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腦行業發展潛力怎麼樣
PC電腦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蘋果(AAPL)、三星電子(005930.KS)、華碩(2357)、聯想集團(00992.HK)、中國長城(000066)
本文核心數據:PC電腦出貨量、PC廠商排名、廠商市佔率、PC電腦出貨量預測
1、PC電腦的發展歷程
隨著計算機性能的提升、體積的減小、成本的下降,終於在1971年出現了第一台個人電腦Datapoint2200;1981年IBM推出了里程碎式的5150,使用英特爾8088微處理器,微軟MS-DOS操作系統,開始大規模進入美國學校等教育機構;1989年康柏公司推出了第一款攜帶型筆記本電腦LTE和LTE286,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PC個人電腦終於在IBM、笑特爾、微軟、思科等一大批巨頭的推動下,迎來了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從此PC進入高速發展期。1995年左右開始,台式電腦大規模進入普通歐美家庭,2000年左右筆記本電腦爆發式增長,尤其是2000年左右PC電腦進入亞太市場以及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徹底激活了PC市場。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市場需求前景及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⑵ 大家認為電腦行業前景如何,未來發展的趨勢是怎樣的
近年來,傳統PC市場增速不斷放緩。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筆記本電腦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分析報告》整理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個人電腦(PC)出貨量再次下降2.4%,出貨總量為6220萬台,是繼2007年以來,單季度出貨量首次降至6300萬台以下。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減少4.3%,總量為610萬,這是PC出貨量自2007年以來連續11個季度下滑,也是目前的最低記錄。
在前瞻產業研究院看來,PC市場在未來兩年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下市場平靜並非消費者不願買,而是市場缺乏可以刺激到消費者的產品。傳統的電腦城在未來兩年之內估計全中國至少要關掉70%,而普通的手機店一天的人流是電腦城的10到20倍。
長久以來,智能手機、智能家居以及智能可穿戴產品,創新不斷,新的技術也不斷涌現,消費者的體驗也在不斷優化,而反觀過去的主流計算終端PC卻落伍了,無論交互模式還是產品體驗也都亟待創新。
⑶ 請問現在電腦真的是夕陽產業的嗎現在人都用手機嗎中國還有多少電腦用戶感覺電腦店越來越少
當然不是夕陽產業,現在電腦行業首先肯定不能和以前最輝煌時期相比,畢竟那時候只要想進行數字化娛樂或者辦公都離不開電腦,然後隨著手機智能化,現在主流當然是手機,這個毋庸置疑,以後電腦也不可能再超過手機了,那淘汰手機的肯定是更先進的攜帶型數字工具。不過有一點我認為,雖然電腦肯定超不過手機,但電腦卻不會徹底淘汰,哪怕手機淘汰了電腦也仍然會存在,其實現在被手機淘汰的電腦基本都是低端娛樂電腦,因為這些電腦能乾的事情用手機就可以取代,但中端以上的電腦反而比以前需求量更大了,因為這個級別的電腦能做的事情,手機就無可奈何了,甚至以後也肯定做不到,暢玩畫面特效更高的大型游戲,這個是手機永遠做不到的事情,至於電腦店少是因為店家都選擇開網店了,成本更便宜。
⑷ 電腦行業在以後的前景好嗎
PC電腦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蘋果(AAPL)、三星電子(005930.KS)、華碩(2357)、聯想集團(00992.HK)、中國長城(000066)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市場PC電腦出貨量、廠商出貨量、中美電腦滲透率
1、疫情改變了大眾的生活形態,「線上生活」增加PC電腦的需求量
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PC個人電腦終於在IBM、笑特爾、微軟、思科等一大批巨頭的推動下,迎來了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從此PC進入高速發展期。1995年左右開始,台式電腦大規模進入普通歐美家庭,2000年左右筆記本電腦爆發式增長,尤其是2000年左右PC電腦進入亞太市場以及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徹底激活了PC市場。
然而在自智能手機快速快速普及之後,人們使用PC電腦的時間大幅縮短,如果不是非必要的情況下,很多人會選擇通過智能手機完成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事情,然而受全球疫情的影響,在線教育、居家辦公以及應對企業升級等需求導致PC電腦的需求也隨之增加,PC電腦在2020年和2021年也迎來了市場的回暖,居家遠程辦公使得PC電腦的需求大幅擴張,帶動了PC電腦的市場出貨量增長。
美國國際數據公司(IDC)披露中國2020年PC電腦出貨量與2019年相比增加1.7%,達到4910萬台,這是9年來電腦出貨量首次實現增長。
⑸ 電腦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怎麼樣的
如今互聯網行業飛躍發展,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就當前就業形勢來說 IT行業是適合目前內社會容趨勢的,社會也需要抄大量的 IT技術型人才,各行各業也需要,所以就業廣泛。
學互聯網的優勢有:
1、電腦行業需求量大,工作很好找,而且工作環境也不錯。
2、電腦行業的工作與社會接觸都比較緊密,緊跟潮流,所以見識和思想都會比襲較開放,也有利於以後自己發展。
3、學習電腦入手比較快,學習難度不是很大。
4、現在有些學校有一些技能加學歷的政策 ,不過主要看你自己的選zd擇,上大學雖說聽起來好,但是很多大學生都是畢業即失業的,還不如趁早學習門技術,畢業就可以工作,選對了好的行業,以後的發展空間也會很大的。可以去學習計算機網路,現在學網路就是不錯的選擇
⑹ 電腦行業未來發展前景怎麼樣
先簡單說下,一個行業有沒有前景,要看這個行業的市場佔有量和市場需求,只要佔有量夠大,需求足夠多,就說明這個行業能做,還有前景,還可以發展。
回說到電腦行業,分析哪些人會用到電腦:
1.上班族/公司,這類人電腦是必須用到,平常方案處理,財務記錄,回復客戶是必須用到的,以去年為例,查詢CEIC網,中國就業人數就達到7.7億多,這類人多不多?多!
2.開網店的人:開拼多多,淘寶店,京東店,一個稍正規的小網店,你需要用到電腦吧,平常回復下客服,產品圖片設計/修整,網店運營少不了用到電腦。這類人對電腦的需求也是很強烈的,可以說是他們的賺錢工具。
3.學生黨:現在大學里的學生,上課要用到電腦,課後做作業要用到筆記本,查資料,做設計,寫論文,偶爾也玩玩游戲,放鬆心情,可以說筆記本成為一個大學生必備的工具。
4.真正做自媒體的人:他們需要方案編輯,視頻剪輯處理,這些人也是要用到電腦的。
再看到電腦行業產品供應商,老品牌的聯想,華碩,惠普,戴爾,神舟,蘋果,再到新加入電腦行業新生的華為,小米。所有的電腦產品基本每半年一更新,再說了,如果說電腦行業沒有前景,像華為,小米這種擁有大量粉絲用戶就不會來分這塊蛋糕了。
那為什麼會有很多電腦店要說電腦行業是個夕陽產業,沒前景?但凡你仔細觀察,很多各行各業的線上或線下都在說自己所在行業沒前景:
1.線下的實體店在說房租高,產品價格透明,沒有利潤空間,沒有前景
2.線上的網店在說運營成本高,直通車燒錢,價格戰太嚴重,沒有利潤空間,沒有前景
與其說行業沒前景,沒法做,不如說是時代在變,消費習慣在變,而你在所在的行業還不夠專業!不夠專業!不夠專業!重要的事要說三遍。
當你夠專業時,電腦基本的維修/維護技能就要掌握,對於維修,其實很多客戶不會要求你一定要達到晶元級的維修,但你至少要能准確檢測故障出現在哪裡,在更換好後,確定不會再出現同樣的故障。如果說你總是說先換這個試試,也不道 好不好,最後客戶在你這邊換了2,3次後還是不能解決故障,那客戶對你肯定會大失所望,會影響後續的消費。
當你夠專業時,你就會知道,每個客戶創造的利潤是不一樣的,同時也不是所有的客戶都是你要去爭取的,你在做好自己的同時,你只需爭取那些認可你的客戶,好好去維護好跟他們的關系和做好他們的需求,而那些不認可你的客戶本身就不是你力所能及的事了,放手,才會飛得更高。
⑺ 手機電腦維修行業的前景怎麼樣
中國手機用戶截至2009年底數量達到7.233億戶,手機普及率為60.06%。截至2011年底數量已超過10億戶,手機普及率為73.6%。那麼2012年呢,2013,2014年……呢,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答案了。
通信業知名觀察家項立剛認為,10億用戶數,就意味著差不多是北美的三倍,超過了整個歐洲的用戶。一方面這說明中國通信產業的發展跟上了時代的腳步,第二方面,也意味著中國這個市場,充滿著機會。比2010年提高了每百人9.2部,龐大且仍在快速上升的手機用戶數量,提供了一個商機遍地的市場。
手機吞並了越來越多的行業,如:手機將取代電腦上網﹑看電視,吞掉了MP3∕MP4﹑數碼相機﹑DV攝像機﹑收音機﹑它還將吞並更多行業,你想想,從來沒有哪一個行業能夠吞並這么多行業。
而且手機損壞率極高,手機天天移動,有些人剛買手機不到兩天就摔壞了,摔壞和進水廠家是不會給保修的,到廠家售後維修,維修費太高,維修時間長,所以用戶一般都到手機維修店去修,價格比較合理,維修時間短。再比如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用手機上網、手機QQ視頻,而只要能上網必中病毒,中病毒則必須維修,即使手機不因為中毒而維修,也會因為手機功能太多而莫名其妙損壞(這就是為什麼老手機用了那麼久也不壞,那是因為老手機只有通話的功能),以後手機維修量比現在多200%以上。
手機維修行業雖然不比銀行家﹑金融業類讓你暴富,而且想每年賺個幾千萬的就不用考慮這個行業了。如果您還沒有工作,或者每個月工資還不到三五千的,想學個一技之長提高收入水平的人,手機維修是一個很好的項目。也有人說現在手機太便宜了,修手機不賺錢,這樣說的人只能說明他維修技術不行,舉例說明:600元買的手機出故障,給客人換件報價100,如果不是新機子,人家可能會選擇不修了,直接換手機;但是如果你檢查發現只是元件虛焊的小毛病,植錫就能搞定,收費三五十,如果機主不是敗家子,一定會讓你修的。目前手機市場品牌款式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先進,更新換代越來越快,但是品牌售後服務根本跟不上,導致手機維修日益成為一個新興的熱門行業,需要大量高水平的維修人才。
⑻ it行業發展現狀和前景
IT行業未來發展空間有多大?老師在此做下簡單的分析。
IT業大體來說就是電子類產品。比如電腦,手機,投影機,列印機,
及所有的電腦周遍設備都稱之為IT產品。
IT行業指的是經營這些產品的行業,另外還包括網路,軟體等都稱之為IT行業,內容廣泛。
隨著IT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購物,娛樂,消費,
越來越離不開智能科技的發展和使用,
因此,企業對這類軟體技術人才需求是很大的。
如,網路工程、軟體、軟體測試、游戲開發,大數據開發,網路營銷等等,
而這些方面的就業也比較不錯。
⑼ 中國IT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二十一世紀進入信息時代,席捲全球的信息科技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信息產業已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目前,中國軟體產業還處於成長期,其市場潛力還遠遠沒有挖掘出來。2005年中國軟體市場總體規模將達到907億元,增長率達到33%。2010年左右,中國軟體產業將步入成熟期。IT產業作為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其迅猛發展的關鍵是有一大批從事IT技術創新的人才。一定數量、結構和質量的IT人才隊伍是IT產業發展的支撐,一個國家的IT人力資源儲備、IT人才培養及使用狀況決定著該國IT產業發展的水平和潛力。也可以說,IT產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高水平的IT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是走向IT產業大國和強國的前提條件。美國、印度和愛爾蘭的信息產業發展就是最好的例證。
就中國來說,IT產業在過去5年經歷了年28%的增長速度,是同期國家GDP增長速度的三倍,對GDP增長的拉動作用已進一步增強,對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2003年,我國IT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88萬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4000億元,利稅總額1000億元,IT產品出口額1421億美元。軟體與系統集成銷售收入1600億元,軟體出口額20億美元,創歷史最好水平。IT產業佔全國工業比重達到12。3%,佔GDP的9。1%,成為第一大產業。
而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將會利用國際產業轉移的重大機遇,聚集各種資源,突破核心技術制約,在集成電路、軟體、計算機與信息處理、現代移動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務和系統集成等技術領域加強創新,促進IT產品更新換代,推動我國由IT大國向IT強國轉變,並進而推動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
所以,無論是從大的方向講,還是從小的方面講,培養和儲備高素質的IT人才都顯得非常重要。
五部委報告:IT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萬
中國計算機報訊教育部、信息產業部、國防科工委、交通部、衛生部日前聯合發布數控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與軟體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護理等四個專業領域的人才需求狀況。
計算機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萬!
據介紹,目前我國的計算機應用水平還處於初級階段,現有計算機和信息技術設施的功能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和運用,比發達國家落後10-20年。但我國信息技術在不斷地發展中,目前的軟體營業收入是十年前的25倍,預計到2005年軟體產業的規模將達到2500億元。
隨著我國軟體業規模不斷擴大,軟體人才結構性矛盾日益顯得突出。教育部關於緊缺人才的報告稱,軟體從業人員近60萬人,其中專業人才約有34萬人(其中高級人才4萬人,中級人才20萬人,初級人才10萬人)。人才結構呈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結構,不僅缺乏高層次的系統分析員、項目總設計師, 也缺少大量的從事基礎性軟體開發人員。
根據國際經驗,軟體人才高、中、初之比為1:4:7。按照合理的人才結構比例進行測算,到2005年,我國需要軟體高級人才6萬人,中級軟體人才28萬人,初級軟體人才46萬人,再加上企業、社區、機關、學校等行業,初步測算,全國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的需求每年將增加百萬,但國內學歷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萬人。
IT行業收入情況
本次調查數據是從2004年5月1日到2005年1月18日通過互聯網收集的,被調查者主要集中在北京(26%)、上海(17%)、深圳(6%)、廣州(5%)以及天津等城市。統計結果顯示,IT業(包括電子�6�1微電子技術,互聯網�6�1電子商務,通訊�6�1電信業和計算機業)的平均年薪為48337元。
從具體職位看,IT業各職位的年薪均值同樣頗具領先優勢,屬高薪行業。以項目管理職位為例,IT業年薪均值比總體年薪均值高出了27.72%;工廠管理職位則高出了23.48%。
上海、深圳、北京是IT高薪城市。其中上海IT業薪水水平最高,年薪均值達到了58907元,深圳緊隨其後,為58886元,北京第三,為55608元。接著依次為杭州、成都、南京、廣州、蘇州等地。
技術、管理高薪對壘項目管理收入最高
在IT業的各主要職位年薪排名中,技術、管理類職位高薪對壘,其中項目管理最高,其次是經營管理類和研發類。
排名居前10位的職位薪資狀況下表,表格同時還列出了IT業與各行業總體薪資狀況相比較的情況。
學歷經驗決定薪資 MBA平均年薪近9萬
學歷與經驗是決定IT人薪情的兩大因素。學歷上看,基本符合學歷越高年薪均值越高的趨勢,MBA薪資均值達到了88721元,逼近9萬元,超過博士位居首位;博士其次,為83341元;從第三位開始依次是碩士77580元;本科53361元;大專33727元;大專以下20697元。
從工作經驗看,同樣符合薪水與經驗積累成正比的原則,工作3年和5年也分別能實現薪水的一個飛躍。工作1年者平均年薪為36380元;3年者為53987元;5年者達到了69300元;10-15年可以達到74074元。
另外,目前國內IT企業的薪資水平與外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外企工作的中國雇員的薪酬仍是業內高薪標志。但與最初進入中國不同的是,目前國外IT公司已經比較了解中國的薪酬水平,薪酬給予趨於理性。同樣的,中國IT企業的國際化腳步已經加快,在薪酬方面,也在逐漸向國際公司看齊。目前兩者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今年薪資小幅增長研發職位漲勢較好
就目前狀況看,無論國內環境,還是國際趨勢,對IT人才的需求都呈現增長趨勢,但中華英才網(ChinaHR.com)職業專家分析認為,IT業的總體薪資預計年內不會出現大幅提升,增長幅度將在10%-15%左右。
由於研發人才短缺凸現,且隨著技術的發展使得企業紛紛加大在研發上的投入,預計研發類及技術類人員的薪酬將超過項目管理類人員,一名高級軟體工程師的年薪將在11萬元左右;另外,受IC晶元產業發展的拉動,系統工程師和硬體工程師的薪酬也將有所增長,未來這一領域的資深技術人才的身價也將飆升;互聯網的復甦則同樣使其從業人員的薪資迎來回暖。
行業發展催生新機新崗位有高薪優勢
行業變化可以為職場人帶來新的發展機遇。IT業由於技術更新換代快,市場競爭激烈,因此也不斷地為業內人士創造了新的發展空間。
3G、晶元、互聯網、游戲等已成為2005年IT職場上的關鍵詞,蘊藏者大量的職場機會。此外,新的商業模式也會引發新的工作崗位產生,但由於人才短缺,這些崗位也成為高薪聚集地。目前,游戲技術人員、支付平台產品策劃、郵箱產品運營人員、競價BD經理、即時通訊產品高級技術人員、無線業務媒介策劃人員等新興職位的薪情均十分紅火。以游戲技術人員為例,目前游戲產業人才缺口高達60萬,一名游戲公司市場經理的年薪已達到26萬,而一名優秀的游戲設計師的年薪在30萬元左右。
另據中華英才網統計數據,今年IT兼職市場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26%,市場極為火爆。目前IT業對兼職人才的需求已經佔到整個兼職市場的25%左右,雄居兼職需求第一把交椅。而由於兼職一般以短期的項目工作等形式出現,IT兼職從業人員的薪水也水漲船高。
雖然2005年IT就業形勢一片大好,但薪資水平較去年卻不會出現明顯的增長。總體來說,在IT行業中,有很多細分的行業,而不同的細分行業,其薪資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別,呈現出高低兩極分化,冷熱不均的狀態。
據相關機構調查顯示,在IT行業中,月薪上萬元的,佔有較小的比例;月薪在5000-8000元的,通信設備以及手機製造業佔14。3%,計算機硬體行業佔11。25%,計算機軟體行業佔48。75%,互聯網及電子商務行業、電子及微電子技術行業、電信運營商及服務行業佔25。6%;月薪在3000-5000元的,通信設備以及手機製造業佔9。7%,計算機硬體行業佔16。8%,計算機軟體行業佔46。5%,互聯網及電子商務行業、電子及微電子技術行業、電信運營商及服務行業佔27%;月薪范圍在3000元以下的,通信設備以及手機製造業佔4。7%,計算機硬體行業佔26。7%,計算機軟體行業佔35。3%,互聯網及電子商務行業、電子及微電子技術行業、電信運營商及服務行業佔33。2%。
相反,2005年將出來的一些IT就業亮點,如需求旺盛的網路安全人才、游戲人才、軟體測試工程師、研究人員等,薪資會相對較高。就拿網路游戲人才來說,最為缺乏的游戲設計、開發與編程人員,只要具備2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掌握C或C++編程,熟悉Win32/VC++開發平台或Lunix/Unix開發平台;熟悉TCP/IP、Socket編程或MySQL、Oracle資料庫;有良好的面向對象設計、分析能力、規范的編程風格;有個人作品和良好英文技術資料閱讀能力者優先。這類人員月薪一般都有萬元以上,屬於「金領」一族。此外,游戲策劃人員、美工等也是熱銷的職位。有經驗的策劃人月薪也能達到上萬元,而資深的美工如果設計的速度和質量俱佳,最高月薪能達到2-3萬元,而一般美工月薪維持在4000-5000元。
常言道:「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IT行業作為我國第一大產業,其發展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在就業形勢利好,人才缺口較大的情況下,要想成為一個IT人,每一個求職者就只有憑自身的學識和能力了。
IT培訓市場狀況
隨著IT業的發展,我國的IT培訓業也得以迅速成長,其中,個人IT培訓在整個培訓市場中占居了主導地位,其健康發展影響著中國IT教育及培訓市場的全局。因此,個人IT培訓如今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據悉,國內IT人才的培訓模式目前主要有學歷教育,廠商教育,職業教育三種。學歷教育是一種素質教育,講究的是理論和系統,但國內學歷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萬人;廠商教育是一種產品銷售的前期行為,嚴格的說不是教育,而是一種商業行為,側重對產品,技術的培訓;職業教育注重應用,注重實踐,注重人才在就職,技能,崗位方面的訓練,是一種應用教育。但是,除了阿普泰克,NIIT兩個印度模式之外,國內始終沒有出現本土化的IT人才培養模式。清華大學的「IT工程師」T型人才「培訓計劃」意在填補這一空白。據介紹,這一培養計劃將IT人才標准鎖定在具有「廣博的理論知識和基礎+精深的專業技能+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些培訓力量的參與也將從根本上改善我國的軟體人才供應和人才結構。
職業通用派的典型代表北大青鳥APTECH計算機教育與清華IT工程師認證培訓,北大青鳥直接引用印度的培訓模式,發展迅速,但其存在著本土化的問題。而諸如M icrosoft認證、Cisco認證、Oracle認證這樣的廠商派培訓,由於隨著其技術的應用推廣而發展,情況可以說是不慍不火。受利益的驅使,目前這類培訓認證不時暴露出一些考試「黑幕」。
事實上三大流派的培訓分別面向不同需求的人群,因此在招生上也形不成非常明顯的競爭關系。職業通用派培訓主要面向非計算機專業人員,包括高中畢業生,可以為非計算機專業人員提供系統的計算機「入門」職業技術教育,同時根據學員實際需要,部分培訓機構還能給有基礎的學員提供高端的IT培訓。
對於廠商派培訓認證,則是對廠商的技術使用者的能力認證,培養某個廠商產品的技術專家,更多的是面向廠商產品的應用。微軟認證是最具代表性的廠商派認證,這類培訓對培訓對象的起點有較高要求,需要對該廠商的產品和技術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這使得一些初入門者覺得高不可攀。以目前參加認證人數最多的M C SE認證來說,參加者一般都是微軟產品技術的使用者或准備使用者。而要考一個MCSE證書,如果參加專業輔導班,大約需要5天時間的課堂培訓日,每課堂日的培訓費一般在300-500元之間,另外還需要大約500元的考試費。當然正如前文是所提到的考證黑幕,目前市場上也可以找許多低於這個價格的培訓,但消費者在選擇時就不能不考慮培訓商所能提供的培訓質量了。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高新民說,時下IT培訓認證機構鋪天蓋地地擴大授權中心,這種盲目的「圈地」,將襲擾目前IT培訓認證市場的健康發展,使不具備培訓資質的「黑」機構有機可乘。IT培訓認證市場不顧質量、只重數量的苗頭值得重視。授權點越鋪越大,多了就難管,培訓認證質量就會因此而下降。教育雖然也是產業,但它與其他行業不同,更應強調社會效益。
⑽ 現在的互聯網行業發展趨勢是什麼
互聯網產業產業鏈梳理
互聯網產業誕生之初就被應用於不同場景以改善原有產業形態,前瞻認為我國互聯網產業鏈上游主要為互聯網產業支撐類設施建設,包括但不限於互聯網產業發展硬體設施建設和互聯網產業應用軟體系統研發,產業中游則主要為互聯網產業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呈現的產業形態。在「萬物互聯」的行業發展下改變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互聯網產業下游主要為面向社會各界的應用主體。除此,在復雜的國內外互聯網環境下,互聯網產業安全貫穿始終,監管機構則出台相關舉措,對行業進行全產業鏈監管。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互聯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