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俠」的三重境界
本篇文章參與俠影盟第二期主題寫作活動。
在世紀之交前後的數十年裡,武俠是最受歡迎的文學創作題材之一,金庸、古龍等一大批武俠作家被熱捧,他們的作品被不斷搬上銀屏,成為紅極一時的「爆款」。
行俠仗義,行走江湖曾是多少70後、80後和90後的童年夢,如今卻在歲月的潮汐中日漸隱沒。
當今中國,年輕人更加註重個性張揚,活出真我,打抱不平、挺身而出的俠義精神不再被尊崇,「俠」文化存在的必要性更屢屢被質疑。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俠以武犯禁「。既然「俠」是規則和秩序的破壞者,所謂亂世出英雄,盛世中國又何須拯救萬民於水火的大俠?
久在紅塵里,難舍江湖夢。
盡管當代武俠作品日漸衰微,武俠文化也不再像昔日那般流行,卻仍有一大批「俠」文化堅守者和追隨者始終不忘初心和夢想。
究竟什麼是「俠」?武俠宗師金庸先生對」俠「有著深刻的見解和闡釋。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
「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江湖義氣算是一種俠,韋小寶為了營救好朋友康熙、師傅陳近南,數次寧願犧捨身犧牲自己。
「路見不平一聲吼「的鋤強扶弱也是一種俠,胡斐為了毫不相識的平阿四一家四口被殺,歷盡艱險孤身挑戰強權。
」為國為民「則是最高境界的一種俠,郭靖為一方百姓安寧獨守襄陽數十年,喬峰為調解宋遼兩國紛爭自絕於天下。
「俠」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境界。
在我看來,「俠」有三重境界。無論是否懂武功,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達到三重境界者均可稱之為「俠」。
第一重境界為「善」。 「百善孝為先」,善待自己的父母、子女和家人,便為首善。郭靖的母親李萍,歷經雪地產子之難、大漠風霜之苦、異域育兒之累,嘔心瀝血,盡心培育,終能讓郭靖成長為一代大俠。所有無私的父母、孝順的子女、患難的夫妻都具有「俠」的精神和境界。推己及人,善待所有人乃至生命,則是「俠」的重要內涵。
第二重境界為「正」。 「人間正道是滄桑」,正道並不好走,因為前路上有無數艱險。令狐沖一路上被小師妹的甜蜜愛情所迷、被師父岳不群的師徒之情所困、被唾手可得的高深武學所誘,卻始終秉承正道,堅守正義,最終戰勝了東方不敗、左冷禪等姦邪之徒。當今社會仍存在不少不公或不平,心向光明、毫無私心地與之對抗之人,均可稱之為「俠」。
第三重境界為「仁」。 「仁者方能無敵」,電影《一代宗師》曾提及武道的三種層次「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喬峰達到了最高的「見眾生」層次,在他心中更在乎的是受苦受難的百姓,這份悲天憫人的情懷讓他超脫了國仇家恨的藩籬,一力促成了宋遼之間的和平。那些一生為了謀求國家富強和百姓幸福,不惜犧牲自己健康、財富、名望甚至生命的人,都是人人值得敬仰的「俠」。
當代社會不需要毫無價值的「鍵盤俠」,需要的是胸懷「善」「正」「仁」的「真俠」。
我們需要教師界的「師俠」張桂梅,勞碌半生只求為無數失學女童撐起一片希望的天空;我們需要醫生界的「醫俠」張定宇,堅定逆行只求為戰勝病毒挽救無數瀕臨破碎的家庭;我們需要科學界的「科俠」袁隆平,數十年如一日只求讓所有普通人都能吃一頓飽飯……
這些達到「俠」境界的人難道當代的中國不需要?事實上恐怕恰恰相反。
有一位名叫林俊德的將軍院士,隱姓埋名一輩子,堅守羅布泊52年,參與了中國全部45次核試驗任務。不幸的是,他晚年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確診後只活了27天。
在這27天里,林俊德戴著氧氣面罩,身上插著十多根管子,堅持著在電腦前工作。在他的電腦里,關系國家核心利益的技術文件,藏在幾萬個文件夾中。
在生命的最後關頭,林俊德病情惡化,9次請求甚至哀求醫生同意自己下床工作,強忍著巨大痛苦,甚至手開始顫得握不住滑鼠,眼睛也漸漸看不清東西。
當時病房人很多,但沒人說話。最後,他的老伴兒說了一句「醫生想叫你休息一會兒」,他則回答:「坐著休息,坐著比躺著好啊。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來了!」
那一刻,他比誰都清楚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
兩個小時之後林俊德累得再也支撐不住,大口喘著氣,眼神也暗淡下來,躺倒在病床上。
他再也沒能起來,見證羅布泊每一次巨大轟鳴的將軍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林俊德代表著最高境界的「俠」,我們普通人也同樣可以化身為「俠」。
前一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人世間》主角周炳坤,代表著千千萬萬普通人的形象,他把「俠」的前兩種境界體現得淋漓盡致。
周炳坤並沒有決定或改變國家命運前途的能力,卻不妨礙他成為「善良」和「正直」的人,對父母孝,對妻子忠,對子女仁,對朋友義,歷經再苦的生活都默默一力扛下,遭遇再難的困境始終不忘初心。
正如主題歌歌詞中所寫:
我們今天讀武俠作品,並不只是為了看打打殺殺;我們如今論俠義精神,也絕不只是空談水月鏡花。
「俠」的精神深深根植於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吸收了無數優秀傳統文化後淬煉凝結而成,是無數先賢前輩在輝煌民族印記中留下的不朽精華。
近百年來,歐美文化一直引領著時代風氣之先,個人主義風靡世界,好萊塢電影里美國超級英雄無數次拯救世界,但現實中卻並非如此。
進入新時代,中國崛起已在漸漸打破西強東弱的格局,國人文化自信不斷增強,《戰狼》《流浪地球》等作品傳遞的集體主義精神再次引發全世界矚目。
我堅信,終有一天,中國特有「俠」文化必將再次重獲新生,煥發耀眼的奪目光芒。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俠」的作品好好打磨淬煉,把「俠」的精神發揚光大。
2. 三重境界的出處簡介
《人間詞話》是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表面上看,《人間詞話》與中國相襲已久之詩話,詞話一類作品之體例,格式,並無顯著的差別,實際上,它已初具理論體系,在舊日詩詞論著中,稱得上一部屈指可數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詞論界里,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把它的論點作為詞學,美學的根據,影響很是深遠。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他用傳統的詞話形式及傳統的概念、術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其總結的理論問題又具有相當普遍的意義,這就使它在當時新舊兩代的讀者中產生了重大反響,在中國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人間詞話》,在理論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一些問題上頗有創見。 王國維接受西方哲學的影響,奉叔本華、尼采為精神導師
《人間詞話》不同於當時有影響的詞話,它提出了「境界」說。「境界」說是《人間詞話》的核心,統領其他論點,又是全書的脈絡,溝通全部主張。王國維不僅把它視為創作原則,也把它當作批評標准,論斷詩詞的演變,評價詞人的得失,作品的優劣,詞品的高低,均從「境界」出發。因此,「境界」說既是王國維文藝批評的出發點,又是其文藝思想的總歸宿。 清朝詞派,主要有浙派和常州派。浙派詞致力糾正明詞末流迂緩淫曼的毛病,崇尚清靈,學習南宋姜夔,張炎的詞,不願迫近北宋詞人,不師秦觀,黃庭堅,只學張炎,其流蔽在於主清空而流於浮薄,主柔婉而流於纖巧。於是常州派詞起而糾正浙派的流弊,提倡深美閎約,沉著醇厚,以立意為本,發揮意內言外之旨,主張應有寄託,推崇周邦彥而輕薄姜夔,張炎。這的確使詞論前進了一大步。 而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更是突破浙派,常州派的樊籬,克服兩者之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浙派詞主清空柔婉,結果導致浮薄纖巧,不真切,王國維的境界說提倡不隔,以糾正浙派詞的流弊。他強調寫真景物,真感情,要寫得真切不隔。這確實擊中了浙派詞的要害。對於常州派,他反對所有詞都必須有寄託的說法,認為並不是有寄託的詞才是好詞。他指出:「若屯田之《八聲甘州》,東坡之《水調歌頭》,則佇興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調論也。」並引牛嶠等詞,稱為「專作情語而絕妙者」。他認為,佇興之作,寫情語,寫景物,只要真切不隔,有境界,便是好詞。這種觀點有利於糾正常州派詞偏於追求寄託的狹隘見解。王國維論詞,指出境界說,又主張要寫得真切自然,並且有格調,氣象,感情,韻味,無疑突破了浙派詞和常州派詞的框框,去除了他們的偏弊,論詞較為全面;同時,這些觀點,對文學創作也有一定貢獻。
3. 三重境界的意思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王國維以這句話形容學海無涯,只有勇於登高遠望者才能尋找到自己要達到的目標,只有不畏怕孤獨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兩句原出自柳永的《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王國維以這句話比喻為了尋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覺得後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它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用這句話比喻經過長期的努力奮斗而無所收獲,正值困惑難以解脫之際,突然獲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乃恍然間由失望到願望達成的欣喜。
4.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人的認知有三重境界:第一層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層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達頂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境界的提升,到一定程度,其實回歸於表象,但只是表象,其中無所不包。所以你看著好像還是那個山,還是那個水。但是這個山和水是經歷過量變後質變了的,無所不包,堪稱宇宙。
簡介
隨著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就發現這個世界的問題了。這個世界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經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 行,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進入這個階段,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復雜的。
人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人到了這個時候看山也感 慨,看水也嘆息,借古諷今,指桑罵槐。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
5. 三重境界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人生有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滿禪機的語言來表達: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細細品味琢磨,實感哲理深刻,意味深遠,真乃人生的經典寫照。形象深刻的描述了人生歷程不同的三個階段:人之初,幼小單純,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隨著年齡漸漸長大,走進了山水之間,發現山水不是我原來想像中的山水,因此,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人到中年,通過自己多年的修煉,茅塞頓開,回歸初心,做回自己,走出了山水之間,回頭再看,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道德經》講:」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意思是:含德深厚的人就如同出生的嬰兒一樣。人生之初,純潔無暇,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什麼就是什麼,你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人生之初,就像一張白紙,在上面畫山是山,畫水是水。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春秋交替;寒來暑往。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歷經了世事,漸漸變得不再那麼單純,而是,越來越成熟,發現這個世界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經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天下,有理寸卻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
進入這個人生階段,是激情的,不平的,焦慮的,困惑的,糾結的。你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了。在這個時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嘆息,借古諷今感嘆抱怨。山自然不再是那單純的山,水自然也不再是那單純的水。
6. 三重境界的賞析
王國維的這三境界是我就對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次有幸拜讀後,頓覺詞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當你遨遊其中使你會發覺自己的渺小與無知。
王國維一生在考據、哲學、文學評論等多方面成就俱佳,然而他對自己寫詞的工夫尤其自得,曾說過這么一段雄視百代的話,他說:「余之於詞,雖所作尚不及百餘闕,然自南宋以後,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王國維說這話的時候剛滿三十歲,只寫過百來首詞,就輕易把八百年來的詞人幾乎全不放在眼裡,寫作能寫到這等份上,先不說歷史評價如何,就算清狂自信也夠透徹的了。這位生於一八七七年,卒於一九二七年,在他五十歲的壯盛之年,跳入北京頤和園的昆明湖沒頂而死,其一生就是對人生問題不斷追索討問的過程。有人說他是遜節於清朝的遺臣,有人說他是憂心世道的烈士,也有人說他只是受不住羅振玉這位師長的長期欺壓,一口怨氣咽不下去,就投水自盡了。王國維戲劇性的死亡對歷史學者而言是舉足輕重的,但對於寫作或畫畫的人而言,他所留下的文字比他個體生命的終始短長更重要。
《人間詞話》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是王國維文學批評的代表作,在清代眾多的詞話中,《人》以其見解之新穎,理論之獨創熔中西美學、文藝思想於一爐,突破清代文壇某些學派的門戶之見,獨樹一幟,為中國美學、文藝理論研究開創了一條新路,在中國學術思想寶庫中佔有重要地位。它雖為論詞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廣泛,不限於詞,「可以作為王氏一家的藝術論讀」(夏承燾《詞論十評》),它突破清代詞壇浙派、常州派的門戶之見,獨創一派。這《人》是在探求歷代詞人創作得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自己藝術鑒賞和藝術創作的切身經驗,提出了「境界」說,為王國維藝術論的中心與精髓。境界說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一個觀點,即文學作品的意境是由作品所描寫的生活實際和它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是主觀和客觀,理想和現實,情感和理智的統一所謂境界「非獨謂景物」,「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有造境,有寫境」,即有創造的境界,有寫實的境界。在此,對境界的含意作了明確的說明,繼而又對境界的構成作了具體闡述,「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雖寫實象,亦理想家也」,這就是說,境界是詩人模寫自然又表現理想構成,成功之詩必然是理想與寫實的密切結合。譬如書中對於「境界」的闡釋有:
——詞以境界為最上。-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集結了六十四篇短評的《人》,是王國維寫詞的心得,也是他的藝術觀之總結,文章雖短,但篇篇四兩千斤,字字珠璣可貴,力可扛鼎。他用傳統的詞話形成以及反傳統的概念、術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其總結的理論問題又具有相當普遍的意義,這就是他在當時新舊兩代的讀者中產生了重大反響,在中國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人》和傳統詩詞的最大區別是:他不再僅僅關注人的倫理世情,去重復離別相思、寵辱升降的主題;而是將個人自我拋入茫茫大塊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恆中,讓自我去面對註定的人類悲劇,甚至將自我做展示的人格分裂,作靈魂拷問,去追究人生無根莖的命數。它是王國維的生命底蘊,精神生氣的灌注,不同於「羔雁之具」,模擬之作,是作者對宇宙與人生、生命與死亡等基本人生問題討問和思索的結晶。這也是我對《人》唯獨鍾愛原因。我喜歡他的「一切景語皆情語」;我欣賞他那三境界和他那對人生不斷探索的不懈精神;更羨慕他「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的那份灑脫與自由。
最後我想借用他人對《人間詞話》的一段評論結束我的這篇讀後感。王國維《人間詞話》在中西文藝思想交流融合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它觀點新穎,立論精闢,自成體系,在中國詩話、詞話發展史上看成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因此,它理所當然地受到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重視。
7. 《生命篇》生命的三重境界,你在哪裡
人生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生存,第二個階段生活,第三階段生命。
無數人奔波活在生存的維次,他們可能已經有房有車了,依然在生存的維次忙活了一輩子,到死的那一刻才明白自己跟那個螞蟻沒什麼區別,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一天。
第二個維次叫生活,陪陪自己的家人,種種花養養草,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叫生活。
第三個境界叫生命,只有你活到生命的維次,才算真真正正的活過。我們很多很多人都很怕死,但是我想告訴大家死亡並不可怕,如果一個人活了150歲,但是他就是庸庸碌碌在上班上班上班,我相信跟沒活過沒什麼區別。一個人哪怕只活了30歲40歲50歲,但是他的生命開悟覺醒了,明心見性了,他每天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她每天在為這個社會奉獻,而且因為他此生把生命活明白了,那他才叫真真正正的活著。
有些人活一天就頂很多活一輩子了,這就是當年的孔子問道於老子講的那句話:朝聞道夕死足矣。早上讓我知道道是啥了,晚上讓我死都值。
那我們活在生命的維次,用生命的維次來看我們人生的幾種境界。什麼才叫做生命,什麼才算是活著呢?
活著的的第一種境界叫愉悅。什麼叫愉悅?我今天知道什麼是人生,從生到死之間叫人生,從生到死之間的經歷叫人生。那換句話講,我想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就給自己設計什麼樣的經歷嘛,人生的最高追求是什麼?不就一個字「樂」嗎?所以佛陀講了,跟我學讓你上西天極樂世界。耶穌說了,跟我學去天堂。都是告訴你人活著其實就一個字就是「樂」。
一個人為什麼會自殺?他活著沒有樂趣了,他在工作當中沒有找到樂趣,生活當中沒有找到樂趣,在戀愛當中沒有找到樂趣,他沒有找到任何樂趣的時候,他就會選擇離開這個世界,所以這是人核心中的核心?
那怎麼樣才能樂得起來呢?第一:財富你沒有財富怎麼樂啊?第二:健康,你沒有健康怎麼樂呀?第三:愛,什麼是愛?
老師經常講這句話,人生最大的悲哀,找了一個沒感覺的人,做了一件沒感覺的事,人生活著的最高境界:找一個愛的人,在愛的地方做愛的事業。
當你這份工作只是一份工作,你對他不熱愛,甚至很反感,覺得很枯燥的時候,那麼它在消耗你能量,你永遠是通過這個工作賺不到錢的;因為錢是能量的顯化呀。你不但通過這份工作賺不到錢,可能還會虧錢,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負債的原因。
很多人不但打工是這樣,創業都是如此,明明不喜歡干這個行業,覺得就是這個行業賺錢,覺得自己只會這個,就只能夠違背自己的高我,就開始干這個事兒,所以越干越窮,干到最後還幹了一身病。
但是當你做的這件事是你熱愛的時候,他就不是工作了就會變成了事業,他就會變成你的生活,它就會變成你的使命,而且當你在做這件事是熱愛的時候,你就會通過這件事獲取到能量,他是加持你的,你的能量越來越高,那物質就等於能量嘛,錢就是一個物質嘛,那物質是能量組成的嘛,能量越高,錢就顯化的越多呀。就是這個道理,
家庭也是一樣,你跟一個不愛的人結婚生子,只是因為有了孩子了,沒辦法了,為了自己的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維持婚姻,那你的家庭就在消耗你的能量啊,你會越過越差,身體越來越差,財運越來越差,能量越來越差。但是如果說你找了一個真真正正是自己愛的人,你跟他生活在一起,你的能量會越來越高,財富會越來越好,因為他在加持你能量,所以人生的第一重境界,活著的第一層境界就是愉悅。只做自己開心的事兒,當你為了愉悅而活的時候,你的人生就完全不一樣了。
比如說今天你在搬磚,你沒錢了,你去工地搬磚去了,你可能能夠想:哎呀,我怎麼這么窮啊?我太倒霉了,我都窮到搬磚了,這是一個思維。你也可以帶著愉悅的心情去做啊:唉,你看多好,我能免費鍛煉身體,還能賺錢,這就是愉悅。做你愛做的事,享受人生,如果你真的活到了愉悅這個維次,你會發現你做什麼都開心!不管在哪裡,你都會開心,這是一個至高境界啊,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很厲害了。
但是很多很多人,他根本做不到,而且很多很多人是為了更愉悅,把愉悅給整丟了,一定要一定要活明白,一定要做自己愛做的事,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熱愛,因為熱愛是給你能量的。
人活著的第二重境界是什麼呢?那就是找到自己的使命,找到自己的軌道,什麼是使命?如果你今天干這件事,這件事只是為了賺錢,那這件事肯定不是你的軌道,如果你今天干這件事跟錢沒有關系,而且你此生只做這一件事,為了這件事死都值,那這件事很有可能就是你的使命。
什麼是使命,使命就是拿命去使嘛,就叫使命。就像馬雲做互聯網一樣,願意把生命都拋到這件事上,做支付寶,當時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啊,與員工說了:如果因為這件事,我坐牢了,就算我進去了,你們要把這件事繼續做下去。
他願意為這件事犧牲所有一切,犧牲自己的名譽,為了支付寶能夠做大做強,能夠得到國家認可,那必須要把外資趕出中國,他就必須得用個人收購雅虎的股份,但是這件事在整個西方市場都罵他偷盜賊,商業名譽掃地,但是還要干,就是使命。因為只有支付寶做大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不是個口號。就像周老師推廣財商一樣,不管多少困難我都會把這件事做到底,此生只干這一件事。等你一旦找到了你的使命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這輩子沒白活,
那第三種境界用此生渡彼生,不是為了此生而活,是為了彼生而活。
就像孔子一樣,我不是為了我這輩子,我是為了下輩子,我是為了下下下輩子而活,所以他雖然死了,他依然活在我們心中。想活2千年很簡單,你活著的時候做一件事可以影響後世2千年,你就能活2千年。
假如說此時此刻是你生命當中的最後一秒鍾,讓你用四個字來評價自己的一生,你會給自己做什麼樣的評價呢?很多很多人會給自己一個評價:庸庸碌碌,平淡無奇,渾渾噩噩,一無所獲。但是你知道嗎?周老師,可以給這輩子做一個評價: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換句話講,周老師過得很好啊,在外人看來,周老師你太辛苦了,太累了,我熱愛這份事業啊,每幫一個人我就很幸福,我就很開心啊,這件事在給我加持呀!
我給大家一個建議吧,大家可以找一個安靜的房間拿一張白紙和筆,把自己的簡歷或者叫人生的履歷給寫出來。如果你真的沒有找到自己的軌道,你每天在委屈自己生活,你寫完以後你可能會發現我這輩子真的是一無所有,當你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是你生命改變的時候,就是你蛻變的時候。
假如你的生命當中還剩下最後五秒鍾,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假如你的生命當中還剩下最後五分鍾,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假如生命還剩下最後五天,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這是靈魂拷問,我問過很多人這個問題。我的很多的學生會跟我講,說我會跟我的家人呆在一起,我會去見我最愛的人,我會去我想去的地方,我會給這個社會留下點什麼,恭喜你!你的人生不是還剩下五天五個小時,你還有五年,你還有50年,那為什麼不趁現在就去做這些有意義的事情呢?
如果當你生命當中真的到了最後那一刻,沒有一個人會想我要賺錢,我要買房,我要買車,每個人想的都是我要見我最愛的人,我要去我最想去的地方,我要做一些有價值,有意義事。那為什麼今天,現在不開始去做呢?
聽周老師的話,給自己寫一份履歷,這份履歷不用給任何人看,你可以給自己看一看,來總結一下自己的這一生,當你總結完以後,痛定思痛決定改變的時候,你的生命才有可能真真正正的開始,我希望每一個人都活在生命的每次,而不是活在生活的維次。
可能很多人說:老師,我今天沒有錢啊,我只能先生存,不是這樣子!你有沒有聽過一個詞叫降維打擊,高維打低維,如果你站在生命的維次你是不可能缺錢的,如果你真的是跟著內心去走,找自己有感覺的人,做自己有感覺的事,你的人生活瞬間開始飛翔,你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加持你。
老師,我就想創業做一家美發館,沒問題啊!那就去啊,老師,我沒有錢呀。你可以先去理發館打工啊,你可以從基層的洗頭工開始干到店長啊,積累了經驗積累了人脈,積累了資金,然後就開一家自己的理發店,這些事在加持 你,這件事你熱愛就在加持你。
希望今天的《生命篇》能夠喚醒更多的生命!
8. 古人說了人的三重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是庸人,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是偽裝智者的惡心的庸人,而見
1、見山水是是山水的,表示膚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
2、見山水不是山水的,表示指鹿為馬、附庸風雅的人,扭曲事實本質。
3、見山水仍是山水,表示能看透事物的本質,還原事物的真想。為智者
請採納
9. 修行日更-人生三重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2022-04-05
人生三重境界 :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電影《一代宗師》里宮二小姐說過:「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見自己: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弱勢,認識自己的心性和軟弱,從而真正接納自己,愛自己。
見天地:通過認識世界,發現自己的局限,見自身的渺小。勇敢走出去看見更大的世界。
見眾生:超脫的境界。超脫於天地的局限,走出天地的牢籠,去看見眾生。溫涼慈悲,內心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