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上和小說中的20個五虎將你都知道哪些
「五虎上將」的出處,主要發自於蜀漢時劉備所確認的關、張、趙、馬、黃,後人喜歡將那些帝王將相麾下一些能征善戰的將領排成五虎將。
一、秦始皇的五虎將
秦始皇是中國 歷史 上第一個皇帝,他開創了中國 歷史 上第一個封建王朝,被稱為「千古一帝」!秦始皇橫掃六合,一統天下,光靠自己是不行的;雖然秦始皇有雄才大略,但是他的遠大抱負還需要手下的人幫他來實現,所以卓越的武將必不可少!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於宇內。秦朝前期有白起、魏冉、司馬錯、樗里疾、甘茂等名將推動大規模對外戰爭,擴張秦國版圖,為後來秦國統一六國打下堅實基礎。
1.王翦
王翦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同為秦國大將,一個效力於秦昭襄王,一個效力於秦始皇,為秦朝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王翦與其子王賁,是秦始皇統一六國、開疆擴土的最大功臣。王翦的主要戰績是攻破趙國都城邯鄲,俘虜趙王遷;攻破燕國都城薊;統帥60萬秦軍,俘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
2.蒙恬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蒙恬率軍攻破齊國。秦統一六國後,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之地,威震匈奴,打出了大秦國威,穩固了秦朝統治,譽為「中華第一勇士」。賈誼在《過秦論》裡面說道:「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蒙氏一門忠義,蒙驁、蒙武、蒙恬和蒙毅三代為秦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受秦始皇信任,秦始皇病重曾讓蒙恬輔佐公子扶蘇。胡亥奪位後,蒙恬被賜死。 「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系,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蒙恬列傳》, 蒙恬統兵30萬,足以叛亂,但其一門忠義,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最終自刎而死。
3.王賁
王賁是名將王翦之子,虎父無犬子。
公元前226年,攻打楚國,大敗楚軍 ,奪取楚國十幾座城池。
公元前225年,王賁率軍攻打魏國,引黃河之水灌淹魏國都城大梁,魏王假投降,滅亡魏國。
公元前222年,王賁與李信率軍攻打燕國的遼東,奪取遼東,俘獲燕王喜 ,滅亡燕國。同年,王賁回軍攻打代地,俘虜趙國殘余勢力的領導者代王趙嘉 ,徹底消滅趙國。
公元前221年,王賁與李信率軍攻打齊國,俘虜齊王建滅亡齊國,自此秦國統一六國。
4.李信
李信秦國少壯派的代表,深得秦始皇重用,在滅燕、趙、齊,伐楚戰爭中,他都是作為主要統兵將領。
李信年少時就因為統兵有方受到秦王的重視,後來在秦王一統六國的戰爭中,和王翦聯手大破燕國。
攻打楚國的時候,因為輕敵和自大,出兵太少領兵失策而被楚國項燕大敗,這一次敗績,成為他的污點,一直被人們指點。但這也不影響他對秦國的貢獻。
後與王賁一起滅燕,滅齊。
5.內史騰
前230年,內史騰攻打韓國,大敗韓軍,擒獲韓王韓安,收繳韓國的全部土地,在那個地方設置潁川郡。滅韓之戰是滅六國的第一戰,為後期進攻楚國提供了堅實的駐軍基地。內史騰深受秦始皇信任,秦國統一天下後,內史騰被任命為內史,負責京都咸陽事務,在這一任上,內史騰也恪盡職守,直到老死任上。
秦始皇的將領主要是蒙氏和王氏兩大家族,這些人在秦始皇建立豐功偉業的過程中,都立下了赫赫戰功。除上之外,還有辛勝, 桓齮,楊端和,麃公,羌瘣,王齕,張唐,以及 大破南越的屠睢, 任囂等,秦雖名將如雲,太史公為其立傳的只有白起、王翦和蒙恬。
二、項羽五虎將
王不過霸,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項羽是 歷史 第一猛將,項羽麾下也有眾多的武將,卻因項王對人才的不信任運用不當,最終慘敗。
1.龍且
龍且是項王軍中的一員猛將,與項羽情若兄弟,自從跟隨項羽叔侄起義以來,戰功顯赫,很受項羽的倚重。項梁起義時,聯合田榮大破秦軍於東阿;九江王英布背楚歸漢之時,龍且率軍十萬大破之;濰水之戰,陷入韓信水淹圍城之計,兵敗被殺這一戰的失敗讓楚漢之爭的形勢完全倒轉。
2.英布
英布是秦末漢初的名將,因受秦法被黥(刺面),又被稱為黥布。陳勝吳廣起義後,他聚眾上千人也開始起義,投靠項梁,驍勇善戰,反秦初期跟隨項梁叔侄立下汗馬功勞,項羽更是封英布為九江王。後來受到劉邦游說,叛楚歸漢,輔佐劉邦打敗項羽。
3.季布
季布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諾言、講信用而著稱。所以楚國人中廣泛流傳著「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諺語。楚漢爭霸的時候,曾屢次使漢王劉邦受到困窘 , 險些喪了命,以至於項羽一死,劉邦就下令全國懸賞季布,後在夏侯嬰說情下,劉邦饒赦了他,並拜他為郎中。
4.鍾離眜
鍾離眛是項羽麾下最有能力的一批忠誠將領之一,多次在與劉邦正面對峙時給劉邦以沉重打擊,但是卻一直得不到項羽的絕對信任,後來劉邦用陳平的離間計,離間他們的君臣關系,致使項羽對忠臣疑忌,致使忠臣紛紛離去,鍾離眛也因此徹底失去項羽的信任。垓下之戰時,鍾離眛逃離楚軍的陣營。
5.虞子期
虞子期,是明朝甄偉《西漢通俗演義》(簡稱《西漢演義》)的虛構人物,是虞姬的堂弟。文學、影視作品中,多被修改設定為虞姬的親哥哥,西楚武將,最終結局則多為追隨項羽戰死到最後。
三、劉邦的五虎將
楚漢相爭過程中,可能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劉邦為什麼在戰場上之所以能夠戰勝比自己強大強大很多的的楚霸王項羽,能獲勝的最主要的原因,在那個時候的劉邦在對於人才的運用是比的上項羽高上很多。
1.樊噲
劉邦妹夫,也是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將。早年以屠宰狗為業,曾在鴻門宴時出面營救漢高祖劉邦,楚漢之爭時英勇異常,常率先登城陷陣,斬殺、俘虜敵軍。
2.周勃
周勃早年做吹鼓手,劉邦在剛剛起兵的時候,周勃就跟隨劉邦起兵反秦,楚漢之爭,攻打趙賁、大敗章平、包圍章邯,屢建戰功。後又帶兵討平韓王信、陳豨、盧綰叛亂,劉邦死前預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呂後死後,聯合陳平奪取呂祿軍權,誅殺呂氏諸王,擁立漢文帝即位,兩度成為丞相。
3.灌嬰
秦朝時期,灌嬰在睢陽以販賣絲織品為營生。劉邦起兵反秦時,灌嬰跟隨沛公,殺敵英勇,楚漢之爭參加垓下決戰,後以車騎將軍相繼參加平定臧荼、韓王信、陳豨、英布叛漢的作戰。
4.英布
英布早年為項羽帳下將領,屢破秦軍,封為九江王。受到漢朝游說,叛楚歸漢,策反楚大司馬周殷叛楚,率九江軍到垓下會合其他漢軍打敗項羽,劉邦稱帝,為淮南王,劉邦誅殺淮陰侯韓信,梁王彭越後,英布內心恐懼,起兵造反,兵敗被殺。
5.彭越
彭越是盜匪出身,是游擊戰的始祖,在楚漢戰爭中,他率部在楚軍的後方開展游擊戰,打擊楚國的補給,用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戰術,使項羽兩面作戰疲於應付,使楚軍的糧食裝備得不到補給,垓下之戰,彭越和劉邦的軍隊會師,大敗楚軍。西漢建立後,封為梁王,後因謀反罪名被誅殺。
四、劉秀五虎將
1.鄧禹
雲台二十八將里位列第一。鄧禹年輕時游學長安,與劉秀交好,新莽敗亡後往投劉秀,勸其以河北為基地,收攬民心,待機取天下,以此深得信任。後率軍鎮壓銅馬起義軍,又破更始將王匡、成丹諸部於河東,協助劉秀建立東漢。
2.馮異
雲台二十八將第七位。人稱「大樹將軍」,居功不自傲,曾大破赤眉、平定關中。
3. 耿弇
雲台二十八將第四位。在各個戰役中,他採用了心理戰、攻堅戰、圍城打援、聲東擊西、避強擊弱等一系列戰術,而且運用巧妙,每戰必勝。敗延岑、平齊魯、定隴右,攻取城池三百餘座,為東漢的統一立下赫赫戰功。
4.吳漢
雲台二十八將第二位。跟隨劉秀後,斬殺苗曾、尚書令謝躬,平定銅馬、青犢等流民軍,忠心支持劉秀稱帝。東漢建立後,率軍掃滅劉永、董憲、公孫述、盧芳等割據勢力,攻打匈奴。
5.寇恂
雲台二十八將第五位,曾領兵據守河內,大敗更始帝大司馬朱鮪數萬精兵。
五、蜀漢五虎將
最熟為人知的五虎將。
1.關羽
關羽,字雲長,雅號「美髯公」。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關羽曾被曹操生擒,刺顏良於萬軍之中,解白馬之圍,被封為漢壽亭侯。曾雖然受到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借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關羽率軍圍襄樊,曹操派於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於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一度想遷都以避其銳。
2.張飛
張飛,字翼德,勇武過人,與結拜兄弟關羽並稱為「萬人敵」。早年與關羽一起隨劉備輾轉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寢則同床,劉備出席各種宴會時,和關羽終日侍立在劉備身旁。公元196年因交惡曹豹而被呂布所破。呂布敗亡之後,張飛被任命為中郎將。公元200年劉備衣帶詔事情泄漏,率領關羽、張飛逃走,殺下邳太守車胄,劉備戰敗,關羽被擒,劉備與張飛投奔袁紹。公元208年劉備於長坂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曹軍無人敢逼近,劉備因此得以免難。劉備入蜀後,張飛與諸葛亮、趙雲進軍西川,分定郡縣。在抵達江州時義釋了劉璋手下的巴郡太守嚴顏。在巴西之戰中,擊敗魏國名將張郃。
3.趙雲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除此之外,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
4.馬超
馬超,字孟起,馬騰的兒子,少年成名,有很高威望,尤其得羌、胡之心。馬騰入京被封為衛尉後,馬超就統領了馬騰的部隊。
211年,曹操治兵關中,馬超聯合關中諸侯韓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對曹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但被曹操用離間計擊敗退走,而後聚攏部隊再次攻取隴上諸郡,失敗後依附漢中張魯。
劉備攻打劉璋時,馬超投降劉備,馬超在西涼一帶素有威望,策動氐族雷定七部萬餘人響應劉備, 為爭取漢中的劉備軍貢獻了不小的軍事力量。
5.黃忠
黃忠,字漢升。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歸劉備,並助劉備攻破益州劉璋。219年,定軍山之戰中,黃忠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拜征西將軍。
六、曹操的五虎將(五子良將)
1.張遼
張遼字文遠,歸屬曹操後,立下眾多顯赫的功勛。曾親自勸降昌豨,攻袁氏而轉戰河北,驅逐遼東大將柳毅,平定新軍叛亂,擊滅陳蘭、梅成。此後,馳騁江淮,在215年的合肥之戰中,以七千守軍大破孫權十萬大軍,險些俘虜孫權本人,威鎮逍遙津,「殺得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
2.樂進
樂進字文謙,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南征北討,勇猛果敢,常為先鋒將領。
從擊袁紹於官渡,奮勇力戰,斬袁紹部將淳於瓊。又從擊袁譚、袁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不久樂進別擊黃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從平荊州,留屯襄陽,進擊關羽、蘇非等人,擊退其眾,南郡諸郡的山谷蠻夷都前往樂進處投降。後與張遼鎮守合肥。
3.於禁
於禁字文則,原屬鮑信,後歸曹操,隨曹操南征北戰,攻呂布,破袁術,御張綉,拒袁紹、征劉備等,戰功赫赫。為將堅毅莊重,被曹操稱贊可以比喻古代名將。
關羽圍攻襄、樊時,於禁督七軍前往救援,被關羽利用秋季大雨打得全軍覆沒,投降後被監押在南郡。
4.張郃
張頜字儁乂,先後歷仕韓馥、袁紹,官渡之戰時歸降曹操,在曹魏帳下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張郃用兵巧變,善列營陣,善估形勢,善用地形。蜀軍自諸葛亮起,皆忌憚張郃。曾在街亭之戰大破蜀國馬謖,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受司馬懿所迫而領兵追擊蜀軍,追至木門,中箭身亡,謚曰壯侯。
5.徐晃
徐晃,字公明,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勛,參與徐州之戰、官渡之戰、冀州征伐、白狼山之戰、南郡之戰、關中征伐、夏侯淵平涼州之戰、漢中之戰等幾次重大戰役。
在樊城之戰中,徐晃率軍擊退關羽,又緊隨關羽展開追殺,並趁機連破關羽十重圍塹,徹底解除了樊城之圍。因為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贊「有周亞夫之風」。
七、東晉五虎將
陶侃
陶侃平定陳敏、杜弢、張昌起義,又作為聯軍主帥平定了蘇峻之亂,為穩定東晉政權,立下赫赫戰功;他治下的荊州,史稱「路不拾遺」。在後將軍郭默擅自殺害劉胤後,他率兵征討,不費一兵一卒就擒獲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敵國。
桓溫
溯江而上滅亡成漢政權而聲名大振,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戰功累累。
劉牢之
早年進入謝玄的北府兵,擔任參軍。參加淝水之戰,大破梁成,取得洛澗大捷。
溫嶠
在西晉末東晉初的動亂年代,南下之前,他輔佐劉琨治理並州,抵禦前趙,盡心效力,疲於奔命。南渡之後,歷元、明、成三帝,平王敦、蘇峻兩次叛亂,內涉中樞,外任方鎮,為東晉王朝的創立和鞏固,立下了豐功偉績
王鎮惡
跟隨皇帝南征北戰,聯合名將檀道濟北伐,攻克洛陽、潼關和長安,滅亡後秦。
八、隋朝五虎將
楊素
早年和隋文帝楊堅一起參加了北齊之戰,隋朝建立後,率水軍東下攻滅陳朝,暗中幫助晉王楊廣,奪嫡成為太子。楊廣即位後,領兵討平漢王楊諒叛亂。
賀若弼
出身將門,少有大志,擅長騎射,初仕北周,跟隨韋孝寬平定淮南地區。隋朝建立後,隋滅陳之戰有功,封上柱國,進爵宋國公。後自恃功高,心生怨懟,為隋文帝所疏遠。
韓擒虎
自幼便熟讀兵書,初仕北周時,隨軍平定北齊,屢次挫敗陳國進攻。開皇八年,作為先鋒將軍攻打陳國,率兵夜渡長江,襲占採石,攻克姑孰,進軍新林,攻破朱雀門,佔領建康城,俘虜陳後主陳叔寶。
史萬歲
出身西域史國,擅長騎射,北周武帝時,參與平定尉遲迥之亂,拜上大將軍。開皇三年,跟隨秦州總管竇榮定大敗突厥。九年,參與隋滅陳之戰,平定江南叛亂。身先士卒,善撫部下,將士效力。南征北戰,屢建戰功。後遭到宰相楊素嫉妒誣陷,為隋文帝當廷杖殺。
高熲
北周時,參與平定尉遲迥叛亂,後來又參與隋滅陳之戰,因功加授為上柱國,晉爵位為齊國公,曾率軍大破突厥。為隋朝宰相執政近二十年,後因反對廢太子楊勇並得罪獨孤皇後,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為民,不久後又免去齊國公爵位。
九、盛唐李世民「五虎將」:
1、李靖
大唐軍神,從平王世充和竇建德,南平蕭銑和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
2、秦瓊
隨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渾身傷病。據新舊唐書記載,秦瓊每次隨李世民征伐,敵陣中常有炫耀自己兵強馬壯的武將,李世民就讓秦瓊前去,單槍匹馬常將敵將斬殺於萬眾之中。
3、尉遲敬德
最初跟隨劉武周起兵反隋,後兵敗歸順唐朝, 參與平定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徐圓朗的統一戰爭,頗有功勛。武德九年(626年,參加玄武門之變,射死李元吉,為李世民登位立下頭功
4、程知節
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後入瓦崗軍、投王世充,後降唐,隨李世民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參與玄武門之變。
5、李績
早年投身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大破東突厥、高句麗。
十、北宋趙匡胤「五虎將」:
1、石守信
趙匡胤兵變時,石守信等指揮的殿前司禁軍策應,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進城。北宋建立後,率軍討平李筠、李重進叛亂,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專事聚斂,積財巨萬,宋太宗時期,隨征遼國。
2、高懷德
五代白馬銀槍高思繼之孫,高行周之子 ,宋太祖趙匡胤的妹夫,以擁戴有功,宋初為殿前副都點檢,曾參與平定李筠、李重進之亂。後與石守信等秉宋太祖意圖自請解除兵權。
3、張令鐸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的過程中,張令鐸的「翊戴」功在「陳橋兵變」中的作用應略同於高懷德。
4、王審琦
宋太祖趙匡胤成為皇帝之後,因有「翊戴之勛」,擢升為殿前都指揮使、兼任泰寧軍節度使。跟從宋太祖征討李筠,李重進叛亂,輔助石守信為前軍部署討伐他。
5、張光翰
參與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黃袍加身。
十一、明朝朱元璋「五虎將」:
1、常遇春
力戰克敵,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鄱陽湖大戰,射傷漢軍名將張定邊,救了朱元璋一命,攻取元大都。
2、徐達
在鄱陽湖之戰中大敗陳友諒,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治,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3、馮國勝
協助朱元璋征討四方,建立明朝,洪武二十年,以馮勝為大將軍,與傅友德、藍玉等率兵二十萬遠征遼東,降伏納哈出,肅清元朝在遼東的勢力,時評「詔列勛臣望重者八人,勝居第三」。
4、傅友德
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戰七勝而平定甘肅。
5、藍玉
捕魚兒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而名震天下。後以謀反罪被殺,剝皮實草,傳示各地,「藍玉案」牽連致死者達一萬五千餘人。
十二、清朝努爾哈赤「五虎將」:
1.董鄂·何和禮
滿洲正紅旗,薩爾滸戰役,大敗明朝遼東經略楊鎬,後隨軍攻破沈陽、遼陽。
2.鈕祜祿·額亦都
滿洲鑲黃旗,驍勇善戰,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深受信賴,後金建立後,額亦都為五大臣之一,後參與薩爾滸之戰,大敗明軍。
3.瓜爾佳·費英東
滿洲鑲黃旗,權臣鰲拜的伯父。跟隨努爾哈赤攻打撫順,稱為「萬人敵」,戎馬倥傯三十餘年,沖鋒陷陣,屢立戰功
4.覺爾察·安費揚古
滿洲鑲藍旗,少隨父歸太祖努爾哈赤,從徵兆嘉、瑪爾墩兩域,從征哲陳部,取洞城、杭嘉、章嘉等寨。
與扈爾漢征薩哈連部,取河南北三十六寨。從破撫順,大敗明總兵張承蔭援軍。
後金天命四年,破明經略楊鎬四路進攻,取得薩爾滸之戰的勝利,尋滅葉赫部。六年,攻取遼沈、遼陽,戰功卓著。
5.佟佳·扈爾漢
滿洲正白旗,每戰必為前鋒,從滅烏喇部,多有戰功。天命四年,參加薩爾滸之戰,敗明軍撫順、開原二路。旋又設伏,與諸貝勒盡殲明將劉綎所部五萬人。五年,在沈陽敗明總兵賀世賢。
十三、張作霖五虎將
東北王張作霖能夠揚威東北數十年,離不開手下一幫精兵強將的支持。在張作霖部下,有五員驍勇善戰的虎將。他們分別是: 郭松齡、韓麟春、姜登選、張宗昌、李景林。
十四、蔣介石的五虎上將
蔣介石的軍事集團里戰將如雲,內有五人能征善戰,屢被重用,人稱「五虎上將」: 「干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蔣鼎文、「虎將」衛立煌。
十五、毛主席五虎將
第一野戰軍(西北野戰軍)司令員 彭德懷
第二野戰軍司令員(中原野戰軍) 劉伯承
第三野戰軍(華東野戰軍)負責戰役指揮的副司令員、代司令員 粟裕
第四野戰軍(東北野戰軍)司令員 林彪
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 徐向前
五虎上將在小說里被大量應用。
十六、《水滸傳》馬軍五虎將
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雙鞭呼延灼,霹靂火秦明,雙槍將董平
十七、瓦崗五虎將
飛虎將秦瓊、猛虎將羅成、雄虎將王伯當、螭虎將程咬金、烈虎將單雄信。(說法眾多)
十八、《狄青五虎將全傳》五虎
狄青、石玉、張忠、李義、劉慶
十九、《大明英烈傳》五虎將
徐達、湯和、常遇春、胡大海、沐英
二十、《呼楊合兵》五虎將
呼延雲飛、楊懷玉、孟通江、焦通海、高英
大家還知道哪些五虎將?
❷ 隋煬帝為何要三次遠征遼東,三次遠征遼東為何又都失敗
隋煬帝之所以三次遠征遼東主要是因為高句麗開始慢慢不服從管理,可能會對隋煬帝的王朝的帶來危害,因此隋煬帝開始先下手為強,但是因為好大喜功戰術指揮失誤,導致三次遠征遼東都失敗了,可以說是隋煬帝人生中最大的敗筆。
等後來修養好就開始第三次遠征遼東,當時的兵力還挺強盛的,後來隋高句麗國王害怕自己國家被滅亡,因此就派出使者去求和,想讓隋煬帝放自己一馬,煬帝很自大,高句麗低三下四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因此就下令撤兵,放棄了這次戰爭。
❸ 三國里的司馬遷是誰演的
三國時代沒有司馬遷,司馬遷是西漢人物,三國時期是司馬懿。
1985年電視劇《諸葛亮》(李法曾版):王振榮飾演司馬懿;
1985年電視劇《諸葛亮》(鄭少秋版):金童飾演司馬懿;
1993年電視劇《三國演義》:唐振環飾演青年司馬懿、魏宗萬飾演中老年司馬懿;
1996年電影《諸葛孔明》:郭連文飾演司馬懿;
2002年電視劇《洛神》:鄭子誠飾演司馬懿;
2004年電視劇《武聖關公》:史道元飾演司馬懿;
2010年電視劇《三國》:倪大紅飾演司馬懿;
2013年電視劇《曹操》:胡小猛飾演少年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謚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後,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❹ 有關老龍頭的詩句
1. 關於老龍頭的詩句
關於老龍頭的詩句 1. 關於山海關的詩句
長城萬里跨龍頭,縱目憑高更上樓。大風吹日雲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
《出榆關》——戚繼光
前驅皆大將,列陣盡元戎。
夜出榆關外,朝看朔漠空。
《山海關》——黃洪憲
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上京。銀海仙槎來漢使,玉關秋草戍秦兵。
星臨尾部雙龍合,月照平沙萬馬明。聞道遼陽飛羽急,書生急欲請長纓。
《重登山海關城樓》——孫承宗
甲胄詩篇少,乾坤戎馬多。幻仍看海市,壯擬挽天河。
塞上人先老,山頭月奈何。群雄驕語曰,一劍幾經過。
《塞上曲 送王元美》——李攀龍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關大海流。
馬上白雲隨漢使,不知何處不堪愁。
《宿山海關》——函可
重關猶未度,破衲早生寒。大海依然險,危巒空白攢。
鄉書萬里絕,鼓角五更寒。敢望能生入,回頭仔細看。
《山海關》——閔 的
幽薊東來第一關,襟連滄海枕青山。
長城遠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還。
《山海關》——魏源
嚴城當子夜,百道起邊聲。
島嶼天風起,如聞鴨綠兵。
寧海城邊衰草秋,殘壘夕陽相向愁。
國旗拔去張歐幟,夷歌互答聲啾啾。
哀哉庚子聯軍來,守將倉皇棄台走。
列強占借駐海軍,防敵反為敵人有。
驅吾民眾削台平,摧折危樓如拉朽。
山海關與老龍頭
戲水賞花尋海鳥,遠聽濤浪念曹操。
登臨龍首關城上,天下遊人今似潮。
五律·山海關抒慨
北鑰幽燕鎖,流雲壓莽阡。
雄關傲邊鄙,豪傑壯烽煙。
血漬寒花艷,史彪忠將傳。
銅牆終可破,鐵壁賴民堅。
七律·山海關懷古
姿態巍峨第一關,稱雄御敵國門前。
倚山傍勢鳥難越,衛國安家民暢眠。
池闊城高雖可固,綱淪政弛也徒然。
崇禎枉有榆關在,魂魄無歸盪景巔。
七律·重遊山海關
依山面海一雄關,歷躪滄桑六百年。
浩氣長存擎日月,威風仍舊逐雲煙。
兵家自古干戈地,雅客而今筆墨緣。
故地重遊曾感嘆,燕山兒女築新篇。
浪淘沙·山海關
險隘鎖幽燕,虎踞龍盤,登高盡覽北風寒。山勢巍巍成壁壘,天下雄關。
喋血記當年,一怒紅顏,風雲際會起波瀾。鐵馬金戈由此向,無限江山。
2. 描寫山海關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山海關的詩句有:
1.《出榆關》——戚繼光
長城萬里跨龍頭,縱目憑高更上樓。
大風吹日雲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
2.《山海關》——黃洪憲
前驅皆大將,列陣盡元戎。
夜出榆關外,朝看朔漠空。
3.《重登山海關城樓》——孫承宗
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上京。銀海仙槎來漢使,玉關秋草戍秦兵。
星臨尾部雙龍合,月照平沙萬馬明。聞道遼陽飛羽急,書生急欲請長纓。
4.《塞上曲送王元美》——李攀龍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斷接長安。
城頭一片西山月,多少徵人馬上看。
5.《宿山海關》——函可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關大海流。
馬上白雲隨漢使,不知何處不堪愁。
6.《山海關》——閔 的
重關猶未度,破衲早生寒。大海依然險,危巒空白攢。
鄉書萬里絕,鼓角五更寒。敢望能生入,回頭仔細看。
7.《山海關》——納蘭性德
雄關阻塞戴靈鰲,控制盧龍勝百牢。
山界萬重橫翠黛,海當三面涌銀濤。
哀笳帶月傳聲切,早雁迎秋度影高。
舊是六師開險處,待陪巡幸扈星旌。
1.《塞上曲送王元美》——李攀龍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斷接長安。
城頭一片西山月,多少徵人馬上看。
譯文:元美手持插著白羽的軍事文書,冒著霜凍的寒氣出行塞外。東北邊境的異族侵擾邊關,那報警的狼煙在相連不斷的烽火台上一個個燃起,直抵京城。
元美出行之時,正當拂曉,城頭上斜掛一彎西垂的冷月。天明以後,一場惡戰又會在前線爆發。戍守邊關的將士們人未卸衣,馬未卸鞍,他們正焦急地翹首等待著京城的決策到來。
注釋:
① 塞上曲:古樂府詩題,以唐代李白、王昌齡諸作最為著名。
②元美:即王世貞,與李攀龍齊名,同為「後七子」領袖。
③羽:指羽書或羽激,為古時征調軍隊或用於軍事的文書,上插鳥羽,表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
④胡烽(fēng):指北方少數民族入侵的邊警,烽:即烽煙,烽火,古時邊境有敵入浸即舉煙火報警。
⑤接:接近,直抵。
⑥長安: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為中國古都之一,西漢、隋、唐等朝代皆定都於此。後常通稱國都為長安,這里實際指當時的首都北京。
⑦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總稱。
⑧徵人:出征在外的將士。
創作背景:
《塞上曲送元美》是一首送別詩,明代中期,邊事屢起,北方的韃靼多次入侵,直接威脅國都北京,詩人和王世貞同為明「後七子」領袖,友誼篤深,詩人作此詩送別王世貞奔赴前線,並勉勵其勤勞邊務,以分國憂。
參考資料
搜狗問問:/z/q768185788.htm
3. 關於山海關的詩詞
關於山海關的詩作很多,內容豐富,色彩紛呈,它們從不同角度描繪了山海關的景觀、史事和抒發感慨,勾勒出不同時期的歷史畫卷。
一、明代前期的山海關詩,多為贊美關城的險要和景觀的壯麗。弘治初年,順天巡撫閔的《山海關》詩:「幽薊東來第一關,襟連滄海枕青山。長城遠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還」,熱情洋溢地謳歌了山海關景色的雄奇。嘉靖年間,「後七子」領袖李攀龍送著名濤人王世貞赴遼,寫了《塞上曲?送王元美》七絕。「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關大海流。馬上白雲隨漢使,不知何處不堪愁」,表現了詩人愉快的心境,對山海關景物充滿嚮往之情。
二、明代後期的山海關詩多寫戰爭。隆慶至萬曆初年,愛國名將戚繼光鎮守薊鎮長城一線長達16年。他曾率兵出關作戰,寫了《出榆關》詩:「前驅皆大將(大將,炮名),列陣盡元戎(元戎,炮名)。夜出榆關外,朝看朔漠空」,反映了當時軍威之壯。萬曆中葉,女真族崛起,東北多事,黃洪憲《山海關》詩:「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上京。銀海仙槎來漢使,玉關秋草戍秦兵。星臨尾部雙龍合,月照平沙萬馬明。聞道遼陽飛羽急,書生急欲請長纓。」表達了作者請纓殺敵報效國家的壯志。明末,山海關有督師、經略常駐,統率重兵與後金(清)作戰。大學士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孫承宗寫的《重登山海關城樓》:「甲胄詩篇少,乾坤戎馬多。幻仍看海市,壯擬挽天河。塞上人先老,山頭月奈何。群雄驕語曰,一劍幾經過。」抒發了人生易老、報國任重、壯志未酬的感慨。
三、清代前期的山海關詩作,多反映時代的巨變、民生疾苦及個人遭逢,語多沉痛。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五言長詩《山海關》是一首懷古詩。全詩36句,前10句寫山海關的始築及險要的地理形勢;中16句,敘述明清之戰及名將對山海關防務的經營;後10句,寫吳三桂迎清兵入關及明亡後山海關環境的悲涼。風格古雅平實,慷慨生哀。陳天植、王模的詩則是把山海關作為一個古戰場來憑吊,抒發對李白成農民軍與吳(三桂)清聯軍鏖兵的感慨:「疆場百戰地,煙火幾家殘」(陳天植《山海關》);「荒沙寒白骨,新鬼嘯黃泉」、「前年百戰地,遺恨至今存」(王模《榆關》)。
尤侗的長詩《出關行》真實地反映了清初京畿鬧飢荒,清廷招募窮苦百姓經由山海關向遼東移民,百姓扶老攜幼,哭泣上路的情景:「出關去,往遼東,詔徙十萬填新豐」; 「白頭龍鍾扶老翁,紅顏伶俜攜兒童」;「親戚墳墓天一方,惜別臨歧淚如雨。」
清初,發配到東北的文人路經山海關多有抒懷之作。如詩僧函可流放沈陽時寫的《宿山海關》詩:「重關猶未度,破衲早生寒。大海依然險,危巒空白攢。鄉書萬里絕,鼓角五更寒。敢望能生入,回頭仔細看。」詩人吳兆騫流放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時寫的《出關》詩:「邊樓回望削嶙峋,篳篥喧喧驛騎塵」,「姜女石前頻駐馬,傍關猶是漢家人。」都深沉地表達了對中原故國的依戀。
四、清代中葉以後,寫山海關的詩相對較少,但也有些詩連著時代風雲。蕭德宣的《山海關雜詠》組詩吟詠了鴉片戰爭前夕山海關的風土民情及軍事政治情況:「小車軋軋獨輪摧,男女咨嗟面色灰。問是貧民勤服苦,一年一度出關來」。「副軍獨領駐防營,坐擁轅門大纛明。一片荒涼南北翼,最無生計是旗兵」。鴉片戰爭前夕,思想家魏源寫了《山海關》五絕;「嚴城當子夜,百道起邊聲。島嶼天風起,如聞鴨綠兵。」正確預見到帝國主義將對我國進行武裝侵略,表達出深深的憂國憂民之情。
4. 形容山海關的詩句
《重登山海關城樓》——孫承宗
甲胄詩篇少,乾坤戎馬多。
幻仍看海市,壯擬挽天河。
塞上人先老,山頭月奈何。
群雄驕語曰,一劍幾經過。
(第二首)
《塞上曲 送王元美》七絕.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關大海流.
馬上白雲隨漢使,不知何處不堪愁」
(第三首)
浪淘沙•山海關
險隘鎖幽燕,虎踞龍盤,
登高盡覽北風寒。
山勢巍巍成壁壘,天下雄關。
喋血記當年,一怒紅顏,
風雲際會起波瀾。
鐵馬金戈由此向,無限江山。
5. 關於「山海關」的古詩
關於「山海關」的古詩:
1. 前驅皆大將,列陣盡元戎。——《出榆關》戚繼光
2. 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上京。銀海仙槎來漢使,玉關秋草戍秦兵。
——《山海關》黃洪憲
3. 甲胄詩篇少,乾坤戎馬多。幻仍看海市,壯擬挽天河。——《重登山海關城樓》孫承宗
4. 重關猶未度,破衲早生寒。大海依然險,危巒空白攢。——《宿山海關》函可
5. 幽薊東來第一關,襟連滄海枕青山。——《山海關》閔 的
6. 嚴城當子夜,百道起邊聲。——《山海關》魏源
6. 有關山海關的詩詞
山海關及各景點相關詩文:
《出榆關》戚繼光
前驅皆大將, 列陣盡元戎。
夜出榆關外,朝看朔漠空。
《山海關》江南靖士
不再控山海,尚存雄偉城。
幾回摩冷堞,想像昔陳兵。
《山海關》明代學士黃洪憲
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上京。
銀海仙槎來漢使,玉關秋草戍秦兵。
星臨尾部雙龍合,月照平沙萬馬明。
聞道遼陽飛羽急,書生急欲請長纓。
《山海關》清代納蘭性德
雄關阻塞戴靈鰲,控制盧龍勝百牢。
山界萬重橫翠黛,海當三面涌銀濤。
哀笳帶月傳聲切,早雁迎秋度影高。
舊是六師開險處,待陪巡幸扈星旌。
《山海關》(明)顧炎武
芒芒碣石東,此關自天作。粵惟中山王,經營始開拓。
東支限重門,幽州截垠堮。前海彌浩溔,後嶺橫岝崿。
紫塞為周垣,蒼山為鎖鑰。緬思開創初,設險制東索。
中葉狃康娛,小有干王略。撫順矢初穿,廣寧旗已落。
抱頭化貞逃,束手廷弼卻。駸駸河以西,千里屯氈幕。
關外修八城,指揮煩內閣。楊公築二翼,東西立羅郭。
時稱節鎮雄,頗折氛祲惡。神京既顛隕,國勢靡所託。
啟關元帥降,歃血名王諾。自此來域中,土崩無斗格。
海燕春乳樓,塞鷹曉飛泊。七廟竟為灰,六州難鑄錯。
《山海關》(清)魏源
嚴城當子夜, 百道起邊聲。
島嶼天風起,如聞鴨綠兵。
《鎮東樓》(明)戚繼光
樓前風物隔遼西, 日暮憑欄望欲迷。
禹貢萬年歸紫極,秦城千里靜雕題。
蓬瀛只在滄波外,宮殿遙瞻北斗齊。
為問青牛能復度,願從仙吏換刀圭。
註:鎮東樓:山海關東門城樓
《觀海亭》(明)戚繼光
曾經澤國鯨兒息,更依邊城氛祲消。
春入漢關三月雨,風吹秦島五更潮。
但從使者傳封事,莫向將軍問賜貂。
故里蒼茫看不極,松楸何處夢魂遙。
註:觀海亭:在山海關城南十里長城入海處老龍頭的寧海城城台上,可俯瞰大海
《澄海樓》(清)康熙
危樓千尺壓洪荒, 騁目雲霞入渺茫。
吞吐百川歸領袖,往來萬國奉梓航。
波濤滾滾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
閬苑蓬壺何處是,豈貪漢武覓神方。
《澄海樓》(清)雍正
觀海登樓日未斜, 晴空萬里凈雲霞。
才經一陣風過檻,倏起千堆雪卷花。
貝闕鰲峰如可接,鵬津蛟室豈終遐。
詭詞未許張融賦,到此方知語不誇。
《澄海樓》(清)乾隆
我有一勺水,瀉為東滄溟。
無今亦無古,不減亦不盈。
臘雪難為白,秋旻差共青。
百川歸茹納,習坎惟心亨。
卻笑祖龍痴,鞭石求蓬瀛。
誰能忘天倪,與汝共濯清。
註:澄海樓位於老龍頭入海處
《角山》(明)白瑜
山靈招隱已多年, 穿石扳藤肯讓先。
謾說太行窮地盡,驚看溟海與天連。
低徊眼界塵凡外,笑傲身疑牛斗邊。
不是恩寬容選勝,當關猶稅買山錢。
註:角山位於距山海關城北約3公里處
《角山》(明)陳綰
每日城中見角山, 入山始覺遠人寰。
香雲細裊龍宮靜,石蘚斜侵烏道斑。
殿閣影從滄海落,梵鍾聲度碧空還。
關門吏隱渾無事,猶羨僧齋盡日閑。
《燕塞湖》吳作人
人定勝天工, 燕山蓄翠洪。
壩頭頃萬斛,湖上立千峰。
7. 關於山海關的詩句
大風吹日雲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 前驅皆大將,列陣盡元戎。
夜出榆關外,朝看朔漠空。 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上京。
銀海仙槎來漢使,玉關秋草戍秦兵。馬上白雲隨漢使,不知何處不堪愁。
重關猶未度,破衲早生寒。大海依然險,危巒空白攢。
幽薊東來第一關,襟連滄海枕青山。寧海城邊衰草秋,殘壘夕陽相向愁。
登臨龍首關城上,天下遊人今似潮。北鑰幽燕鎖,流雲壓莽阡。
雄關傲邊鄙,豪傑壯烽煙。 倚山傍勢鳥難越,衛國安家民暢眠。
依山面海一雄關,歷躪滄桑六百年。險隘鎖幽燕,虎踞龍盤,登高盡覽北風寒。
山勢巍巍成壁壘,天下雄關。兵家自古干戈地,雅客而今筆墨緣。
喋血記當年,一怒紅顏,風雲際會起波瀾。鐵馬金戈由此向,無限江山。
崇禎枉有榆關在,魂魄無歸盪景巔。山海關: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與「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築城建關設衛,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關。山海關城周長約4千米,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種防禦建築。
包括「天下第一關」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瓮城以及1350延長米的明代平原長城等景觀。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www.gushiwen.org/。
8. 有關山海關的詩句急
長相思 作者: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的作品。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也。 【榆關】即今山海關 【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帳】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 【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
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聒】聲音嘈雜,使人厭煩。
【故園】故鄉 【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山一程,水一程描寫的是一路上的風景,也有了峰迴路轉的意思。
一程又一程,就像一個趕路的行者坐在馬上,回頭看看身後走過的路的感嘆。如果說山一程,水一程寫的是身後走過的路,那麼身向榆關寫的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
查資料得知榆關乃是山海關,「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語言,猶如「那廝」「那處」,人在什麼時候會脫口而出俗語,很顯然是在放鬆和高興的時候。這一句,表明了作者的心情是頗有些激動的,甚至有些豪邁的情趣。
夜深千帳燈,寫出了皇上遠行時候的壯觀。想像一下那副場景吧,風雪中,藍的發黑的夜空下,一個個帳篷里透出的暖色調的黃色油燈,在群山裡,一路綿延過去。
那是多麼壯觀的景象!不過為什麼不是萬帳燈呢?我認為萬字更體現詩人豪邁,直抒胸意的特點。而千字用在這里,既有壯觀的意思,又不誇張,也表明作者是個謹慎,內向的人。
如果是李白估計就用萬字了。 風一更,雪一更。
一更是指時間,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對仗工整。風雪夜,作者失眠了,於是數著更數,感慨萬千,又開始思鄉了。
不是故園無此聲,而是在故園有親人,有天倫之樂,讓自己沒有機會觀察這風雪,在溫暖的家裡也不會覺得寒冷。而此時此地,遠離家鄉,才分外的感覺到了風雪異鄉旅客的情懷。
9. 描寫山海關的詩句
1、《山海關》明 閔的幽薊東來第一關,襟連滄海枕青山。
長城遠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還。2、《塞上曲·送王元美》明 李攀龍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關大海流。
馬上白雲隨漢使,不知何處不堪愁。3、《山海關》黃洪憲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上京。
銀海仙槎來漢使,玉關秋草戍秦兵。星臨尾部雙龍合,月照平沙萬馬明。
聞道遼陽飛羽急,書生急欲請長纓。4、《出榆關》明 戚繼光前驅皆大將,列陣盡元戎。
夜出榆關外,朝看朔漠空。5、《重登山海關城樓》明 孫承宗甲胄詩篇少,乾坤戎馬多。
幻仍看海市,壯擬挽天河。塞上人先老,山頭月奈何。
群雄驕語曰,一劍幾經過。《重登山海關城樓》抒發了人生易老、報國任重、壯志未酬的感慨。
10. 形容山海關的詩詞
《贈小海燕評劇團》
年代: 現代 作者: 老舍
風光如此最多情,山海關頭山海明。
西去長城一萬里,南來大地幾千程。
田園無際豐生產,烽火高台憶戰爭。
更喜翩翩小海燕,青雲白浪任飛鳴。
《出遼後(三首)》
年代: 唐 作者: 周祚
我馬來自西,下馬廣寧城。
其地控千里,食者八萬兵。
白水女直種,獵騎何縱橫。
大統在中國,胡運方北傾。
聖人戒履霜,豈得事遠征。
雄劍八九動,邊風射高旌。
西望山海關,旦夕達神京。¤
《山海關送季弟南還》
年代: 明 作者: 袁崇煥
公車猶記昔年情,萬里從我塞上征。
牧圉此時猶捍禦,馳驅何日慰昇平?
由來友愛鍾吾輩,肯把須眉負此生?
去住安危俱莫問,燕然曾勒古人名。
《山海關》
年代: 清 作者: 納蘭性德
雄關阻塞戴靈鰲,控制盧龍勝百牢。
山界萬重橫翠黛,海當三面涌銀濤。
哀笳帶月傳聲切,早雁迎秋度影高。
舊是六師開險處,待陪巡幸扈星旌。
❺ 孫權的紫髯碧眼是真的嗎
假的。
孫權的紫髯碧眼是來源於吳國袁曄撰寫的《獻帝春秋》一書中。而這部書是誇大化的歷史書,採用比較詼諧的方式來表現一個人的偉岸,突出他的重要性。
古代當過帝王的人,總會有許多的傳說,古時候比較相信面相的這種說法,在現在看來就是迷信思想,是不值得相信的。
(5)遠征遼東老電影完整版免費擴展閱讀:
孫權在位時期,曾多次出兵北伐,發動兩次合肥之戰,意圖由此進攻曹魏,雙方各有勝負。孫權最終還是未達成預定目標。
嘉禾六年(237年),遼東太守公孫淵背叛曹魏,自立為燕王。赤烏二年(239年),孫權派羊衜等遠征遼東,但公孫淵已於此前為司馬懿攻滅,吳軍便攻打旅順口的魏軍海防城堡牧羊城,擊敗魏將張持、高慮,俘獲大批人口。
孫權稱帝後在山越地區設立郡縣,擴充領地。山越人是秦漢時期百越的後代,為了逃避原來苛重的賦稅,逃進山林中,形成了自己的組織和社會,拒絕向孫吳政權交納租稅。開始,孫權派兵鎮壓,但收效不大。為了集中兵力對外用兵,解除後顧之憂,孫權調集重兵開始對付山越人。
《獻帝春秋》
《獻帝春秋》,原本十卷,今殘一卷。作者不詳。或說東漢時人撰,或說吳袁曄撰。袁曄,字思光,廣陵(揚州)人。記述東漢獻帝時期史事,久佚。今有元陶宗儀輯本一卷,見《說郛》。今從《古今說部叢書》本點校整理。
參考自老來源:網路-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