乃吾與汝知之,切不可泄漏。」邵悌拜服。
卻說鍾會下寨已畢,升帳大集諸將聽令。時有監軍衛瓘,護軍胡烈,大將田續、龐會、田章、爰青彡、丘建、夏侯咸、王買、皇甫闓、句安等八十餘員。會曰:「必須一大將為先鋒,逢山開路,遇水疊橋。誰敢當之?」一人應聲曰:「某願往。」會視之,乃虎將許褚之子許儀也。眾皆曰:「非此人不可為先鋒。」會喚許儀曰:「汝乃虎體猿班之將。父子有名;今眾將亦皆保汝。汝可掛先鋒印,領五千馬軍、一千步軍,徑取漢中。兵分三路:汝領中路,出斜谷;左軍出駱谷;右軍出子午谷。此皆崎嶇山險之地,當令軍填平道路,修理橋梁,鑿山破石,勿使阻礙。如違必按軍法。」許儀受命,領兵而進。鍾會隨後提十萬余眾,星夜起程。
卻說鄧艾在隴西,既受伐蜀之詔,一面令司馬望往遏羌人,又遣雍州刺史諸葛緒,天水太守王頎,隴西太守牽弘,金城太守楊欣,各調本部兵前來聽令。比及軍馬雲集,鄧艾夜作一夢:夢見登高山,望漢中,忽於腳下迸出一泉,水勢上涌。須臾驚覺,渾身汗流;遂坐而待旦,乃召護衛爰邵問之。邵素明《周易》,艾備言其夢,邵答曰:「《易》雲:山上有水曰《蹇》。《蹇卦》者:『利西南,不利東北。』孔子雲:『《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將軍此行,必然克蜀;但可惜蹇滯不能還。」艾聞言,愀然不樂。忽鍾會檄文至,約艾起兵,於漢中取齊。艾遂遣雍州刺史諸葛緒,引兵一萬五千,先斷姜維歸路;次遣天水太守王頎,引兵一萬五千,從左攻沓中;隴西太守牽弘,引一萬五千人,從右攻沓中;又遣金城太守楊欣,引一萬五千人,於甘松邀姜維之後。艾自引兵三萬,往來接應。卻說鍾會出師之時,有百官送出城外,旌旗蔽日,鎧甲凝霜,人強馬壯,威風凜然。人皆稱羨,惟有相國參軍劉寔,微笑不語。太尉王祥見寔冷笑,就馬上握其手而問曰:「鍾、鄧二人,此去可平蜀乎?」寔曰:「破蜀必矣。但恐皆不得還都耳。」王祥問其故,劉寔但笑而不答。祥遂不復問。
卻說魏兵既發,早有細作入沓中報知姜維。維即具表申奏後主:「請降詔遣左車騎將軍張翼領兵守護陽安關,右車騎將軍廖化領兵守陰平橋:這二處最為要緊,若失二處,漢中不保矣。一面當遣使入吳求救。臣一面自起沓中之兵拒敵。」時後主改景耀六年為炎興元年,日與宦官黃皓在宮中游樂。忽接姜維之表,即召黃皓問曰:「今魏國遣鍾會、鄧艾大起人馬,分道而來,如之奈何?」皓奏曰:「此乃姜維欲立功名,故上此表。陛下寬心,勿生疑慮。臣聞城中有一師婆,供奉一神,能知吉凶,可召來問之。」後主從其言,於後殿陳設香花紙燭、享祭禮物,令黃皓用小車請入宮中,坐於龍床之上。後主焚香祝畢,師婆忽然披發跣足,就殿上跳躍數十遍,盤旋於案上。皓曰:「此神人降矣。陛下可退左右,親禱之。」後主盡退侍臣,再拜祝之。師婆大叫曰:「吾乃西川土神也。陛下欣樂太平,何為求問他事?數年之後,魏國疆土亦歸陛下矣。陛下切勿憂慮。」言訖,昏倒於地,半晌方蘇。後主大喜,重加賞賜。自此深信師婆之說,遂不聽姜維之言,每日只在宮中飲宴歡樂。姜維累申告急表文,皆被黃皓隱匿,因此誤了大事。卻說鍾會大軍,迤邐望漢中進發。前軍先鋒許儀,要立頭功,先領兵至南鄭關。儀謂部將曰:「過此關即漢中矣。關上不多人馬,我等便可奮力搶關。」眾將領命,一齊並力向前。原來守關蜀將盧遜,早知魏兵將到,先於關前木橋左右,伏下軍士,裝起武侯所遺十矢連弩;比及許儀兵來搶關時,一聲梆子響處,矢石如雨。儀急退時,早射倒數十騎。魏兵大敗。儀回報鍾會。會自提帳下甲士百餘騎來看,果然箭弩一齊射下。會撥馬便回,關上盧遜引五百軍殺下來。會拍馬過橋,橋上土塌,陷住馬蹄,爭些兒掀下馬來。馬掙不起,會棄馬步行;跑下橋時,盧遜趕上,一槍刺來,卻被魏兵中荀愷回身一箭,射盧遜落馬。鍾會麾眾乘勢搶關,關上軍士因有蜀兵在關前,不敢放箭,被鍾會殺散,奪了山關。即以荀愷為護軍,以全副鞍馬鎧甲賜之。
會喚許儀至帳下,責之曰:「汝為先鋒,理合逢山開路,遇水疊橋,專一修理橋梁道路,以便行軍。吾方才到橋上,陷住馬蹄,幾乎墮橋;若非荀愷,吾已被殺矣!汝既違軍令,當按軍法!」叱左右推出斬之。諸將告曰:「其父許褚有功於朝廷,望都督恕之。」會怒曰:「軍法不明,何以令眾?」遂令斬首示眾。諸將無不駭然。時蜀將王含守樂城,蔣斌守漢城,見魏兵勢大,不敢出戰,只閉門自守。鍾會下令曰:「兵貴神速,不可少停。」乃令前軍李輔圍樂城,護軍荀愷圍漢城,自引大軍取陽安關。守關蜀將傅僉與副將蔣舒商議戰守之策,舒曰:「魏兵甚眾,勢不可當,不如堅守為上。」僉曰:「不然。魏兵遠來,必然疲睏,雖多不足懼。我等若不下關戰時,漢、樂二城休矣。」蔣舒默然不答。忽報魏兵大隊已至關前,蔣、傅二人至關上視之。鍾會揚鞭大叫曰:「吾今統十萬之眾到此,如早早出降,各依品級升用;如執迷不降,打破關隘,玉石俱焚!」傅僉大怒,令蔣舒把關,自引三千兵殺下關來。鍾會便走,魏兵盡退。僉乘勢追之,魏兵復合。僉欲退入關時,關上已豎起魏家旗號,只見蔣舒叫曰:「吾已降了魏也!」僉大怒,厲聲罵曰:「忘恩背義之賊,有何面目見天下人乎!」撥回馬復與魏兵接戰。魏兵四面合來,將傅僉圍在垓心。僉左沖右突,往來死戰,不能得脫;所領蜀兵,十傷八九。僉乃仰天嘆曰:「吾生為蜀臣,死亦當為蜀鬼!」乃復拍馬沖殺,身被數槍,血盈袍鎧;坐下馬倒,僉自刎而死。後人有詩嘆曰:「一日抒忠憤,千秋仰義名。寧為傅僉死,不作蔣舒生。」
鍾會得了陽安關,關內所積糧草、軍器極多,大喜,遂犒三軍。是夜,魏兵宿於陽安城中,忽聞西南上喊聲大震。鍾會慌忙出帳視之,絕無動靜。魏軍一夜不敢睡。次夜三更,西南上喊聲又起。鍾會驚疑,向曉,使人探之。回報曰:「遠哨十餘里,並無一人。」會驚疑不定,乃自引數百騎,俱全裝慣帶,望西南巡哨。前至一山,只見殺氣四面突起,愁雲布合,霧鎖山頭。會勒住馬,問向導官曰:「此何山也?」答曰:「此乃定軍山,昔日夏侯淵歿於此處。」會聞之,悵然不樂,遂勒馬而回。轉過山坡,忽然狂風大作,背後數千騎突出,隨風殺來。會大驚,引眾縱馬而走。諸將墜馬者,不計其數。及奔到陽安關時,不曾折一人一騎,只跌損面目,失了頭盔。皆言曰:「但見陰雲中人馬殺來,比及近身,卻不傷人,只是一陣旋風而已。」會問降將蔣舒曰:「定軍山有神廟乎?」舒曰:「並無神廟,惟有諸葛武侯之墓。」會驚曰:「此必武侯顯聖也。吾當親往祭之。」次日,鍾會備祭禮,宰太牢,自到武侯墓前再拜致祭。祭畢,狂風頓息,愁雲四散。忽然清風習習,細雨紛紛。一陣過後,天色晴朗。魏兵大喜,皆拜謝回營。是夜,鍾會在帳中伏幾而寢,忽然一陣清風過處,只見一人,綸巾羽扇,身衣鶴氅,素履皂絛,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長八尺,飄飄然有神仙之概。其人步入帳中,會起身迎之曰:「公何人也?」其人曰:「今早重承見顧。吾有片言相告:雖漢祚已衰,天命難違,然兩川生靈,橫罹兵革,誠可憐憫。汝入境之後,萬勿妄殺生靈。」言訖,拂袖而去。會欲挽留之,忽然驚醒,乃是一夢。會知是武侯之靈,不勝驚異。於是傳令前軍,立一白旗,上書「保國安民」四字;所到之處,如妄殺一人者償命。於是漢中人民,盡皆出城拜迎。會一一撫慰,秋毫無犯。後人有詩贊曰:「數萬陰兵繞定軍,致令鍾會拜靈神。生能決策扶劉氏,死尚遺言保蜀民。」
卻說姜維在沓中,聽知魏兵大至,傳檄廖化、張翼、董厥提兵接應;一面自分兵列將以待之。忽報魏兵至,維引兵迎之。魏陣中為首大將乃天水太守王頎也。頎出馬大呼曰:「吾今大兵百萬,上將千員,分二十路而進,已到成都。汝不思早降,猶欲抗拒,何不知天命耶!」維大怒,挺槍縱馬,直取王頎。戰不三合,頎大敗而走。姜維驅兵追殺至二十里,只聽得金鼓齊鳴,一枝兵擺開,旗上大書「隴西太守牽弘」字樣。維笑曰:「此等鼠輩,非吾敵手!」遂催兵追之。又趕到十里,卻遇鄧艾領兵殺到。兩軍混戰。維抖擻精神,與艾戰有十餘合,不分勝負,後面鑼鼓又鳴。維急退時,後軍報說:「甘松諸寨,盡被金城太守楊欣燒毀了。」維大驚,急令副將虛立旗號,與鄧艾相拒。維自撤後軍,星夜來救甘松,正遇楊欣。欣不敢交戰,望山路而走。維隨後趕來。將至山岩下,岩上木石如雨,維不能前進。比及回到半路,蜀兵已被鄧艾殺敗。魏兵大隊而來,將姜維圍住。
維引眾騎殺出重圍,奔入大寨堅守,以待救兵。忽然流星馬到,報說:「鍾會打破陽安關,守將蔣舒歸降,傅僉戰死,漢中已屬魏矣。樂城守將王含,漢城守將蔣斌,知漢中已失,亦開門而降。胡濟抵敵不住,逃回成都求援去了。」維大驚,即傳令拔寨。
是夜兵至疆川口,前面一軍擺開,為首魏將,乃是金城太守楊欣。維大怒,縱馬交鋒,只一合,楊欣敗走,維拈弓射之,連射三箭皆不中。維轉怒,自折其弓,挺槍趕來。戰馬前失,將維跌在地上。楊欣撥回馬來殺姜維。維躍起身,一槍刺去,正中楊欣馬腦。背後魏兵驟至,救欣去了。維騎上從馬,欲待追時,忽報後面鄧艾兵到。維首尾不能相顧,遂收兵要奪漢中。哨馬報說:「雍州刺史諸葛緒已斷了歸路。」維乃據山險下寨。魏兵屯於陰平橋頭。維進退無路,長嘆曰:「天喪我也!」副將寧隨曰:「魏兵雖斷陰平橋頭,雍州必然兵少,將軍若從孔函谷,徑取雍州,諸葛緒必撤陰平之兵救雍州,將軍卻引兵奔劍閣守之,則漢中可復矣。」維從之,即發兵入孔函谷,詐取雍州。細作報知諸葛緒。緒大驚曰:「雍州是吾合守之地,倘有疏失,朝廷必然問罪。」急撤大兵從南路去救雍州,只留一枝兵守橋頭。姜維入北道,約行三十里,料知魏兵起行,乃勒回兵,後隊作前隊,徑到橋頭,果然魏兵大隊已去,只有些小兵把橋,被維一陣殺散,盡燒其寨柵。諸葛緒聽知橋頭火起,復引兵回,姜維兵已過半日了,因此不敢追趕。卻說姜維引兵過了橋頭,正行之間,前面一軍來到,乃左將軍張翼、右將軍廖化也。維問之,翼曰:「黃皓聽信師巫之言,不肯發兵。翼聞漢中已危,自起兵來時,陽安關已被鍾會所取。今聞將軍受困,特來接應。」遂合兵一處,前赴白水關。化曰:「今四面受敵,糧道不通,不如退守劍閣,再作良圖。」維疑慮未決。忽報鍾會、鄧艾分兵十餘路殺來。維欲與翼、化分兵迎之。化曰:「白水地狹路多,非爭戰之所,不如且退去救劍閣可也;若劍閣一失,是絕路矣。」維從之,遂引兵來投劍閣。將近關前,忽然鼓角齊鳴,喊聲大起,旌旗遍豎,一枝軍把住關口。正是:漢中險峻已無有,劍閣風波又忽生
Ⅳ 閱讀文段
呵呵,要別人替你做題啊?
Ⅳ 陳情表全文翻譯一句一譯是什麼
陳情表全文翻譯一句一譯是。臣李密陳言我因命運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父親就棄我而死去。我四歲的時候,舅父強迫母親改變了守節的志向。我的祖母劉氏,憐憫我年幼喪父,便親自撫養。臣小的時候經常生病,九歲時不能走路。
陳情表全文翻譯
孤獨無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沒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門庭衰微、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兒子。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裡又沒有照應門戶的童僕,生活孤單沒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
但祖母劉氏又早被疾病纏繞,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飯喝葯,從來就沒有離開她。到了晉朝建立,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舉臣為孝廉,後來又有名叫榮的刺史推舉臣為優秀人才。臣因為供奉贍養祖母的事無人承擔,辭謝不接受任命。
朝廷又特地下了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太子的侍從。我憑借卑微低賤的身份,擔當侍奉太子的職務,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所能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推辭不去就職。但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我怠慢不敬。
郡縣長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縣的長官登門督促,比流星墜落還要急迫。我很想奉旨為皇上奔走效勞,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不被允許。我是進退兩難,十分狼狽。我想晉朝是用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舊臣。
尚且還受到憐憫養育,況且我孤單凄苦的程度更為嚴重呢。況且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蜀漢的官,擔任過郎官職務,本來就希望做官顯達,並不顧惜名聲節操。現在我是一個低賤的亡國俘虜,十分卑微淺陋,受到過分提拔,恩寵優厚,怎敢猶豫不決而有非分的企求呢。
只是因為祖母劉氏壽命即將終了,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樣。我如果沒有祖母,無法達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沒有我的照料,也無法度過她的餘生。祖孫二人,互相依靠而維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廢止侍養祖母而遠離,我現在的年齡四十四歲了。
Ⅵ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是誰說的
董遇。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是指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見:知道。古同「現」。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
原文:董遇字季直,性質訥而好學。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雲「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從學者雲:「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實而且很好學。附近的讀書人請他講學,他不肯教,卻對人家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請教的人說:「(您說的有道理),只是苦於沒有時間。」董遇說:「應當用『三餘』時間」。
有人問「三餘」是什麼?董遇說:「三餘就是三種空閑時間。冬天,沒有多少農活。這是一年裡的空閑時間;夜間,不便下地勞動,這是一天里的空閑時間;雨天,不好出門幹活,也是一種空閑時間。」
(6)蜀臣免費閱讀軟體擴展閱讀: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出處是陳壽《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Ⅶ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的寄翻譯是什麼
寄:託付。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意思: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
《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決定北上伐魏、克復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
原文節選: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譯文: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只怕先帝託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實現,以致損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
作品賞析:
此文的語言最顯著的特點是率直質朴,表現懇切忠貞的感情。前人特別指出在六百餘字的篇幅里,先後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報先帝」「忠陛下」思想貫穿全文,處處不忘先帝「遺德」「遺詔」,處處為後主著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興復漢室」的大業。
全文既不藉助於華麗的辭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話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長輩的口吻。清朝丘維屏說「武侯在國,目睹後主聽用嬖昵小人,或難於進言,或言之不省,借出師時叮嚀痛切言之。」
Ⅷ 翻譯 幸親造其廬,必為我致之〈看補充〉
劉勉之,字致中,建州崇安人。自幼強學,日誦數千言。逾冠,以鄉舉詣太
學。時蔡京用事,禁止毋得挾元佑書,自是伊、洛之學不行。勉之求得其書,每
深夜,同捨生皆寐,乃潛抄而默誦之。譙定至京師,勉之聞其從程頤游,邃《易》
學,遂師事之。已而厭科舉業,揖諸生歸,見劉安世、楊時,皆請業焉。及至家,
即邑近郊結草為堂,讀書其中,力耕自給,澹然無求於世。與胡憲、劉子翚相往
來,日以講論切磋為事。
紹興間,中書舍人呂本中疏其行義志業以聞,特召詣闕。秦檜方主和,慮勉
之見上持正論,乃不引見,但令策試後省給札而已。勉之知不與檜合,即謝病歸。
杜門十餘年,學者踵至,隨其材品,為說聖賢教學之門及前言往行之懿。所居有
白水,人號曰白水先生。賢士大夫自趙鼎以下皆敬慕與交。後秦檜益橫,鼎竄死,
諸賢禁錮,勉之竟不復出。
Ⅸ 金庸的《碧血劍》為什麼要叫碧血劍
碧血劍,整個的故事大概就是由金蛇錐金蛇劍而引起的江湖恩怨與朝廷恩怨。金蛇劍原本是五毒教三寶之一,被金蛇郎君盜走,後死於華山的山洞中。 這把劍被袁承志得到,劍刃上有一道碧血,但是這也不是叫它「碧血劍」的原因,只是讀者猜測,書中從未這樣稱呼。 我看《書劍恩仇錄》時,讀到「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總是很喜歡這句,我想,「碧血劍」這個名字,可能就來源於此吧。
但也有讀者認為金庸給小說取名《碧血劍》主要原因是要歌頌遼東督師袁崇煥碧血千秋的精神
但還有的說法是,「萇弘化碧」的典故。
萇弘化碧的典故是這樣子的
萇弘(?-前492年)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劉文公所屬大夫。又稱萇叔。劉氏與晉范氏世為婚姻,在晉卿內訌中幫助范氏,晉卿趙鞅為此來聲討,萇弘被周人殺死。神話傳說其血三年化為碧玉。《漢書·藝文志》「兵陰陽家」有《萇弘》15篇,今佚。《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成玄英疏:「萇弘放歸蜀,自恨忠而遭譖,刳腸而死,蜀人感之,以櫝盛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呂氏春秋》、《左傳》、《國語》、《搜神記》、《拾遺記》等均載其事跡。說法不一,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