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視頻 > 電腦和手機發展史

電腦和手機發展史

發布時間:2023-03-16 08:39:23

『壹』 手機發展歷史介紹

1902年,一個叫做「內森高岩·斯塔布菲爾德」的美國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鄉下住宅內製成了第一個無線電話裝 內森.斯塔布菲爾德置,這部可無線移動通訊的電話戚禪御就是人類對「手機」技術最早的探索研究。
193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為美國軍方製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手機
1973年4月,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機,「馬丁·庫帕」從此也被稱為現代「手機之父」。

1G
第一代手機(1G)是指模擬的行動電話,也就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香港、美國等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大哥大。最先研製出大哥大的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 Cooper博士。由於當時的電池容量限制和模擬調制技術需要碩大的天線和集成電路的發展狀況等等制約,這種手機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為可移動算不上便攜。很多人稱呼這種手機為「磚頭」或是黑金剛等。
這種手機有多種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頻分復用方式只能進行語音通信,收訊效果不穩定,且保密性不足,無線帶寬利用不充分。此種手機類似於簡單的無線電雙工電台,通話是鎖定在一定頻率,所以使用可調頻電台就可以竊聽通話。
2G
第二代手機(2G)也是最常見的手機。通常這些手機使用PHS,GSM或者CDMA這些十分成熟的標准,具有穩定的通話質量和合適的待機時間。在第二代中為了適應數據通訊的需求,一些中間標准也在手機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業務的GPRS和上網業務的WAP服務,以及各襲消式各樣的Java程序等。
3G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縮寫,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數字手機(2G),第三代手機一般地講,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為了提供這種服務,無線網路必須能夠支持不同的數據傳輸速度,也就是說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

『貳』 電腦的發展史有哪些

電腦從產生到現在,一共經歷了四代:

第一代電腦(1946-1958年第一代電腦的主要特點是採用電子管作為邏輯元件,因此,通常人們又稱第一代電腦為電子管電腦。用水銀延遲線或陰極射線管作主存儲器,用磁鼓作輔助儲存,採用紙帶、卡片、磁帶等進行輸入和輸出,用機器語言和匯編語言寫程序。這一代電腦主要用於軍事目的和科學研究。它體積龐大、笨重、耗電多、可靠性差、速度慢、維護困難。其主流機器為UNIVAC。

第二代電腦(1959-1964年第二代電腦的硬體部分採用了晶體管作為邏輯元件,體積減小,但功能增強,這一代電腦又被人們稱為晶體管電腦。輔助存儲器採用了鐵氧磁芯和磁鼓、磁碟,開始用高級語言(FORTRAN、COBOL、ALCOL等)編寫程序,並出現了管理程序。該階段的電腦使輸入、輸出和運算可「同步」進行。電腦的應用已經從軍事領域和科學計算擴展到數據處理和事務處理。它的體積減小、重量減輕、耗電量減少、速度加快、可靠性增強。其主流機種為IBMT00系列。

第三代電腦(1965-1970年第三代電腦的硬體部分使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代替了分立元件晶體管,因此又被稱為中、小規模集成電路電腦。採用微程序技術和流水線技術提高了電腦的靈活性和運行速度;軟體方面管理程序已經發展為操作系統,並出現了診斷程序。這一時期的電腦主要用於科學計算、數據處理以及過程式控制制。由於元器件體積減小、功能增強,使得電腦的體積、重量進一步減小,運算速度和可靠性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該階段的主流產品是IBM-svsteIn/360。

第四代電腦(1971年至今第四代電腦的硬體部分採用了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作為邏輯元件,採用半導體存儲器作為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採用大容量的軟、硬磁碟,並開始引入光碟。外部設備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軟體更加豐富,並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軟體行業已經發展成為現代新型的工業部門。電腦的體積、容量、功耗進一步減小,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可靠性等有了大幅度提高。微型電腦的出現,開始形成網路。

電子電腦在經歷了上面這四個發展階段以後,目前正向第五代過渡。第五代電腦與前四代電腦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是把信息採集、存儲、處理、通訊同人工智慧結合在一起的智能電腦系統,它不僅能進行數值計算和處理一般的信息,而且主要面向知識處理,具有推理、聯想、學習和理解的能力,能幫助人們進行判斷、決策、開拓未知的領域和獲取新的知識。

『叄』 電腦的由來與發展歷史

1946年2月,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在美國加州問世,ENIAC用了18000個電子管和86000個其它電子元件,有兩個教室那麼大,運算速度卻只有每秒300次各種運算或5000次加法,耗資100萬美元以上。盡管ENIAC有許多不足之處,但它畢竟是計算機的始祖,揭開了計算機時代的序幕。
計算機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共經歷了四個時代,從1946年到1959年這段時期我們稱之為「電子管計算機時代」。第一代計算機的內部元件使用的是電子管。由於一部計算機需要幾千個電子管,每個電子管都會散發仔攔大量的熱量,因此,如何散熱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電子管的壽命最長只有3000小時,計算機運行時常常發生由於電子管被燒壞而使計算機死機的現象。第一代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研究和工程計算。
從1960年到1964年,由於在計算機中採用了比電子管更先進的晶體管,所以我們將這段時期稱為「晶體管計算機時代」。晶體管比電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機時間,消耗能量較少,處理更迅速、更可靠。第二代計算機的程序語言從機器語言發展到匯編語言。接著,高級語言FORTRAN語言和cOBOL語言相繼開發出來並被廣泛使用。這時,開始使用磁碟和磁帶作為輔助存儲器。第二代計算機的體積和價格都下降了,使用的人也多起來了,計算機工業迅速發展。第二代計算機主要用於商業、大學教學和政府機關。
從1965年到盯滾1970年,集成電路被應用到計算機中來,因此這段時期被稱為「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時代」。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簡稱r)是做在晶片上的一個完整的電子電路,這個晶片比手指甲還小,卻包含了幾千個晶體管元件。第三代計算機的特點是體積更小、價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計算速度更快。第三代計算機的代表是IBM公司花了50億美元開發的IBM 360系列。
從1971年到現在,被稱之為「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時代」。第四代計算機使用的元件依然是集成電路,不過,這種集成電路已經大大改善,它包含著幾十萬到上百萬個晶體管,人們稱之為大規模集成電路(Large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簡稱LSI)和超大規模念則胡集成電路(Very Large 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簡稱VLSI)。1975年,美國1BM公司推出了個人計算機PC(PersonaI Computer),從此,人們對計算機不再陌生,計算機開始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 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電腦。

『肆』 電腦的發展史

電腦的發展歷史

電腦的學名叫計算機,電腦是用來做計算的。在古時候,人們最早使用的計算工具可能是手指,英文單詞「digit」既有「數字」的意思,又有「手指「的意思。古人用石頭打獵,所以還有可能是石頭來輔助計算。缺點:手指和石頭太低效了

後來出現了」結繩「記事。缺點:結繩慢,繩子還有長度限制。

又不知過了多久,許多國家的人開始使用」籌碼「來計數,最有名的就要數咱們中國商周時期出現的算籌了。古代的算籌實際上是一根根同樣長短和粗細的小棍子,大約二百七十幾枚為一束;多用竹子製成,也有用木頭、獸骨、象牙、金屬等材料製成的。數學家祖沖之計算圓周率時使用的工具就是算籌。算籌的缺點:使用算籌計算太麻煩了,很不方便——計算時需要慢慢擺放。

於是,人們發明了更好的計算工具——算盤,算盤最早可能在漢代萌芽,在南北朝時期定型,利用進位制計數。使用時需要配合一套口訣——好比計算機的軟體。算盤本身還可以存儲數字,使用時很方便。至今,算盤還在被使用。


15世紀,隨著天文和航海的發展,計算工作越來越繁重,計算工具急需改進。

1630年,英國數學家奧特雷德在使用當時流行的對數刻度尺做乘法運算時,突然想到,如果用兩根相互滑動的對數刻度尺,不久省去了用兩腳規度量長度了么。他的這個想法導致了機械化計算的誕生,但奧特雷德對這件事情並沒有在意,此後200年裡,他的發明也就沒有被實際應用。

18世紀末,發明蒸汽機的瓦特成功製作了第一把計算尺,在尺座上增加了一個滑標,用來「存儲」計算的中間結果,這種滑標很長時間一直被後人所沿用。

1850年以後,計算尺迅速發展,成為工程師隨身攜帶的」計算器「,一直到20世紀五六時年代,計算尺仍然是工科大學生的一種身份標志。

第一台真正計算機的出現

1623年,法國數學家帕斯卡出生,三歲喪母,後由擔任稅務官的父親養大。在帕斯卡小時候,看到父親費力的計算稅率稅款的時候,就想幫父親做點事情。

19歲時(1642年),帕斯卡發明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台機械計算機——帕斯卡加法器。它是一種系列齒輪組成的裝置,外形像一個長方盒子,用兒童玩具那種鑰匙旋緊發條後才能轉動,只能夠做加法和減法。然而,即使只做加法,也有個「逢十進一」的進位問題。聰明的帕斯卡採用了一種小爪子式的棘輪裝置。當定位齒輪朝9轉動時,棘爪便逐漸升高;一旦齒輪轉到0,棘爪就「咔嚓」一聲跌落下來,推動十位數的齒輪前進一檔。


1662年帕斯卡去世,不久後,在德國的大數學家萊布尼茨看到了帕斯卡關於加法計算機的論文,勾引起了他的發明欲。萊布尼茨早年經歷坎坷,後來獲得了一次去法國的機會,在巴黎的時候,他聘請了一些著名的機械專家和能工巧匠,終於在1674年製造出了一台更完美的機械計算機。

萊布尼茨發明的新型計算機約有1米長,內部安裝了一系列齒輪機構,除了體積較大之外,基本原理繼承於帕斯卡。不過,萊布尼茨技高一籌,他為計算機增添了一種名叫「步進輪」的裝置。步進輪是一個有9個齒的長圓柱體,9個齒依次分布於圓柱表面;旁邊另有個小齒輪可以沿著軸向移動,以便逐次與步進輪嚙合。每當小齒輪轉動一圈,步進輪可根據它與小齒輪嚙合的齒數,分別轉動1/10、2/10圈……,直到9/10圈,這樣一來,它就能夠連續重復地做加法。

連續重復的計算加減法

連續重復的計算加法是現代計算機做乘除法採用的辦法,萊布尼茨的計算機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一應俱全。

在介紹萊布尼茨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插曲。(傳說大約在1700年左右的某天,萊布尼茨的朋友送給他一副中國的」易圖「,其實就是八卦圖,在看八卦圖的時候,發現八卦的每一種卦象都有陰陽兩種符號組成,這不就是有規律的二進制數字么,於是他就由此,率先系統提出了二進制的運演算法則,直到今天,我們用到的計算機還是使用的二進制。)


計算機發展到現在還是人去操作機器,還沒有實現人與機器的對話,或者會所是把人類的思想告訴機器,讓機器按照人的想法去自動執行。說到實現人機對話,就要說一下另外一個行業——紡織業。

提花編織機是具有升降紗線的提花裝置,是一種能使綢布編織出圖案花紋的織布機器。

最開始編織機編織圖案相當費事。所有的綢布都是用經線(縱向線)和緯線(橫向線)編織而成。若要織出花樣,織工們必須細心地按照預先設計的圖案,在適當位置「提」起一部分經線,以便讓滑梭牽引著不同顏色的緯線通過。機器當然不可能自己「想」到該在何處提線,只能靠人手「提」起一根又一根經線,不厭其煩地重復這種操作。


1725年:法國紡織機械師布喬發明了「穿孔紙帶」的構想。布喬想出了一個「穿孔紙帶」的絕妙主意。布喬首先設法用一排編織針控制所有的經線運動,然後取來一卷紙帶,根據圖案打出一排排小孔,並把它壓在編織針上。啟動機器後,正對著小孔的編織針能穿過去鉤起經線,其它則被紙帶擋住不動。於是,編織針自動按照預先設計的圖案去挑選經線,布喬的「思想」「傳遞」給了編織機,編織圖案的「程序」也就「儲存」在穿孔紙帶的小孔中。

1790年的時候法國機械師傑卡德,基本形成了改進提花機的構想,由於當時正是法國大革命時期,傑卡德為了參加革命,無暇顧及發明創造,直到1805年才真正完成」自動提花編織機「的製作。傑卡德為他的提花機增加了一種裝置,能夠同時操縱1200個編織針,控制圖案的穿孔紙帶後來換成了穿孔卡片。

在後來電子計算機開始發展的最初幾年中,在多款著名計算機中我們均能找到自動提花機的身影。

18世紀末,法蘭西發起了一項宏大的工程——人工編制《數學用表》,由於當時沒有先進的計算工具,導致這項工作極其艱巨。發足數學界調集和大批的數學家,組成人工計算的流水線,算的昏天暗地才完成了17卷大部分的書稿,即便如此,計算出的《數學用表》仍有大量錯誤。

巴貝奇在他的自傳《一個哲學家的生命歷程》里寫到,大約在1812年的,「有一天晚上,我坐在劍橋大學的分析學會辦公室里,神志恍惚地低頭看著面前打開的一張對數表。一位會員走進屋來,瞧見我的樣子,忙喊道:『喂!你夢見什麼啦?』我指著對數表回答說:『我正在考慮這些表也許能用機器來計算!』」

巴貝奇的第一個目標是製作一台」差分機「,

所謂「差分」的含義,是把函數表的復雜算式轉化為差分運算,用簡單的加法代替平方運算。那一年,剛滿20歲的巴貝奇從法國人傑卡德發明的提花編織機上獲得了靈感,差分機設計閃爍出了程序控制的靈光──它能夠按照設計者的旨意,自動處理不同函數的計算過程。巴貝奇耗費了整整十年光陰,於1822年完成了第一台差分機,它可以處理3個不同的5位數,計算精度達到6位小數,當即就演算出好幾種函數表。由於當時工業技術水平極低,第一台差分機從設計繪圖到機械零件加工,都是巴貝奇親自動手完成。當他看著自己的機器製作出准確無誤的《數學用表》,高興地對人講:「哪怕我的機器出了故障,比如齒輪被卡住不能動,那也毫無關系。你看,每個輪子上都有數字標記,它不會欺騙任何人。」以後實際運用證明,這種機器非常適合於編制航海和天文方面的數學用表。

成功後,巴貝奇連夜上書皇家學會,要求政府資助他建造第二台運算精度為20位的大型差分機。政府看到巴貝奇的研究有利可圖,破天荒地與科學家簽訂了第一個合同。

然而,第二台差分機在機械製造工廠里觸上了「暗礁」。第二台差分機大約有25000個零件,主要零件的誤差不得超過每英寸千分之一,即使用現在的加工設備和技術,要想造出這種高精度的機械也絕非易事。

由於進度緩慢,到1842年的時候,政府宣布停止對巴貝奇的一切資助,連科學界的有人都用一種怪異的目光看他。

然而在這個時候,巴貝奇收到了一封信,寫信人不僅對他表示理解而且還希望與他共同工作。娟秀字體的簽名表明了她不凡的身份——伯爵夫人。收到信函不久後,寫信的女士來到了巴貝奇的實驗室,巴貝奇感覺與這位女士似曾相識,卻有想不起在哪裡見過。直到這位女士說」您還記得我嗎?十多年前,您還給我講過差分機原理。」看到巴貝奇迷惑的眼神,她又笑著補充說:「您說我像野人見到瞭望遠鏡。」巴貝奇恍然大悟,想起已經十分遙遠的往事。原來這位女士是大名鼎鼎的英國詩人拜倫之獨生女——阿達·奧古斯塔。

在大型差分機進軍受挫的1834年,巴貝奇提出了一個更新更大膽的設計——通用的數學計算機。巴貝奇稱它為「分析機」,它能夠自動解算100個變數的復雜算題,每個數字可以達25位,速度每秒1次。

巴貝奇首先為分析機構思了一種齒輪式的「存貯庫」,每一齒輪可貯存10個數,總共能夠儲存1000個50位數。分析機的第二個部件是所謂「運算室」,其基本原理與帕斯卡的轉輪相似,但他改進了進位裝置,使得50位數加50位數的運算可完成於一次轉輪之中。此外,巴貝奇也構思了送入和取出數據的機構、以及在「存儲庫」和「運算室」之間運輸數據的部件。他甚至還考慮到如何使這台機器處理依條件轉移的動作。一個多世紀過去後,現代電腦的結構幾乎就是巴貝奇分析機的翻版,只不過它的主要部件被換成了大規模集成電路而已。僅此一說,巴貝奇就當之無愧於計算機系統設計的「開山鼻祖」。

阿達非常准確地評價道:「分析機'編織』的代數模式同傑卡德織布機編織的花葉完全一樣」。於是,為分析機編制一批函數計算程序的重擔,落她的肩頭。阿達開天闢地第一回為計算機編出了程序,其中包括計算三角函數的程序、級數相乘程序、伯努利函數程序等等。阿達編制的這些程序,即使到了今天,電腦軟體界的後輩仍然不敢輕易改動一條指令。人們公認她是世界上第一位軟體工程師。眾所周知,美國國防部據說是花了250億美元和10年的光陰,把它所需要軟體的全部功能混合在一種計算機語言中,希望它能成為軍方數千種電腦的標准。1981年,這種語言被正式命名為ADA語言,使阿達的英名流傳至今。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在當時,兩人為把分析機的圖紙變成現實,耗盡了全部財產,搞得一貧如洗,在此期間,兩人為籌措研究經費,兩人還商量「下海創收」,比如製作國際象棋玩具、賽馬游戲機等等。但這並沒有帶來什麼改變,為此,阿達還兩次把丈夫家中的祖傳珍寶拿去當鋪換錢,不過後來又被阿達的母親贖了回來。在經歷了貧困交加和無休止的腦力勞動,阿達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1852年,年僅36歲的阿達懷著對分析機美好的夢想去世了。

阿達去世後,巴貝奇又默默的獨自堅持了20年,晚年的他已經不能准確發音和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但仍堅持工作。1871年巴貝奇去世。最終分析機沒有被製造出來。巴貝奇和阿達設想的分析機超出了他們所處時代至少一個世紀。

1890年,德國僑民霍列瑞斯博士在美國做人口普查(上一次人口普查人工花了7年),人口普查需要做大量工作,如年齡、性別等用調查表做採集的項目,還要計算每個社區有多少老人、小孩,男人、女人等。霍列瑞斯博士就想用機器自動統計這些數據。幾年後

他根據巴貝奇的發明和傑卡德的穿孔紙帶設計了機器。結果花了6周就得出了准確的數據。

傑卡德和霍列瑞斯分別用開創了程序設計和數據處理之先河。以歷史的目光審視他們的發明,正是這種程序設計和數據處理,構成了電腦「軟體」的雛形。

1896年霍列瑞斯博士創辦了IBM公司的前身。

到了現在,製造出來的計算機都是機械的,機械計算機向電子計算機發展的過渡時期發生的主要事件。

1906年,美國的德福雷斯特發明了電子管,為計算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07年,德福雷斯特向美國專利局申報了真空三極體(電子管)的發明專利。真空三極體可分別處於「飽和」與「截止」狀態。「飽和」即從陰極到屏極的電流完全導通,相當於開關開啟;「截止」即從陰極到屏極沒有電流流過,相當於開關關閉。其控制速度要比艾肯的繼電器快成千上萬倍。

計算工具的演化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不同階段,例

如從「結繩記事」中的繩結到算籌、算盤計算尺、機械計算機等。它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了各自的歷史作用,同時也啟發了現代電子計算機的研製思想。

1889年,美國科學家赫爾曼·何樂禮研製出以電力為基礎的電動製表機,用以儲存計算資料。

1930年,美國科學家范內瓦·布希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擬電子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伍』 電腦的發展史是什麼

電腦的發展史是:

計算工具的演化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不同階段,例如從「結繩記事」中的繩結到算籌、算盤計算尺、機械計算機等。它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了各自的歷史作用,同時也啟發了現代電子計算機的研製思想。

1889年,美國科學家赫爾曼·何樂禮研製出以電力為基礎的電動製表機,用以儲存計算資料。

1930年,美國科學家范內瓦·布希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擬電子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ENIAC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

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電腦的發展趨勢: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而又嶄新的時代,計算機已經從功能單一、體積較大發展到了功能復雜、體積微小、資源網路化等。

計算機的未來充滿了變數,性能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置疑的,而實現性能的飛躍卻有多種途徑。不過性能的大幅提升並不是計算機發展的唯一路線,計算機的發展還應當變得越來越人性化,同時也要注重環保等等。

計算機從出現至今,經歷了機器語言、程序語言、簡單操作系統和Linux、Macos、Windows等現代操作系統四代,運行速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第四代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已經達到幾十億次每秒。

計算機也由原來的僅供軍事科研使用發展到人人擁有,計算機強大的應用功能,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需要,未來計算機性能應向著微型化、網路化、智能化和巨型化的方向發展。

閱讀全文

與電腦和手機發展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上怎麼下載班智達的軟體 瀏覽:1146
無痕跡消除圖片軟體 瀏覽:708
免費小票軟體 瀏覽:941
華為在哪裡設置軟體停止運行 瀏覽:950
用電腦鍵盤調節聲音大小 瀏覽:1249
自動刷軟體賺錢 瀏覽:1249
古裝連續劇免費版 瀏覽:1404
工免費漫畫 瀏覽:1136
手機軟體專門儲存文件 瀏覽:1498
uos如何用命令安裝軟體 瀏覽:1304
有線耳機插電腦麥克風 瀏覽:637
侏羅紀世界3在線觀看完整免費 瀏覽:984
單個軟體怎麼設置名稱 瀏覽:711
鳳凰網電腦版下載視頻怎麼下載視頻怎麼下載 瀏覽:1372
明白之後如何免費獲得無人機 瀏覽:822
如何解禁軟體菜單 瀏覽:839
副路由器連接電腦視頻 瀏覽:1342
內置wifi電視如何裝軟體 瀏覽:1088
手機換零免費雪碧 瀏覽:1576
國行蘋果如何下載美版軟體 瀏覽:1198