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ERP系統是干什麼用的
ERP,中文全名是企業資源計劃,是一種企業資源管理與業務流程管理的計算機系統,側重點在於對企業資源的利用、管理和整合。
ERP以一項計劃為出發點,該計劃可以是市場一個大訂單,或是企業的一個戰略目標。實現該訂單或目標需要企業多項資源的支持,這些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生產資源、設備資源、財務資源、采購資源、客戶資源等。
其作用是通過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的計劃利用,即通過掌握、管理、控制等手段來實現預期的目標
(1)erp軟體如何做短視頻擴展閱讀:
ERP系統適用范圍
1、適用於銷售管理。作為先進的管理軟體,它的軟體系統運用的是科學的統籌方法,因此在銷售過程中從訂單產生開始,開單,收款一直到合同列印。上傳最後到銷售統計報表還有客戶對賬單利潤統計,這些都交給erp管理系統軟體,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2、適用於生產管理方面。它包括生產訂單.生產計劃.BOM管理.研發設計,生產加工單,生產加工.生產監控等一系列先進的生產管理方面的問題,另外在生產中,erp管理軟體還會把成本核算.生產統計等更多的問題納入系統之中,最大程度的體現出系統的專業性。
3、適用於財務管理。安裝erp管理系統的軟體後,銷售往來賬,采購往來賬,進項發票,銷項發票,現金銀行,財務報表,以及賬戶余額表等所有賬目就會一目瞭然,賬目更加精準,更加明確。
Ⅱ ERP和PR有哪些區別啊廣州有哪些公司做EPR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啊
因為現在短視頻的崛起,任何企業,任何工作室或者個人都需要剪輯大量的視頻來包裝品牌,發抖音,發朋友圈,發淘寶等自媒體渠道做展示。因為每天都要更新並發布新內容,所以剪輯師根本招不夠,供需失衡就造成了剪輯師高薪水(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自己在家裡接私單,月收入輕松過萬,兩三萬也是稀鬆平常。)【推薦一個免費「短視頻剪輯後期」學習網址】: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3&zdhhr-11y04r-872401133859090852
而且剪輯這個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電腦技術,也不需要美術音樂造詣,基本都是固定套路,要什麼風格的片要什麼節奏,經過三四個月的培訓可以輕松掌握。但凡有點電腦基礎,會用滑鼠拖拽,會點擊圖標,會保存,除非自己不想學,沒有學不會的。但要學好學精,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王氏教育。
在視頻剪輯這塊,【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每個城市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0基礎的學生。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huixueba.com.cn/school/yingshi?type=2&zdhhr-11y04r-872401133859090852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Ⅲ ERP軟體 可以做些什麼
ERP是一種在製造、分銷或服務業公司中有效地計劃和控制為接收、製造、發運和解決客戶訂單問題所需的所有資源的方法。其中,在製造業中的應用是ERP最經典、最充分的應用。這里,我們通過討論前面所談到的企業的困惑(這些困惑大多來自於製造企業),來粗略地討論ERP能夠做什麼的問題。以期讀者對ERP的功能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1. ERP能夠解決多變的市場與均衡生產之間的矛盾
由於企業生產能力和其他資源的限制,企業希望均衡地安排生產是很自然的事情。使用ERP系統來計劃生產時,要作主生產計劃。通過這一計劃層次,由主生產計劃員均衡地對產品或最終項目做出生產安排,使得在一段時間內主生產計劃量和市場需求(包括預測及客戶訂單)在總量上相匹配,而不追求在每個具體時刻上均與市場需求相匹配。在這段時間內,即使需求發生很大變化,但只要需求總量不變,就可能保持主生產計劃不變。從而,可以得到一份相對穩定和均衡的生產計劃。由於產品或最終項目的主生產計劃是穩定和均衡的,據此所得到的物料需求計劃也將是穩定的和均衡的。從而可以解決以均衡的生產應對多變的市場的問題。
2. ERP使得對客戶的供貨承諾做得更好
ERP系統會自動產生可承諾量數據,專門用來支持供貨承諾。根據產銷兩方面的變化,ERP系統還會隨時更新對客戶的可承諾量數據。銷售人員只要根據客戶訂單把客戶對某種產品的訂貨量和需求日期錄入ERP系統,就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 客戶需求可否按時滿足。
(2) 如果不能按時滿足,那麼在客戶需求日期可承諾量是多少?不足的數量何時可以提供?
這樣,銷售人員在作出供貨承諾時,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 從而可以把對客戶的供貨承諾做得更好。
3. ERP能解決既有物料短缺又有庫存積壓的庫存管理難題
ERP的核心部分MRP恰好就是為解決這樣的問題而發展起來的。MRP模擬製造企業中物料計劃與控制的實際過程。它要回答並解決4個問題:
(1) 要製造什麼產品?
(2) 用什麼零部件或原材料來製造這些產品?
(3) 手中有什麼零部件或原材料?
(4) 還應當再准備什麼零部件或原材料?
這4個問題是製造企業都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它們構成製造業的基本方程。如果用A、B、C、D分別表示上述的4個問題,那麼,這個方程可以表示成一個概念公式:
A × B – C = D
MRP的執行過程就是對這個基本方程的模擬:它根據主生產計劃、物料清單(即產品結構文件)和庫存記錄,對每種物料進行計算,指出何時將會發生物料短缺,並給出建議,以最小庫存量滿足需求並避免物料短缺。
了解了MRP的基本邏輯就會發現,ERP可以解決既有物料短缺又有庫存積壓的庫存管理難題。
4. ERP可以提高質量並降低成本
通過ERP系統,人們的工作更有秩序,時間花在按部就班地執行計劃上,而不是忙於對出乎意料的情況作出緊急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士氣提高了,工作質量提高了,不出廢品,一次就把工作做好。於是,提高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潤都是相伴而來的事情。
5. ERP可以改變企業中的部門本位觀
ERP強調企業的整體觀,它把生產、財務、銷售、工程技術、采購等各個子系統結合成一個一體化的系統,各子系統在統一的數據環境下工作。這樣,ERP就成為整個企業的一個通訊系統。通過准確和及時的信息傳遞,把大家的精力集中在同一個方向上,以工作流程的觀點和方式來運營和管理企業,而不是把企業看作一個個部門的組合,從而使得企業整體合作的意識和作用加強了。每個部門可以更好地了解企業的整體運作機制,更好地了解本部門以及其他部門在企業整體運作中的作用和相互關系,從而可以改變企業中的部門本位觀。
可以說,任何企業都可以通過ERP得到改善,不論一個企業的管理水平多麼的高,ERP可以使它的管理水平更高。
Ⅳ erp軟體怎麼樣操作,有視頻嗎
不知道你是用哪個ERP軟體的呢?我們賽普軟體就有視頻教學的,你可以登陸我們網站,在賽普學院里學習下的。詳情請網路「賽普軟體」。
Ⅳ ERP軟體是什麼
是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指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通常被稱為一類業務管理軟體- 通常是一套集成的應用程序- 組織可以用來收集,存儲,管理和解釋來自這些業務活動的數據。
企業系統軟體是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行業,可生產支持各種業務功能的組件。IT投資已成為過去美國企業中最大的資本支出類別。雖然早期的ERP系統專注於大型企業,但小型企業越來越多地使用ERP系統。
(5)erp軟體如何做短視頻擴展閱讀
erp的分類
1、通用型ERP
一般只包括簡單通用功能:買入賣出、倉庫管理、產品分類、客戶關系等,這些功能只是簡單的記錄,沒有充分考慮企業的性質和一些特殊需求
2、專業的ERP
按照所應用到的行業不同,而進行特別定製,例如:靈創軟體專業服裝ERP,他就要考慮服裝的特點,用通用型ERP就會帶來很多的不便,專業的服裝ERP考慮服裝多色、多款、多號,季節性等的特點,管理方面的設計會更細致化。
技術架構分類
1、C/S架構ERP
C/S又稱Client/Server或客戶/伺服器模式或胖客戶端。伺服器通常採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機,客戶端需要安裝專用的客戶端軟體。
2、B/S架構ERP
B/S是Browser/Server的縮寫,也可稱為瘦客戶端,客戶機上只要安裝一個瀏覽器(Browser),如IE,瀏覽器通過Web Server 同資料庫進行數據交互。
Ⅵ 製作一個短視頻軟體一般多少錢
製作一個短視頻軟體多少錢?要依據該軟體的具體情況而定,根據產品的功能需求、復雜程度不同,費用也不一樣。
1、常見的軟體移動平台包括Android、蘋果iOS(iPhone/iPad),像定製的軟體是針對其中某一個、還是兩個平台都需要,就對應了不同的開發成本。
2、軟體功能的復雜程度也決定了項目所需要的開發人員和時間。
3、一般來說,項目報價的基礎是開發人員的工資。開發人員包括產品經理、UI設計師、前端工程師、服務端工程師、iOS和Android客戶端工程師等,不同的項目需要的開發人員不同,所需要的開發費用也就不同。
4、另外製作短視頻軟體,不能只看價格,還要考察公司的開發實力、設計實力和態度。
(1)製作短視頻軟體,除了要保證APP質量和技術要達到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APP的UI設計,新的APP想要脫穎而出,app的設計也至關重要。
(2)因為製作短視頻軟體在後期可能還會需要找製作短視頻軟體的公司進行更新維護,所以
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考察公司對客戶的一個服務態度,不只是售前的服務態度,更重要的是在售後也能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
Ⅶ 你好,請問一下ERP軟體公司網路推廣如何做
我的經驗是,大量的相關文章+合理的站內鏈接+穩定的更新頻率。
如何做好seo優化策略可參考如下方法:
在搜索引擎優化中,SEO策略影響到最終的優化效果。SEO策略不管對中小網站還是大型網站都是重要的,而對於大型網站,制定一個好的SEO策略尤為重要。
第一部分:關鍵詞分析
關鍵詞分析是所有SEO必須掌握的一門功課,大型網站雖然有海量的數據,但是每個頁面都需要進行關鍵詞分析,除了SEO之外,策劃、編輯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關鍵詞分析能力。
關鍵詞分析的基本原則:
1、 調查用戶的搜索習慣:這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只有了解用戶的搜索習慣,才能把我用戶的搜索需求,用戶喜歡搜索什麼?用什麼搜索引擎?等等
2、 關鍵詞不能過於寬泛:關鍵詞過於寬泛會導致競爭激烈,耗費大量時間卻不一定得到想要的效果,並且可能降低了關鍵詞的相關性。
3、 關鍵詞不能過冷:想想,沒有用戶搜索的關鍵詞,還值得去優化嗎?
4、 關鍵詞要與頁面內容保持高度的相關性:這樣既有利於優化又有利於用戶。
關鍵詞挑選的步驟:
1、 確定核心關鍵詞: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哪一個詞或者兩個詞能夠最准確的描述網頁的內容?哪一個詞用戶搜索次數最多?
2、 核心關鍵詞定義上的擴展:例如核心關鍵詞的別名、僅次於核心關鍵詞的組合等、核心關鍵詞的輔助等。
3、 模擬用戶思維設計關鍵詞:把自己假想為用戶,那麼我會去搜索什麼關鍵詞呢?
4、 研究競爭者的關鍵詞:分析一下排名佔有優勢的競爭對手的網頁,他們都使用了什麼關鍵詞?
第二部分:頁面逆向優化
為什麼要做逆向優化?因為在大型網站中,頁面的優化價值一般不同於中小網站。考慮到各種綜合因素(例如品牌、頁面內容、用戶體驗等),大型網站的頁面優化價值大多數呈現逆向順序,即:最終頁>專題頁>欄目頁>頻道頁>首頁。
如何針對各頁面進行關鍵詞分配呢?通常情況是這樣的:
1、 最終頁:針對長尾關鍵詞;
2、 專題頁:針對熱門關鍵詞,例如"周傑倫";
3、 欄目頁:針對固定關鍵詞,例如"音樂試聽";
4、 頻道頁:針對核心關鍵詞,例如 "音樂";
5、 首頁:不分配關鍵詞,而是以品牌為主。
在進行關鍵詞分配後,我們可以在最終頁中添加匹配的內鏈作為輔助,這是大型網站內鏈的優勢。
第三部分:前端搜索引擎友好,包括UI設計的搜索友好和前端代碼的搜索友好兩點
1、首先來看UI設計的搜索引擎友好:主要是做到導航清晰,以及flash和圖片等的使用,一般來說,導航以及帶有關鍵詞的部分不適合使用flash及圖片,因為大多數搜索引擎無法抓取flash及圖片中的文字。
2、然後是前端代碼的搜索引擎友好:
a、代碼的簡潔性:搜索引擎喜歡簡潔的html代碼,這樣更有利於分析。
b、重要信息靠前:指帶關鍵詞的及經常更新的信息盡量選擇出現在html的靠前位置。
c、過濾干擾信息:大型網站的頁面一般比較復雜,各種廣告、合作、交換內容以及其他沒有相關性的信息比較多,我們應該選擇使用js、iframe等搜索引擎無法識別的代碼過濾掉這一部分信息。
d、代碼的基礎SEO:這是基礎的SEO工作,避免html錯誤以及語義化標簽。
第四部分:內部鏈接策略
為什麼要強調內部鏈接策略?因為內鏈具有以下優勢:
1、 大型網站海量的數據使內鏈的優勢遠遠大於外鏈。外鏈的數量可能幾千幾萬幾十萬,但是大型網站擁有成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的海量網頁內容,如果用這些海量的網頁做內鏈的建設,優勢是很明顯的。
2、 網站內的網頁間導出鏈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3、 提高搜索引擎對網站的爬行索引效率,增強收錄,也有利於PR的傳遞。
4、 集中主題,使該主題的關鍵詞在搜索引擎中具有排名優勢。
在內鏈建設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1、控制文章內鏈數量:穿插於文章內的鏈接可以根據內容的多少控制在3-8個左右。2、鏈接對象的相關性要高。3、給重要的網頁更多的關註:使重要的更有關鍵詞價值的網頁得到更好的排名。4、使用絕對路徑。
第五部分:外部鏈接策略
在強調大型網站的內鏈建設的同時也不能太忽視了外鏈的建設。外鏈的建設雖然沒有中小網站那麼重要,但是也具有很高的價值。通常可以通過交換鏈接、製造鏈接誘餌、投放帶鏈接的軟文等方法來建設外鏈。
1、 來看交換鏈接應該要遵循哪些原則:
a、鏈接文字中包含關鍵詞;b、盡量與相關性高的站點、頻道交換鏈接;c、對方網站導出鏈接數量不能過多,過多的話沒有太大的價值;d、避免與未被收錄以及被搜索引擎懲罰的網站交換鏈接
2、 製造鏈接誘餌:製造鏈接誘餌是一件省力的工作,這使得對方網站主動的為我們添加鏈接。製造鏈接誘餌的技巧很多,但是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創意。
3、 帶鏈接的軟文投放。指的是在商務推廣或者為專門為了得到外鏈而進行的帶鏈接的軟文投放。
第六部分:網站地圖策略
有很多大型網站不重視網站地圖的建設,不少大型網站的網站地圖只是敷衍了事,做一個擺設。其實網站對於大型網站是很重要的,大型網站海量的數據、復雜的網站導航結構、極快的更新頻率使得搜索引擎並不能完全抓取所有的網頁。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大型網站擁有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級的數據量,但是卻只被搜索引擎收錄了網站數據量的一半、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一個重要原因。連收錄都保證不了,怎麼去做排名?
Html地圖:
1、 為搜索引擎建立一個良好的導航結構。
2、 Html地圖中可以分為橫向和縱向導航,橫向導航主要是頻道、欄目、專題等鏈接,縱向導航主要是針對關鍵詞。
3、 每個頁面都有指向網站地圖的鏈接。
Xml網站地圖:主要針對Google、yahoo、live等搜索引擎。因為大型網站數據量太大,單個的sitemap會導致sitemap.xml文件太大,超過搜索引擎的容忍度。所以我們要將sitemap.xml拆分為數個,每個拆分後的sitemap.xml則保持在搜索引擎建議的范圍內。
第七部分:搜索引擎友好寫作策略
搜索引擎友好寫作是創造海量數據對取得好的搜索引擎排名的很關鍵的一部分。而SEO人員不可能針對每個網頁都提出SEO建議或者方案,所以對寫作人員的培訓尤為重要。如果所有寫作人員都按照搜索引擎友好的原則去寫作,則產生的效果是很恐怖的。
1、 對寫作人員要進行反復培訓:寫作人員不是SEO,沒有經驗,不可能一遍就領悟SEO的寫作技巧。所以要對寫作人員進行反復的培訓才能達到效果。
2、 創造內容先思考用戶會去搜索什麼,針對用戶的搜索需求而寫作。
3、 重視title、meta寫作:例如Meta雖然在搜索引擎的權重已經很低,但是不好的meta寫作例如堆積關鍵詞、關鍵詞與內容不相關等行為反而會產生負作用。而Title的權重較高,盡量在Title中融入關鍵詞。
4、 內容與關鍵詞的融合:在內容中要適當的融入關鍵詞,使關鍵詞出現在適當的位置,並保持適當的關鍵詞密度。
5、 為關鍵詞加入鏈接很重要:為相關關鍵詞加入鏈接,或者為本網頁出現的其他網頁的關鍵詞加入鏈接,可以很好的利用內鏈優勢。
6、 為關鍵詞使用語義化標簽:
第八部分:日誌分析與數據挖掘
日誌分析與數據挖掘常常被我們所忽視,其實不管是大型網站還是中小網站,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只是大型網站的日誌分析和數據挖掘工作難度要更高一些,因為數據量實在太大,所以我們要具備足夠的耐心來做該項工作,並且要有的放矢。
1、 網站日誌分析:網站日誌分析的的種類有很多,如訪問來源、瀏覽器、客戶端屏幕大小、入口、跳出率、PV等。跟SEO工作最相關的主要有以下三種:a、搜索引擎流量導入;b、搜索引擎關鍵詞分析;c、用戶搜索行為統計分析
2、 熱點數據挖掘:我們可以通過自身的網站日誌分析以及一些外在的工具和SEO自己對熱點的把握能力來進行熱點數據的挖掘。熱點數據的挖掘主要有以下手段:a、把握行業熱點,可以由編輯與SEO共同完成;b、預測潛在熱點,對信息的敏感度要求較高,能夠預測潛在的熱門信息。c、自己創造熱點,如炒作等;d、 為熱點製作專題
第九部分:為關鍵詞創作專題
除了最終頁面,各種針對熱門的關鍵詞所製作的專題應該作為網站的第二大搜索引擎流量來源。我們在對熱點數據進行挖掘後,就可以針對這些熱門關鍵詞製作專題了。製作的專題頁的內容從何而來?我們一般通過程序實現對應關鍵詞相關的信息進行篩選聚合,這樣就使得內容與關鍵詞高度匹配,為用戶、為搜索引擎都提供了所需要的內容。
當然,僅僅建立一個專題而沒有輔助手段是很難保證專題的搜索引擎排名的,我們可以通過文章內鏈、頻道頁推薦、或者最終頁的專題推薦來獲得鏈接達到效果。
1、為熱點關鍵詞製作專題
2、關鍵詞相關信息的聚合
3、輔以文章內鏈導入鏈接
Ⅷ ERP是什麼,怎麼使用
什麼是ERP?
一個由 Gartner Group 開發的概念,描述下一代製造商業系統和製造資源計劃(MRP II)軟體。它將包含客戶/服務架構,使用圖形用戶介面,應用開放系統製作。除了已有的標准功能,它還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質、過程運作管理、以及調整報告等。特別是,ERP採用的基礎技術將同時給用戶軟體和硬體兩方面的獨立性從而更加容易升級。ERP的關鍵在於所有用戶能夠裁剪其應用,因而具有天然的易用性。
Gartner Group提出ERP具備的功能標准應包括四個方面:
1.超越MRPⅡ范圍的集成功能
包括質量管理;試驗室管理;流程作業管理;配方管理;產品數據管理;維護管理;管制報告和倉庫管理。
2.支持混合方式的製造環境
包括既可支持離散又可支持流程的製造環境;按照面向對象的業務模型組合業務過程的能力和國際范圍內的應用。
3.支持能動的監控能力,提高業務績效
包括在整個企業內採用控制和工程方法;模擬功能;決策支持和用於生產及分析的圖形能力。
4.支持開放的客戶機/伺服器計算環境
包括客戶機/伺服器體系結構;圖形用戶界面(GUI);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CASE),面向對象技術;使用SQL對關系資料庫查詢;內部集成的工程系統、商業系統、數據採集和外部集成 (EDI)。
ERP是對MRPⅡ的超越,從本質上看,ERP仍然是以MRPⅡ為核心,但在功能和技術上卻超越了傳統的MRPⅡ,它是以顧客驅動的、基於時間的、面向整個供應鏈管理的企業資源計劃。
一、ERP系統的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體現對整個供應鏈資源進行管理的思想
在知識經濟時代僅靠自己企業的資源不可能有效地參與市場競爭,還必須把經營過程中的有關各方如供應商、製造工廠、分銷網路、客戶等納入一個緊密的供應鏈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業的產、供、銷活動,滿足企業利用全社會一切市場資源快速高效地進行生產經營的需求,以期進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換句話說,現代企業競爭不是單一企業與單一企業間的競爭,而是一個企業供應鏈與另一個企業供應鏈之間的競爭。ERP系統實現了對整個企業供應鏈的管理,適應了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競爭的需要。
2、體現精益生產、同步工程和敏捷製造的思想
ERP系統支持對混合型生產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精益生產LP(Lean Pro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提出的一種企業經營戰略體系。即企業按大批量生產方式組織生產時,把客戶、銷售代理商、供應商、協作單位納入生產體系,企業同其銷售代理、客戶和供應商的關系,已不再簡單地是業務往來關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夥伴關系,這種合作夥伴關系組成了一個企業的供應鏈,這即是精益生產的核心思想。其二是「敏捷製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當市場發生變化,企業遇有特定的市場和產品需求時,企業的基本合作夥伴不一定能滿足新產品開發生產的要求,這時,企業會組織一個由特定的供應商和銷售渠道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應鏈,形成「虛擬工廠」,把供應和協作單位看成是企業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同步工程(SE)」,組織生產,用最短的時間將新產品打入市場,時刻保持產品的高質量、多樣化和靈活性,這即是「敏捷製造」的核心思想。
3、體現事先計劃與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統中的計劃體系主要包括: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能力計劃、采購計劃、銷售執行計劃、利潤計劃、財務預算和人力資源計劃等,而且這些計劃功能與價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個供應鏈系統中。
另一方面,ERP系統通過定義事務處理(Transaction)相關的會計核算科目與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務處理發生的同時自動生成會計核算分錄,保證了資金流與物流的同步記錄和數據的一致性。從而實現了根據財務資金現狀,可以追溯資金的來龍去脈,並進一步追溯所發生的相關業務活動,改變了資金信息滯後於物料信息的狀況,便於實現事中控制和實時做出決策。
此外,計劃、事務處理、控制與決策功能都在整個供應鏈的業務處理流程中實現,要求在每個流程業務處理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工作潛能與責任心,流程與流程之間則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機組織中充分發揮每個的主觀能動性與潛能。實現企業管理從「高聳式」組織結構向「扁平式」組織機構的轉變,提高企業對市場動態變化的響應速度。
總之,藉助IT技術的飛速發展與應用,ERP系統得以將很多先進的管理思想變成現實中可實施應用的計算機軟體系統。
二、應用ERP與企業的關系
ERP是借用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來改造原企業舊的管理模式,是先進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ERP軟體在實際的推廣應用中,其應用深度和廣度都不到位,多數企業的效果不顯著,沒有引起企業決策者的震動和人們的廣泛關注。
1.實施ERP是企業管理全方位的變革
企業領導層應該首先是受教育者,其次才是現代管理理論的貫徹者和實施者,規范企業管理及其有關環節,使之成為領導者、管理層及員工自覺的行動,使現代管理意識紮根於企業中,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國外企業實施ERP 似乎沒有討論的餘地,全盤接受,自覺性強。其實,辦企業這樣做是天經地義的,而我們還要等待思想提高,觀念更新,有時還要避開鋒芒,遷就陳腐,互相推諉。如果我們不堅決向這些陋習告別,這場全方位的變革就會反復、甚至夭折。
2.企業管理班子要取得共識
要眼睛向內,練好內功,做好管理的基礎工作,這是任何再好的應用軟體和軟體供應商都無法提供的,只能靠自己勤勤懇懇地耕耘。把ERP的實施稱為"第一把手工程",這說明了企業的決策者在ERP實施過程中的特殊作用。ERP是一個管理系統,牽動全局,沒有第一把手的參與和授權,很難調動全局。
3.ERP的投入是一個系統工程
ERP的投入和產出與其他固定資產設備的投入和產出比較,並不那麼直觀、淺顯和明了,投入不可能馬上得到回報,見到效益。ERP的投入是一個系統工程,並不能立竿見影,它所貫徹的主要是管理思想,這是企業管理中的一條紅線。它長期起作用、創效益,在不斷深化中向管理要效益。
此外,實施ERP還要因地制宜,因企業而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首先,要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上相應的系統,而不是籠統地都上小型機,或者不顧企業的規模上 WindowsNT,這樣長期運作,對企業危害性極大。其次,這種投入不是一勞永逸的,由於技術的發展很快,隨著工作的深入,企業會越來越感到資源的緊缺,因此,每年應有相應的投入,才能保證系統健康地運轉。
4.ERP的實施需要復合型人才
他們既要懂計算機技術,又要懂管理。當前高校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遠遠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需要有一個過程和一定的時間,但企業領導者常把這樣不多的人才當作一般管理者,沒有把他們當作是企業來之不易的財富,是一支重要的隊伍。這與長期忽視管理有關,這些復合型人才在企業中的地位遠遠不及市場開拓人員和產品開發者,而是"輔助"角色,不是政策傾斜對象,這種因素是造成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另外,當企業上ERP時,這些復合型人才起到了先導作用,而一旦管理進入常規,他們似乎又成為多餘的人,這已成為必然規律。在人才市場上,復合型人才最為活躍,那些有眼力的企業家都會下功夫挖掘人才,而這也不利於實施隊伍的穩定。
總之,條件具備的企業要不失時機地上ERP管理系統,不能只搞純理論研究、再研究,長時間地考察。要首先整理好內部管理基本數據,選定或開發適合自己企業的ERP軟體,條件成熟了就上。
三、ERP的風險及其預防
企業的條件無論多優越,所做的准備無論多充分,實施的風險仍然存在。在ERP系統的實施周期中,各種影響因素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風險是保證ERP系統實施成功的重要環節之一。
ERP項目的風險
通常人們在考慮失敗的因素時,一般著重於對實施過程中眾多因素的分析,而往往忽視項目啟動前和實施完成後ERP系統潛在的風險。對於ERP項目而言,風險存在於項目的全過程,包括項目規劃、項目預准備、實施過程和系統運行。歸納起來,ERP項目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缺乏規劃或規劃不合理;
2. 項目預准備不充分,表現為硬體選型及ERP軟體選擇錯誤;
3. 實施過程式控制制不嚴格,階段成果未達標;
4. 設計流程缺乏有效的控制環節;
5. 實施效果未做評估或評估不合理;
6. 系統安全設計不完善,存在系統被非法入侵的隱患;
7. 災難防範措施不當或不完整,容易造成系統崩潰。
1.戰略規劃
企業是否存在一個五年的IT系統規劃?隨著社會的信息化,IT系統對於企業不僅是工具,更是技術手段。ERP作為IT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於企業的長期規劃,是長期規劃的手段和保證。ERP的目標源於IT系統規劃,是評價ERP系統成敗的基本標准,應依據IT系統規劃,明確ERP 系統的實施范圍和實施內容。
2.項目預准備
確定硬體及網路方案、選擇ERP系統和評估咨詢合作夥伴是該階段的三項主要任務,也是ERP系統實施的三大要素。硬體及網路方案直接影響系統的性能、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ERP系統功能的強弱決定企業需求的滿足程度;咨詢合作夥伴的工作能力和經驗決定實施過程的質量及實施成效。
3.項目實施控制
在ERP系統實施中,通常採用項目管理技術對實施過程進行控制和管理。有效的實施控製表現在科學的實施計劃、明確的階段成果和嚴格的成果審核。不僅如此,有效的控制還表現在積極的協調和通暢的信息傳遞渠道。實施ERP 的組織機構包括:指導委員會、項目經理、外部咨詢顧問、IT部門、職能部門的實施小組和職能部門的最終用戶。部門之間協調和交流得好壞決定實施過程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目前,在企業缺乏合適的項目經理的條件下,這一風險尤其明顯和嚴重。
4.業務流程式控制制
企業業務流程重組是在項目實施的設計階段完成的。流程中的控制和監督環節保證ERP在正式運行後,各項業務處於有效的控制之中,避免企業遭受人為損失。設計控制環節時,要兼顧控制和效率。過多的控制環節和業務流程冗餘勢必降低工作效率。而控制環節不足又會有業務失控的風險。
5.項目實施效果
雖然項目評估是ERP實施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但這並不意味著項目評估不重要。相反,項目評估的結果是ERP實施效果的直接反映。正確地評價實施成果,離不開清晰的實施目標、客觀的評價標准和科學的評價方法。目前普遍存在著忽視項目評估的問題。忽視項目評估將帶來實施小組不關心實施成果這一隱患。這正是ERP項目的巨大風險所在。
6.系統安全管理
系統安全包括:操作系統授權、網路設備許可權、應用系統功能許可權、數據訪問許可權、病毒的預防、非法入侵的監督、數據更改的追蹤、數據的安全備份與存檔、主機房的安全管理規章、系統管理員的監督,等等。目前,企業中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的人員較少,計算機接入Internet的也不多。因此,在實施ERP系統時,普遍存在著不重視系統安全的現象。諸如:用戶不注意口令保密、超級用戶授權多人等。缺乏安全意識的直接後果是系統在安全設計上存在著漏洞和缺陷。近年來,不斷有報章披露銀行或企業計算機系統被非法入侵的消息,這給企業敲響了警鍾。
7.意外事故或災難
水災、火災、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會給ERP系統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企業正式啟用ERP系統後,這種破壞將直接造成業務交易的中斷,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未雨綢繆的策略和應對措施是降低這一風險的良方。如建立遠程備份和恢復機制;在計算機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恢復手工處理業務的步驟和措施。
四、ERP應用成功的標志
ERP應用是否成功,原則地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衡量:
1. 系統運行集成化:
這是ERP應用成功在技術解決方案方面最基本的表現。ERP系統是對企業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一體化管理的軟體系統,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實現對「供應鏈(Supply Chain)」的管理。軟體的應用將跨越多個部門甚至多個企業。為了達到預期設定的應用目標,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統能夠運行起來,實現集成化應用,建立企業決策完善的數據體系和信息共享機制。
一般來說,如果ERP系統僅在財務部門應用,只能實現財務管理規范化、改善應收帳款和資金管理;僅在銷售部門應用,只能加強和改善營銷管理;僅在庫存管理部門應用,只能幫助掌握存貨信息;僅在生產部門應用只能輔助制定生產計劃和物資需求計劃。只有集成一體化運行起來,才有可能達到:
降低庫存,提高資金利用率和控制經營風險;
控制產品生產成本,縮短產品生產周期;
提高產品質量和合格率;
減少財務壞帳、呆帳金額等。
這些目標能否真正達到,還要取決於企業業務流程重組的實施效果。
2. 業務流程合理化:
這是ERP應用成功在改善管理效率方面的體現。ERP應用成功的前提是必須對企業實施業務流程重組,因此,ERP應用成功也即意味著企業業務處理流程趨於合理化,並實現了ERP應用的以下幾個最終目標:
企業競爭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企業面對市場的響應速度大大加快;
客戶滿意度顯著改善。
3. 績效監控動態化:
ERP的應用,將為企業提供豐富的管理信息。如何用好這些信息並在企業管理和決策過程中真正起到作用,是衡量ERP應用成功的另一個標志。在ERP系統完全投入實際運行後,企業應根據管理需要,利用ERP系統提供的信息資源設計出一套動態監控管理績效變化的報表體系,以期即時反饋和糾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這項工作,一般是在ERP系統實施完成後由企業設計完成。企業如未能利用ERP系統提供的信息資源建立起自己的績效監控系統,將意味著ERP系統應用沒有完全成功。
4. 管理改善持續化:
隨著ERP系統的應用和企業業務流程的合理化,企業管理水平將會明顯提高。為了衡量企業管理水平的改善程度,可以依據管理咨詢公司提供的企業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對企業管理水平進行綜合評價。評價過程本身並不是目的,為企業建立一個可以不斷進行自我評價和不斷改善管理的機制,才是真正目的。這也是ERP應用成功的一個經常不被人們重視的標志。
當90年代初美國的Gartner Group定義ERP這樣一個軟體系統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它會在全球的
企業中引起那麼大的反響。而在今天的中國,這一漸漸平息的震動,在這兩年中又出現了一個又
一個的高潮。然而反觀ERP的發展和當今經濟的發展,我們不得不正視出現的這樣兩個問題:
1. Gartner Group當初的定義已經過於狹窄,和實際商業生活中正在被實際使用的ERP有著較大的
差距;
2. 一些非主流的思想為著其自身利益的要求,不斷在肆意的歪曲ERP的真實含義。
這兩個問題正在不斷的扭曲ERP的思想,對於後來者ERP的真面目已經被隱去,那麼到底ERP是什麼
呢?
我先回顧一下當時Gartner Group是如何通過一系列的功能標准來對ERP進行界定的,其界定如
下:
1、 超越了MRP-II的范圍和集成功能;
2、 支持混合方式的製造環境;
3、 支持動態的監控能力,提高業務績效;
4、 支持開放的客戶機/伺服器計算環境。
按其定義,ERP就是一個應用軟體系統,是在MRPII軟體系統的基礎上擴展了管理范圍,基本思想
是將企業的業務流程看作是一個緊密聯接的供應鏈,並將企業內部劃分成幾個相互協同作業的支
持子系統,如財務、市場營銷、生產製造、服務維護、工程技術等,可對企業內部供應鏈上的所
有環節如訂單、采購、庫存、計劃、生產製造、質量控制、運輸、分銷、服務與維護、財務、成
本控制、經營風險與投資、決策支持、實驗室 / 配方、人力資源等有效地進行管理,從管理范圍
和深度上為企業提供了更豐富的功能和工具。
從這一應用范圍來講,給人的感覺第一ERP是為製造企業服務的,第二它只是個軟體。然而,在
Gartner Group定義ERP這個名詞之後,SAP公司創造性地將ERP和BPR兩個本來沒有被關聯在一起的
東西合到了一起,從而創造出了IT+管理的一個世界性奇跡。這個時候Gartner Group的概念在實
際應用中被完全更新了,一個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和意義的ERP誕生了:
1、)ERP不只是一個軟體系統,而是一個集組織模型、業務流程、企業規范和信息技術、實施方
法為一體的綜合管理應用體系;
2、)ERP使得企業的管理核心從「在正確的時間、製造和銷售正確的產品」,轉移到了「在最佳
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企業的最大利潤」,這種管理方法和手段其應用范圍也從製造企業擴展至了
各個不同行業的企業;
3、)ERP從滿足動態監控,發展到商務智能的引入,使得以往簡單的事物處理系統,變成了真正
具有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統;
4、)從軟體系統的結構而言,現在的ERP必須能夠適應互聯網的應用,可以支持跨平台多組織的
應用,並和電子商務的應用具有廣泛的數據、業務邏輯的介面。
所以不妨我們來這樣給ERP下個定義:所謂ERP,就是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共
享和協同,克服企業中的官僚制約,使得各業務流程無縫平滑的銜接,從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業
務的精確度,獲得盈利能力的提高。
從ERP的功能來理解,一個成熟的ERP系統必須具備以下的功能:
1. 要具有參考的業務模型,並能夠基於這個模型,按客戶的實際需求進行客戶化工作,具備一系
列的建模手段和方法;
2. 實現多核算組織、多工廠、多地點的應用,要能夠實現集中和分布的應用模式;
3. 必須至少具備財務、采購、銷售、生產、和人力資源五個基本的子系統和一個信息分析平台,
要能夠具備或者支持專用的質量管理、設備管理、行業特殊管理、商務智能系統,要具備和其他
有關應用的介面,諸如專業化的CRM、SCM、CAD、工業控制系統等,所有這些系統能夠實現無縫的
有邏輯的集成;
4. 實現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完整過程:即物流要實現從購買到製造到銷售的正向流動,和反
向的信息追溯;信息流要實現銷售預測、采購計劃和生產計劃的自動生成,和關聯更改;資金流
要實現和物流的在線同步核算,和信息流的在線同步計劃,能夠實現ABC(營運成本)控制。
5. 實現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過程式控制制:比如在物流過程中,要具備發票、訂單和出入庫單的
三單匹配控制;在訂單過程中要具備庫存、在制、信用度、財務預算等多點控制;要具備多級的
工作流控制等。
6. 要具備一定的客戶化開發平台或工具,這樣的平台和工具至少需要支持客戶對輸出信息的任意
採集和編排。
7. 財務管理應當至少具備核算會計和管理會計功能,要具備資金管理和資產管理的能力,基本實
現會計信息直接來源於業務本身,而非財務系統本身,也就是說財務系統中90%以上的會計憑證是
自動生成的。
8. 在生產管理中,至少支持最基本的離散和流程業務模式,即根據BOM及能力進行計劃和根據工
單執行,根據工藝及配方進行計劃和根據期段排產單進行生產,並可以將這兩種模式進行混合使
用,當然還應當具備將MRP和JIT兩種模式的混合使用。
9. 在采購和銷售過程中,要支持多類型多地點的存貨管理和倉庫管理,這里存貨管理和倉庫管理
是兩個不同的方面;要支持訂貨過程的多維控制,即庫存檢驗、質量要求、信用狀況等。
10.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其核心應當是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而非簡單的人事管理。
以上十點應當是構成一個最基本的ERP系統的內容。當然對於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案而言,只有以上
的功能還遠遠不夠,還應當具備一個完整的實現方法。
ERP項目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必須依靠專業顧問的咨詢和服務。但企業必須記住,項目的主人是企業
自己,顧問只是在某一時間為你出謀劃策,他不可能保證你的成功,也不會為你服務一輩子,所
以如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顧問的知識學到手,那才是至關重要的。
ERP的實施,或多或少會涉及到企業管理流程的變化,因此BRP往往和它的實施結合在一起,也只
有這種結合,才能使得企業的ERP系統發揮最大的作用。一個成功的ERP的實施支持,必需包含有
一個廣泛的知識庫,和有實踐經驗的顧問。
ERP的實施過程基本都是必需經歷五個階段和六個步驟,五個階段:
1. 基礎建設
2. 引進觀念
3. 業務重組
4. 系統運用
5. 持續完善
六個步驟:
1. 方案規劃
2. 項目組織
3. 全面培訓
4. 原型定義
5. 數據准備
6. 系統切換
這五個階段和六個步驟互為穿插,不斷循環,以保證ERP項目的成功
對於現在的企業管理者而言,任何的投入必須產生回報,否則就是利潤的損失。因此對於信息化
的投入,到底能給企業帶來什麼回報,這是所有企業經營決策者在做出決定時最關心的事,我想
這也是這些年圍繞著企業實施ERP的是是非非的根本所在。
信息化的投入,特別是ERP項目的投入,是一項特殊的投資。
首先這種投資不是一個一次性的投入過程,企業一旦選擇信息化之後,可能產生一次性的購買硬
件和軟體的費用,但隨之而來的相應的維護和服務確是一項常年的投入,特別是由信息化而引發
的對企業整體人員基本素質的提高的需求,更是需要一個長期的培訓投資過程,因此一般評估信
息化的投入,我們採用的是總擁有成本(TCO)這樣一種說法,它包括有資源的成本、管理的成
本、技術支持的成本和最終使用的成本。
其次管理信息化是一個綜合性的項目,它涉及的是一個企業的方方面面,因此很難有一個絕對化
的指標來說明它所產生的回報,所以給人們造成的感覺是在信息化中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從而
使管理者不能明確其要害,要麼盲目投入,要麼不願意投入。
第三,信息化的建設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在這一過程中,企業管理將經歷一個痛苦的轉變過
程,由於企業的經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舊的管理模式不可以在一夜之中被打破,新的管理模式
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被確立,雙方的磨合和逐步的替換,使得人們的管理工作量在某一時期將大
大的增加,其間很多沒有預計的成本將不斷產生。
由於這種投資的特殊性,很多管理者在投資之初並沒有做好充分的准備,因此往往會出現項目的
拖延,甚至半途而廢,其結果是產生了更多的投入,去彌補他們認為的失敗,造成化了很多錢,
卻造就了一個吃錢的系統。那麼如何避免這些不良結果的發生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決定投入
的時候,就明確的知道我們需要產生什麼樣的信息回報,也就是要建立一個項目的評價體系,以
明確的、量化的基準來判斷應該做什麼樣的計劃,應該做什麼樣的投入,應該得到一個什麼樣的
結果。
APICS曾經提出過一個A級MRPII的評價標准,但現在看來它的評價體系只是從一個側面來描述了
MRPII項目的結果,比如「庫存量」、「資金周轉期」等,應該說這些標准只是企業的一系列事務
處理過程的評價。但隨著企業市場化、管理自主化程度的提高,企業的經營者需要的評價體系的
根本點,已經從對業務過程的評價,提升到對企業價值的評價的要求,除了對「庫存量」、「資
金周轉期」的要求外,更要求對「企業投資回報率」、「市場價值」、「股東投資增值率」等的
評價。因此對於一個ERP項目而言,更需要一個全面的評價手段,來明確的反映它的項目效果,也
就是要了解信息的回報到底有多大。
1996年,美國著名的標准化研究機構Benchmarking Partners提出了一套ERP項目評價體系。在這
套評價體系中,包括項目驅動因素、事務處理指標和關鍵成功因素等三個方面的評估內容。
項目驅動因素:通過對不同行業的研究,現實的ERP項目主要有三種驅動因素。對於那些市場較成
熟、產品變化相對穩定的行業,比如化工、半成品加工業等,驅動他們實施ERP的因素是:關注業
務成本的降低。對於產品急劇變化、市場高速增長的行業,比如高新技術行業、電子行業等,這
些項目關注的是:提高響應市場和技術的能力。對於綜合性的集團型企業,他們關注的是:全
面、高速和標准化的管理流程。通過對項目驅動因素的評估,實際上是為整個項目尋找到一個基
點,和一個總體目標。
事務處理指標:對於事務處理的評估,可以分為戰略性收益和經濟收益,戰略性收益是從企業
戰略的角度來考慮項目的收益,比如業務處理的集成性、信息利用度、對客戶的響應度和靈活
度、成本和業務活動、以及對新的應用的基礎架構等;經濟性收益是用價值來評估項目引起的業
務流程變化而產生的效益,它包括對財務管理、人員管理、IT成本、庫存管理、訂單管理和供應
管理等。
關鍵成功因素:根據ERP項目實施的過程,對關鍵成功因素的評估,是從項目管理、高層支持、
培訓、管理改革、合作夥伴管理和流程重組等方面進行的,在這里又對每個因素進行具體化的衡
量,比如項目管理的衡量就包括有資源、團隊、技能和管理,高層支持包含有目標、活動等參與
度指標,培訓則包含費用、內容和時間,管理改革包含有交流度、期望度、阻力和可見度等,合
作夥伴管理包含有角色、價格和經驗等,流程重組則包含費用和時間。
ERP對企業來講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任何一個不斷發展的企業而言,現在不是討論上
不上的問題,而是應該討論怎麼上,如何盡快實現的問題。而對於產品的供應商和咨詢服務的提
供者而言,現在更為重要的是提供給使用
Ⅸ erp系統可以自學嗎應該怎麼學習
erp系統可以自學,可以買本關於erp的書,並在網上找些相關的視頻,每天保持固定的學習時間,堅持下去就能學會使用這個系統。
ERP管理系統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運行模式。它是一個在全公司范圍內應用的、高度集成的系統,覆蓋了客戶、項目、庫存和采購、供應、生產等管理工作,通過優化企業資源達到資源效益最大化。
(9)erp軟體如何做短視頻擴展閱讀:
企業ERP系統的特點
企業ERP系統的計劃、事務處理、控制與決策等功能都是在整個供應鏈的業務處理流程中實現的,它要求在每個流程業務處理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工作潛能與責任心,流程與流程之間則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機組織中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與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