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腦桌怎麼組裝圖解
1、先拆機,清點配件是否齊全。
拓展資料:
電腦桌分類
1、組合式
因電腦台和書櫃甚至衣櫃合為一體而得名。由於其既能節省空間又能避免家居風格不一致,所以深受白領居家喜愛,當前較多大學宿舍也是採用組合式電腦台。
2、轉角電腦桌
轉角電腦桌電腦台符合轉角需要,非常規的方正而得名。這種電腦台使得家居的轉角得到充分利用,同時其時尚的外觀,更是吸引了大量的購買者。
3、床上電腦桌
主要是方便時尚一族在床上使用筆記本電腦的需要,有點像醫院病房裡的人用的一種餐桌一樣的小桌子,下面有輪子。當前也到了部分住校學生的青昧。人體工學電腦台,主要是其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是根據操作人員在使用電腦時最放鬆的姿態而設計,一電腦桌般帶有可放置鍵盤和滑鼠的滑動抽屜,抽屜的高度還能夠自己調節。長期對著電腦的人士對這種電腦台的需求較大。
4、折疊式
既可以折疊又可以展開,以輕便方便而受大眾歡迎。其的面板和托架一般以優質木為原材料,支架為不銹鋼管材料。不用工具,簡單的幾個操作步驟就能實面在立體和平面的轉換,折疊後可存放於壁櫥、儲物室或房間的各個角落。因此其受到都市居家,特別是小戶型居家的需要。
② 如何組裝電腦桌
工具/原料:板材、鐵錘、螺絲刀
方法/步驟
首先將三合一扣件中的預埋件膠塞用鐵錘敲入板材打好的孔中,
將三合一扣件的螺絲擰入膠塞中,准備好拼裝底座的板材照下圖安裝,第三張圖為抽屜
按照下列步驟安裝好電腦桌上部分的櫃子
下圖是電腦桌下右部分的櫃子
下左,下右,上部分的櫃子都安裝好了,就可以拼成一個完整的電腦管桌了
③ 智能電腦桌誰有比較好的推薦
感覺Etable家的智能電腦桌不錯,看很多人用的,自帶電源, 還有LEd燈,很方便,耐用,望採納
④ 電腦桌怎麼組裝
如果你想買一個沒有組裝好的電腦桌,只需有一個梅花螺絲刀。因為現在的電腦桌大部分都是沒組裝的,在商場里看到的樣品全部是商戶自己組裝的。裡面配有全部的螺絲和圖紙。按照圖紙安裝很簡單,每個板都有螺絲孔。
建議你買那個烤漆的電腦桌,不要去買那種貼紙的,因為貼紙的一曬太陽或一碰水就起皮了。
⑤ 請問用來設計電腦桌,櫃子之類的三維軟體有哪些
最簡單 最普遍的就是3D MAX 更高點,難點的就是瑪雅
一般最簡單的模型都是用3D
⑥ 電腦桌怎麼安裝 常見的電腦桌的種類有哪些
電腦桌怎麼安裝1、看說明書、准備工具
仔細看安裝說明書,准備組裝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例如螺絲刀、錘子等等,避免在安裝過程中因缺少工具手忙腳亂。
電腦桌怎麼安裝2、材料分類擺放
按照說明書步驟把各種材料和配件都分開放,以免組裝的過程中弄錯,或因為找不到材料影響組裝的進度。在材料分類的過程中可以現在腦海中進行試拼一下。
電腦桌怎麼安裝3、組裝過程
在組裝的時候,要根據說明書的步驟,一步一步進行組裝,確保正確後才可以進行固定。
電腦桌怎麼安裝4、檢查
組裝完成後要檢查是否有多餘的材料、安裝後的電腦桌跟圖片是否一致。
二、常見的電腦桌的種類有哪些
1、組合式電腦桌
將電腦桌和書櫃或是衣櫃組合起來的電腦桌叫做組合式電腦桌。舉個例子,大家在上大學的時候用過的,把床鋪、書櫃與電腦桌結合在一起的就是組合式電腦桌。這種電腦桌可以節省很多空間,受到很多年輕人的喜歡,適合很多小居室使用。
2、轉角電腦桌
轉角電腦桌是集美觀與實用於一體的電腦桌,這類電腦桌可以很好的利用房間的轉角空間,外觀時尚、款式新穎,吸引了眾多消費者。
3、床上電腦桌
床上電腦桌顧名思義就是在床上就可以方便使用的電腦桌,這種電腦桌有點類似醫院給病人吃飯的桌子,帶輪子的,移動使用起來很方便。款式比較簡單、時尚,受到許多白領的青睞。
4、人體工學電腦桌
人體工學電腦台是我們在用電腦的時候,根據使用電腦的人展現出最舒適的姿態而設計的,這種電腦桌可以自由的調節抽屜的高度,可以讓長期對著電腦的人更放鬆。
5、折疊式電腦桌
折疊式電腦桌最大的優點就是很方便,可以隨身攜帶。這種電腦桌一般都是用木板做的。不用工具就可以輕松的打開和折疊,而且價格很便宜。是很多大學生都會選擇的一種。
⑦ 自己買配件回來組裝電腦,完全是自己裝,需要什麼軟體啊
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體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安裝等。
安裝前配件的准備
裝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實際需要購買配件。
如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繫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 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300 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板中自帶)、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和DVD光碟機)、軟碟機、數據線、信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准備好電源插頭等.
裝電腦的基本步驟 ----------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1)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 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 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5) 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6) 音效卡的安裝,現在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
(7)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8) 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10) 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11) 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12)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13)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
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14) 分區硬碟和格式化硬碟。
(15) 安裝操作系統,如Windows server 2003或者Windows XP系統。
(16) 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等驅動程序。
(17)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
組裝電腦的過程
對於平常接觸電腦不多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裝機」是一件難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動手裝一次後,就會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當然你最好先對電腦的各個配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組裝電腦的准備工作都准備好之後,下面就開始進行組裝電腦的實際操作。
(1) 打開機箱的外包裝,會看見很多附件,例如螺絲、擋片等。
(2) 然後取下機箱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用來安裝電源、光碟機、軟碟機的驅動器托架。許多機箱沒有提供硬碟專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裝在軟碟機的托架上。
機箱的整個機架由金屬構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裝光碟機和五寸硬碟等)、三寸固定架(可用來安裝軟碟機、三寸硬碟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底板(用來安裝主板的)、槽口(用來安裝各種插卡)、PC喇叭(可用來發出簡單的報警聲音)、接線(用來連接各信號指示燈以及開關電源)和塑料墊腳等.
驅動器托架。驅動器艙前面都有擋板,在安裝驅動器時可以將其卸下,設計合理的機箱前塑料擋板採用塑料倒鉤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裝。在機箱內部一般還有一層鐵質擋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機箱後的擋片。機箱後面的擋片,也就是機箱後面板卡口,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USB介面等都要從這個擋片上的孔與外設連接。
信號線。在驅動器托架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從機箱面板引出Power鍵和Reset鍵以及一些指示燈的引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喇叭稱之為PC Speaker,用來發出提示音和報警,主板上都有相應的插座。
有的機箱在下部有個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來安裝機箱風扇的,塑料盒四面採用卡口設計,只需將風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體積較大的機箱還會預留機箱第二風扇、第三風扇的位置。
11.2.2 安裝電源
機箱中放置電源的位置通常位於機箱尾部的上端。電源末端四個角上各有一個螺絲孔,它們通常呈梯形排列,所以安裝時要注意方向性,如果裝反了就不能固定螺絲。可先將電源放置在電源托架上,並將4個螺絲孔對齊,然後再擰上螺絲。
把電源裝上機箱時,要注意電源一般都是反過來安裝,即上下顛倒。只要把電源上的螺絲位對准機箱上的孔位,再把螺絲上緊即可。
提示:上螺絲的時候有個原則,就是先不要上緊,要等所有螺絲都到位後再逐一上緊。安裝其他某些配件,如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等也是一樣。
11.2.3 安裝主板
在機箱的側面板上有不少孔,那是用來固定主板的。而在主板周圍和中間有一些安裝孔,這些孔和機箱底部的一些圓孔相對應,是用來固定主機板的,安裝主板的時候,要先在機箱底部孔裡面裝上定位螺絲,(定位螺絲槽按各主板類型匹配選用,適當的也可放上一兩個塑膠定位卡代替金屬螺絲)。
接著將機箱卧倒,在主板底板上安裝銅質的膨脹螺釘(與主板上的螺釘也對齊),然後把主板放在底板上。同時要注意把主板的I/O介面對准機箱後面相應的位置(圖中箭頭所指位置),ATX主板的外設介面要與機箱後面對應的擋板孔位對齊
注意:要讓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和USB介面和機箱背面擋片的孔對齊,主板要與底板平行,決不能搭在一起,否則容易造成短路。另外,主機板上的螺絲孔附近有信號線的印刷電路,在與機箱底板相連接時應注意主板不要與機箱短路。如果主板安裝孔未鍍絕緣層,則必須用絕緣墊圈加以絕緣。最好先在機箱上固定一至兩顆螺柱,一般取機箱鍵盤插孔(AT主板)或I/O口(ATX主板)附近位置。使用尖型塑料卡時,帶尖的一頭必須在主板的正面。
安裝系統不同,安裝盤不同,安裝方法有些差別。大體過程如下:
1、准備好WINDOWS XP光碟
2、啟動電腦,按Delete鍵,進入主板BIOS設置界面。
3、設置光碟機啟動:進入BIOS後,根據你所說的主板,請使用方向鍵找到 BOOT,按Enter進入打開,方向鍵選擇 BOOT DEVICE PRIORITY CD/DVD DRIVES 按Enter進入,其中的選項有 Floppy 、HDD-0 等,當然也有 CD-ROM 選項,按鍵盤上的Page Up或Page Down 鍵選中CD-ROM ,回車,然後按F10後(將光碟裝入光碟機),回車保存退出BIOS設置,計算機自動重新啟動。
4、重新啟動後,電腦從光碟進行引導,並顯示安裝向導界面,你可以根據提示一步步進行安裝設置。不同的安裝光碟啟動後選項菜單不太一致,但大體相同,你只要首先選擇光碟提示中的「安裝…××××系統」就可以了。
5、大致步驟是:按Enter確定繼續安裝;按F8接受許可證協議;選擇你想要安裝的位置一般為C盤,按Enter;選擇文件系統,推薦使用NTFS,按Enter;將進入磁碟掃描,並且將安裝程序復制到硬碟上;計算機將在15秒後重新啟動,按Enter立即重新啟動;從硬碟啟動繼續安裝過程,此時開始是圖形界面模式,在這一界面下,要進行六個步驟的自動安裝:安裝設備、安裝網路、復制文件、安裝開始菜單、注冊組件、保存設置。現在的計算機這六個步驟一般要經過30分鍾左右。
6、系統安裝結束後,自動重新啟動進入到桌面,此時安裝你的主板驅動(一般只要安裝音效卡、顯卡,網卡大多為系統自認,不認當然要安裝了,呵呵……)。由於主板型號不同,驅動程序的安裝方法也不同,在此就不詳細說明了,以免誤導!!!
7、一切齊備,建立網路連接,輸入賬號,連接上網。
8、神遊網路空間吧!呵呵……
-----------------------------------------------------------------一、 准備工作
組裝前應先做如下准備工作:
1. 工作台:如果你已購買了電腦桌,它就是最好的工作台。如果你還沒有購買,用其他結實點的三屜桌、飯桌都可以。將工作台放在房間的「空檔」部位,使你能夠圍著它轉,以便從不同的位置進行操作。
2. 部件放置台:床、沙發都可以。在它們上面鋪墊一層硬紙板(如部件包裝盒)、報紙或純棉布都可以,不要用化纖布或塑料布,防止產生靜電損壞部件。
3. 中號十字起子、一字起子各一把;環形橡皮筋幾只;導熱硅脂(購CPU風扇時索取)。
4. 將買回的部件開封,取出部件,除機箱放在工作台上外,其他部件放在部件放置台上,不要重疊。說明書、安裝盤、連接線、螺釘分類放開備用。注意,不要觸摸拆封部件上面的線路及晶元,以防靜電損壞它們。一些帶有靜電包裝膜的部件,如主板、硬碟、內存等,在安裝前,先讓它們呆在裡面。
至此,准備工作就緒。
在組裝過程中,請注意如下事項:
● 在進行部件的線纜連接時,一定要注意插頭、座的方向,一般它們都有防誤插設施,也叫「防呆裝置」——預防你發呆時出錯的措施,如缺口、倒角等。只要留意它們,就會避免出錯。另外,連接光碟機、硬碟、軟碟機的扁平線纜邊上有一條線是紅色的,它表明這是1號線,應與插座的1號線連接。由此,也可輔助驗證你插接連線是否正確。
● 插接的插頭、座一定要完全插入,以保證接觸可靠。如果方向正確又插不進去,應修整一下插頭(電源插頭帶殘留毛邊,難以順暢插入的情況比較多見)。
● 不要抓住線纜拔插頭,以免損傷線纜。
二、 組裝硬體
組裝工作按下列步驟進行(以立式ATX機箱為例):
1. 准備機箱
● 機箱立放在工作台上,拆下機箱兩邊的側面板,取出附送的外接220V市電的電源線和附件包(內有螺釘、機箱腳墊、後面板PCI插槽防塵片等附件)。
● 將機箱腳墊安裝在機箱底部。
● 整理一下機箱揚聲器、控制線,將它們收攏,用橡皮筋簡單捆紮在一起,以免影響後續操作;
● 機箱卧放,左面向上。將附件包中的6顆主板安裝螺絲(6面體銅制,下部帶螺桿,上部帶螺紋孔)根據主板上的安裝孔位置,旋入機箱托板上的對應孔內。
● 如果你購買的是平面安裝軟碟機的機箱,由里往外推壓,取下光碟機、軟碟機部位的塑料面板及可拆除擋板;如果你購買的是安裝內陷式軟碟機的機箱,僅取下光碟機部位的塑料面板及擋板。
● 對安裝內陷式軟碟機的機箱,進行軟碟機試裝。將軟碟機由機箱內部推入軟碟機安放機倉,然後,左右各用1顆螺釘將它臨時固定在機倉內。此時插入1張軟盤,調試安裝位置:插入軟盤時,彈出按鈕被頂出;按下彈出按鈕能順暢彈出軟盤。否則,需要調整軟碟機位置或修整機箱的相應部位,使軟盤能夠順暢出入。
● 對照主板輸入/輸出介面的部位,用手或十字起子推壓,去除機箱後面板上相應安裝孔及AGP插槽、將使用的PCI插槽位置上的可拆除鐵片。
● 將隨機箱帶的電源從機箱內部安放到機箱後上方的電源倉內,然後從後面板擰緊固定螺釘。
至此,機箱准備工作完成。將它放到別的地方,騰出工作台。
2. 安裝主板上的部件
● 安裝CPU
主板平放在工作台上,將CPU插座旁邊的一根「零壓力桿」向上拉起,與主板成90°。
然後,將CPU按針腳對應位置(下部左右各有缺針),放入CPU插座(注意:位置正確時不需要施加壓力即可將CPU平放到插座內。千萬別加壓硬插,以免損壞CPU插針)。然後,將「零壓力桿」壓回水平位置卡住壓力桿即安裝好了CPU。
● 安裝CPU散熱風扇
散熱風扇與CPU的連接方式隨風扇類型有所不同,我們以常見的掛鉤式散熱風扇說明其安裝方法。掛鉤式散熱風扇帶有一條兩端有長方孔、具有彈性的「M」型連接片。安裝前,先比劃一下,確定風扇安裝方向:與CPU插座上的掛鉤凸起一致;並使風扇電源線靠近主板上的CPU風扇插座。方向確定後,在CPU晶元表面均勻、薄薄地塗復一層導熱硅脂(P3-CPU風扇上一般預塗有硅脂,上面蓋有一片白色保護紙,將紙撕去即可,勿需再塗);然後將風扇平放在CPU晶元上,使連接片一邊的鉤孔掛在CPU插座凸起上,調整一下連接片位置,再將風扇另一邊的掛鉤加力壓下,掛在CPU插座的另一個凸起上。安裝完後,用手抓住風扇散熱片輕輕加力、左右旋動一下,使硅脂分散均勻;然後檢查一下安裝是否平穩,掛鉤是否牢靠。最後,將風扇電源插頭,插入主板上的CPU風扇插座(FAN1或CPUFAN),將多餘的線收短,用橡皮筋捆紮好,這樣就完成了CPU散熱風扇的安裝。
● 安裝內存條
一般來說,如果只安裝一根內存條,應安放在靠近CPU的第一個內存條插座DIMM1上;如果安裝多根內存條,則按DIMM2,DIMM3順次安放。內存條安裝到哪條內存插座,主板說明書上大多有相應說明,如果出現認不出內存的情況,最好參照主板說明安裝。
安裝內存條時,先將插座兩邊的白色卡子向外扳開(約呈45°);然後,使內存條插腳的缺口與插座上的定位凸起對應,將內存條垂直放入兩邊白色卡子的槽中,雙手拇指按住內存條垂直向下用力,並用食指扶住卡子稍向上用力,使內存條插入插座。插接過程中,兩邊的卡子隨壓力抬起,最後,卡子上端的鉤子,正好卡住內存條兩邊的半圓形卡口。
如要取出內存條,用兩手拇指同時向外扳卡子,即可將內存條撬出。
● 將機箱附件中的幾個塑料防壓支柱,按長端留在主板背面的方向壓入不上螺釘的安裝孔內,以起到防止插入插卡時主板懸空,損傷主板的作用。v
至此,主板上部件的安裝工作完成。
3. 將主板裝入機箱
● 將主板放入機箱,將它安放在機箱托板上,看看與准備機箱時安裝的螺釘位置是否合適,如果不合適,應調整托板上安裝螺帽的位置;然後用螺釘將主板固定在機箱托板上。
安放主板時,一定要保證安裝孔對正,能夠輕松旋入固定螺釘,千萬不要湊合。如果安裝孔偏位強行旋入螺釘,將使主板產生內應力,時間一長,可能引起印製板導線斷裂等難以查找和修復的隱患。另外,安裝孔偏位也可能使托板上的銅螺釘與主板背面線路接觸,形成短路或「接地」,造成電路故障,甚至損壞主板。
4. 連接機箱至主板的控制線
● 一般機箱至主板的連接線有如下5組,線端有插座,插座上標有英文名稱:
SPEAKER(揚聲器/蜂鳴器):2線,使用4線插座,有+/-極性;
POWER ON (電源「開」):2線,使用2線插座,無極性;
RESET(復位):2線,使用2線插座,無極性;
POWER LED(電源指示燈):2線,使用3線插座,有+/-極性;
HDD-LED(硬碟運行指示燈):2線,使用2線插座,有+/-極性。
某些機箱還可能有:
SMI(睡眠開關線):2線,使用2線插座,無極性;
SP-LED(省電指示燈):2線,使用2線插座,有+/-極性。
● 在主板上,有與之對應的兩排插針,分別標有:SPEAKER,PWR.ON,RESET,POWER.LED,HDD.LED,SMI,SP.LED。這兩排插針一般在主板靠近機箱底部的位置。
● 將機箱上各個連接線的連接插座插入主板相應的插針上,即可完成機箱控制線與主板的連接。有+/-極性的插座要注意插入方向(一般紅線為+),如果插反了,指示燈不亮。
5. 安裝光碟機
● 在安裝光碟機前,先認識一下光碟機的介面:將光碟機的尾部向著自己,一般可以看到它有5組介面。
由右向左分別是:
電源輸入埠,粗4針(+5,G,G,+12):+5V,地,地,+12V;
數據線埠,40針;
主從選擇埠,6針(MA,SL,CS):主,從,線選。圖例設置為主設備;
模擬音頻輸出埠,4針(R,G,G,L):右聲道,地,地,左聲道;
數字音頻輸出埠,2針(D,G):數字信號,地。
● 在安裝光碟機之前,應檢查一下光碟機的主從配置。如果我們只有一個光碟機,應將「主從選擇」埠中的「短接端子(小黑帽)」安放到外殼上標記有「master(MA)」的位置,使其作為主設備工作(出廠設置一般為「主設備」);如果有兩個光碟機,則一個短接到「master(MA)」作為主設備工作,另一個短接到「slave(SL)」作為從設備工作。
● 當完成主從配置後,將光碟機由機箱的正面推入機箱,使光碟機面板與機箱面板平整;然後,在機箱內部,左右各用2顆螺釘將它固定在機倉內。
● 將主板附送的40線IDE扁平電纜,以紅色線對向插座1腳那邊,或根據插頭、座的缺口定位邊,插入主板的IDE2插座,另一端插入光碟機的40線埠。注意:一般主板有兩個IDE埠,分別標記為IDE1和IDE2。如果你的主板支持ATA66/100,則IDE1為藍色插座,而IDE2為白色插座。
如果你安裝兩個光碟機,主、從光碟機共用一條IDE線纜(IDE線纜除頭、尾各有一個插座外,中間還有1個插座):一般主光碟機使用IDE線纜尾端那個插座;從光碟機使用中間那個插座。如果只有一個光碟機,使用中間或尾端的插座均可。
● 將光碟機附送的兩端均為4線插座的音頻線,一端插入模擬音頻輸出埠,另一端暫不使用。
● 將機箱電源「大4線」連接器之一,插入光碟機電源埠(注意插頭、座方向)。
由左至右:模擬音頻線、40線數據線、電源線。
至此,光碟機安裝完畢。
6. 安裝硬碟
● 安裝硬碟前,先認識一下硬碟的介面:它有3組。
由右向左分別是:
電源埠,粗4針;
主從配置埠,6針或更多針;
數據介面,40針。
● 安裝硬碟前,應檢查硬碟主從配置。與光碟機類似,如果只有一個硬碟,應將「主從配置」埠中的「短接端子」安放到「master(MA)」位置,使其作為主設備工作(出廠設置一般為「主設備」);如果有兩個硬碟,則一個作為主設備工作,另一個作為從設備工作。硬碟的主從設置針腳比光碟機稍復雜,應參照硬碟上的標識和說明書設置。
● 將硬碟金屬蓋面向上,由機箱內部推入硬碟安放機倉(一般在軟碟機下面),盡量靠前,但又與機箱前面板間保持一點距離。然後,左右各用2顆螺釘將它固定在機倉內。如有可能,最好與軟碟機間隔一個倉位,以利散熱。
● 將主板附送的80線IDE扁平電纜的藍色插頭插入主板藍色的IDE1插座。將尾端(黑色)插入硬碟40線埠。注意:如果你的主板不支持ATA66/100,IDE線纜與光碟機線纜一樣,均為40線,可以互換使用。40線線纜的三個插頭均為黑色。將任一端插入IDE1,另一端接硬碟即可。
如果你安裝兩個硬碟,與光碟機一樣,主、從硬碟共用一條IDE線纜:尾端接主設備,中間(灰色插頭)接從設備。如果只有一個硬碟,應使用尾端的插座。
● 將機箱電源「大4線」連接器之一,插入硬碟電源埠。
至此,硬碟安裝完畢。
7. 安裝軟碟機
● 軟碟機有2組介面。
數據介面:34針;
電源埠:粗4針小插座。
● 如果你購買的是平面安裝軟碟機的機箱,將軟碟機由機箱外部推入軟碟機安放機倉,使面板平整;然後,左右各用2顆螺釘將它固定在機倉內。
如果你購買的是安裝內陷式軟碟機的機箱,將軟碟機由機箱內部推入軟碟機安放機倉,然後,左右各用2顆螺釘將它固定在機倉內。
● 將主板附送的34線扁平電纜的一端插入主板上IDE插座附近的FDC插座。另一端插入軟碟機的數據埠。如果你安裝兩個軟碟機,與光碟機一樣,它們共用一條數據線纜:尾端接A軟碟機;中間插頭接B軟碟機。
注意,一般軟碟機的數據線按防呆缺口插接即可。但SONY軟碟機數據插座的上下兩邊均有防呆缺口,如圖10所示,數據線有可能插錯。正確的插接方向為:34線連接電纜上的紅線邊靠近電源插座。
● 將機箱電源「小4線」連接器插入軟碟機電源埠。
至此,軟碟機安裝完畢。
8. 安裝插卡(顯卡、音效卡等)
安裝插卡的工作就簡單多了。
● 將顯卡、音效卡等插卡垂直插入相應的AGP或PCI插槽,並將插卡的金屬翼片固定在機箱後面板的檯面上。
● 將光碟機的模擬音頻線的另一端插入音效卡的「CD IN」端子。
進行到這一步,主要設備的安裝、連接工作已經完成。剩下的音箱、MODEM、滑鼠器、鍵盤,都由機箱的後面板接插,暫不管它。
下面還要做兩件事:
1. 將機箱電源的20線ATX電源插頭,插入主板上的ATX電源插座。注意,該插頭座有一個卡勾,要拔出插頭時,須壓下勾柄,使勾端抬起,否則難以拔出;
2. 整理機箱內的線纜:將多餘長度的線纜和沒有使用的電源插頭折疊、捆綁,使機箱內部整潔、美觀。同時注意不要讓線纜碰到主板上的部件,盡量給CPU風扇周圍留出更大的空間,以利散熱。
⑧ 怎麼樣維護好自己的電腦,都需要安裝什麼軟體
下載超級兔子,windows優化大師,金山毒霸系列等
1.電腦應放置於整潔的房間內。灰塵幾乎會對電腦的所有配件造成不良影響,從而縮短其使用壽命或影響其性能。
2.電腦應擺放在寬敞的空間內,周圍要保留散熱空間,不要與其它雜物混放。
3.電腦周圍嚴禁磁場。磁場會對顯示器、磁碟等造成嚴重影響。音箱盡量不要置於顯示器附近,不要將磁碟放置於音箱之上。
4.不要在電腦桌上放置茶杯,更不能將其置於主機、顯示器、鍵盤之上,一旦水灑,後果嚴重。
5.電腦工作時不要搬動主機箱或使其受到沖擊震動,對於硬碟來講這是非常危險的動作。
6.硬碟讀盤時不可以突然關機或斷電。如果電壓不穩或經常停電,您可以購買UPS來應對。
7.環境乾燥的情況下,應謹防靜對電腦配件的影響。此時您若需直接接觸電路板,請首先對自身放電(例如用手摸摸水管等)或採取其它絕緣措施(如:戴上接地手套)。
8.不要對各種配件或介面在開機的狀態下插拔(支持熱插拔的設備除外),否則,可能會造成燒毀相關晶元或電路板的嚴重後果。
9.應定期對電源、光碟機、軟碟機、機箱內部、顯示器、鍵盤、滑鼠等進行除塵。如果不便自行處理的話,可請專業人士來完成。但您應該知道顯示器內有高壓電路,不可魯莽行事。
10.不要用酒精或洗衣粉等擦拭顯示器屏幕,如果有需要您可以用清水,但清水一定要吸附於紙巾或抹布之上,不可以讓清水流進任何配件之內。
11.不要頻繁地開關機,且開關機每次應間隔片刻時間。
12.機箱內不可以混入螺絲釘等導電體,否則極容易造成機箱內的板卡短路,產生嚴重後果。
13.應妥善保管電腦各種板卡及外設的驅動光碟及說明書,尤其是主板說明書。
14.不要連續長時間地使用光碟機,如聽歌、看影碟等。您可以將歌碟、影碟等拷到硬碟上來欣賞。
15.電腦在長時間沒有使用的情況下,建議您定期開機運行一下,以便驅除其內的潮氣。
電腦好處,日益受到人的青睞,越來越多的人購置電腦。如何維護電腦,保證電腦正常工作,是個關鍵。
首先放置電腦要有個良好的環境。在電腦周圍不可放置產生磁性的物品,如電視機、電扇、磁化杯,這些物品使用時產生磁場,可能對電腦磁碟內的信息造成損害,從而失去存儲的信息。放電腦的房間保持清潔,最好在門窗 上安防塵網,如果風沙大,可能會造成鍵盤操作不正常,還易劃傷磁碟的盤面。電腦不能放在陽光下,特別是顯示屏不能面對陽光。電腦也不可放在暖氣管和有機溶劑附近。
其次,電腦應在電壓正常時啟動、應用,電壓過低會使電腦失控,電壓過高使電腦過載,對主機造成損害,影響電腦工作效率。家用電腦應盡量防震動,若家中或鄰居搞裝潢產生震動時,應將電腦移至不受震動的地方。電腦還應防病毒,使用電腦應專機用盤,不能使用別人的軟盤,防止被病毒感染,假如感染病毒應用殺毒軟體殺毒,並注意提升殺毒軟體的等級。
另外,春夏梅雨季節,空氣濕度大會影響電腦正常工作,這個時節,重要保養手段是防潮除濕,可用電吹風除濕。還可使用延長電腦通電時間的方法。電腦工作產生熱量,可隨熱量的蒸發除去濕氣,給機器內部創造相對乾燥的環境。在潮濕的梅雨季節,應天天開機,每天開機在4小時以上,保證電腦工作正常
一、機房的選擇
放置電腦的房間要求寬敞明亮、通風良好,沒有強磁、強電、高溫污染和雜訊,有條件的家庭應安排一個房間作為專用機房,以減少外界的干擾。
二、機房內應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
.溫度是電腦工作環境的重要指標,一般開機時的溫度宜在15℃~32℃之間,關機時在5℃~40℃之間。有條件的應安裝空調。
2.電腦對濕度的要求是:開機時在40%~80%之間,關機時在10%~85%之間,且均不結露(結露是指水蒸氣在電腦外殼或元器件表面凝結成水珠)。如果機房內過度潮濕會出現結露現象,它會引起機內元器件、觸點、引線銹蝕發霉,造成斷路或短路。而過分乾燥則容易產生靜電,對電腦造成損傷。
三、保持環境的清潔
灰塵是空氣中浮盪的塵埃,看不見、摸不著、無孔不入。它容易受磁場和熱物體的吸引,附著在元器件或電路板上,日積月累到一定的時候,就會引起機器內部線路之間短路或斷路,引發故障,損壞設備。因此,機房內應該採取一定的防塵措施。比如:用吸塵器或擰乾的布除去室內的灰塵(包括機器外殼)。
每次用完後用鍵盤罩罩住鍵盤,並用棉布蓋好整台機器(棉布不會產生靜電)。
不要在機房內吸煙、進食。電腦在使用一段時間後(一般半年),還可將機箱打開,用吸塵器小心吸去晶元上的灰塵,也可用柔軟的毛刷清掃一遍。
四、電腦的外部供電
電腦的外部供電是最應當引起重視的問題,但常常被家庭用戶忽視。電腦外部供電電源的質量對電腦的可靠運行會產生直接影響。影響電源質量的因素有電壓瞬變、不規則停電、電力不足、電壓過高等,其中尤以電壓瞬變危害最大。這些情況均能使電腦設備的元器件處於惡劣的工作狀態,最後導致損壞。因此,家庭用戶至少應配備一台功率不低於500W的穩壓電源裝置,有條件的可以配備一台不間斷電源(UPS),以防止不規則停電。可選擇後備式10分鍾不間斷電源,其價格為600元左右,十分適宜家庭用戶。
五、靜電的防範
靜電對整個電腦系統危害極大,如:使列印機工作失常、出現讀寫錯誤、丟失數據信息、燒毀晶元甚至整個電路板。主要的防範措施有:
1.保證電腦設備的外殼接地良好。
2.增加機房內的濕度,特別是在氣候乾燥的冬季更要注意。
3.用手觸摸晶元和電路板前,應先接觸其他金屬物品,或先洗手,以避免人體對晶元或電路板放電。
4.機房內不要鋪設普通的地板革和地毯,有條件的話可安裝機房專用的抗靜電地板。
六、其他注意事項
1.必須嚴格遵守開關機順序。開機時先開外部設備(如顯示器、列印機),再開主機開關。關機時,先關主機,再關外部設備。這樣可以避免外部設備在啟動或關閉時引起電壓涌流或瞬間電流變化對主機的沖擊。
2.關機後再重新開機,其間至少應間隔20秒鍾。
3.電腦連續工作時間最好不超過8小時,列印機連續列印時間最好不超過兩小時。
4.開機前檢查電纜連線是否正確。
5.在通電狀態下,不能拔插任何電纜和接插件(包括信號電纜、電源電線、各種適配器介面板、元器件等),因為這樣會人為造成短路,損壞元器件,也會直接威脅人身安全。
6.不要用苯、烯及任何有機溶液擦洗電腦外殼,否則會在外殼上留下永久性的痕跡。
7.夏季室溫過高時,應停止使用電腦。但在過於潮濕時,應每星期開機30分鍾左右,以驅除機內潮氣。
8.不要用濕手觸碰電源插座及敲擊鍵盤,若不慎使電腦遭到水濕、水浸、雨淋,應立即斷開電源送維修部檢修。
⑨ 請問維護電腦用什麼軟體好
第一部:注重對軟體的維護
①、合理選擇軟體
軟體是電腦的最佳「糧食」,如果沒有各種各樣的軟體,電腦也只不過是一種擺設而已。但是各個軟體相互之間有許多的沖突,不要拿來軟體就往電腦裡面塞,也不要頻繁地安裝和卸載各類軟體。軟體雖多,但從我的使用經驗來說還是要注重夠用、實用,軟體多了,並不一定用得著,軟體裝得少,也並不能說電腦發揮不了作用,其實很多軟體中看不中用。例如文件處理用OFFICE2000就行了,能足以能滿足我們日常的工作需要,再如音頻視頻應用一套KMPlayer播放器各種實用功能都有了.還用去安裝其他的多媒體軟體?們應該堅持少而精的原則。
②、及時維護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是控制和指揮電腦各個設備和軟體資源的系統軟體,一個安全、穩定、完整的操作系統極有利於系統的穩定工作和使用壽命。如果你對操作系統不注重保護,那麼回報你的將是無數次的死機,系統運行速度不斷降低,頻繁地出現軟體故障。
維護操作系統應做到以下三步:
(1)、經常對系統進行查毒、殺毒。用干凈的系統啟動盤來重新啟動電腦,用瑞星殺毒軟體最新殺毒軟體殺毒,每月至少查殺兩次,確保電腦在沒有病毒的干凈環境下努力為你工作。特別是使用來歷不明的外來盤時,一定要先查毒一次,安裝或使用後再查毒一遍,以免那些隱藏在壓縮程序或文件里的病毒有機可乘。
(2)、定時打開「控制面板」,查看「系統」的「設備管理器」中有沒有帶黃色「!」或紅色「×」的設備選項。如果發現有此種情況,說明電腦的硬體設備有沖突,久而久之很容易使系統出現故障,應該及時刪除該設備,然後進行「新硬體檢測」重新安裝該設備的驅動程序或進行驅動程序的升級工作,深挖細究,查出問題的原因,以解決系統的沖突問題。
(3)、定期利用WINDOSXP/2000操作系統的「附件→系統工具→磁碟清理程序」對磁碟進行清理、維護和碎片整理,徹底刪除一些無效文件、垃圾文件和臨時文件。這樣使得磁碟空間及時釋放,磁碟空間越大,系統操作性能越穩定,特別是C盤的空間尤為重要。
系統維護的操作最好每月能保證兩次,通過以上幾步的維護,相信你的電腦一定工作的非常穩定和安全,你也不必一直擔心系統出故障了。
第二部:注重硬體的維護
對硬體的維護,有很多操作者並不十分注重,其實硬體的維護更重要於軟體的維護。軟體一旦出現故障,最後的一招就是重裝操作系統和各類軟體。而硬體一旦出現故障,可不見得那麼輕鬆了,說不定還會害得你心疼地掏腰包取錢換物了。如果平時經常注重對硬體的維護,那麼電腦將會更長時間地為我們工作與服務。
從以下幾方面來維護電腦的硬體:
①、保持安置電腦的房間環境整潔、乾燥、清潔。尤其是工作台必須要每經常清潔,及時擦除灰塵和其它污漬。電腦桌上千萬不要堆放其他無關的東西,如:銳器、鈍器、茶杯、果殼等,特別是茶水如果不小心碰倒在桌上,必將帶來災難。及時消除這些隱患,給你的電腦安全帶來了保障。在電腦工作間還應禁止吸煙,煙霧對電腦的損壞也不可小看。
②、正確開機(先開外設電源,最後開主機電源),關機一定要讓系統自動關閉。不要以為電腦用完後,像關其它電器一樣切斷電源開關就可以了,這樣你就範了一個大錯,這樣關機對電腦的損傷是很嚴重的,日積月累必將導致系統的崩潰和硬體的損壞。當你用完電腦後,按「程序→關閉系統」後,待屏幕出現「現在安全地關閉系統」字樣後才可切斷電源。機器不用時一定要切斷電源,萬一出現雷雨天氣或斷電、電壓不穩定等情況,對電腦的打擊也不可輕視。
③、當電腦在使用中出現意外斷電或死機及系統非正常退出時,應盡快對硬碟進行掃描維護,及時修復文件或硬碟簇的錯誤。在這種情形下硬碟的某些文件或簇鏈接會丟失,給系統造成潛在的危險,如不及時掃描修復,會導致某些程序紊亂,有時甚至會影響系統的穩定運行。
④、經常對光碟機和軟盤驅動器進行除塵。
⑤、清除顯示器和列印機中的灰塵。特別是顯示器,千萬不要輕易拆開,你可用干凈的軟布輕擦屏幕或用吸塵器輕吸灰塵,切忌用濕布擦洗。
⑥、清理鍵盤和滑鼠。鍵盤和滑鼠可用濕布或沾少量酒精進行清洗,須注意清洗完畢後必須晾乾後方可與主機連接。
通過以上「二曲」的維護和保養,電腦的軟體、硬體故障將會大大縮小,使電腦能更穩定地為我們「效勞」。
⑩ 自己刪除的軟體怎麼找回
工具
手機
Android 9 操作系統
方法
刪除的軟體如何找回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應用商店進行重新下載安裝,另一種方法就是找到備份軟體進行重新恢復安裝。兩種方法雖然不同但是恢復後的軟體一般不會保留手機之前所使用的數據,所以對於一些終於的軟體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刪除,如果軟體數據不重要那建議進行備份這樣重新安裝時就會比較方便。下面來介紹一下如何恢復軟體。以本手機為例,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安卓手機操作步驟略有區別僅供參考。首先找到」應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