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體問題 > 如何做軟體需求分析

如何做軟體需求分析

發布時間:2022-01-17 03:16:38

『壹』 如何用Excel做軟體的需求分析。

1.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購一批貨物,甲公司要求在最後的報價上進行一些折扣。

乙公司最後的報價為870000元。 可以做一個表格,進行數據分析。

『貳』 從哪些方面如何具體做好需求分析

1. 訪問並與有潛力的用戶探討

為找出新軟體產品的用戶需求,最直截了當的方法是詢問他們。本章討論如何尋找合適的用戶代表,而在第8章講述從這些代表中獲取需求的技巧。
2. 把對目前的或競爭產品的描述寫成文檔

文檔可以描述一種所必須遵循的標准或產品所必須遵循的政府或工業規則。
3. 系統需求規格說明

一個包含軟、硬體的產品需要一個高檔次的系統需求規格說明以介紹整個產品。系統需求的子集被分配到每個軟體子系統中( Nelsen 1990)。附加的詳細軟體功能需求將從有關軟體的系統需求里獲得。
4. 對當前系統的問題報告和增強要求

指導用戶和提供技術支持的工作人員是最有價值的需求來源。他們收集了用戶在使用現有系統過程中所遇到問題的信息,還接受了用戶關於系統改進的想法。
5. 市場調查和用戶問卷調查

調查有助於從廣大有潛力的用戶那裡獲得大量定量的數據,務必調查相關的用戶並詢問一些能產生反響的好問題。
6. 觀察正在工作的用戶

對當前系統的用戶和將來系統的有潛力的用戶,分析員觀察「日常工作」以獲得經驗,這些經驗能提供很有價值的信息。分析員可通過觀察用戶與所關聯的任務環境的工作流程來預見用戶在使用當前系統時所遇到的問題,並能分析新的系統可有效支持工作流程的方面(McGraw and Harbison 1997; Beyer and Holtzblatt 1998)。比起僅僅簡單地詢問用戶,並記下用戶在處理任務時的步驟來說,直接觀察用戶的工作流程可以對他們的活動有更正確的理解。分析員必須抽象和總結用戶的直接活動,以確保所獲得的需求具有普遍性,而不僅僅代表單個用戶。一個富有技巧的分析員還可以為改進用戶的當前事務處理過程提出一些見解。
7. 用戶任務的內容分析

通常通過開發具體的情節( s c e n a r i o)或活動順序(有時稱作「情節」),可以確定用戶利用系統需要完成的任務,分析員由此可以獲得用戶用於處理任務的必要的功能需求。

『叄』 如何做好軟體項目需求分析

軟體需求是指用戶對目標軟體系統在功能、行為、性能、設計約束等方面的期望,通過對應用問題及其環境的理解與分析,為問題涉及的信息、功能及系統行為建立模型,將用戶需求精確化、完全化、最終形成需求規格說明,這一系列的活動即構成軟體開發生命周期的需求分析階段。 需求分析是介於系統分析和軟體設計階段之間的重要橋梁。一方面,需求分析以系統規格說明和項目規劃作為分析活動的基本出發點,並從軟體角度對它們進行檢查與調整;另一方面,需求規格說明又是軟體設計、實現、測試直至維護的主要基礎。良好的分析活動有助於避免或盡早剔除早期錯誤,從而提高軟體生產率,降低開發成本,改進軟體質量。 需求分析階段的基本任務是深入描述軟體的功能和性能,確定軟體設計的限制和軟體同其它系統元素的介面細節,定義軟體其它有效的需求。 需求確定為什麼困難? 最主要的原因是對於開發小組的使用成員(包括用戶)來說,需求確定是極具認知性和創造性的活動。需求確定也許是仍在苦苦等待人工智慧支持的最後領域之一。 具體表現如下: 系統分析員對問題域的了解程度也是一大困難。 系統分析員感到需求確定很困難的另一個原因是問題域的動態性。 生活是動態的,公司也是。 項目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也一直是需求確定的另一大困難。 每個問題域都有術語。 最後,需求確定過程還會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例如勞累、不舒服、開會時室內和窗外的干擾、團隊成員的壓力等等。

『肆』 如何快速進行軟體需求分析

1.概念
需求的定義包括從用戶角度(系統的外部行為),以及從開發者角度(一些內部特性)來闡述需求.
關鍵的問題是一定要編寫需求文檔.我曾經目睹過一個項目中途更換了所有的開發者,客戶被迫與新的需求分析者坐到一起.系統的分析人員說:"我們想與你談談你的需求."客戶的第一反應便是:"我已經將我的要求都告訴你們前任了,現在我要的就是給我編一個系統".
百事通
而實際上,UGGs,需求並未編寫成文檔,因此新的分析人員不得不從頭做起.所以如果只有一堆郵件、會談記錄或一些零碎的未整理的對話,你就確信你已明白用戶的需求,那完全是自欺欺人.
需求的另外一種定義認為需求是"用戶所需要的並能觸發一個程序或系統開發工作的說明".有些需求分析專家拓展了這個概念:"從系統外部能發現系統所具有的滿足於用戶的特點、功能及屬性等".這些定義強調的是產品是什麼樣的,而並非產品是怎樣設計、構造的.而下面的定義則從用戶需要進一步轉移到了系統特性:
需求是指明必須實現什麼的規格說明.它描述了系統的行為、特性或屬性,是在開發過程中對系統的約束.
從上面這些不同形式的定義不難發現:並沒有一個清晰、毫無二義性的"需求"術語存在,真正的"需求"實際上在人們的腦海中,這個人們主要是指客戶,但一般情況下,用戶並不能描述自己的需要,只就需要系統分析人員根據用戶的自己語言的描述整理出相關的需要再進一步和客戶核對.系統分析員和客戶需要確保所有項目風險承擔者在描述需求的那些名詞的理解上務必達成共識.
任何文檔形式的需求(例如如下將要描述的需求規格說明書)僅是一個模型,一種描述.
2.需求分析的任務
開發軟體系統最為困難的部分就是准確說明開發什麼.最為困難的概念性工作便是編寫出詳細技術需求,這包括所有面向用戶、面向機器和其它軟體系統的介面.同時這也是一旦做錯,將最終會給系統帶來極大損害的部分,並且以後再對它進行修改也極為困難.
目前,國內產品的龐雜,一家企業可能有幾個系統並立運行,它們之間介面是系統開發人員最頭痛的問題.
對於商業最終用戶應用程序,企業信息系統和軟體作為一個大系統的一部分的產品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對於我們開發人員來說,並沒有編寫出客戶認可的需求文檔,我們如何知道項目於何時結束?而如果我們不知道什麼對客戶來說是重要的,那我們又如何能使客戶感到滿意呢?
然而,即便並非出於商業目的的軟體需求也是必須的.例如庫、組件和工具這些供開發小組內部使用的軟體.當然你可能偶爾勿需文檔說明就能與其他人意見較為一致,但更常見的是出現重復返工這種不可避免的後果,而重新編制代碼的代價遠遠超過重寫一份需求文檔的代價,這些血的教訓正在國內的軟體開發者身上發生.
近來,我遇到一個開發小組開發包括代碼編輯器在內的一套內部使用的計算機輔助軟體.不幸的是,當他們開發完這個工具後,發現這個工具不能列印出源代碼文件,使用者當然希望有這個功能.結果這個小組只好手工抄寫源代碼文檔以供代碼檢查.這說明那怕需求明確無誤並構思准確,如果我們沒有編寫文檔,軟體達不到期望目標也只能是咎由自取了.
相反的情況,我曾見一個要集成到"錯誤跟蹤系統"中的簡單界面寫了一頁需求說明.而操作系統系統管理員在為處理腳本時發現簡單的一張需求清單竟是如此有用.他們依據需求對系統進行測試時,此系統不僅非常清晰地實現了所有必需功能,而且未發現任何錯誤.
事實上,需求文檔在開發過程中一直起指導作用.
3.需求分析過程
可把整個軟體需求工程研究領域劃分為需求開發和需求管理兩部分更合適,如圖4-1所示:
圖4-1 需求工程域的層次分解示意圖
需求開發可進一步分為:問題獲取、分析、編寫規格說明和驗證四個階段.這些子項包括軟體類產品中需求收集、評價、編寫文檔等所有活動.需求開發活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確定產品所期望的用戶類別.
獲取每個用戶類的需求.
了解實際用戶任務和目標以及這些任務所支持的業務需求.
分析源於用戶的信息以區別用戶任務需求、功能需求、業務規則、質量屬性、建議解決方法和附加信息.
將系統級的需求分為幾個子系統,並將需求中的一部份分配給軟體組件.
了解相關質量屬性的重要性.
商討實施優先順序的劃分.
將所收集的用戶需求編寫成文檔和模型.
評審需求規格說明,確保對用戶需求達到共同的理解與認識,並在整個開發小組接受說明之前將問題都弄清楚.
需求管理需要"建立並維護在軟體工程中同客戶達成的合同" .這種合同都包含在編寫的需求文檔與模型中.客戶的接受僅是需求成功的一半,開發人員也必須能夠接受他們,並真正把需求應用到產品中.通常的需求管理活動包括:
定義需求基線(迅速制定需求文檔的主體).
評審提出的需求變更、評估每項變更的可能影響從而決定是否實施它.
以一種可控制的方式將需求變更融入到項目中.
使當前的項目計劃與需求一致.
估計變更需求所產生影響並在此基礎上協商新的承諾,這種承諾具體體現在項目解決方案上.
讓每項需求都能與其對應的設計、源代碼和測試用例聯系起來以實現跟蹤.
在整個項目過程中跟蹤需求狀態及其變更情況.
以上幾點說明是我總結了成功實施項目後系統分析人員的經驗,同時也根據國內外的其他系統實施的相關成功經驗,進行了總結.
4.需求的類型
下面這些定義是需求工程領域中常見術語的定義.
軟體需求包括三個不同的層次:業務需求、用戶需求和功能需求(也包括非功能需求).
1.業務需求(business requirement)反映了組織機構或客戶對系統、產品高層次的目標要求,它們在項目視圖與范圍文檔中予以說明.
2.用戶需求(user requirement) 文檔描述了用戶使用產品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這在使用實例(use case)文檔或方案腳本說明中予以說明.
3.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定義了開發人員必須實現的軟體功能,使得用戶能完成他們的任務,從而滿足了業務需求.
在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 (SRS)中說明的功能需求充分描述了軟體系統所應具有的外部行為.軟體需求規格說明在開發、測試、質量保證、項目管理以及相關項目功能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對一個大型系統來說,軟體功能需求也許只是系統需求的一個子集,因為另外一些可能屬於子系統(或軟體部件).
作為功能需求的補充,軟體需求規格說明還應包括非功能需求,它描述了系統展現給用戶的行為和執行的操作等.它包括產品必須遵從的標准、規范和合約;外部界面的具體細節;性能要求;設計或實現的約束條件及質量屬性.所謂約束是指對開發人員在軟體產品設計和構造上的限制.質量屬性是通過多種角度對產品的特點進行描述,從而反映產品功能.多角度描述產品對用戶和開發人員都極為重要.
下面以一個字處理程序為例來說明需求的不同種類.業務需求可能是:"用戶能有效地糾正文檔中的拼寫錯誤",該產品的包裝盒封面上可能會標明這是個滿足業務需求的拼寫檢查器.而對應的用戶需求可能是"找出文檔中的拼寫錯誤並通過一個提供的替換項列表來供選擇替換拼錯的詞".同時,該拼寫檢查器還有許多功能需求,如找到並高亮度提示錯詞的操作;顯示提供替換詞的對話框以及實現整個文檔范圍的替換.
從以上定義可以發現,需求並未包括設計細節、實現細節、項目計劃信息或測試信息.需求與這些沒有關系,它關注的是充分說明你究竟想開發什麼.項目也有其它方面的需求,如開發環境需求或發布產品及移植到支撐環境的需求.盡管這些需求對項目成功也至關重要,但它們並非本書所要討論的.
5.需求分析的原則
不重視需求過程的項目隊伍將自食其果.需求工程中的缺陷將給項目成功帶來極大風險,這里的"成功"是指推出的產品能以合理的價格、及時地在功能、質量上完全滿足用戶的期望.下面將討論一些需求風險.
不適當的需求過程所引起的一些風險:
1. 無足夠用戶參與
客戶經常不明白為什麼收集需求和確保需求質量需花費那麼多功夫,開發人員可能也不重視用戶的參與.究其原因:一是因為開發人員感覺與用戶合作不如編寫代碼有意思;二是因為開發人員覺得已經明白用戶的需求了.在某些情況下,與實際使用產品的用戶直接接觸很困難,而客戶也不太明白自己的真正需求.但還是應讓具有代表性的用戶在項目早期直接參與到開發隊伍中,並一同經歷整個開發過程.
系統人員在實踐過程中,也有些感覺,在實施一家公司的項目時,若無足夠的用戶參與,系統人員獲得的需求是片面的,不完整的,這樣系統在需求之初就埋下風險.
2. 用戶需求的不斷增加
在開發中若不斷地補充需求,項目就越變越龐大以致超過其計劃及預算范圍.計劃並不總是與項目需求規模與復雜性、風險、開發生產率及需求變更實際情況相一致,這使得問題更難解決.實際上,問題根源在於用戶需求的改變和開發者對新需求所作的修改.
要想把需求變更范圍控制到最小,必須一開始就對項目視圖、范圍、目標、約束限制和成功標准給予明確說明,並將此說明作為評價需求變更和新特性的參照框架.說明中包括了對每種變更進行變更影響因素分析的變更控制過程,有助於所有風險承擔者明白業務決策的合理性,即為何進行某些變更,相應消耗的時間、資源或特性上的折中.
產品開發中不斷延續的變更會使其整體結構日漸紊亂,補丁代碼也使得整個程序難以理解和維護.插入補丁代碼使模塊違背強內聚、松耦合的設計原則,特別是如果項目配置管理工作不完善的話,收回變更和刪除特性會帶來問題.如果你盡早地區別這些可能帶來變更的特性,你就能開發一個更為健壯的結構,並能更好地適應它.這樣設計階段需求變更不會直接導致補丁代碼,同時也有利於減少因變更導致質量的下降.
3. 模稜兩可的需求
模稜兩可是需求規格說明中最為可怕的問題.它的一層含義是指諸多讀者對需求說明產生了不同的理解;另一層含義是指單個讀者能用不止一個方式來解釋某個需求說明.
模稜兩可的需求會使不同的風險承擔者產生不同的期望,它會使開發人員為錯誤問題而浪費時間,並且使測試者與開發者所期望的不一致.一位系統測試人員曾告訴我,她所在的測試組經常對需求理解有誤,以致不得不重寫許多測試用例並重做許多測試.
處理模稜兩可需求的一種方法是組織好負責從不同角度審查需求的隊伍.僅僅簡單瀏覽一下需求文檔是不能解決模稜兩可問題的.如果不同的評審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需求說明給予解釋,但每個評審人員都真正了解需求文檔,這樣二義性就不會直到項目後期才被發現,那時再發現的話會使得更正代價很大.
4. 不必要的特性
"畫蛇添足"是指開發人員力圖增加一些"用戶欣賞"但需求規格說明中並未涉及的新功能.經常發生的情況是用戶並不認為這些功能性很有用,以致在其上耗費的努力"白搭"了.開發人員應當為客戶構思方案並為他們提供一些具有創新意識的思路,具體提供哪些功能要在客戶所需與開發人員在允許時限內的技術可行性之間求得平衡,開發人員應努力使功能簡單易用,而不要未經客戶同意,擅自脫離客戶要求,自作主張.
同樣,客戶有時也可能要求一些看上去很"酷",但缺乏實用價值的功能,而實現這些功能只能徒耗時間和成本.為了將"畫蛇添足"的危害盡量減小,應確信:你明白為什麼要包括這些功能,以及這些功能的"來龍去脈",這樣使得需求分析過程始終是注重那些能使用戶完成他們業務任務的核心功能.
5. 過於精簡的規格說明
有時,客戶並不明白需求分析有如此重要,於是只作一份簡略之至的規格說明,僅涉及了產品概念上的內容,然後讓開發人員在項目進展中去完善,結果很可能出現的是開發人員先建立產品的結構之後再完成需求說明.這種方法可能適合於尖端研究性的產品或需求本身就十分靈活的情況.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會給開發人員帶來挫折(使他們在不正確的假設前提和極其有限的指導下工作),也會給客戶帶來煩惱(他們無法得到他們所設想的產品).
6. 忽略了用戶分類
大多數產品是由不同的人使用其不同的特性,使用頻繁程度也有所差異,使用者受教育程度和經驗水平也不盡相同.如果你不能在項目早期就針對所有這些主要用戶進行分類的話,必然導致有的用戶對產品感到失望.例如,菜單驅動操作對高級用戶太低效了,但含義不清的命令和快捷鍵又會使不熟練的用戶感到困難.
7. 不準確的計劃
據統計,導致需求過程中軟體成本估計極不準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點:頻繁的需求變更、遺漏的需求、與用戶交流不夠、質量低下的需求規格說明和不完善的需求分析.
對不準確的要求所提問題的正確響應是"等我真正明白你的需求時,我就會來告訴你".基於不充分信息和未經深思的對需求不成熟的估計很容易為一些因素左右.要作出估計時,最好還是給出一個范圍.未經准備的估計通常是作為一種猜測給出的,聽者卻認為是一種承諾.因此我們要盡力給出可達到的目標並堅持完成它.
6.需求分析人員和用戶的合作關系
優秀的軟體產品是建立在優秀的需求基礎之上的.而高質量的需求來源於客戶與開發人員之間有效的交流與合作.通常,開發人員與客戶或客戶代理人,如市場人員間的關系反而會成為一種對立關系.雙方的管理者都只想自己的利益而擱置用戶提供的需求從而產生摩擦,在這種情況下,不會給雙方帶來一點益處.
只有當雙方參與者都明白要成功自己需要什麼,同時也應知道要成功合作方需要什麼時,才能建立起一種合作關系.由於項目壓力與日漸增,所有風險承擔者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這一點容易被遺忘.其實大家都想開發出一個既能實現商業價值,又能滿足用戶需要,還能使開發者感到滿足的優秀軟體產品.
軟體客戶需求權利書列出了十條關於客戶在項目需求工程實施中與分析人員、開發人員交流時的合法要求.每一項權利都對應著軟體開發人員、分析人員的義務.而軟體客戶需求義務書也列出了十條關於客戶在需求過程中應承擔的義務.如果願意,可以將其作為開發人員的權利書.
客戶有如下權利:
1:要求分析人員使用符合客戶語言習慣的表達
需求討論應集中於業務需要和任務,故要使用業務術語,你應將其教給分析人員,而你 不一定要懂得計算機的行業術語.
2:要求分析人員了解客戶的業務及目標
通過與用戶交流來獲取用戶需求、分析人員才能更好地了解你的業務任務和怎樣才能使產品更好地滿足你的需要.這將有助於開發人員設計出真正滿足你的需要並達到你期望的優秀軟體.為幫助開發人員和分析人員,可以考慮邀請他們觀察你或你的同事是怎樣工作的.如果新開發系統是用來替代已有的系統,那麼開發人員應使用一下目前的系統,這將有利於他們明白目前系統是怎樣工作的,其工作流程的情況,以及可供改進之處.
3:要求分析人員編寫軟體需求規格說明
分析人員要把從你和其他客戶那裡獲得的所有信息進行整理,以區分開業務需求及規范、功能需求、質量目標、解決方法和其它信息.通過這些分析就能得到一份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而這份軟體需求規格說明便在開發人員和客戶之間針對要開發的產品內容達成了協議.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可以用一種你認為易於翻閱和理解的方式組織編寫.要評審編寫出的規格說明以確保它們准確而完整地表達了你的需求.一份高質量的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能有助於開發人員開發出真正需要的產品.
4:要求得到需求工作結果的解釋說明
分析人員可能採用了多種圖表作為文字性軟體需求規格說明的補充.因為如工作流程圖那樣的圖表能很清楚地描述出系統行為的某些方面.所以需求說明中的各種圖表有著極高的價值.雖然它們不太難於理解,但是你很可能對此並不熟悉.因此可以要求分析人員解釋說明每張圖表的作用或其它的需求開發工作結果和符號的意義,及怎樣檢查圖表有無錯誤及不一致等.
5:要求開發人員尊重你的意見
如果用戶與開發人員之間不能相互理解,那關於需求的討論將會有障礙,共同合作能使大家"兼聽則明".參與需求開發過程的客戶有權要求開發人員尊重他們並珍惜他們為項目成功所付出的時間.同樣,客戶也應對開發人員為項目成功這一共同目標所作出的努力表示尊重與感激.
6:要求開發人員對需求及產品實施提供建議,拿出主意
通常,客戶所說的"需求"已是一種實際可能的實施解決方案,分析人員將盡力從這些解決方法中了解真正的業務及其需求,同時還應找出已有系統不適合當前業務之處,以確保產品不會無效或低效.在徹底弄清業務領域內的事情後,分析人員有時就能提出相當好的改進方法.有經驗且富有創造力的分析人員還能提出增加一些用戶並未發現的很有價值的系統特性.
7:描述產品易使用的特性
你可以要求分析人員在實現功能需求的同時還要注重軟體的易用性.因為這些易用特性或質量屬性能使你更准確、高效地完成任務.例如,客戶有時要求產品要"用戶友好"或"健壯"或"高效率",但這對於開發人員來說,太主觀了並無實用價值.正確的應是:分析人員通過詢問和調查了解客戶所要的友好、健壯、高效所包含的具體特性.
8:調整需求,允許重用已有的軟體組件
需求通常要有一定的靈活性.分析人員可能發現已有的某個軟體組件與你描述的需求很相符.在這種情況下,分析人員應提供一些修改需求的選擇以便開發人員能夠在新系統開發中重用一些已有的軟體.如果有可重用的機會出現,同時你又能調整你的需求說明,那就能降低成本和節省時間,而不必嚴格按原有的需求說明開發.所以說,如果想在產品中使用一些已有的商業常用組件,而它們並不完全適合你所需的特性,這時一定程度上的需求靈活性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9:獲得滿足客戶功能和質量要求的系統
每個人都希望項目獲得成功.但這不僅要求你要清晰地告知開發人員關於系統"做什麼"所需的所有信息,而且還要求開發人員能通過交流了解清楚取捨與限制.一定要明確說明你的假設和潛在的期望.否則,開發人員開發出的產品很可能無法讓你滿意.
客戶有下列義務:
1:給分析人員講解你的業務
分析人員要依靠你給他們講解的業務概念及術語.但你不能指望分析人員會成為該領域的專家,而只能讓他們真正明白你的問題和目標.不要期望分析人員能把握你們業務的細微與潛在之處,他們很可能並不知道那些對於你和你的同事來說理所當然的"常識".
2:抽出時間清楚地說明並完善需求
客戶很忙,經常在最忙的時候還得參與需求開發.但無論如何,你有義務抽出時間參與"頭腦風暴"會議的討論,接受采訪或其它獲取需求的活動.有時分析人員可能先以為明白了你的觀點,而過後發現還需要你的講解.這時,請耐心一些對待需求和需求的精化工作過程中的反復,因為它是人們交流中的很自然的現象,何況這對軟體產品的成功極為重要.
3:准確而詳細地說明需求
編寫一份清晰、准確的需求文檔是很困難的.由於處理細節問題不但煩人而且又耗時,故很容易留下模糊不清的需求.但是,在開發過程中,必須得解決這種模糊性和不準確性.而你恰是為解決這些問題作出決定的最佳人選.不然的話,你就只好靠開發人員去正確猜測了.在需求規格說明中暫時加上待定(to be determined, TBD也可採用漢語拼音略寫"DQD:待確定")的標志是個不錯的辦法.用該標志可指明了哪些需要進一步探討、分析或增加信息的地方.不過,有時也可能因為某個特殊需求難以解決或沒有人願意處理它而註上TBD標志.盡量將每項需求的內容都闡述清楚,以便分析人員能准確的將其寫進軟體需求規格說明中.如果你一時不能准確表述,那就得允許獲取必要的准確信息這樣一個過程.通常使用所謂的原型技術.通過開發的原型,你可以同開發人員一起反復修改,不斷完善需求定義.
4:及時地作出決定
正如一位建築師為你修建房屋,分析人員將要求你做出一些選擇和決定.這些決定包括來自多個用戶提出的處理方法或在質量特性沖突和信息准確度中選擇折衷方案等.有權做出決定的客戶必須積極地對待這一切,盡快做處理、做決定.因為開發人員通常只有等你做出了決定才能行動,而這種等待會延誤項目的進展.
5:尊重開發人員的需求可行性及成本評估
所有的軟體功能都有其成本價格,開發人員最適合預算這些成本(盡管許多開發人員並不擅長評估預測).你所希望的某些產品特性可能在技術上行不通,或者實現它要付出極為高昂的代價.而某些需求試圖在操作環境中要求不可能達到的性能或試圖得到一些根本得不到的數據,開發人員會對此作出負面的評價意見,你應該尊重他們的意見.有時,你可以重新給出一個在技術上可行、實現上便宜的需求,例如,要求某個行為在"瞬間"發生是不可行的,但換種更具體的時間需求說法("在50ms以內",但若沒有準確的技術分析不能輕易下結論),這就可以實現了.
6: 劃分需求優先順序別
大多數項目沒有足夠的時間或資源來實現功能性的每個細節.決定哪些特性是必要的,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好的,是需求開發的主要部分.只能由你來負責設定需求優先順序,因為開發者並不可能按你的觀點決定需求優先順序.開發者將為你確定優先順序提供有關每個需求的花費和風險的信息.當你設定優先順序時,你幫助開發者確保在適當的時間內用最小的開支取得最好的效果.在時間和資源限制下,關於所需特性能否完成或完成多少應該尊重開發人員的意見.盡管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所希望的需求在項目中未被實現,但畢竟是要面對這種現實的.業務決策有時不得不依據優先順序來縮小項目范圍或延長工期,或增加資源,或在質量上尋找折衷.
7:評審需求文檔和原型
正如我們將在第1 4章討論的,無論是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方式,對需求文檔進行評審都會對軟體質量提高有所幫助.讓客戶參與評審才能真正鑒別需求文檔是否的確完整、正確說明了期望的必要特性.評審也給客戶代表提供一個機會,給需求分析人員帶來反饋信息以改進他們的工作.如果你認為編寫的需求文檔不夠准確,就有義務盡早告訴分析人員並為改進提供建議.通過閱讀需求規格說明,很難想像實際的軟體是什麼樣子的.更好的方法是先為產品開發一個原型.這樣你就能提供更有價值的反饋信息給開發人員,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你的需求.必須認識到:原型並非是一個實際產品,但開發人員能將其轉變、擴充成功能齊全的系統.
8:需求出現變更要馬上聯系
不斷的需求變更會給在預定計劃內完成高質量產品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變更是不可避免的,但在開發周期中變更越在晚期出現,其影響越大.變更不僅會導致代價極高的返工,而且工期也會被迫延誤,特別是在大體結構已完成後又需要增加新特性時.所以一旦你發現需要變更需求時,請一定立即通知分析人員.
9:應遵照開發組織處理需求變更的過程
為了將變更帶來的負面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所有的參與者必須遵照項目的變更控制過程.這要求不放棄所有提出的變更,對每項要求的變更進行分析、綜合考慮,最後作出合適的決策以確定將某些變更引入項目中.
10:尊重開發人員採用的需求工程過程
軟體開發中最具挑戰性的莫過於收集需求並確定其正確性.分析人員採用的方法有其合理性.也許你認為需求過程不太劃算,但請相信花在需求開發上的時間是"很有價值"的.如果你理解並支持分析人員為收集、編寫需求文檔和確保其質量所採用的技術,那麼整個過程將會更為順利.盡管去詢問分析人員為什麼他們要收集某些信息,或參與與需求有關的活動.
系統分析人員在開發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以下問題,一些很忙的客戶可能不願意積極參與需求過程,而缺少客戶參與將很可能導致不理想的產品.故一定要確保需求開發中的主要參與者都了解並接受他們的義務.如果遇到分歧,通過協商以達成對各自義務的相互理解,這樣能減少今後的摩擦.
7.需求文檔
需求開發的最終成果是:客戶和開發小組對將要開發的產品達成一致協議.協議綜合了業務需求、用戶需求和軟體功能需求.就像我們早先所看到的,項目視圖和范圍文檔包含了業務需求,而使用實例文檔則包含了用戶需求.你必須編寫從使用實例派生出的功能需求文檔,還要編寫產品的非功能需求文檔,包括質量屬性和外部介面需求.只有以結構化和可讀性方式編寫這些文檔,並由項目的風險承擔者評審通過後,各方面人員才能確信他們所贊同的需求是可靠的.
你可以使用以下三種方法編寫軟體需求規格說明:
用好的結構化和自然語言編寫文本型文檔.
建立圖形化模型,這些模型可以描繪轉換過程、系統狀態和它們之間的變化、數據關系、邏輯流或對象類和它們的關系.
編寫形式化規格說明,這可以通過使用數學上精確的形式化邏輯語言來定義需求.
由於形式化規格說明具有很強的嚴密性和精確度,因此,所使用的形式化語言只有極少數軟體開發人員才熟悉,更不用說客戶了.雖然結構化的自然語言具有許多缺點,但在大多數軟體工程中,它仍是編寫需求文檔最現實的方法.包含了功能和非功能需求的基於文本的軟體需求規格說明已經為大多數項目所接受.圖形化分析模型通過提供另一種需求視圖,增強了軟體需求規格說明.
軟體需求規格說明不僅是系統測試和用戶文檔的基礎,也是所有子系

『伍』 如何才能把軟體需求分析做好

我的第一個故事來自大名鼎鼎的東軟。我在2005年接一個項目的時候,聽說這個項目之前是東軟做的。當時東軟在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整個過程經歷了10多次結構性的大變更,局部性的調整更是不計其數。據說某天早上,客戶對某個功能不滿意,他們不得不對幾百處程序進行修改。之後客戶對修改的內容還是不滿意,又不得不將幾百處修改重新改回來。最後這個項目導致的結果是,整個這個項目組的所有成員都離開了東軟,並似乎從此不願涉足軟體開發領域。多麼慘痛的教訓啊!我常常聽到網友抱怨客戶總是對需求改來改去,但客戶對需求改來改去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當我們對客戶的需求沒有真正理解清楚時,我們做出來的東西客戶必然不滿意。客戶只知道他不滿意,但怎樣才能使他滿意呢?他不知道,於是就在一點兒一點兒試,於是這種反復變更就這樣發生了。如果我們明白了這一點,深入地去理解客戶的業務,進而想到客戶的心坎兒上去,最後做出來的東西必然是客戶滿意的。記住,當客戶提出業務變更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被客戶牽著走,客戶說啥就是啥。我們要從業務角度深入的去分析,他為什麼提出變更,提得合不合理,我有沒有更合理的方案滿足這個需求。當我們提出更加合理的方案時,客戶是樂於接受的,變更也變得可控了。

『陸』 軟體需求分析怎麼做如果你要設計一個軟體,華容道為例子

要想做軟體需求分析,首先得有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不然就沒有分析的對象了。那需求分析到底做什麼呢?傳統的做法是根據客戶提供的一些基本內容,需求分析師在那裡做「盲人摸象」的事,為什麼那麼說呢?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客戶想要的 跟你分析後做出來的是兩回事!!!因為我們的需求分析人員在主觀的想像客戶要什麼!!!這就導致軟體需求質量低下問題是這個行業最大的問題。。。。
那到底怎麼分析呢?首先要有一個詳細的需求規格說明書,但是問題就出在這里了。。一個需求規格說明書到底包含哪些內容呢???首先設想一下,一個開發人員需要了解什麼內容 那麼就應該在這里規格化的文檔中體現出來。。。這些內容從哪裡來呢?首先要跟客戶進行訪談得到。。。然後通過一系列的檢查項從各個方面進行檢查,保證其質量。。。說白了,分析是一個自我檢查的過程,而不是傳統的那種累人又沒有效果的辦法。。。

『柒』 怎麼樣進行軟體需求分析例如:合同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

第一:先做調查問卷,..
第二:留下聯系方式
第三:軟體列表詳細,重點突出!~!~!
第四|陳述銷售市場需求軟體功能和用途.,

『捌』 如何做需求分析

一、 我們應當如何做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應當貫穿整個開發周期,不斷的分析確認的過程。這就是敏捷開發倡導的需求反饋。敏捷開發認為,需求分析階段不可能解決所有的需求問題,因此在設計、開發、測試,直到最終交付客戶,這整個過程都應當不停地用開發的成果與客戶交流,及時獲得反饋。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糾正需求理解的偏差,保證項目的成功。

二、我們應當怎樣做需求調研

1.初識。

我們對客戶提出的需求進行深入理解以後,運用我們專業知識,提出比客戶的原始需求更加合理、可操作的解決方案,讓客戶感覺你說的正是他們想要的。如果能夠這樣,客戶不僅能夠欣然接收你提出的方案,而且會感覺你非常專業,你在客戶心目中的形象也會無形中提高,使你有更多的機會提出有利於開發的可行方案,降低開發的風險。這毫無疑問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毫無疑問,在與客戶接觸初期的表現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

(1)高層領導關心的是宏觀的目標,因此軟體研發目標、宏觀統計報表、決策支持功能,我們應該怎樣做需求分析,應當與高層領導談。

(2)中層領導關心的是具體的效益,即軟體給各個部門信息化管理方面帶來的效益,因此,中層領導是各項業務流程、功能模塊的需求決策者。他們關心功能的定義、業務流轉的銜接、查詢報表的設計,但不太關心一些具體的操作,以及一些具體業務流程的細節。

(3)基層人員是每一項業務流程的操作者,也是軟體今後真正的使用者。他們是真正了解你所要開發的軟體的業務需求的領域專家,是你進行需求調研的重點對象。但是,基層人員往往受到自身視野的局限,可能只清楚自己工作涉及的十分狹小的一個范圍,因此我們需要努力尋找那些業務涉及面廣,經驗豐富,又有一定大局觀的真正的專家。另外 ,他們就是軟體今後真正的使用者,讓他們參加,會讓他們成為今後軟體推行的忠實支持者,對其他操作人員的指導者,益處多多。而他們關心的則是每項操作的細節。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如果你在項目開始的時候總感覺千頭萬緒不知如何著手,在這里我給大家的三點建議:

1)樹立良好的職業威信;

2)進行詳細角色分析,將與會各方代表對號入座;

3)從宏觀上制訂目標與方案。隨後的工作,就是與各方代碼建立聯系,逐一拜訪他們,將需求調研工作一步一步進行下去。

2.拜訪。

需求調研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件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工作(假如項目還有後期維護) 。在這漫長的時間里,我們需要依靠客戶這個群體的幫助,一步一步掌握真實可靠的業務需求 。不僅如此,技術這東西總有不如意甚至實現不了的地方,我們需要客戶的理解與包容,這都需要有良好的客戶關系。盡管如此,我們也不能總是期望客戶中的所有人都能與我們合作,很多項目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阻礙項目開展的人。

3.研討會。

(1)由於業務人員自身的局限 ,不可能對所有業務領域的細節全面掌握,往往總是有自己熟悉的部分,也有自己不熟悉的部

分。劃分業務組,可以讓業務人員分別在自己最熟悉的業務范圍內參與討論,可以有效提高業務討論的質量;

(2)集中式的業務研討形式和分散式的業務研討形式;

(3)有效抑制個性化差異、分模塊組織專項研討會。

4.業務研討

在需求分析過程中,客戶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提不出正確的需求,這表現為幾種形式:

(1)由於對軟體不了解,客戶提不出需求,不知道軟體最終會做成什麼樣子。這類客戶在需求討論過程中,往往只能描述目前自己手工管理的方式是怎樣的,不知道計算機會怎樣管理。

(2)能提出一些業務需求,但當軟體做出來擺在自己面前時,需求就變了。這類客戶,他們能熟練使用電腦,對信息化管理是清楚的。他們提出的業務需求從整體上應當是八九不離十的 。但是,由於沒有實物,在軟體中的一些具體操作並沒有完全想清楚。

(3)能非常詳細地提出業務需求,甚至有時候該怎麼做的提出來了。這類客戶,參與過很多軟體信息化建設,甚至有些還是軟體開發的半專業人士。但是他們提出的業務需求過於具體 ,甚至怎樣實現都說出來了,但這些有時候不是最佳設計方案、可能在技術上難於實現,甚至有些就是過於理想化而不可實現。

解決辦法:

業務領域分析:客戶現有的業務流程是什麼樣的,都有些什麼操作?客戶在業務中都有些什麼事物,什麼專用名詞,都是怎樣定義的,相互之間的關系是什麼?客戶在每一項操作中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們製作的手工報表都說明了什麼問

題?

(1)我們做需求分析,眼界不能僅僅停留在軟體本身,應當更開闊一些,應當擴展到跟這個業務有關的那些領域知識中。

(2)在客戶提出的所有原始需求中那些與業務實現有關的需求都是無效的需求,它們僅僅只能作為我們的一個參考。

(3)還有一些是技術難於實現或者根本就無法實現的需求,我們應當耐心地說服和引導客戶,並給他提出一個更加合理的方案。

(4)需求分析不是一種簡單的你說我記的收集活動,而是在大量業務分析與技術可行性分析基礎上的分析活動。只有建立在這種分析基礎上的軟體研發,才能保證需求的正確與變更的可控。

5.迭代

在第一次的需求分析階段,我們在一段時期內需要與客戶進行反復地討論,這個過程往往是這樣一個反復循環的過程:需求捕獲->需求整理->需求驗證->再需求捕獲······

(1)需求捕獲:就是我們與客戶在一起開研討會,討論需求的活動,客戶可能會描述他們的業務流程,這時我們在紙上繪制簡單的流程草圖,及時地記錄下來;客戶在描述業務的同時,可能會反復提到一些業務名詞,詳細詢問這些名詞的含義,以及它們與其它名詞的關系,用類圖或者對象圖繪制簡單的草圖;客戶在描述業務的同時,還會提出今後的軟體希望實現的功能,如能夠展示某個報表、能夠導出文件,以需求列表的形式記錄下來。一個功能,在需求列表中會有多個需求,而每個需求應當能夠用 1、2 句話,在 20 個字以內就可以描述清楚 。需求列表是客戶提出的最最原始的需求,他不摻雜任何分析設計,是我們的每項功能必須實現的內容。

(2)需求整理:就是在需求研討會後,需求分析人員對研討內容的分析和整理的過程。首先,需求分析人員應當通過用例模型,劃分整個系統的功能模塊,以及各個模塊的業務流程。用例模型分析是一個由粗到細的過程,這樣一個過程也是符合人類認識世界的思維習慣的一個過程。最先,我們應當對整個系統繪制用例圖,設計用例場景,並依次對這些用例進行用例描述、流程分析、角色分析等分析過程。當然,在整體用例分析的同時,我們還應當進行一個整體的角色分析,繪制一個角色分析圖,進行一個流程分析,繪制一個流程分析圖(可以是傳統的流程圖、UML 中的行動圖,甚至一個簡單的示意圖,等等),再在整體用例圖的基礎上,依次對每個用例繪制用例圖。每個用例圖中,會更細致地劃分出多個用例,並依次進行用例描述、流程分析、角色分析等分析工作。如此這般地不斷細化,直到我們認為需求已經描述清楚為止。

(3)領域模型 :是對用戶業務領域中相關事物、相互關系、相互行為操作的描述,它是以對象圖和類圖的形式表達的。需求人員對領域模型的分析,對業務理解的深度,對日後軟體的設計,以及軟體的功能擴展、升級演化,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4)需求驗證:需求驗證工作應當貫穿整個研發周期,並且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形式。首先,在需求分析階段,需求驗證工作表現為對需求理解是否正確的信息反饋。需求分析人員與客戶再次坐在一起,一項一項描述我們對需求的整理和理解,客戶則時不時地對一些問題進行糾正,或者更加深入地加以描述。我們則認真地記錄,回來整理,並等待下一次的驗證。在需求分析後期,我們還可以製作一些簡單的原型,更加形象地描述我們對需求的理解,會使我們與客戶的溝通更加順暢。隨後的設計開發階段,我

們則應當以迭代開發的形式進行。每開發完一個迭代周期,將開發的成果與客戶反饋。這樣做的結果是,客戶可以及時地提出我們對需求理解的偏差,或者及時提出對我們設計不滿意的地方,使我們存在的問題得到及時地發現與解決。問題及時的解決,使我們修復問題的代價得以降至最小。

6.需求捕獲

經過深入分析我們會發現,從客戶嘴中說出來的需求,只是整個軟體需求中的冰山一角,還有兩類需求需要我們自己去挖掘:客戶嘴中沒有說出來的需求 ,和客戶壓根兒就沒有想到的需求

(1)什麼是客戶嘴中沒有說出來的需求:並不是客戶故意賣弄官子不願說出來,而是在客戶所在業務領域已經約定俗稱,在他們看來已經是天經地義,根本就不用說出來的業務規則。然而 ,作為剛剛涉足該領域的需求人員,他們是不了解這些規則的。如果採用被動的方式去僅僅記錄客戶說出來的需求,毫無疑問會遺失這部分需求,這就是為什麼直到項目後期,軟體被研發出來即將交付使用,客戶才提出說這不是我想要的軟體,並提出大量變更需求的原因。要求我們在需求分析的整個過程,不斷進行業務領域知識的學習。在我做需求訪談的初期,我往往不是跟客戶談需求,而是先跟客戶談業務。你們是怎樣操作的?都經過些什麼流程?誰來完成這些操作的?為什麼這樣操作?注意,在所有這些問題中,最後一個問題是最重要的。客戶業務領域中的所有操作、所有流程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的,它體現了其內部的原因與作用。多問為什麼,可以讓我們深入地理解這些領域知識 。站在客戶的視角去思考問題,進而深入地理解客戶為什麼要提出他們的那些業務需求

(2)另一種就是客戶壓根兒沒有想到的需求:在需求分析階段,雖然客戶壓根兒沒有想到,但需求分析人員是軟體研發領域的專業人員,他們應當在深入理解業務領域與需求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提前發現這些需求。作為需求分析人員,他們應當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我們的軟體應當設計成什麼樣子,每個需求的真實意圖是什麼。站在這個基礎上,再運用專業知識去整理、分析與設計。我前面談到,客戶描述的最原始的需求是編寫在需求列表中的,而經過需求分析人員的整理、分析與設計,經過用例分析、領域建模,最終形成產品需求說明書(或稱為產品規格說明書)。先在一些非正式的場合單獨跟客戶聊,產生第一手資料,最後將這些需求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如各部門參加的業務討論會、有用戶代表參加的

『玖』 如何進行軟體需求分析

軟體工程這門學科隨著發展越來越顯得重要,是一個專業的軟體開發人員所應該具有的品質,沒有需求分析就不可以有一個完整而又經濟的軟體出現和發展!這門學科特別的好,應該好好體會其中的理念,為你個人以後的成長和做人處事都是有幫助的!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應該事前做好需求分析才能立二不敗之地!特別你要是一個軟體開發人員更應該深入體會其中的奧秘!

閱讀全文

與如何做軟體需求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上怎麼下載班智達的軟體 瀏覽:1111
無痕跡消除圖片軟體 瀏覽:681
免費小票軟體 瀏覽:915
華為在哪裡設置軟體停止運行 瀏覽:927
用電腦鍵盤調節聲音大小 瀏覽:1226
自動刷軟體賺錢 瀏覽:1227
古裝連續劇免費版 瀏覽:1380
工免費漫畫 瀏覽:1120
手機軟體專門儲存文件 瀏覽:1476
uos如何用命令安裝軟體 瀏覽:1270
有線耳機插電腦麥克風 瀏覽:623
侏羅紀世界3在線觀看完整免費 瀏覽:963
單個軟體怎麼設置名稱 瀏覽:687
鳳凰網電腦版下載視頻怎麼下載視頻怎麼下載 瀏覽:1349
明白之後如何免費獲得無人機 瀏覽:799
如何解禁軟體菜單 瀏覽:806
副路由器連接電腦視頻 瀏覽:1321
內置wifi電視如何裝軟體 瀏覽:1060
手機換零免費雪碧 瀏覽:1556
國行蘋果如何下載美版軟體 瀏覽: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