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員工應採取哪些措施,防範軟體版權侵權風險
公司員工應採取以下措施,防範軟體版權侵權風險:
1、對公司員工進行有關知識產權的普法教育,使員工對使用盜版軟體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有比較清楚的認識, 只有普遍提高公司員工的版權意識,公司才能有效地杜絕使用盜版軟體;
2、主動對公司使用軟體的情況進行全面自查,看是否存在使用盜版軟體的情形,如果在公司的電腦中確實安裝有盜版軟體,可先對不同類型的盜版軟體的使用情況進行登記、分類;
3、尋求比較少的投資盡快實現公司軟體正版化的途徑。即根據上述自查的結果,盡快購買國產正版軟體來取代各種盜版軟體。最後,一旦出現企業侵犯他人公司的軟體著作權糾紛時,需要盡快實施事後補救機制,妥善解決矛盾糾紛。
法律依據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第二十三條 除《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或者本條例另有規定外,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未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發表或者登記其軟體的;
(二)將他人軟體作為自己的軟體發表或者登記的;
(三)未經合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開發的軟體作為自己單獨完成的軟體發表或者登記的;
(四)在他人軟體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軟體上的署名的;
(五)未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修改、翻譯其軟體的;
(六)其他侵犯軟體著作權的行為。第二十四條 除《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本條例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未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可以並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並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製品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復制或者部分復制著作權人的軟體的;
(二)向公眾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路傳播著作權人的軟體的;
(三)故意避開或者破壞著作權人為保護其軟體著作權而採取的技術措施的;
(四)故意刪除或者改變軟體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
(五)轉讓或者許可他人行使著作權人的軟體著作權的。
有前款第一項或者第二項行為的,可以並處每件100元或者貨值金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有前款第三項、第四項或者第五項行為的,可以並處20萬元以下的罰款。
2. 軟體版權權益侵權怎麼辦
軟體版權侵權的處理方式:
1、雙方能夠達成協商的,可以協商處理;
2、雙方不能協商的,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處理;
3、雙方有仲裁協議或仲裁條款的,可以按照協議處理;
4、前述方法均無法處理的,當事人可以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2021年6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六十條
著作權糾紛可以調解,也可以根據當事人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當事人沒有書面仲裁協議,也沒有在著作權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十一條
當事人因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而承擔民事責任,以及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申請保全等,適用有關法律的規定。
3. 軟體被侵權了應該怎麼辦哪些行為是屬於軟體侵權
軟體被侵權了有三種解決方法:
1、調解
軟體著作權侵權糾紛可以調解。
2、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軟體著作權合同糾紛可以依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3、向法院提起訴訟
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後又沒有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提醒:以哪種情況進行維權需根據具體的侵權情況。
哪些行為是屬於軟體侵權?
計算機軟體侵權行為主要有:
1、 未經軟體著作權人的同意而發表或者登記其軟體作品。
2、 將他人開發的軟體當作自己的作品發表或者登記。
3、 未經合作者酌同意將與他人合作開發的軟體當作自己獨立完成的作品發表或者登記。
4、 在他人開發的軟體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開發的軟體上的署名。
5、 未經軟體著作權人或者其合法受讓者的許可,修改、翻譯其軟體作品。
6、 未經軟體著作權人或其合法受讓者的許可,復制或部分復制其軟體作品。
7、 未經軟體著作權人及其合法受讓者同意,向公眾發行、出租其軟體的復製品。
8、 未經軟體著作權人或其合法受讓者同意,向任何第三方辦理軟體權利許可或轉讓事宜。
9、 未經軟體著作權人及其合法受讓者同意,通過信息網路傳播著作權人的軟體。
4. 軟體著作權侵權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軟體著作權侵權屬於著作權糾紛,可以調解,也可以根據當事人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軟體著作權侵權是指行為人本身並沒有直接實施他人的軟體著作權權能,但卻幫助、誘導或放縱他人實施直接軟體著作權侵權的行為。在軟體著作權侵權中,須以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為構成要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五十五條 著作權糾紛可以調解,也可以根據當事人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書面仲裁協議,也沒有在著作權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5. Adobe公司打電話說我們公司軟體侵權,而且也收到法務函,請問該如何處理
我之前的顧問單位也收到過,請務必自查是否存在使用盜版的該軟體,即使清除盜版改用正版,否則一旦對方起訴,一抓一個准。
6. 軟體版權侵權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著作權糾紛可以調解,也可以根據當事人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7. 軟體著作權侵權怎麼辦
軟體著作權侵權行為,可以通過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處理。調解是指發生糾紛時,在調解組織的主持下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的糾紛解決方式。仲裁是指仲裁機構依照一定的仲裁程序對當事人的糾紛進行裁決的糾紛解決方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五條
主管著作權的部門對涉嫌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情況;對當事人涉嫌違法行為的場所和物品實施現場檢查;查閱、復制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合同、發票、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對於涉嫌違法行為的場所和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8. 我的小說作品被侵權了怎麼辦
您好!若您的作品被他人侵權,無法通過協商等途徑解決的,您可以通過向法院起訴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相關法律規定如下:
《著作權法》
第二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本法保護。
第四十七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竊他人作品的;
(六)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八)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九)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十)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