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移動通信軟體方向怎麼樣啊
一般情況下不建議女生選擇軟體方向,比較累,但你已經屬於這個大類方向了,就盡可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如果你不是女漢子,不喜歡亂七八糟的演算法,但有女生一般都有的細心認真,就建議在學習軟體或編程之餘多學點軟體測試相關的課程。
移動通信軟體無非是兩大塊,一個是去設備商比如中興華為這些為基站端做軟體,目前來看等你畢業可能這個方向已經不行了,因為4G大熱,設備什麼的基本上已經功能完善。另一個方向就是做手機軟體開發了,就是應用在各種智能手機裡面的各種軟體,這個技術目前有安卓、iOS、winphone三大方向,主要特點是軟體小,更新換代快,壓力大,不建議女生做。
另外從專業課學習方面來說,做移動通信軟體,必然需要學一些和通信相關的課程,如通信原理、信號處理等,這些課程有一定的難度,但沒有操作系統那麼枯燥。而linux方向的話,就是編程,就是代碼,能把整個方向組成一條脈絡的主線不是很明顯,因此略顯枯燥。
從就業面來看,linux這個方向更廣一點,以C語言為基礎的編程,基本上各個編程類的工作崗位都可以快速適應,可做前端開發,底層驅動,後台維護,或者升級學C++做大型軟體測試。
移動通信軟體就業趨勢比較好看,畢竟移動互聯網是以後大熱的一個方向,但是越是熱門也就越更新換代快,工作壓力相對比較大。
綜合來說,從就業上女生比較合適的做測試的角度來看,linux方向好一點,但學習起來相對枯燥。
一家之言,題主還是根據自身興趣愛好,謹慎舍取。
2. 如何去做一個通信軟體
何為即時通訊?簡單點講究的是「Instant」,即刻抵達的意思。從技術上來說,這只是其中一個特點,而現在能做到「即刻」的工具,市場上數不勝數,甚至最基本的現代電子郵件的功能速度也和即時通訊工具無異。
但隨著行業市場競爭的日漸激烈,溝通快速靈活運用,辦公信息共享交流問題,以及政企溝通需求,對即時通訊軟體協作辦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功能需求的復雜和隱私數據保密的更強保護意識。
企業如何才能做一款自己的即時通訊軟體呢?難道真的需要創建自己的研發團隊,從0開始搭建,自主研發?那在效率和成本上,應該是企業不能接受的承擔。
所以他們更需要的是一款不需要自己投入和花費多少人力成本和時間精力,但又能完全受自己控制和實現自己功能需求的一款軟體。
基本功能
阿斯特網路一直致力軟體自主開發,技術沉澱專業。從功能需求方面來說,十多年從事APP定製軟體開發,即使通訊軟體更是不在話下,我們能夠了解到企業單位對即時通訊最為基本的功能需求,功能模塊完整,支持高並發,採用PHP作為開發語言。集成簡單,快速上線。
對於想實現所有辦公系統集於一身的客戶,當然不可避免的就是用相應的介面即可進行集成,實現公司辦公系統,財務系統甚至審批系統等於一身,更能提高溝通效率和辦公效率。
安全保障
而對於企業用戶隱私、聊天記錄安全性問題,系統肯定是具有私有獨立部署,不管是內網還是外網,數據信息和聊天記錄內容全都存儲與客戶自己本地伺服器,安全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定製靈活
針對特定的行業或者政企單位,提供完整的二次開放文檔,能在服務購買之後,自行擴展或者協定定製開發相應功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靈活化
所謂靈活化就是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領靈活開啟和設置功能模塊,甚至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來重新定製和集成系統。而做這些,我們真的是認真的,十幾年的產品自主開發,可以隨時為客戶提供定製和集成方案。
方案完整
隨著同質化產品的不斷增多,還能提供客戶一整套即時通訊解決方案,即客戶提出需求,產品使用場景,產品功能實現效果等,阿斯特網路,基於自身即時通訊的經驗和多年的開發技術,給客戶提供一整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引導或者是幫助客戶解決當前他們所遇到的問題。
開發一款,專屬於自已公司的即時通訊軟體,可以更好地解決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歡迎前來咨詢阿斯特網路,專業從事APP開發十四年的開發經驗和技術,定不會讓您失望。
3. 網路通信原理是怎樣的
你說的網路應用程序是不是C/S結構啊,
c/s(客戶機/伺服器)有三個主要部件:資料庫伺服器、客戶應用程序和網路。伺服器負責有效地管理系統的資源,其任務集中於:
1.資料庫安全性的要求
2.資料庫訪問並發性的控制
3.資料庫前端的客戶應用程序的全局數據完整性規則
4.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
客戶端應用程序的的主要任務是:
1.提供用戶與資料庫交互的界面
2.向資料庫伺服器提交用戶請求並接收來自資料庫伺服器的信息
3.利用客戶應用程序對存在於客戶端的數據執行應用邏輯要求
4.網路通信軟體的主要作用是,完成資料庫伺服器和客戶應用程序之間的數據傳輸。
三層C/S結構是將應用功能分成表示層、功能層和數據層三部分。
解決方案是:對這三層進行明確分割,並在邏輯上使其獨立。
在三層C/S中, [u]表示層[/u] 是應用的用戶介面部分,它擔負著用戶與應用間的對話功能。它用於檢查用戶從鍵盤等輸入的數據,顯示應用輸出的數據。為使用戶能直觀地進行操作,一般要使用圖形用戶介面 (GUI),操作簡單、易學易用。在變更用戶介面時,只需改寫顯示控制和數據檢查程序,而不影響其他兩層。檢查的內容也只限於數據的形式和值的范圍,不包括有關業務本身的處理邏輯。
[u] 功能層[/u] 相當於應用的本體,它是將具體的業務處理邏輯地編入程序中。表示層和功能層之間的數據交往要盡可能簡潔。
[u]數據層[/u] 就是DBMS,負責管理對資料庫數據的讀寫。DBMS必須能迅速執行大量數據的更新和檢索。現在的主流是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 (RDBMS)。因此一般從功能層傳送到數據層的要求大都使用SQL語言。
在三層或N層C/S結構中,中間件 (Middleware) 是最重要的部件。所謂中間件是一個用API定義的軟體層,是具有強大通信能力和良好可擴展性的分布式軟體管理框架。它的功能是在客戶機和伺服器或者伺服器和伺服器之間傳送數據,實現客戶機群和伺服器群之間的通信。其工作流程是:在客戶機里的應用程序需要駐留網路上某個伺服器的數據或服務時,搜索此數據的C/S應用程序需訪問中間件系統。該系統將查找數據源或服務,並在發送應用程序請求後重新打包響應,將其傳送回應用程序。隨著網路計算模式的發展,中間件日益成為軟體領域的新的熱點。中間件在整個分布式系統中起數據匯流排的作用,各種異構系統通過中間件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整體。每個C/S環境,從最小的LAN環境到超級網路環境,都使用某種形式的中間件。無論客戶機何時給伺服器發送請求,也無論它何時應用存取資料庫文件,都有某種形式的中間件傳遞C/S鏈路,用以消除通信協議、資料庫查詢語言、應用邏輯與操作系統之間潛在的不兼容問題。
三層C/S結構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單一的訪問點,可以在任何地方訪問站點的資料庫;
2.對於各種信息源,不論是文本還是圖形都採用相同的界面;
3.所有的信息,不論其基於的平台,都可以用相同的界面訪問;
4.可跨平台操作;
5.減少整個系統的成本;
6.維護升級十分方便;
7.具有良好的開放性;
8.系統的可擴充性良好;
9.進行嚴密的安全管理;
0.系統管理簡單,可支持異種資料庫,有很高的可用性。
4. 我的專業是移動通信軟體方向,我是女生適合我學嗎聽說挺辛苦的是嗎出來是什麼方面就業工作的
苦做什麼都會苦一些的 人生若苦無妨 良人當歸即好 出來可以做移動端的 有應用軟體的應用 也可以開發一些軟體 當然後都的要求會更高一些
5. 通信協議軟體設計為什麼很困難(三)
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融合是目前通信協議軟體的必由之路。大的通信公司往往是通過招收大量的計算機專業人才來解決這個問題,在同一個開發團隊中,通信專家負責通信協議的設計和分析,而計算機專家負責協議軟體的實現。這對於我們這樣的高校團隊就比較困難了,只能通過讓同學在學習通信知識的同時,加強計算機軟體方面的訓練: 1)要熟悉實時操作系統系統的知識。協議軟體的各種功能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統的基礎上的,特別是在通信軟體中多個任務同時工作,所以操作系統中的線程管理、線程間通信就變得特別重要。 2)要熟悉計算機網路的知識。核心網已經全都採用基於IP的架構,不了解計算機網路的知識,寸步難行。 3)要熟悉軟體工程的知識。通信軟體體系龐大,必須通過團隊開發來解決,而這都需要軟體工程的思想、技術和工具來支撐。 4)要熟悉編程語言的知識。軟體無線電和軟交換的興起,使得大量原本採用硬體實現的功能現在都要通過軟體實現,軟體開發在系統中的作用愈來愈突出,所以熟練地掌握一門甚至多門編程語言已經變得非常必須。 5)要熟悉各種開源工具軟體。開源文化的興起,給研究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們可以不必事事從頭做起,但是開源也帶來新挑戰,你必須熟悉開源工具的各種工具,必須接收開源社區自由開發所帶來的工具繁多,文檔匱乏和零碎所帶來各種問題。 6)要學習數據結構的課程。通信軟體中充斥著各種隊列、圖、樹之類的描述,如果不熟悉數據結構,對於這些復雜的對象就無從下手。 7)要學習編譯原理的知識。當然,用到這一步就比較高深了。通信軟體的工作量往往是巨大的,為了提高效率,許多大公司都或多或少地採用一些自動工具,而編譯原理就是開發這些自動工具的基礎。我們項目中就曾經自己開發過ASN.1的編譯生成工具。 想想一個通信的研究生要在兩年半的時間中,除了學習通信知識,還要學習這么多的計算機知識,再要完成研究工作,的確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6. 什麼是通信軟體
比如QQ軟體 MSN UC等等
用於通信交流
騰訊公司於1998年11月在深圳成立,是中國最早也是目前中國市場上最大的互聯網即時通信軟體開發商。1999年2月,騰訊正式推出第一個即時通信軟體---「騰訊QQ」;並於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號700)。
騰訊的發家史
2004-08-11 00:00:00 網游部落 出處:網游部落
互聯網公司上市不斷。繼門戶、SP、網路游戲等概念股上市後,又一熱門概念「即時通訊」被推上股市。依託該概念的騰訊控股(0700.HK)6月16日在香港主板正式掛牌交易。騰訊上市引領了新一波互聯網公司上市浪潮。
從找不到合適的盈利模式,到靠一個小小的QQ軟體起家,到成功在港上市,騰訊一方面創造了奇跡,另一方面也面臨競爭對手的種種挑戰。
圈地運動
好多網民對QQ今天如火如荼的景況完全沒有預見到,甚至包括創建人馬化騰和張志東在內也是如此。
1998年11月,馬化騰和張志東決定創建騰訊,最初業務是想一些尋呼台做系統集成。軟體QQ(之前稱作OICQ)在產生之初,是幾個技術人員在辦公室用於即時溝通的一個小軟體,是馬化騰模仿ICQ的一個隨興之作。
誰也不會相信,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軟體會創造出利潤來?第一,它不是一種創新產品,它在1999年2月推出時,之前已經有世界級品牌ICQ在網民中應用,並且佔領了相當的中國市場,但卻沒有中文版。在國內,也已經先有了PICQ、CICQ等聊天工具(即時通信軟體);第二,它採用的技術也不領先,與先前的幾家相比並沒有任何特別的優勢。
1999年初的某一天,OICQ軟體被掛在了網上免費下載。
奇跡發生了。OICQ的用戶數呈幾何級增長態勢,不到兩年時間發展了3000多萬。馬化騰後來回憶說,用戶數量增長太快,增加伺服器的成本一度曾讓企業不堪重負,幾次想賣掉OICQ,但賣了好多次都沒賣掉,只能另謀生計。
(文中提要:騰訊每橫向拓展一個新的盈利陣地,無需太多創新,無需太多市場推廣投入,僅是憑借客戶渠道的壟斷性優勢一點,就能獲得令競爭對手欣羨不已的豐厚回報)
現在聽起來,騰訊有點「無心插柳柳成蔭」,但細細分析,其中亦有必然因素:
走高校包圍之路,目標客戶群鎖定在中國最具消費潛力的年輕一代身上。喜歡新奇事物、玩轉個性,使得QQ能夠受到年輕人的喜愛並迅速蔓延開來。正是這群年輕人,一次次為QQ陸續推出的新業務——彩鈴、圖片下載及QQ秀等內容買單付費。
免費下載大大加速了起其「圈地運動」進程。即時通信軟體作為新興事物,成熟的盈利模式一直沒有出現,而騰訊沒有盈利模式的「虧損」恰恰給了QQ快速增長的機會——免費下載+顧客認知=注冊用戶「瘋長」。
到2002年,騰訊QQ的用戶群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注冊用戶群,騰訊成為中國最大的即時通信服務網路,甚至現在很多人已經把QQ號碼作為與電話號碼、電子郵箱等並列的重要聯系方式之一。
騰訊由此成就了騰訊最核心的競爭力——客戶端渠道的壟斷性地位。騰訊每橫向拓展一個新的盈利陣地,無需太多創新,無需太多市場推廣投入,僅是憑借客戶渠道的壟斷性優勢一點,就能獲得令競爭對手欣羨不已的豐厚回報。
目前,騰訊的主要盈利分為三部分,即互聯網增值服務、移動及通信增值服務和網路廣告。其中無線增值服務部分一直佔到公司營收總額的55%~75%左右。
盈利模式一:無線增值
整整尋找了兩年多盈利模式的騰訊,終於在移動及電信增值服務領域找到了突破口,成為一家廣義上的SP供應商。
對電信運營商而言,騰訊是理想的合作夥伴。「移動夢網」計劃激活了QQ在無線SP市場的商業潛力,騰訊也由此找到了廣告之外的第二大利潤來源,以騰訊目前注冊用戶2.91億個QQ用戶的數量而言,這一塊是騰訊營收的主要來源。
(文中提要:目前,騰訊的主要盈利分為三部分,即互聯網增值服務、移動及通信增值服務和網路廣告。其中無線增值服務部分一直佔到公司營收總額的55%~75%左右)
移動及通信增值服務內容具體包括:移動聊天、移動游戲、移動語音聊天、手機圖片鈴聲下載等。當用戶下載或訂閱簡訊、彩信等產品時,通過電信運營商的平台付費,電信運營商收到費用之後再與SP分成結算。
一般來講,訂閱產品的業務資費分為通信費和信息服務費兩部分。通信費是佔用電信運營商的網路資源產生的費用,由電信運營商完全享有,信息服務費由用戶使用SP提供的應用服務和信息服務產生,此部分收費一般由SP和電信運營商按照事先約定比例分成。
移動QQ聊天是騰訊真正走向盈利的第一步,是即時通信業務平台的一次拓展。通過網路注冊的QQ號碼與手機號碼的綁定,手機成了移動的QQ,可以隨時接收線上好友的信息,從原來單純的「PC對PC」聊天模式發展到「PC對手機」及「手機對PC」的互動模式,簡訊業務量大增。2003年僅來自移動QQ的收入就佔到無線增值總收入的71.1%,達到3.323億元。
來自無線增值服務的收入,由2002年的1.988億元增加到4.674億元,增幅達到135.1%。騰訊披露,收入增加主要是由於移動QQ注冊用戶由2002年的560萬名增至2003年的1310萬名。移動QQ用戶數目的激增、161移動聊天的增長和移動圖片下載等業務,均促使無線增值服務的收入迅速增加。
電信運營商政策是影響收入的主要因素。雖然騰訊截至今年3月底的注冊用戶為2.91億個,但活躍用戶偏低。騰訊的活躍用戶、同時在線用戶較低,僅占總注冊用戶人數的33%及2%。3月份的活躍用戶為9710萬個,同時在線的用戶最高僅有610萬。最近,由於行動電話運營商清理不活躍的QQ帳戶,影響了移動QQ的服務定購數目,導致今年第一季度來自移動QQ的收入比例由2003年的71.1%銳減至47.1%,是無線增值服務推出的新業務,彌補了來自移動QQ收入的下降。
盈利模式二:互聯網增值
騰訊互聯網增值服務的內容包括會員服務、社區服務、游戲娛樂服務三大類,具體業務包括電子郵箱、娛樂及資訊內容服務、聊天室、交友服務、休閑游戲及大型多用戶在線游戲等。2003年,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佔到集團總收入的31.3%,其中QQ會員費收入、QQ行及QQ秀等收入構成了互聯網增值收入的85.2%,占絕大部分。
從收入的絕對數量上來看,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由2002年的4082萬元增加到2003年的2.297億元,增幅達到463%。這是由於互聯網收費注冊用戶增加所致,由2002年的150萬名增加到2003年底的690萬。
今年第一季度的數據統計顯示,騰訊擁有730萬收費會員,其中高級會員每月向騰訊貢獻10元人民幣,"QQ行"會員每月貢獻2元人民幣;同時,騰訊擁有1310萬的注冊簡訊用戶。另外,非常QQ男女、彩鈴、圖片等簡訊服務以各種形式獲取利潤。騰訊的QQ會員及「QQ行」等特級即時通信服務的注冊用戶,因進行多項宣傳活動而在2003年顯露出來,業績由此大幅增加。
從收入的構成比例上來看,騰訊移動及通信增值服務部分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由2002年的75.6%降低至2003年的63.6%。到今年三月份,這一比例穩步下降到55.5%,騰訊已經開始脫離了「純SP」的定位。同時,來自互聯網增值服務的收入大幅上升,從2001年的15.5%,上升到今年前三月的40.6%,其中,來自網路游戲方面的收入功不可沒。
很早之前,馬化騰就表示過「移動業務只能體現騰訊核心價值的周邊部分,基於PC的增值服務才是騰訊真正的核心價值",財務數據印證了馬化騰的這一說法。
公司另一部分收入主要是來自網路廣告部分,主要是通過在即時通信的客戶端軟體(登入FLASH、即時通信視窗和系統信息)及在qq.com的門戶網站的廣告欄內提供網路廣告盈利。本部分的收入僅占總收入的3~4%的水平上,發展緩慢。
最近,騰訊還把QQ的品牌"租賃"給了一家玩具企業,生產QQ小玩具,胖乎乎的小企鵝可在全國各個網吧購買。每年,騰訊為此獲得一筆固定收益。
網游戰局
2003年,騰訊正式進軍在線娛樂業。目前推出的大型在線游戲《凱旋》,騰訊選擇了代理運營,這是中國目前最普遍存在的穩健的運營方式。
《凱旋》是由韓國3D網路游戲製作公司Imazic自行研製開發的線上游戲,擁有良好的認知度。在引進《凱旋》後,騰訊自己的研發隊伍成功地在3D游戲裡面內置了QQ,使《凱旋》玩家在游戲中仍然可以和QQ聯系人溝通。
馬化騰攜重金加入網路游戲戰局,底氣來自於騰訊QQ過億的用戶基數。目前騰訊已經建立了100多人的網路游戲工作團隊,進行網路游戲研發和運營。除了原有的小型悠閑類游戲之外,不久還將會繼續推出大型網游產品,而且不排除利用手中上市募集的巨額資金收購合適的網路游戲開發機構。
然而網路游戲已不再是暴利時代,而慢慢回歸於平均利潤。盡管騰訊進入的是有著20億前景的大市場,但是真正能盈利的只是少數廠商,80%的利潤還是集中在20%的企業手中。有許多游戲代理運營商面對生存壓力,不得不選擇退出。
對此,有業界人士認為,騰訊進軍網游,盡管有渠道和會員等資源優勢,但是很明顯網游已經處於飽和階段。而且運作網路游戲,騰訊並不擅長,這將是它最致命的短板。騰訊能否從亂軍中殺出,這仍然需要觀望。
騰訊未來
此次騰訊IPO,募集的超過15億的資金中的65%,將被用來拓展新業務或收購實時通信、娛樂及互聯網業務,而不是全部投入自主研發。騰訊同時列舉的新業務拓展方向,關鍵是放在互聯網增值方面。
最近,中國的即時通信市場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雅虎全新推出了中文版的雅虎通6.0,圖謀國內年增長百萬的實時通信用戶群,此前網易泡泡、搜狐搜Q、朗瑪UC、IMU等實時通信軟體也不斷加入,市場門檻低造成了競爭激烈。
業內人士表示,騰訊去年純利潤雖高達3.2億元人民幣,但面對對手的步步緊逼。騰訊必須通過收購擴張維持市場份額,而其手頭的現金還不足應付收購,上市已成為必然選擇。
在上市後,騰訊將進行一系列的收購,以通過資產規模效應,奠定與微軟、雅虎等網路巨頭抗衡的基礎。
(文中提要:騰訊進軍網游,盡管有渠道和會員等資源優勢,但是很明顯,網游已經處於飽和階段。騰訊投資關系總監蘇麗芬告訴《新財經》,騰訊以後仍然會在橫向和縱向擴張兩個方面繼續努力)
談到今後騰訊的發展,騰訊投資關系總監蘇麗芬告訴《新財經》,騰訊以後仍然會在橫向和縱向擴張兩個方面繼續努力。
所謂「縱向擴張」,是即時通訊業務新平台的搭建。如以前從單純的「PC對PC」模式發展到「PC對手機」和「手機對PC」模式。今後騰訊將繼續拓展「小靈通業務平台」的即時通信業務,一旦成功又將會為公司利潤貢獻不小的份額。
騰訊今後最大的工作量,仍然是在橫向產品帶的延伸上。騰訊還會繼續推出新的互聯網增值服務和無線增值服務項目,如手機游戲、互動娛樂(音樂下載等)和網路游戲等方面,這些方面預計將會成為騰訊未來收入新的增長點。公司對2004年凈利潤預測值為4.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未來會參與到"商業廣告排名技術"中去。聯繫到一直捆綁於QQ的騰訊瀏覽器,騰訊要與3721、網路這樣的互聯網公司一決雌雄的野心昭然若揭。
不管怎麼走,騰訊的下一步棋都顯得至關重要。
微軟旗下至今仍免費使用的MSN對於騰訊QQ在中國市場地位的威脅,網易泡泡以及雅虎通的追趕,不會給騰訊QQ留下太多的喘息時間。易凱資本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王冉認為,憑借一個軟體產品火爆起來的騰訊,應盡快在拓寬網路用戶需求鏈的寬度上大做文章,提供豐富多彩的個性化服務,籠住原來龐大的客戶群是關鍵。
橫向增值業務的拓展固然是關鍵,但是如果經營不好,沒有了QQ的特色,這種擴張也存在著巨大風險。如果下一步走不好,騰訊很有可能陷於被競爭對手圍剿的境地。
7. 請解釋下:網路與通信系統軟體、嵌入式系統偏向軟體硬體以後工作的主要內容及工作領域 謝謝
網路體系結構
詞語解釋
是指通信系統的整體設計,它為網路硬體、軟體、協議、存取控制和拓撲提供標准。它廣泛採用的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1979年提出的開放系統互連(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參考模型。OSI參考模型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送層、對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七個層次描述網路的結構,它的規范對所有的廠商是開放的,具有知道國際網路結構和開放系統走向的作用。它直接影響匯流排、介面和網路的性能。目前常見的網路體系結構有FDDI、乙太網、令牌環網和快速乙太網等。從網路互連的角度看,網路體系結構的關鍵要素是協議和拓撲。
網路體系結構 Network Architecture ↑
Network Architecture 網路體系結構 網路體系結構定義計算機設備和其他設備如何連接在一起以形成一個允許用戶共享信息和資源的通信系統。存在專用網路體系結構,如IBM的系統網路系統結構(SNA)和DEC的數字網路體系結構(DNA),也存在開放體系結構,如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定義的開放式系統互聯(OSI)模型。網路體系結構在層中定義(參見「分層體系結構」)。如果這個標準是開放的,它就向廠商們提供了設計與其他廠商產品具有協作能力的軟體和硬體的途徑。然而,OSI模型還保持在模型階段,它並不是一個已經被完全接受的國際標准。考慮到大量的現存事實上的標准,許多廠商只能簡單地決定提供支持許多在工業界使用的不同協議,而不是僅僅接受一個標准。
分層在一個「協議棧」的不同級別說明不同的功能。這些協議定義通信如何發生,例如在系統之間的數據流、錯誤檢測和糾錯、數據的格式、數據的打包和其它特徵。基本結構如圖N-9所示。
通信是任何網路體系結構的基本目標。在過去,一個廠商需要非常關心它自己的產品可以相互之間進行通信,並且如果它公開這種體系結構,那麼其它廠商就也可以生產和此競爭的產品了,這樣就使得這些產品之間的兼容通常是很困難的。在任何情況下,協議都是定義通信如何在不同操作的級別發生的一組規則和過程。一些層定義物理連接,例如電纜類型、訪問方式、網路拓樸,以及數據是如何在網路之上進行傳輸的。向上是一些關於在系統之間建立連接和進行通信的協議,再向上就是定義應用如何訪問低層的網路通信功能,以及如何連接到這個網路的其它應用
如上所述,OSI模型已經成為所有其它網路體系結構和協議進行比較的一個模型。這種OSI模型的目的就是協調不同廠商之間的通信標准。雖然一些廠商還在繼續追求他們自己的標准,但是象DEC和IBM這樣的一些公司已經將OSI和象TCP/IP這樣的Internet標准一起集成到他們的聯網策略中了。
當許多LAN被連接成企業網時,互操作性是很重要的。可以使用許多不同的技術來達到這一目的,其中包括在單一系統中使用多種協議或使用可以隱藏協議的「中間件」的技術。中間件還可以提供一個介面來允許在不同平台上的應用交換信息。使用這些技術,用戶就可以從他們的台式應用來訪問不同的多廠商產品了。
8. 傳音通訊軟體開發工程師是做什麼的啊發展前景怎麼樣
我大學畢業加入的傳音。當時剛畢業不久,我有機會參與到一個個與「用戶」有關的手機軟體功能開發項目。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模塊,而且時間緊任務重。當時為了迅速熟悉整個模塊,我幾乎翻遍了相關的技術文章,一點點摸索、梳理、最終探清整個設置模塊構建的脈絡,功能的設計思路也變得清晰起來。
現在入職一年了。我從對任務的不確定感,到現在運營項目成功上線,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沉澱——也就是沉下心來洞悉每一個需求,關注每一個交互細節,在平常的工作中發現和創造自己的價值。
9. 關於從事通信軟體開發的工作
我是學通信的,說幾句吧,沒有什麼好迷茫的,只要你有能力,編程並不一定就是計算機專業的好,想c和vb大家都差不多。但是通信的知識計算機專業的就如同天書,CDMA.TDMA.QPSK等等很多專業知識他們是不懂得,所以通信要好好學,語言編程有兩門熟悉的你就很強悍了,近幾年無線通信很火,建議你學學,紅外,藍牙,wifi,zigbee。不要求全會,你只要能會一個,你就很強大,懂得他們的協議,和運用,他們都是相同的,好好學習,我們共同努力!
10. 即時通訊軟體需要什麼開發技術
作為企業級的即時通訊和融合信息系統,UM聯信融合信息平台將通訊技術與計算機軟體技術相融合,集成了視頻、語音、數據業務,將不同網路中的數據相互轉化,為企業和政府用戶提供了一套工作協同、信息融合的專業平台。
平台集成了包括文本會話、文件傳輸、簡訊收發、網路電話、網路傳真、網路會議、視頻會等多種溝通方式以及最全面的通訊手段,使用戶無論何時、何地,均可使用多種設備隨時處理不同系統中的消息,可以有效地保證用戶促進工作協同,提升溝通效率,降低通訊費用,響應速度大大提升。
在企業的應用中,UM聯信體現了以下幾大特點:
◆ 即時通訊:強加內部溝通,提升管理軟體的即時性,提高辦公效率
◆ 統一消息:多系統的統一消息提醒,革命性的將「人找事」轉化為「事找人」
◆ 桌面辦公:多門戶系統多頁面的快速通道,單點登錄,一站式驗證
◆ 更安全更可靠的協議,多方式的多形式的數據加密
◆ 統一通信:帶來更多的協作方便性,網路通訊迅速降低溝通成本
◆ 統一管理:可管可控的統一管理計費控制平台
◆ 指揮催辦:快速智能的消息分發,數據結果分析統計
◆ 組織結構的統一:方便快速的定位和查找人員,並與之聯系協作
◆ 會議溝通:提供多種形式的會議模式,滿足不同會議的需求
◆ 網路服務人員隨時咨詢,解決軟體問題,提高顧客的滿意度
UM聯信是企業信息化的最優選擇。
UM聯信——即時通訊帶來的優勢
即時通訊:加強內部溝通,提升管理軟體的即時性,提高辦公效率
現狀分析:目前,企業與政府為了提高辦公效率,紛紛上了管理軟體(比如:OA)。此類軟體一般都是基於工作流來實現辦公的,基於B\S結構的,屬於分時業務系統。該類系統中的消息,需要工作人員時刻關注,需要時刻開著IE頁面並且還需要即時刷新,很是麻煩。如果不在系統相關的頁面上,一些重要事情往往無法通知相關人士,而得不到到及時的審批而造成事務越積越多,影響了辦公效率。那如何解決這種分時業務,實現即時的提醒,是目前的一大困惑;同時,在工作中往往會遇到要發送一些超大的附件(幾十兆)給同事,但內部的郵件系統不能支持超大的文件發送,往往要用U盤傳遞或者文件區域網共享等辦法,較繁鎖;而在工作中常常要找同事(不在同一間辦公室),問問一些相關的緊急事務,電話溝通但往往占線,無法即時溝通,往往要親自跑一趟,而這,費力又費時,效率也不高。那如何解決同事之間的即時溝通問題,如何傳遞超大的文件,這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困惑。
解決之道:UM聯信的即時通訊平台是面向企業級應用的,基於C\S結構的。在面向工作人員的客戶端上可以統一呈現單位所有的人員組織信息,這樣就可以快速的找到你要找那個同事,並能迅速發起與他的對話,直接拖拽你想發送的超大文件,對方就能立刻看到你發送的消息,立刻就能提示對方接收你的文件。如果對方不在客戶端上,沒有關系,對於文本消息,UM聯信不僅支持離線留言,還提供簡訊的直接發送;對於文件傳輸,UM聯信也支持離線文件傳輸,等接收方上線之後,就能馬上收到,保證消息的即時性。
而且UM聯信還兼容飛鴿傳輸,同時兼容外網和區域網兩部分,基於XMPP(IETF國際標准組織IM通訊標准)、DNS 集群通訊解析,實現S2S(伺服器與伺服器之間)的通訊伺服器集群應用。解決目前企業即時通訊系統不能互聯互通的難題,開拓分眾即時通訊互聯互通的先河,並提供軟體插件庫擴展增值應用機制,建立最普及的電子商務即時通訊群。
使用UM聯信,需安裝聯信伺服器端,客戶端通過登錄伺服器端來進行通訊,伺服器端可進行統一管理。(客戶端可與軟體「飛鴿傳書」兼容)適合於各種集團公司、中小企業、分支機構、經濟聯盟體,政府機關及關聯機構,行政事業等實體組織的協同商務工作和組織間的電子商務通訊。同時可用於各種垂直門戶、行業網站、電子商務網站、SNS論壇、網吧等網路經營機構的會員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