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機cpu和電腦cpu哪個性能強為什麼
16號凌晨,蘋果發布的A14仿生處理器,是目前地球上最快手機晶元,CEO庫克稱其比市面上最暢銷的win電腦處理器還要快。他說的這個最暢銷,實際上就是最低端的。有多低端呢,A14是2+4 六核,對標的自然也是最低端的英特爾六核
這裡面庫克在玩文字游戲,他說的最低端六核,英特爾目前就只出了2個六核。一個是i9 10xx ,另一個是酷睿一代的32nm的 i7 980,
這個i9 雖然是六核,但性能遠遠比不了10年前的 i7 980 ,所以 庫克估計就是說自己的手機晶元比十年前的PC處理器快多了。
所以這種對比也就只有蘋果可以這么說也敢這么說,誰做到了業界領先都可以這么吹牛皮。但是也側面反映出,一個指甲蓋大小的手機SOC,他除了CPU部分之外還要集成大量的其他組件。是最高端的電子科技產物。而成人手掌大小的電腦CPU,整個晶元上就只有處理器電路。所以兩者根本就有可比性。
個人認為蘋果有點狂妄了,不過還是期待明年ARM構架的蘋果首款自研PC處理器上市。是騾子是馬拿出來溜溜就知道了。
B. 目前手機性能最好的CPU能力相當於電腦CPU什麼水平
手機的CPU對比電腦的還是差得太遠。
1. 處理器核心數
手機處理器和電腦處理的核心數,這個數量的比較一般來說手機的處理器都到了八核,而電腦的處理器核數普遍在四核左右。但是大家要知道,這個核心數並不是越多越好,最好的例子就是聯發科的x30,多大十個核心,還是打不過蘋果A10的六個核心。這邊其實是每個核心的性能區別。電腦的每個核心都強於手機,所以不論是四核還是八核,不會因為多一倍就視頻快一倍,所以核數的多少不是決定性能的絕對因素。
2. 工藝
手機處理器如今都到了7nm的製作工藝,拿電腦的處理器也是那麼高嗎?當然不是,如果電腦的處理器也到了這樣的工藝,那成本就無法計算了,這項技術雖然很厲害,但由於手機處理器面積小,所以在一塊大面板切割小的處理器之後就會簡單很多。而電腦的處理器體積很大,再用上7nm的工藝,那性能可能是五六年後的性能了。
3. 大小
我們看過發布會的都知道,每次驍龍發布處理器,都會有展現自己的處理器本體,放在手中還不及一個指甲片大小,而電腦的處理器應該是手機處理器的五到六倍。我們都知道大的總是有更多的東西,電腦處理器就是這樣,所以現在看來性能究竟誰強就已經是很明顯了。
4. 成本
電腦處理器當然有單獨賣的處理器,一般都是在一千左右,而一台手機成本也就一千,除去零部件可能處理器的價格也就在一百多,就連高端旗艦的頂級處理器也不會有破千的價格,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大家肯定都懂。
其實電腦處理器要帶動的太多,隨便一台筆記本電腦的體積就是手機十倍以上,處理器如果用指甲片大小肯定帶動不起來,所以要有專門的電腦處理器。有時候我們會看到外國同樣的跑分軟體手機都單核跑到了三四千,而電腦旗艦單核就在一兩千,會覺得手機的處理器大大高於電腦。實則不然,兩者的測試項目不一樣,給分也不一樣,當然沒有什麼可比性。
其實除了手機處理器,筆記本的處理器和台式的處理器也是有區別的,因為筆記本散熱的缺陷導致處理器會做降頻處理,所以處理器不能一概而論。但小編可以很准確的告訴大家,手機目前的旗艦處理器連筆記本的降頻處理器都比不過,更別說是直接大戰傳統的處理器。
C. 我們常用的手機cpu,與台式機cpu誰的功能強,誰的運算速度快,誰的主頻高。
台式機的cpu比手機cpu強得多。
電腦的CPU,不管是英特爾,還是AMD,採用的都是英特爾x86架構;而手機CPU採用的是英國ARM架構。兩款晶元架構有著非常大的區別,X86架構更注重CPU的性能,而ARM架構更注重的是低功耗。
因為電腦的散熱空間比較大,所以,X86架構的CPU不需要過多擔心散熱問題,所以,著力點放在晶元的性能上,追求更快的運算。而ARM架構的CPU考慮的問題就比較多,因為手機空間小,散熱差,所以,就要想辦法降低晶元的功耗,同時,還要提升晶元的運算能力。
D. 手機cpu離台式cpu到底差多遠為什麼
近些年,手機的更新非常快,手機硬體特別是處理器性能也是非常明顯。手機的處理器無論是在製作工藝和核心數量來說都與PC端的處理器站在了同一起跑線。所以很多人就以為手機的處理器能跟PC端的處理器一教高下了。其實,手機跟pc完全比不了,因為兩個都是在不同的平台,而且手機系統的指令集也沒有PC那麼全面。所以不是一個級別的東西就沒有任何可比性。
PC與手機cpu架構不同。
架構指的是CPU的的內部搭建體系。手機的處理器處理器之所以很小因為它是一種集成到主板上的arm體系架構,而PC的架構,它是一種x86體系結構。對於筆記本電腦,它也採用集成方式。對於台式計算機和一體機,它們大多數是獨立的處理器硬體。事實上,arm處理器和pc處理器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工藝和技術上的差異。至於指令集有多簡單和復雜,它實際上是次要的。
E. 手機cpu和電腦cpu的性能比較
高度集成化是手機CPU和電腦CPU的最大區別。
由於電腦機箱散熱空間充裕,所以電腦CPU的設計類似草原跑馬,沒啥拘束,而手機SOC晶元內部狹小,設計CPU類似於微雕,只能螺螄殼里做道場。
單看主頻來說,主流電腦CPU在奔騰4時代就已經突破了3Ghz,目前都是動輒4Ghz以上的8核CPU,而目前最強的驍龍855頻率不過剛到3Ghz的門檻,性能最多也就是超過一些10年前的低端電腦CPU,畢竟手機還是把續航和發熱表現更重要,性能夠用即可,在半導體和電池技術突破之前,手機CPU的性能還會遠遠落後於電腦CPU,無論它有幾個核。
F. 手機cpu厲害還是電腦cpu厲害
手機cpu厲害還是電腦cpu厲害?這個問題又來了,很多人總喜歡把這個手機CPU和電腦CPU相提並論,這些年確實手機處理器發展飛快,短短幾年從開始的雙核,到後來的四核八核,以及十二核,表面上看起來很厲害樣子,很多人就覺得差不多可以趕上電腦了,再加上這些年電腦端應用也退出手機版本這樣以來大家就更認為手機處理器直接趕上電腦了,其實所有人都進入了一個誤區,這個電腦CPU和手機CPU除了是掛了一個處理器名字外其他的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面。
關於這個問題我就說這么多了,不知道小夥伴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喜歡的別忘點個贊關注一波哦!
G. 電腦cpu和手機cpu的差距有多大
現在大家購買手機第一個看的就是處理器,處理器的好壞,決定著手機的性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cpu,手機使用的是移動端cpu,而電腦使用的是pc端cpu,那麼這兩個之間有什麼差別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這兩種cpu在製作架構上就不一樣,電腦的cpu採用的是x86架構,而手機採用的是arm架構。兩種架構的cpu特性也不一樣,x86的cpu非常適合高強度的運算,而arm架構的處理器的特點是功耗低,在低功耗的情況下,還可以保持較高的性能,所以被移動端廣泛的運用。
既然說到頻率,那就不得不說手機cpu和電腦cpu的現在主流的手機處理器驍龍855頻率為2.8Ghz左右,而電腦的cpu早就在幾年前就已經突破了3Ghz,如果支持超頻的話,可能會達到4Ghz左右。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我們物理上都學過,沒有省功的裝置,所以,在cpu功耗上,手機cpu就已經輸了,而驍龍855的性能差不多和8年前的電腦cpu差不多。可能很多人都驚訝,怎麼會相差這么多,但事實就是如此。
電腦和手機的可比性並不大,拿來比較也是因為手機越來越像電腦,在以前大家還都是使用按鍵手機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人想過要拿手機和電腦做比較。小夥伴們,大家覺得手機的cpu和電腦的cpu還有什麼區別呢?
H. 電腦cpu和手機cpu的差距有多大
就目前的現狀,這個問題實際是比較x86架構CPU和ARM架構CPU的差距,因為它們都是通用CPU,理論上都可以用在電腦和手機上。
那麼這兩種架構最本質的區別是什麼呢?x86是復雜指令集架構(CISC),arm是精簡指令集架構(RISC)。精簡指令集架構的優勢是結構相對簡單,可以在晶元上集成更多的寄存器,更多的寄存器意味著減少了和內存的數據交換,畢竟相對寄存器來說,內存還是很慢的;而結構簡單就更容易實現低功耗,這就是為什麼arm主要用於移動設備。
但從性能上來說,顯然目前看x86架構相比還是有很明顯的性能優勢,為什麼會這樣?個人觀點,有兩個原因:
1)由於arm主要定位為移動設備,所以低功耗是其主要的設計指標,而低功耗就意味著cpu的主頻不能很高。君不見,筆記本上使用的低電壓版x86不也是比台式機使用的cpu性能要低的么。
2)雖然精簡指令集cpu集成了更多的寄存器,但由於指令簡單,所以必然有部分復雜運算要交由軟體完成,也就是可能在x86中一條指令,在arm中就需要一個子程序來完成,再綜合x86的主頻更高,就導致了兩者的性能差異。
當然Intel和AMD在x86架構中浸淫了這么多年,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必然也會存在一些先發優勢。
精簡指令集(RISC)和復雜指令集(CISC)之爭已經持續了多年,但個人感覺RISC應該是大勢所趨。
手機和電腦的CPU用的根本不是一類架構,我們家用電腦的CPU大都是使用的X86架構,這類架構較為復雜,非常適合密集高強度的運算,所以無論是辦公電腦還是各類伺服器,數據中心大都是使用的X86架構處理器,目前只有英特爾和AMD生產這類CPU。
而手機由於體積小,對發熱和續航要求極高,所以手機處理器採用了更為高效的ARM架構CPU,這類CPU的特點是功耗極低,而且在低功耗下還能做到相對不錯的性能,非常適合手機等移動設備。
電腦CPU和手機CPU兩者多年來井水不犯河水,因為面對的市場完全不同,別看現在還有不少電腦CPU還是雙核、四核,由於設計復雜度不同、頻率和緩存不同,即使是拿目前最強的8核手機CPU也無法和電腦CPU相比,即使拋開架構不同的原因,手機CPU設計多個核心是為了保證降低功耗,因為裡面有大小核的分類設計,性能差距很大;而電腦CPU中每一個核心都是高性能核心,單核運行時可以大幅度提高睿頻頻率,多核一起工作時多任務性能則可以大幅增強。
單看主頻來說,主流電腦CPU在奔騰4時代就已經突破了3Ghz,目前都是動輒4Ghz以上的8核CPU,而目前最強的驍龍855頻率不過剛到3Ghz的門檻,性能最多也就是超過一些10年前的低端電腦CPU,畢竟手機還是把續航和發熱表現更重要,性能夠用即可,在半導體和電池技術突破之前,手機CPU的性能還會遠遠落後於電腦CPU,無論它有幾個核。
手機和電腦CPU差距在於擴張串口,列如我的手機CPU八個核心匯流排支持最高8G運行內存,高清1024*1024攝像頭核心有5000萬顆感光晶體硅材料,還有4K屏幕密度大約有將近1億顆晶體包括3基色,還有移動SMI卡,音頻,天線,藍牙,串口,無疑都要經過CPU那麼這個高端手機CPU不可能低於3億顆不然都不夠內存和顯示屏還有一些空間要模擬運算,所以在擴張下去CPU核心就要越多。電腦CPU內存最高32G,顯卡16G,硬碟10TB,音頻高清版至少要32M,還可以擴張32G內存,64G獨立顯卡,1000TB存儲器,還有大量的USB3.0高速串口,還有大量的專用總介面,這些都是要經過CPU,還有一個南北晶元設置主面電壓控制時間,電腦可以那麼大就是耗電太高,你說手機比得了電腦嗎?我打開一張1G高清圖片我只要1秒不到,你手機1G運行內存要滿了,其實很多手機標有8G實際上用2G拿來放系統了,只有6G加上產商設定的啟動系統都在佔用1G左右,只有5G,然後我打開一個1G的 游戲 又佔用了1G,沒有辦法RAM需要從內存哪裡搬到運行內存哪裡才能快速運行,電腦都不需要,我先拿1G轉移到運行內存就可以反正頻率快不到一秒時間就可以從內存中拉到運行內存,在保存到內存裡面,如果手機可以這樣那就好了,那樣的話廠商就可以開發5G左右的 游戲 了,但不是,如果5 G的話得載入一會在進入操作。所以說手機比不上電腦!如果讓我定製手機,我要8核心CPU,8G內存,我不要高像素攝像頭但感光要靈敏,不要4K屏,屏幕就普通但一定要質量過硬砸不碎那種,5G肯定不能少,如果要4K屏與高清攝像頭多佔CPU匯流排有占內存又浪費電
電腦晶元的最高技術應用就是CPU
它要解決各式各樣的運算,不但是要硬體集成度越來越高,還要一套非常復雜的指令集,如果單純的做一個比較: 電腦是可以運行手機虛擬機的,而反過來手機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運行電腦虛擬機。
不過這恰巧就是手機CPU的優點:
1990年電腦和手機晶元的分水嶺來了,蘋果公司看到了移動市場的前景,尋找到了英國的一家公司,也就是後來的移動晶元霸主ARM,這個公司揚長避短,很快就找到了一些競爭的秘訣,幾個畢業不久的學生反其道而行之,做出了一個最偉大的精簡指令集Risc。
雖然之後與蘋果合作的產品暫時失敗了,但是1993年諾基亞公司在6110手機上採用了它們的晶元,之後是一炮而紅,雖然紅了,但是一直很低調,低調的在移動電子產品領域里成為一哥,幾乎所有的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的微處理器都和ARM有關。
如今投資的重點全部都集中在移動電子設備的領域,而電腦晶元的摩爾效應漸漸失去了原來的進度,離天花板越來越近。
隨著柔性屏幕與移動設備的普及,笨重的電腦開始盡露弊端,不久的將來微處理器才是新的霸主,而英特兒姑且叫它是原始微處理器一代吧,就像諾基亞沒有及時具有遠見一樣,最終被更高,更快,更強的下一代取代。
電腦運行全面,但是指令繁瑣,運行速度慢。
很笨重。
手機運行單一,但是指令簡潔,運行速度快。
很輕便。
上網,看視頻與即時通訊等簡單操作手機軟硬體更具有優勢,而超級運算,大型 游戲 ,作圖渲染手機完敗。
實際電腦手機晶元這倆玩意真沒啥可比性,就好比百米博爾特肯定秒殺劉翔,但是110米欄劉翔可以秒殺博爾特,電腦CPU是家用辦公的首推霸主,而手機CPU用途是休閑 娛樂 首選。
同樣製程同樣是4核的電腦CPU和手機CPU兩者的性能到底差距有多大,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了解下兩種CPU的差距才能讓你更好的了解他兩者之間的差距,其本質主要是從架構、用途、擴展能力、操作系統的兼容性以及各自的功耗來了解下他們本質的區別。
先從架構來談,手機CPU使用的架構是ARM(AdvancedRISCMachine,即精簡指令集)架構,使用這種架構的設備不只是在手機CPU上同時也在很多嵌入式設備上也在廣泛使用的晶元指令集,其主要是功耗低,散熱小。而指令集的數量決定了CPU在某種程度上執行任務復雜度即速度的代表,ARM指令集為何精簡,因為他只專注於某些特定的應用即可,在某一專項領域是最強的,不需要去適應很多應用,不像電腦CPU那樣為了兼容性、為了支持更多應用要寫入很多的指令,就比如手機上的CPU他的指令集天生就是為手機領域支持的一些硬體和應用專門制定的指令集,因此不需要很多很復雜的指令集,因為一切為了功耗,他的出生就是為了移動應用。結果就是手機晶元功耗低適合移動便攜設備。
其次從用途、擴展能力和操作系統的兼容性這方面來說,x86發展了這么多年已經誕生了很多的硬體及軟體可以直接安裝在上面使用,這就需要CPU需要龐大的指令集和更多的運算器、寄存器來支持,所以從擴展能力和兼容性來說ARM處理器是沒辦法去適用的,比如在台式電腦上你可以加裝很多各種硬體,並且通過這些硬體發出的數據CPU都能解釋執行,你手機CPU就完全不能,所以從用途上來說他兩個之間的區別也很大,一個很專一,一個很多能。
最後我們來比較下這兩個之間的差距,通過上面原理上的大致了解,你不能單純的拿速度來比較兩者之間的差距,你非要比較,就要全面比較,手機CPU就是為了特定領域定製的CPU它只處理這個領域的數據,其他來的數據我不處理我也不需要處理,而電腦CPU就是個多面手你什麼活我都會干,並且還乾的比你快,因為指令集豐富啊,因為我可以不計較功耗和散熱可以放更多的晶體管來執行各種指令集要求乾的事情。但是手機CPU我由於功耗體積等原因,我只需要一定數量的晶體管就可以用來處理特定功能的應用程序。因此你說手機CPU速度相當於電腦那個時代的CPU速度,這兩者之間是無法比較的,這就好比一個是文學諾比爾一個是物理諾比爾你讓他們之間比較一下誰做出的貢獻大一樣,我只能說各有各的用處。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註:「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無法比,一個是X86架構,一個是ARM的架構。一個是微處理器執行的計算機語言指令集,擅長處理復雜的工作;ARM是精簡指令。只能說,這相當於兩個生態,真的無法比。
X86架構可以配備外置的散熱器和風扇,所以追求高主頻多線程;但是ARM架構散熱條件跟X86架構的處理器對比,根本無法比,最多就給你銅管散熱。風扇散熱甚至水冷?想都不要想!
同時,X86架構有強大的電源支持,對功耗要求不高;但是ARM架構需要考慮功耗,不然很快手機就沒有電了。
所以說,手機對晶元的限制真的非常多,性能不是第一的要義,因為它不能好像電腦CPU一樣,又是風冷又是水冷,能夠用上銅管散熱就很高端了。但是電腦上CPU供電/散熱環境比手機好很多,能夠充分發揮它的性能特點。手機上的CPU再強,但是環境限制了,跟電腦網的無法比。
當然,你可以在不同架構支架通過虛擬的環境來跑分,進行比較,但是效率相當低。而且沒有意義。
再說,ARM架構的手機跟X86的架構比,有什麼意義?如果是,ARM架構的輕薄本跟同樣X86架構的輕薄本對比一下,還有對比的意義。
PC機的CPU,要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散熱,非得裝個風扇不可。而手機CPU,關鍵核心問題是移動,要夠小,用電池而不是交流電源,而且沒有風扇散熱。所以只能把PC機CPU簡化再簡化,以滿足小和低能耗低散熱。而且手機的CPU不是獨立存在,是集成在SoC內,而且,谷歌安卓和蘋果ISO都不尿英特爾,而Wⅰn在手機又掛了。這樣,英特爾只能乾瞪眼,一點招也沒有。
記得一個視頻,摩托車, 汽車 ,飛機起步比賽,看誰最早過終點,結果摩托車起步最快,但飛機起飛一瞬間,其他都不能和飛機比了。這就像arm和x86cpu的區別,簡單的事交給arm來做,比速度,永遠別和x86比。
其實CPU的性能不能只看核數和主頻,從架構、工藝、主頻、核心等方面,電腦cpu和手機cpu的差距有多大
一、架構差異
架構只相當於一座建築的框架,是最基本也是極為重要的部分。電腦CPU的架構有X86、X64等,而手機CPU主流是ARM架構。
二、主頻
決定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的綜合指標,有緩存、指令集,CPU的位數等因素。
因為CPU的位數很重要,這也就是搭載了64位的CPU的手機比32位快的多的原因。手機CPU和電腦CPU架構由於不同,相同主頻下電腦CPU要比手機CPU的運算能力高幾十到幾百倍。
三、核心的影響
手機多核其實應該叫多CPU,將多個CPU晶元封裝起來處理不同的事情,
而電腦則不同,PC的多核處理器是指在一個處理器上集成了多個運算核心,通過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可以處理同一件事情,是多個並行的個體封裝在了一起。
四、GPU核心
一般來說,手機GPU是與CPU封裝在一起的在同一快SoC上,相當intel的核芯顯卡。而電腦則不同,早期電腦的CPU通常都是助攻運算,視頻和圖形處理都交給顯卡,顯卡集成在北橋中。
I. CPU的含金量是多少
CPU的含金量是0.1G-0.11G不等
為什麼世界上40%的晶元生產廠家在台彎,就是因為台彎產金,晶元里須要金,晶元內的連線是18個絲的金線,賴高溫導電好,外部接線也是度金.很多人收購電子拉及就是提取裡面的金,這是一條發財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