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在虛擬機7.0版的紅帽linux安vmware tools
3、確認安裝VMWARE TOOLS。 這時我們並沒有真正的安裝上了VMWARE TOOLS軟體包,如果您點擊菜單:DEVICES,您就會發現光碟機的菜單文字變為:ide1:0-> Crogram FilesVMwareVMware WorkstationProgramslinux.iso,這表示VMWARE將LINUX的ISO映象文件作為了虛擬機的光碟 4、滑鼠點擊LINUX界面,進入LINUX。 5、運行如下命令,注意大小寫。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 載入CDROM設備,這時如果進入 /mnt 目錄下,你將會發現多了一個文件:vmware-linux-tools.tar.gz。這就是WMWARE TOOLS的LINUX軟體包,也就是我們剛才使用WINISO打開LINUX.ISO文件所看到的。 cp /mnt/vmware-linux-tools.tar.gz /tmp 將該軟體包拷貝到LINUX的 TMP目錄下。 umount /dev/cdrom 卸載CDROM。 cd /tmp進入TMP目錄 tar zxf vmware-linux-tools.tar.gz 解壓縮該軟體包,默認解壓到vmware-linux-tools目錄下(與文件名同名)。 cd vmware-linux-tools 進入解壓後的目錄 ./install.pl 運行安裝命令。 這時install提示你是否需要備份以前的配置文件,建議選擇"y"。 追問: cp /mnt/vmware-linux-tools.tar.gz /tmp 輸入後顯示出cp:cannot stat'/mnt/vmware-linux-tools.tar.gz /tmp 1.首先按vmware上的vm, 然後點擊那個reinstall vmware tools installation 2.在終端用命令cd \media\cdrom打開tools安裝包所在目錄。 3.用命令cp VMwareTools-6.5.0-118166.tar.gz \tmp 把安裝包復制到本地磁碟。 4.cd /tmp 5.用命令tar -zxcf VMwareTools-6.5.0-118166.tar.gz 6.然後在解壓出來的目錄下面找到那個安裝程序,用"./"打開那個程序,一直回車就行了。
⑵ linux (紅帽)如何安裝
推薦兩種方法安裝紅帽linux系統(虛擬光碟機和mount命令:前提是已經下載好了紅帽的系統文件):
方法一:Linux下,無需任何軟體,就可以直接自製一個虛擬光碟機。
步驟:
把 /dev/cdrom 刪除,然後在Shell中運行:ln -s /dev/loop7 /dev/cdrom
這里假設你的iso文件放在/root目錄,運行(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更改目錄位置),命令:losetup /dev/loop7 /root/cd1.iso
最後再運行mount /mnt/cdrom,現在看看,ISO文件是不是也變成了虛擬光碟機了
總結:怎樣換盤或者取消這個虛擬光碟機呢?在Shell中運行:「losetup -d /dev/loop7」,就可以取消這個設備;要換盤的話只要把 ISO文件關聯到/dev/loop 7設備文件,運行「losetup /dev/loop7 /root/cd2.iso」就可以換成另外一張盤了。
方法二:用mount命令就可以完成(非虛擬光碟機)。
把光碟製作成iso文件,cp /dev/cdrom XXXXX.iso,說明:XXXXX.iso為你所命名的鏡像文件。執行此命令之後就可以將整個光碟製作成iso文件。XXXXX.iso前你可以加上路徑。
將硬碟上的iso文件載入到光碟(也就是虛擬光碟機)。命令:mount -t iso9660 -o loop /*/XXXXX.iso /mnt/iso
如果是安裝系統盤所提供的文件,如添加刪除程序,系統可能會提示你插入光碟,但我們沒有光碟,只有鏡像,可以輸入如下命令:Redhat :redhat-install-packages --isodir=iso文件目錄。
安裝,命令如下:
rm -rf /dev/cdrom #刪除光碟機
ln /dev/loop7 /dev/cdrom
losetup /dev/loop7 /*/XXXXX.iso
mount /mnt/cdrom
然後你再看看iso文件,是不是變成了虛擬光碟機。
取消這個光碟機:
losetup -d /dev/loop7
換盤的話:
只需轉移iso關聯到/dev/loop
losetup /dev/loop7 /*/XXXXX.iso
說明:/*為路徑
⑶ 虛擬的紅帽linux怎麼安裝應用軟體
虛擬機中的Linux系統和真實物理機的應用軟體安裝是一樣的。
通常Linux應用軟體的安裝包有四種:
(1)tar包,如software-1.2.3-1.tar.gz。他是使用UNIX系統的打包工具tar打包的。
(2)rpm包,如software-1.2.3-1.i386.rpm。他是Redhat Linux提供的一種包封裝格式。包的管理工具YUM。
(3)dpkg包,如software-1.2.3-1.deb。他是Den Linux提供的一種包封裝格式。包的管理工具apt-get。
(4)bin包,如jdk-1_5_0_05-linux-i586.bin,有些Linux軟體不公開源代碼,只發布二進制可執行程序,這類程序一般會以bin來標記。而且,大多數Linux應用軟體包的命名也有一定的規律,它遵循:名稱-版本-修正版-類型。
⑷ 紅帽linux.5.5 for.x86.伺服器版如何安裝tar.gz的軟體急求!!!
使用命令行解壓
tar -xzf linuxqq_v1.0.2_i386.tar.gz
⑸ 虛擬的紅帽linux怎麼安裝應用軟體
虛擬機中的Linux系統和真實物理機的應用軟體安裝是一樣的。
一、通常Linux應用軟體的安裝包有四種:
1)tar包,如software-1.2.3-1.tar.gz。他是使用UNIX系統的打包工具tar打包的。
2)rpm包,如software-1.2.3-1.i386.rpm。他是Redhat Linux提供的一種包封裝格式。包的管理工具YUM
3)dpkg包,如software-1.2.3-1.deb。他是Den Linux提供的一種包封裝格式。包的管理工具apt-get
4)bin包,如jdk-1_5_0_05-linux-i586.bin,有些Linux軟體不公開源代碼,只發布二進制可執行程序,這類程序一般會以bin來標記。而且,大多數Linux應用軟體包的命名也有一定的規律,他遵循:名稱-版本-修正版-類型
例如:
1)software-1.2.3-1.tar.gz 意味著:
軟體名稱:software
版本號:1.2.3
修正版本:1
類型:tar.gz,說明是個tar包。
2)sfotware-1.2.3-1.i386.rpm
軟體名稱:software
版本號:1.2.3
修正版本:1
可用平台:i386,適用於Intel 80x86平台。
類型:rpm,說明是個rpm包。
註:由於rpm格式的通常是已編譯的程式,所以需指明平台。在後面會周詳說明。而software-1.2.3-1.deb就不用再說了!
二、tar.gz(bz或bz2等)打包的應用軟體
這種軟體包裡面都是源程序,沒有編譯過,需要編譯後才能安裝。
1. 安裝:
整個安裝過程能分為以下幾步:
1)取得應用軟體:通過下載、購買光碟的方法獲得;
2)解壓縮文件:一般tar包,都會再做一次壓縮,如gzip、bz2等,所以你需要先解壓。如果是最常見的gz格
式,則能執行:「tar -xvzf 軟體包名」,就能一步完成解壓和解包工作。如果不是,則先用解壓軟體,再執
行「tar -xvf 解壓後的tar包」進行解包;
3)閱讀附帶的INSTALL文件、README文件;
4)執行「./configure」命令為編譯做好准備;
5)執行「make」命令進行軟體編譯;
6)執行「make install」完成安裝;
7)執行「make clean」刪除安裝時產生的臨時文件。
一般來說,Linux的應用軟體的可執行文件會存放在/usr/local/bin目錄下!不過這並不是「放四海皆準」的真理,最可靠的還是看這個軟體的INSTALL和README文件,一般都會有說明。
2. 卸載:
1)、打開一個SHELL,即終端
2)、用CD 命令進入配置後的軟體目錄,即安裝時的目錄
3)、執行反安裝命令:make uninstall
安裝目錄:留意make install命令過程中的安裝目錄,或者閱讀安裝目錄裡面的readme文件,當然最好的辦法是在安裝的過程中指定安裝目錄,即在./configure命令後面加參數--prefix=/**,
如: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aaa
即把軟體裝在/usr/local/路徑的aaaa這個目錄里。一般的軟體的默認安裝目錄在/usr/local或者/opt里,可以到那裡去找找
註:通常軟體的研發者非常少考慮到怎麼卸載自己的軟體,而tar又僅是完成打包的工作,所以並沒有提供良
好的卸載方法。那麼是不是說就不能夠卸載呢!其實也不是,有兩個軟體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Kinstall和Kife,他們是tar包安裝、卸載的黃金搭檔。
三、rpm打包的應用軟體
rpm可謂是Redhat公司的一大貢獻,他使Linux的軟體安裝工作變得更加簡單容易。
1. 安裝:
只需簡單的一句話,就能說完。執行:
rpm -ivh rpm軟體包名
更高級的,請見下表:
rpm參數 參 數 說 明
-i 安裝軟體
-t 測試安裝,不是真的安裝
-p 顯示安裝進度
-f 忽略所有錯誤
-U 升級安裝
-v 檢測套件是否正確安裝
這些參數能同時採用。更多的內容能參考RPM的命令幫助。
2. 卸載:
我同樣只需簡單的一句話,就能說完。執行:
rpm -e 軟體名
不過要注意的是,後面使用的是軟體名,而不是軟體包名。例如,要安裝software-1.2.3-1.i386.rpm這個包
時,應執行:
rpm -ivh software-1.2.3-1.i386.rpm
而當卸載時,則應執行:
rpm -e software。查詢也是 rpm list
另外,在Linux中還提供了象GnoRPM、kpackage等圖像化的RPM工具,使得整個過程會更加簡單。這些軟體的
具體應用,筆者會另行文介紹。
四、deb打包的應用程式
這是Debian Linux提供的一個包管理器,他和RPM十分類似。但由於RPM出現得更早,所以在各種版本的Linux都常見到。而debian的包管理器dpkg則只出目前Debina Linux中,其他Linux版
本一般都沒有。我們在此就簡單地說明一下:
1. 安裝
dpkg -i deb軟體包名
如:dpkg -i software-1.2.3-1.deb
2. 卸載
dpkg -e 軟體名
如:dpkg -e software.deb
五、bin應用程序
1.安裝
1)、打開一個SHELL,即終端
2)、用CD 命令進入源代碼壓縮包所在的目錄
3)、給文件加上可執行屬性:chmod +x ******.bin(中間是字母x,小寫)
4)、執行命令:./******.bin(realplayer for linux就是這樣的安裝包),執行安裝過程中可以指定安裝目錄,類似於Windows下安裝。
2.卸載
1)、把安裝時選擇的安裝目錄刪除就OK
⑹ linux常用安裝軟體的命令
安裝軟體---這個操作在WINDOWS的世界裡很簡單,下載軟體雙擊exe文件即可,還有自動運行方式的,復雜點的執行bat之類的可執行程序即可。但Linux不然,因Linux版本過多,導致軟體的安裝方法五花八門。本文只是將Linux的軟體安裝方式進行匯總和整理,沒有過多的技術難度,僅供參考。
Linux下主要有兩種方式,主要分在線安裝和線下安裝。(以下介紹的方式基本涵蓋所有Linux系統的軟體安裝方式)
一、在線安裝
1、軟體管理中心安裝。(ubuntu)1)更新源sudo apt-get update2)打開軟體中心,搜索你要安裝的軟體,雙擊安裝即可。例如安裝apache,如下圖
2、命令行安裝方式
1)更新,命令:apt-get update
2)查找你要安裝的軟體,apt-cache search 「軟體名」
3)apt-get install 軟體名
以上在線的兩種方式都提到了apt-get 方式,那麼它的工作原理簡單說明一下,apt-get相關的有兩個重要文件:1、是/etc/sources.list,2、是/var/lib/apt/lists/目錄.
當我們執行apt-get update程序分析sources.list看這個文件里是否有對應的Packages/Sources/Release列表文件,如果有更新則下載之,存入/var/lib/apt/lists/目錄(其實就是保持與當前系統版本軟體源表最新);apt-get install 安裝相應的包 ,下載並安裝。
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如果你想要載入的應用需要依賴另一個應用程序才能正常工作,apt-get會幫你找到並載入所需的程序庫或應用代碼,這種方式是比較常用的的。比如我們執行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可以看到相關的依賴包(如圖)
二、線下安裝
之所以叫線下的安裝方式,也就是說你要把軟體下載到本地去安裝。一般我們下載的文件後綴名都是zip、tar.gz等壓縮包,解壓後會看到rpm、bin、deb、run之類擴展名文件。很多軟體都會提供不同LINUX版本的安裝格式,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系統下載不同擴展名的軟體。
1、rpm安裝包:這時一款老牌的安裝格式,是紅帽創建的安裝格式,現在已成為一種標准,常用在opensuse/turbo/redhat版本),安裝方法rpm -ivh 軟體名.rpm (如果只是安裝一個i參數就夠了,如果還要看安裝進度和軟體信息就加個vh)
2、deb安裝包:DEB是Debian軟體包格式的文件擴展名,常用在centos/ubuntu,在蘋果系統里也常見此安裝方式。安裝方法:dpkg -i 軟體名.deb
3、run安裝包:以QT(一種編程工具)的安裝文件為例,
1)授權: chmod x qt-unified-linux-x64-2.0.2-2-online.run
2)執行:./qt-unified-linux-x64-2.0.2-2-online.run即可安裝。
4、bin安裝包:bin包是一個自解壓格式的安裝包,要想執行它,需要先賦予它可執行的許可權。
(以安裝jdk為例)# chmod x jdk-6u21-linux-i586.bin# ./jdk-6u21-linux-i586.bin
5、編譯後安裝方式:
舉例安裝nagios插件(nagios是一種開源的監控軟體,需要多種插件支持監控模塊)
1)cd /tmp/nagios-plugins-* //先進入目錄
2)./configure --with-nagios-user=nagios --with-nagios-group=nagios // 配置,即安裝的用戶安裝的路徑都可在此設置,這一步一般用來生成 Makefile,為下一步的編譯做准備
3)make //編譯過程如果 在 make 過程中出現 error ,你就要記下錯誤代碼,缺少什麼包就按照什麼包。
4) make install //如果make無問題就可以直接安裝了。
這種安裝方法的好處是你可以自定義安裝路徑、安裝賬號等參數,常見開源平台下載的源碼安裝方式。
6、其它,還有一些軟體解壓後生成的文件夾內包含很多文件,一般文件夾內有install.sh、setup.py等安裝文件方式,此種方式類似windows的exe安裝方式,你需要先授權該文件的可執行許可權,在執行安裝。以上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Linux環境下的軟體安裝方式,供各位參考。
⑺ 紅帽下可以直接使用yum安裝軟體包嗎是不是還要注冊centos是直接可以的。
不用注冊,直接就可以通過yum安裝,不過你得加入yum源,比如把安裝光碟做源,也可以用centos或scientific的源,光碟里的軟體包一般就夠用了。
現在最新版本rhel6.2,前幾天剛出的,我剛把我的系統更新了到6.2
⑻ 紅帽Linux7.5如何掛載軟體
進行掛載需要使用mount命令。
定掛載文件系統時的選項,有些也可寫到在/etc/fstab中。常用的有:defaults使用所有選項的默認值(auto、nouser、rw、suid)auto/noauto允許/不允許以_a選項進行安裝dev/nodev對/不對文件系統上的特殊設備進行解釋exec/noexec允許/不允許執行二進制代碼suid/nosuid確認/不確認suid和sgid位user/nouser允許/不允許一般用戶掛載codepage=XXX代碼頁iocharset=XXX字元集ro以只讀方式掛載rw以讀寫方式掛載remount重新安裝已經安裝了的文件系統loop掛載迴旋設備。
紅帽子linux系統是基於linux的一款應用軟體,使用社區驅動的方式提供可靠和高性能的雲、虛擬化、存儲、Linux_和中間件技術。它的安裝十分的方便,支持linux圖形效果,比對上一個版本進步了不少,而且安全性還十分的不錯的,讓用戶在安裝系統時更便捷、更放心。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Linux操作系統。因為它具備最好的圖形界面,無論是安裝、配置還是使用都十分方便,而且運行穩定,因此不論是新手還是老玩家都對它有很高的評價。現在,RedHatLinux又出了9.0新版本,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有了很大的進步。它完善了圖形界面,增強了硬體的兼容性,安裝起來更加得心應手,尤其增強了多媒體方面的能力——新版本的XFree4.0.1使你能夠在Linux下播放多媒體文件。它還採用了OpenSSL128位加密技術,使你的網路通信更加安全;最新的內核;提供了USB介面的滑鼠和鍵盤的支持;提供了更加容易配置和管理的圖形桌面以及圖形界面的內核調整和防火牆配置工具。總之,不論你是一個新手還是一個Linux的老玩家,不論你是個人使用還是企業用伺服器,RedHatLinux9.0都是你最好的選擇。
⑼ 小紅帽linux6.5 怎麼使用yum安裝軟體
方法/步驟
首先在自己的電腦上安裝Redhat6.5(本經驗用的是Redhat6.5-64位的系統),然後把Redhat6.5系統ISO鏡像文件放到自己的電腦中(本經驗是放在/root 下,切記自己的存放路經,以後不要再變動此路徑和移動ISO文件)如圖:
在根(/)下建立yum 目錄,命令是: mkdir /yum。這個目錄是用於掛載ISO文件的目錄。
修改/etc下yum的配置文件,在修改之前可先備份下系統自帶的配置文件,用於它用。
備份步驟:
1、cd /etc/yum.repos.d
2、ls(查看下以上目錄的內容),應該只有一個文件:rhel-source.repo
3、mv rhel-source.repo rhel-source.repo.bak
4、在ls查看下是否有兩個文件了。
修改yum配置文件步驟:
1、vim /etc/yum.repos.d/rhel-source.repo
2、點i,進入vim編輯模式,修改紅色邊框內容如圖片所示
name:(可以隨便寫)
baseurl=file:///yum(這個就是你要掛在的本地目錄)
enabled=1
gpgcheck=0
3、:號,wq退出vim。
配置完yum,然後配置下自動掛載。步驟如下:
1、vim /etc/rc.local
2、點i,進入vim編輯模式,添加一行語句,如圖片:
mount -o loop /root/rhel-server-6.5-X86_64-dvd.iso /yum
(把你的ISO文件,掛載到/yum下)
3、:號,wq退出vim。
4、reboot重啟機器。
檢查/yum下是否有軟體包。如果顯示如圖所示,則成功掛在本地yum源。
⑽ 紅帽Linux12.0系統怎麼安裝要求有詳細的安裝步驟以及安裝後怎麼播號上網我的寬頻是播號上網的。
如果你想裝雙系統,那麼請安裝一個DOS(98不需要),並且保證你所存放的磁碟分區不是為NTFS格式,那麼重新啟動機器進入DOS提示符下,進入你所存放CD1所在目錄下的DOSUTILS目錄,執行目錄下autoboot.bat文件,如:
X:\CD1\dosutils\>autoboot.bat 回車
剩下就很簡單了,你會覺得簡直就和安裝Windows一樣了。
1.選擇系統默認語言
RedHat支持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語言,這里只要在簡體中文前面打上鉤,並將系統默認語言選擇為簡體中文那麼在安裝過程結束,系統啟動後,整個操作系統的界面都將是簡體中文的了,用戶不用做任何額外的中文化操作和設置。
2.分區操作
接下來,是磁碟分區的工作,這也許是整個安裝過程中惟一需要用戶較多干預的步驟,REDHAT Linux 9.0提供了兩種分區方式——自動分區和使用DISK DRUID程序進行手動分區
1)自動分區:如果是全新的計算機,上面沒有任何操作系統,建議使用「自動分區」功能,它會自動根據磁碟以及內存的大小,分配磁碟空間和SWAP空間。
這是一個「危險」的功能,因為它會自動刪除原先硬碟上的數據並格式化成為Linux的分區文件系統(EXT3、REISERFS等),所以除非計算機上沒有任何其他操作系統或是沒有任何需要保留的數據,你才可以使用「自動分區」功能。
(2)手動分區:如果硬碟上有其他操作系統或是需要保留其他分區上的數據,建議採用DISK DRUID程序進行手動分區。DISK DRUID是一個GUI的分區程序,它可以對磁碟的分區進行方便的刪除、添加和修改屬性等操作,它比以前版本中使用的字元界面Fdisk程序的界面更加友好,操作更加直觀。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使用DISK DRUID程序對硬碟進行分區。
因為Linux操作系統需要有自己的文件系統分區,而且Linux的分區和微軟Windows的分區不同,不能共用,所以,需要為Linux單獨開辟一個(或若干個)分區。Linux一般可以採用EXT3分區,這也是REDHAT Linux 9.0默認採用的文件系統。
為Linux建立文件分區可以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利用空閑的磁碟空間新建一個Linux分區,另一種是編輯一個現有的分區,使它成為Linux分區。如果沒有空閑的磁碟空間,就需要將現有的分區刪除後,騰出空間,以建立Linux分區。
DISK DRUID程序中有明顯的新建、刪除、編輯、重設等按鈕。用戶可以直觀地對磁碟進行操作。在使用DISK DRUID對磁碟分區進行操作時,有四個重要的參數需要仔細設定:它們是掛載點、文件系統類型、驅動器、分區大小
掛載點:它指定了該分區對應Linux文件系統的哪個目錄,Linux允許將不同的物理磁碟上的分區映射到不同的目錄,這樣可以實現將不同的服務程序放在不同的物理磁碟上,當其中一個物理磁碟損壞時不會影響到其他物理磁碟上的數據。
文件系統類型:它指定了該分區的文件系統類型,可選項有EXT2、EXT3、REISERFS、JFS、SWAP等。Linux的數據分區創建完畢後,有必要創建一個SWAP分區,它實際上是用硬碟模擬的虛擬內存,當系統內存使用率比較高的時候,內核會自動使用SWAP分區來模擬內存。
大小:指分區的大小(以MB為單位),Linux 數據分區的大小可以根據用戶的實際情況進行填寫,而SWAP大小根據經驗可以設為物理內存的兩倍,但是當物理內存大於1GB時,SWAP分區可以設置為2GB。
允許的驅動器:如果計算機上有多個物理磁碟,就可以在這個菜單選項中選中需要進行分區操作的物理磁碟。
經過磁碟分區的操作,安裝過程中相對最復雜的一個步驟已經過去,接下來的安裝將是一馬平川。讓我們來繼續選擇要安裝的系統組件。
3.選擇安裝組件
REDHAT Linux 9.0和先前的版本在安裝組件的選擇上非常相似,用戶既可以選擇桌面計算機、工作站、伺服器、最簡化安裝這四個安裝方法中的一個,也可以自己定義需要安裝哪些軟體包,並且安裝程序會實時地估算出需要的磁碟空間,對用戶非常方便。
系統組件安裝完畢後,安裝程序會自動將用戶選擇的軟體包從光碟介質拷貝到計算機的硬碟上,中途不需人工干預,並且在安裝每個系統組件時都會對該組件做簡短的說明。
在選擇軟體包時,如果你想進一步配置系統,可以選定製軟體包集合。建議定製,選上KDE桌面環境,這樣你就有兩個可以和WindowsXP媲美的真彩圖標的桌面
怎麼樣,安裝過程很簡單吧?當然,這還不是最後一步,因為在安裝完所有系統組件後,安裝程序還會「體貼」地提醒你製作一張啟動磁碟,以備不測。
到此為止,Linux系統就已經順利地安裝完成了。
三、更改啟動方式
它比Windows更好玩一點。
作為默認,REDHAT Linux 9.0在啟動時會自動啟動X-Window進入圖形化操作界面。而許多Linux鐵桿玩家已經習慣了在Console字元界面工作,或是有些玩家嫌X-Window啟動太慢,喜歡直觀快速的Console操作。
1.進入字元界面
為了在Linux啟動時直接進入Console界面,我們可以編輯/etc/inittab文件。找到id:5:?initdefault:這一行,將它改為id:3:initdefault:後重新啟動系統即可。我們看到,簡簡單單地將5改為3,就能實現啟動時進入X-Window圖形操作界面或Console字元界面的轉換,這是因為Linux操作系統有六種不同的運行級(run level),在不同的運行級下,系統有著不同的狀態,這六種運行級分別為:
0:停機(記住不要把initdefault 設置為0,因為這樣會使Linux無法啟動 )
1:單用戶模式,就像Win9X下的安全模式。
2:多用戶,但是沒有 NFS 。
3:完全多用戶模式,標準的運行級。
4:一般不用,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可以用它來做一些事情。
5:X11,即進到 X-Window 系統。
6:重新啟動 (記住不要把initdefault 設置為6,因為這樣會使Linux不斷地重新啟動)。
其中運行級3就是我們要進入的標准Console字元界面模式。
2.自由轉換字元界面和X-Window圖形界面
在了解了啟動自動進入X-Window圖形操作界面和Console字元操作界面的轉換後,也許你會想,這兩種操作界面各有各的好處,我能不能「貪心」一點,同時擁有這兩種操作界面呢?在無所不能的Linux操作系統中,這個要求當然是可以得到滿足的。
在X-Window圖形操作界面中按「Alt+Ctrl+功能鍵Fn?n=1~6?」就可以進入Console字元操作界面。這就意味著你可以同時擁有X-Window加上6個Console字元操作界面,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振奮的事情啊!
在Console字元操作界面里如何回到剛才的X-Window中呢?很簡單,按「Alt+Ctrl+F7」即可。這時Linux默認打開7個屏幕,編號為tty1~tty7。X-Window啟動後,佔用的是tty7號屏幕,tty1~tty6仍為字元界面屏幕。也就是說,用「Alt+Ctrl+Fn」組合鍵即可實現字元界面與X Window界面的快速切換。
Linux的老用戶們都知道,X-Window是一個非常方便地圖形界面,它能使用戶用滑鼠最簡單的進行操作,但是它也有不少缺點:比如啟動和運行速度慢、穩定性不夠、兼容性差、容易崩潰等。但是一旦X-Window系統出了問題,並不會使整個Linux系統的崩潰而導致數據丟失或系統損壞,因為當X-Window由於自身或應用程序而失去響應或崩潰時,我們可以非常方便地退出X-Window進入Console進行故障處理,要做的只是按「Alt+Ctrl+Backspace」鍵,這意味著只要系統沒有失去對鍵盤的響應,X-Window出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方便地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