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腦cpu和手機cpu的差距有多大
現在大家購買手機第一個看的就是處理器,處理器的好壞,決定著手機的性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cpu,手機使用的是移動端cpu,而電腦使用的是pc端cpu,那麼這兩個之間有什麼差別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這兩種cpu在製作架構上就不一樣,電腦的cpu採用的是x86架構,而手機採用的是arm架構。兩種架構的cpu特性也不一樣,x86的cpu非常適合高強度的運算,而arm架構的處理器的特點是功耗低,在低功耗的情況下,還可以保持較高的性能,所以被移動端廣泛的運用。
既然說到頻率,那就不得不說手機cpu和電腦cpu的現在主流的手機處理器驍龍855頻率為2.8Ghz左右,而電腦的cpu早就在幾年前就已經突破了3Ghz,如果支持超頻的話,可能會達到4Ghz左右。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我們物理上都學過,沒有省功的裝置,所以,在cpu功耗上,手機cpu就已經輸了,而驍龍855的性能差不多和8年前的電腦cpu差不多。可能很多人都驚訝,怎麼會相差這么多,但事實就是如此。
電腦和手機的可比性並不大,拿來比較也是因為手機越來越像電腦,在以前大家還都是使用按鍵手機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人想過要拿手機和電腦做比較。小夥伴們,大家覺得手機的cpu和電腦的cpu還有什麼區別呢?
② 華為makepadpro的晶元和手機晶元一樣大嗎
當然不一樣了,電腦的晶元和手機的晶元不是一樣大小。
電腦晶元兒更大一些,而手機的晶元更為小巧一些。
③ 手機上的晶元和電腦的晶元有多大差別
手機用的晶元一般都是RISC指令集CPU,而電腦一般用的都是CISC指令集CPU。
RISC CPU特點就是結構相對簡單,功能上相對弱一點,一些功能編程不好現實,必須用真實電路控制,好處是成本低點,發熱小點,省電等。
CISC CPU特點結構很復雜,功能強大,大部分功能通過編程都能現實。
不過兩者各有優缺點,隨著電路藝的進化,現在兩者逐步融合。
④ 手機晶元用5nm工藝,電腦CPU一般用10+nm晶元,這有什麼區別
下午好,兩種架構和運算模式不同,手機晶元為了降低能耗和體積優選考慮用較小製程配合arm,計算機中央處理器由於有充足電力供應優選較大製程配合x86,同等工藝下後者要明顯強於前者很多倍。計算機中央處理器也有類似arm的低功耗品種比如英特爾的atom。
⑤ 2010年的手機晶元是多少納米
45納米。
2010年手機用45納米晶元。2010年推出的Corei7≤980X,製作工藝為32nm,晶體管數量為11億6999萬9999個。這是電腦端的晶元,而當時的智能手機是蘋果4,蘋果4使用的是三星代工的45納米晶元。
⑥ 手機晶元容量有多大 手機有哪些晶元組成
手機是分平台的,有TI PHILIPS 等 ,無論什麼平台都有的晶元是:ABB(ANALOG BASE BAND)就是所謂的電源,DBB(DIGITAL BASE BAND)就是CPU,還有就是FLASH,射頻的TRANSIVER和功放都是必須的。 支持MP3需要有CODEC,只能手機還要多加一個CPU,就是協處理器。 查看原帖>>
⑦ 電腦六核和八核的區別
就是同樣大小的晶元裡面一個是6個晶元的核心,8核就是一個晶元里有8個核心。
⑧ 計算機晶元和手機晶元有什麼不同
手機晶元和cpu的區別在於架構不同,運算效率不同,功耗和開發工具不同。
1、手機的晶元架構為ARM架構,而桌面級的CPU架構主要為X86,不論是效率和復雜程度上來講,X86指令集都要更加優秀一些,這也就是桌面電腦能夠運行更加龐大的軟體,處理更多的數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