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計算機的發展史
《博古通今》是小碼王斥資打造的科普性趣味視頻,從歷史上計算機什麼時候出現發展到目前的智能家居,從計算機內部執行的二進制原理到文件的編碼解碼。讓孩子們在學習編程的時候,了解計算機周邊的一些深層次的東西。
② 我國計算機的發展史
1956年,國家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將「計算技術的建立」列為緊急措施之一,並籌建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該所分別於1958年和1959年研製出我國最早的計算機一103小型數字計算機和104大型通用數字計算機。我國集成電路計算機的研究始於1965年。國防科技大學先後於1983年和1992年研製成巨型機銀河:和銀河h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於1995年研製成大規模並行計算機曙光1000;長城計算機公司與清華大學聯合研製的0520機是國內最早的國產微型計算機。我國的微型計算機的裝機量已從1978年的500台猛增到目前的幾百萬台。在中文信息處理方面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目前計算機應用已深入到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其廣度和深度仍在不斷拓展和提高。
③ 中國計算機的發展史
1、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研製(1958-1964年)
我國從1957年在中科院計算所開始研製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1958年8月1日該機可以表演短程序運行,標志著我國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誕生。機器在738廠開始少量生產,命名為103型計算機(即DJS-1型)。
1958年5月我國開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104機)研製。在研製104機同時,夏培肅院士領導的科研小組首次自行設計並於1960年4月研製成功一台小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107機。1964年我國第一台自行設計的大型通用數字電子管計算機119機研製成功。
2、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研製(1965-1972年)
1965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台大型晶體管計算機:109乙機;對109乙機加以改進,兩年後又推出109丙機,在我國兩彈試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用戶譽為「功勛機」。
華北計算所先後研製成功108機、108乙機(DJS-6)、121機(DJS-21)和320機(DJS-8),並在738廠等五家工廠生產。1965~1975年,738廠共生產320機等第二代產品380餘台。哈軍工(國防科大前身)於1965年2月成功推出了441B晶體管計算機並小批量生產了40多台。
3、第三代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研製(1973-80年代初)
1973年,北京大學與北京有線電廠等單位合作研製成功運算速度每秒100萬次的大型通用計算機,1974年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設計,研製成功DJS-130小型計算機,以後又推DJS-140小型機,形成了100系列產品。
與此同時,以華北計算所為主要基地,組織全國57個單位聯合進行DJS-200系列計算機設計,同時也設計開發DJS-180系列超級小型機。70年代後期,電子部32所和國防科大分別研製成功655機和151機,速度都在百萬次級。進入80年代,我國高速計算機,特別是向量計算機有新的發展。
4、第四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研製
和國外一樣 ,我國第四代計算機研製也是從微機開始的。1980年初我國不少單位也開始採用Z80,X86和6502晶元研製微機。1983年12電子部六所研製成功與IBM PC機兼容的DJS-0520微機。
10多年來我國微機產業走過了一段不平凡道路,現在以聯想微機為代表的國產微機已佔領一大半國內市場。
(3)中華電腦發展史視頻擴展閱讀:
世界發展:
計算工具的演化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不同階段。
1889年,美國科學家赫爾曼·何樂禮研製出以電力為基礎的電動製表機,用以儲存計算資料。
1930年,美國科學家范內瓦·布希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擬電子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
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
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④ 電腦的發展史
電腦的發展歷史
電腦的學名叫計算機,電腦是用來做計算的。在古時候,人們最早使用的計算工具可能是手指,英文單詞「digit」既有「數字」的意思,又有「手指「的意思。古人用石頭打獵,所以還有可能是石頭來輔助計算。缺點:手指和石頭太低效了
後來出現了」結繩「記事。缺點:結繩慢,繩子還有長度限制。
又不知過了多久,許多國家的人開始使用」籌碼「來計數,最有名的就要數咱們中國商周時期出現的算籌了。古代的算籌實際上是一根根同樣長短和粗細的小棍子,大約二百七十幾枚為一束;多用竹子製成,也有用木頭、獸骨、象牙、金屬等材料製成的。數學家祖沖之計算圓周率時使用的工具就是算籌。算籌的缺點:使用算籌計算太麻煩了,很不方便——計算時需要慢慢擺放。
於是,人們發明了更好的計算工具——算盤,算盤最早可能在漢代萌芽,在南北朝時期定型,利用進位制計數。使用時需要配合一套口訣——好比計算機的軟體。算盤本身還可以存儲數字,使用時很方便。至今,算盤還在被使用。
15世紀,隨著天文和航海的發展,計算工作越來越繁重,計算工具急需改進。
1630年,英國數學家奧特雷德在使用當時流行的對數刻度尺做乘法運算時,突然想到,如果用兩根相互滑動的對數刻度尺,不久省去了用兩腳規度量長度了么。他的這個想法導致了機械化計算的誕生,但奧特雷德對這件事情並沒有在意,此後200年裡,他的發明也就沒有被實際應用。
18世紀末,發明蒸汽機的瓦特成功製作了第一把計算尺,在尺座上增加了一個滑標,用來「存儲」計算的中間結果,這種滑標很長時間一直被後人所沿用。
1850年以後,計算尺迅速發展,成為工程師隨身攜帶的」計算器「,一直到20世紀五六時年代,計算尺仍然是工科大學生的一種身份標志。
第一台真正計算機的出現
1623年,法國數學家帕斯卡出生,三歲喪母,後由擔任稅務官的父親養大。在帕斯卡小時候,看到父親費力的計算稅率稅款的時候,就想幫父親做點事情。
19歲時(1642年),帕斯卡發明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台機械計算機——帕斯卡加法器。它是一種系列齒輪組成的裝置,外形像一個長方盒子,用兒童玩具那種鑰匙旋緊發條後才能轉動,只能夠做加法和減法。然而,即使只做加法,也有個「逢十進一」的進位問題。聰明的帕斯卡採用了一種小爪子式的棘輪裝置。當定位齒輪朝9轉動時,棘爪便逐漸升高;一旦齒輪轉到0,棘爪就「咔嚓」一聲跌落下來,推動十位數的齒輪前進一檔。
1662年帕斯卡去世,不久後,在德國的大數學家萊布尼茨看到了帕斯卡關於加法計算機的論文,勾引起了他的發明欲。萊布尼茨早年經歷坎坷,後來獲得了一次去法國的機會,在巴黎的時候,他聘請了一些著名的機械專家和能工巧匠,終於在1674年製造出了一台更完美的機械計算機。
萊布尼茨發明的新型計算機約有1米長,內部安裝了一系列齒輪機構,除了體積較大之外,基本原理繼承於帕斯卡。不過,萊布尼茨技高一籌,他為計算機增添了一種名叫「步進輪」的裝置。步進輪是一個有9個齒的長圓柱體,9個齒依次分布於圓柱表面;旁邊另有個小齒輪可以沿著軸向移動,以便逐次與步進輪嚙合。每當小齒輪轉動一圈,步進輪可根據它與小齒輪嚙合的齒數,分別轉動1/10、2/10圈……,直到9/10圈,這樣一來,它就能夠連續重復地做加法。
連續重復的計算加減法
連續重復的計算加法是現代計算機做乘除法採用的辦法,萊布尼茨的計算機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一應俱全。
在介紹萊布尼茨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插曲。(傳說大約在1700年左右的某天,萊布尼茨的朋友送給他一副中國的」易圖「,其實就是八卦圖,在看八卦圖的時候,發現八卦的每一種卦象都有陰陽兩種符號組成,這不就是有規律的二進制數字么,於是他就由此,率先系統提出了二進制的運演算法則,直到今天,我們用到的計算機還是使用的二進制。)
計算機發展到現在還是人去操作機器,還沒有實現人與機器的對話,或者會所是把人類的思想告訴機器,讓機器按照人的想法去自動執行。說到實現人機對話,就要說一下另外一個行業——紡織業。
提花編織機是具有升降紗線的提花裝置,是一種能使綢布編織出圖案花紋的織布機器。
最開始編織機編織圖案相當費事。所有的綢布都是用經線(縱向線)和緯線(橫向線)編織而成。若要織出花樣,織工們必須細心地按照預先設計的圖案,在適當位置「提」起一部分經線,以便讓滑梭牽引著不同顏色的緯線通過。機器當然不可能自己「想」到該在何處提線,只能靠人手「提」起一根又一根經線,不厭其煩地重復這種操作。
1725年:法國紡織機械師布喬發明了「穿孔紙帶」的構想。布喬想出了一個「穿孔紙帶」的絕妙主意。布喬首先設法用一排編織針控制所有的經線運動,然後取來一卷紙帶,根據圖案打出一排排小孔,並把它壓在編織針上。啟動機器後,正對著小孔的編織針能穿過去鉤起經線,其它則被紙帶擋住不動。於是,編織針自動按照預先設計的圖案去挑選經線,布喬的「思想」「傳遞」給了編織機,編織圖案的「程序」也就「儲存」在穿孔紙帶的小孔中。
1790年的時候法國機械師傑卡德,基本形成了改進提花機的構想,由於當時正是法國大革命時期,傑卡德為了參加革命,無暇顧及發明創造,直到1805年才真正完成」自動提花編織機「的製作。傑卡德為他的提花機增加了一種裝置,能夠同時操縱1200個編織針,控制圖案的穿孔紙帶後來換成了穿孔卡片。
在後來電子計算機開始發展的最初幾年中,在多款著名計算機中我們均能找到自動提花機的身影。
18世紀末,法蘭西發起了一項宏大的工程——人工編制《數學用表》,由於當時沒有先進的計算工具,導致這項工作極其艱巨。發足數學界調集和大批的數學家,組成人工計算的流水線,算的昏天暗地才完成了17卷大部分的書稿,即便如此,計算出的《數學用表》仍有大量錯誤。
巴貝奇在他的自傳《一個哲學家的生命歷程》里寫到,大約在1812年的,「有一天晚上,我坐在劍橋大學的分析學會辦公室里,神志恍惚地低頭看著面前打開的一張對數表。一位會員走進屋來,瞧見我的樣子,忙喊道:『喂!你夢見什麼啦?』我指著對數表回答說:『我正在考慮這些表也許能用機器來計算!』」
巴貝奇的第一個目標是製作一台」差分機「,
所謂「差分」的含義,是把函數表的復雜算式轉化為差分運算,用簡單的加法代替平方運算。那一年,剛滿20歲的巴貝奇從法國人傑卡德發明的提花編織機上獲得了靈感,差分機設計閃爍出了程序控制的靈光──它能夠按照設計者的旨意,自動處理不同函數的計算過程。巴貝奇耗費了整整十年光陰,於1822年完成了第一台差分機,它可以處理3個不同的5位數,計算精度達到6位小數,當即就演算出好幾種函數表。由於當時工業技術水平極低,第一台差分機從設計繪圖到機械零件加工,都是巴貝奇親自動手完成。當他看著自己的機器製作出准確無誤的《數學用表》,高興地對人講:「哪怕我的機器出了故障,比如齒輪被卡住不能動,那也毫無關系。你看,每個輪子上都有數字標記,它不會欺騙任何人。」以後實際運用證明,這種機器非常適合於編制航海和天文方面的數學用表。
成功後,巴貝奇連夜上書皇家學會,要求政府資助他建造第二台運算精度為20位的大型差分機。政府看到巴貝奇的研究有利可圖,破天荒地與科學家簽訂了第一個合同。
然而,第二台差分機在機械製造工廠里觸上了「暗礁」。第二台差分機大約有25000個零件,主要零件的誤差不得超過每英寸千分之一,即使用現在的加工設備和技術,要想造出這種高精度的機械也絕非易事。
由於進度緩慢,到1842年的時候,政府宣布停止對巴貝奇的一切資助,連科學界的有人都用一種怪異的目光看他。
然而在這個時候,巴貝奇收到了一封信,寫信人不僅對他表示理解而且還希望與他共同工作。娟秀字體的簽名表明了她不凡的身份——伯爵夫人。收到信函不久後,寫信的女士來到了巴貝奇的實驗室,巴貝奇感覺與這位女士似曾相識,卻有想不起在哪裡見過。直到這位女士說」您還記得我嗎?十多年前,您還給我講過差分機原理。」看到巴貝奇迷惑的眼神,她又笑著補充說:「您說我像野人見到瞭望遠鏡。」巴貝奇恍然大悟,想起已經十分遙遠的往事。原來這位女士是大名鼎鼎的英國詩人拜倫之獨生女——阿達·奧古斯塔。
在大型差分機進軍受挫的1834年,巴貝奇提出了一個更新更大膽的設計——通用的數學計算機。巴貝奇稱它為「分析機」,它能夠自動解算100個變數的復雜算題,每個數字可以達25位,速度每秒1次。
巴貝奇首先為分析機構思了一種齒輪式的「存貯庫」,每一齒輪可貯存10個數,總共能夠儲存1000個50位數。分析機的第二個部件是所謂「運算室」,其基本原理與帕斯卡的轉輪相似,但他改進了進位裝置,使得50位數加50位數的運算可完成於一次轉輪之中。此外,巴貝奇也構思了送入和取出數據的機構、以及在「存儲庫」和「運算室」之間運輸數據的部件。他甚至還考慮到如何使這台機器處理依條件轉移的動作。一個多世紀過去後,現代電腦的結構幾乎就是巴貝奇分析機的翻版,只不過它的主要部件被換成了大規模集成電路而已。僅此一說,巴貝奇就當之無愧於計算機系統設計的「開山鼻祖」。
阿達非常准確地評價道:「分析機'編織』的代數模式同傑卡德織布機編織的花葉完全一樣」。於是,為分析機編制一批函數計算程序的重擔,落她的肩頭。阿達開天闢地第一回為計算機編出了程序,其中包括計算三角函數的程序、級數相乘程序、伯努利函數程序等等。阿達編制的這些程序,即使到了今天,電腦軟體界的後輩仍然不敢輕易改動一條指令。人們公認她是世界上第一位軟體工程師。眾所周知,美國國防部據說是花了250億美元和10年的光陰,把它所需要軟體的全部功能混合在一種計算機語言中,希望它能成為軍方數千種電腦的標准。1981年,這種語言被正式命名為ADA語言,使阿達的英名流傳至今。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在當時,兩人為把分析機的圖紙變成現實,耗盡了全部財產,搞得一貧如洗,在此期間,兩人為籌措研究經費,兩人還商量「下海創收」,比如製作國際象棋玩具、賽馬游戲機等等。但這並沒有帶來什麼改變,為此,阿達還兩次把丈夫家中的祖傳珍寶拿去當鋪換錢,不過後來又被阿達的母親贖了回來。在經歷了貧困交加和無休止的腦力勞動,阿達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1852年,年僅36歲的阿達懷著對分析機美好的夢想去世了。
阿達去世後,巴貝奇又默默的獨自堅持了20年,晚年的他已經不能准確發音和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但仍堅持工作。1871年巴貝奇去世。最終分析機沒有被製造出來。巴貝奇和阿達設想的分析機超出了他們所處時代至少一個世紀。
1890年,德國僑民霍列瑞斯博士在美國做人口普查(上一次人口普查人工花了7年),人口普查需要做大量工作,如年齡、性別等用調查表做採集的項目,還要計算每個社區有多少老人、小孩,男人、女人等。霍列瑞斯博士就想用機器自動統計這些數據。幾年後
他根據巴貝奇的發明和傑卡德的穿孔紙帶設計了機器。結果花了6周就得出了准確的數據。
傑卡德和霍列瑞斯分別用開創了程序設計和數據處理之先河。以歷史的目光審視他們的發明,正是這種程序設計和數據處理,構成了電腦「軟體」的雛形。
1896年霍列瑞斯博士創辦了IBM公司的前身。
到了現在,製造出來的計算機都是機械的,機械計算機向電子計算機發展的過渡時期發生的主要事件。
1906年,美國的德福雷斯特發明了電子管,為計算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07年,德福雷斯特向美國專利局申報了真空三極體(電子管)的發明專利。真空三極體可分別處於「飽和」與「截止」狀態。「飽和」即從陰極到屏極的電流完全導通,相當於開關開啟;「截止」即從陰極到屏極沒有電流流過,相當於開關關閉。其控制速度要比艾肯的繼電器快成千上萬倍。
計算工具的演化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不同階段,例
如從「結繩記事」中的繩結到算籌、算盤計算尺、機械計算機等。它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了各自的歷史作用,同時也啟發了現代電子計算機的研製思想。
1889年,美國科學家赫爾曼·何樂禮研製出以電力為基礎的電動製表機,用以儲存計算資料。
1930年,美國科學家范內瓦·布希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擬電子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
、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匯編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缺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價格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2代: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
軟體方面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一般為每秒數10萬次,可高達300萬次)、性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第3代: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MSI、SSI),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特點是速度更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等。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字處理和圖形圖像處理領域。
第4代:大規模集成電路機(1970年至今)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LSI和VLSI)。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向對象語言等。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式控制制逐步走向家庭。
由於集成技術的發展,半導體晶元的集成度更高,每塊晶元可容納數萬乃至數百萬個晶體管,並且可以把運算器和控制器都集中在一個晶元上、從而出現了微處理器,並且可以用微處理器和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組裝成微型計算機,就是我們常說的微電腦或PC機。微型計算機體積小,價格便宜,使用方便,但它的功能和運算速度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過去的大型計算機。另一方面,利用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的各種邏輯晶元,已經製成了體積並不很大,但運算速度可達一億甚至幾十億次的巨型計算機。我國繼1983年研製成功每秒運算一億次的銀河Ⅰ這型巨型機以後,又於1993年研製成功每秒運算十億次的銀河Ⅱ型通用並行巨型計算機。這一時期還產生了新一代的程序設計語言以及資料庫管理系統和網路軟體等。
隨著物理元、器件的變化,不僅計算機主機經歷了更新換代,它的外部設備也在不斷地變革。比如外存儲器,由最初的陰極射線顯示管發展到磁芯、磁鼓,以後又發展為通用的磁碟,現又出現了體積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讀光碟(CD—ROM)。
⑤ 想找一些關於計算機發展史或發展趨勢的視頻
計算機發展史
http://v.ku6.com/show/DhFQgXu0gU3Ct2OV.html
http://v.blog.sohu.com/u/vw/2520768
發展趨勢
http://v.ku6.com/show/-Gj6WF0KQHJ9KvuF.html
http://video..com/v?word=%CE%B4%C0%B4%BC%C6%CB%E3%BB%FA%B7%A2%D5%B9&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⑥ 電腦發展史是什麼
具體介紹如下。
⑦ 電腦的發展史是什麼
電腦的發展史是:
計算工具的演化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不同階段,例如從「結繩記事」中的繩結到算籌、算盤計算尺、機械計算機等。它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了各自的歷史作用,同時也啟發了現代電子計算機的研製思想。
1889年,美國科學家赫爾曼·何樂禮研製出以電力為基礎的電動製表機,用以儲存計算資料。
1930年,美國科學家范內瓦·布希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擬電子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ENIAC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
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電腦的發展趨勢: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而又嶄新的時代,計算機已經從功能單一、體積較大發展到了功能復雜、體積微小、資源網路化等。
計算機的未來充滿了變數,性能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置疑的,而實現性能的飛躍卻有多種途徑。不過性能的大幅提升並不是計算機發展的唯一路線,計算機的發展還應當變得越來越人性化,同時也要注重環保等等。
計算機從出現至今,經歷了機器語言、程序語言、簡單操作系統和Linux、Macos、Windows等現代操作系統四代,運行速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第四代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已經達到幾十億次每秒。
計算機也由原來的僅供軍事科研使用發展到人人擁有,計算機強大的應用功能,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需要,未來計算機性能應向著微型化、網路化、智能化和巨型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