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體問題 > 哪個軟體能看蘭亭集序

哪個軟體能看蘭亭集序

發布時間:2022-04-30 08:53:06

⑴ 《蘭亭序》真跡在哪能看到

真跡已經沒有了,因為年代久遠很難查找了,歷史上記載被唐太宗陪葬了也許是真的,現在看到的一般都是臨摹的,大多數的是唐代時期的隨唐太宗入墓了,因為唐太宗酷愛{蘭亭集序},現在世上流傳的都是唐太宗找宮中專門臨摹別人字的那個人寫的 。
因為唐太宗的墓太大不能找到{蘭}的具體位置,又怕一旦拿出來接觸氧{蘭}會立即粉碎,考慮多方面,沒有盜墓。

⑵ 蘭亭集序原文

蘭亭集序原文為繁體字,並不是我們所學過的簡體字,原版如下:

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簡體字版如下:

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2)哪個軟體能看蘭亭集序擴展閱讀:

書法賞析

談論魏晉書畫藝術。人們總會將它與「形神之辯」的審美趣尚相聯系起來,從「形神兼備」發展到「離形神似」,講求自然。順乎神理,在藝術上這是形式表現和精神內涵的關系,既有道家的「飄逸」,又有儒家的「文質」。華美與質朴的相結合,由此產生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形神兼備」的藝術品格。後來又將它上升到「得意忘形」的境界,使書畫藝術從對外在客觀世界的表現轉向人的內在精神世界的抒發。

這在晉代的書法藝術中就出現了追求「韻」的審美趣尚。從流傳的晉書墨跡來看,晉人尚韻,其主要表現為自然天成、和諧暢達的柔性美。王羲之就是晉代書法的傑出代表,後世尊為「書聖」,其《蘭亭序》法帖也被尊崇為「天下第一行草」。

《蘭亭序》是王羲之47歲時的書作,記述的是羲之和友人雅士會聚蘭亭(今浙江紹興西南蘭清)盛游之事,其書從容嫻和,氣盛神凝。據傳唐太宗李世民酷愛其書法,認為《蘭亭序》是「盡善盡美」之作,死後將它一同葬入陵墓。現傳《蘭亭序》之真偽,曾有過大爭論,幾乎要挖李世民的墓了。

但是《蘭亭序》的藝術價值卻是一致公認的。宋米芾詩雲:「翰墨風流冠古今,鵝池誰不愛山陰;此書雖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萬金。」歷代書家摹本不下幾十種,也是書法史上少有的文化現象。

《蘭亭序》在王書中雖不及其行草書札,但作為一種典雅、雙逸、瀟灑的時代風格是無人能超越或與之相伴的。那種疏朗有致的布局,挺秀雙逸的風神,變化多端的筆法,縱橫自如的取勢,使後世學書者感到面對的是一座既平凡又神秘莫測的城樓,往住不得其門而入。

單看其用筆的豐富,就有藏鋒、稱飾、掛筆回鋒,牽絲、映帶、由方轉圓、由圓轉方等種種奇妙變化,有些橫與波挑又帶有隸書遺意,變化莫測,時出新愈,平和之中見奇縱,這也是《蘭亭序》永久的藝術魅力所在,所謂「不激不勵,風規自遠」(唐·孫過庭語)正應是對《蘭亭序》之神最恰當的評語。

《蘭亭序》為行書帖,但從其圓轉流美的行書字體中可以感覺到東晉楷法的完備,在妍美的行書中隱含著楷書的骨力。南朝的楷書很發達,但從王羲之的傳本來看,其突出成就顯然在行、草方面。與漢魏、西晉比較,王羲之書風的最大特徵是用筆細膩而結構多變,過去的書風都走古拙一路。

如《平復帖》,而王羲之卻能把書法技巧由純出乎自然而引向較為注重華美而達到精緻的境界,與古拙相對而為「秀媚」。將這種充溢韻致的書風與《蘭亭序》描寫的良辰美景珠聯璧合,有一種微妙的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境界。

作者置身於「祟山峻嶺、茂林修竹」之間,「極視聽之娛」,抒發樂山樂水之情;與友人雅集,筋詠賞景之際,或悲或喜,情感跌宕,嘆人生苦短,良辰美景不常,情景交融,文思噴發,乘興書之,為中華民族文化留下了曠世傑作。

《蘭亭序》的可貴之處就在於自然形態的美和人的情感之美的和諧的結合,似乎有天機入神,走筆如行雲流水,進人書藝的最高境界。據說後來王羲之又寫過幾次,都不可能再達到這種境界,這就是藝術的奧妙。

《蘭亭序》書法,符合傳統書法的最基本審美觀:「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其筆法剛柔相濟,線條變化靈活,點畫凝練,書體以散求正,具有敬側、揖讓、對比的間架美感,成為「中和之美」書風的楷模。欣賞《蘭亭序》,會獲得一種非凡的藝術享受。

⑶ 蘭亭序的真跡在那裡啊

王羲之將《蘭亭序》視為傳家寶,並代代相傳,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孫智永手中。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為僧,身後自然沒有子嗣,就將祖傳真本傳給了弟子——辨才和尚。 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書法珍寶,經常臨習,對《蘭亭序》這一真跡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懸賞索求,但一直沒有結果。後察出《蘭亭序》真跡在會稽一個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從此引出一段,唐太宗騙取《蘭亭序》,原跡隨唐太宗陪葬昭陵的故事。這一段故事,更增添了《蘭亭序》的傳奇色彩和神秘氣氛。 唐人記載蘭亭故事有兩種版本。劉悚《隋唐嘉話》記:「王右軍《蘭亭序》,梁亂,出在外。陳天嘉中,為僧眾所得。……果師死後,弟子僧辯才得之。太宗為秦王後,見拓本驚喜,乃貴價市大王書,《蘭亭》終不至焉。及知在辯才處,使蕭翼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貞觀十年,乃拓十本以賜近臣。帝崩,中書令褚遂良奏:「《蘭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於昭陵。」 《太平廣記》收何延之《蘭亭記》記載大有不同。何文稱,至貞觀中,太宗銳意學二王書,仿摹真跡備盡,唯《蘭亭》未獲。後訪知在辯才處,三次召見,辯才詭稱經亂散失不知所在。房玄齡薦監察御史蕭翼以智取之。蕭翼隱匿身份,喬裝潦倒書生,投其所好,弈棋吟詠,論書作畫成忘年交,後辨才誇耀所藏,出示其懸於屋樑之《蘭亭》真跡,《蘭亭》,遂為蕭翼乘隙私取此帖長安復命。太宗命拓數本賜太子諸王近臣,臨終,語李治:「吾欲從汝求一物,汝誠孝也,豈能違吾心也?汝意如何?」於是,《蘭亭》真跡葬入昭陵。何延之自雲,以上故事系聞辯才弟子元素於永興寺智永禪師故房親口述說。劉、何二說,情節懸異。一般以為,何說漂浮失實,劉說翔實可信,騙取與耳語沒有了。兩者情節雖異,但《蘭亭序》真跡埋入昭陵,說法卻一致。 此事又有餘波。據《新五代史·溫韜傳》,後梁耀州節度使溫韜曾盜昭陵:「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宏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鍾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依此記載,則《蘭亭》真跡經「劫陵賊」溫韜之手又復見天日。另外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說,《蘭亭序》偕葬時,為李世民的姐妹用偽本掉換,真跡留存人間。然此後《蘭亭》真跡消息便杳如黃鶴,其下落如何,更是謎中之謎了。 唐太宗得到《蘭亭》後,曾命弘文館拓書名手馮承素以及虞世南、褚遂良諸人鉤摹數本副本,分賜親貴近臣。太宗死,以真跡殉葬。現傳世的《蘭亭序》已非王羲之真跡。傳世本種類很多,或木石刻本,或為摹本,或為臨本。著名者如《定武蘭亭》,傳為歐陽詢臨摹上石,因北宋時發現於河北定武(今河北正定)而得名。 唐太宗命馮承素鉤摹本,稱《神龍本蘭亭》,由於他的摹本上有唐代「神龍」小印,所以將其定名為神龍本《蘭亭序》,以區別於其他的唐摹本。此本墨色最活,躍然紙上,摹寫精細,牽絲映帶,纖毫畢現,數百字之文,無字不用牽絲、俯仰裊娜,多而不覺其佻,其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基本上可窺見羲之原作風貌。公認為是最好的摹本,被視為珍品。馮承素摹的《蘭亭序》紙本,現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高24.5厘米,寬69.9厘米,此本曾入宋高宗御府,元初為郭天錫所獲,後歸大藏家項元汴,乾隆復入御府。
真相有待考證,不能臆斷

⑷ 繁體蘭亭集序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還是照著原帖臨摹吧,鋼筆也行啊,比自己隨手寫的畢竟強多了

⑸ 大家,那個軟體可以看《茅山後裔》整本書呢現在在百度小說看,看一半就沒了注意哈!《茅山後裔》

快讀免費小說。。。宜搜小說。。。別看盜版了,支持一下作者的勞動成果吧

⑹ 蘭亭序 周傑倫

開機還可以 不過最長好像只能弄1分多鍾 自己用播放軟體都可以轉的
用一首歌當關機音樂的你用一次就會想換掉

⑺ 尋找王羲之的書法字體軟體!!!最好有蘭亭序

http://www.xxxz.net/data/soft/2457.html
神筆——電腦書法大師 4CD 下載 - 應用軟體
4CD下載 eMule下載神筆——電腦書法大師 4CD 下面是用戶共享的文件列表,安裝eMule(電騾)後,您可以點擊這些文件名進行下載 全選 1.7GB 神筆——電腦書法大師 4CD簡介 匯集了古今中外一千餘位著名書法家的墨跡真傳(包括書法大家...
www.cvery.com/eMule/soft/app/475.html

⑻ 蘭亭序真跡在哪裡

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下落至今已經成為了千古疑案,現在沒有人知道天下第一行書的下落。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品,蘭亭集序也成為書法史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沒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夠代替蘭亭集序在書法愛好者心目當中的地位,瀾庭集區的下落不明,也成為很多書法愛好者心目當中最大的遺憾,有部分史料表明,蘭亭集序已經隨著。李世民被埋入黃土,但是至今沒有確切的證明,蘭亭集序確實成為了李世民的陪葬品。

李世民手下的臣子也想看看這部傳奇劇作。李世民在自己臣子的請求之下邀請很多書法大家臨摹蘭亭集序,他並沒有把珍品展現出來,我們現在看到的蘭亭集序都是後世人們模仿的作品,沒有人見過真跡。

⑼ 尋十字綉蘭亭序完整圖紙!!!

下一個pc stitch軟體,把蘭亭序的照片或圖片導入,軟體就自動生成圖紙和線形了。

閱讀全文

與哪個軟體能看蘭亭集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上怎麼下載班智達的軟體 瀏覽:1160
無痕跡消除圖片軟體 瀏覽:722
免費小票軟體 瀏覽:956
華為在哪裡設置軟體停止運行 瀏覽:963
用電腦鍵盤調節聲音大小 瀏覽:1261
自動刷軟體賺錢 瀏覽:1263
古裝連續劇免費版 瀏覽:1417
工免費漫畫 瀏覽:1149
手機軟體專門儲存文件 瀏覽:1511
uos如何用命令安裝軟體 瀏覽:1319
有線耳機插電腦麥克風 瀏覽:650
侏羅紀世界3在線觀看完整免費 瀏覽:998
單個軟體怎麼設置名稱 瀏覽:723
鳳凰網電腦版下載視頻怎麼下載視頻怎麼下載 瀏覽:1388
明白之後如何免費獲得無人機 瀏覽:833
如何解禁軟體菜單 瀏覽:856
副路由器連接電腦視頻 瀏覽:1352
內置wifi電視如何裝軟體 瀏覽:1109
手機換零免費雪碧 瀏覽:1590
國行蘋果如何下載美版軟體 瀏覽: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