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路管理員需要掌握什麼知識
做網路管理員除了考一些相關證書外,我們也需要掌握這些技能:
對於二層交換機,熟練的配置VLAN、二層組播、802.1x認證、STP、MSTP等信息,這些都是常見的操作;
對於三層交換機,學會配置VLANIF介面、靜態路由、OSPF路由、三層組播等信息,能夠完成三層設備的組網;
可靠性方面,二層可靠性要學會配置MSTP,實現負載分擔,三層網可靠性學會VRRP、BFD等協議,知道用在那種場合,如何進行配置以及對正確性進行檢驗。
對常見的Windows server和centos linux操作系統,要學會基本的操作;
搭建web、ftp伺服器,並且能夠適當地進行優化,如果遇到無法訪問等故障時,能夠及時進行排查;
學會手工或者利用開源的軟體對伺服器性能進行實時監控,及時排查故障,伺服器承擔了單位的主要業務,需要實時掌握伺服器的運行狀態。
多看書:對於理論知識要多學一些,tcp/ip協議要爛熟於心,排查網路故障、協議分析還是要靠扎實的理論知識,高工和工程師的很大區別就在於排故能力;另外,我們也可以考一個網路管理員證書,加深理論基礎,備考可以用上學吧網路管理員題庫。
多實踐:理論知識最終要應用到實踐中,對於初學者不可能接觸到大量的網路設備,可以使用華為的eNSP模擬器或者思科的PcaketTracert模擬器進行實踐,需要配置一條內存比較大的電腦。
網路管理員需要掌握和學習的知識比較多,比較雜,很多時候知識量與網路規模有一定的關系,管理幾百台網路設備與管理上萬台網路設備是不同的需求,管理國干網、省干網與管理一個企業網又是不同的需求。
❷ 做為一名網路管理員,應該懂得哪些知識
我以前做過兩年多的網路管理員,我覺得作為網路管理員必須要懂得知識如下:
1,必須會給電腦和伺服器裝系統,這是最基本的。電腦會經常出現問題,重裝系統是經常遇到的事情。
2,必須得懂一下交換機、路由器的基本配置,這樣網路出了問題,可以自己去解決,避免網路故障時間過長。
3,會做成品網線,網路肯定會涉及到網線,給網線做水晶頭也是必須得掌握的。
❸ 作為一個合格的網路管理員要學習哪些東西要學習哪些軟體
網路管理員需要注意的問題 網路管理階層的工作就是保證網路的正常工作,從而使得職工們的工作不被打斷。可問題在於事物並非總是按照理想狀況發展,事實上經常會出現平地起風波的狀況。其間有許多原因,這里我們只討論10種較為常見的網管錯誤。 1.ups(不間斷電源)的使用問題 某商店正在壓榨它的網路系統的最後生命。盡管那台很老的伺服器幾乎難以滿足商店運營的需要,但經營者甚至連更換ups中的電池都不願意,事實上電池每兩年就應該更換一次。終於有一天突然停電了,而這個ups實在是太老了,它已經不能控制伺服器安全關機了。電池能量大部分早已耗盡,所以它也很快沒電了。結果,防控異常情況的控制器沒能起到正常關閉伺服器的作用。 商店每日的正常運轉和交易事宜全靠這個伺服器。修復伺服器花了三天時間,而彌補由此帶來的損失需要花費更長時間。事實上,一個價值僅75美元的電池就能有效避免上述事情的發生。 2. 沒有整理好所需要的東西 一個電話打進公司總部說某個分公司的伺服器出了問題,網路管理員飛奔出辦公室,驅車一小時到達出事地點。結果,他發現操作系統文件被毀壞了一部分,這樣,他所有能做的只有重新安裝操作系統。該分公司的網路管理員一時找不到安裝盤,沒關系,這位總部的管理員有,不過在他的辦公室里——離這里單程一小時、往返兩小時。收拾好一個背包,隨身帶著。所有你可能需要的東西,包括你的用戶所使用的操作系統備份,都應該在背包里放著。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不需要花費些什麼,但在更新操作系統之類的問題上能起到關鍵性作用。 3. 沒有安裝補丁 一個玩具製造商的伺服器連接出了問題,使得全體職員與自己的文件都失去了聯系,生產被迫停止兩天。損失嚴重!一位新近被雇的網路管理員負責解決這個危機。他很快發現以前的網路管理員在三年前安裝系統的時候沒有安裝補丁。 補丁是免費提供的,也許它們不是開放式的,但它們通常是很容易配置,任何一個系統管理員都能夠做到。之前的那位管理員說,因為系統運行得很好,所以不需要打補丁。這種說法顯然是很不負責任的。 4. 備份工作不當 某醫院辦公室存儲了很多醫葯文件和病歷的伺服器出了故障。因為伺服器上沒有信息可以被存取,辦公室的各項運轉基本停止。網路管理員立即拿出一個備份文檔的帶子,試圖修復。當她發現這個帶子是空的時,心沉了下去。 她檢查了另外的備份帶子,居然全是空的!她檢查了辦公室的日誌,發現同僚們兩年來每天都更換備份帶,只是帶子被放進從來沒有安裝備份軟體的伺服器里,沒有人知道備份帶有問題,因為從來沒有人檢查過,而只是兩年內堅持每天更換空白備份帶。這件事使醫院損失慘重。其實只要任何一個資料庫管理員做一個簡單的備份檢查就可以避免這種重大問題的發生了。事實上,他們正在這樣做,每天都是。 5. 劣質的電纜線路工程 一個銀行的網路經常出問題,為此他們專門對配線箱做了檢查,檢查中發現,許多rj-11和rj-12的插頭插進了rj-45插座之內。而且在每一個插座里都插入了一根牙簽,這樣布的電纜線路難怪會出問題。許多網路問題都歸咎於不合適的電纜線路連接,所以,精明的管理者最好讓有經營許可證的、有擔保的並且信得過的電纜線路承包商來架接電纜線路。 6. 設備轉手次數太多,內部構成出問題 一項專業的運動團體買了一個名牌伺服器,但是它剛開始工作時就出問題。該網路管理員向操作系統廠商和硬體廠商提出幫助請求。後來發現,提供這個「名牌」伺服器的轉售商人給這個伺服器配置的是非名牌的內存、非名牌的磁碟控制器,以及非名牌的外置磁碟驅動器,只因為這些組件要便宜一些。該硬體廠商和操作系統廠商拒絕提供支持,因為伺服器被一些非名牌的構件所混淆,其結構不易被鑒定。 7. 沒有簽訂授權合同 某辦公室去年花費大量現金采購了伺服器。該系統有raid 5的冗餘保護, 雙電源和24×7支持,而一年之後,驅動器壞掉了。保證24×7支持的工作人員來了,他打電話給硬體廠商,廠商問他合約號碼是什麼,而該辦公室之前並沒有簽訂授權合同。 「沒關系,」廠商說,「 他們離授權到期還有兩年時間,我將在五六天內給你更換驅動器。」 但是,廠商的寬容是遠遠不夠的,最好保證你有全套24×7支持,去一個辦公用品商店買標簽,在每個標簽上寫上授權合同號碼和技術支持的電話號碼,然後把它們貼在每一台機器上。 8. 沒有建立測試環境 幾年以前,一家軟體發展公司安裝了一個新的工作站,它用的是最快的隨機存取儲存器,最快的硬碟驅動器和最快速的處理器,它將作為董事長的新工作站。在安裝完成後不久,這位董事長接受了來自他最大的合夥人公司的一個請求,用它來測試新的人造宇宙站的通信平台,其結果是藍屏。當他驚訝之餘重新起動計算機時,內部保存的信息什麼都沒有了。在重建系統之後,他又花了四天時間才從那一堆操作指南中擺脫出來。 另外一家公司的董事長比較聰明,建造了一個測試網路。在系統升級之前,他們會在測試網路上做做試驗,一次又一次地找出錯誤, 反復設定網路不斷試驗,直到它完全正確。只有在試驗結果完全正確地情況下,他們才會真正展開系統升級。 第一個公司的董事長再也不把自己的伺服器當測試儀用了。 9.存儲容量計劃不周 某藝術公司五年前買伺服器的時候,該伺服器可以支持六個8g-byte raid array 5 驅動器。為了要節省錢,公司堅持只買四個4g-byte驅動器。網路管理員說, 不久他們會需要較多的空間,公司最終妥協了,多買了兩個驅動器,如此了結了此事。在三年之後他們出現了嚴重的空間不足問題,他們甚至不得不刪除只有50k byte的小文件。他們急需擴大容量,而當時8g-byte的驅動器已經買不到了,更大的伺服器又支持不了。而能解決該問題的一個新的額外子系統將需要比原伺服器更多的錢。這樣,他們只得比計劃的提前兩年更換伺服器。因此,做好存儲容量計劃,會使你節約開支,甚至可能大大延長你的系統壽命。 10.錯誤操作是最大的隱患 下午辦公室的電源突然斷掉了,緊張的辦公室經理認為這會損害他們的兩個伺服器,因此他採取了快速行動——他走過去把伺服器都關掉了。回家時,他還為他的快速行動而自豪。可第二天早晨,當他回到辦公室打開兩個伺服器時,發現裡面內容什麼都沒有了。事實上,昨天當他按下伺服器開關時,伺服器正在進行關鍵文件的復雜更新工作,他中止一台伺服器的工作時影響了另一台伺服器關鍵性資料庫的存檔。結果修復網路工作花了兩天時間。 網路管理員優化網路的七條思路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網路的速度與性能,一直是企業網路管理者們所關注的問題。本文將圍繞如何進一步提升網路的速度與性能這一問題,給出業內資深人士和網路專家的七條建議。 使用巨型數據包 使用巨型數據包技術可使網路獲得性能上的提升,支持巨型數據包的交換機和網路介面卡可以處理最大長度超過IEEE標准(1.5k bits)的數據包,一些設備支持長度超過9k bits的數據包,但在巨型數據包長度方面還沒有統一的標准。業內人士指出,對於吉比特網和10G網這樣的高速乙太網來說,使用巨型數據包技術更為有效,包括3Com、Cisco,Extreme Networks等等的很多廠商已經提供支持這一技術的產品。使用這一技術的網路要將交換機設置為巨型數據包模式,並且必須使用同一廠商的產品,否則就有可能出現數據包丟失或被分解等問題。同時,專家建議,巨型數據包技術的使用范圍應該受到限制,比如只在伺服器對伺服器的文件傳輸或備份工作這樣的網路連接上使用該技術。 檢查網路連線 網路性能的下降也許因為簡單的物理連接問題,但是網路管理員不能忽視這些問題,因為電纜或連接器的損壞也許只會導致數據包的丟失而不會使網路徹底癱瘓,所以這樣的問題更加隱蔽。可以使用網路嗅探器來發現不正常的數據包重傳,而這往往是電纜發生問題的徵兆。環境因素也可能造成網路性能的下降,比如在電梯或供熱系統附近的電纜,在傳輸數據的時候會受到電磁場的影響。專家建議,給處於這樣環境中的電纜加裝防護外殼,同時最好將網路中的所有電纜都升級到5類線或6類線。 使用全雙工模式 網路連接兩端的網卡都處於全雙工模式時性能最高,而PC上的網卡很容易通過軟體被用戶無意或有意的設置為半雙工模式。監視連接速度對於查出兩個埠的雙工設置是否匹配是很重要的。專家建議,採用一種名為Multi-router Traffic Grapher的軟體來監視網路連接的性能,以確定兩端都打開了全雙工設置。 使用Layer 3交換 提升網路性能的一種途徑是在與桌面機器相連的交換機上實現Layer 3交換。很多交換機都提供LAN邊緣交換機具有的IP路由能力和基於Layer 3交換的QoS。擁有Layer 3交換能力,交換機就不會將每個數據包都發送到路由器,比如兩個位於不同虛擬區域網的節點連接在同一交換機上,Layer 3邊緣交換機可對這兩個節點間的通信業務進行路由。 增加路由控制 在擁有超過一條網際網路連接的站點實現路由控制或路由優化,這是一種被稱為多宿主主機(Multi-Homing)的配置。站點的路由控制設備作為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連接到網路,BGP是一種路由機制,用以確定使用哪一條網際網路連接。這種選擇是根據哪一條連接將使用最少的路由器跳數到達目的地來決定的。路由控制更可以根據性能與價格的綜合影響因素來選擇最佳的路由,這一點比BGP做得還要好。 採用數據包整形 數據包整形器將網路通信業務依其重要性的不同放入隊列中,比如關鍵應用和對延遲敏感的應用程序將獲得更高的優先權。這可以通過限制某些應用程序所佔的帶寬或阻止某些應用程序來實現。 使用壓縮技術 在連接到WAN兩端的站點上安置壓縮裝備來掃描通信業務,其原理是將重復的模式用較短的模式來代替,以減少需要通過WAN傳輸的位元組數,這樣可以更為充分地利用有限的帶寬。另外,使用SSL層的加速程序,可以通過壓縮技術減少傳輸網頁內容的位元組數和除去重建網頁所不需要的數據來加速網際網路SSL的傳輸,同時也可以降低應用程序伺服器要處理的TCP連接請求的數目。
❹ 想成為一名網路管理員大概都需要學些什麼
我沒做過網管,不是太清楚地,從網上給你找了一點,你參考一下吧。
假設你去應聘網管的職位,你回答的要點包括:
1、能獨立建網,包括Linux網路;
2、知道Exchange、Notes、Samba等等一系列常用軟體的安裝與調試;
3、知道如何部署區域網防毒軟體;
4、PC裝機和解決故障能力一流;
5、有處理廣播風暴經驗;
6、玩轉各類品牌和檔次的伺服器,加硬碟加內存加CPU都不需要廠方客服;
7、會架設Web發布網站,包括安裝Web Server和Application Server及任何有說明書的東東;
8、對了,還有防火牆、路由器、備份機、SSL加速器、緩存伺服器等等,都需要報出市場常見的品牌和優缺點;
9、熟練使用Sniffer等網路管理軟體,legado等備份軟體;
10、懂得把所有員工電腦的Administrator許可權密碼改掉,只告訴老闆;
11、隨手可以拿出一張《網管日常例行檢查項目清單》,那樣你有希望當網管的頭;
12、會部署無線區域網,這個是比較時髦的東東;
13、還有,會資料庫的安裝和管理(半個DBA水平);
我只想到這么多了,申明本人不是網管,上述內容是我公司網管會的,餘下內容請大蝦們補充,大家共同打造一個「超級網管資質要求」來。
1.網路環境的搭建(連網,拓撲結構,交換機,路由器等,主要是要能組建網路,對這些的原理有一定的理解)
2.系統設置與管理(比如W2000,LINUX)
3.服務管理(比如FTP,WEB,MAIL的設置與管理)
4.資料庫管理(SQL ,ORACLE等)
5.安全問題(攻擊)
最好有一定的編程經驗,對項目管理有一定了解。
我說的這些是針對目前的中國現狀,如果按理論,就要分工很多了。
❺ 考初級網路管理員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啊
網路管理員必須掌握的知識
學習內容:
第一部分:計算機結構及工作原理、各種零配件的性能參數及主流品牌、計算機硬體的組裝,CMOS設置,硬碟的分區,格式化、Windows98/2000/XP的安裝、硬體驅動
程序和應用程序的安裝、Windows注冊表的結構,備份及應用、Windows的內核:CPU、內存、硬碟等分配、軟硬體系統的優化設置,整機性能評測、計算機病毒的原理及防治、常見軟硬體故障的原因,現象及解決、正確分辨市場假貨 、水貨,軟硬體產品的銷售技巧。
第二部分:網路的基本構成,發展和拓撲設計,10BASE-T區域網的構建與實現,以及各種伺服器的結構與特徵,乙太網對等網等各種方式。TCP/IP的四層模型與OSI七層模型的異同,TCP/IP協議剖析,如何設置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區分子網和網段及集線器,交換機和路由器,RJ45網線製作和種網吧的組建及維護,NT、WIN2000server、Linux伺服器的搭建,98對等網的組建與調試和代理伺服器的設置
第三部分:Win2000配置,用戶及許可權、文件及文件夾的管理,新特性活動目錄的管理,組策略。網路資源的監控、系統環境的設置、磁碟系統的管理。Web、Ftp、DNS、DHCP、WINS等伺服器的安裝配置及管理。利用Exchange郵件 伺服器軟體實現企業內部個人郵件信箱伺服器、公告欄伺服器、網站收發電子郵件伺服器、聊天伺服器的建立和管理。SQL Server中資料庫的創建、表的創建及發布、資料庫的備份及恢復、表的導入及導出等一系列維護和管理方法。代理伺服器基本原理。利用Microsoft Proxy為例實現代理伺服器的設置及管理。
第四部分:代理伺服器基本原理。利用Microsoft Proxy為例實現代理伺服器的設置及管理。流行網管軟體Cisco Work2000的配置、使用和管理技巧,在一台監控計算機上管理
網路中所有的路由器和交換機,實時監控網路流量,及時發現網路問題。路由與交換技術:路由原理的講解,並通過對路由器配置實例的學習掌握Cisco路由器的常用配置命令及配
置。交換原理的講 解,通過對交換機配置實例的學習掌握交換機的常用配置命令及配置。
第五部分:系統進行手工定製、系統性能檢測管理、內核設置與編譯。ftp服務與Samba服務,其它服務,如,DHCP、NFS等。Web網路服務。包括:Apache服務的配置使用及安全設置。其它web服務軟體的介紹。DNS技術及應用。一些 簡單的路由技術一些簡單的負載均衡技術。Mail網路服務。包括:sendmail的配置與使用,Qmail的配置與使用。一些mail客戶端程序的使用
第六部分:網路安全的基本概述,網路協議的介紹,常規加密的基本知識,公鑰密鑰加密的基本知識及數字簽名,身份難驗證,用PGP及數字證書進行郵件加密實驗,全面講述在環境下實施網路安全對策,Windows98下各種漏洞、攻擊類型和防禦方法及 安全配置方案(系統安全、IE安全、Outlook的安全等)。結合黑客攻擊過程全面講述在
WindowsNT環境下實施網路安全對策。WindowsNT下各種漏洞、攻擊類型和防禦方法及安全配置方案,全面講述在Windows2000環境下實施網路安全對策,Windows系統的日誌安全、WEB安全,軟體防火牆的實施。Windows20 00下各種漏洞、攻擊類型和防禦方法及安全配置方案。
第七部分:Linux管理員部分
一、 基本應用
1、 GNU/linux介紹、Redhat Linux的安裝。
2、 系統知識(shell、文件系統、管道與重定向、進程概念)、常用系統命令介紹(ls、cp、mkdir、rm、vi、man、chmod等)
3、 基本系統管理(包括:系統啟動過程介紹、磁碟管理、用戶管理、日誌查看、tar/gz包的使用、rpm軟體包管理等。
二、 基本系統服務(包括:圖形終端、基本網路服務)(9個課時)
1、 圖形終端(即,x-window)的配置與使用。圍繞KDE和(或)GNOME,展示UNIX系統的友好界面。
2、 簡單的shell教本編寫方法,環境變數
3、 Linux下IP網路的基本配置(IP地址、網關、名字)
4、 Linux下的網路服務的配置與使用(包括ftp、DNS、Apache、Sendmail、samba的基本配置)。基於RedHat的setup和linuxconf進行介紹。Webmin管理工具的介紹。
三、 Prerequisite(背景課程)
1、 前言
2、 高級系統管理。包括:系統進行手工定製(inetd,service,ntsysv)、系統性能檢測管理(ps,top,tail,dmesg,/proc)。
3、 內核設置與編譯。
四、 高級網路應用
1、 ftp服務與Samba服務,其它服務,如,DHCP、NFS等。
2、 Web網路服務。包括:Apache服務的配置使用及安全設置。其它web服務軟體的介紹。DNS技術及應用。
3、 一些簡單的路由技術
4、 一些簡單的負載均衡技術。
5、 Mail網路服務。包括:sendmail的配置與使用,Qmail的配置與使用。一些mail客戶端程序的使用。
五、 系統網路安全
1、 包過濾防火牆的理論與應用(NAT技術、內核構架、Ipchains/Iptable的使用),其它非核心態防火牆的介紹。
2、 系統安全。SSH的配置與使用。入侵檢測系統及Checkpoint技術與應用
3、 VPN(虛擬網關)的理論與應用。包括:Ipsec、PPTP、認證、密鑰交換協議等技術。
六、 總結
混合構建一個安全的網路服務系統。 來源: http://tieba..com/f?kz=209342131
❻ 我想做一名網路管理員,但是我現在只是電腦辦公軟體上懂些,現在急需學些什麼好呢
計算機的日常維護修理,比如最典型的殺毒 系統打補丁,安裝驅動,各種維護軟體或相關軟體,對計算機硬體組裝也要會,不知道你工作是什麼環境,一般小地方懂簡單的區域網相關知識就夠了,如果是大公司還要懂得一些伺服器相關知識這個是個難點而且一旦出問題影響比較大,其他的東西在日常也可以漫漫積累。
很多公司對網路管理員的工作分的不是很細總之日常能用到的東西差不多都要知道一些,很雜的。
❼ 網路管理員需要學些什麼東西
一個成功網路管理員必備的「硬體」素質
隨著計算機與IT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網路已經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幾乎與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息息相關.
從企業區域網(包括有線和無線)的規劃、組建、運行和升級維護,到企業網站(包括web、ftp以及Email等服務)的發布運行; 從網路安全的管理到資料庫管理、存儲管理以及網路和人員管理等制度建立;從網路設備到伺服器、工作站(PC機)的運行管理;從網線的製作到操作系統(伺服器和PC機)的安裝等工作,也許都和我們網管員的工作相關聯。
因此網管員(網路管理員)工作任務:全面管理網路是網路高效運行的前提和保障,管理的對象不僅指網路鏈路的暢通,伺服器的正常運行等硬體因素,更包括網路應用、數據流轉等軟體因素。
網路管理者必須時刻關注本企業的網路運行,關心企業對網路的應用,讓網路能夠隨時滿足企業的需求,跟上並且引導企業的發展。下面我們就和大家一起探討成功網管員必備「硬體」素質。
作為網路管理員,需要親自動手的時候非常多。不僅要親自搭建網路和網路服務,而且還必須對交換機和路由器進行設置。雖然布線工程通常都是由網路公司實施,但往往由於新增設備或網路拓撲結果發生變化,而需要做一些網線跳線、壓制一些模塊,甚至做一些簡單的綜合布線。
另外,計算機硬體和網路設備的升級(比如增加硬碟、內存和CPU等)也往往需要管理員親自動手。而安裝操作系統、應用軟體和硬體驅動程序等工作更是網路管理員的必修課。所以,網路管理員必須擁有一雙靈巧的手,具備很強的動手能力。
網路管理員必須具有非常敏銳的觀察能力,特別是在調試程序或發生軟硬體故障時。出錯信息、計算機的鳴叫、指示燈的閃爍狀態和顯示顏色等,都會從一個側面提示可能導致故障的原因。對故障現象觀察得越細致。越全面,排除故障的機會也就越大。另外,通過及時觀察,還可以及時排除潛在的網路隱患。
網路管理員幾乎每日都要接觸網路設備和伺服器等硬體,因此成功網管員除了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更新自身知識結構外,還需要掌握有關網路的硬體知識。下面列出了常用的硬體方面的知識內容。
1、伺服器與工作站
伺服器是網路的中樞和信息化的核心,伺服器是一種高性能的計算機,它的構成諸如有CPU(中央處理器)、內存、硬碟、各種匯流排等等,能夠提供各種共享服務(網路、Web應用、資料庫、文件、列印等)以及其他方面的高性能應用,它的高性能主要體現在高速度的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外部數據吞吐能力等方面。
目前國外的伺服器有IBM、HP、SUN和DELL等品牌,國內的伺服器有浪潮、聯想、曙光等品牌。
工作站,英文名稱為Workstation,是一種以個人計算機和分布式網路計算為基礎,主要面向專業應用領域。工作站根據軟、硬體平台的不同,一般分為基於RISC(精簡指令系統)架構的UNIX系統工作站和基於Windows、Intel的PC工作站。
UNIX工作站是一種高性能的專業工作站,具有強大的處理器(以前多採用RISC晶元)和優化的內存、I/O(輸入/輸出)、圖形子系統,使用專有的處理器(Alpha、MIPS、Power等)、內存以及圖形等硬體系統,專有的UNIX操作系統,針對特定硬體平台的應用軟體,彼此互不兼容。
PC工作站則是基於高性能的X86處理器之上,使用穩定的Windows NT及Windows2000、WINDOWS XP等操作系統,採用符合專業圖形標准(OpenGL)的圖形系統,再加上高性能的存儲、I/O(輸入/輸出)、網路等子系統,來滿足專業軟體運行的要求。以Windows 2000/XP/NT為架構的工作站採用的是標准、開放的系統平台,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擁有成本。
目前,許多廠商都推出了適合不同用戶群體的工作站,比如IBM、DELL(戴爾)、HP(惠普)等。
伺服器和工作站系統的安裝、配置、運行與維護,也是成功網管員必須要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
2、路由器
路由器是網路中進行網間連接的關鍵設備,作為不同網路之間互相連接的樞紐,路由器系統構成了基於TCP/IP的國際互聯網Internet的主體節點,也可以說,路由器構建了Internet的骨架,它的處理速度和可靠性則直接影響著網路互連的質量。
配置路由器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路由器的配置埠,利用微機或終端來配置,二是利用網路通過Telnet命令來配置。不過,要採用第二種方法的前提是用戶已經正確配置了路由器各介面的IP地址;所以第一種方法更具有通用性。
目前,生產路由器的廠商,國外主要有CISCO(思科)公司、北電網路等,國內廠商包括華為等。作為網管員來說,必須要能掌握各廠家路由器安裝與調試,這是成功網管員必須要具備的素質之一。
3、交換機與集線器(HUB)
交換機的英文名稱之為「Switch」,它是集線器的升級換代產品,從外觀上來看,它與集線器基本上沒有多大區別,都是帶有多個埠的長方體。交換機是按照通信兩端傳輸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設備自動完成的方法把要傳輸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應路由上的技術統稱。
交換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編址、網路拓撲結構、錯誤校驗、幀序列以及流量控制。目前一些高檔交換機還具備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對VLAN (虛擬區域網)的支持、對鏈路匯聚的支持,甚至有的還具有路由和防火牆的功能。
交換機是一種基於MAC地址識別,能完成封裝轉發數據包功能的網路設備。目前,主流的交換機廠商以國外的CISCO(思科)、3COM、安奈特為代表,國內主要有華為、D-LINK等。
集線器的英文稱為「Hub」,集線器的主要功能是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擴大網路的傳輸距離,同時把所有節點集中在以它為中心的節點上。集線器屬於純硬體網路底層設備,基本上不具有類似於交換機的"智能記憶"能力和"學習"能力。它也不具備交換機所具有的MAC地址表,所以它發送數據時都是沒有針對性的,而是採用廣播方式發送。
掌握交換機的安裝與配置,以及交換機故障日常處理方法,也是成功網管員必須要具備的素質之一。
4、防火牆與入侵檢測系統(IDS)
防火牆的英文名為「FireWall」,它是目前一種最重要的網路防護設備。從專業角度講,防火牆是位於兩個(或多個)網路間,實施網路之間訪問控制的一組組件集合。防火牆可以使企業內部區域網(LAN)網路與Internet之間或者與其他外部網路互相隔離、限制網路互訪用來保護內部網路。
目前國內的防火牆幾乎被國外的品牌占據了一半的市場,國外品牌的優勢主要是在技術和知名度上比國內產品高。而國內防火牆廠商對國內用戶了解更加透徹,價格上也更具有優勢。
防火牆產品中,國外主流廠商為思科(Cisco)、CheckPoint、 NetScreen等,國內主流廠商為東軟、天融信、聯想、方正等,它們都提供不同級別的防火牆產品。
入侵檢測系統(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專業上講就是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對網路、系統的運行狀況進行監視,盡可能發現各種攻擊企圖、攻擊行為或者攻擊結果,以保證網路系統資源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本質上,入侵檢測系統是一個典型的"窺探設備"。它不跨接多個物理網段(通常只有一個監聽埠),無須轉發任何流量,而只需要在網路上被動的、無聲息的收集它所關心的報文即可。
作為網路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防火牆和IDS是我們日常使用最多的安全設備,因此掌握防火牆和IDS的安裝、配置和應用是成功網管員必須要具備的素質之一。
5、其他硬體設備
在綜合布線設備中,除了最為主要的傳輸介質,如雙絞線和光纖線纜等以外,還有很多的布線設備在使用。常用的有RJ45插頭、信息插座、配線架、光纖連接器、剝線鉗、打線鉗、網線鉗、網線模塊以及測線儀器等,網管員必須學會熟練操作使用。
在網路存儲中,磁碟陣列是一種把若干硬磁碟驅動器按照一定要求組成一個整體,整個磁碟陣列由陣列控制器管理的系統。磁帶庫是像自動載入磁帶機一樣的基於磁帶的備份系統,磁帶庫由多個驅動器、多個槽、機械手臂組成,並可由機械手臂自動實現磁帶的拆卸和裝填。
它能夠提供同樣的基本自動備份和數據恢復功能,但同時具有更先進的技術特點。掌握網路存儲設備的安裝、操作使用也是網管員必須要學會的。
在架構無線區域網時,對無線路由器、無線網路橋接器AP、無線網卡、天線等無線區域網產品進行安裝、調試和應用操作。
總之,作為一個成功網管員必須對各種網路設備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在具體對待每一個網路產品的使用則要認真仔細,在一定的網路環境中確保設備的正常穩定運行,因此經過努力學習,善於實踐,勤於總結,網管員必須要有「廣」而「專」的素質,只有這樣才能一個真正成功網管員。
滿意請採納。
❽ 網路管理員需要學些什麼
下邊這個可以參考,但是不全的,真的想做的話,要去學一下硬體吧,組裝.伺服器配置也要會的.一會半會說不完的.多看教程吧.
網路管理員主要職責有一下7項:
1 基礎設施管理
(1)確保網路通信傳輸暢通;
(2)掌握主幹設備的配置情況及配置參數變更情況,備份各個設備的配置文件;
(3)對運行關鍵業務網路的主幹設備配備相應的備份設備,並配置為熱後備設備;
(4)負責網路布線配線架的管理,確保配線的合理有序;
(5)掌握用戶端設備接入網路的情況,以便發現問題時可迅速定位;
(6)採取技術措施,對網路內經常出現的用戶需要變更位置和部門的情況進行管;
(7)掌握與外部網路的連接配置,監督網路通信狀況,發現問題後與有關機構及時聯系;
(8)實時監控整個區域網的運轉和網路通信流量情況;
(9)制定、發布網路基礎設施使用管理辦法並監督執行情況。
2 操作系統管理
(1)在網路操作系統配置完成並投入正常運行後,為了確保網路操作系統工作正常,網路管理員首先應該能夠熟練的利用系統提供的各種管理工具軟體,實時監督系統的運轉情況,及時發現故障徵兆並進行處理。
(2)在網路運行過程中,網路管理員應隨時掌握網路系統配置情況及配置參數變更情況,對配置參數進行備份。網路管理員還應該做到隨著系統環境的變化、業務發展需要和用戶需求,動態調整系統配置參數,優化系統性能。
(3)網路管理員應為關鍵的網路操作系統伺服器建立熱備份系統,做好防災准備。
3 應用系統管理
(1) 確保各種網路應用服務運行的不間斷性和工作性能的良好性,出現故障時應將故障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2) 對於要求不可中斷的關鍵型網路應用系統,除了在軟體手段上要掌握、備份系統參數和定期備份系統業務數據外,必要時在硬體手段上還要建立和配置系統的熱備份。
(3) 對於用戶訪問頻率高、系統負荷的網路應用服務,必要時網路管理員還應該採取分擔的技術措施。
4 用戶服務與管理
(1) 用戶的開戶與撤銷;
(2) 用戶組的設置與管理;
(3) 用戶可用服務與資源的的許可權管理和配額管理;
(4) 用戶計費管理;
(5) 包括用戶桌面聯網計算機的技術支持服務和用戶技術培訓服務的用戶端支持服務。
5 安全保密管理
(1) 安全與保密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安全主要指防止外部對網路的攻擊和入侵,保密主要指防止網路內部信息的泄漏。
(2) 對於普通級別的網路,網路管理員的任務主要是配置管理好系統防火牆。為了能夠及時發現和阻止網路黑客的攻擊,可以加配入侵檢測系統對關鍵服務提供安全保護。
(3) 對於安全保密級別要求高的網路,網路管理員除了應該採取上述措施外,還應該配備網路安全漏洞掃描系統,並對關鍵的網路伺服器採取容災的技術手段。
(4) 更嚴格的涉密計算機網路,還要求在物理上與外部公共計算機網路絕對隔離,對安置涉密網路計算機和網路主幹設備的房間要採取安全措施,管理和控制人員的進出,對涉密網路用戶的工作情況要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控。
6 信息存儲備份管理
(1) 採取一切可能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保護網路中的信息安全。
(2) 對於實時工作級別要求不高的系統和數據,最低限度網路管理員也應該進行定期手工操作備份。
(3) 對於關鍵業務服務系統和實時性要求高的數據和信息,網路管理員應該建立存儲備份系統,進行集中式的備份管理。
(4) 最後將備份數據隨時保存在安全地點更是非常重要。
7 機房管理
(1) 掌握機房數據通信電纜布線情況,在增減設備時確保布線合理,管理維護方便;
(2) 掌管機房設備供電線路安排,在增減設備時注意負載的合理配置;
(3) 管理網路機房的溫度、濕度和通風狀況,提供適合的工作環境;
(4) 確保網路機房內各種設備的正常運轉;
(5) 確保網路機房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火警監測系統工作正常,滅火措施有效;
(6) 採取措施,在外部供電意外中斷和恢復時,實現在無人值守情況下保證網路設備安全運行;
(7) 保持機房整潔有序,按時記錄網路機房運行日誌,制定網路機房管理制度並監督執行。
❾ 網路管理員,常用的網路配置工具有哪些
網路管理的工作主要分為:維護公司計算機硬體,搭建與配備計算機網路,根據需求設計網路方案。網路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故障與原因關系復雜,既可能是一因多果,也可能是一果多因。一旦出了問題,網路管理員就要盡快地恢復正常,壓力很大。平時的工作大都是例行公事,極為枯燥,並且加班加點也是家常便飯。網路管理員行業對網路管理員的要求基本就是大而全,不需要精通,但什麼都得懂一些。一個合格的網路管理員最好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路設備、網路管理、網路安全、應用開發等六個方面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應手,游刃有餘。
❿ 一個網路管理員需要懂什麼軟體
希賽小編為您解答:
一個成功網路管理員必備的「硬體」素質
隨著計算機與IT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網路已經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幾乎與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息息相關.
從企業區域網(包括有線和無線)的規劃、組建、運行和升級維護,到企業網站(包括web、ftp以及Email等服務)的發布運行; 從網路安全的管理到資料庫管理、存儲管理以及網路和人員管理等制度建立;從網路設備到伺服器、工作站(PC機)的運行管理;從網線的製作到操作系統(伺服器和PC機)的安裝等工作,也許都和我們網管員的工作相關聯。
因此網管員(網路管理員)工作任務:全面管理網路是網路高效運行的前提和保障,管理的對象不僅指網路鏈路的暢通,伺服器的正常運行等硬體因素,更包括網路應用、數據流轉等軟體因素。
網路管理者必須時刻關注本企業的網路運行,關心企業對網路的應用,讓網路能夠隨時滿足企業的需求,跟上並且引導企業的發展。下面我們就和大家一起探討成功網管員必備「硬體」素質。
作為網路管理員,需要親自動手的時候非常多。不僅要親自搭建網路和網路服務,而且還必須對交換機和路由器進行設置。雖然布線工程通常都是由網路公司實施,但往往由於新增設備或網路拓撲結果發生變化,而需要做一些網線跳線、壓制一些模塊,甚至做一些簡單的綜合布線。
另外,計算機硬體和網路設備的升級(比如增加硬碟、內存和CPU等)也往往需要管理員親自動手。而安裝操作系統、應用軟體和硬體驅動程序等工作更是網路管理員的必修課。所以,網路管理員必須擁有一雙靈巧的手,具備很強的動手能力。
網路管理員必須具有非常敏銳的觀察能力,特別是在調試程序或發生軟硬體故障時。出錯信息、計算機的鳴叫、指示燈的閃爍狀態和顯示顏色等,都會從一個側面提示可能導致故障的原因。對故障現象觀察得越細致。越全面,排除故障的機會也就越大。另外,通過及時觀察,還可以及時排除潛在的網路隱患。
網路管理員幾乎每日都要接觸網路設備和伺服器等硬體,因此成功網管員除了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更新自身知識結構外,還需要掌握有關網路的硬體知識。下面列出了常用的硬體方面的知識內容。
1、伺服器與工作站
伺服器是網路的中樞和信息化的核心,伺服器是一種高性能的計算機,它的構成諸如有CPU(中央處理器)、內存、硬碟、各種匯流排等等,能夠提供各種共享服務(網路、Web應用、資料庫、文件、列印等)以及其他方面的高性能應用,它的高性能主要體現在高速度的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外部數據吞吐能力等方面。
目前國外的伺服器有IBM、HP、SUN和DELL等品牌,國內的伺服器有浪潮、聯想、曙光等品牌。
工作站,英文名稱為Workstation,是一種以個人計算機和分布式網路計算為基礎,主要面向專業應用領域。工作站根據軟、硬體平台的不同,一般分為基於RISC(精簡指令系統)架構的UNIX系統工作站和基於Windows、Intel的PC工作站。
UNIX工作站是一種高性能的專業工作站,具有強大的處理器(以前多採用RISC晶元)和優化的內存、I/O(輸入/輸出)、圖形子系統,使用專有的處理器(Alpha、MIPS、Power等)、內存以及圖形等硬體系統,專有的UNIX操作系統,針對特定硬體平台的應用軟體,彼此互不兼容。
PC工作站則是基於高性能的X86處理器之上,使用穩定的Windows NT及Windows2000、WINDOWS XP等操作系統,採用符合專業圖形標准(OpenGL)的圖形系統,再加上高性能的存儲、I/O(輸入/輸出)、網路等子系統,來滿足專業軟體運行的要求。以Windows 2000/XP/NT為架構的工作站採用的是標准、開放的系統平台,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擁有成本。
目前,許多廠商都推出了適合不同用戶群體的工作站,比如IBM、DELL(戴爾)、HP(惠普)等。
伺服器和工作站系統的安裝、配置、運行與維護,也是成功網管員必須要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
2、路由器
路由器是網路中進行網間連接的關鍵設備,作為不同網路之間互相連接的樞紐,路由器系統構成了基於TCP/IP的國際互聯網Internet的主體節點,也可以說,路由器構建了Internet的骨架,它的處理速度和可靠性則直接影響著網路互連的質量。
配置路由器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路由器的配置埠,利用微機或終端來配置,二是利用網路通過Telnet命令來配置。不過,要採用第二種方法的前提是用戶已經正確配置了路由器各介面的IP地址;所以第一種方法更具有通用性。
目前,生產路由器的廠商,國外主要有CISCO(思科)公司、北電網路等,國內廠商包括華為等。作為網管員來說,必須要能掌握各廠家路由器安裝與調試,這是成功網管員必須要具備的素質之一。
3、交換機與集線器(HUB)
交換機的英文名稱之為「Switch」,它是集線器的升級換代產品,從外觀上來看,它與集線器基本上沒有多大區別,都是帶有多個埠的長方體。交換機是按照通信兩端傳輸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設備自動完成的方法把要傳輸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應路由上的技術統稱。
交換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編址、網路拓撲結構、錯誤校驗、幀序列以及流量控制。目前一些高檔交換機還具備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對VLAN (虛擬區域網)的支持、對鏈路匯聚的支持,甚至有的還具有路由和防火牆的功能。
交換機是一種基於MAC地址識別,能完成封裝轉發數據包功能的網路設備。目前,主流的交換機廠商以國外的CISCO(思科)、3COM、安奈特為代表,國內主要有華為、D-LINK等。
集線器的英文稱為「Hub」,集線器的主要功能是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擴大網路的傳輸距離,同時把所有節點集中在以它為中心的節點上。集線器屬於純硬體網路底層設備,基本上不具有類似於交換機的"智能記憶"能力和"學習"能力。它也不具備交換機所具有的MAC地址表,所以它發送數據時都是沒有針對性的,而是採用廣播方式發送。
掌握交換機的安裝與配置,以及交換機故障日常處理方法,也是成功網管員必須要具備的素質之一。
4、防火牆與入侵檢測系統(IDS)
防火牆的英文名為「FireWall」,它是目前一種最重要的網路防護設備。從專業角度講,防火牆是位於兩個(或多個)網路間,實施網路之間訪問控制的一組組件集合。防火牆可以使企業內部區域網(LAN)網路與Internet之間或者與其他外部網路互相隔離、限制網路互訪用來保護內部網路。
目前國內的防火牆幾乎被國外的品牌占據了一半的市場,國外品牌的優勢主要是在技術和知名度上比國內產品高。而國內防火牆廠商對國內用戶了解更加透徹,價格上也更具有優勢。
防火牆產品中,國外主流廠商為思科(Cisco)、CheckPoint、 NetScreen等,國內主流廠商為東軟、天融信、聯想、方正等,它們都提供不同級別的防火牆產品。
入侵檢測系統(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專業上講就是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對網路、系統的運行狀況進行監視,盡可能發現各種攻擊企圖、攻擊行為或者攻擊結果,以保證網路系統資源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本質上,入侵檢測系統是一個典型的"窺探設備"。它不跨接多個物理網段(通常只有一個監聽埠),無須轉發任何流量,而只需要在網路上被動的、無聲息的收集它所關心的報文即可。
作為網路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防火牆和IDS是我們日常使用最多的安全設備,因此掌握防火牆和IDS的安裝、配置和應用是成功網管員必須要具備的素質之一。
5、其他硬體設備
在綜合布線設備中,除了最為主要的傳輸介質,如雙絞線和光纖線纜等以外,還有很多的布線設備在使用。常用的有RJ45插頭、信息插座、配線架、光纖連接器、剝線鉗、打線鉗、網線鉗、網線模塊以及測線儀器等,網管員必須學會熟練操作使用。
在網路存儲中,磁碟陣列是一種把若干硬磁碟驅動器按照一定要求組成一個整體,整個磁碟陣列由陣列控制器管理的系統。磁帶庫是像自動載入磁帶機一樣的基於磁帶的備份系統,磁帶庫由多個驅動器、多個槽、機械手臂組成,並可由機械手臂自動實現磁帶的拆卸和裝填。
它能夠提供同樣的基本自動備份和數據恢復功能,但同時具有更先進的技術特點。掌握網路存儲設備的安裝、操作使用也是網管員必須要學會的。
在架構無線區域網時,對無線路由器、無線網路橋接器AP、無線網卡、天線等無線區域網產品進行安裝、調試和應用操作。
總之,作為一個成功網管員必須對各種網路設備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在具體對待每一個網路產品的使用則要認真仔細,在一定的網路環境中確保設備的正常穩定運行,因此經過努力學習,善於實踐,勤於總結,網管員必須要有「廣」而「專」的素質,只有這樣才能一個真正成功網管員。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